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牡丹茶艺
1. 茶都有什么种类
【茶叶的种类】
1、 绿茶: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网络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
名贵品种有:龙井茶、碧螺春茶、黄山毛峰茶、庐山云雾、六安瓜片、蒙顶茶、太平猴魁茶、君山银针茶、顾渚紫笋茶、信阳毛尖茶、平水珠茶、 西山茶、雁荡毛峰茶、华顶云雾茶、涌溪火青茶、敬亭绿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匀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雨花茶、莫干黄芽茶、五山盖米茶、普陀佛茶。
2、红茶 :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
名贵品种有:祁红、滇红、英红。
3、黑茶:是历史以来形成的云南特有的地方名茶。是以云南原产地的大叶种晒青茶及其再加工而成两个系列:直接再加工为成品的生普和经过人工速成发酵后再加工而成。普洱茶具有降脂、减肥和降血压的功效,在东南亚和日本很普及。学者将优质普洱茶的滋味特点概括为:甘、醇、顺、滑、活、厚、浆;产地环境、陈化年限不同,则香气各异。
4、 青茶 :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工夫茶。
名贵品种有:武夷岩茶、铁观音、凤凰单丛、台湾乌龙茶。
5、 黄茶 :著名的君山银针茶就属于黄茶,黄茶的制法有点像绿茶,不过中间需要闷黄三天;
6、 白茶 :白茶则基本上就是靠日晒制成的。白茶和黄茶的外形、香气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
名贵品种有:白豪银针茶、白牡丹茶 。
茶的种类很多,.
以采取时间而得名的有:纯社茶、谷雨茶、或雨前茶、白露茶等。
以产地而得名的有:浙江龙井茶、福建武夷茶、安徽六安茶、云南普洱茶、湖南君山茶、台湾冻顶茶等。
以象征事实或吉祥文字而得名的有:龙凤茶、龙团茶、雀舌茶、碧螺春、寿眉茶、铁观音等。
以色泽而得名的有:绿茶,红茶、白毛尖茶等。
以味道而得名的有:甘露茶、古茶等。
以香气而得名的有:香片茶、茉莉花茶、菊花茶等。
以形式而得名的有:团茶、沱茶、块茶、梗片等。
根据茶叶的外形可以分为三种:即一扁平形,如龙井茶、大方茶、旗枪茶等;二是长形茶。如眉茶、雨茶、毛峰茶等;三是圆形茶,如珠茶、贡熙茶,蟹目茶等。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将上述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综合起来,中国茶叶则可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两大部分
2. 怎么泡白茶
一、冲泡方法
白茶在冲泡过程中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使冲泡出来的茶汤鲜爽甘醇,浓香四溢。
1、量的控制,白茶淡些好喝,一般150毫升的水用3至5克的茶叶。
2、温度的控制,水温要求在90 到100 。
3、冲泡时间,第一泡时间约5分钟,经过滤后将茶汤倒入茶盅即可饮用。第二泡只要3分钟即可,也就是要做到随饮随泡。一般情况一杯白茶可冲泡四五次。
二、品尝方法
1、 观色:白茶鲜叶越嫩、越饱满,白化程度越强,制成的干茶越显金黄,品质越高,越显尊贵。
2、 闻香:嫩香是大山坞白茶的特色之一,无论是干茶还是冲泡后的茶汤,嫩香越浓,越持久,品质越高。
3、 赏奇:用95摄氏度左右开水冲泡,切勿加盖,至三分钟后,观白茶舒展,还原呈玉白色,叶片莹薄透明,叶脉翠绿色,叶底完整均匀、成朵,似片片翡翠起舞,颗颗白玉卧底,汤色嫩绿明亮,此时,白茶的独特性状达到至纯至美。
4、 品评:待茶汤凉至可入口时,细细品味,滋味鲜爽,唇齿留香,进入最高境界。
5、 添水:待茶汤饮至茶杯的三分之一时,添加开水再饮,一般冲饮三次为宜。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
属轻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蕉城天山、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云南白茶工艺主要晒青,晒青茶的优势在于口感保持茶叶原有的清香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白茶因茶树品种、原料(鲜叶)采摘的标准不同,主要品种分为:首日芽、天山白、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
(2)白牡丹茶艺扩展阅读:
白茶的科学饮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饮用白茶,不宜太浓,一般150亳升的水用5克的茶叶就足够了。水温要求在95℃以上,第一泡时间约5分钟,经过滤后将茶汤倒入茶盅即可饮用。第二泡只要3分钟即可,也就是要做到随饮随泡。一般情况一杯白茶可冲泡四五次。
白茶性寒凉,对于胃“热”者可在空腹时适量饮用。胃中性者,随时饮用都无妨,而胃“寒”者则要在饭后饮用。但白茶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刺激胃壁的。
饮用白茶的用具,并无太多的讲究,可用茶杯、茶盅、茶壶等。如果采用“功夫茶”的饮用茶具和冲泡办法,效果当然更好。
白茶用量,一般每人每天只要5克就足够,老年人更不宜太多。其他茶也是如此,饮多了就会“物极必反”,反而起不到保健的作用。这里还要给大家提个醒,肾虚体弱者、心动过快的心脏病人、严重高血压患者、严重便秘者、严重神经衰弱者、缺铁性贫血者都不宜喝浓茶,也不宜空腹喝茶。否则可能引起“茶醉”现象。
白茶宜常饮,不宜间断。白茶的保健作用属细水长流,不可间断,否则,难以起到功效。古代名医华陀在《食论》中提出了“苦茗久食,益思意”的论点。茶还要择时而饮,不宜盲目饮用。俗话说:“饭后茶消食,午茶长精神。”饭前与临睡前这段时间,就不宜饮茶。
3. 广东的茶艺有多少种
三、中国名茶录
唠完了中国茶文化,咱再列列中国名茶。大家不妨对比对比,看看你知道多少种中国名茶,又喝过多少,喝起来各有什么特点和特色。
按照类型分,大概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红茶类
小种红茶、宁红工夫、宣红工夫、川红工夫、闽红工夫、湖红工夫、越红工夫、祁门工夫、红碎茶。
②绿茶类
洞庭春、福建雪芽、高峰云雾、贡字龙井、狗牯脑、惠明翠片、雨花茶、江山绿牡金奖惠明、金坛雀舌、汉水银梭、龙王茶、庐山云雾茶、蒙顶甘露、祁山白芽、千岛玉叶、雀舌、四明一二雷、天湖白绒花、五云曲毫、午子翠柏、午子仙毫、资源茗眉、资源墨菊、西湖龙井、小布岩茶、信阳毛尖。
③白茶类
白牡丹、贡眉、新工艺白茶、银针白毫。
④黄茶类
君山银针、北港毛尖、广东大叶青、海马宫茶、霍山黄芽、鹿苑毛尖、皖西黄大茶、沩山白毛尖、温州黄汤、掌顶黄芽。
⑤黑茶类
湖南黑茶、老青茶、六堡散茶、普洱茶、四川边茶。
⑥花茶类
茉莉花茶、白兰花茶、珠兰花茶、玫瑰花茶、桂花茶、金银花茶、玳玳花茶。
⑦乌龙茶类
安溪色种、凤凰水仙、台湾乌龙、台湾包种、武夷四大名丛、武夷肉桂、闽北水仙、白毛猴、八角亭、龙须茶、铁观音、黄金桂、永春佛手、武夷岩茶。
⑧紧压茶类
园茶、竹筒香茶、饼茶、方包茶、茯砖茶、固形茶、黑砖茶、花砖茶、米砖茶、六堡茶、湘尖茶、沱茶、青砖茶、普洱方茶、紧茶、康砖和金尖等。
4. 请茶道高手赐教茶道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益的一种和美仪式。水乡茶楼与提倡“清静、恬淡”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更注重于表演性茶道,相继创作了有民族特色的茶艺,如:具有江南特色的傣族竹筒茶、彝族烤茶茶冖、煎茶茶艺、功夫茶沏泡、龙井茶礼、太湖翠竹的沏泡以及有民族特色的四川长嘴壶功夫茶、白族三道茶等等。水乡茶楼通过品茶、欣赏茶艺表演,于浮华之中,托起片片清凉,让你远离器尘,怡然自得。
判断新茶与陈茶
首先,可以根据茶叶的色泽分辨陈茶与新茶。绿茶色泽青翠碧绿,汤色黄绿明亮;红茶色泽乌润,汤色红橙泛亮,是新茶的标志。茶在贮藏过程中,由于构成茶叶色泽的一些物质,会在光、气、热的作用下,发生缓慢分解或氧化,如绿茶中的叶绿素分解、氧化,会使绿茶色泽变得枯灰无光,而茶褐素的增加,则会使绿茶汤色变得黄褐不清,失去了原有的新鲜色泽;红茶贮存时间长,茶叶中的茶多酚产生氧化缩合,会使色泽变得灰暗,而茶褐素的增多,也会使汤色变得混浊不清,同样会失去新红茶的鲜活感。
其次,可从香气上分辨新茶与陈茶。科学分析表明,构成茶叶香气的成分有300多种,主要是醇类、酯类、醛类等物质。它们在茶叶贮藏过程中,既能不断挥发,又会缓慢氧化。因此,随着时间的延长,茶叶的香气就会由高变低,香型就会由新茶时的清香馥郁而变得低闷混浊。
第三,还可从茶叶的滋味去分辨新茶与陈茶。因为在贮藏过程中,茶叶中的酚类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等构成滋味的物质,有的分解挥发,有的缩合成不溶于水的物质,从而使可溶于茶汤中的有效滋味物质减少。因此,不管何种茶类,大凡新茶的滋味都醇厚鲜爽,而陈茶却显得淡而不爽。
茶的传说
一)龙井茶与虎跑泉的传说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这天,乾隆皇帝看见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采了起来。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听说太后娘娘有病,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内一放,日夜兼程赶回京城。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时肝火上升,双眼红肿,胃里不适,并没有大病。此时见皇儿来到,只觉一股清香传来,便问带来什么好东西。皇帝也觉得奇怪,哪来的清香呢?他随手一摸,啊,原来是杭州狮峰山的一把茶叶,几天过后已经干了,浓郁的香气就是它散出来了。太后便想尝尝茶叶的味道,宫女将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见太后这么高兴,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至今,杭州龙井村胡公庙前还保存着这十八棵御茶,到杭州的旅游者中有不少还专程去察访一番,拍照留念。
龙井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虎跑泉素称“杭州双绝”。虎跑泉是怎样来的呢?据说很早以前有兄弟二人,哥弟名大虎和二虎。二人力大过人,有一年二人来到杭州,想安家住在现在虎跑的小寺院里。和尚告诉他俩,这里吃水困难,要翻几道岭去挑水,兄弟俩说,只要能住,挑水的事我们包了,于是和尚收留了兄弟俩。有一年夏天,天旱无雨,小溪也干涸了,吃水更困难了。一天,兄弟俩想起流浪过南岳衡山的“童子泉”,如能将童子泉移来杭州就好了。兄弟俩决定要去衡山移来童子泉,一路奔波,到衡山脚下时就昏倒了,狂风暴雨发作,风停雨住过后,他俩醒来,只见眼前站着一位手拿柳枝的小童,这就是管“童子泉”的小仙人。小仙人听了他俩的诉说后用柳枝一指,水洒在他俩身上,霎时,兄弟二人变成两只斑斓老虎,小孩跃上虎背。老虎仰天长啸一声,带着“童子泉”直奔杭州而去。老和尚和村民们夜里作了一个梦,梦见大虎、二虎变成两只猛虎,把“童子泉”移到了杭州,天亮就有泉水了。第二天,天空霞光万朵,两只老虎从天而降,猛虎在寺院旁的竹园里,前爪刨地,不一会就刨了一个深坑,突然狂风暴雨大作,雨停后,只见深坑里涌出一股清泉,大家明白了,肯定是大虎和二虎给他们带来的泉水。为了纪念大虎和二虎,他们给泉水起名叫“虎刨泉”。后来为了顺口就叫“虎跑泉”。用虎跑泉泡龙井茶,色香味绝佳,现今的虎跑茶室,就可品尝到这“双绝”佳饮。
二)黄山毛峰的传说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游览胜地,而且群山之中所产名茶“黄山毛峰”,品质优异。讲起这种珍贵的茶叶,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呢!
明朝天启年间,江南黟县新任县官熊开元带书童来黄山春游,迷了路,遇到一位腰挎竹篓的老和尚,便借宿于寺院中。长老泡茶敬客时,知县细看这茶叶色微黄,形似雀舌,身披白毫,开水冲泡下去,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转到碗中心就直线升腾,约有一尺高,然后在空中转一圆圈,化成一朵白莲花。那白莲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缕热气飘荡开来,清香满室。知县问后方知此茶名叫黄山毛峰,临别时长老赠送此茶一包和黄山泉水一葫芦,并嘱一定要用此泉水冲泡才能出现白莲奇景。熊知县回县衙后正遇同窗旧友太平知县来访,便将冲泡黄山毛峰表演了一番。太平知县甚是惊喜,后来到京城禀奏皇上,想献仙茶邀功请赏。皇帝传令进宫表演,然而不见白莲奇景出现,皇上大怒,太平知县只得据实说道乃黟县知县熊开元所献。皇帝立即传令熊开元进宫受审,熊开元进宫后方知未用黄山泉水冲泡之故,讲明缘由后请求回黄山取水。熊知县来到黄山拜见长老,长老将山泉交付予他。在皇帝面前再次冲泡玉杯中的黄山毛峰,果然出现了白莲奇观,皇帝看得眉开眼笑,便对熊知县说道:“朕念你献茶有功,升你为江南巡抚,三日后就上任去吧。”熊知县心中感概万千,暗忖道“黄山名茶尚且品质清高,何况为人呢?”于是脱下官服玉带,来到黄山云谷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正志。如今在苍松入云、修竹夹道的云谷寺下的路旁,有一檗庵大师墓塔遗址,相传就是正志和尚的坟墓。
三)铁观音的传说
安溪是福建省东南部靠近厦门的一个县,是闽南乌龙茶的主产区,种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有茶叶出产。安溪境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适宜于茶树的生长,而且经历代茶人的辛勤劳动,选育繁殖了一系列茶树良种,目前境内保存的良种有60多个,铁观音、黄旦、本山、毛蟹、大叶乌龙、梅占等都属于全国知名良种。因此安溪有“茶树良种宝库”之称。在众多的茶树良种中,品质最优秀、知名度最高的要数“铁观音”了。
铁观音原产安溪县西坪镇,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关于铁观音品种的由来,在安溪还留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清乾隆年间。安溪西坪上尧茶农魏饮制得一手好茶,他每日晨昏泡茶三杯供奉观音菩萨,十年从不间断,可见礼佛之诚。一夜,魏饮梦见在山崖上有一株透发兰花香味的茶树,正想采摘时,一阵狗吠把好梦惊醒。第二天果然在崖石上发现了一株与梦中一模一样的茶树。于是采下一些芽叶,带回家中,精心制作。制成之后茶味甘醇鲜爽,精神为之一振。魏认为这是茶之王,就把这株茶挖回家进行繁殖。几年之后,茶树长得枝叶茂盛。因为此茶美如观音重如铁,又是观音托梦所获,就叫它“铁观音”。从此铁观音就名扬天下。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茶条郑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晴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多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茶音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四)大红袍的传说
大红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福建省武夷岩茶(乌龙茶)中的名丛珍品。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产于福建崇安东南部的武夷山。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生长环境命名的不见天、金锁匙;以茶树形状命名的醉海棠、醉洞宾、diao金龟、凤尾草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等。
大红袍的来历传说很好,传说古时,有一穷秀才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幸被天心庙老方丈看见,泡了一碗茶给他喝,果然病就好了,后来秀才金榜题名,中了状元,还被招为东床驸马。一个春日,状元来到武夷山谢恩,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前呼后拥,到了九龙窠,但见峭壁上长着三株高大的茶树,枝叶繁茂,吐着一簇簇嫩芽,在阳光下闪着紫红色的光泽,煞是可爱。老方丈说,去年你犯鼓胀病,就是用这种茶叶泡茶治好。很早以前,每逢春日茶树发芽时,就鸣鼓召集群猴,穿上红衣裤,爬上绝壁采下茶叶,炒制后收藏,可以治百病。状元听了要求采制一盒进贡皇上。第二天,庙内烧香点烛、击鼓鸣钟,召来大小和尚,向九龙窠进发。众人来到茶树下焚香礼拜,齐声高喊“茶发芽!”然后采下芽叶,精工制作,装入锡盒。状元带了茶进京后,正遇皇后肚疼鼓胀,卧床不起。状元立即献茶让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皇上大喜,将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让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赏。一路上礼炮轰响,火烛通明,到了九龙窠,状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上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说也奇怪,等掀开大红袍时,三株茶树的芽叶在阳光下闪出红光,众人说这是大红袍染红的。后来,人们就把这三株茶树叫做“大红袍”了。有人还在石壁上刻了“大红袍”三个大字。从此大红袍就成了年年岁岁的贡茶。
五)君山银针的传说
湖南省洞庭湖的君山出产银针名茶,据说君山茶的第一颗种子还是四千多年前娥皇、女英播下的。后唐的第二个皇帝明宗李嗣源,第一回上朝的时候,侍臣为他捧杯沏茶,开水向杯里一倒,马上看到一团白雾腾空而起,慢慢地出现了一只白鹤。这只白鹤对明宗点了三下头,便朝蓝天翩翩飞去了。再往杯子里看,杯中的茶叶都齐崭崭地悬空竖了起来,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笋。过了一会,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坠落一般。明宗感到很奇怪,就问侍臣是什么原因。侍臣回答说“这是君山的白鹤泉(即柳毅井)水,泡黄翎毛(即银针茶)缘故。”明宗心里十分高兴,立即下旨把君山银针定为“贡茶”。君山银针冲泡时,棵棵茶芽立悬于杯中,极为美观的。
六)白毫银针的传说
福建省东北部的政和县盛产一种名茶,色白如银形如针,据说此茶有明目降火的奇效,可治“大火症”,这种茶就叫“白毫银针”(十大名茶之一)。
传说很早以前有一年,政和一带久旱不雨,瘟疫四起,在洞宫山上的一口龙井旁有几株仙草,草汁能治百病。很多勇敢的小伙子纷纷去寻找仙草,但都有去无回。有一户人家,家中兄妹三人志刚、志诚和志玉。三人商定轮流去找仙草。这一天,大哥来到洞宫山下,这时路旁走出一位老爷爷告诉他说仙草就在山上龙井旁,上山时只能向前不能回头,否则采不到仙草。志刚一口气爬到半山腰,只见满山乱石,阴森恐怖,但忽听一声大喊“你敢往上闯!”,志刚大惊,一回头,立刻变成了这乱石岗上的一块新石头。志诚接着去找仙草。在爬到半山腰时由于回头也变成了一块巨石。找仙草的重任终于落到了志玉的头上。她出发后,途中也遇见白发爷爷,同样告诉她千万不能回头等话,且送她一块烤糍粑,志玉谢后继续往前走,来到乱石岗,奇怪声音四起,她用糍粑塞住耳朵,坚决不回头,终于爬上山顶来到龙井旁,采下仙草上的芽叶,并用井水浇灌仙草,仙草开花结子,志玉采下种子,立即下山。回乡后将种子种满山坡。这种仙草便是茶树,,这便是白毫银针名茶的来历。
七)白牡丹的传说
福建省福鼎县盛产白牡丹茶(十大名茶之一),传说在西汉时期,有位名叫毛义的太守,因看不惯贪官当道,于是弃官随母去深山老林归隐。母子俩来到一座青山前,只觉得异香扑鼻,经探问一位老者得知香味来自莲花池畔的十八棵白牡丹,母子俩见此处似仙境一般,便留了下来。一天,母亲因年老加之劳累,病倒了。毛义四处寻药。一天毛义梦见了白发银须的仙翁,仙翁告诉他“治你母亲的病须用鲤鱼配新茶,缺一不可。”毛义认为定是仙人的指点。这时正值寒冬季节,毛义到池塘里踊冰捉到了鲤鱼,但冬天到哪里去采新茶呢?正在为难之时,那十八棵牡丹竟变成了十八仙茶,树上长满嫩绿的新芽叶。毛义立即采下晒干,白毛茸茸的茶叶竟像是朵朵白牡丹花。毛义立即用新茶煮鲤鱼给母亲吃,母亲的病果然好了。后来就把这一带产的名茶叫做“白牡丹茶”。
(八)茉莉花的传说
很早以前北京茶商陈古秋同一位品茶大师研究北方人喜欢喝什么茶,陈古秋忽想起有位南方姑娘曾送给他一包茶叶未品尝过,便寻出请大师品尝。冲泡时,碗盖一打开,先是异香扑鼻,接着在冉冉升起的热气中,看见有一位美貌姑娘,两手捧着一束茉莉花,一会功夫又变成了一团热气。陈古秋不解就问大师,大师说:“这茶乃茶中绝品‘报恩茶’”。陈古秋想起三年前去南方购茶住客店遇见一位孤苦伶仃少女的经历,那少女诉说家中停放着父亲尸身,无钱殡葬,陈古秋深秋深为同情,便取了一些银子给她。三年过去,今春又去南方时,客店老板转交给他这一小包茶叶,说是三年前那位少女交送的。当时未冲泡,谁料是珍品。“为什么她独独捧着茉莉花呢?”两人又重复冲泡了一遍,那手捧茉莉花的姑娘又再次出现。陈古来一边品茶一边悟道:“依我之见,这是茶仙提示,茉莉花可以入茶。”次年便茉莉花加到茶中,从此便有了一种新茶类茉莉花茶(十大名茶之一)。
(九)碧螺春(十大名茶之一)的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名叫碧螺的姑娘,东洞庭山上住着的一个名叫阿祥小伙子。两人心里深深相爱着。有一年,太湖中出现一条凶恶残暴的恶龙,扬言要碧螺姑娘,阿祥决心与恶龙决一死战, 一天晚上,阿祥操起渔叉,潜到西洞庭山同恶龙博斗,直到斗了七天七夜,双方都筋疲力尽了,阿祥昏倒在血泊中。碧螺姑娘为了报答阿祥救命恩,她亲自照料阿祥。可是阿祥的伤势一天天恶化。一天,姑娘找草药来到了阿祥与恶龙博斗的地方,忽然看到一棵小茶树长得特别好,心想:这可是阿祥与恶龙博斗的见证,应该把它培育好,至清明前后,小茶树长出了嫩绿的芽叶,碧螺采摘了一把嫩梢,回家泡给阿祥喝。说也奇怪,阿祥喝了这茶,病居然一天天好起来了。阿祥得救了,姑娘心上沉重的石头也落了地。就在两人陶醉在爱情的幸福之中时,碧螺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她倒在阿祥怀里,再也睁不开双眼了。阿祥悲痛欲绝,就把姑娘埋在洞庭山的茶树旁。从此,他努力培育茶树,采制名茶。“从来佳茗似佳人”,为了纪念碧螺姑娘。人们就把这种名贵茶叶取名为“碧螺春”。
十)冻顶乌龙茶的传说
据说台湾冻顶乌龙茶是一位叫林凤池的台湾人从福建武夷山把茶苗带到台湾种植而发展起来的。林凤池祖籍福建。一年,他听说福建要举行科举考试,心想去参加,可是家穷没路费。乡亲们纷纷捐款。临行时,乡亲们对他说:“你到了福建,可要向咱祖家的乡亲们问好呀,说咱们台湾乡亲十分怀念他们。”林凤池考中了举人,几年后,决定要回台湾探亲,顺便带了36棵乌龙茶苗回台湾,种在了南投鹿谷乡的冻顶山上。经过精心培育繁殖,建成了一片茶园,所采制之茶清香可口。后来林凤池奉旨晋京,他把这种茶献给了道光皇帝,皇帝饮后称赞好茶。因这茶是台湾冻顶山采制的,就叫作冻顶茶。从此台湾乌龙茶也叫“冻顶乌龙茶”。
5. 中级茶艺考试白牡丹的泡法
中级茶艺考试
白牡丹
的泡法
和平常的茶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水的温度必须低一些,浸泡时间也要长一些。
6. 中国茶道十大名茶专业介绍
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婺绿、平水珠茶、祁门红茶、滇红工夫、铁观音、冻顶乌龙、大红袍
(一)、茶的种类
(A)绿茶:
1. 西湖龙井:
产于杭州西湖的群山之中。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早,二是嫩,三是勤。茶农说:“早采是个宝,迟摘三天变成草。”龙井茶分为三个品类:狮峰龙井、梅坞龙井、西湖龙井。“狮峰龙井”香气高锐而持久,滋味香淳,色泽略黄,素称“糙米色”。“梅坞龙井”外形挺秀、扁平光滑,色泽翠绿。“西湖龙井”叶质肥嫩,但香味不佳。高级龙井的色泽翠绿,外形扁平光滑,形似“碗钉”汤色碧绿明亮,香馥如兰,向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佳名之美誉。
2. 黄山毛峰
黄山云雾及黄山毛峰的前身,产于安徽黄山,中清代光绪处间谢裕泰茶庄所创制。其采摘标准是一芽一叶初展,其制造分为杀青、揉捻、烘焙三道工序。其特点是:形似雀舌,色如象牙,鱼金黄,其中“金黄片”和“象牙色”是黄山毛峰的两大特征。
3. 洞庭碧螺春:
“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醉。”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是我国名茶中的精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中外。其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的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其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批白毫,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当地茶农对碧螺春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一嫩三鲜自古少!”
4. 蒙顶甘露:
“蒙茸香叶如轻罗,自唐进宫入天府”远在东汉时代就称它为“圣扬花”、“吉祥蕊”。产于四川名山县蒙山,其特点是;紧卷多毛,嫩绿色润;汤色碧清微黄;滋味香爽,浓郁回甜。
5. 婺绿:
产于江西源县,其采摘特点是:一芽二叶、三叶一芽,花色有:珍眉、贡熙、秀眉等。其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紧结壮实,色泽灰绿光润,冲泡后汤色黄绿明亮,熟栗香高鲜爽,滋味浓醇回甘,主要出口摩洛哥、阿尔及利比亚等。
6. 南京雨花:
因其产于雨花台而得名。其特点:紧、直、绿、匀,条索紧直,色呈墨绿,形如松针,沸水冲泡,芽芽直立,上下沉浮,犹如悲翠。它是先水后茶的泡法,因其茶芽很嫩,而且是属于观赏茶。
7. 太平猴魁:
尖茶是安徽的特产,此茶产于安徽的黄山市太平湖畔的猴坑一带,为猴坑茶农王老二(王魁成)创制的。其特点是;外形两叶抱芽,平扁挺直,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其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
8. 庐山云雾
产于江西庐山,其特点是:外形条索紧结重实,色泽碧嫩光润,汤色绿而透明。
9. 六安爪片
产于安徽六安县,齐头山所产的“齐山名片”为其极品,采摘标准一对夹二三叶和一芽二、三叶为主。其特点是:色泽莹绿,叶缘微翘形似瓜子。
10. 信阳毛尖:
产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的信阳县。其特点是:外行细、圆、紧、直、多白毫;内质清香,汤绿味浓。
11. 娥眉竹叶青:
名为陈毅所取,产于四川省娥眉山市,其特点是:外形扁平光滑,形似竹叶。
12. 都匀毛尖:
又名“白毛尖”,产于贵州都匀县。“三绿透三黄”是毛尖的特色,即干茶色泽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
13. 开化龙顶:
产于浙江开化县齐溪乡的白云山。其特点是:外形紧直苗绣,身披银毫,色泽绿翠,伴有幽兰香。
14. 娥眉毛峰:
产于四川雅安凤鸣乡,原名凤鸣毛峰。其特点是:外形条索紧匀卷,色泽嫩绿,汤色微黄而碧绿。
15. 清城雪芽:
产于四川灌县青城山,其特点是:外形芽叶壮丽,形直微曲,白毫显露。
16. 平水珠茶:
产于浙江绍兴的平水,平水珠茶也称圆茶。外形浑圆紧结,色泽绿润、身骨重实,活象粒粒墨绿色的珍珠。用沸水冲泡时,粒粒珠茶释放展开,别有趣味。主要出口欧洲和非洲国家。
(B)、黄茶种类,黄茶属发酵茶类
1. 君山银针:
产于湖南岳阳老君山,老君山又名洞庭山,君山银针始于清代。其特点是芽头肥壮,紧实挺直,芽身金黄,满披银毫,此茶为先水后茶,属观赏茶,用洁净的玻璃杯冲泡君山银针时,可以看到初始芽尖朝上、蒂头下垂而悬浮于水面,随后缓缓降落,竖立于杯底,忽升忽降,蔚成奇观,最多可达三次,故有“三起三落”之称。最后竖立于杯底,如刀枪林立,似群笋破土,芽光水色,浑然一体。
2. 蒙顶黄芽:
产于四川省名山县蒙山,其特点是:外形扁直,色泽微黄,芽毫毕露,甜香浓郁,为名山茶中极品。
3. 云山黄芽;
此茶产于大别山,其特点是:外形似雀舌,芽叶细嫩多毫,香气鲜爽,有熟栗子香。
(C)、黑茶
1. 湖南黑茶:
黑茶生产始于明朝嘉靖三年,产于湖南临湘,其特点是:色泽黝黑,香味醇厚,带松烟味。
2. 老青茶:
产于湖北咸宁地区,其特点是:条索较紧,稍带白梗,色泽乌绿。
3. 普洱茶:
原产于云南,其特点是;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俗称猪肝色)。滋味醇回甘,有独特的陈香。
(D)、白茶(属轻微发酵茶)
1. 白毫银针:
产于福建政和县,其特点是:芽头肥壮,遍批白毫,挺直如针,色白似银。泡此茶先把茶杯用沸水烫过再泡。
2. 白牡丹:
以绿叶夹银色白毫芽形似花朵,冲泡之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开,故名白牡丹。产于福建。
(E)、红茶(类属发酵茶)
1. 祁门红茶:
产于安徽祁门,其以外形苗绣,色有“宝光”和“香气浓郁”而著称。其特点是:条索紧秀,锋苗好,色泽乌黑泛灰,俗称“宝光”。
2. 滇红工夫:
产于云南。特点是:茸毫显露,毫色可分为淡黄、橘黄、金黄等。
3. 宁红工夫:
是我国最早的工夫茶之一,产于江西修水县。特点是:外形条索紧结圆直,滋味醇厚,叶底红匀。
(F)、青茶(乌龙茶)
乌龙茶又名青茶,属于半发醇茶类,其品质特点是:它既有绿茶的清香和花茶的花香,又有红茶醇厚的滋味。若用画来比喻此茶则:乌龙是油画,红茶是水粉画,绿茶是写意水墨华。因为乌龙茶最凝重,红茶最艳丽,而绿茶最淡雅。若用我国民族乐器来比喻茶则:乌龙若敲击器中的古编钟,声韵古雅清越,穿透力强,自有悠闲雍容华贵的王公之气;绿茶如弹拔乐器中的古琴;红茶像吹管乐器中的笙,其音色柔和、沉静、丰满、厚实而有弹性。若用矿物来比喻茶则:乌龙茶如玉石,绿茶如水晶,红茶如玛瑙。因为红茶和玛瑙艳丽醉人,绿茶如水晶清亮剔透,而乌龙茶如玉最温润,最有韵味,最亲人。
1. 铁观音(十大名茶之八)
产于福建省安溪县。铁观音别名红心观音或红样观音。其品质特点是: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晴蜓头状,色泽鲜润,砂显绿,红点明,叶表带白霜。泡饮茶汤醇厚甘鲜,入口回甘蜜味,有“七泡有余乡”之誉。
2. 永春佛手
永春佛手产于福建省永春县。其品中来源,传说是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5年)创制。其特点是:茶条紧结、肥壮、卷曲呈毫干状,色泽砂绿乌润,汤色橙黄清澈,叶底黄绿明亮。
3. 冻顶乌龙(十大名差之九)
冻顶乌龙是台湾省出产的乌龙茶精品,与包种茶合自然数姐妹次。其制法近似青心乌龙。但味更醇厚,喉韵强劲,高香尤浓。因产于台湾南投县鹿谷乡彰雅村冻顶山上而得名。
其品质特点是:外形呈半球状,条索紧结整齐,叶尖卷曲成球,色泽墨鲜艳,并带有青蛙皮般的灰白点,叶底稍透明亮,叶缘呈锯齿醇变红,叶身淡绿,叶缘红镶边。
4. 桂花乌茶
是铁观音故乡福建省安溪茶厂生产,特点是:条索粗壮重实,色泽褐润,香气高雅,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橙黄明亮,叶底深褐柔软,具有浓烈的桂花香气。
5. 大红袍(十大名差之十)
此茶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大红袍”名枞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高岩上,上面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堂所作的“大红袍”石刻,大红袍树现有6株,其品质特点是:外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雅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
(G)、花茶类
1. 碧潭飘雪
产于四川新津,其特点是:汤色碧明亮,有浓郁的茉莉花香气,泡软时应选用盖碗泡饮,可看到就像碧潭上飘了一层雪。
2. 珠兰花茶
珠兰花茶主要产于字徽歙县,菘特点是外形条索紧细,白毫显露,花干整枝成串,一经冲泡,茶叶徐徐沉入杯底,花如珠帘,水中悬挂,既有兰花香气又有绿茶鲜爽甘美的滋味。
3. 王者香
产于四川,其特点是:茶埤条索纤细,显白毫,带有浓郁的茉莉花香。
茶艺请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c23e4c01000ahk.html
7. 初学喝茶想了解更多的茶艺知识。
一天喝多少茶为宜?
饮茶量的多少决定于饮茶习惯、年龄、健康状况、生活环境、风俗等因素。一般健康的成年人,平时又有饮茶习惯的,一日饮茶12克左右,分3—4次冲泡是适宜的。对于体力劳动量大、消耗多、进食量也大的人,尤其是高温环境、接触毒害物质较多的人,一日饮茶20克左右也是适宜的。油腻食物较多、烟酒量大的人也可适当增加茶叶用量。孕妇和儿童、神经衰弱者、心动过速者,饮茶量应适当减少。
一杯茶冲泡几次为宜?
茶类不同耐泡程度不一,人们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体会: 非常细嫩的高级茶并不耐泡,一般冲泡2次也就没什么茶味了。 普通红绿茶常可冲泡3—4次。茶叶的耐泡程度与茶叶嫩度固然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决定于加工后茶叶的完整性。加工越细碎的,越容易使茶汁冲泡出来,越粗老完整的茶叶,茶汁冲泡出来的速度越慢。但无论什么茶,第一次冲泡浸出量都能占可溶物总量的50%以上, 普通茶叶第二次冲泡一般为30%左右,第三次为10%左右,第四次只有1—3%。从营养的角度来看,茶叶中的维生素C和氨基酸,第一次冲泡后,就有80%被浸出,第二次冲泡后,95%以上都已浸出。其他有效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等也都是第一次浸出量最大,经三次冲泡后,基本达到全量浸出。由此可见,一般的红、绿、花茶,冲泡次数通常以三次为度。乌龙茶因冲泡时投茶量大,可以多冲泡几次;以红碎茶为原料加工包装成的袋泡茶,由于易于浸出,通常适宜于一次性冲泡。
一年四季喝茶如何巧安排?
季节不同可以饮用不同种类的茶叶,一般认为红茶是热性的,绿茶是凉性的。绿茶比红茶含有较多的茶多酚,味较苦涩。我国中药药性中常有味苦则性凉之说,因此绿茶属凉性,红茶属热性也是有道理的。有些老茶客一年四季饮茶常作这样的安排:春、秋季喝花茶, 性温而芬芳;夏季喝绿茶,或在绿茶中添加几朵杭白菊、金银花或几滴柠檬汁、薄荷汁,更能增加清凉消暑的作用;冬季喝加糖红茶或牛奶红茶,具有和胃暖身的作用。
心脏病、高血压病患者如何饮茶?
对于心动过速的病患者以及心、肾功能减退的病人,一般不宜喝浓茶,只能饮用些淡茶,一次饮用的茶水量也不宜过多,以免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对于心动过缓的心脏病患者和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初起的病人,可以经常饮用些高档绿茶,这对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增加毛细血管弹性,增强血液抗凝性都有一定好处的。
我国茶叶众多分为绿茶,乌龙茶,红茶,黑茶,黄茶,白茶六大茶类。1.绿茶类西湖龙井;惠明茶;洞庭碧螺春;顾渚紫茶;午子仙毫;黄山毛峰;云雾毛尖;曾侯银剑;信阳毛尖;平水珠茶;宝洪茶;上饶白眉;径山茶;峨眉竹叶青;南安石亭绿;仰天雪绿;蒙顶茶;涌溪火青;仙人掌茶;天山绿茶;永川秀芽;休宁松萝;恩施玉露;都匀毛尖;鸠坑毛尖;桂平西山茶;老竹大方;泉岗辉白;眉茶;安吉白片;南京雨花茶;敬亭绿雪;天尊贡芽;滩茶;双龙银针;太平猴魁;源茗茶;峡州碧峰;秦巴雾毫;开化龙须;庐山云雾;安化松针;日铸雪芽;紫阳毛尖;江山绿牡丹;六安瓜片;高桥银峰;云峰与蟠毫;汉水银梭;云南白毫;遵义毛峰;九华毛峰;五盖山米茶;井岗翠绿;韶峰;古劳茶;舒城兰花;州碧云;小布岩茶;华顶云雾;南山白毛芽;天柱剑毫;黄竹白毫;麻姑茶;车云山毛尖;桂林毛尖;建德苞茶;瑞州黄檗茶;双桥毛尖;覃塘毛尖;东湖银毫;江华毛尖;龙舞茶;龟山岩绿;无锡毫茶;桂东玲珑茶;天目青顶;新江羽绒茶;金水翠峰;金坛雀舌;古丈毛尖;双井绿;周打铁茶;文君嫩绿;前峰雪莲;狮口银芽;雁荡毛峰;九龙茶;峨眉毛峰;南山寿眉;湘波绿;晒青;山岩翠绿;蒙顶甘露;瑞草魁;河西圆茶;普陀佛茶;雪峰毛尖;青城雪芽;宝顶绿茶;隆中茶;松阳银猴;龙岩斜背茶;梅龙茶;兰溪毛峰;官庄毛尖;云海白毫;莲心茶;金山翠芽;峨蕊;牛抵茶;化佛茶;贵定云雾茶;天池茗毫;通天岩茶;凌云白茶;蒸青煎茶;云林茶;盘安云峰;绿春玛玉茶;东白春芽;太白顶芽;千岛玉叶;清溪玉芽;攒林茶;仙居碧绿;七境堂绿茶;南岳云雾茶;大关翠华茶;湄江翠片;翠螺;窝坑茶;余姚瀑布茶;苍山雪绿;象棋云雾;花果山云雾茶;水仙茸勾茶;遂昌银猴;墨江云针。
2.乌龙茶类武夷岩茶;武夷肉桂;闽北水仙;铁观音;白毛猴;八角亭龙须茶;黄金桂;永春佛手;安溪色种;凤凰水仙;台湾乌龙;台湾包种;大红袍;铁罗汉;白冠鸡;水金龟。
3.红茶类祁门工夫;湖红工夫;滇红工夫;闽红工夫
工夫红茶;宁红工夫;宜红工夫;越红工夫;川红工夫;政和工夫;闽红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
4.白茶类银针白毫;白牡丹;贡眉。
5.黄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北港毛尖;鹿苑毛尖;霍山黄芽;沩江白毛尖;温州黄汤;皖西黄大茶;广东大叶青;海马宫茶。
6.黑茶类湖南黑茶;老青茶;四川边茶;六堡散茶;普洱茶。
再加工茶(补充)
1.紧压茶类沱茶;竹筒香茶;普洱方茶;米砖茶;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湘尖茶;青砖茶;康砖;金尖;方包茶;六堡茶;圆茶;饼茶。
2.花茶类茉莉花茶;珠兰花茶;桂花茶;金银花茶;白兰花茶;玫瑰花茶;玳玳花茶。
三、有茶名实际并非茶之“茶”:绞股蓝茶;杜仲茶;松针米茶;罗布麻茶;人参茶;菊花茶;桑芽茶;金银花茶;桂花茶;薄玉茶;刺五茄茶;虫茶;柿叶茶;青豆茶;玄米茶;锅巴茶;老鹰茶;老姜茶;红枣茶;竹叶茶;玉米须茶;车前草茶;丹参茶;胖大海茶;番泻叶茶;钩藤茶。
8. 白茶经典的冲泡方法 具体有哪些步骤
白茶经典的冲泡方法
白茶冲泡前的准备
白茶冲泡要选择一芽二叶初展,干茶翠绿鲜活略带金黄色,香气清高鲜爽,外形细秀、匀整的优质白茶。
白茶冲泡所用水
白茶冲泡选用上好的水是最重的,由于白茶冲泡要求原料细嫩,叶张较薄,所以冲泡时水温不宜太高,一般掌握在80-85℃为宜。
白茶冲泡所用茶具
白茶冲泡选用透明玻璃杯或透明玻璃盖碗。白茶冲泡通过玻璃杯可以尽情地欣赏白茶在水中千姿百态,品其味、闻其香,更能观其叶白脉翠的独特品格。
除冲泡杯外,白茶冲泡还需要备有:玻璃冲水壶、观水瓶、竹制的本色茶盘、茶托、茶荷、茶匙、茶枝、茶巾和白色瓷质漂盘等器具,这些都是白茶冲泡所需的茶具。
白茶冲泡的茶艺
1.备水:将白茶冲泡所用的沸水倒在玻璃壶中备用。
2.观水:白茶冲泡最好取黄浦江源头水,高冲于观水瓶中,再插入白茶鲜叶枝条,泉水清彻,枝条在水中漂浮,给人以动感。
3.赏鲜叶:白茶鲜叶形似兰花,叶肉玉白,叶脉翠绿,鲜活欲出。
4.温杯:倒入少许开水于茶杯中,茶艺小姐双手捧杯,转旋后将水倒于孟。
5.置茶:用茶匙取安吉白茶少许置放在茶荷中,然后向每个杯中投入3克左右白茶。
6.浸润泡:提举冲水壶将水沿杯壁冲入杯中,水量约为杯子的四分之一,目的是浸润茶叶使其初步展开。
7.运茶遥香:左手托杯底,右手扶杯,将茶杯顺时针方向轻轻转动,使茶叶进一步吸收水分,香气充分发挥,遥香约0.5分钟。
8.冲泡:冲泡时采用回旋注水法,可以欣赏到茶叶在杯中上下旋转,加水量控制在约占杯子的三分之二为宜。冲泡后静放2分钟。
9.奉茶:用茶盘将刚沏好的白茶奉送到来宾面前。
10.品茶:品饮白茶先闻香,再观汤色和杯中上下浮动玉白透明形似兰花的芽叶,然后小口品饮,茶味鲜爽,回味甘甜,口齿留香。
11.观叶底:这种白茶冲泡所冲泡的白茶与其他茶不同,除其滋味鲜醇、香气清雅外,叶张的透明和茎脉的翠绿是其独有的特征。观叶底可以看到冲泡后的茶叶在漂盘中的优美姿态。
12.收具:客人品茶后离去,及时收白茶冲泡的茶具,并向来宾致意送别。
白茶的功效与作用
白茶除了含有其他茶叶固有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活性酶,国内外医学研究证明长期饮用白茶可以显著提高体内脂酶活性,促进脂肪分解代谢,有效控制胰岛素分泌量,延缓葡萄粉的肠吸收,分解体内血液多余的糖分,促进血糖平衡。白茶含丰富多种氨基酸,其性寒凉,具有退热祛暑解毒之功,在产区夏季啜一杯白牡丹茶水,很少人会中暑。
9. 晚上应该喝什么茶
晚餐后适合选用乌龙茶,消脂去腻。一般人晚餐后运动量较小,餐后半小时喝杯乌龙茶,既品了香茶,又能帮助消化。
茶艺中真水、活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