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丁香酚
1. 关于化妆品中的丙二醇
丙二醇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多元醇,在室温下是一种透明、无色、完全溶解于水多元醇类,具有黏性及吸湿性的直链脂肪醇液体。丙二醇常态下为无色粘稠液体,近乎无味,细闻微甜。
丙二醇可用作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原料,在化妆护肤品中用作润湿剂。
化妆品中常见且常引起争议性的成分-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又可称为丙烯乙二醇。常使用于化妆水、洗面奶、精华液、卸妆品、沐浴乳、洗手乳、洗发精、润发乳、保湿乳、面膜、药膏等,制剂中都含有这种成分。
但在化学品的物质安全数据表(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s)上,丙二醇对皮肤及黏膜的刺激性,过度使用会造成接触性皮肤炎、落发、知觉异常、肾脏损害及肝脏异常。
1、丙二醇在化妆护肤品中的具体作用:
具吸湿性的丙二醇,像平常使用的药膏、面膜、化妆水、洗面乳、精华液、卸妆品、保湿乳液及植物萃取液等都可以见到这种成分。
丙二醇一般是卸妆乳中常见之亲水保湿成份。
真正功效为协助溶解污垢、避免卸妆过程中皮肤太快干燥;也常被用于化妆水及精华液中,除了保湿能力外,可帮助活性成份渗透,此外也有助防腐能力,但对皮肤、眼睛均具有一定刺激性;属小分子保湿成分,可将水分留在角质层,但吸水比例不高。
2、丙二醇对皮肤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据供应丙二醇的倍特化工了解:一般化妆品中添加丙二醇浓度约在5%以下,一般不会对皮肤造成什么影响,不过需要注意事,如果长期且过量使用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尤其是敏感皮肤。
丙二醇对皮肤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有以下几种:
(1)刺激性:有些人使用时会有主观上的灼热感、刺痛感、痒感。
(2)去脂性:丙二醇具有脂溶性溶剂的特性,渗透性很强,溶解力大,过量使用可能会对皮肤造成危害,长期使用高浓度丙二醇,对表皮、皮脂结构会有影响。
(3)刺激性皮肤炎:丙二醇对皮肤及粘膜都具有刺激性,浓度越高、越密封的状况下使用,刺激性越大,会引起皮肤发红、起红疹、脱皮刺痒及皮肤粗糙的情形。
(1)聚丁香酚扩展阅读:
化妆品中的其他常见存在争议的物质:
1、香精和香料
这是最常见的过敏原,是导致化妆品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最主要原因。香料可以是天然或化学合成的。在欧盟,有26种香料过敏原,当它们在驻留产品中(例如面霜和香水)的浓度超过0.001%,在冲洗类产品中(洗发水和沐浴露)的浓度超过0.01%时,必须在产品标签上注明。
这些成分中最容易致敏的有香叶醇(geraniol),肉桂醛( cinnamic aldehyde),羟基香茅醛(hydroxycitronellal),肉桂醇(cinnamic alcohol)。
丁香酚(eugenol ),异丁香酚(isoeugenol),戊基肉桂醛(amyl cinnamic aldehyde),芳樟醇(linalool )和橡苔(oakmoss )。
不过,大约有3000种物质用于香料化合物中,它们中的许多种并不为人所知,而其他的可能被禁止使用。因此,容易过敏的人建议使用低敏或无香精化妆品。
2、防腐剂
这些活性成分会杀死那些污染化妆品的微生物;它们还会与皮肤发生反应,促进接触性皮炎的形成。防腐剂的类型及其引起的皮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几年前,甲醛和parabens 为导致过敏的最主要的防腐剂。不过,如今的化妆品配方中的新型防腐剂还会导致另外一种光敏感问题。
当前最容易导致过敏的防腐剂是基二溴戊二腈 (methyldibromo glutaronitrile,自2008年起欧洲禁止在驻留产品中使用)。
甲醛(formaldehyde )及会释放甲醛的成分:
聚季铵盐-15(quaternium-15)、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 (diazolidinyl urea)和咪唑烷基脲(imidazolidinyl urea),异噻唑啉酮类(the isothiazolinones)和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 ( iodopropynyl butylcarbamate)。
和所有的这些声名狼藉的防腐剂相比,parabens导致的过敏率则相对较低一些。
今天的化妆品生产商都试图改进产品,将防腐剂的用量降到最低点,使用特别设计防止化妆品受污染的容器和选择较安全的防腐剂——请记住,世上并没用一种完全安全的防腐剂。
3、染料
大多数的着色剂,包括染发剂中的都是强效的敏化剂。对苯二胺(PPD,Paraphenylenediamine )是最有名的,使用最广泛的着色剂,因此也是消费者最容易过敏的着色剂。
在不同的着色剂中,还存在着许多交叉过敏反应。
法律严格限制这些成分的浓度,强制要求在这些产品的额标签上标上警告。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丙二醇
2. 丁香泡水喝功效有哪些
丁香是一味很好的温胃药,对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呕吐、呃逆、腹痛、泄泻等均有良好疗效。以丁香治牙痛、口腔溃疡也有一定的良效。
药用丁香需在花蕾由绿转红时采摘,晒干备用,用时要捣碎。中医认为丁香味辛性温,归脾、胃、肺、肾经,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等病症。
丁香树一身都是宝,其树皮、根和枝均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丁香皮散寒理气、止痛止泻,可用于治疗胃寒、脘腹痛胀、腹泻、牙痛等疾病;丁香根能散热解毒,可用于治疗风热肿毒;丁香枝理气散寒、温中止泻,可治疗脘腹胀满、恶心、腹泻等疾病。需要注意的是,丁香不宜与中药郁金同用。
(2)聚丁香酚扩展阅读
除了真正药用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树的花蕾外,在民间还有不少以“丁香”命名的药物,他们品种不同,科属有别,功能亦异,需加以甄别。
“桂丁香”为樟科植物肉桂幼嫩的果实,能温中散寒止痛;
“苦丁香”是葫芦科植物甜瓜的瓜蒂,内服可催吐;
“水丁香”为柳叶菜科植物丁香蓼的全草,能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白丁香”及麻雀的粪便,能化积消翳;
“荷花丁香”属木犀科植物暴马丁香,功在镇咳利水。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药丁香温胃补肾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小验方:丁香粉快速止牙疼
3. 丁香的 功效是什么针对什么人群
它能降低血压,而且呢还能败火,是非常有用的一个药物。
4. 求大神帮忙解答丁香酚的红外特征吸收峰是多少振动类型是什么拜托了,毕业设计光谱不会分析啊,拜托
官能团主要是酚羟基,苯环,醚键的出峰,基本上大学毕业设计的话你只要能在红外光谱上找到这些特征峰的出风位置就行了,羟基的出峰位置在3400左右,有机的话你知道的,出风位置由于各种效应影响很大的,要是说有缔结的话会有一个比较宽的特征峰,醚键的话影响比较小,另外就是1450-1600的苯环峰,震动类型一般只考虑伸缩震动,弯曲震动一般在指纹区,不好弄,也没必要看,有兴趣的话看这个看图要知红外仪,弄清物态液固气。
样品来源制样法,物化性能多联系。
识图先学饱和烃,三千以下看峰形。
2960、2870是甲基,2930、2850亚甲峰。
1470碳氢弯,1380甲基显。
二个甲基同一碳,1380分二半。
面内摇摆720,长链亚甲亦可辨。
烯氢伸展过三千,排除倍频和卤烷。
末端烯烃此峰强,只有一氢不明显。
化合物,又键偏,~1650会出现。
烯氢面外易变形,1000以下有强峰。
910端基氢,再有一氢990。
顺式二氢690,反式移至970;
单氢出峰820,干扰顺式难确定。
炔氢伸展三千三,峰强很大峰形尖。
三键伸展二千二,炔氢摇摆六百八。
芳烃呼吸很特征,1600~1430。
1650~2000,取代方式区分明。
900~650,面外弯曲定芳氢。
五氢吸收有两峰,700和750;
四氢只有750,二氢相邻830;
间二取代出三峰,700、780,880处孤立氢
醇酚羟基易缔合,三千三处有强峰。
C-O伸展吸收大,伯仲叔醇位不同。
1050伯醇显,1100乃是仲,
1150叔醇在,1230才是酚。
1110醚链伸,注意排除酯酸醇。
若与π键紧相连,二个吸收要看准,
1050对称峰,1250反对称。
苯环若有甲氧基,碳氢伸展2820。
次甲基二氧连苯环,930处有强峰,
环氧乙烷有三峰,1260环振动,
九百上下反对称,八百左右最特征。
缩醛酮,特殊醚,1110非缩酮。
酸酐也有C-O键,开链环酐有区别,
开链强宽一千一,环酐移至1250。
羰基伸展一千七,2720定醛基。
吸电效应波数高,共轭则向低频移。
张力促使振动快,环外双键可类比。
二千五到三千三,羧酸氢键峰形宽,
920,钝峰显,羧基可定二聚酸、
酸酐千八来偶合,双峰60严相隔,
链状酸酐高频强,环状酸酐高频弱。
羧酸盐,偶合生,羰基伸缩出双峰,
1600反对称,1400对称峰。
1740酯羰基,何酸可看碳氧展。
1180甲酸酯,1190是丙酸,
1220乙酸酯,1250芳香酸。
1600兔耳峰,常为邻苯二甲酸。
氮氢伸展三千四,每氢一峰很分明。
羰基伸展酰胺I,1660有强峰;
N-H变形酰胺II,1600分伯仲。
伯胺频高易重叠,仲酰固态1550;
碳氮伸展酰胺III,1400强峰显。
胺尖常有干扰见,N-H伸展三千三,
叔胺无峰仲胺单,伯胺双峰小而尖。
1600碳氢弯,芳香仲胺千五偏。
八百左右面内摇,确定最好变成盐。
伸展弯曲互靠近,伯胺盐三千强峰宽,
仲胺盐、叔胺盐,2700上下可分辨,
亚胺盐,更可怜,2000左右才可见。
硝基伸缩吸收大,相连基团可弄清。
1350、1500,分为对称反对称。
氨基酸,成内盐,3100~2100峰形宽。
1600、1400酸根展,1630、1510碳氢弯。
盐酸盐,羧基显,钠盐蛋白三千三。
矿物组成杂而乱,振动光谱远红端。
钝盐类,较简单,吸收峰,少而宽。
注意羟基水和铵,先记几种普通盐。
1100是硫酸根,1380硝酸盐,
1450碳酸根,一千左右看磷酸。
硅酸盐,一峰宽,1000真壮观。
勤学苦练多实践,红外识谱不算难。
5. 丁香有哪些特征
(陈伟平)
丁香(Eugenia aromatica Baill.)别名丁子香、鸡舌香。为桃金娘科常绿乔木。原产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主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坦桑尼亚、印度、斯里兰卡等国,20世纪50年代引入广东南部试种,现广东省湛江、海南省、云南省景洪、勐腊有少量栽培。海南省万宁、屯昌、那大、澄迈为主要试种区。叶、花、果实及茎枝均可蒸取丁香油,作为芳香、镇痉及驱风剂。其成分含丁香油,油中主要为丁香油酚、乙酰丁香油酚等。此外,并含丁香素、邻苯三酚鞣酸。我国引种的丁香含油量14—21%,其中丁香酚含量达84—95%,丁香叶油的化学成分与丁香油近似,丁香叶含油6.6%,其中丁香酚含量78—82%。以花蕾(公丁香)入药。味辛,性温。有缓胃降逆、止痛的功能。治呃逆、呕哕、吐泻、胃痛、腹痛等症。
一、形态特征
树高10m以上,树干叉状分枝,树冠圆锥形,树皮平滑,黄褐色。叶对生,卵状长椭圆形,长7—12cm,宽3—5cm,先端尖,全缘,侧脉平行,革质,密布油腺。花芳香,聚伞圆锥花序顶生,花萼肥厚,筒状,萼筒长l—1.5cm,先端4裂,裂片三角状;花冠短管状,白色稍带淡紫,先端具4裂片;雄蕊多数,花药纵裂;子房下位,花柱粗壮,柱头不明显。浆果长椭圆形,紫红色,肉质,长1.9—2.3cm,直径9—12mm,先端有宿存萼片。种子椭圆形,长0.9—1.5cm,直径2.9—6.4mm(图18—1)。
表18—4 丁香人工授粉成果情况
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丁香喜热带海岛性气候。在我国海南试种区,年平均气温23.1—24.4℃,月平均最高气温26.0—28.4℃,月平均最低气温16.7—18.8℃,年雨量1330—2530mm。极端低温8—10℃时生长正常,可大量抽出嫩枝叶;偶然出现极端低温5℃时,嫩叶受害,落蕾、落花;极端低温达3℃时植株死亡。丁香虽可忍受5—6℃的短时低温,但从生产角度看,绝对最低气温不宜低于6℃,最冷月均气温不宜低于15℃,才适宜于种植而收到经济效果。在旱季及雨量较少的地区需行灌溉。雨量过多达3000mm以上时,丁香花蕾的香气欠佳。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枝叶虽茂,但病叶病果较多,开花也少。幼龄树喜阴,不耐烈日曝晒,生长缓慢,宜精心管理。成龄树喜光,需充足阳光才能早开花,开花多。地上部枝叶茂密,冠幅大,侧枝细脆而根系浅,支持力小,不抗风,需设防风林加以保护。土壤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pH5—6的砂壤土为好。地下水位要低,宜在3m以下,积水易烂根死亡。
三、栽培技术
(一)繁殖方法
采用种子繁殖。定植5—6年开花结果,果实5—6月陆续成熟,随各地气候与品种而不同。当果实为紫红色时,应及时采收,宜随采随播。如不能及时播种,可放入潮湿细沙或湿木糠贮藏,以免干死。剥掉果肉比带果肉贮藏,能较好地保持生活力。剥时注意从果柄一端剥起,既易剥又不伤害种胚。鲜果播种,一般播后7天果肉才开始腐烂,35—40天出苗。若剥掉种皮,在8—9月播,3天后胚根入土,出苗率高达90%以上。开沟点播,行距15cm,粒距约5cm,种子平放或直放,胚根朝下,盖土厚1cm与土面平或稍低一些。播后约10天出苗。幼芽出土为红色锥尖状。生长至4—5cm,具两片红色幼叶,即可移植于苗床或移入营养袋里育苗。用塑料袋育苗,既方便运输,又能提高成活率。
在播种前搭好荫棚,保持60—70%的荫蔽度,有弱光照射。刚出土的幼苗,要及时浇水以保持苗床土壤湿润。待长2对真叶后,每1—2个月施稀尿水、硫酸铵或尿素液一次。一年后苗高20—25cm,便可定植。
(二)定植
丁香的根群纤细,穿透力弱,宜选深厚松软的土壤栽植,心土硬结或有石砾层的土壤都不宜栽植,需排水良好。定植前按株行距5×6m挖穴,穴深、宽各50cm,每穴施厩肥或牛粪10—15kg,粘重的土壤还需掺河沙15kg,与表土混匀填穴备植。选雨季阴天定植。幼苗不宜修枝叶,以免影响生长和树型。带土团种植成活率高。
(三)间作
1—3年的幼龄树需荫蔽,保持50—60%的荫蔽度。植距较宽,行间可种香蕉、木薯、玉米、牧豆,既可遮荫保持湿度,又增加收益和有机肥源。
(四)田间管理
丁香幼龄生长缓慢,一年生植株才25—30cm高,3龄内必须精心管理,这是引种栽培丁香成功与否的关键,风害严重的平原地带要先栽植好防护林。
1.施肥、浇水、培土
春季2—3月施追肥,每株施稀人尿10—15kg,或硫酸铵25—30g,过磷酸钙50—100g,氯化钾或硫酸钾50—150g,混合厩肥10—15kg,开沟施下。丁香不耐旱,干旱易引起落花落果,幼树枯萎,旱季要经常浇水。若细根露出,应培土3—5cm。幼龄期管理操作不要碰伤嫩枝,否则会影响生长,破坏树型。
2.修剪
将离地面50—70cm以下主秆的侧枝剪去,分叉主秆,去弱留强,上部枝叶适当修剪。以保持树冠通风透光,有利花芽分化和抗风。
3.地面覆盖
在干湿明显的地区尤其重要。可间种绿肥作覆盖,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这样夏秋季可保湿降温,防止土壤冲刷,冬季可以保湿保温。
4.防风
在台风频繁地区,当台风来临前要及时做好防风工作,可用绳子或竹子固定植株。
(五)病虫害及其防治
1.褐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初出现微红斑点,逐渐扩大成紫红色近圆形的斑点,中心变灰白色穿孔。在高温高湿季节易发病。防治方法:可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50%的可湿性甲基托布津1000倍溶液喷射。
2.煤烟病
是由黑刺粉虱、介壳虫类、蚜虫的分泌物引起真菌寄生而引起的。防治方法:防治致病害虫。加强管理,适当修剪,以利通风透光,增强树势,也可减轻发病。其它参见印度萝芙木。
3.介壳虫
成虫、若虫吸食茎、叶汁液并引起煤烟病。防治方法:参见印度萝芙木。
四、采收与加工
适时收花,少留果实,这样既可提高公丁香的产量和质量,又能减少丁香树体养分的消耗,调节均衡生长,实现高产稳产。丁香定植后5—6年开花结果,20年前后为盛产期,寿命可达100—130年,花蕾盛产期2—7月,产量亦有大小年之别,须加强管理。一般现花芽后6个月含苞欲放的花蕾便可采收。剪下饱满、微带红色的花蕾,晒4—6天至脆易断时即为公丁香,干鲜比为1∶3,嫩的为1∶3.5—4。优质的丁香,有强烈的芳香气,味香而辣。商品以个大身干、色紫红、有光泽、油质重、含苞未放、无杂质、清香的为上品,暗色或黑色是干燥时处理不当。经自然授粉,逐渐膨大成紫红色的幼果,采收晒干后即是母丁香,味辛辣,含油量较公丁香少,品质较差,药性相同。
6. 丁香油酚可以阻碍树脂的聚合
下午好,酚类化合物来主要依靠酚源基来阻止单体和固化剂之间的开环聚合来达到阻聚目的,丁香油酚和间苯二酚、腰果酚一样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型单体阻聚剂品种,如果从本身是高沸点溶剂和阻聚效力不那么高的条件综合来看亦可以像邻苯二甲酸酯那样成为交联网络中的增塑剂,也就间接使树脂固化后变软了。但是很少见有用阻聚剂来作为增塑剂调节固化硬度大小。一般都是以调节双组分树脂的单体和固化剂比例来实现活性增塑,即固化剂不加那么多只加90-95%留下少量无法交联仍然保持液态形式的单体作为增塑填充整个牙齿成型,太硬的牙反而没有必要的缓冲弹性像玻璃那样万一嚼到坚硬砂石骨头渣滓什么的就嘎嘣碎了。
7. 齿科氧化锌丁香酚水和齿科聚羧酸水门汀混合,给人用了会怎么样
齿科氧化锌丁香酚水和齿科聚羧酸水门汀混合,给人用了会怎么样
漏了一个字吧:氧化锌丁香酚水门汀,口腔科用来补牙的一种材料.
漏了一个字吧:氧化锌丁香酚水门汀,口腔科用来补牙的一种材料.
8. 蒲公英和丁香有什么攻效
蒲公英配上丁香泡的水,可以起到快速醒酒的功效。
不仅如此,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把血液的粘稠度降下来,这对于预防血栓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都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的。
9. 一些杀菌、镇痛的药物可由植物的种子、根皮提炼得到,如丁香酚、丹皮酚,其结构如下:请回答:(1)丁香
(1)丁香酚和丹皮酚抄都含有酚羟基,具有杀菌作用,故答案为:酚羟基;
(2)丁香酚含有酚羟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含有苯环与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丹皮酚含有有酚羟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含有苯环、羰基,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加聚反应、消去反应,二者都能发生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故答案为:AC;
(3)丁香酚发生烯烃的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该反应方程式为:.
10. 丁香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丁香的功效与作用:
1、丁香辛温、芳香,暖脾胃而行气,尤其善于降逆,为治疗胃寒呕吐的重要药物。治疗胃虚寒呕吐、打嗝,丁香可以跟柿子蒂、党参、生姜同用。疗胃寒呕吐,丁香可与半夏、生姜配合使用。
2、本品还能温中散寒、止痛,可以治疗嗜食冷饮导致胃部受凉引起的疼痛,可以跟元胡、陈皮配合使用。
3、还有温肾助阳的作用,可以治疗肾阳虚导致阳痿、宫寒不孕。
4、本品外用还可以治疗癣症,可用丁香酒精浸泡液涂患处。
(10)聚丁香酚扩展阅读:
食用丁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阴虚体热的人群不建议服用丁香,可加重体内内热现象。
2、不可大量食用丁香,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毒副作用,危及健康。
3、胃热、胃火旺的人也不建议食用丁香,以免加重症状。
4、婴幼儿以及孕妇为了安全起见,也不建议食用丁香茶。
5、丁香的搭配也是有讲究的,比如丁香和郁金,不可同用。
网络-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