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名家
⑴ 画洛阳牡丹有个叫丁进有的,是名家吗
丁进有,男,汉族。一九五四年生,河南洛阳人。七,八岁时即酷爱绘画,十五,六岁版即用卖画所得微权薄收入,增购书画资料及用品。所作山水,花鸟,均从传统入手,反复揣摩,笔耕不辍。
山水,兰,竹,师从冯霞笙先生。八零年前所做山水,牡丹及梅,兰,竹菊即为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际友人所喜爱。收复香港,澳门的作品参加市里书画展,获优秀奖;参加首届全国“华表奖”及“画圣杯”大展获银奖和精品奖。“21世纪中国画精品展”获“优秀奖”。在“中国第四届山水画展”及“海峡两岸书画大展”均获“创新奖”;并获国际中华文化艺术协会“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和中国文艺首届金爵最佳书画奖。作品为二零零六年中国文化部大型文献“中华颂”收录,载入多部典籍。
加入书画团体有:中原书画研究院;中国书画研究会;输墨书画研究院;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中国书画家协会;国际书画艺术协会;国际书画院等。
⑵ 牡丹画 牡丹画名家 洛阳牡丹画家李兰(李春兰)详细信息
中国美协会员洛阳画家李兰【李兰简历】洛阳画家李兰·中国美协会员【李兰简历】
【李兰】李春兰简历
1995年9月---1997年7月,天津美院何家英助教班进修;
1999年6月---1999年8月,中央美院第三届工笔重彩班进修;
1999年9月---2000年8月,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研修班进修;
2000年9月---2013年9月,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2013年9月---2015年6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工笔人物画专业,唐勇力工作室硕士班。
李兰 又名李春兰,斋号“幽兰斋”,画家,擅工笔人物、花鸟、山水,尤精没骨牡丹。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河南省美协人物画艺委会委员,河南省美协工笔画艺委会委员。1972年出生于郑州市。先后研修于天津美术学院(师从何家英、霍春阳、白庚延、李孝萱等)和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优秀美术教师、河南省优秀青年美术家称号。河南省委宣传部主办“中原行—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作品展”特邀参展画家。现为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师。
李兰作品《走过走过》入选全国第十一届美展、2012·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国画类全国入选60幅,河南省唯一入选);《浮华》获全国第二届线描展一等奖;《浮华之二》获“锦绣中原--中国画作品展”第一名金奖;《河洛逸韵》入选“2012全国中国工笔画展”;《流年与君共从容》获“河南省第三届中国人物画展”一等奖;2012年9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当代名家绘画品鉴系列·李兰·《李兰中国画集》出版发行”;“中原行写生”活动作品《古都春韵》被河南省美术馆永久收藏;多幅作品刊登于美术类核心期刊《美术》《国画家》《美术报》《中国书画报》《国画廊》《书法导报》及《大河报》《青年导报》等。
李兰历年获奖情况李兰历年获奖情况李兰历年获奖情况
1、1993年9月,工笔作品获《俸皇杯国际书画友谊赛》银奖;
2、1997年11月,工笔作品《寻韵》获《当代中国工笔画大展》三等奖;
3、1999年7月,工笔作品《都市风景》入选河南省第九届美展;
4、2000年12月,工笔作品《闲日》入选《亚亭杯全国书画精品大展》;
5、2001年2月,工笔作品《流美年华》入选《新 世 纪全国中国画书法精品展》;
6、2001年6月,工笔作品《淡日》入选《新时代中国画作品展》;
7、2004年8月,工笔作品《繁华细语》获河南省第十届美展二等奖;
8、2005年9月,水粉作品《高原》入选第七届全国水彩水粉画作品展;
9、2009年7月,工笔作品《走过,走过》获河南省第十一届美展金奖(郑州);同时入选全国十一届美展(上海);同时,工笔作品《昨天的日记》获河南省第十一届美展三等奖;
10、2010年12月,线描作品《浮华》获全国第二届线描展一等奖(作品刊登在2011年《美术》杂志第5期);
11、2011年7月,获“第二届河南中国人物画提名展”一等奖;
12、2011年9月,工笔作品《三月风》获河南省第二届工笔画作品大展二等奖;
13、2011年11月,工笔作品《婚姻物语》获河南省优秀青年美术家作品展览一等奖;
14、2011年11月,工笔作品《放风筝的女孩》获河南省优秀青年美术家作品展览一等奖;获“河南省优秀青年美术家”称号。15、2011年12月,国画《蝶恋花》获河南省第十届中国画艺术展一等奖。
16、2012年1月,作品《放风筝的女孩》刊登于《中国书画报》2012年第001期第四版《艺苑掇英》;
17、2012年1月,作品《三月风》刊登于《国画家》2012年第1期;
18、2012年2月,辅导学生作品《抉择》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作品甲组一等奖。
19、2012年4月,工笔作品《浮华之二》获“锦绣中原--中国画作品展”金奖。20、2012年6月,工笔作品《走过,走过》入选2012·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本届北京双年展于2012年9月28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期30天。展出83个国家的261件作品(国际部分),以及国内182位艺术家的182件作品(其中国画作品仅60件),另外还有约30位特邀艺术家】。21、2012年6月,被特邀参加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承办、于2012年9月10日-25日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原行——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作品展”,入展作品《古都新韵》被河南省美术馆永久收藏(此次展览展出来自全国的近130位当代著名画家作品)。
22、2012年9月,工笔作品《河洛逸韵》入选“2012全国中国工笔画展”。23、2012年9月,中国当代名家绘画品鉴系列·李兰·《李兰中国画集》发行。本书由李兰老师何家英先生题写书名并作序,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李兰中国画集》 ISBN 987-7-5303-4985-8经销:全国新华书店。定价:¥38:00元24、2012年11月,牡丹题材6尺写意作品《春暖意浓》入选“荆浩杯中国画双年展”。25、2012年12月,工兼写作品6尺竖幅人物《流年与君共从容》获“河南省第三届中国人物画作品展”一等奖(刊登于2013年1月26日《美术报》第62版)。26、2012年12月,获第九届“河南省五四文艺奖”银奖。27、河南省美协推荐:李兰绘画印象--《大河报》20130305第20版 大河美术馆 刊登。
丁丁,又名丁筱洁。洛阳老城牡丹书画院副院长,洛阳市廛河回族区美术家协会理事。著名国画家李兰(李春兰)老师入室弟子。工笔作品《愿景》获“河南省第十七届美术新人新作展”优秀奖。
李兰作品润格:
李兰工笔人物每平方尺¥20000元;李兰工笔花鸟每平方尺¥15000元;
李兰写意人物每平方尺¥8000元;李兰写意花鸟每平方尺¥5000元;
李兰工兼写每平方尺¥10000元;李兰没骨牡丹每平方尺¥10000元。
李兰获奖作品润格:
李兰全国参展/获奖作品10万元每平方尺;
李兰省级获奖作品5万元每平方尺。
超大规格和命题作品另议。
【截止2012年底之前】
⑶ 洛阳生牡丹,此物最相思。
富贵籽
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源自北宋名家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对洛阳牡丹给予了极高的称赞。并在对比了中国各地的牡丹后,得出了"洛阳者为天下第一"的结论。自此,"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说便流传于世。
对中国人来说,牡丹的意义已超出了花本身,成为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洛阳功有道贸易有限公司立足本土,发扬牡丹文化,繁荣旅游产品,依托专业牡丹基地精选洛阳牡丹珍贵品种的种子,寓名“富贵籽”,取富贵吉祥之意,作为收藏和馈赠佳品,为您的洛阳之旅增添情趣和美好纪念
⑷ 洛阳牡丹国画大师有谁
王绣,女,汉族,1942年出生,哈尔滨市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66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任洛阳博物馆馆长、河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洛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曾荣获国家文化部贡献奖,文化部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她的牡丹画作品气韵典雅,章法严谨,笔墨酣畅,妩媚动人,尤其在色彩的配置上独具匠心,形成了雅俗共赏的独特艺术风格,享誉画坛。
张志文1966年出生于河南洛阳嵩县纸房,自幼酷爱美术、痴迷丹青,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和国家级的美展并获奖。
1998年开始创作世界第一牡丹画卷——500米《华夏牡丹图》。
2001年《华夏牡丹图》被列为十六大献礼作品,3月被洛阳市评为十大文明新事之一。
2002年《华夏牡丹图》(300米)在福建洛阳桥进行跨海大展,轰动海峡两岸,收藏家出高价购买被作者婉拒,三月,此画卷应邀在洛阳牡丹花会和河南省博物院展出。
2003年,作者深居家乡白云山野生牡丹园继续创作,同年3月《华夏牡丹图》完成500米,由家乡嵩县县委、县政府和洛阳市文化艺术研究会联合展出。8月此画卷联姻河南白云山与广州白云山成为友好景区。9月定居广州奇艺仙馆继续创作。
2004年,在广州大型名家书画艺术品交流会上500米牡丹画卷艳惊羊城,4月《华夏牡丹图》被列为中国牡丹博物馆开馆大礼,并被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人民网、中新网、中国台湾网等媒体誉为“世界第一牡丹画家”。
2004年10月,广州顺德美术家协会、收藏家协会在顺德图书馆共同举办世界第一牡丹花画家张志文精品展。12月,作者在广州虎门举办世界第一牡丹花画家与中国岭南猴王作品展。
2005年1月,在中国十大名园之一“清晖园”举办世界第一牡丹花画家精品展。2月,在广州顺德榕桂鉴藏家俱乐部举办世界第一牡丹画家精品展。
2005年2月,在广州顺德榕桂鉴藏家俱乐部举办世界第一牡丹画家精品展。
2005年10月中国文联首选30位中国著名艺术家,在泰国曼谷举办中泰建交30周年大型国际美展。张志文与扬之光、林墉、刘大卫、邓琳、刘文西、王西京、何水法等应邀参加,并受到泰国总理的亲切接见。
⑸ 马金凤的人物经历
1922年,出生在山东曹县;
1930年,乞讨到河南开封拜豫剧演员马双枝为师;
1939年,到密县太乙新班演戏,曾向燕长庚、翟彦身学唱豫西调;
1950年,在安徽省界首成立中原豫剧团;
1953年,到上海演出时,得到梅兰芳的指点;
1956年,进京演出《穆桂英挂帅》,被誉为“真国色”的“洛阳牡丹”;
1956年,洛阳市豫剧团成立,任团长;
1957年,拜梅兰芳为师;
1958年,在郑州演出《穆桂英挂帅》;
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2年,豫剧《花打朝》拍成电影,主演程七奶奶;
1984年,夏天赴广州参加中南五省文艺汇演,8月带团到新疆慰问演出;
1990年,在北京亚运会艺术节上演出《穆桂英挂帅》;
1993年,应邀到台湾演出;
1996年,到香港演出;
1997年,到澳门访问和演出;
1998年,参加排演现代戏《情系小浪底》,饰演“老奶奶”;
2000年,参加排演现代戏《桑榆唱晚》,饰演主角“杨大妈”;
2000年2月4日,参加2000年春节戏曲晚会;
2001年,主演新版《穆桂英挂帅》在北京保利大剧院演出;
2002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演出活动;
2003年4月12日,参加庆祝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20周年文艺晚会;
2003年,参加戏曲电视连续剧《黄河九十九道川》拍摄,饰演“奶奶”;
2004年,参加央视戏曲晚会;参加央视“新疆行”大型文艺晚会;
2005年,参加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和元宵节晚会;
2005年11月9日,聘任洛阳市市文化艺术发展事业顾问;
2006年,河南省人民会堂举行马派艺术戏曲专场演唱会;
2006年1月1日,“洛阳牡丹八旬出征,豫剧大师新年献艺”马派艺术戏曲专场举办;
2006年9月20日,:中国大戏院开业70周年庆典演出第二场;
2006年10月29日,九九重阳节“豫剧六大名派演唱会”举行;
2008年初,任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08年4月8日,收杨晓青为徒;
2009年9月5日,参加“祝福祖国·唱响神州”河南戏剧名家演唱会;
2011年9月28日,参加第二届中国豫剧节闭幕式;
2011年9月29日,参加电视晚会《功业千秋——庆祝中国京剧音配像播出15周年》;
2012年2月7日,参加2012年河南省地方戏曲拜师盛典晚会;
2013年,参与中国文联组织《百花迎春》晚会录制;
2014年1月10日,参加河南省豫东调研讨会暨商丘市豫剧院65周年成果展。
⑹ 洛阳画家李兰的画润格多少 李春兰
李兰(李春兰)的作品价格不一。据我所知,分为好几种。
截止到2013年4月1日前:
李兰工笔人物画¥5万元/平尺。
李兰(李春兰)工笔花鸟画¥3万元/平方尺。
李兰写意人物画¥1.5万元/平方尺;李兰写意花鸟画¥1万元/平方尺。
李兰工兼写¥2万元/平方尺。
李兰没骨牡丹画¥2万元/平方尺。
【国家级展览】
中国美协主办展览获优秀奖(印有画册的)李兰作品:¥30万元/平方尺;
中国美协主办展览入选(印有画册的)李兰作品:¥20万元/平方尺。
【省级展览】
省级展获奖工笔(印有画册的)李兰作品¥15万元/平方尺;
省级展览入选工笔(印有画册的)李兰作品:¥10万元/平方尺。
省级展览获奖(印有画册的)李兰写意作品:8万元/平方尺;
省级展览入选(印有画册的)李兰写意作品:¥5万元/平方尺。
李兰8尺整张(28平方尺)工兼写牡丹、荷花:¥50万元。
李兰6尺整张(16平方尺)工兼写牡丹、荷花:¥30万元。
李兰牡丹四尺四条屏:¥20万元。
【注】国家正规报刊(国家级、省市级)刊登过的作品,同(国家级、省级)展览入选作品。
上面这幅四尺斗方是工兼写:现在正常价格是8万元。朋友去拿的话,4万元。去年夏天2万元应该能拿到。
李兰又名李春兰,斋号“幽兰斋”,画家,擅工笔人物、花鸟、山水,尤精没骨牡丹。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河南省美协人物画艺委会委员,河南省美协工笔画艺委会委员。1972年出生于郑州市。先后研修于天津美术学院(师从何家英、霍春阳、白庚延、李孝萱等)和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优秀美术教师、河南省优秀青年美术家称号。河南省委宣传部主办“中原行—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作品展”特邀参展画家。现为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师。
作品《走过走过》入选全国第十一届美展、2012·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国画类全国入选60幅);《浮华》获全国第二届线描展一等奖;《浮华之二》获“锦绣中原--中国画作品展”第一名金奖;《河洛逸韵》入选“2012全国中国工笔画展”。2012年9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当代名家绘画品鉴系列·李兰·《李兰中国画集》出版发行”;“中原行写生”活动作品《古都春韵》被河南省美术馆永久收藏;多幅作品刊登于美术类核心期刊《美术》《国画家》《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等。
⑺ 洛阳牡丹国画大师有谁
牡丹国画大师当代有王一容,石开,仇谷,张洪山等人,这些人的牡丹画创作都很厉害,深受人们的好评,我家里挂的一幅富贵长春图,就是当代十大具有影响里的画家石开的作品。
⑻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
目前来讲.人们通俗的意识范围里的本国国花都是牡丹.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牡丹的国色天香从古至今,一直被人们颂赞不己。壮丹的栽培历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有记载,到了唐宋,牡丹的栽培技术己有很大的发展。在唐朝,牡丹更是艳压群芳,被誉为“花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这里的长安花,就是牡丹。明朝迁都北京,在极乐寺内遍植牡丹。清朝时有一位亲王到极乐寺观赏牡丹,题匾曰:“国花寺”,可见远在清朝,壮丹就己戴上国花的桂冠。
中国的牡丹茧声世界,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还以中国牡丹的人工栽培创造新品种为例,作为“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学说”的论证材料。世界各国人民也非常珍爱牡丹,在八世纪,中国牡丹传入日本,1330年传入法国,1656年传入荷兰,1820年进入美国,至今已有20多个国家栽培中国牡丹。
牡丹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传说唐朝武则天冬日醉酒,令百花开放,唯壮丹抗旨未发,被贬洛阳。这倒使洛阳壮丹获得了“天下第一”的美称。由此也可看出,牡丹不惧淫威,不畏权贵, 不为困苦逆境所折服的品性, 正与中华民族特殊气节相吻合。明朝时,山东曹州(蒲泽)的牡丹又盛极一时,而博得“牡丹之乡”的美誉。
早期:
一、隋炀帝与牡丹
604年隋炀帝杨广继位,于东都洛阳天辟西苑。隋炀帝好奇花异石,曾三下江南搜寻。并派人将各地收集到的牡丹种植在西苑中。据唐人的<海山记>记载:炀帝辟地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二十牡丹,有飞来红、袁家红。醉颜红、云红、天外红、一拂黄、延安黄、先春红、颤风娇等名贵品种。在皇家园林中,大量地种植牡丹,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可见隋炀帝对牡丹的爱好。
二、杨贵妃与牡丹
杨贵妃尤好牡丹。唐开元年间,宫廷内开始重视牡丹,并在兴庆东沉香亭前、骊山行宫等处,栽植数种红、紫、浅红、通白等色牡丹。花初开,杨贵妃带众宫女游赏花间,如醉如痴。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杨国忠初因贵妃专宠,上赐以木芍药(即牡丹)数本,植于家。"因贵妃专宠,喜爱牡丹,唐明皇也作为宠爱之物把牡丹赐给了她的哥哥。
三、武则天与牡丹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并州文水县人。
在历史上曾有武则天贬牡丹到洛阳的传说,将武则天描写成一个暴君。其实不然,她是一个极富感情的人,并县尤好牡丹。据舒元舆《牡丹赋序》说:“天后之乡,西河也,有众香精舍,下有牡丹,其花特异,天后(则天)叹上苑之有缺,因命移植焉。”这正说明了武则天的家乡,早就种有许多牡丹,而县品种“特异”,已超过京城的许多品种,因此,将家乡的珍稀品种移到都城来。
后来,武则于在洛阳建立武周神都时,将长安的一些牡丹带到洛阳来,是合乎常理的事。
四、欧阳修与牡丹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十,陵(今江西吉安市)人。他善散文、诗词,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洛阳作推官时,发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皆插花。花开时,士庶况为遨游”。这时的洛阳城,无论民家,还是官院,植满牡丹。欧公大为感动,于是遍访民间,将洛阳牡丹的历史、栽培、品种,以及风俗民情作了详尽的考察,写成了我国第一部牡丹专著《洛阳牡丹记》。
五、周师厚与牡丹
周师厚,字敦夫,鄞(今浙江省鄞县)人。宋皇祜进士,官至荆湖南路转运判官。周师厚于神宗熙宁三年三月路过洛阳,“精栏名圃,赏及牡丹”。元丰四年,又一次来到洛阳时,他看到李德裕的《平泉山居草木记》、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等花谱,就按照这些文字记载,在洛阳各处寻讨不同的花品,元丰五年二月写成《洛阳牡丹记》。
六、陆游与牡丹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宋代杰出的诗人、史学家、书法家、爱国将领、民族英雄。
他在四川作官时,曾多次春游四川彭县的丹景山及当地民间,称“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天彭之花,皆不详其所自出”,“大抵花品近百种”。后来,他著了一本《天彭牡丹谱》。
七、刘禹锡与牡丹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祖籍中山(河北定县),曾任洛阳太子宾客,又称刘宾客,唐代著名的诗人。在他众多的诗中,有许多是赞美牡丹的,其中以《赏牡丹》驰名天下: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八、卞氏大参公与牡丹
卞氏大参公,号济之,苏州枫桥人,宋代官陕西参知政事。为官清正廉洁,深得民心。宋末,元人入侵,南宋败亡,乃隐退姑苏城,后来为避世乱,全家迁至盐城东溟镇(今便仓镇),并携红、白两株牡丹栽于家中。这就是现在的“枯枝牡丹”。
据《盐城县志》、《卞氏家谱》记载:“卞氏始祖向取二色牡丹之意,而在植花明志,取红者,以示报国赤诚忠心;取其白者,以示为官清正廉洁。”
九、宋单父与牡丹
宋单父,字仲儒,唐开元时,洛阳人,植牡丹名家,尝植牡丹千种,红白斗色。被皇上召至骊山,植牡丹万株,其品种名不相同。皇上赐金千两,宫迁人皆称他为花师。
十、达尔文与牡丹
查理达尔文,英国的博物学家,进化论者,他曾对中国牡丹的演化过程作了认真的研究,并把中国以人工培育牡丹的例证写入他的巨著《物种起源》里,作为他生物进化论学说的论据。
十一、慈禧与牡丹
慈禧,清代皇后,自幼受民族传繁育 文化的薰陶,非常喜欢牡丹。在故宫御花园和其他园林园中种了许多牡丹,就在她“垂帘听政”时曾将牡丹定为国花,并于颐和园修筑国花台。
十二、花木兰与牡丹
花木兰,相传隋唐时延安花源村人,她是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以抗敌御边,替父从军而留芳千古。她在“壮士十年归”时,路过洛阳、长安,看到当地农家种了许多美丽的牡丹,于是将种子采集后,亲手种于万花山上。她的家乡就在万花山下。
十三、蒲松龄与牡丹
蒲松龄,清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善于用“鬼神”小说来揭露现实的阴暗面,辑成《聊斋志异》一书。文笔流畅,寓意深长,其中有以牡丹为题材的两篇小说《葛巾》和《香玉》,以花写仙,以仙喻人,文章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史料性。
十四、周家琪与牡丹
周家琪,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牡丹专家,北京林学院花卉教研组主任,毕生致力于牡丹的研究工作,他所主持的“牡丹芍药花型研究”课题获林业部科成果二等奖。
他1986年逝世后,由北京林学院园林系牡丹研究小组刘淑敏、王莲英、吴涤新、秦魁杰等同志,将其生前研究成果整理出书,书名《牡丹》,为中国牡丹的研究写了光辉的一页。
十五、喻衡与牡丹
喻衡,中国当代牡丹专家,现为山东农业大学教授,致力于中国牡丹,主要是菏泽牡丹与洛阳牡丹的研究工作,并亲自考察过江浙一带。著有《曹州牡丹》、《菏泽牡丹》、《牡丹花》等专著。
十六、翟树勋与牡丹
翟树勋,河南园艺家,牡丹专家,荥阳人,曾任洛阳市政协委员,河南省园艺学会事理,洛阳市牡丹公园工程师。他为洛阳牡丹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一生从事牡丹的栽培和研究工作,对牡丹品种了如指掌。在他晚年,因眼疾,视力减退,但他仍赁着以往积累起来的实践经验,只要用手摸一下牡丹的叶子或芽子,便知道是何品种他熟知200多个品种,被同行誉为“当代的活牡丹谱”。
牡丹别称鼠姑、鹿韭、白茸、木芍药、百雨金,又有洛阳花,富贵花和“花中之王”之美称。李时珍《本草纲目》说:“牡丹以色丹者为佳,虽结子而根生苗,故谓之牡丹。” 牡丹为毛莨科芍药属落叶小灌木,有三十多种。现代庭园种植的牡丹均为原始牡丹演化和杂交而来。 牡丹五彩缤纷,雍容华贵,被誉为国色天香,是花中之王。我国人民把牡丹看作是人类和平、幸福、繁华与富足的象征。牡丹不仅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还有相当重要的药用价值,牡丹根和皮均是名贵的中药材。 菏泽古种曹州,素“雄峙列郡”,“一大都会”之誉。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史不绝书。 曹州牡丹种植有数百年历史。宋时牡丹以洛阳为多,自明开始种植中心已移至曹州。发展至今菏泽已有几百个牡丹品种,数千亩牡丹田,每年谷雨前后,曹州牡丹连阡接陌,艳若蒸霞,蔚为壮观,堪称中华之最。
但现今却迟迟没有发布具体有关国花的确立信息.牡丹于是成为人们心中的通俗所指.
⑼ 中国画院白景义的字价值
有
李金山,金山斋主人,祖籍洛阳,出生于1963年,大卫·家庭学习,阅读,书法,学习笔耕不辍几年的画,山水画,以其丰富的坚实基础的传统,突出北部山区的男性灵魂和宽广,更巨大的文章宏观景观见长。鸟崇尚“大鸟精神”,以其独特的书法技能如画,梦想怀旧,田园诗,风格非常规和骄傲;梅兰竹菊,山泉水野生花卉,谷物及疏果,头,派上用场。写意牡丹,为广大人民群众更加不屑,风格独特。和创造性,通过打破壁垒,玉米作为表现的主题,经过几年的探索和研究,升华提炼,创造了玉米画了他独特的艺术魅力。书法由颜体,魏碑启动,并纳入篆,隶行,草2爨。和金融训诂学,赋予诗歌的文本,然后创建自己的独特的个性风格语汇,优雅,和自成一格。画“金矿在这里延伸”,荣获“全国十二道展”银鸟“山”荣获“盛世龙腾国家柏其峨书画展”二等奖。他的作品和传记都分散在不同的报纸和杂志,被列入“艺术”,“中国美术家选集”,“中国艺术展与收藏指南”,“中国画家”,“近代名人风采”,“中国书画报”, “河南书画名家志”等志书和专业杂志。大部分的年度展览书画作品和“中国美术家协会网”,“中国画网”,“中国大艇”,“金山美术馆”等专业艺术网站的。他的作品大多是国家党,政,军机关和商界领袖的集合。中国现在是一个艺术家绘画,中国美术家协会网签约画家,中国研究院山水画,书法院士书画白马东方的艺术家,研究员,中国楹联协会会员。
⑽ 万安的人物简介
万安,洛阳人,1953年生,专业绘画40余年;
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民族文化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理事;
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
05年荣获“百名中国书画名家”
07年荣获“感动中国民族艺术家”
“07年度中国时代人物”
洛阳万安牡丹画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