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判官
⑴ 牡丹亭的故事梗概
《牡丹亭》故事梗概:
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私出游园,触景生情,困乏后梦中与岭南书生柳梦梅幽会。从此一病不起,怀春而死。柳生进京赴试,借宿观中。
他在园内拾得杜丽娘殉葬的自画像,情有所钟,终于和画中人的阴灵幽会。柳生情系丽娘,冒死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缔结秦晋之好,同往临安。杜宝升任宰相,拒不承认婚事。最终闹到金銮殿之上才得以解决,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位有情人终成眷属。
(1)牡丹亭判官扩展阅读:
《牡丹亭》创作背景:
万历二十八年(1598年),汤显祖辞官,回到家乡江西临川县的乡村闲居。这一年他49岁。他在生活中耳闻目储了一些青年男女的爱情遭遇,这些经历激起了他的创作感情。回乡不久,他就开始了《牡丹亭》的写作。
在明朝初期,由于各地方语言、风俗以及传统音乐的差异,传奇剧可以说是诸腔竞作,包括了大量风格各异的地方声腔。到了明朝中期,南曲中最为盛行的四大声腔为:“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
嘉靖、隆庆年问,以魏良辅为代表的一批戏曲音乐家,对昆山腔进行了成功的全面改进。在唱曲的板眼、宫调等方面,伴奏方面,气韵和平仄的使用方面,将昆山腔进行重新的规划整理,创立了一种清新典雅的声腔风格,时称“水磨调”、“冷板曲”。
《牡丹亭》就采取了由海盐腔衍化而来的宜黄腔为基础写作。《牡丹亭》据明人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改编而成。
《牡丹亭》作者简介:
汤显祖(1550—1616),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家,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早有才名,2l岁中举人,34岁进士及第。先后任南京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礼部祠祭司主事等。因上奏《论辅臣科臣疏》,激烈抨击朝政,谪广东徐闻县典史。
两年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抑制豪强,关心民生疾苦,颇多善政。49岁弃官还乡,致力戏曲创作。汤显祖深受“左派王学”影响,反对程朱理学,批判拟古主义的文学,追求个性解放。
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戏曲上,代表作有《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玉茗堂四梦”(又名“临川四梦”),诗文有《玉茗堂全集》等。
⑵ 牡丹亭冥判翻译赏析
冥判
【北点绛唇】〔净扮判官,丑扮鬼持笔、簿上〕十地宣差,一天封拜。阎浮界,阳世栽埋,又把俺这里门桯迈。自家十地阎罗王殿下一个胡判官是也。原有十位殿下,因阳世赵大郎家,和金达子争占江山,损折众生,十停去了一停,因此玉皇上帝,照见人民稀少,钦奉裁减事例。九州九个殿下,单减了俺十殿下之位,印无归着。玉帝可怜见下官正直聪明,着权管十地狱印信。今日走马到任,鬼卒夜叉,两傍刀剑,非同容易也。〔丑捧笔介〕新官到任,都要这笔判刑名,押花字。请新官喝采他一番。〔净看笔介〕鬼使,捧了这笔,好不干系也。
【混江龙】这笔架在那落迦山外,肉莲花高耸案前排。捧的是功曹令史,识字当该。〔丑〕笔管儿?〔净〕笔管儿是手想骨、脚想骨,竹筒般锉的圆滴溜。〔丑〕笔毫?〔净〕笔毫呵,是牛头须、夜叉发,铁丝儿揉定赤支毸。〔丑〕判爷上的迁哩?〔净〕这笔头公,是遮须国选的人才。〔丑〕有甚名号?〔净〕这管城子,在夜郎城受了封拜。〔丑〕判爷兴哩?〔净作笑舞介〕啸一声,支兀另汉钟馗其冠不正。舞一回,疏喇沙斗河魁近墨者黑。〔丑〕喜哩?〔净〕喜时节,氵奈河桥题笔儿耍去。〔丑〕闷呵?〔净〕闷时节,鬼门关投笔归来。〔丑〕判爷可上榜来?〔净〕俺也曾考神祇,朔望旦名题天榜。〔丑〕可会书来?〔净〕摄星辰,井鬼宿,俺可也文会书斋。〔丑〕判爷高才。〔净〕做弗迭鬼仙才,白玉楼摩空作赋;陪得过风月主,芙蓉城遇晚书怀。便写不尽四大洲转轮日月,也差的着五瘟使号令风雷。〔丑〕判爷见有地分?〔净〕有地分,则合北斗司、阎浮殿,立俺边傍;没衙门,却怎生东岳观、城隍庙,也塑人左侧。〔丑〕让谁?〔净〕便百里城高捧手,让大菩萨,好相庄严乘坐位。〔丑〕恼谁?〔净〕怎三尺土,低分气,对小鬼卒,清奇古怪立基阶。〔丑〕纱帽古气些。〔净〕但站脚,一管笔、一本簿,尘泥轩冕。〔丑〕笔干了。〔净〕要润笔,十锭金、十贯钞,纸陌钱财。〔丑〕点鬼簿在此。〔净〕则见没掂三展花分鱼尾册,无赏一挂日子虎头牌。真乃是鬼董狐落了款,《春秋传》某年某月某日下,崩薨葬卒大注脚。假如他支祈兽上了样,把禹王鼎各山各水各路上,魍魉魑魅细分腮。〔丑〕待俺磨墨。〔净〕看他子时砚,忔々察察,乌龙蘸眼显精神。〔丑〕鸡唱了。〔净〕听丁字牌,冬冬登登,金鸡翦梦追魂魄。〔丑〕禀爷点卷。〔净〕但点上格子眼,串出四万八千三界,有漏人名,乌星炮粲。怎按下笔尖头,插入一百四十二重,无间地狱铁树花开。〔丑〕大押花。〔净〕哎也,押花字,止不过发落簿锉、烧、舂、磨一灵儿。〔丑〕少一个请字。〔净〕登请书,左则是那虚无堂,瘫、痨、蛊、膈四正客。〔丑〕吊起称竿来。〔众卒应介〕〔净〕发称竿,看业重身轻,衡石程书秦狱吏。〔内作“哎哟”,叫“饶也,若也”介〕〔丑〕隔壁九殿下拷鬼。〔净〕肉鼓吹,听神啼鬼哭,毛钳刀笔汉乔才。这时节呵,你便是没关节包待制、“人厌其笑”。〔内哭介〕恁风景,谁听的无棺椁颜修文、“子哭之哀”!〔丑〕判爷害怕哩。〔净恼介〕哎,《楼炭经》,是俺六科五判。刀花树,是俺九棘三槐。脸娄搜风髯赳赳。眉剔竖电目崖崖。少不得中书鬼考,录事神差。比着阳世那金州判、银府判、铜司判、铁院判,白虎临官,一样价打贴刑名催伍作;实则俺阴府里注湿生,牒化生,准胎生,照卵生,青蝇报赦,十分的磊齐功德转三阶。威凛凛人间掌命,颤巍巍天上消灾。叫掌案的,这簿上开除都也明白。还有几宗人犯,应该发落了?〔贴扮吏上〕“人间勾令史,地下列功曹。”禀爷,因缺了殿下,地狱空虚三年。则有枉死城中轻罪男子四名,赵大、钱十五、孙心、李猴儿;女囚一名,杜丽娘:未经发落。〔净〕先取男犯四名。〔生、末、外、老旦扮四犯,丑押上〕〔丑〕男犯带到。〔净点名介〕赵大有何罪业,脱在枉死城?〔生〕鬼犯没甚罪。生前喜歌唱些。〔净〕一边去。叫钱十五。〔末〕鬼犯无罪。则是做了一个小小房儿,沈香泥壁。〔净〕一边去。叫孙心。〔老旦〕鬼犯些小年纪,好使些花粉钱。〔净〕叫李猴儿。〔外〕鬼犯是有些罪,好男风。〔丑〕是真。便在地狱里,还勾上这小孙儿。〔净恼介〕谁叫你插嘴!起去伺候。〔做写簿介〕叫鬼犯听发落。〔四犯同跪介〕〔净〕俺初权印,且不用刑。赦你们卵生去罢。〔外〕鬼犯们禀问恩爷,这个卵是什么卵?若是回回卵,又生在边方去了。〔净〕唗,还想人身?向蛋壳里走去。〔四犯泣介〕哎。被人宰了!〔净〕也罢,不教阳间宰吃你。赵大喜歌唱,贬做黄莺儿。〔生〕好了。做莺莺小姐去。〔净〕钱十五住香泥房子。也罢,准你去燕窠里受用,做个小小燕儿。〔末〕恰好做飞燕娘娘哩。〔净〕孙心使花粉钱,做个蝴蝶儿。〔外〕鬼犯便和孙心同做蝴蝶去。〔净〕你是那好男风的李猴,着你做蜜蜂儿去,屁窟里长拖一个针。〔外〕哎哟,叫俺钉谁去?〔净〕四位虫儿听分付:
【油葫芦】蝴蝶呵,你粉版花衣胜翦裁;蜂儿呵,你忒利害,甜口儿咋着细腰捱;燕儿呵,斩香泥弄影钩帘内;莺儿呵,溜笙歌警梦纱窗外:恰好个花间四友无拘碍。则阳世里孩子们轻薄,怕弹珠儿打的呆,扇梢儿扑的坏,不枉了你宜题入画高人爱,则教你翅膀儿展将春色闹场来。〔外〕俺做蜂儿的不来,再来钉肿你个判官脑。〔净〕讨打。〔外〕可怜见小性命。〔净〕罢了。顺风儿放去,快走快走。〔净噀气介〕〔四人做各色飞下〕〔净做向鬼门嘘气吷声介〕〔丑带旦上〕“天台有路难逢俺,地狱无情欲恨谁?”女鬼见。〔净抬头背介〕这女鬼到有几分颜色!
【天下乐】猛见了荡地惊天女俊才,咍也么咍,来俺里来。〔旦叫苦介〕〔净〕血盆中叫苦观自在。〔丑耳语介〕判爷权收做个后房夫人。〔净〕唗,有天条,擅用囚妇者斩。则你那小鬼头胡乱筛,俺判官头何处买?〔旦叫哎介〕〔净回身〕是不曾见他粉油头忒弄色。叫那女鬼上来。
【那吒令】瞧了你润风风粉腮,到花台、酒台?溜些些短钗,过歌台、舞台?笑微微美怀,住秦台、楚台?因甚的病患来?是谁家嫡支派?这颜色不像似在泉台。〔旦〕女囚不曾过人家,也不曾饮酒,是这般颜色。则为在南安府后花园梅树之下,梦见一秀才,折柳一枝,要奴题咏。留连婉转,甚是多情。梦醒来沉吟,题诗一首:“他年若傍蟾宫客,不是梅边是柳边。”为此感伤,坏了一命。〔净〕谎也。世有一梦而亡之理?
【鹊踏枝】一溜溜女婴孩,梦见里能宁耐!谁曾挂圆梦招牌,谁和你拆字道白?咍也么咍,那秀才何在?梦魂中曾见谁来?〔旦〕不曾见谁。则见朵花儿闪下来,好一惊。〔净〕唤取南安府后花园花神勘问。〔丑叫介〕〔末扮花神上〕“红雨数番春落魄,山香一曲女消魂。”老判大人请了。〔举手介〕〔净〕花神,这女鬼说是后花园一梦,为花飞惊闪而亡。可是?〔末〕是也。他与秀才梦的绵缠,偶尔落花惊醒。这女子慕色而亡。〔净〕敢便是你花神假充秀才,迷误人家女子?〔末〕你说俺着甚迷他来?〔净〕你说俺阴司里不知道呵!
【后庭花滚】但寻常春自在,恁司花忒弄乖。眨眼儿偷元气去楼台。克性子费春工淹酒债。恰好九分态,你要做十分颜色。数着你那胡弄的花色儿来。〔末〕便数来。碧桃花。〔净〕他惹天台。〔末〕红梨花。〔净〕扇妖怪。〔末〕金钱花。〔净〕下的财。〔末〕绣球花。〔净〕结得采。〔末〕芍药花。〔净〕心事谐。〔末〕木笔花。〔净〕写明白。〔末〕水菱花。〔净〕宜镜台。〔末〕玉簪花。〔净〕堪插戴。〔末〕蔷薇花。〔净〕露渲腮。〔末〕腊梅花。〔净〕春点额。〔末〕翦春花。〔净〕罗袂裁。〔末〕水仙花。〔净〕把绫袜踹。〔末〕灯笼花。〔净〕红影节。〔末〕酴醿花。〔净〕春醉态。〔末〕金盏花。〔净〕做合卺杯。〔末〕锦带花。〔净〕做裙褶带。〔末〕合欢花。〔净〕头懒抬。〔末〕杨柳花。〔净〕腰恁摆。〔末〕凌霄花。〔净〕阳壮的咍。〔末〕辣椒花。〔净〕把阴热窄。〔末〕含笑花。〔净〕情要来。〔末〕红葵花。〔净〕日得他爱。〔末〕女萝花。〔净〕缠的歪。〔末〕紫薇花。〔净〕痒的怪。〔末〕宜男花。〔净〕人美怀。〔末〕丁香花。〔净〕结半躧。〔末〕豆蔻花。〔净〕含着胎。〔末〕奶子花。〔净〕摸着奶。〔末〕栀子花。〔净〕知趣乖。〔末〕柰子花。〔净〕恣情奈。〔末〕枳壳花。〔净〕好处揩。〔末〕海棠花。〔净〕春困怠。〔末〕孩儿花。〔净〕呆笑孩。〔末〕姊妹花。〔净〕偏妒色。〔末〕水红花。〔净〕了不开。〔末〕瑞香花。〔净〕谁要采。〔末〕旱莲花。〔净〕怜再来。〔末〕石榴花。〔净〕可留得在?几桩儿你自猜。哎,把天公无计策。你道为什么流动了女裙钗,刬地里牡丹亭又把他杜鹃花魂魄洒?〔末〕这花色花样,都是天公定下来的。小神不过遵奉钦依,岂有故意勾人之理?且看多少女色,那有玩花而亡。〔净〕你说自来女色,没有玩花而亡。数你听着。
【寄生草】花把青春卖,花生锦绣灾。有一个夜舒莲,扯不住留仙带;一个海棠丝,翦不断得囊怪;一个瑞香风赶不上非烟在。你道花容那个玩花亡?可不道你这花神罪业随花败。〔末〕花神知罪,今后再不开花了。〔净〕花神,俺这里已发落过花间四友,付你收管。这女囚慕色而亡,也贬在燕莺队里去罢。〔末〕禀老判,此女犯乃梦中之罪,如晓风残月。且他父亲为官清正,单生一女,可以耽饶。〔净〕父亲是何人?〔旦〕父亲杜宝知府,今升淮扬总制之职。〔净〕千金小姐哩。也罢,杜老先生分上,当奏过天庭,再行议处。〔旦〕就烦恩官替女犯查查,怎生有此伤感之事?〔净〕这事情注在断肠薄上。〔旦〕劳再查女犯的丈夫,还是姓柳姓梅?〔净〕取婚姻簿查来。〔作背查介〕是。有个柳梦梅,乃新科状元也。妻杜丽娘,前系幽欢,后成明配。相会在红梅观中。不可泄漏。〔回介〕有此人和你姻缘之分。我今放你出了枉死城,随风游戏,跟寻此人。〔末〕杜小姐,拜了老判。〔旦叩头介〕拜谢恩官,重生父母。则俺那爹娘在扬州,可能勾一见?〔净〕使得。
【幺篇】他阳禄还长在,阴司数未该。禁烟花一种春无赖,近柳梅一处情无外。望椿萱一带天无碍。则这水玻璃,堆起望乡台,可哨见纸铜钱,夜市扬州界?花神,可引他望乡台随意观玩。〔旦随末登台,望扬州哭介〕那是扬州,俺爹爹奶奶呵,待飞将去。〔末扯住介〕还不是你去的时节。〔净〕下来听分付。功曹给一纸游魂路引去,花神休坏了他的肉身也。〔旦〕谢恩官。
【赚尾】〔净〕欲火近乾柴,且留的青山在,不可被雨打风吹日晒。则许你傍月依星将天地拜,一任你魂魄来回。脱了狱省的勾牌,接着活免的投胎。那花间四友你差排,叫莺窥燕猜,倩蜂媒蝶采,敢守的那破棺星圆梦那人来。〔净下〕〔末〕小姐回后花园去来。
〔末〕醉斜乌帽发如丝,许浑 〔旦〕尽日灵风不满旗。李商隐
〔净〕年年检点人间事,罗邺 〔合〕为待萧何作判司。元稹
赏析
主要是要讲其中对于现实社会的暗喻。
比如那个调职了三年没出现判官。比如在得知杜宝是个官员后就让杜丽娘还阳,还说本来还有多少多少阳寿,和柳梦梅本来有什么什么姻缘。可是根本没拿出证据来。
这足以见到明朝当时制度的腐朽和官官相护的黑暗。
了解了这点,就知道汤显祖为什么这么写了。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没有这样的冥判,杜丽娘也没法复活,也没法再继续后面的故事,就这样。
某的体会和一些看到的评论。
⑶ 你觉得(牡丹亭)这个有人情味的阴间判官在剧中有哪些作用
在剧中起到了上下关联的作用,为这个剧增添了善良温暖的人情味
⑷ 《牡丹亭》描写了什么
《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根据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改编而来。描写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才貌端妍,家教管束很严。日日随迂腐的老先生陈最良读书,不知官府后面还有个大花园。在丫头春香鼓动下,丽娘来到花园。烂漫的春光使她深受触动,一时间,被压抑的青春和爱情意识觉醒了。游园回来,她满怀幽怨,难耐深闺寂寞枯燥。凭几而睡,朦胧中,梦到一个潇洒风流的书生手持柳枝,邀她做诗赏柳。惊喜间,书生带她到牡丹亭畔、湖山石边,共成云雨之欢。醒来再难放下梦中情景,茶饭不思。次日,她独自又去花园,追寻梦中景象。牡丹亭、太湖石、芍药栏,都已找到,惟独不见梦中书生,只见一株大梅树迎风而立。丽娘十分伤感,回来后忧思成病。她挣扎起床画下了自己的春容,并题诗一首,让人裱好藏在太湖石底;请求母亲把她葬在大梅树下,凄然夭逝。
恰此时朝廷有事,杜宝出镇淮阳。临行按丽娘遗言安葬,造梅花庵安置丽娘神位。却说丽娘梦中书生乃岭南柳梦梅。他也曾梦见一花园,梅树下有一美女与他有姻缘之分。去京师求取功名途中得病又为风雪所困,路遇陈最良,留住梅花庵。他病体渐愈到花园散心时,拾到一幅美女容图。仔细端详女子容颜似曾相识,就挂起来早晚礼拜、呼赞。
杜丽娘到了阴司,向判官倾诉一梦而亡的经历。判官被她真情所感,放她随风游荡,寻找意中人。丽娘来到柳的书馆外,正听他在呼唤,敲门而入,人鬼团聚。日后,杜丽娘说明了身份,并说自己虽登鬼录,未损人身,只要掘坟开棺,尚可还阳。在柳梦梅的帮助下,杜丽娘终于在人间与柳梦梅团圆。
⑸ 《牡丹亭》中判官听杜丽娘的经历后让杜丽娘做了什么
杜丽娘到了阴司,向判官倾诉一梦而亡的经历。判官被她真情所感,放她随风游荡,寻找意中人。丽娘来到柳的书馆外,正听他在呼唤,敲门而入,人鬼团聚。
⑹ 牡丹亭的主人公是谁
男主人公是柳梦梅,女主人公是杜丽娘。
1、柳梦梅
柳梦梅是《牡丹亭》的男主人公。是一名典型的封建社会儒家读书人的形象,他与剧中的女主杜丽娘相识于梦中,两人竟然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幽媾于牡丹亭畔、芍药栏边。
杜丽娘因相思成疾郁郁而终,两人再次相见时竟已人鬼殊途,没曾想他们的爱情感动了阎罗判官,使得杜丽娘还魂复生。
事情却是一波三折,并没有就此结束。柳梦梅因为出身寒门,与女主人公杜丽娘门不当户不对,所以他们的爱情备受丽娘之父杜宝所反对。
哪怕柳梦梅成为了状元也不受杜宝待见,甚至将还魂归来的杜丽娘当做鬼怪附体。最终,众人将此事闹到了金銮殿之上,才由皇帝乾纲独断作出了决定,这才使得有情人终成眷属。
2、杜丽娟
她的父亲杜宝是个儒生出身的太守,是传统道德的代表人物,为官忠于职守,为人坚持礼教,而母亲甄氏则是个夫唱妇随的贤妻良母式的女子。
自幼深得父母宠爱。生得花容月貌、娇美无比,性情中有温文尔雅、坚韧执著的一面,也有柔肠百结、多愁善感、痴心重情的一面。
与岭南书生柳梦梅梦中幽会,醒后思念成疾。香消玉陨,后在柳梦梅、石道姑、胡判官、牡丹仙子等人、神的帮助下,还魂复生,并与柳生历经重重磨难终成眷属。
她虽深居闺阁,接受封建礼教的熏陶,骨子里却蕴藏着对传统礼法的叛离意识和对残酷现实的反抗精神,内心燃烧着挣脱封建牢笼、粉碎理学枷锁、追求个性解放、向往美好爱情的强烈愿望。
她因情而亡,又因情而生,既是一个被封建时代扼杀的悲剧人物,又有一段被艺术塑造的浪漫人生。
(6)牡丹亭判官扩展阅读:
其他人物介绍:
1、杜宝
男,50多岁,杜丽娘父亲,唐代诗人杜甫后裔,历任南安太守、淮扬安抚使、平章军国重事(相当于丞相),文武双全,有百步穿杨之绝技。
封建统治阶级内正派人物的典型代表,性格古板固执,思想顽固僵化。一方面他视封建礼教为天经地义,信奉“存天理,去人欲”的理法教条。
另一方面又清名惠政,恪尽职守,上忧国家安危,下重百姓疾苦,不取民间分毫,颇著声名,深受皇帝器重和百姓爱戴。
2、陈最良
男,杜丽娘的家庭教师,年过六十,他满脑子仁义道德,满口之乎者也,一心一意要把这位年轻美貌的女学生,教成一个贤妻良母式的典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牡丹亭
⑺ 戏剧《牡丹亭》中对于 “冥判” 这一出的 赏析。
赏析的话。
主要是要讲其中对于现实社会的暗喻。
比如那个调职了三年没出现判官。版比如在得知杜权宝是个官员后就让杜丽娘还阳,还说本来还有多少多少阳寿,和柳梦梅本来有什么什么姻缘。可是根本没拿出证据来。
这足以见到明朝当时制度的腐朽和官官相护的黑暗。
了解了这点,就知道汤显祖为什么这么写了。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没有这样的冥判,杜丽娘也没法复活,也没法再继续后面的故事,就这样。
某的体会和一些看到的评论。
⑻ 牡丹亭中的杜宝究竟代表了什么角色
汤显祖对宗师许国一直耿耿于怀。在《牡丹亭》中的杜宝和阴曹胡判官这一阴一阳两个人物身上,就寄寓着对他许国的冷嘲热讽。杜宝官同平章军国大事,在宋朝是副宰相,和许国的官位相当。杜宝的迂腐、昏鄙、顽固不化的封建官僚特征,和汤显祖眼中的许国如出一辙。“注湿生,牒化生,准胎生,照卵生……威凛凛人间掌命”(《牡丹亭·冥判》)的胡判官,等于是汤显祖奏议中指责申、许操百官生死予夺大权的图解。不过,汤显祖在《劝农》一折中,又美化了杜宝,在《圆驾》一折中借杜丽娘的嘴,说胡判官的地狱还没有朝廷的仪仗可怕。这些,则体现了汤显祖的矛盾心理,他贬损恩师许国,不是为了泄私愤,是因为政见不合。而许国主考会试时,从数千名考生中遴选出300多名,可见他对汤显祖的文章是认可的。对这个来自宋朝名相王安石家乡的汤显祖,在进入仕途后,应该说他是认真考察过的。出于自己的政见,也出于知人善用,他不希望汤显祖去步王安石的后尘。因为“意气慷慨”的汤显祖毕竟没有王荆公那样的雄才大略;内忧外患频仍已经病入膏肓的明朝,也不是北宋熙宁年间;而明神宗朱翊钧,虽然和宋神宗赵顼一样贪财,但远没有赵顼的开明。张四维的前任首辅张居正推行过“一条鞭法”的小改革,为朝廷生财有道。死后多年,朱翊钧翻脸不认,还派人查抄张家,枉死一家数口,亏得许国暗中关照,才幸免灭门之灾。汤显祖如果得势学王安石,结局一定会更惨。许国主观上排斥文才横溢、能做学问的“章句之徒”,客观上却成全了他们的事业。他无情地阻塞了汤显祖的仕途,却促成了汤显祖在专长方面的发展。许国改变了汤显祖的人生轨迹,使他成为一个失败的政治家,同时却又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他创作的《牡丹亭》,树立了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千古不朽的戏剧丰碑。历史上有些事是这样地巧合:英国莎士比亚(1564~1616)和中国的汤显祖同时在天各一方铸造了戏剧巨制,又在同一年辍笔辞世。这两座分别隆起在欧亚两端的高峰,成为世界文化中的奇观。
汤显祖对许国的态度,集中表现在一首五言绝句中:“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游黄山白岳不果》。唯恐他人不明白其用意,又特地作序曰:“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汤显祖是万历二十六年(1601)解职回抚州临川原籍的,而许国早在万历十九年(1591)就退休回到徽州故里。友人吴序劝汤显祖到徽州去晋见许国,以消除隔阂,时过境迁,只要许国肯对皇帝说句话,就能改变自己的困境。诗句“黄白”,明指黄山、白岳(齐云山),暗喻黄金白银,即官位俸禄,汤显祖没有听从,所以说“无梦到徽州”。如果把这首诗当作是汤显祖对徽州风光的赞美,那就是一种误解。
至于把皇帝塑造成正面形象,很可能是权威主义作祟,拍皇帝马屁...
个人看法...
⑼ 京剧《牡丹亭》讲的是啥内容
主要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
故事简介
南宋时期南安太守杜宝之独女杜丽娘,在听闻家庭教师陈最良的诗经《关关雎鸠》一课之后,居然动了思春之情,于梦中邂逅一书生,醒后因思念梦中情郎,郁郁寡欢而亡。杜宝赴淮阳升任安抚使前,将杜丽娘葬后花园梅树下,并修梅花庵,嘱一道姑守之。
杜丽娘的灵魂来到地府,判官却查出她命不该绝,命定有一段姻缘,便放她回返人间。后书生柳梦梅赴京赶考,却因故寓于梅花庵,并因此与杜丽娘游魂相遇相知。其后杜丽娘指示柳梦梅掘坟,开其棺木,并利用自己的尸体复活,两人结为夫妻。随后柳梦梅赶考并高中状元。
柳梦梅受杜丽娘之托,往淮阳见杜宝时,杜宝不相信杜丽娘复活,欲将柳梦梅除之而后快,判处就地正法。在紧急关头,知情者急告杜宝以实情,并指出柳梦梅乃新科状元,不宜杀之。杜宝却怀疑柳梦梅是妖怪,上奏皇帝。
此后全案归朝廷处理,皇帝查明真相,柳梦梅终于与杜丽娘相聚,杜宝也与女婿尽释前嫌,全剧欢喜而终。
(9)牡丹亭判官扩展阅读
1、《牡丹亭》简介
《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该剧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与《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感天动地窦娥冤》、 《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2、文学地位
《牡丹亭》与《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
《牡丹亭》是汤显祖最著名的剧作,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达到了其创作的最高水准。剧本推出之时,便一举超过了另一部古代爱情故事《西厢记》。
此剧在明末一经上演,就受到民众的欢迎,特别是感情受压抑妇女。有记载当时有少女读其剧作后深为感动,以至于“忿惋而死”,以及杭州有女伶演到“寻梦”一出戏时感情激动,卒于台上。
⑽ 《牡丹亭》讲的是什么故事
故事梗概
南宋时期南安太守杜宝之独女杜丽娘,在听闻家庭教师陈最良的诗经《关关雎鸠》一课之后,居然动了思春之情,于梦中邂逅一书生,醒后因思念梦中情郎,郁郁寡欢而亡。杜宝赴淮阳升任安抚使前,将杜丽娘葬后花园梅树下,并修梅花庵,嘱一道姑守之。
杜丽娘的灵魂来到地府,判官却查出她命不该绝,命定有一段姻缘,便放她回返人间。后书生柳梦梅赴京赶考,却因故寓于梅花庵,并因此与杜丽娘游魂相遇相知。其后杜丽娘指示柳梦梅掘坟,开其棺木,并利用自己的尸体复活,两人结为夫妻。随后柳梦梅赶考并高中状元。
柳梦梅受杜丽娘之托,往淮阳见杜宝时,杜宝不相信杜丽娘复活,欲将柳梦梅除之而后快,判处就地正法。在紧急关头,知情者急告杜宝以实情,并指出柳梦梅乃新科状元,不宜杀之。杜宝却怀疑柳梦梅是妖怪,上奏皇帝。
此后全案归朝廷处理,皇帝查明真相,柳梦梅终于与杜丽娘相聚,杜宝也与女婿尽释前嫌,全剧欢喜而终。
(10)牡丹亭判官扩展阅读:
简介
《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 该剧文辞典雅,语言秀丽。
该剧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与《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感天动地窦娥冤》、 《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文学地位
《牡丹亭》与《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
《牡丹亭》是汤显祖最著名的剧作,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达到了其创作的最高水准。剧本推出之时,便一举超过了另一部古代爱情故事《西厢记》。据记载“《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此剧在明末一经上演,就受到民众的欢迎,特别是感情受压抑妇女。有记载当时有少女读其剧作后深为感动,以至于“忿惋而死”,以及杭州有女伶演到“寻梦”一出戏时感情激动,卒于台上。
相关景点
牡丹亭的故事背景在江西南安府(今江西大余县),汤显祖停留该地时取得故事灵感,牡丹亭亦为当地真实景点,毁坏后又重建,现在根据牡丹亭故事内容扩建成牡丹亭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