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十二
Ⅰ 丁香十二月份能扦插吗
丁香十二月份不能扦插,丁香以扦插法繁殖为主,多在每年2一3月进行。
Ⅱ 在古诗中“丁香”这一意象有什么含义
丁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意象,是美丽、高洁、忧郁的象征。自唐代开始,以丁香为题材的作品增多,它作为一种意象也进入诗人的创作视阈,其审美意蕴和情感、思想内涵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1、高洁情趣的象征,独立人格的载体。
(1)杜甫 唐《江头五咏·丁香》
丁香体柔弱,乱枝结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宅后,庶使幽人占。
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译文:
丁香很柔弱,结子又多,叶子和花都漂亮,但是是素色中的美丽,不是艳丽的。把丁香种在房子后面,为了是给有思想的人欣赏。
丁香自己呢?它早晚像兰麝一样发出芳香,但却不必想到自己会磨成粉的。
整首诗的意思是,一个柔弱美丽的生物,它该知道自己的特质,完成自我,虽然自我的最后完成恐怕是粉身碎骨,也不必多想了!
此诗前四句用白描的手法展示了一个清淡素雅的丁香形象:柔弱、枝繁、素艳。丁香花团锦簇,外朴而内秀,花色明丽,又香气馥郁,淡雅清幽,被人们称为“花中君子”。
后四句则写出了丁香高洁的内质。幽人指幽居之士,古代常指隐士。柔弱的丁香被赋予了高贵的品质、坚强的个性,它宁可粉身碎骨也不与世同流合污,遂成为作者独立人格的化身。杜甫晚年空怀壮志,无由抒发,便借柔软的丁香咏志,暗抒家国怀抱。
(2)王十朋 南宋《点绛唇·素香丁香》
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 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
译文:
树叶还是稀稀落落的,丁香树叶下丁香花就开放了,吐露出的素淡的香气环绕着树,雅士称赞这是幽居之士的乐趣。
丁香花没有想争夺春光,梅花不要嫉妒。她在春雨中愁绪满怀,好像在怀念江南故土。
这首词结合丁香素香特性,上半阙先用“落木萧萧”烘托悲凉气氛,接着以“琉璃叶下琼葩吐”,令人眼睛一亮。
然后语锋一转,“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表明高雅淡泊的志趣。下半阙则进一步阐述自己与世无争的心态:“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全词的精彩之处全在其结尾,作者大胆悬想,丁香之所以“结愁千绪”,也许是它在思忆江南的主人吧。
至此,本无情之花卉植物,便化为了有情意之作者心志的寄托,一怀愁绪,满腔悲情,也就有了具体的着落。
2、藉以抒发忧愁、幽怨之情。
(1)李商隐 唐《代赠》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译文:
黄昏独上高楼欲望还休,楼梯横断情郎不来,一弯新月如钩。
蕉心未展丁香也郁结未解,它们同时向着春风各自忧愁。
这首诗是代妇人赠远人。前两句塑造了一个倚楼远望、肝肠寸断的思妇形象。后两句借用芭蕉与丁香这两个意象加深了春愁。
芭蕉的特征是叶大且长因而常常卷曲,于是就有了忧愁不展的象征意义。丁香结,指丁香缄结未开的花蕾。诗人以丁香之结,喻心情郁结不开。两种忧愁意象的组合,使思妇的春愁倍增。
“芭蕉不展丁香结”为思妇词开创了新的境界,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2)李珣 唐 《河传·去去》
去去!何处?迢迢巴楚,山水相连。朝云暮雨,依旧十二峰前,猿声到客船。 愁肠岂异丁香结?因离别,故国音书绝。想佳人花下,对明月春风,恨应同。
译文:
去哪呢?遥远的巴楚之地,山和水相连。早上有云,晚上下雨,在十二峰面前,猿叫声传到了客船上。惆怅的心情像丁香的花苞。因为离别,家乡的音信全文。
想着佳人在花在,对着明月吹着春风,离恨应该和自己一样。
此词描述男子的离愁别恨。上片写离人去处虽然渺茫、遥远,但巴山楚水,朝云暮雨,十二峰前,总是相连,以喻离愁也似山水接连不断,愈远愈深愈长,更用随船的猿声,衬托离人的愁思。
下片开头三句直写因离别音书隔绝而愁肠百结。结尾三句,变换笔法,远扬开去,为妻子着想,她在花下明月春风之中,离恨该与自己一样。“一气舒卷,若断若连,有水流花放之乐,结得温厚”。
3、藉以烘托恋情。
(1)毛文锡 五代《更漏子·春夜阑》
春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 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结。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燕飞。
译文:
春的深夜静静的,春的思愁绵绵不绝,花丛外杜鹃鸟的声声啼叫,似在挽留西去的残月。相思的人不见踪影,相思的梦也难成,我那孤独的心,如红纱罩里的一点残灯。
最恨的是这时分别,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阶下的丁香花繁叶茂,每一朵都似同心结。夜雾渐渐地飘散,朝霞在天边灿烂,梁间呢喃着亲亲的细语,飞来了一双春天的燕。
此词写女主人公相思怨情。上片写春夜相思。或直道情怀,或以景烘情,把相思孤独之情写深、写苦。下片写天晓后的怨情。
“偏怨别”二句,加一倍写怨深;“庭下丁香千结”一句,以景烘情;末三句,以乐写哀,浓化了主人公的怨情。全篇情景交融,含蓄深婉。
(2)毛文锡 五代《中兴乐·豆蔻花繁烟艳深》
豆蔻花繁烟艳深,丁香软结同心。翠鬟女,相与共淘金。 红蕉叶里猩猩语,鸳鸯浦,镜中鸾舞。丝雨隔,荔枝阴。
译文:
花苞和花繁茂,相互映衬,男女相爱永结同心。十六七岁女子,相约一起淘金。
红色芭蕉的叶子里猩猩在啼叫,鸳鸯栖息的小洲上,湖中倒映出鸾鸟在跳舞。
丝丝的细雨隔着荔枝树下避雨人的身影。
这首词写南方风光,较有情致。上片写豆蔻花繁,丁香软结,少女相约淘金,情景如绘。“豆蔻花繁烟艳深,丁香软结同心。”
用互文手法,借用同心的豆蔻花和丁香的忧愁之结来象征爱情忠贞的同心情结。下片芭蕉叶、猩猩语,这更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尤其最后两句写出南方避雨荔枝树下的一个侧影。全词形象生动鲜明,意境颇佳。
4、藉以春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李璟 唐《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译文:
卷起珍珠做的帘子,挂上帘钩,在高楼上远望的我和从前一样,愁绪依然深锁。风里的落花那么憔悴,谁是它的主人呢?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
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我回头眺望暮色里的三峡,看江水从天而降,浩荡奔流。
此词借抒写男女之间的怅恨来表达作者的愁恨与感慨。
上片写重楼春恨,落花无主;下片进一层写愁肠百结,固不可解。“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将丁香结化入雨中的境界,使象征愁心的喻体丁香花蕾更加凄楚动人,更加令人怜悯,感情十分浓郁、饱满。
词人在这首爱情题材的词中表达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忧患意识,作为在夹缝中生存的弱小国家的君主的一种对国家、对人生的忧思,借雨中的丁香抒发得淋漓尽致。
Ⅲ 我在我们学校的一颗丁香花树上摘了一个十二瓣的丁香花送给了一个我爱的女人我给她送了连续七天的五瓣丁...
五瓣丁香花已经很少见,能找到已经是一种幸运,12瓣的真的是个奇迹了,其实不管12瓣到底代表什么,不过您每次送花,那个女孩子都会接受的话,说明她对你还是有感觉的,再接再厉!希望这个12瓣的小花能够带给您幸运,抱得美人归!
Ⅳ 关于丁香的资料
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唐代大诗人杜甫写有一首《丁香花》诗,“丁香体回柔弱,乱结枝犹垫。细答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深栽小斋后,庶使幽人占。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眼儿媚》(宋)王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鱼,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河传 李珣
去去!何处?迢迢巴楚,山水相连。朝云暮雨,依旧十二峰前,猿声到客船。
愁肠岂异丁香结?因离别,故国音书绝。想佳人花下,对明月春风,恨应同。
Ⅳ 关于丁香的现代诗有什么十二字到十五字左右。
1、昔有丁香之哀愁,今有丁香之赞美,绽放的花朵是生命的喷发,浓郁版风情是你别样的品权味。
2、执着,你活得真实,典雅,你活得纯粹,朴实,你活得自我,无悔,你活得安慰。
3、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
4、旭日生辉云蒸霞蔚,丁香扑鼻沁入心扉,粉白霓裳淡紫花蕾,香色诱人另我陶醉。
5、烟雨弥漫的桥边,幽深古朴的石巷,我又一次遇到了你,丁香。
Ⅵ 丁香树十二月份发芽怎么回事
也许当地的气候和环境很适应它的生长,就提前发芽了。
Ⅶ 喝丁香茶对有胃十二止溃疡的人有好处吗
丁香本身就就可以养胃,饭后1个小时饮用还可以解腻
想要调理肠胃需要长期喝,丁香茶,长白山的品质会好一些。
Ⅷ 丁香在古代诗词中有什么含义
具体含义有两种:
1、指这种植物。
唐·杜甫 《江头五咏·丁香》诗:“丁香体柔软,乱结枝犹垫(翻译:柔软的丁香,在树头结出大片的花朵)。”
2、借喻女人的舌头。
金·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丁香笑吐舌尖儿送(翻译:丁香样的舌头送过来)。”
(8)丁香十二扩展阅读
其它含义:
1、指这种植物的花。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窗外正开着深紫色的一树丁香,窗内挂着一只铜丝笼子。”
2、指丁香花状的耳饰。
《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第二件是耳上环儿。此乃女子平常日时所戴,爱轻巧的,也少不得戴对丁香儿。”
3、指丁香花状的纽扣。
清·孔尚任 《桃花扇·却奁》:“两个在那里交扣丁香,并照菱花,梳洗才完,穿戴未毕。”
Ⅸ 编一首现代诗, 关于丁香的,十二句至十五句左右
原创===丁香如故
暖暖的梦
忽明忽暗
绵绵的雨
如诗如幻
三月的春夜
三月的江南
我描绘不尽那隽内永婉约的油纸容伞
我忘不掉摇江弄影的乌篷船
本以为只是一丝一缕
一丁一点
哪知早已悄然沁入肺腑
刻骨缠绵
什么是风景
随便一个女子
走过桥头随意一站
什么是画卷
幽深的小巷
滴水的屋檐
清美的丁香
挽起的裤边
任你星移斗转
随他沧海桑田
望着丁香花
依然如故的笑颜
我懂得了什么是
永恒的瞬间
写的很匆忙草率,现编的。仅供楼主当素材吧。
Ⅹ 关于丁香的诗句古诗
丁香的古诗
《江头五咏·丁香》
【唐】杜甫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
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这首丁香诗是诗人杜甫晚年在成都所作。使人观察入微,描写细腻,前两句写丁香花的形状:丁香花纤小柔弱,错乱纠结在一起,反而垂挂下来,枝条不得不作为承托;叶片纤小,上面略到纷飞的柳絮毛,在枝叶之间,花朵扶疏,颜色素雅,非常艳丽。后两句写感慨:自己把丁香花栽在书斋的后面,读书的时候离的很近可以独自领略丁香的倩丽韵味(幽人是诗人自称,幽居之士。),夜晚丁香花凋谢,然而散发出犹如兰麝般的香气,丝毫没有对自己凋零感到遗憾。杜甫这首丁香诗,高度赞美了丁香花的倩丽幽香,圣洁高雅,对自己的凋零并没有哀怨,反而是散发出兰麝般的香气洒向人间。
《代赠》
【唐】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这首《代赠》,是李商隐的代表作,描写春日黄昏,相聚无望的情人望眼欲穿,可惜就像玉梯虚设,弯月如钩,无法攀登,无由相会,就像蕉心未展的芭蕉和错乱扭结的丁香一样,在春风里各自愁闷,把情人之间的哀怨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丁香》
【唐】陆龟蒙
江上悠悠人不问,十年云外醉中身。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陆龟蒙是唐朝著名的农学家诗人,屡次进士不举,过期隐居生活,然而内心自然并未平复,这首《丁香》借以自喻。大意是:丁香长在江边,无人问津,自己远离尘俗,隐居生活,已到中年,两者都是无人欣赏,愁闷烦结,自己聊发情趣,将丁香花结解开,让丁香花随意开放,表达了诗人渴望被赏识而施展才华的心志。
《代人寄远六言二首》其二
【唐】杜牧
绣领任垂蓬髻,丁香闲结春梢。
剩肯新年归否,江南绿草迢迢。
这首丁香诗是杜牧代人所作,表达了离人相思之情。(因为爱人不在),也不愿意着装打扮,任凭蓬松的发髻垂到绣花衣领,内心愁结,犹如丁香花在树梢扭结,不知道今年能否归来?可知道江南已经是遍地开着绵延无尽的绿草。把口语“剩肯”融合到诗词当中,表达了江南女子的柔情和期盼。
《醉花间》
【五代南唐】冯延巳
独立阶前星又月,帘栊偏皎洁。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夜深寒不寐,疑恨何曾歇。凭阑干欲折,两条玉箸为君垂,
此宵情,谁共说。
月落霜繁深院闭,洞房人正睡。桐树倚雕檐,金井临瑶砌。
晓风寒不啻,独立成憔悴。闲愁浑未已,离人心绪自无端,
莫思量,休退悔。
冯延巳是五代南唐著名词人,“词为五代之冠”,对宋代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这首《醉花间》表达了离人的相思之情,其中“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和“晓风寒不啻,独立成憔悴”描写相思愁肠的诗句哀怨痛绝,百转千回,多被后人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