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丁香
Ⅰ 丁香花适合什么时候种啊
丁香花最佳播种时间为8—9月
丁香花喜热带海岛性气候。幼龄树喜阴不耐烈日暴晒,生长缓慢;也耐半荫。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虫害较少。成龄树喜光,需充足阳光才能早开花,开花多。怕寒、怕涝,不抗风,宜选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pH5.0-6.0的砂壤土栽培,忌酸性土。不喜欢大肥,不要施肥过多。
用播种、扦插、嫁接、压条和分株法繁殖。落叶后萌动前裸根移植,选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向阳处种植。移栽3年—4年生的大苗,需强修剪,通常离地面30厘米处截干。每年注意灌水、施肥和修剪,春季可开出繁茂的花。
用种子繁殖。从5—6年生留植株上于5—6月果产为紫红色时,及时采收,具随采随播,若不能及时播各,最好剥掉果肉放入潮湿细沙或湿木糠中贮藏,以免干死。处理后的种子,量佳播种时间为8—9月。开沟点播,行距15cm,粒距约5cm,种子平放或直放,胚根朝下,播种后覆土1cm,鲜果播后35—45d,处理后的种子播后10d左右出苗,苗长至4—5cm,具两片幼叶时,即可移植于苗床或移入营养袋里育苗,苗高6—10cm,有4—6对真叶时移栽实植,移栽时需带土团。
每株丁香树可产干花蕾34公斤(75磅)。在夏末和冬初两次开花,以手工采摘并晒乾。花蕾长13—19公釐(约0.5—0.75吋),含香精油14—20%,其主要成分为丁子香酚(C10H12O2)。
丁香花性喜阳光,稍耐阴,喜湿润,忌积水,耐寒耐旱,一般不需多浇水。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如果栽在荫蔽环境中,则枝条细长较弱,花序短小而松散,花朵没有光泽。丁香花若种植在瘠薄的土地上,虽然也能生长,但花不而少,且长势瘦弱。因此宜栽在向阳、肥沃、土层深厚的地方。。丁香花栽植时,需带上土坨,并适当剪去部分枝条,栽后灌足水。以后每年春季天气干旱时,当芽萌动、开花前后需各浇一次透水。丁香花不喜大肥,切忌施肥过多,否则易引起徒长,影响开花。
Ⅱ 看了CCTV12 的 黑色丁香 有个小小的问题 当遭受妻子的背叛,第一反应该怎么做
曾经有个女孩对我说你好帅哦,我说没什么,随便长的
Ⅲ 丁香的种类与品种有哪些
丁香属有30种,中国有22种,有500多个园艺品种,例如法国的杂锦丁香,亨利丁香,欧美的“普勒斯托尼”品种及波峰丁香,世界上久盛不衰。
1.早花丁香
4月中旬开花,花期持续2周。
(1)华北紫丁香
树高1.5~3米,花序长15厘米,花紫、蓝紫、或淡粉红色。适应性强,喜阳,耐寒,耐旱,作杂交亲本,偏酸一偏碱性土壤均能生长。
(2)白丁香
花白色,是浓香。
(3)朝鲜丁香
树高2~4米,花序长10~20厘米,大而疏松,花紫色或白色,花冠裂片狭长,2厘米的细长花管尤为醒目。
(4)欧洲丁香
树高2~3米,花序长6~12厘米,花淡蓝紫色,白色,喜阳,耐旱,较耐寒,春天生长量小,盛夏酷暑,影响花芽分化。
(5)杂锦丁香
是欧洲丁香与中国花叶丁香的天然杂交种,树高3~6米,花序长8~40厘米,芳香,花淡紫色或粉红色,喜阳,耐寒,耐旱,常作花篱。
2.中花丁香
花期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花期2~3周。
(1)蓝丁香
树高0.8~1.5米,花序长5~12厘米,紧密,花蓝紫色,喜阳,耐寒,耐旱,可在庭院孤植,花坛配景树或盆景。
(2)红丁香
树高3~4米,花序长6~12厘米,花淡紫,粉红或白色,芳香,喜阳,稍耐阴,耐旱,耐寒,孤植于草坪或路边。
(3)关东丁香
树高2~3米,花序长5~16厘米,花蕾红紫色,花粉红或白色。喜阳也耐阴、耐寒、耐旱。作点缀庭院绿地用。
(4)辽东丁香
树高4~5米,花序长20~30厘米,花紫、淡紫、紫红色,芳香,喜阳。
(5)匈亚利丁香
树高1.5~3米,花序长10~22厘米,花紫及淡紫色,花期10~25天,喜阳、湿润、抗逆性强。
(6)四季丁香
树高1.5~2.5米,花序长3~10厘米,较疏松,花淡紫至淡紫红色,内带白色,4月下旬至5月初及7月下旬至8月上旬开二次花,喜阳、喜深厚、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耐寒、耐旱。
(7)花叶丁香
树高2米,花序长4~15厘米,花蓝紫色。喜阳,喜温暖湿润,耐寒,耐旱。
(8)华丁香
树高0.3~3米,花序长2~10厘米,花淡紫色或紫色,喜阳,喜温暖湿润,也耐阳,耐寒,耐旱。
3.晚丁香
5月下旬开花,花期2~3周。
(1)北京丁香
树高5米,花序长8~15厘米,花白色。喜阳,稍耐阴,耐寒,耐旱。
(2)暴马丁香(暴马子,阿穆尔丁香)
树高4~8米,花序长20~25厘米,花白色或黄白色。
Ⅳ 丁香的采收与加工需要注意什么
适时收花,少留果实。
这样既可提高公丁香的产量和质量,又能减少丁香树体养分的消耗,调节均衡生长,实现高产稳产。丁香定植后5—6年开花结果,20年前后为盛产期,寿命可达100—130年,花蕾盛产期2—7月,产量亦有大小年之别,须加强管理。一般现花芽后6个月含苞欲放的花蕾便可采收。剪下饱满、微带红色的花蕾,晒4—6天至脆易断时即为公丁香,干鲜比为1∶3,嫩的为1∶3、5—4、优质的丁香,有强烈的芳香气,味香而辣。商品以个大身干、色紫红、有光泽、油质重、含苞未放、无杂质、清香的为上品,暗色或黑色是干燥时处理不当。经自然授粉,逐渐膨大成紫红色的幼果,采收晒干后即是母丁香,味辛辣,含油量较公丁香少,品质较差,药性相同。
Ⅳ 丁香有哪些特征
(陈伟平)
丁香(Eugenia aromatica Baill.)别名丁子香、鸡舌香。为桃金娘科常绿乔木。原产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主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坦桑尼亚、印度、斯里兰卡等国,20世纪50年代引入广东南部试种,现广东省湛江、海南省、云南省景洪、勐腊有少量栽培。海南省万宁、屯昌、那大、澄迈为主要试种区。叶、花、果实及茎枝均可蒸取丁香油,作为芳香、镇痉及驱风剂。其成分含丁香油,油中主要为丁香油酚、乙酰丁香油酚等。此外,并含丁香素、邻苯三酚鞣酸。我国引种的丁香含油量14—21%,其中丁香酚含量达84—95%,丁香叶油的化学成分与丁香油近似,丁香叶含油6.6%,其中丁香酚含量78—82%。以花蕾(公丁香)入药。味辛,性温。有缓胃降逆、止痛的功能。治呃逆、呕哕、吐泻、胃痛、腹痛等症。
一、形态特征
树高10m以上,树干叉状分枝,树冠圆锥形,树皮平滑,黄褐色。叶对生,卵状长椭圆形,长7—12cm,宽3—5cm,先端尖,全缘,侧脉平行,革质,密布油腺。花芳香,聚伞圆锥花序顶生,花萼肥厚,筒状,萼筒长l—1.5cm,先端4裂,裂片三角状;花冠短管状,白色稍带淡紫,先端具4裂片;雄蕊多数,花药纵裂;子房下位,花柱粗壮,柱头不明显。浆果长椭圆形,紫红色,肉质,长1.9—2.3cm,直径9—12mm,先端有宿存萼片。种子椭圆形,长0.9—1.5cm,直径2.9—6.4mm(图18—1)。
表18—4 丁香人工授粉成果情况
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丁香喜热带海岛性气候。在我国海南试种区,年平均气温23.1—24.4℃,月平均最高气温26.0—28.4℃,月平均最低气温16.7—18.8℃,年雨量1330—2530mm。极端低温8—10℃时生长正常,可大量抽出嫩枝叶;偶然出现极端低温5℃时,嫩叶受害,落蕾、落花;极端低温达3℃时植株死亡。丁香虽可忍受5—6℃的短时低温,但从生产角度看,绝对最低气温不宜低于6℃,最冷月均气温不宜低于15℃,才适宜于种植而收到经济效果。在旱季及雨量较少的地区需行灌溉。雨量过多达3000mm以上时,丁香花蕾的香气欠佳。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枝叶虽茂,但病叶病果较多,开花也少。幼龄树喜阴,不耐烈日曝晒,生长缓慢,宜精心管理。成龄树喜光,需充足阳光才能早开花,开花多。地上部枝叶茂密,冠幅大,侧枝细脆而根系浅,支持力小,不抗风,需设防风林加以保护。土壤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pH5—6的砂壤土为好。地下水位要低,宜在3m以下,积水易烂根死亡。
三、栽培技术
(一)繁殖方法
采用种子繁殖。定植5—6年开花结果,果实5—6月陆续成熟,随各地气候与品种而不同。当果实为紫红色时,应及时采收,宜随采随播。如不能及时播种,可放入潮湿细沙或湿木糠贮藏,以免干死。剥掉果肉比带果肉贮藏,能较好地保持生活力。剥时注意从果柄一端剥起,既易剥又不伤害种胚。鲜果播种,一般播后7天果肉才开始腐烂,35—40天出苗。若剥掉种皮,在8—9月播,3天后胚根入土,出苗率高达90%以上。开沟点播,行距15cm,粒距约5cm,种子平放或直放,胚根朝下,盖土厚1cm与土面平或稍低一些。播后约10天出苗。幼芽出土为红色锥尖状。生长至4—5cm,具两片红色幼叶,即可移植于苗床或移入营养袋里育苗。用塑料袋育苗,既方便运输,又能提高成活率。
在播种前搭好荫棚,保持60—70%的荫蔽度,有弱光照射。刚出土的幼苗,要及时浇水以保持苗床土壤湿润。待长2对真叶后,每1—2个月施稀尿水、硫酸铵或尿素液一次。一年后苗高20—25cm,便可定植。
(二)定植
丁香的根群纤细,穿透力弱,宜选深厚松软的土壤栽植,心土硬结或有石砾层的土壤都不宜栽植,需排水良好。定植前按株行距5×6m挖穴,穴深、宽各50cm,每穴施厩肥或牛粪10—15kg,粘重的土壤还需掺河沙15kg,与表土混匀填穴备植。选雨季阴天定植。幼苗不宜修枝叶,以免影响生长和树型。带土团种植成活率高。
(三)间作
1—3年的幼龄树需荫蔽,保持50—60%的荫蔽度。植距较宽,行间可种香蕉、木薯、玉米、牧豆,既可遮荫保持湿度,又增加收益和有机肥源。
(四)田间管理
丁香幼龄生长缓慢,一年生植株才25—30cm高,3龄内必须精心管理,这是引种栽培丁香成功与否的关键,风害严重的平原地带要先栽植好防护林。
1.施肥、浇水、培土
春季2—3月施追肥,每株施稀人尿10—15kg,或硫酸铵25—30g,过磷酸钙50—100g,氯化钾或硫酸钾50—150g,混合厩肥10—15kg,开沟施下。丁香不耐旱,干旱易引起落花落果,幼树枯萎,旱季要经常浇水。若细根露出,应培土3—5cm。幼龄期管理操作不要碰伤嫩枝,否则会影响生长,破坏树型。
2.修剪
将离地面50—70cm以下主秆的侧枝剪去,分叉主秆,去弱留强,上部枝叶适当修剪。以保持树冠通风透光,有利花芽分化和抗风。
3.地面覆盖
在干湿明显的地区尤其重要。可间种绿肥作覆盖,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这样夏秋季可保湿降温,防止土壤冲刷,冬季可以保湿保温。
4.防风
在台风频繁地区,当台风来临前要及时做好防风工作,可用绳子或竹子固定植株。
(五)病虫害及其防治
1.褐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初出现微红斑点,逐渐扩大成紫红色近圆形的斑点,中心变灰白色穿孔。在高温高湿季节易发病。防治方法:可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50%的可湿性甲基托布津1000倍溶液喷射。
2.煤烟病
是由黑刺粉虱、介壳虫类、蚜虫的分泌物引起真菌寄生而引起的。防治方法:防治致病害虫。加强管理,适当修剪,以利通风透光,增强树势,也可减轻发病。其它参见印度萝芙木。
3.介壳虫
成虫、若虫吸食茎、叶汁液并引起煤烟病。防治方法:参见印度萝芙木。
四、采收与加工
适时收花,少留果实,这样既可提高公丁香的产量和质量,又能减少丁香树体养分的消耗,调节均衡生长,实现高产稳产。丁香定植后5—6年开花结果,20年前后为盛产期,寿命可达100—130年,花蕾盛产期2—7月,产量亦有大小年之别,须加强管理。一般现花芽后6个月含苞欲放的花蕾便可采收。剪下饱满、微带红色的花蕾,晒4—6天至脆易断时即为公丁香,干鲜比为1∶3,嫩的为1∶3.5—4。优质的丁香,有强烈的芳香气,味香而辣。商品以个大身干、色紫红、有光泽、油质重、含苞未放、无杂质、清香的为上品,暗色或黑色是干燥时处理不当。经自然授粉,逐渐膨大成紫红色的幼果,采收晒干后即是母丁香,味辛辣,含油量较公丁香少,品质较差,药性相同。
Ⅵ 白丁香、黑色丁香;公丁香、母丁香在医学功效方面,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白丁香和黑色丁香、公丁香和母丁香在医学功效方面的联系和区别主要体现在概念、用途等方面。
一、白丁香与黑丁香
白丁香与黑丁香只是名称相似,在医学功效上并无联系。
1、白丁香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粪便。分布于我国几遍及全境平地。具有消积,明目之功效。常用于积聚,疝气,外用治目翳,痈疽疮疖,扁桃体炎。
2、黑丁香是紫丁香的园艺品种,没有被用作药材。
参考资料来源: 白丁香(中药)_网络
参考资料来源:丁子香(桃金娘科香料植物)_网络
参考资料来源: 母丁香(中药)_网络
Ⅶ 什么香料是黑色小颗粒状
黑花椒,黑丁香。
Ⅷ 丁香的生活习性
原产于热带来,喜热带源海洋性气候。喜生于高温、潮湿、静风、温差小的热带雨林气候环境中。较不耐低温和干旱,大风对丁子香的生长极不利,宜肥沃、深厚、疏松的土壤;
一些热带火山岩土质是适合丁香生长的土壤类型。中国海南种植区,其年均气温23.1℃-24.4℃,月平均最高气温26.0℃-28.4℃,月平均最低气温16.7℃-18.8℃,年降雨量1330-2530mm。
温度低于5℃时,嫩叶受害,落蕾,落花,达3℃时植株死亡。丁子香幼树喜阴,不耐烈日曝晒,生长缓慢,成龄树喜阳光,阳光充足才能早开花开花多。
丁子香地上部枝叶茂密,树冠大,而根群浅且纤细,故支撑力小,不抗风。喜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pH5-6的砂壤土。
(8)黑色丁香扩展阅读:
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现在已经被引种到世界各地的热带地区,目前出产丁香的地区主要有印度尼西亚、桑给巴尔、马达加斯加岛、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
以花蕾和其果实入药。花蕾称公丁香或雄丁香,果实称母丁香或雌丁香。在花蕾开始呈白色,渐次变绿色,最后呈鲜红色时可采集。将采得的花蕾除去花梗晒干即成。
Ⅸ 丁香花要怎么栽培管理
丁香是一种耐寒喜阳的植物。当气温从0℃以下,迅速上升到10~28℃时,各种丁香便开始旺盛生长,孕蕾开花。冬季落叶后进入休眠状态。丁香耐寒性强,在寒冷地区有的品种能经受-36℃的低温,一般品种也能经受-15℃的低温。在北亚热带和温带,能在露地安全越冬。
丁香是全国园林绿化、庭院美化的最佳树种。栽培时,要选向阳地势稍高的地方,配景、衬景群植,株行距2~3米,也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挖坑要大,一般直径为70~80厘米,深度为50~60厘米,坑底填放腐熟的有机肥,骨粉适量,回填肥沃的培养土,带土团挖取苗株,植于大坑中央,覆土扶正压实,第一次把水灌透,使之栽后成活。
栽培3~4年的植株,栽好后对地上枝干要强行修剪,即从离地面30厘米处截干,截干后很快就能长出健壮的枝条,使树冠丰满,第二年就能开出繁茂的花朵。
丁香萌发力强,每年春季新梢萌动以前,要进行疏剪,剪去细弱枝、过密枝、枯枝和病虫枝,合理保留和养护更新枝。如不培育种子,花后可剪除残花。丁香春季一般不施肥,因为施肥容易形成徒长枝。这种枝条一般都不开花。4~5月开花后,可施一次腐熟的有机液体肥料,或用氮肥25克、磷钾肥75克的速效性化肥,结合浇水进行灌溉。入秋以后,在植株周围,挖放射性土沟,追施一次有机液体肥料,填土后次日把水灌透,使之缓慢吸收,为来年生长开花打好基础。
丁香能耐干旱,但在生长季节,需要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干旱季节,每月至少灌水2~3次,每次灌水后还要进行中耕壅土保墒。夏季多雨季节,要注意开沟排水,防止水涝。入冬前再进行冬灌,使之安全越冬。
丁香生长的6~8月,易患细菌或真菌引起的凋萎病、叶枯病和萎蔫病。防治方法:可用75%的百菌清500~800倍水溶液,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水溶液进行喷治,每星期一次,连续2~3次。
丁香易受毛虫、刺蛾、潜叶蝇、蚜虫和介壳虫等危害。可用20%的杀灭菊酯1000~2000倍水溶液防治。
Ⅹ 丁香花生长习性有那些
丁香适应性强,管理比较粗放,平时只要注意除草,雨季防涝,干旱时注意浇浇水,便可顺利生长。丁香要求土壤肥沃、排水好的沙土。丁香花喜充足阳光,也耐半荫。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虫害较少。以排水良好、疏松的中性土壤为宜,忌酸性土。但丁香不喜大肥,切忌施肥过多,以免引起枝条徒长,影响开花。要对丁香进行整形修剪,硫除过密枝、细弱枝、病虫枝,中截旺长枝,使树冠内通风透光。花谢后如不留种,可将残花连同花穗下部两个芽剪掉,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萌发新枝和形成花芽。落叶后,还可以进行一次整枝,以保树冠圆整美观,利于来年生长、开花。丁香病虫害很少。主要害虫有蚜虫、袋蛾及刺娥。
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