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牡丹皮性味归经

牡丹皮性味归经

发布时间: 2022-06-05 12:46:52

㈠ 丹皮有什么作用

丹皮指牡丹皮,来来源于毛源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性味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臃肿疮毒。全国各地多有栽培。主产安徽、四川、甘肃、陕西、湖北、湖南、山东、贵州。以安徽铜陵凤凰山产者质量最优,习称凤丹。

㈡ 比较牡丹皮、赤药的功效与主治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牡丹皮:
性味
苦、辛,微寒。抄
归经
归心、肝、肾经。袭
功效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主治
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痈肿疮毒。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泄泻者忌用。
2:赤芍:
性味
味苦,性微寒。
归经
归肝经。
功效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主治
用于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瘾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炒赤芍:炒后药性偏于缓和,活血止痛而不伤中,可用于瘀滞疼痛。
酒赤芍:以活血散瘀力胜,清热凉血作用较弱。多用于闭经或痛经,跌打损伤。

禁忌
不与藜芦同用。血虚者慎服。

㈢ 牡丹皮的功效与作用,清楚牡丹皮有什么作用吗

牡丹皮是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

【性味与归经】 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痈肿疮毒。

㈣ 中药中的牡丹皮是什么

牡丹皮就是牡丹花植物的跟皮。
[采制贮藏]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剥取根专皮,迅速洗净,润后切薄属片,晒干,置通风干燥处。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 归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用法用量】 煎服,6 ~12g 。清热凉血宜生用,活血祛瘀宜酒炙用。

㈤ 中药中牡丹皮有些什么功效

【功用主治-牡丹皮的功效】清热,凉血,和血,消瘀。 治热入血分,发斑,惊痫,吐、衄、便血,骨蒸劳热,经闭,癥瘕,痈疡,扑损。 ①《本经》:主寒热,中风瘈疭、痉、惊痫邪气,除癥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疮。 ②《别录》:除时气头痛,客热五劳,劳气头腰痛,风噤,癫疾。 ③《药性论》:治冷气,散诸痛,治女子经脉不通,血沥腰疼。 ④《日华子本草》:除邪气,悦色,通关腠血脉,排脓,通月经,消扑损瘀血,续筋骨,除风痹,落胎下胞,产后一切冷热血气。 ⑤《珍珠囊》:治肠胃积血、衄血、吐血,无汗骨蒸。 ⑥《滇南本草》:破血,行(血),消癥瘕之疾,除血分之热。 ⑦《医学入门》:泻伏火,养真血气,破结蓄。 ⑧《纲目》:和血,生血,凉血。 治血中伏火,除烦热。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宜忌】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畏菟丝子。 ②《古今录验方》:忌胡荽。 ③《唐本草》:畏贝母、大黄。 ④《日华子本草》:忌蒜。 ⑤《本经逢原》:自汗多者勿用,为能走泄津液也。 痘疹初起勿用,为其性专散血.不无根脚散阔之虑。 ⑥《得配本草》:胃气虚寒,相火衰者,勿用。 【选方】①治伤寒热毒发疮如豌豆:牡丹皮、山栀子仁、黄芩(去黑心)、大黄(锉、炒)、木香、麻黄(去根、节)。 上六味等分,锉如麻豆大。 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圣济总录》牡丹汤) ②治妇人恶血攻聚上面,多怒:牡丹皮半两,干漆(烧烟尽)半两。 水二钟,煎一钟服。 (《诸证辨疑》) ③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发汗之内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消瘀血:犀角一两,生地黄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 上四味,细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千金方》犀角地黄汤) ④治胎前衄血:丹皮、黄芩、蒲黄、白芍、侧柏叶。 共为细末,早米糊为丸。 空心白汤下百丸。 (《秘传内府经验女科》) ⑤治妇人骨蒸,经脉不通,渐增瘦弱:牡丹皮一两半,桂(去粗皮)一两,木通(锉、炒)一两,芍药一两半,鳖甲(醋炙,去裙襕)二两,土瓜根一两半,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人,炒)。 上七味粗捣筛。 每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分温二服,空心食后各一。 (《圣济总录》牡丹汤) ⑥治肠痈,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十个,瓜子半升,芒硝三合。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 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 (《金匮要略》大黄牡丹汤) ⑦治悬痈生于谷道之前,小便之后,初发甚痒,状如松子,-月赤肿如桃,迟治则破,而大小便皆从此出,先服国老汤不消者:牡丹皮、大黄、贝母、白芷、甘草、当归各五钱。 共为细末,酒调服二钱,空心吃。 (《本草汇言》将军散) ⑧治下部生疮,已决洞者:牡丹方寸匕,日三服。 (《补缺肘后方》) ⑨治金疮内漏,血不出:牡丹皮为散,水服三指撮,立尿出血。 (《千金方) ⑩治腕折瘀血:虻虫二十枚,牡丹一两。 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 (《千金方》) ⑾疝气(觉气胀不能动)。 用牡丹皮、防风,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⑿妇女恶血(血往上冲,脸红易怒)。 用牡丹皮半两、干漆(烧至烟尽)半两,加水二杯,煎成一杯服下。 ⒀伤损瘀血。 用牡丹皮二两、虻虫二十一个(熬过),同捣碎。 每天早晨服一匙,温酒送下。 ⒁刀伤后内出血。 用牡丹皮研细,水冲服少许。 瘀血自尿中排出。 ⒂下部生疮(已破口)。 取牡丹末一匙煎服。 一天三次。 【临床应用】①治疗高血压取牡丹皮1~1.5两,水煎成120~150毫升,每日3次分服;或初次量用5~6钱,如无不良反应增至1两。 治疗20余例,一般服药5天左右血压即有明显下降.症状改善;经服药6~33天,舒张压平均下降10~20毫米汞柱,收缩压平均下降20~40毫米汞柱。 本组病例近期内均能使血压下降到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范围,症状亦随之消失或改善,但远期疗效有待继续观察。 个别患者服药后有恶心、头昏等副作用,无需停药即能自然消失。 ②治疗过敏性鼻炎用10%的牡丹皮煎剂,每晚服50毫升,10天为一疗程,治疗31例,痊愈12例。 又治疗9例,服药后症状很快好转,但无1例根治。 此外,用10%丹皮煎液内服(每晚50毫升),试治乳突凿开术后,因伴有变态反应而致迟迟不得干耳的患者6例,结果5例痊愈,1例减轻。 【附】牡丹的功用。 在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能治心、肾、肝等经的伏火(阴火,相火)。 治伏火,许多人多用黄蘖;其实,牡丹更胜于黄蘖。 李时珍指出:牡丹只取红、白两色的单瓣者入药,其他品种皆人工培育而成气味不纯,不可用红花者偏于利,白花者偏于补。
采纳哦

㈥ 牡丹皮的特性有哪些

【性味归经】辛、苦,微寒。入心、肝、肾经。

【功效主治】

1.清热凉血用于外感热病,邪入营血,高热舌绛,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尿血,常与生地、犀角等配伍,方如犀角地黄汤;用于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盗汗,常配伍青蒿、鳖甲等,方如青蒿鳖甲汤;用于肝经郁热,妇女月经不调,常配伍栀子、生地、当归,方如丹栀四物汤。

2.活血化瘀用于血瘀经闭,痛经,腹中瘀块,常与桂枝、桃仁等配伍,方如桂枝茯苓丸;用于外伤瘀血,红肿青紫疼痛,常配伍乳香、没药、当归、骨碎补等;用于火毒痈肿,常配伍银花、公英、地丁;用于肠痈初起,右下腹疼痛拒按,常配伍大黄、桃仁、冬瓜仁等,方如大黄牡丹汤。

3.清泻肝火用于肝郁火旺而致的发热,头痛目眩,颊赤口干,月经不调,常与柴胡、栀子等同用,方如丹栀逍遥散。

【用量用法】6~15克,水煎服。清热凉血宜生用,活血化瘀宜酒炒用,止血宜炒炭存性。

【禁忌】孕妇,月经过多,脾胃虚寒者,均忌用。

【按语】牡丹皮辛能行散,苦寒能降泄实热,入心肝血分,既能清血中结热,又能通行血脉,化瘀滞之血,故有行血而不至于妄行,凉血而不至于瘀滞的特点;其气清芳,又能通达阴分,以泄阴之伏热,除无汗之骨蒸。本品配鲜生地能清热凉血,配熟地则滋阴泻火,配栀子则清泄肝热,配桃仁、赤芍则活血散瘀,配白茅根、侧柏叶则凉血止血。

【类药鉴别】牡丹皮、生地均治阴虚发热,然生地甘寒滋阴,能使阴生而热退;牡丹皮清芬透达,能使热退而阴生,两者常相须为用。

丹皮与桂枝均能通血脉中之壅滞,但丹皮性寒,适用于热证;桂枝性温,适用于寒证。在妇科杂病中,两者有时也配合应用,可加强活血祛瘀之力,如桂枝茯苓丸治盆腔炎,温经汤治月经不调等。

㈦ 桑白皮、地骨皮,牡丹皮的功效

牡丹皮的功效:〖药材性状〗:本品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的裂缝,略向内卷曲或张开,长5~20厘米,直径0.5~1.2厘米,厚0.1~0.4厘米。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及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内表面浅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常见发亮的结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粉性,淡粉红色。气芳香、味微苦而涩。〖
成分
〗:本品含牡丹酚、牡丹酚苷、牡丹酚原苷、芍药苷、挥发油及植物固醇等。〖药理作用〗:丹皮酚及糖苷成分均有抗炎作用。丹皮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又水煎液、丹皮酚及除去丹皮酚的水煎液,均有明显降压作用。其煎剂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多种致病菌及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丹皮酚还可使动物子宫内膜充血,有通经作用,并有抗小鼠早孕作用。丹皮酚尚有抗溃疡及抑制胃液分泌的作用。〖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功效应用〗: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痈肿疮毒。〖药材用法〗:煎服,6~12g。散热凉血生用,活血散瘀酒炒用,止血炒炭用。〖使用禁忌〗:血虚有寒,月份经过多及孕妇不宜用。地骨皮的功效:〖药材性状〗:呈筒状或槽状及不规则的片状,长短不一。外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粗糙,具纵横纹或裂纹,易成鳞片状剥脱。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黄棕色,内层灰白色。气微,味微甘而后苦。〖主要成分〗:本品含甜菜碱、β-谷固醇及亚油酸。此外还含桂皮酸、多种酚类物质等。〖药理作用〗:地骨皮水、醇提取物,对发热家兔有解热作用;本品煎剂有降血压、降血糖等作用;并有降血清胆固醇及兴奋子宫作用;对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性味归经〗:甘、淡、寒。归肺、肝、肾经。〖功效应用〗:凉血退蒸,清肺降火。主治阴虚发热,盗汗骨蒸,内热消渴,肺热咳喘,血热吐衄,便血崩漏。〖药材用法〗:煎服,6~15g。〖使用禁忌〗:外感风寒发热及脾虚便溏者不宜用。附注:《本经》上品所载枸杞,`一名杞根,一名地骨,'可见非云枸杞子,系指地骨皮。
桑白皮的功效:【药材】干燥根皮多呈长而扭曲的板状,或两边向内卷曲成槽状。长短宽狭不一,厚1~5毫米。外表面淡黄白色或近白色,有少数棕黄色或红黄色斑点,较平坦,有纵向裂纹及稀疏的纤维。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平滑,有细纵纹,或纵向裂开,霉出纤维。体轻,质韧,难折断,易纵裂,撕裂时有白色粉尘飞出。微有豆腥气,味甘微苦。以色白、皮厚、粉性足者为佳。
主产安徽、河南、浙江、江苏、湖南等地;其他各地亦产。
【化学成分】含伞形花内酯、东莨菪素
和黄酮成分桑根皮素、桑素、桑色烯、环桑素、环桑色烯等。又含有作用类似乙酰胆碱的降压成分,并含鞣质5.6%,粘液素9%。
【药理作用】①利尿作用
家兔以桑白皮煎剂2克/公斤灌胃,6小时内排尿量及其氯化物均有较显著增加,7~24小时恢复正常。
②降压作用
日人早年即报告桑树煎剂给动物口服有轻微而缓慢的降压作用,又称必须用根或枝的皮方有降压效果,根及新梢叶则无作用。用..、热水或温甲醇的提取液对兔皮下注射1克(生药)/公斤时,可使血压下降15~25毫米汞柱。从桑白皮中提得一种物质,给兔静脉注射10毫克/公斤,血压立即显著下降;切断颈迷走神经或颈椎,此作用仍存在。它能抑制离体蛙心、兴奋兔离体肠管,此等作用皆可被阿托品阻断,故推测可能是乙酰胆碱样物质。对兔耳血管有扩张作用,对蛙下肢血管则为收缩。能兴奋离体兔子宫,轻度促进兔耳下腺的分泌,注射(动脉或静脉)给药对猫瞬膜收缩并无影响,但如直接涂于颈交感神经节上,则可抑制电刺激节前纤维引起的瞬膜收缩。对水蛭背肌单用无作用,如先加依色林后再用,则可使水蛭背肌的紧张度有显著上升。此物质对小鼠静脉注射之半数致死量为32.7毫克/公斤。据日人报道,中国产桑白皮的提取物较日本产者降压作用强,毒性亦大,所含乙酰胆碱样物质的成分较多。
③其他作用
桑白皮提取物对小鼠有镇静作用。在狗身上,初步证明用桑白皮线缝合之伤口可无需拆线。
【炮制】桑皮:刷去灰屑,洗净,润透后切丝,晒干。蜜桑皮:取桑皮丝,加炼熟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变为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桑皮丝100斤,用炼熟蜂蜜30斤)
《雷公炮炙论》:"凡使(桑白皮)采十年已上嫩根,铜刀剥上青黄薄皮一重,只取第二重白嫩青涎者,用铜刀锉了,焙令干,勿使皮上涎落,涎是药力。此药恶铁并铅。"
【性味】甘,寒。
①《本经》:"甘,寒。"
②《别录》:"无毒。"
③《药性论》:"平。"
④《医学启源》:"气寒,味苦酸。"
【归经】入肺、脾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肺二经。"
③《药品化义》:"入肺、大肠二经。"
【功用主治】泻肺平喘,行水消肿。治肺热喘咳,吐血,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①《本经》:"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
②《别录》:"去肺中水气,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缝金疮。"
③《药性论》:"治肺气喘满,水气浮肿,主伤绝,利水道,消水气,虚劳客热,头痛,内补不足。"
④孟诜:"入散用,下一切风气水气。"
⑤《滇南本草》:"止肺热咳嗽。"
⑧《纲目》:"泻肺,降气,散血。。
⑦《本草求原》:"治脚气痹挛,目昏,黄疸,通二便,治尿数。"
⑧《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风湿麻木。"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入散剂。外用:捣汁涂或煎水洗。
【宜忌】肺虚无火,小便多及风寒咳嗽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续断、桂心、麻子为之使。"
②《本草经疏》:"肺虚无火,因寒袭之而发咳嗽者勿服。"
③《得配本草》:"肺虚,小便利者禁用。"
【选方】①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嗽:地骨皮、桑白皮(炒)各一两,甘草(炙)一钱。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小儿药证直诀》泻白散)
②治咳嗽甚者,或有吐血殷鲜:桑根白皮一斤。米泔浸三宿,净刮上黄皮,锉细,入糯米四两,焙干,一处捣为末。每服米饮调下一、二钱。(《经验方》)
③治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桑根白皮二钱,麻黄、桂枝各一钱五分,杏仁十四粒(去皮),细辛、干婪各一钱五分。水煎服。(《本草汇言》)
④治小便不利,面目浮肿:桑白皮四钱,冬瓜仁五钱,葶苈子三钱。煎汤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⑤治卒小便多,消渴:桑根白皮,炙令黄黑,锉,以水煮之令浓,随意饮之;亦可纳少米,勿用盐。(《肘后方》)
⑥治糖尿病:桑白皮四钱,枸杞子五钱,煎汤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⑦治传染性肝炎:鲜桑白皮二两,白糖适量。水煎,分二次服。(《福建中医药》(3):26,1961)
⑧治产后下血不止:炙桑白皮,煮水饮之。(《肘后方》)
⑨治小儿尿灶丹,初从两股起,及脐间,走阴头,皆赤色者:水二升,桑皮(切)二升,煮取汁,浴之。(《千金方》)
⑩治石痈坚如石,不作脓者:蜀桑根白皮,阴干捣末,烊胶,以酒和敷肿。(《千金方》)
⑾治蜈蚣毒:桑根皮捣烂敷或煎洗。(《湖南药物志》)
⑿治坠马拗损:桑根白皮五斤。为末,水一升,煎成膏。敷于损处。(《经验后方》)
【名家论述】①李杲:"桑白皮,甘以固元气之不足而补虚,辛以泻肺气之有余而止嗽。又桑白皮泻肺,然性不纯良,不宜多用。"
②《纲目》:"桑白皮,长于利小水,乃实则泻其子也,故肺中有水气及肺火有余者宜之。"十剂"云,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矣。宋医钱乙治肺气热盛,咳嗽而后喘,面肿身热,泻白散。……桑白皮、地骨皮皆能泻火从小便去,甘草泻火而缓中,粳米清肺而养血,此乃泻肺诸方之准绳也。元医罗天益言其泻肺中伏火而补正气,泻邪所以补正也。若肺虚而小便利者,不宜用之。"
③《药品化义》:"桑皮,散热,主治喘满咳嗽,热痰唾血,皆由实邪郁遏,肺窍不得通畅,借此渗之散之,以利肺气,诸证自愈。故云泻肺之有余,非桑皮不可。以此治皮里膜外水气浮肿及肌肤邪热,浮风燥痒,悉能去之。同甘菊、扁豆通鼻塞热壅,合沙参、黄芪止肠红下血皆效。"

㈧ 牡丹的叶子的药性功效

苦、辛,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退虚热等功效也是一种好药材。主治: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痈肿疮毒。

(8)牡丹皮性味归经扩展阅读:

1.《本草纲目》:“牡丹皮,治手足少阴、厥阴四经血分伏火。盖伏火即阴火也,阴火即相火也,古方惟以此治相火,故仲景肾气丸用之。后人乃专以黄蘖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胜也。赤花者利,白花者补,人亦罕悟,宜分别之。”

2.《本草经疏》:“牡丹皮,其味苦而微辛,其气寒而无毒,辛以散结聚,苦寒除血热,入血分,凉血热之要药也。寒热者,阴虚血热之候也。中风瘛疭、痉、惊痫,皆阴虚内热,营血不足之故。

热去则血凉,凉则新血生、阴气复,阴气复则火不炎而无因热生风之证矣,故悉主之。痈疮者,热壅血瘀而成也。

凉血行血,故疗痈疮。辛能散血,苦能泻热,故能除血分邪气,及症坚瘀血留舍肠胃。脏属阴而藏精,喜清而恶热,热除则五脏自安矣。

4.《得配本草》:“丹皮、川柏,皆除水中之火,然一清燥火,一降邪火,判不相合。盖肾恶燥,燥则水不归元,宜用辛以润之,凉以清之,丹皮为力;肾欲坚,以火伤之则不坚,宜从其性以补之,川柏为使。”

5.《本草求真》:“世人专以黄柏治相火,而不知丹皮之功更胜。盖黄柏苦寒而燥,初则伤胃,久则伤阳,苦燥之性徒存,而补阴之功绝少,丹皮能泻阴中之火,使火退而阴生,所以入足少阴而佐滋补之用,较之黄柏不啻霄壤矣。”

6.《本经疏证》:“牡丹皮入心,通血脉中壅滞与桂枝颇同,特桂枝气温,故所通者血脉中寒滞,牡丹皮气寒,故所通者血脉中热结。”

7《神农本草经》:“主寒热,中风瘛疭、痉、惊痫邪气,除症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疮。”

8.《名医别录》:“除时气头痛,客热五劳,劳气头腰痛,风噤,癫疾。”

9.《药性论》:“治冷气,散诸痛,治女子经脉不通,血沥腰疼。”

10.《日华子本草》:“除邪气,悦色,通关腠血脉,排脓,通月经,消扑损瘀血,续筋骨,除风痹,落胎下胞,产后一切冷热血气。”

11.《滇南本草》:“破血,行(血)消症瘕之疾,除血分之热。”

12.《医学入门》:“泻伏火,养真血气,破结蓄。”

13.《本草纲目》:“和血,生血,凉血。治血中伏火,除烦热。”

㈨ 药名;丹皮

丹皮性味归经
⑴性寒,味苦;凉;微寒。归心;肝;肾;肺经。[1] ⑴味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2]功效主治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2][1]用法用量
⑴内服:煎汤,6-9g;或入丸、散。[1] ⑵内服:煎汤,6-12g。[2]用药禁忌
1.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 2.《本经逢原》:自汗多者勿用,为能走泄津液也。痘疹初起勿用,为其性专散血
牡丹皮-中药材
,不无根脚散阔之虑。 3.《得配本草》:胃气虚寒,相火衰者,勿用

热点内容
福特樱花粉 发布:2025-10-13 03:21:04 浏览:580
荷花图照片 发布:2025-10-13 03:16:25 浏览:845
工笔画牡丹花 发布:2025-10-13 03:13:29 浏览:19
花语原乡房价 发布:2025-10-13 03:06:07 浏览:645
王者荣耀牡丹亭特效 发布:2025-10-13 02:43:00 浏览:927
樱花脸膜 发布:2025-10-13 02:40:05 浏览:670
樱花做香包 发布:2025-10-13 02:34:38 浏览:400
玫瑰茄哺乳期可以喝吗 发布:2025-10-13 02:34:30 浏览:115
梅花赞原文 发布:2025-10-13 02:27:14 浏览:661
插花林盘地 发布:2025-10-13 02:25:13 浏览: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