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鲜鱼糕
『壹』 百合鲜鱼糕和一品鱼糕哪个是来自荆州的正宗鱼糕
谢谢楼顶的同名兄弟对百合鲜鱼糕的如此了解,作为百合鲜鱼糕创始人,在这里也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楼上另外两个朋友说的也符合事实,百合鲜鱼糕目前在本土走的是高端市场,价格根本无法和手工鱼糕竞争.但是,我们的荆州鱼糕从去年到现在,确实越来越被全国所关注.从我们实际生产和销售情况来看,市场在急剧扩张,从2006年11月到今年5月份,我们的产销量已经超过历年的总和,超过18000箱(250G/包,24包/箱).随着不断有新的优秀的经销商加入,相信今年势头会更猛.这也侧面反映全国对荆州鱼糕的美味认可度与需求度越来越高.就全国范围来看,很都地方仍然还没有品尝过我们百合鲜鱼糕,我们认为,一个地域特色品牌应该依靠本土诸多企业共同打造,都坚定以品质核心,必将让荆州鱼糕成为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健康营养美味.在成就荆州鱼糕美誉的同时,成就自身的品牌,实现企业自身的价值.这里同时要感谢出门在外的荆州父老乡亲,很多时候,荆州鱼糕的美誉,都是靠他们内心的鱼糕情结自发性传播的.身在哪里,就宣传到哪里.告诉异乡朋友,荆州不仅有春秋战国孕育的辉煌的楚文化,世界最大的地下博物馆,屈原的离骚,宋玉的风流,三国时代的风云战事,也有流传千古的美味--荆州鱼糕.正是这种本质上的乡土情怀下的鱼糕情结,为我们百合鲜鱼糕走向全国各大酒店餐馆和超市奠定了市场基础和广告基础.
『贰』 荆州八珍是什么
荆州八珍”之鱼糕典故 鱼糕,又名百合糕,俗称荆州花糕,作为荆州的八大名肴其历史渊源流长,相传为舜帝妃子女英所创。传说舜帝携女英、娥皇二妃南巡,过江陵(荆州)一带时,娥皇困顿成疾,喉咙肿痛,唯欲吃鱼而厌其刺,于是女英在当地一渔民的指导下,融入自己的厨艺,为娥皇制成鱼糕。娥皇食之,迅速康复。舜帝闻之,大加赞赏。鱼糕从此在荆楚一带广为流传。春秋战国时,因楚庄王出游于纪南城外偶食之而钟爱,遂被引为楚宫庭头道菜。直到清朝,仍出现在宫廷菜中,据说乾隆尝过荆州花糕后脱口而咏:食鱼不见鱼,可人百合糕。中国著名书法家、末代皇弟爱新觉罗.傅杰先生访荆州品过荆州鱼糕后曾欣然挥毫“辽沈无双味” 。 鱼糕营养 “百合鲜”鱼糕采用江汉平原无污染淡水湖泊中的鲜鲩鱼糜为主要原料,在挖掘楚文化古典菜谱基础上,运用现代常温保鲜工艺精心制作而成,是荆楚饮食文化的结晶。 百合鲜鱼糕清香鲜嫩,富含优质蛋白、烟酸、牛黄酸、益智营养DHA、EPA、维生素A、D、B1、B2以及人体必需的多种无机盐。是符合现代人养生之道的营养佳肴。更是亲友馈赠之佳品。
『叁』 鱼糕的来历
传说舜帝携女英、娥皇二妃南巡,过江陵(荆州)一带时,娥皇困顿成疾,喉咙肿痛,唯欲吃鱼而厌其刺,于是女英在当地一渔民的指导下,融入自己的厨艺,为娥皇制成鱼糕。娥皇食之,迅速康复。舜帝闻之,大加赞赏。鱼糕从此在荆楚一带广为流传。春秋战国时,纪南城(楚国国都,纪南城遗址在今荆州城北)南门外有一“百合鲜鱼庄”,楚庄王某日郊游游此鱼庄偶食之而钟爱,遂被引为楚宫庭头道菜。直到清朝,仍出现在宫廷菜中,据说乾隆尝过荆州花糕后脱口而咏:食鱼不见鱼,可人百合糕。
『肆』 荆州鱼糕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提到湖北省荆州,大家最开始想起的便是那句“大意失荆州”的广为流传的三国故事,荆州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有着鱼米之乡的称号。丰富多彩的水源、无可比拟的农业自然环境,培养了本地住户较为注重细致的饮食结构。荆州特色美食诸多,荆州鱼糕、虾丸、豆腐皮作扣肉、皮条泥鳅等,做为荆州的八大名肴之一的荆州鱼糕历史博大精深。
荆州自古以来盛产鱼,鱼糕流传为舜帝嫔妃女英创立,在湖湘一带广为人知,春秋时期时逐渐变成楚皇宫头家常小菜,直至清代,仍是一道宫廷菜。听说乾隆皇帝尝到荆州花糕后脱口而咏:“食鱼看不到鱼,俏丽百合花糕”。荆州鱼糕经历我国17个时期,拥有 4000很多年的久远历史。从楚至清,一直是皇宫特色美食。
荆州鱼糕营养丰富、回味无穷绵长,以吃鱼看不到鱼,鱼含肉味,肉有川香,芳香软嫩,通道即溶被别人赞叹。鱼糕楷音“错边量”,喻意“连年有余,节节高升”。自古以来在荆州一带,过年或过节、婚丧喜庆、喜庆宴会,鱼糕全是酒宴客人务必有的一道大菜,并有“无酒不了宴,无糕不了席”的叫法。荆州鱼糕,早已演变为大家反映喜气、表述美好心愿与祝愿的关键原素和媒介,是荆州八大菜式之首。荆州鱼糕历经上千年传承,早就不仅是一道菜式,而变成了独具一格荆州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
『伍』 鱼糕是什么主要原料是什么呢口感如何属于哪里的特色小吃
鱼糕 定义:以鱼糜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糕状食品。
鱼糕,作为荆州的八大名肴之一,其历史渊源流长。传说舜帝携女英、娥皇二妃南巡,过江陵(荆州)一带时,娥皇困顿成疾,喉咙肿痛,想要吃鱼但又讨厌鱼刺,于是女英在当地一渔民的指导下,融入自己的厨艺,为娥皇制成鱼糕。娥皇食之,迅速康复。舜帝闻之,大加赞赏。鱼糕从此在荆楚一带广为流传。春秋战国时,纪南城(楚国国都,纪南城遗址在今荆州城北)南门外有一“百合鲜鱼庄”,楚庄王某日郊游游此鱼庄偶食之而钟爱,遂被引为楚宫庭头道菜。直到清朝,仍出现在宫廷菜中,据说乾隆尝过荆州花糕后脱口而咏:食鱼不见鱼,可人百合糕。
百合鲜鱼糕采用江汉平原无污染淡水湖泊中的鲜鲩鱼糜为主要原料,在挖掘楚文化古典菜谱基础上,运用现代常温保鲜工艺精心制作而成,是荆楚饮食文化的结晶。 鱼糕清香鲜嫩,富含优质蛋白、烟酸、牛黄酸、益智营养DHA、EPA、维生素A、D、B1、B2以及人体必需的多种无机盐。是符合现代人养生之道的营养佳肴。鱼糕在完全采用延续几千年的传统配方的同时,运用现代实验技术充分掌握鱼糜制品内部的物理结构及形成原理,将其口感和美味发挥到极致。鱼糕坚持以传播荆楚鱼米文化为己任,在传播鱼糕文化的同时,坚持维持传统配方,走有机食品道路,坚决抵制现代工业食品添加剂对鱼糕的异化,为现代人提供朴质的美味与营养
1.原料选择:由于鱼糕对弹性及色泽的要求较高,所以要选择原料新鲜,含脂肪较少,肉质鲜美,弹性强的白色鱼肉。一般多用冷冻生鱼糜或冻鱼。 2.擂溃:鱼糕的加工过程在擂溃之前与鱼糜制品的一般制造工艺基本相同,只是漂洗的工艺更为重要(对于弹性强、色泽白、呈味好的鱼种也可不漂洗)。擂溃的方法:分为空磨、盐磨和本磨(搅磨)。空磨,起到破坏鱼肉细胞纤维的作用,然后加盐,促使盐溶性蛋白质溶出,形成一定粘性,再加其它辅料进行搅磨约20~30分钟即可。 3.铺板成型:鱼糕的成型,小规模生产时往往以手工成型,但这需要相当熟练的技术。现在逐渐采用机械化成型。 4.加热:鱼糕的加热有焙烤和蒸煮两种。焙烤是将鱼糕放在传送带上,以20~30秒的时间通过隧道式红外线焙烤机,使表面着色有光泽,然后再烘烤熟制。一般以蒸煮较为普遍,目前日本已采用连续式蒸煮器,实现机械化蒸煮。我国生产的鱼糕均是蒸煮鱼糕,温度在95~100℃,加热时间45分钟左右,中心温度达75℃以上,最好的方式是将成型后的鱼糕先在45~50℃保温20~30分钟,再很快升温至90~100℃蒸煮20~30分钟。这样蒸煮的鱼糕,其弹性将会大大提高。 鱼糕
5.冷却:鱼糕蒸煮后须立即在冷水(10~15℃)中急速冷和,使鱼糕吸收加热时失去的水分,防止干燥而发生皱皮和褐变等。并能使鱼糕表面柔软和光滑。急速冷却后鱼糕的中心温度仍然较高。通常还要放在凉架上自然冷却。冷却室的空气要进行净化处理并控制适当的温度,最后用紫外线杀菌灯进行鱼糕表面的杀菌。 6.包装与贮藏:完全冷却后的鱼糕,可用自动包装机包装。包装好的鱼糕装入木箱,放在冷库(0℃±1℃)中贮藏待运。一般制造好的鱼糕在常温下(15~20℃)可放3~5日,在冷库中可放20~30天左右。国内还很少采用鱼糕包装机,大都是生产后及时销售;有时加工后用油纸或塑料袋包装后放冷库贮存,以待装运销售。百合鲜鱼糕也面向国内外推出了常温保鲜包装的鱼糕(常温保鲜6个月),从而大大降低了鱼糕的储运成本,扩张了鱼糕的市场接触面。 质量标准 鱼糕成品要求外形整齐美观,肉质细嫩,富有弹性,并具有鱼糕制品的特有风味,咸淡适中。以上资料仅供参考,与百合鲜鱼糕坊实际操作经验有出入。更多了解请访问鱼糕博客 。
鱤鱼鱼糕手工制作
在由著名学者冉先德、瞿弦音主编的《中国名菜》一书中有用鱤鱼手工制作鱼糕的记载:
主料辅料
鳡鱼一尾 3000克,胡椒粉 5克,,黄酒 2.5克,,葱白末 40克,,姜末 100克,,鸡蛋 10个,味精 7.5克,水发玉兰片 250克,湿淀粉 250克,水发木耳 40克,精盐 120克,水发黄花菜 50克,酱油 50克,醋 20克,芝麻油 2500克,糖 10克,熟猪油 50克
烹制方法
1.将鳡鱼治净,从背部剖开,剔去骨和胸刺,从尾部下刀去皮,刮取白色鱼肉1000克放入清水中浸泡半小时,去其血水沥干,用双刀排剁成茸;的红色鱼肉剁成茸另用;鸡蛋去壳,将蛋黄与蛋清分别装入两个碗内;玉兰片切成薄片待用。 2.加入湿淀粉50克、姜末25克、精盐15克,味精2.5克、蛋清3个拌合均匀成挂糊肉丁。将鱼茸倒入盆内,加入清水1000克,湿淀粉150克,蛋清7个,姜末25克搅拌均匀后,加入精盐100克、味精2.5克继续搅拌5分钟起劲,将鱼肉搅拌成鱼肉糊。将蒸笼铺上湿纱布,倒入鱼肉糊抹平(厚4厘米),盖上盖置旺火沸水蒸30分钟,揭开笼盖,用洁净纱布将鱼糕面上的气水搌干,用鸡蛋黄2个调匀后抹在糕面上涂匀。盖上笼盖继续蒸5分钟出笼,冷却后翻倒在案板上解刀切成6.6厘米长。1厘米厚的鱼糕块(240块)。 3.将红色鱼茸盛入碗内,加清水1250克。湿淀粉50克、蛋黄 8个、姜末50克、味精1克、精盐25克一起搅拌均匀成鱼肉茸。炒锅置旺火上,倒入芝麻油烧至六成热时,将鱼肉茸用手挤成小圆子下锅炸熟成焦黄色起锅,分别盛入10个碗内。 百合鲜鱼糕
工艺关键
1.鳡鱼去鳞、鳃以后,从鱼背剖开,剔去中骨和边刺,从尾部下刀去皮,方能取白色鱼肉。 2.剁鱼茸时,砧板上要垫肉皮,上笼蒸时,笼内要垫上厚纱布,红色与白色的茸要严格分开。
『陆』 我现在开了一个鱼糕店,怎么去推销可以让人们最快的接受啊
对于特色商品需要市场接收,首先要让潜在消费者了解到这种产品的特色和优势,建议你可以先从餐饮业的消费场所试吃促销或者商超、菜市场的宣传开始做起。
『柒』 鱼糕做应注意什么
制作方法
1.原料选择:由于鱼糕对弹性及色泽的要求较高,所以要选择原料新鲜,含脂肪较少,肉质鲜美,弹性强的白色鱼肉。一般多用冷冻生鱼糜或冻鱼。
2.擂溃:鱼糕的加工过程在擂溃之前与鱼糜制品的一般制造工艺基本相同,只是漂洗的工艺更为重要(对于弹性强、色泽白、呈味好的鱼种也可不漂洗)。擂溃的方法:分为空磨、盐磨和本磨(搅磨)。空磨,起到破坏鱼肉细胞纤维的作用,然后加盐,促使盐溶性蛋白质溶出,形成一定粘性,再加其它辅料进行搅磨约20~30分钟即可。
3.铺板成型:鱼糕的成型,小规模生产时往往以手工成型,但这需要相当熟练的技术。现在逐渐采用机械化成型,如日本的K3B三色板副型成机,每小时可铺300~900块,其原理是由送肉螺旋把鱼糜按鱼糕形状挤出,连续地铺在板上,再等距切断而成。如制三色鱼糕,则将上述配料鱼糜分成三份。一份加鸡蛋清(6%)、红米粉(2.2%)、胡椒粉(适量),制成红色并具辣味(也可不要辣味);一份加鸡蛋黄(8%)配成黄色;一份为原有的本色(白色)。将上述红、黄、白3种不同颜色的鱼糜分别置于三色鱼糕机中3个不同的料斗中(其中本色鱼糜放入大斗中),铺板成型的鱼糕即为三色鱼糕。
4.加热:鱼糕的加热有焙烤和蒸煮两种。焙烤是将鱼糕放在传送带上,以20~30秒的时间通过隧道式红外线焙烤机,使表面着色有光泽,然后再烘烤熟制。一般以蒸煮较为普遍,目前日本已采用连续式蒸煮器,实现机械化蒸煮。我国生产的鱼糕均是蒸煮鱼糕,温度在95~100℃,加热时间45分钟左右,中心温度达75℃以上,最好的方式是将成型后的鱼糕先在45~50℃保温20~30分钟,再很快升温至90~100℃蒸煮20~30分钟。这样蒸煮的鱼糕,其弹性将会大大提高。
5.冷却:鱼糕蒸煮后须立即在冷水(10~15℃)中急速冷和,使鱼糕吸收加热时失去的水分,防止干燥而发生皱皮和褐变等。并能使鱼糕表面柔软和光滑。急速冷却后鱼糕的中心温度仍然较高。通常还要放在凉架上自然冷却。冷却室的空气要进行净化处理并控制适当的温度,最后用紫外线杀菌灯进行鱼糕表面的杀菌。
6.包装与贮藏:完全冷却后的鱼糕,可用自动包装机包装。包装好的鱼糕装入木箱,放在冷库(0℃±1℃)中贮藏待运。一般制造好的鱼糕在常温下(15~20℃)可放3~5日,在冷库中可放20~30天左右。国内还很少采用鱼糕包装机,大都是生产后及时销售;有时加工后用油纸或塑料袋包装后放冷库贮存,以待装运销售。百合鲜鱼糕也面向国内外推出了常温保鲜包装的鱼糕(常温保鲜6个月),从而大大降低了鱼糕的储运成本,扩张了鱼糕的市场接触面。
『捌』 百合鲜鱼糕和一品鱼糕哪个是正宗的荆州鱼糕
鱼糕哪有正宗与否之分,都是后期研发的。
『玖』 鱼糕是哪里的特产
鱼糕是荆州特产。
“鱼糕”是在荆州流传多年的一道特色菜肴,荆州民间有“无糕不成席”之说。发源地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地区,今湖北省宜昌至荆州一带,俗称楚夷花糕。
“荆州鱼糕”以青鱼等为主要食材,选材讲究,各种食材搭配适当,制作技艺精巧,菜肴色、香、味形具全,营养丰富,是老少咸宜之佳品。2009年,荆州区申报的荆州鱼糕入选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荆州鱼糕创于舜,臻于楚,盛于宋,历经中国17个朝代,有着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从楚至清,一直是宫廷名菜。
传说舜帝携女英、娥皇二妃南巡,过荆州一带时,娥皇困顿成疾,喉咙肿痛,想要吃鱼但又讨厌鱼刺,于是女英在当地渔民的指导下,融入自己的厨艺,为娥皇制成鱼糕。娥皇食之,迅速康复。舜帝闻之,大加赞赏。鱼糕从此在荆楚一带广为流传。
春秋战国时,纪南城(楚国国都,纪南城遗址在今荆州城北)南门外有一“百合鲜鱼庄”,楚庄王某日郊游此鱼庄,偶食之而钟爱,遂被引为楚宫廷头道菜。直到清代,仍被列入宫廷菜中。据说乾隆尝过荆州鱼糕后脱口而咏:“食鱼不见鱼,可人百合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