丁香空传
① 丁香空结雨中愁的出处
丁香空结雨中愁出自于五代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原文: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译文:卷起珍珠做的帘子,挂上帘钩,在高楼上远望的我和从前一样,愁绪依然深锁。风里的落花那么憔悴,谁是它的主人呢?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我回头眺望暮色里的三峡,看江水从天而降,浩荡奔流。
(1)丁香空传扩展阅读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则点出了“春恨”绵绵的缘由所在。此句反用西王母与汉武帝典故。据说三足的青鸟是西王母的侍者,七月七日那天,汉武帝忽见青鸟飞集殿前,遂后西王母即至。
然而所思主人远在云外,青鸟也不为之传信,思念难解的主人公就更加感到春恨的沉重了。“丁香结”本是丁香的花蕾,取固结难解之意,诗人多用它比喻相思之愁的郁结不散,如李商隐《代赠》诗有句:“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璟的独创就在于将丁香结化入雨中的境界,使象征愁心的喻体丁香花蕾更加凄楚动人,更加令人怜悯,“青鸟”、“丁香”二句合看又恰是一联工稳的对仗,一人事,一时景,这律诗般的俊语将思念难解之情写得既空灵透脱而又真挚实在。
至此,词的感情已经十分浓郁、饱满。当手卷真珠上玉钩的时刻,已经春恨绵绵;风里落花无主,青鸟不传信,丁香空结,则徒然的向往已经成为无望,这已是无可逃避的结局。
②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全诗
李煜的作品《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其古诗全文如下: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③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这是南唐中主李璟《摊破浣溪沙》里的词句“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清新优美的词句,意谓:青鸟带不回远方我怀念之人的丁点音信,雨中绽放的丁香花开出团团的愁怨。
这两句词借景抒情,抒发了女子对远方恋人的恋恋不舍,兼有南唐受后周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李璟借小词寄托其彷徨无措的心情。
④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这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
出处:五代·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选段: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译文:
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我回头眺望暮色里的三峡,看江水从天而降,浩荡奔流。
(4)丁香空传扩展阅读:
词以精微深刻之感受,写翠荷叶残、西风绿波的自然之景,发寄远怀思的悲秋之愁。不堪看的是凋残秋景,也是主人憔悴的容光,沉郁顿挫,笔挥千钧。换头宕开,远忆塞外情人,近摹主人情态,笙寒心冷,愁肠已极。以难数泪珠喻无限愁恨。“倚栏干”既含不尽之意,又是看的前提。凭栏看景,亦景亦情,情景交融,使全词浑成一体。
“丁香结”本是丁香的花蕾,取固结难解之意,诗人多用它比喻相思之愁的郁结不散,李璟的独创就在于将丁香结化入雨中的境界,使象征愁心的喻体丁香花蕾更加凄楚动人,更加令人怜悯。
⑤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全诗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作者: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内是主?思容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译文
卷起珍珠做的帘子,挂上帘钩,在高楼上远望的我和从前一样,愁绪依然深锁。风里的落花那么憔悴,谁是它的主人呢?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
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我回头眺望暮色里的三峡,看江水从天而降,浩荡奔流。
⑥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这句诗出自哪全文是什么
浣 溪 沙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这是一首伤春词。
“手卷真珠上玉钩”一句,“真珠”二字或作“珠帘”,但正如古人所云:“言‘真珠’,千古之善读者都知其为帘,若说‘珠帘’,宁知其为真珠耶!是举真珠可包珠帘,举珠帘不足以包真珠也。后人妄改,非所谓知音。”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二句委婉、细腻,卷帘本欲观省景物,借抒怀抱,而既卷之后,依旧春愁浩荡。可见,“锁”是一种无所不在的心灵桎梏,使人欲销愁而不可得。
而“春恨”并不是抽象的,“风里落花谁是主”,风不仅吹落花朵,更将凋零的残红吹得四处飞扬,那么,何处是归宿呢?在这里可以看到的是人的身世飘零,孤独无依。
结句“思悠悠”,正是因此而思绪萧索,悠然神往。
下片起始“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则点出了“春恨”绵绵的缘由所在。青鸟是古代传说中传递信息的信使。青鸟不传信,于是有“丁香空结雨中愁”的叹息。丁香结是愁思的传统意象。李商隐《代赠》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至此,词的感情已经十分浓郁、饱满。当手卷真珠上玉钩的时刻,已经春恨绵绵;风里落花无主,青鸟不传信,丁香空结,则徒然的向往已经成为无望,这已是无可逃避的结局。
最后以景语作结:“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楚天日暮,长江接天,这样的背景暗示着愁思的深广。
“接天流”三个字让人想起“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这一意境而言,李璟李煜父子是一脉相承的。
另外,从整首词来看,末句的境界突然拓展,词中的一腔愁怀置于一个与其身世密切相关的历史地理环境中,与心灵的起伏波动也是密切相合的。
⑦ 青鸟,丁香空结雨中愁。下一句是什么
李煜的作品《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其古诗全文如下: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⑧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这是什么意思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含义
1、“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意思是高飞的青鸟不能将我所思念的,远方的佳人的音讯传达给我。那在缠绵春雨中所盛开的丁香花蕊,不正是我心中那一团团的忧愁吗?
2、此句出自著名诗人李璟所写的词《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⑨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这句诗的意思抄是:袭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
出处:五代·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原诗: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译文:
卷起珍珠做的帘子,挂上帘钩,在高楼上远望的我和从前一样,愁绪依然深锁。风里的落花那么憔悴,谁是它的主人呢?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我回头眺望暮色里的三峡,看江水从天而降,浩荡奔流。
(9)丁香空传扩展阅读:
此词抒写三峡绿波接天流似的悠悠长思。人去无信,花落无主乃思之源,情长思幽而生愁。“春恨”乃词主旨。以风吹花落、丁香结雨融春恨,情景一体,不显痕迹。“依前”句画出主人天天为愁恨萦绕之情态。“手卷”句既以闺阁自托,也引发下文情景的挥写。曲折回旋,跌宕昭著,盖称神品。
词以精微深刻之感受,写翠荷叶残、西风绿波的自然之景,发寄远怀思的悲秋之愁。不堪看的是凋残秋景,也是主人憔悴的容光,沉郁顿挫,笔挥千钧。换头宕开,远忆塞外情人,近摹主人情态,笙寒心冷,愁肠已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