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与菊
⑴ 描写牡丹和菊花的诗句,谁知道
1.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王安石专 唐 白居易《重属阳夕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宋 欧阳修《菊》: 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2.牡丹 清平调词三首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牡丹 唐 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 佳名唤作百花王, 竟夸天下无双艳, 独占人间第一香。 牡丹诗 唐 李正凡 国色朝酣酒, 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 明月问归期。
⑵ 菊,牡丹各自代表怎样的生活态度
菊表示向往隐居追求世外桃源淡泊名利的人,消极悲观的隐士.
牡丹表示追求荣华富贵而不能保持自己本心的人,庸俗,追求富贵的盲目之人.
⑶ 描写牡丹和菊花的诗句,谁知道如题 谢谢了
菊花;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牡丹; 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牡丹诗 唐 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牡丹诗 唐 唐彦谦 颜色无因饶锦绣,馨香惟解掩兰荪。 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 牡丹诗 唐 殷文圭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牡丹 唐 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牡丹诗 元 李孝光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牡丹诗 唐 李山甫 邀勒东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牡丹诗 宋 谢枋得 兰佩蓉裳骨相寒,山中何日鼎成丹。 春深富贵花如此,一笑尊前醉眼看。 对联: 国色朝酣酒 天香夜染衣 刚心气节高万卉 华贵秀姿压群芳 秋区春兰夏芍药,堂上鲜花增春色 唐诗晋字汉文章,发间翡翠美仪容
⑷ 爱莲说作者为什么写莲的同时还要写菊花与牡丹
起到对比和衬托的作用。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回,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答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作者借莲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德,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⑸ 白牡丹与白菊花搭配象征什么
牡丹配菊花、寿石,均寓意“富贵寿考”。富贵寿和平,牡丹配菊花、荷花,寓意“富贵寿和平”。牡丹在我国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是中国固有的特产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它的花大、形美、色艳、香浓,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
牡丹素有“国色天香”之称,所以有圆满,浓情,富贵,雍容华贵之意。花语是:生命,期待,淡淡的爱,用心付出,高洁,端庄秀雅,仪态万千,国色天香,守信的人。
牡丹菊和牡丹花的外形类似,是一种长的像牡丹的菊花。它的花语和牡丹也很相似,寓意着圆满、浓情、雍华富贵。惊艳的牡丹菊,争相拥簇盛开,象征着生命的期待,淡淡的爱和用心的付出。另外牡丹菊还象征具有高洁、端庄秀雅、仪态万千等优秀品质的人。
牡丹菊其实叫做麦秆菊。麦秆菊和其它菊花种类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花色十分让人惊艳。除了简单的纯色之外,还包括很多的混色以及渐变色。在颜色上也非常丰富,一盆麦秆菊能实现多种颜色的转变。再加上,麦秆菊在开花的时候,花朵大,开花的姿态像牡丹,却比牡丹还要美。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大部分花友都会称麦秆菊为“牡丹菊”。
而麦秆菊除了开花好看之外,从养护角度上来说,也是简单易养。而和沾水就能活的绿萝相比,麦秆菊要更胜一筹。家里养一盆,基本上是一年四季赏花不停。
⑹ 牡丹和菊的花季是一样的吗
牡丹和菊花,都是统称,细分的话,有很多不同的品种,花期也不尽相同,泛泛而言的话,二者不同。
牡丹的花期,一般在公历五月前后。
菊花的花期,一般在公历九月至十一月前后。
⑺ 《爱莲说》一文写到菊花和牡丹有什么作用
作者通过对菊、牡丹、莲三种花的德性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自然而然树立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作者起笔就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表示人人都爱水陆之花草树木;接着写道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间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为后面描写“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埋下伏笔......。
接着对莲一系列的赞美,实际上,他所表达的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
最后,作者对三种花象征的不同性格进行了比较和品评:“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在此作者以菊花和莲花面对现实的态度,陪衬出莲花在污浊生活中保持它高洁的情操(菊花采取逃避态度,莲花敢于面对现实)。以人们对壮丹和莲花的追求,把莲花的高洁从牡丹的反衬中突现了出来,同时又在对比中显示出不良风尚之盛(壮丹的追慕者甚多,爱莲者甚少)。
(7)牡丹与菊扩展阅读
作品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7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白话译文:
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间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
⑻ 牡丹和菊花是花类同宗么
不是。
菊花,中药名。在植物分类学中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按栽培形式分为多头菊、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栽培类型;有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分为园抱、退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午抱等栽培类型。不同类型里的菊花又命名各种各样的品种名称。
牡丹(拉丁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上百个品种。”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⑼ 牡丹花和菊花谁更受欢迎
牡丹象征富贵,菊花象征清高脱俗,庸俗,渴望富贵的人一般喜爱牡丹,更向往精神品质的人就喜爱菊花了。
⑽ 描写牡丹和菊花的诗句,谁知道
1.菊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王安石
唐
白居易《重阳夕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宋
欧阳修《菊》:
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2.牡丹
清平调词三首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牡丹
唐
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
佳名唤作百花王,
竟夸天下无双艳,
独占人间第一香。
牡丹诗
唐
李正凡
国色朝酣酒,
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
明月问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