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丁香树
1. 中国有哪些著名特产
中国著名特产有:四川大熊猫、北京烤鸭、皖南京剧、涪陵榨菜、广东白斩鸡、天津狗不理包子、泰安赤鳞鱼、北京景泰蓝、新疆田美玉等等。
1、北京烤鸭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5、广东白斩鸡
白斩鸡又叫白切鸡,是一道中华民族特色菜肴,起源于广东,在南方菜系中普遍存在,以粤菜的白斩鸡最知名。形状美观,皮黄肉白,肥嫩鲜美,滋味异常鲜美,十分可口。2018年9月,被评为“中国菜”之上海十大经典名菜。
2. 丁香花怎么养 讲述丁香花的种植技巧
丁香花是一种花色淡雅,气味芳香,丁香花又称紫丁香,是一种常见的观赏花卉,非常适合在院子里种植。所以,很多装修完的会在家中种植丁香花净化空气,改善家居风水。那么丁香花怎么种植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丁香花的种殖方法? 一、丁香花怎么种植好 说到底,丁香花还是非常好种植的,丁香花的要求不高,总的来说放养是完全没问题的,给点土给点水就能生长开花,典型的给点阳光我就灿烂的花。丁香花喜欢阳光,耐阴耐寒耐旱,也不用常常浇水,隔个两三天浇一次水是完全没问题的,喜欢养花的懒货们有福了。也不用经常施肥,肥料太多了反而影响开花。不过要注意保暖,要是气温低于3℃,就可以稍微动一下手脚,把花盆挪进来就行。 二、丁香的种殖技巧 1、丁香分株种殖 丁香分株种殖一般在早春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将植株根际的萌孽苗带根掘出,另行栽植,或将整墩植株掘出分丛栽植。秋季分株需先假植,翌春移栽。栽前对地上枝条进行适当修剪。 2、丁香扦插种殖 丁香的扦插种殖法是取1年至2年生健壮枝条作插穗,直接插入温床,使其生根发芽而形成新的植物体。通常是春季花谢后一个月剪取顶枝进行扦插,插穗的长度为10厘米至15厘米,带有2对至3对芽节,其中一对芽节埋入土中,在25℃条件下,30天至40天生根,当幼根由白变为黄褐色时,开始移苗栽植。 3、丁香压条种殖 丁香可用压条法种殖,一般以2月进行最好,将根际萌蘖条压入土中,若枝条太粗可刻伤后再压。压后保持土壤湿润,2~3个月可生根,当年秋季即可隔离母株,另行栽植。 4、丁香芽接种殖 丁香芽接法是很常用的种殖手法,接穗要选用当年生健壮枝条上的饱满叶芽,砧木选用1年至2年生丁香实生苗。嫁接时,接穗上的叶片要剪掉,只留叶柄,然后在芽的上方1厘米处横切一刀,再从芽的下方1厘米至1.5厘米处向上平削,将皮层内的木质部剥掉。把砧木距地面5厘米至10厘米处横切一刀,再从切口中间向下切长3厘米左右的立刀,使之呈“T”字形,然后轻轻地把皮剥开,将接穗插入“T”字口内,接穗与砧木要紧密对合,最后用塑料薄膜条捆绑即可。芽接后2周至3周,如果接穗上的叶柄自然脱落,说明芽已成活,这时可解除塑料条。 5、丁香枝接种殖 丁香枝接法一般在早春萌动前进行,接穗长度为8厘米至10厘米,带2对芽节,将接穗下部两边削成斜面。砧木选用一二年生丁香实生苗,在离地面5厘米至10厘米处切掉顶部,再从砧木的断面上垂直向下劈开一条缝,然后将接穗插入。接穗的斜面与砧木要紧密吻合,用塑料条捆绑好。为防止嫁接刀口处失水过多,可用湿润的土埋上,待接穗上的芽萌动后,去掉覆盖的土。 总之,丁香的种殖方法比较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另外有的丁香品种优良,还可以选择组织培养法进行种殖。
3. 木犀科的分布范围
木犀科广布于温带和热带地区,中国有12属,约176种,南北各省均有分布。星散分布于陕西佛坪、户县、太白山、周至、宁强,四川金川、宝兴、康定和青海循化等地。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 分布区的气候夏凉冬冷,无霜期短,年平均温6-16℃,最低温-12℃以下,年降水量257-900毫米,多集中于7-9月。土壤为山地棕壤或石灰性冲积土。为阳性树种,具有喜光、耐寒、抗风等特性,多生于海拔2000-2800米间的向阳山坡灌丛中或郁闭度较小的针阔叶混交林下。主要伴生植物 在秦岭有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 Burk.、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 Decne、西北枸子Cotoneaster zabelii Schneid和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等。花期5-6月,果期8-9月。
木犀科“苦丁茶”实际上是中国民间一大类代茶植物或代茶产品的统称。根据文献考证、实地考察和标本鉴定的结果统计,在中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或不同历史时期,被作为“苦丁茶”饮用的植物至少有30余种(包括若干变种、变型),涉及12科13属。其中有两大类苦丁茶已得到较大规模的产业化开发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一类是以苦丁茶冬青和大叶冬青为代表的冬青科苦丁茶,其中大叶冬青主要是在浙江大部分地区,以及江苏与安徽两省部分地区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苦丁茶冬青则主要在海南省(全岛)、广东省(中南部)、福建(闽南),广西(南宁市周边,崇左地区等)以及云南省(仅在普洱地区江城县)得到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限于篇幅,冬青科苦丁茶不在本文中作详细讨论。
木犀科苦丁茶包括女贞属的粗壮女贞(亦名紫茎女贞),丽叶女贞(亦名兴山蜡树)、日本女贞,日本毛女贞、序梗女贞、光萼小蜡、宜昌女贞、李氏女贞和川滇蜡树以及木犀属的牛矢果等10种原植物,其中以粗壮女贞为代表。粗壮女贞在中国西南地区被广泛地开发利用,在四川省境内(尤其是宜宾地区的筠连等县市)、滇东北地区各县以及贵州省境内(特别是余庆、湄潭、赫章、台江、石阡等县),均有大面积人工栽培,上述各地的野生资源的分布亦比较丰富。除了粗壮女贞外,木犀科的其他各种木犀科苦丁茶,现已很少有人工种植或产业开发。少数种类,如李氏女贞和川滇蜡树在贵州务川、湄潭等地曾有一定种植面积,后因口感欠佳、市场销路有限等原因,陆续被挖苗淘汰。其余各种木犀科苦丁茶一般只在民间由当地居民采集野生资源供自家饮用,或仅在该苦丁茶原产地局部地区的小集市上销售,没有形成产业开发或规模经营。
4. 郑孝胥的家学渊源
郑孝胥父亲郑守廉,咸丰2年(1852)恩科进士。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宫中履历引见摺》记载,同治11年(1872),郑守廉年50岁,由庶吉士散馆引见,以主事用,签分工部行走,签掣吏部考功司主事。以此推之,郑守廉生年为道光3年(1823)。郑孝胥有诗《先考功生日归虹桥路》,诗题自注:10月11日。据叶参等《郑孝胥传》附年谱可知,郑守廉卒于光绪2年(1876),卒年54岁。由于郑守廉常年在京任职,年幼的郑孝胥主要是跟从叔祖郑世恭学习。郑世恭字虞臣,与郑守廉同时中进士。陈衍《闽侯县志》卷七一有其小传,云:郑世恭,字虞臣,咸丰壬子成进士,工书,殿试卷在前十名,朝考以一字笔误,抑二等,不得词林,用户部主事。时部曹岁入至微,不足糊一人之口,则假归授徒,失馆,至效女功,络丝日得百十钱以自活。左宗棠督闽,闻其介而优于学,聘为凤池书院山长十年。王凯泰抚闽,改聘为致用书院山长,亦十年。最后主正谊书院讲席,数年卒。世恭工制举文,然能背诵十三经及注疏,教人循序渐进。致用书院课经史,治一经毕乃易一经,治史治小学,命题皆按卷第择其有疑义者以为教者。学者由此可以相长。毕生布衣疏食,枯坐一室如老僧,出则徒步。能言诗,绝不自作。书法近闲邪公,晚年参以篆隶。卒私谥介节云。侄守廉。郑孝胥年四岁即入塾,从郑世恭授《尔雅》。7岁侍母入京。年17岁时父郑守廉逝于北京,旋归里从叔祖习举业。郑世恭极喜与郑孝胥谈论诗文。《郑孝胥日记》曾云:余归后多侍于叔祖处,叔祖素喜余谈,往往至深夜不已,忽尔玄渺,忽尔切近,甚可乐也。馀无足语者。 郑孝胥的诗学观点与叔祖十分接近,两人聚谈,互有启迪。如郑孝胥评价黄庭坚,认为黄涪翁诗,功深才富,亦是绝精之作,特门面小耳。此譬如富翁十万家私,只做三五万生意,自然气力有余,此正是山谷乖处。议论深得郑世恭赞赏,认为此论极允,自有评山谷以来,无此精当者。 郑世恭曾以天象喻唐人,云:昨闲中拟喻有唐诸大家诗,谓少陵如日,太白如月,昌黎如雷,长吉如电,飞卿诗远胜义山,在天虹也,卢仝、刘叉等雪也,自初唐至盛唐,如四杰诸公,五行28宿也。郑孝胥补充云:未也。韦苏州之雅淡,在天为露,柳子厚之冲远,在天为银河,元、白雾也,能令世界弥漫。自宋以下,则不足拟以天象矣。两人相与捧腹大笑。 郑孝胥初入诗坛,即以杜甫、韦应物、柳宗元为宗,既不同于当时盛嚣一时的汉魏派,又不像一般的宋诗派那样死守黄庭坚,这与郑世恭的熏陶不可分离。郑世恭很欣赏郑孝胥的才华,常有令其捉刀之举。如沈瑜庆为其父沈葆桢建祠乌山之麓,求郑世恭为作楹联,郑世恭便命郑孝胥代作。沈葆桢是郑孝胥素所敬仰的乡先贤,其祠又近郑世恭所任讲席之致用书院,郑孝胥拟联云:乡曲说平生,用世能完不朽事;岩阿此终古,入山犹近故人祠。郑世恭大赞赏之,谓不仅压祠中一切联语,复有大手笔,亦无可措辞矣。 这不仅锻炼了郑孝胥的才思,也让他增长了阅历,扩大了交游。郑孝胥与沈瑜庆交情深厚,当始于此。郑世恭去世后,郑孝胥对他非常怀念,常常有诗提及。如他在日本任领事时,曾为林访西题诗,道林则徐事,有云:门中从祖虞臣老,最叹《东坡生日》诗。欲得旧闻无白发,诸孙牢落涕空垂。对于往时论诗之景不胜唏嘘。偶得家书,知荔枝老树已枯,亦有诗感念:岁星人望鲁灵光,此树婆娑共可伤。不见赪虬虚老屋,载寻白发亦空堂。披书海国怀难遣,照影池波梦岂忘。(自注:树临西院池上,予少日居此院,叔祖亦居院东。)凭仗阿兄勤点缀,春寒更与种修篁。郑世恭抑郁不得志,然胸中大有邱壑,郑孝胥从叔祖游,自然获益良多。
郑家乃世代宦族,诗礼传家。郑孝胥高祖妣何玉瑛有诗集《疏影轩遗草》二卷。汪廷珍《疏影轩遗草序》云:太恭人姓何氏,讳某字某,为晋州牧崇之女。姊三人,皆工吟咏,独太恭人尤好史书,旁通绘弈、音律。其在室也,兄邦彦为丞于粤,以解饷赴滇,道卒。时母老矣,太恭人恐其惊痛而伤生也,凶耗至,不以闻,托言以目疾解官。进则怡颜慰亲,退则雪涕襄事。经画周至,心力殚竭。卒能归旅榇,返细累,立嗣子。诸大事以定,素旐将抵里,乃以实告。老母得无恙,太恭人之力也。于归后,家计中落,太恭人艰苦自任,支持竭蹶,节缩衣食,不令贻夫子之忧。教二子,手授经史,衣服进退稍不合度,必告戒之。盖太恭人明大义,有识略,非徒以诗见者也。何玉瑛不以诗为专事,而所作皆极清新喜人。如集中《春晖阁凭眺》云:一片寒烟碧,平芜望欲迷。江空鱼戏水,花落燕衔泥。树隔疏钟远,天围列嶂低。无穷郊外景,都赴小楼西。既富有生活情趣,又透尽飘渺绵长之意境。陈寿祺《左海诗话》云:清和可诵,当与吾乡近时黄姒洲、纫兰、许素心诸女士比肩接武。程恩泽题诗云:咏絮诸媛斗一篇,令娴才笔更仙仙。无端风雨来官阁,落尽檐花又十年。都对其诗才赞誉有加。
《疏影轩遗草》有郑孝胥叔祖郑世祺跋语,云:《疏影轩遗草》上下二卷,先大母何太恭人作,先君子辑成刊于袁州官署,先伯兄与校字焉。兄之官袁江,载版以行。后世祺捧檄江右,复移豫章,舟车轚互,不无剥蚀。迨归里侍母,家居多暇,次第修补。时叔弟世平宦汴,季弟世恭及兄子守诚守廉先后成进士,供职在都。儿子守孟亦以教习留夏课,皆外出,未与校雠。岁在癸亥,长孙孝铭通籍,需次皖省,奉公旋闽,适弟侄儿辈亦各假归,爰命敬谨重校,装以成帙。《疏影轩遗草》书后有男鹏翮、鹏程、人国,孙世倌恭校字字样。以此推之,郑孝胥的祖父名世倌,乃是长男,曾为宦袁江。兄弟四人:世倌、世祺、世平、世恭。郑孝胥于1917年曾重新排印此书,跋语中称郑世祺为四叔祖,疑误记。又《疏影轩遗草》书前有《何太恭人行略》,云:(太恭人)年四十四卒,有《疏影轩遗稿》,多少时闺中唱酬之作。男三:长鹏程,次鹏翮,太恭人出,次人国,庶出。……以嘉庆四年鹏程户部主事任内加一级恭遇覃恩,诰赠宜人,十四年鹏程袁州府知府任内恭遇覃恩,晋赠恭人。则可知郑鹏程即郑世祺所称之先君子,亦即郑孝胥之曾祖父,曾任户部主事、袁州知府。汪廷珍序云:八闽郑君以农部郎出守袁州,浑朴端厚,爱民以诚,莅官四载,民安其教。政声甚佳。有郑袁州之目。朱文翰题《疏影轩遗草》诗云:忆昔曾从江右游,路人争诵郑袁州。陈寿祺《左海诗话》云:同邑何太恭人名玉瑛,字梅邻,余姻郑松谷太守之母。盖松谷是其号。《疏影轩遗草》嘉庆十四年黄世发序云:迨归我封翁,寒士也,乃尽屏衣饰,谢艺事,躬亲操作,且劝习贸迁,《寄远》诗所云'儒者治生原急务,古人随地有师资',是其事也。可见郑孝胥高祖出身贫寒,致得习贸迁以持家,至曾祖辈始得宦显,此后一门仕宦。
陈衍《闽侯县志》卷七一文苑上有郑守廉小传,云:守廉字仲濂,世恭同榜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部主事,补吏部考功司主事。少工诗,有《夕阳》七言绝句,传诵一时。中岁悼亡,续娶林氏,知书,生二子。长孝胥,光绪壬午解元,官至湖南布政使,次孝柽,光绪辛卯举人,官至道尹。嗣林氏又卒,守廉哀悼甚,一用长短句写悲,今所传《考功词》一卷是也。叶恭绰《全清词钞》载其号俭甫。郑孝胥童年时代跟随郑守廉在京,与弟孝柽俱从李星野授读经书。郑守廉督课甚严,为幼年的郑孝胥打下了很好的经学基础。郑孝胥在《黎受生遗郑子尹书四种及巢经巢诗钞》一诗中曾说:吾年十二熟《仪礼》,闇诵全部色不挠。《尔雅》、《急就》亦宿读,当时恚渠云等道。(《海藏楼诗》卷一)年13岁已毕读十三经。郑守廉诗不多作,陈衍《石遗室诗话》卷十五载其《夕阳》绝句云:水碧沙明惨淡间,问君西下几时还?乐游原上驱车过,愁绝诗人李义山。以为与王阮亭之'仆射陂头疏雨歇,夕阳山映夕阳楼',黄莘田之'夕阳大是无情物,又送墙东一日春',可以同称某夕阳矣。郑守廉词名为世所称,有《考功词》一卷,然今罕有传本,仅有零篇可见。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续编卷五云:……及余游都下,王郎已死,朱郎久不登场,顾时时为海秋写词,盖朱郎素工书也。庚午余再至,则海秋殁矣。朱郎无聊,复理旧业。然年华老大,盛名难再,吾友郑仲濂见之辄太息。其时有万郎芷侬,亦善小楷,又有李郎听秋,工愁爱懒,二郎皆有艳名,而无俗态。一日,余招仲濂饮,李郎司酒纠,仲濂自述食性喜酸,李郎曰:'君能饮醋一杯,吾以一曲偿。'仲濂欣然引酒,余笑曰:'吃得三斗醋,百事可作,君所饮尚嫌少耳。'翌日,仲濂寄余《临江仙》:'兜愁不忿青绫被,梦残渴想梅花味。夜雪晓寒天,思君思水仙。 出门无处可,坐对防花恼。花恼若为怀,还逃醋瓮来。'嗟乎!欢场若水,共尽何言,曾几何时,眼中人无一存者,悲夫!丁绍仪《清词综补》卷五十七亦辑有其词一首《忆秦娥·题王惕甫手书佛经尾有铁夫并其配墨琴夫人两小印》,云红绰约,谁钤小字乌丝角。乌丝角,天花并蒂,不愁先落。 来因去果参今昨,维摩法喜输君乐。输君乐,才媛悟后,文人退着。皆游戏笔墨。叶恭绰《全清词钞》辑守廉词三首。其中《满庭芳·三月寓斋丁香盛开不旬日谢矣怆然有赋》云:滴粉珠飞,搓酥玉碎,韶华也忒零星。繁枝无赖,低亚小银屏。十日匆匆开落,梨云梦,容易吹醒。凭阑倦,错疑风絮,春雪谢娘庭。 沉沉。昼漏寂,妙年影事,花下重寻。有奈窥半面,栀绾双心。一自素鸾信杳,人中酒,憔悴而今。香篝底,不堪低诉,便诉有谁听。春愁病酒,花事已谢,人事又杳,感伤情绪喷薄而出。此词秾纤得度,颇见风致。郑守廉词大概皆晚年所作,谢氏所录之词,作于同治9年(1870)。陈衍称郑守廉嗣林氏又卒,守廉哀悼甚,一用长短句写悲,林氏卒于同治6年(1867),数年之后郑守廉亦卒于京。郑孝胥对于先人之作极为在意。《冯园看牡丹》云:孤宦正堪栖物外,壮年转易触儿时。阿翁轶事谁能说,感激初闻访友诗。自注云:冯乙亭世叔为余诵先考功诗。他还为郑守廉刊行《考功词》,并请陈宝琛作序。陈宝琛《沪上晤苏盦出视新刊考功词并海藏楼诗卷感赋留赠》云:考功抱古心,得子足后劲。熟闻过庭训,佛理杂儒行。遗著今刊行,绮语总见性。(《沧趣楼诗集》卷三)指此事。
郑守廉继室林氏,乃郑孝胥生母。母舅对郑孝胥也有较大的影响。郑孝胥在日记中经常提到怡舅、芷舅,常与他们在一起会文谈诗。芷舅不可考,怡舅名葵,陈衍《闽侯县志》卷七二文苑下有其小传,云:林葵,字怡庵,年少长身朱颜,能诗善饮,一时知名士多折辈行与交,邑诸生。出为两江总督沈葆桢掌书记。沈薨,提督吴长庆统军驻镇朝鲜,幕府延揽文人,葵与焉。远客异国,吟情益复凄惋。长庆卒于军,葵归,旅食建溪,郁郁憔悴死。诗境清真,长于白战。工绝句,得力放翁、后村。有《鸳鸯藤馆诗》。这里说林葵是吴长庆驻镇朝鲜时所揽幕僚,并不确。周家禄《寿恺堂集》卷十八《林葵四十岁序》云:光绪庚辰、辛巳间,从庐江吴公防海登州者,曰通州张謇季直,泰兴朱铭盘曼君,江都束纶畏皇,侯官林葵怡庵,与家禄凡五人。可见在吴长庆平朝鲜之乱之前,林葵已入其幕。直至朝鲜乱平,林葵始返乡里。当时幕中如张謇、朱铭盘,皆一时之选。林葵日与之游,以嗜酒著称。周家禄《林葵四十岁序》云:怡庵能画好赋诗,皆不肯竟学,独于酒嗜之不已。狄葆贤《平等阁诗话》亦云:(林葵)家贫嗜酒,放纵不羁,尝游吴武壮朝鲜幕,与周彦升、朱曼君为酒友,每饮辄醉,有刘伶荷锸风。林葵亦善画,诸人多有题咏。而一时知友,唱和不绝。郑孝胥《寿恺堂集序》云:舅氏所著《鸳鸯藤馆诗钞》适在案头,昔者所读唱和之作,皆在卷中。今其集不存。狄葆贤《平等阁诗话》录其一诗《自题画箑》,云:日暖尘香淑景和,碧垂红卧晚枝多。闲门病酒无人问,奈此春融艳艳何。陈衍所说的长于白战,在此诗中体现得很明显。狄葆贤也说其诗风致楚楚,音节邈绵,颇似元人诗。林葵一生为幕僚,遭遇颇为偃蹇。他离开吴长庆幕府后,旅食建宁,遂卒于是乡。光绪21年(1895),郑孝胥有诗《怡舅卒于建宁闻耗述哀》,可知逝于是年。张謇《张季子文录》卷九《送林怡庵序》作于光绪8年(1882),中云:林君今40,謇之生亦20有一。则可知林葵生于道光23年(1843),卒于光绪21年(1895),卒年53岁。郑孝胥与舅氏交往颇多,亦得益不少。张謇、周家禄,皆因林葵而与郑孝胥结识。郑孝胥之识张謇(jian),在林葵客吴长庆幕时,当时两人已有书信往来,张謇三十生日时,郑孝胥即集杜句为贺,为文字之交。郑孝胥戊戌间客张之洞幕,时周家禄亦应张之洞之招,二人结识于武昌,为一时诗友,互相唱酬。郑孝胥之诗作,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以为清拔澹远,正与林葵相近,绝非无因。
郑氏一门诗歌氛围浓厚,以至郑孝胥兄弟姐妹皆能为诗。《郑孝胥日记》尝云:萱妹得句曰:'瑶瑟终时人不见,疏钟定后月初斜。'柽(cheng)弟尝得句曰:'花残别院春驹老,雨过空山谢豹啼。'语稍清拔,佐以工夫,皆可造者。 其句皆清新可诵,造语不凡。郑孝柽字稚辛,亦有诗名。王允皙《碧栖诗词》有《昌江道中怀人》诗,称郑孝柽 往岁漳州有盛名,西崐才调匹难兄,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称其 廉悍不如乃兄,而婉约胜焉,都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兄弟并立诗坛,这是中国近代文坛不多见的现象,由此足见郑氏家学对其后人深厚的影响。郑孝胥早年诗风的形成和演进,离不开其家族的熏陶,尤其是叔祖郑世恭、父亲郑守廉、舅父林葵的影响。
5. 家庭室内应该养什么花为什么
能吸收有毒化学物质的植物 芦荟、吊兰、虎尾兰、一叶兰、龟背竹是天然的清道夫,可以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有研究表明,虎尾兰和吊兰可以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吸收甲醛的能力超强,芦荟也是吸收甲醛的好手,可以吸收1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90%的甲醛。 常青藤、铁树、菊花、金桔、石榴、半支莲、月季花、山茶、米兰、雏菊、腊梅、万寿菊等能效地清除二氧化硫、氯、乙醚、乙烯、一氧化碳、过氧化氮等有害物。 兰花、桂花、腊梅、花叶芋、红背桂等是天然的除尘器,其纤毛能截留并吸纳空气中的飘浮微粒及烟尘。 能杀病菌的植物 玫瑰、桂花、紫罗兰、茉莉、柠檬、蔷薇、石竹、铃兰、紫薇等芳香花卉产生的挥发性油类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 紫薇、茉莉、柠檬等植物,5分钟就可以杀死白喉菌和痢疾菌等原生菌。蔷薇、石竹、铃兰、紫罗兰、玫瑰、桂花等植物散发的香味对结核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仙人掌等原产于热带干旱地区的多肉植物,其肉质茎上的气孔白天关闭、夜间打开,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制造氧气,使室内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增加。 虎皮兰、虎尾兰、龙舌兰以及褐毛掌、伽蓝菜、景天、落地生根、栽培凤梨等植物也能在夜间净化空气。 在家居周围栽种爬山虎、葡萄、牵牛花、紫藤、蔷薇等植物,让它们顺墙或顺架攀附,形成一个绿色的凉棚,能够有效地减少阳光辐射,大大降低室内温度 丁香、茉莉、玫瑰、紫罗兰、薄荷等植物可以使人放松、精神愉快,有利于睡眼,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芦荟、吊兰、虎尾兰、一叶兰、龟背竹,天然的清道夫。研究表明,芦荟、虎尾兰和吊兰,吸收室内有害气体甲醛的能力超强。 常青铁树、菊花、金橘、石榴、紫茉莉、半支莲、月季、山茶、米兰、雏菊、腊梅、万寿菊,可吸收家中电器、塑料制品等散发的有害气体。 玫瑰、桂花、紫罗兰、茉莉、柠檬、蔷薇、石竹、铃兰、紫薇,这些芳香花卉产生的挥发性油类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紫薇、茉莉、柠檬等植物,5分钟内就可以杀死原生菌,如白喉菌和痢疾菌等。茉莉、蔷薇、石竹、铃兰、紫罗兰、玫瑰、桂花等植物散发出的香味对结核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虎皮兰、虎尾兰、龙舌兰以及褐毛掌、矮兰伽蓝菜、条纹伽蓝菜、肥厚景天、栽培凤梨,这些植物能在夜间净化空气。10平方米的室内,若有两盆这类植物,如凤梨,就能吸尽一个人在夜间排出的二氧化碳。 仙人掌、令箭荷花、仙人指、量天尺、昙花,这些植物能增加负离子。当室内有电视机或电脑启动的时候,负氧离子会迅速减少。而这些植物的肉质茎上的气孔白天关闭,夜间打开,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放出氧气,使室内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增加。 兰花、桂花、腊梅、花叶芋、红北桂,其纤毛能吸收空气中的飘浮微粒及烟尘。丁香、茉莉、玫瑰、紫罗兰、田菊、薄荷,这些植物可使人放松,有利于睡眠。 此外,过于浓艳刺目、有异味或香味过浓的植物,都不宜在室内放置。如:夹竹桃、黄花夹竹桃、洋金花(曼陀罗花)。这些花草有毒,对人体健康不利。夜来香香味对人的嗅觉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夜晚还会排出大量废气,对人体不利。万年青茎叶含有哑棒酶和草酸钙,触及皮肤会产生奇痒,误食它,还会引起中毒。其他植物,如郁金香,含毒碱;含羞草,经常接触会引起毛发脱落;水仙花,接触花叶和花的汁液,可导致皮肤红肿。 一般在厅堂里摆放的花草,数量应控制在3盆以内;而在品种上,最好选一些对光照要求不高的植物,如万年青、巴西铁树和中国兰类;卧室里最好不要摆设花草,如果一定要摆,可选一些仙人掌、仙人球等小巧玲珑的肉质植物作点缀。 芦荟、吊兰和虎尾兰,可清除甲醛。15平方米的居室,栽两盆虎尾兰或吊兰,就可保持空气清新,不受甲醛之害。虎尾兰,白天还可以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吊兰,还能排放出杀菌素,杀死病菌,若房间里放有足够的吊兰,24小时之内,80%的有害物质会被杀死;吊兰还可以有效地吸收二氧化碳。 紫苑属、黄耆、含烟草和鸡冠花,这类植物能吸收大量的铀等放射性核素。 常青藤、月季、蔷薇、芦荟和万年青,可有效清除室内的三氯乙烯、硫比氢、苯、苯酚、氟化氢和乙醚等。 桉树、天门冬、大戟、仙人掌,能杀死病菌,天门冬,还可清除重金属微粒。 常春藤、无花果、蓬莱蕉和普通芦荟,不仅能对付从室外带回来的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甚至可以吸纳连吸尘器都难以吸到的灰尘。 龟背竹、虎尾兰和一叶兰,可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 柑桔、迷迭香和吊兰,可使室内空气中的细菌和微生物大为减少。 月季,能较多地吸收硫化氢、苯、苯酚、氯化氢、乙醚等有害气体。 紫藤,对二氧化硫、氯气和氟化氢的抗性较强,对铬也有一定的抗性 一、 沙漠甘泉——仙人掌 如果在你的计算机旁放置一二盆仙人掌,可以帮助人体尽量少地吸收计算机所释放出的辐射。因为仙人掌是在日照很强的地方生长,所以吸收辐射的能力特别强。 原因: 1、仙人掌(球)可抗辐射 仙人掌和多肉植物有个别称———“懒人植物”,这一类的植物栽培无须太多的呵护和照料,水培仙人球更是容易养护,由于仙人掌(球)是在日照很强的地方生长,所以抗紫外线等辐射能力特别强.水培仙人球由于清洁环保,无异味。如果在你的计算机旁放置一二盆水培仙人掌(球),可以帮助人体尽量少地吸收计算机所释放出的辐射。因为仙人掌(球)是在日照很强的地方生长,所以吸收辐射的能力特别强。 2、被称为夜间“氧吧”仙人球 仙人球呼吸多在晚上比较凉爽、潮湿时进行。呼吸时,吸入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所以,在室放置金琥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无异于增添了一个空气清新器,能净化室内空气。故又为夜间摆设室内的理想花卉。 3、吸附灰尘的高手 别小看仙人球,人家还是吸附灰尘的高手呢!在室内放置一个仙人球,特别是水培仙人球(因为水培仙人球更清洁环保),可以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 二、“家种吊兰,污鬼胆寒” 吊兰不仅形态似兰、四季鲜绿,而且具备强大的吸污本领。“家种吊兰,污鬼胆寒”。闽南、台湾等地的人们是这样夸赞吊兰的。 吊兰是净化室内空气最好的植物,这已经得到科学家的首肯。美国环保问题专家比尔•沃维尔曾经进行过实验,他将吊兰放在一个特制的有机玻璃容器中,给予良好的光照,然后充入已污染房间的空气,过上一段时间再测量经过吊兰吸收过的空气成分,结果发现,容器内的有害气体所剩无几,其效率几乎超过空气过滤器。实验证明,吊兰可以在24小时内将实验容器中的有害气体全部吸收净化。寝室里只要放上一盆吊兰,就可以在一天之内将室内电器、炉子、塑料制品、涂料等散发出来的一氧化碳、过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吸收并输送到根部,再经过土壤里的微生物分解成无害物质,作为养料被吸收掉。吊兰在自身的新陈代谢中,还能把空气中致癌的甲醛转化为糖和氨基酸等物质。并且能够分解复印机、打印机所排放的苯,还能“吞噬”尼古丁等等。因此在一间约 10平方米的房间内,只要有一盆吊兰,就相当于安装了一台空气净化器,足以抵消有害气体带来的负面影响。科学家还在类似航天飞机密封舱那样的封闭环境中放进几盆吊兰,12小时后测得舱内的一氧化碳、氧化亚氮与甲醛之类的有害气体减少了85%。西安植物园的科研人员说,近年来,挑选吊兰作为家庭盆栽植物的人越来越多,它的吸污本领已经被大多数人所认可。 三、芦荟 芦荟,为阿拉伯语allcoh演变而来,是一种民间药草。芦荟,并不稀奇,许多美容品中都含有芦荟的成分。 四、美人蕉 美人蕉 对二氧化硫有很强的吸收能力。 美人蕉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易栽培,喜阳光充足和温暖的气候,不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最佳。怕涝,土壤积水易烂根。盆栽时可选矮型、大花品种。在4月下旬将美人蕉块茎埋入40厘米左右口径的盆中,栽植前盆底要先施足氮、磷结合的有机肥作基肥。生长及开花期间需追施几次复合液肥(也可施鸡粪或麻酱渣沤制的肥水)。栽后浇水不可过勤,在室内要放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地方。如肥料不足或缺施磷钾肥,则植株衰弱只长茎叶,开花少或不开花,花谢之后要及时剪除花莲并追施液肥。 万年青 可有效地除去三氨乙烯的污染。 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根茎粗短,节处有须根,叶基生,带状或倒披针形,顶生穗状花序,栽培品种很多,有金边、银边、斑叶万年青等。喜半阴环境,夏季放置在蔽荫处,以免强光照射,每3月至4月可换盆一次,换盆时,剔除衰老根茎和宿存枯叶,用加入基肥的酸性栽培土栽植。上盆后要先放在遮阴处几天。浇水要做到盆土不干不浇,宁可偏干些,也不宜过湿。除夏季需保持盆土湿润外(在气候炎热时,早、晚还应向花盆四周喷水),春、秋季节浇水不宜过勤。生长期可追施2次至3次腐熟的稀薄液肥。盆土一般园土即可栽培,但以富含腐殖质、疏松透水性好的沙质壤土最好。另有虎眼万年青、广东万年青、花叶万年青等,均可作室内盆栽。 五、龟背竹 龟背竹 夜间有很强的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又名蓬莱蕉,天南星科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还有斑叶、斜叶龟背竹等。其茎粗壮,节多似竹,茎上生有大量肉质气根。叶互生,叶片近圆形,巨大,幼叶心脏形,无穿孔。长大后在其大型的叶片上,呈龟甲形散布许多长圆形孔洞和深裂。原产南美洲,喜温暖、湿润环境,喜半阴,忌阳光直射,喜肥沃、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盆土可用腐叶土(泥炭土)2份+园土1份+河沙1份+少量基肥混合。适生温度20℃至25℃,越冬温度大于8℃为宜。生长期每个月可追施一次稀薄液肥(如饼肥水),平时宁湿勿干,空气干燥时可向叶面、地面喷水。植株长大后需给予支架或沿物攀缘。繁殖以扦插为主,4、5月可剪取带有两节或三节的茎段,去掉气生根后,直立插入素沙盆中,沙外露出一节,每盆一株,置温暖半阴处,保湿,一个月可生根抽芽。 六、此外,夜间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植物还有仙人掌科的蟹爪兰、绯牡丹、仙人柱等,凤梨科的紫花凤梨、火炬凤梨等,龙舌兰科的酒瓶兰等。能净化空气的植物还有石榴、石竹、月季、蔷薇、雏菊、一叶兰、莎草等。室内绿化植物应合理搭配,才能更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甲醛超标、电磁辐射、厨房油烟、香烟灰尘、街头噪音……伴随着现代办公、居室大量豪华装修,室内污染大大增加,令人闻“污”色变。昨天,被誉为申城“花博士”的著名园艺林学专家邬志星高级工程师在全国首次披露了60种可以减少污染、净化空气的家养花草。记者发现,这些阻击环境污染的“花草特攻队” 都是市民平时买得到、买得起、易种植的普通植物。与此同时,由他主编的《净化空气的家养花草》将在明天开幕的“2005上海书展”上亮相。 家养吊兰、芦荟阻击甲醛 一盆小小的吊兰,就能对付新装修房中的头号“杀手”———甲醛。如果在室内放上一两盆吊兰,甲醛等有毒有害气体就能大大减少。 吊兰在众多吸收有毒物质的植物中,功效位居第一。一般而言,一盆吊兰能够吸收一立方米空气中96%的一氧化碳和86%的甲醛,还能分解由复印机等排放的苯,这是其他植物所不能替代的。特别是吊兰在微弱的光线下,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有毒气体,尤其是吊兰喜阴,更适合室内放置。相比之下,芦荟喜阳,更适合放置在明亮的地方,才能发挥其最大功效。据测试,一盆芦荟大约能吸收一立方米空气中90%的甲醛。” 据了解,能够吸收甲醛的植物还有兰花、一叶兰、虎尾兰、大花蕙兰和龟背竹等。 花草“生病”可监测空气污染 “其实,不少花草还具有能够监测空气的作用。一旦发现家里的花草‘生病’了,罪魁祸首可能就是室内的空气。在不经意间,发现花草‘生病’,你可能也需要提防你居室内是否遭遇环境污染,是否需要做次空气测试。” 可以监测空气的花草有很多。比如:虞美人、美人蕉、萱草、杜鹃、牡丹、牵牛花、秋海棠和梅花等。像虞美人对有毒气体硫化氢反应极其敏感,如果被这类毒气体侵袭,叶子便会发焦或有斑点,可以作为理想的监测植物;而美人蕉叶子失绿变白、花果脱落时,特别要当心氯气污染;当空气中存在氟污染时,萱草的叶子尖端会变成褐红色,可利用它对环境氟污染进行监测;桃花还是监测硫化物、氯气排放的良好指示植物;而梅花还有监测甲醛的作用。 沿街房放棵柏树减少噪音 购房位置不好,不得已买进了沿街、或邻高架的商品房,每天24小时总感到阵阵噪音,汽车喇叭声、高架上车来车往……即使花费不小的代价,安装上隔音玻璃窗,也不可能终日不开窗户……其实,不少植物都具有吸收噪音的作用,比如:柏树、针柏就是非常好的“噪音吸收器”,如果把它摆放在房间窗口或阳台处,就能有效降低30%左右从街上传来的噪音。 常春藤、铁树可以吸收苯,有人计算过,这两种植物都能去除香烟、人造纤维中释放的80%苯。 电脑旁摆仙人掌防辐射 隔离电脑电磁波辐射,除了电脑屏幕保护器、防辐射服外,原来一盆小小的仙人掌也能够减少电磁辐射可能带来的伤害。仙人掌肉质基上的气孔在白天会关闭,夜间会打开,所以在夜间会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有增加新鲜空气和负离子的功能。另外,对空气中的细菌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但真正要发挥花草阻击环境污染的最大作用,还涉及到花草摆放的位置,摆放位置正确了,仙人掌的阻击效力才能显现。因此,要根据每种植物的习性和净化空气的作用来决定种植什么样的植物、摆放在哪个位置最合适。”如在电视机附近,就可以放上一盆金琥,金琥是仙人掌中减少电磁辐射能力最强的。不过,像仙人掌这样带刺的植物,不能放在儿童房,以免意外受伤。 [相关链接]部分净化空气的花草 -冷水花:能净化烹饪时所散发的油烟; -腊梅:可清除空气中的汞蒸气; -水仙花:对空气中的污染物有很强的抗性; -含笑:对氯气有很强的抵抗作用; -百合:净化空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6. 有没有朋友是制香的或是有这行信息的(制香就是去寺庙拜佛用的那种)
制香
http://wenku..com/link?url=IwlsbkeeghUT-qrvePLLSIPFPGBOSKychkayu
为上道观寺庙上香而制的香是有要求的:一定不能偷工减料,否则宁可不做。上香的人无论为了福报还是为了戒定慧,其念力多半是很强的。如果因为上的香出了问题,他们的嗔恨心,是有可能让制香者遭罪的。
二十种古代香料制作香方
制作传统香,首先是要综合考虑该香的用途、香型、品位等因素,再根据这些基本的要求选择香料或药材,按君、臣、佐、辅进行配伍。
只
有君、臣、佐、辅各适其位,才能使不同香料尽展其性。诸如衙香、信香、贡香、帷香以及疗病之香,各有其理,亦各有其法,但基本都是按五运六气、五行生克、
天干地支的推演而确定君、臣、佐、辅的用料。例如,对于甲子、甲午年日常所用之香,按五运六气之理推算,是年为土运太过之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
泉;从利于人体身心运化的角度看,宜用沉香主之,即沉香为君,少用燥气较大的檀香;再辅以片脑、大黄、丁香、菖蒲等以调和香料之性,从而达到合与天地而益与人。
一些特殊的香,不仅对用料、炮制、配伍有严格要求, 而且其配料、和料、出香等过程须按节气、日期、时辰进行,才能达到特定的效果。 如《灵虚香》, 在制作上要求甲子日和料、丙子日研磨、戊子日和合、庚子日制香、壬子日封包窖藏, 窖藏时要有寒水石为伴,等等。
附:香料炮制方法举例
1、制檀香:檀香一斤(片)用好酒两升,以慢火煮干,略炒制汤熟即可。
2、制檀香:檀香(片)蜡茶清浸一夜,控出焙干,以密酒拌令匀再浸一夜,慢火炙干。
3、制沉香:沉香破碎,以绢袋装,悬于铫子当中,勿令着底,米水浸,慢火煮,水尽再添,一日为好。完成后凉干即可。现在制香者多生用沉香,所以达不到效果。
《燕居香语》--香方
一、雅集用香方:
1.《宋亿》
释名:宋代品香已完全成熟,并传至日本、朝鲜,古书上也能见到当时名人配置之香方,而且宋代以品香为雅集者亦多,所以在雅集用香方中首列此名。
用香:沉香、茉莉花、侧柏叶。
制法:沉香极小颗粒,干茉莉花与鲜侧柏叶叠成圆饼。侧柏叶在下,茉莉花在上,紧压,将沉香颗粒压入茉莉花中。制成之物为片状香饼。
2.《双井陈韵》
释名:双井为江西省义宁县(今为修水县)一乡名。是宋代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故里。黄庭坚也是品香名家,古书有其手制香饼方之记载,此香以继其旧风韵而命名。
原料:沉香、丁香、郁金香、龙脑香。
制
法:沉香与丁香共同打成小方块或削成极薄之片,或压碎亦可。沉香宜用惠安沉。丁香用洋丁香之公丁香。以此二品之混合物与郁金香(即西红花,意大利或欧洲
产)之干花瓣,再混合,放置龙脑香溶液(即将龙脑香溶于清水之溶液)中浸泡三小时,取出阴干。制成之香为不聚合之混合香,用时可于隔火片上先置一层西红
花,上面再置此香。
3.《二苏旧局》
释名:苏轼、苏辙兄弟为宋代大文豪,书画家、诗人,也是宋一代玩香名手。他们都有自制香品的记载。雅集为文人雅士,故托苏轼、苏辙二人之名命之。
用香:沉香、檀香、乳香、琥珀、蜂蜜、茉莉花。
制法:沉香、檀香削成小方粒或压碎。乳香、琥珀研粉。以此四物混合于适量蜂蜜中,最好用枣花蜜。取用为丸,再以干品茉莉花滚于蜜丸之外,阴干。
4.《翠云龙翔》
释名:此香以香气可品、烟态可爱,双用于品香雅集中,焚烧之际以香烟缭绕,经久不散为特征。善做香之里手或能演绎成云龙之奇,故名。
用香:檀香、陈皮、丁香、龙涎香、白芨。
制
法:檀香必用印度老山檀打细粉,陈皮、丁香打粗粉。龙涎香制成溶液。将檀香细粉混合于陈皮、丁香粗粉之中,掺入龙涎香溶液,摊开,阴干。将白芨于粗瓷碗中
加水研出稠汁,以适量加入已阴干之檀、陈、丁香之粉中,制成塔香。烘干即可使用。另有用台湾香人所制之艺术香炉时,以此香中通,焚时可见直烟、下行烟、瀑
布烟各种形象。
5.《华帏凤翥》
释名:因雅集中或有女士,女士取香多以妩媚、甜甘为重,故此香之制也已甘甜温和为用,故名。
用香:郁金香花、熟沉香、苏合香、茱萸子、干姜、蜂蜜。
制法:郁金香花鲜用,捣烂成泥,沉香研为粗粉,干姜、茱萸子研为细粉,苏合香溶汁。将熟沉香粗粉先混合于郁金香花泥中,再以蜂蜜合干姜、茱萸子细粉相混合,捏压成片,置于苏合香液中,即取出阴干,再焙火干透即可焚用,亦可煎、熏。
6.《体仁圆》
释名:因此香以纯净奇楠香为主,配以印度老山檀香,二者混合再通于养生之品,以体认仁心,故名。
用香:纯净奇楠香、印度老山檀香、砂仁、豆蔻、蜂蜜
制法:印度老山檀香打成细粉,纯净奇楠香置清水中洗尽土杂,阴干,打粗粉或削为小方块。砂仁、豆蔻以鲜者为佳,打泥。先以砂仁、豆蔻混合加入适量蜂蜜,再加入檀香粉合为丸,如梧桐果大小。最后压入纯净奇楠香小方块或粗粉,压饼,阴干。用时焚、煎两宜。
7.《保和饼》
释名:雅集以和谐为第一,保其和气、保其通谐,故此香饼以保和为名。
用香:沉香、檀香、龙涎香、百合花、蜂蜜。
制法:沉香用水洗净,阴干、烘干,研成粗粒。檀香以印度老山檀打细粉。将粗细二香粉混合后置于百合鲜花中捣泥,阴至半干,再合入蜂蜜中捏成饼状,阴干,洒龙涎香溶液,焙干,即可。
8.《南朝遗梦》
释名:魏晋南北朝,逸趣恒多,尤以雅士清谈、文人服散为纵横一时之风气。此香方为散制,而香气冽凛,似有醒梦之用,故名。
用香:檀香、龙脑香、桃花、细辛、丁香。
制法:以龙脑香溶于水中,制成浓度较高之液体。将印度老山檀香片及桃花干品、洋丁香浸于龙脑香液体中,久之,取出阴干,再焙脆,研成细粉。将细辛少许研成细粉混入檀、桃花、丁香粉中,即可以隔火片熏之。
二、佛堂、书斋、客厅、茶室用香方
1.《定外》
释名:佛家讲戒、定、慧。在打坐、禅修时都以入定为最殊胜境界之一,而静坐为入定起步,往往有一香相伴,此香为定外良友,故名。
用香:沉香、龙脑香、石斛
制法:以沉香削成小方块。龙脑香碾成极细粉。石斛(此物又称枫斗,越肥大越良)以温水浸透,用石臼杵成泥,以纱布滤出黏汁,将沉香、龙脑香混入,将取汁之后的石斛焙干,打成细粉,加入沉香、龙脑香、石斛之混合物中,紧压成塔柱状。用时焚之。
2.《妙篆》
释名:篆香即以香粉印于模中,有万字、寿字、云纹等不同的模子,而模子要在特制香炉中,所以用此香时须有匹配之香炉。
用香:沉香、紫苏、松香、降真香、龙脑香
制
法:降真香、紫苏、松香都打成细粉,龙脑香及沉香打粗粉(或将沉香削成小方粒,龙脑香压碎成粗粉),混合时降真香、紫苏、松香之细粉充分搅拌,使三者混合
如一,后加入沉香小粒。这种混合香在压纹前,先加一层龙脑香于印模之底层,不可多,疏疏即可,然后再将混合香压于模中。
3.《青麟髓》
释名:此为作者儿时常用墨锭之名,记忆中此墨每次研用时,清香入鼻,走窜极快,醒脑提神,每于临池之际增加不少乐趣,所以一字不改用以制香锭,故名。
用香:沉香、檀香、龙脑香、麝香、玫瑰花、细辛、蜂蜜
制
法:沉香打粗粉,檀香打细粉,但这二种香在打粉之前都要加入麝香水中浸泡,麝香溶液制法为,取麝香仁若干,溶于清水中,久搅拌,使之充分溶解,严封置冰箱
中(此法为使用麝香重要手段,除标明使用麝香粉之处外,皆如此)。取用时,视沉香、檀香用量多少而定其量。浸后之沉、檀阴干再打粉。玫瑰花用干品,与龙脑
香同时捣烂,与沉、檀制好之粉混合。取少量细辛研成极细粉,混于适量蜂蜜中。以此蜜和上述香粉和成丸。压成饼、塔状,焚、熏皆宜。
4.《杏坛霭》
释名:孔子授徒之地称杏坛,想见当年师弟问学,其乐融融何等气象。云来风往,自有林霭相护,彼时可能还无今日之品香。但以心度之,可能有焚松柏枝叶之举(先民祈福祭祀早于孔子时已用),故有此名。
用香:沉香、郁金香、松香、侧柏叶、茱萸子、栀子花、蜂蜜
制
法:沉香用奇楠、削成小方粒。郁金香用其根茎,焙干打粉,松香、栀子花、茱萸子,皆烘干,打细粉。侧柏叶鲜用捣泥和以适量蜂蜜。将和蜂蜜、侧柏叶之泥状物
混入郁金香、松香、栀子花、茱萸子之细粉,压成香饼、两面沾满奇楠香之小方粒,焙干待用。此香亦可制成较粗之线香或塔香,焚、熏用皆可。
5.《花间露》
释名:因此香以多种香花制成,且可制成香丸、香液,故名。
用香:檀香、桃花、玫瑰、百合、荷花、丁香、麝香。
制
法:印度老山檀香打细粉。桃花用鲜花,玫瑰用干花,百合用香水百合鲜花,荷花用鲜白荷花,以上四种鲜、干花用浸于麝香溶液中,麝香溶液宜淡,浸一夜,取出
捣泥混入檀香粉,如制香丸可合入适量蜂蜜。如制露则以纱布过滤,取其浓液,用时以磁盘乘之在特别熏香炉上熏出香气。此法在欧洲及阿拉伯世界多用之,不过伊
等多以香料萃取油和水而熏之。如用其炉而以此香液熏之效果更佳。
6.《一团和气》
释名:此香宜于客厅中使用,来客交往最重和气,而此香用荷花为基,取其谐音,故名。
用香:沉香、檀香、龙涎香、苏合香、西红花、菊花、荷花、白芨
制
法:沉香,挫成碎粒。檀香、苏合香打细粉。西红花、菊花都用干品打成粉。荷花取新鲜白荷捣泥。以荷花泥加少许龙涎香溶液,置于冰箱中一经昼夜,取出与檀
香、苏合香、西红花、菊花打成之粉混合成泥,加入少量白芨汁(白芨蘸水,慢慢磨于粗瓷碗、盘之上即可得浓黏之白芨汁)压成荷花形香饼,于饼正、反两面沾满
沉香碎粒,阴干即成。熏、焖皆可。
7.《紫气东来》
释名:老子出关民间传说有紫气自潼关向东漫发,是富贵吉祥之意,所以每至春节桃符多用紫气东来为额,此香宜春节客厅焚用,故名。
用香:降真香、檀香、丁香、乳香、松香、梅花、龙涎香、蜂蜜
制法:降真香必用海南黄花梨老
根,打细粉,檀香用印度老山檀,绝不可用澳洲新山檀,打细粉。丁香以洋丁香之公丁香,打粗粉。乳香、松香打细粉。取少量龙涎香纯白粉末与鲜梅花捣泥。先把
檀香、降真香、乳香、松香之粉,由适量蜂蜜和泥,再将此香泥与鲜梅花与少量白龙涎香之泥分三层捏合成香饼(上层是降真等香泥,中层为梅花泥,下层是两泥混
合之泥)。再制成塔状,高二寸,焚用,最好用配黄花梨盖之古香炉,为上佳。
8.《静中趣》
释名:先师吴玉如先生每为人作书,不欲多写字时,往往以二字之句付之。常用之字句有“静趣”二字,一次我在友人处抬头看见此二字,他房中正好焚一炉好香,我二人相对无语,一种静中之趣得之于心,至今记忆犹新,今制此方,以此三字为名。
用香:琥珀、代代花、金银花、薄荷叶、沉香、白芨
制法:琥珀研粉,代代花、金银花皆用干品研碎即可,沉香碾为碎粒,薄荷叶用鲜叶取汁。将琥珀粉、代代、金银花之碎末合于薄荷叶汁中,捏成香饼,用白芨汁(取汁法见前)适量黏合之,然后香饼双面粘上沉香颗粒。阴干即成。可做成塔状或粗条状,焚、熏两宜。
9.《汉唐月》
释名:我曾为吾友茶艺馆主人配合一茶方,即以六安瓜片配君山银针所成。盖瓜片之肥与银针之廋,正有环肥燕廋之喻,此香以荷花之肥,配西红花之廋差可方之,故名。
用香:荷花、西红花、沉香、石斛
制法:荷花宜用鲜荷花,取花瓣而整体焙半干。西红花亦整条用。将西红花卷于半干荷花之中,压紧,切小块。沉香以原香片削成与荷花卷同样大小,两香片中以石斛汁粘紧(石斛以热水泡开,少加水捣之取其浆汁),然后阴干再焙干。用时熏、煎皆宜。
10.《傍琴台》
释名:古人抚琴必有佳香为伴,讲究的琴手无香不抚琴,此香既要气雅,更取烟清、飘渺神秘,如遇国手,听觉、视觉、嗅觉三者皆雅,其清福皆在琴台之侧也,故名。
用香:沉香、降真香、龙涎香、龙脑香、白芨
制法:沉香用奇楠挫成小方粒,降真香用海南黄花梨根,打细粉,龙脑香用真梅片,研细粉。龙涎香用色白上佳者少量研细粉。混沉香粒,降真香粉,以白芨汁(取汁法见前)适量和成泥,待半干制成粗香条,滚上龙涎香及梅片混合的细粉,再以白芨汁刷于表面,阴干,再烘干即可焚用。
11.《晚唐梦》
释名:诗至晚唐,格律、技法已完备且极精,然斯时世事多变,江山易主时多,士子常处悲天悯人其诗作也常如在梦中之境,而旖旎风流之情怀,为历代之最,以香温柔蕴藉可人,故名。
用香:沉香、兰花、丁香、茉莉、玉兰花、桂花、蜂蜜
制法:兰花、茉莉、玉兰、桂花皆取其鲜花,入臼中捣泥(如不能取全鲜者,必须有茉莉之鲜品或玉兰之鲜品)。丁香研为细粉,沉香研为粗粒,丁、沉二香之混合香,置于花泥中再捣,加入适量蜂蜜,合成丸再压为香饼,阴干后再烘干,取用熏法。
12.《尉宗遗风》
释名:汉范晔字蔚宗,著《合香方》,黄庭坚《有闻帐中香以为熬蜡者戏用前韵》诗中云:“我读蔚宗香传,文章不减二班”,故名。
用香:沉香、降真香、龙涎香、石斛
制法:降真香用海南黄花梨老根,打细粉。龙涎香用纯白者,少许研细粉,二物混合用石斛汁适量合为香饼,压成薄片。沉香用海南熟香为宜,挫成粗粒,摊于降真香、龙涎香之薄片上,卷成条状,压紧,阴干再烘干、焚用。(石斛用热水泡涨捣烂取黏汁所余石斛烘干亦可与降真粉共用)
13.《红袖篆》
释名:古人有“红袖添香夜读书”之句,此香为士子读书之伴香,尤以中夜不眠与书共渡风清月明之际焚此,不啻红袖为翻黄卷,故名。
用香:沉香、檀香、龙脑香、茉莉、米兰花、龙涎香、百合花
制
法:沉香、檀香切片,上洒龙涎香液(龙涎香液制法见前)凡三次,阴干。檀香打粉,沉香挫粗粒。龙脑香与茉莉、米兰二干花共捣为碎粒。将鲜百合花捣泥。先将
龙脑、茉莉、米兰之碎粒合于百合泥中压片烘干。然后与檀香粉混合,再打成细粉。混合粉与沉香粗粒入篆模中,成型于篆香炉中焚之。
14.《明德馨》
释名:《尚书.君陈》有“明德惟馨”,馨者香也。可闻之香,名曰馨。可意会之香气为君子之香、王者之香,故称为德馨。《陋室铭》云:“惟吾德馨”,此香以一味沉香精制而成,故名。
用香:沉香、麝香、龙脑香
制
法:用上好海南熟沉香,先去其浮尘,以清水浸透,用银钩将沉香外层之土质全部剔除,再以清水漂洗三次,至浸水清澈,取出阴干再焙干,置瓷罐中半月,复其香
性。用时取出。先配龙、麝溶液,即以极好龙脑香之梅片溶于水,再取麝香仁,以热水溶之,久搅至全溶,凉后二种溶液相合,洒在制好之沉香片上,凡三次,密封
置阴凉处,不可日晒,三十日,启封,取出沉香,于花阴处阴干,后焙干,切成小方粒,即可隔云母片、最好隔金叶煎用。
注:制此香时,麝香仁用藏麝之当门子最佳,然其用量最关紧要,如沉香片置花木前阴干时,花木凋谢或萎死,则此香用麝太多矣,即不可轻用,须打粉另掺入其他香方(见下)中。
15.《二度梅花》
释名:梅花一年开两次为梅开二度,其花必华(色旺),而人才久用,一时休致再起复,为用则老道弥坚,其用也非后进小子可比,此香用《明德馨》旧制之沉香,故名。
用香:制沉香、梅花、侧柏、松香、苏合香、白芨
制
法:取早制之沉香(即曾以麝香、龙涎香水制过的精制沉香,因其用麝香过多,陈置而去其多之后之沉香片)打粉。以梅花、侧柏之干品打细粉,混合于沉香粉之
中。松香少量与苏合香碾细粉,以少量白芨汁(磨白芨取汁法见前),先混松香、苏合香粉压成薄片,烘干打粉,此粉与沉香、梅花、侧柏三物所成之粉混合,取适
量白芨浓汁搅合成泥,制成香饼,阴干,再焙干,即可。取以焚、煎、焖香之用。
16.《华勋印》
释名:苏东坡有诗《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中云“晚遇斯须何足云,君方论道承华勋”乃是仕途正隆,大有作为之喻也,此香宜官厅、客厅接待官场中人,使之附庸风雅之用也,故名。
用香:檀香、丁香、郁金香、桂花、龙涎香、蜂蜜
制
法:檀香用印度老山檀,切条浸于龙涎香溶液中(龙涎香液制法见前),泡三昼夜取出,阴干打粉。丁香用洋丁香之公丁香,郁金香用根茎焙干,桂花用干品,三种
香挫粗粉,以此粉混合檀香粉中,加适量蜂蜜制成粗线香焚用。或将丁香、郁金香、桂花干品三香打细粉,混合龙涎香制过之檀香粉中,再加少量海南沉香粉用为篆
香。印模可取福禄寿之类。以篆香炉焚用。再有此香中加入砂仁粉、白芍粉、豆蔻粉(砂仁、白芍、豆蔻都取干品碾磨微细粉)唯檀香粉减半。炼蜜为丸服用可消
食、化郁、开胃、除痞,是一味家传必备良药。
17.《翠和祥云》
释名:此为茶室所制之熏用香品也,以蒸茶之翠云霭气,与熏出之香雾,轻曳在茶烟香气之中,一片祥和、静志养心,此正茶与香配合生成大雅,故名。
用香:沉香、茉莉、蜂蜜、龙涎香
制
法:用海南熟沉香,以清水浸之,银钩除未尽之木质,及剔去旧土,用纯净之香挫成粗粒。取色白质佳之龙涎香少许与适量蜂蜜相和,将沉香粗粒以此膏相和成小块
状。取茉莉鲜花碾成泥,将沉香与蜂蜜、龙涎香所合成之小块裹于茉莉花香泥之中,压制成香饼阴干烘干,用熏香不出烟法即可。或制成细条线香,与茶室蒸茶前焚
之。
18.《宣和龙圆》
释名:此香之名借宋徽宗制茶之旧名化而用之,因此香为茶室专用,而且可以共茶同泡饮,故名。
用香:沉香、茉莉花、代代花、玉兰花、桂花、玫瑰花、蜂蜜。
制
法:用海南沉香或香港沉香之生香,或用星洲沉香之佳者,此方中沉香最宜生香,不取土熟之品。将生沉香用到削成薄片,置于蜂蜜中,浸泡二周至一个月。蜂蜜用
枣花、玫瑰皆可。把茉莉花、代代花、桂花、玫瑰花入臼碾成泥。如干品则打成粗粉。玉兰花取白玉兰以鲜花瓣入清水洗净。把四种花泥(如干品则以蜂蜜拌成泥
状)抹于玉兰花瓣上,烘干、打粉,再以蜂蜜和之,压成薄片,用蜂蜜粘于已备好之沉香片上,阴干后再烘干,即成。使用此香时,将花泥一面置于云母片上熏香,
或以电香炉煎之,亦将花泥面向下,待香气大出时,开炉翻过沉香面向下,煎之。待香气出尽,此香园已成碳状,不可弃之,用以煮水泡普洱茶、岩茶以及所有紧压
茶饼、砖、沱皆可,唯不适绿茶、白茶类。
三、熏衣香方
古人用香熏衣是很平常的事, 凡官员面君、学生拜师、高尚
宴会以及相亲会友,大多有以香熏衣之举。 古代男子尤重,几于当代女士用香水同, 唯如今之香水以化学手段合成并取之甲醛、乙醚、甘油等化学物质。 如用
劣质香水伤人不浅, 所以今人于用香远不如古人之健康, 古人熏衣之香,更取其天然, 因衣服近体与人接触多,所以要于养生共论。 另外现代制衣有化纤物
品,此质地之衣物则不宜熏香, 纯棉、纯丝之质地衣服最宜熏香。 日本“香道”表演中有一节目即为熏和服,可见熏衣传之东洋亦同。
1.《百花氛》
释名:花香怡人,若当春季与友人共坐于香花丛中,春风拂身,其乐何及。以此香以多种香花制成之香饼置于衣柜,犹衣之架于花丛,故名。
用香:玫瑰花、菊花、米兰、栀子花、檀香、龙涎香、白芨、龙脑香
制
法:此香制法有两种。第一种制成香丸:以玫瑰、菊花、米兰、栀子花之干品,碾粉。鲜花茉莉捣泥和粉于泥中,加适量龙涎香粉以白芨汁合之压成香饼。再以白芨
汁和檀香粉(檀香用印度老山檀打成细粉)压成纯檀香饼。二饼复合压之,阴干后成香丸,烘干,以薄纱包裹置于衣柜中名为“百花丸”。
第二种制
法:玫瑰、米兰、栀子花、茉莉花都用鲜品,去菊花不用。全部浸于龙脑香溶液中三日,取出碾成膏状再加适量龙脑香粉,紧压之,再与白芨汁共捣,加入适量檀香
粉乘未干,即以薄纱布分块包裹轻压成饼,再以纱布封之,阴干后即可入柜(此第二种香不用龙涎香溶液而改为龙脑香溶液,龙脑香本为树脂结晶极易溶于水)。
2.《东瀛旧制》
释
名:予久客日本,见其香铺中多售香品,尤以京都《松荣堂》之制为佳,其中有二款名“伽罗香”、“天人香”者,系使用沉香、檀香、冰片为主,外加一部分干
花、共挫为小颗粒。其制虽精,要亦平常之物,而所发之香气予以为过浓,尤其冰片之用太过抢味,今取其主要香品而去其过浓之物,改良之,故名。
用香:沉香、檀香、米兰、玉兰、丁香、龙脑香、龙涎香
制
法:沉香洗净去土,阴干后上洒龙涎香溶液中凡三次,阴干、焙干,打细粉。檀香取印度老山檀(不可用澳洲新山檀)打细粉,丁香用洋丁香之公丁香,打细粉,此
三种香粉按比例混合之。米兰花与玉兰花干品碾碎混入香粉中。龙脑香以适量为佳碾粗粉与前所制之香粉混合。取一纱布袋盛之,紧其口,置衣柜中,或悬于室中亦
可。
3.《香风常随》
释名:以香熏衣后留香甚久,穿着外出,动则生香风,而能常相伴随惹人亲近,故名。
用香:沉香、檀香、龙涎香、苏合香、茉莉花、百合花、龙脑香
制
法:用海南沉香洗净,打粉。印度老山檀香,与龙脑香适量同时打成细粉。茉莉花干品、百合花鲜花同碾成湿片状,加少许龙涎香再研细。然后除沉香外,再合一臼
内细碾,出而阴干、烘干即打成细粉。将沉香粉混打好的混合香粉中,再以鲜百合花捣泥与置配好之香粉共研成半温半干之泥状,压成香饼,阴干外裹以纱布做成棋
子大圆饼,烘干置于衣柜中。或再重研为粉,以纱布包裹,置于衣柜中。
注:因现代有电香炉,可以无明火,低温度熏香,所以凡熏衣之香品都可以置电香炉中,以小火力发香,发香后置之于衣柜中熏衣效果极佳。此法可以用沉香原片、檀香薄片直接使用,替代香方所制之香品,效果亦佳。
四、保健用香方
中
国医学自二千年前就有以焚香结合祝由治病制法, 至一千年前已有单独用熏香、焚香治病之法。 历来香方大都有保健作用,特别是制香的香品又有很多中药
材。 沉香即为名贵之中药材(台湾至今仍视为沉香为药材进口)。 所以制成几款保健香方, 此类香方在客厅、卧室乃至书房皆可选用。
1.《祛邪化滞圆》
释名:此典型中成药名也,然只可焚用不能服用。
用香:沉香、丁香、砂仁、紫苏、麝香、白芨、龙脑香
制法:沉香洗净去土,浸于麝香溶液中一昼夜,取出阴干,打细粉备用。丁香、砂仁、紫苏与适量龙脑香共同研成细粉,备用。白芨磨取黏汁,分两次掺入二种香粉,为两丸。上置沉香粉丸,下置丁香、砂仁、紫苏、龙脑香之香丸,压制成一香饼,以焚之(此香应于午后焚用)。
2.《清心饼》
释名:以香料走窜,醒脑清心,曾入丸散膏汤。此香饼以焚成之香入鼻,通肺心,较之服食更宜。
用香:沉香、细辛、蜀椒、白芍、龙脑香、西红花、白芨、桂皮
制法:沉香洗净,研成粗粉。蜀椒、龙脑香、西红花、白芨、桂皮
制法:沉香洗净,研成粗粉。蜀椒、龙脑香、西红花、白芍、桂皮共研成细粉。以少量细辛碾成粗粉,混入蜀椒、龙脑香、西红花、白芍、桂皮共研成的细粉中,再研成更细的粉,加入适量研磨之白芨汁合成香饼,乘湿双面压入沉香粗粉,阴干,再焙干焚用。此香饼宜清晨饮茶时焚用。
3.《天水香》
释名:天一生水,此方六味香品都能入肾,肾水旺可滋命门之火,水火相济为男子益精补气壮阳之良品,用之应时可得大益,故名。
用香:沉香、茱萸、苏合香、琥珀、桂皮、干姜、蜂蜜、黑豆
制
法:先将茱萸、苏合香、琥珀、桂皮、干姜焙干。再以黑豆用文火取汤,用此汤将焙干之诸品浸软,碾成半湿状泥,阴干,再烘干,再研成混合粉。沉香取海南熟
沉、洗净、去其残木,打粉。然后以此二种香粉混合,加入适量蜂蜜制成小香饼,阴干再焙干。此香可焚、可煎。如煎用,其香尽所成之碳,可研磨以淡盐汤冲服,
可治心肾不交诸症。
4.《安魂香》
释名:香之用早有安神助眠之功效。而一缕清香能入神窍,其安魂定魄之功用甚著。以安神之香品焚成抚魂之青烟,故名。
用香:沉香、安息香、乳香、白芷、小茴香、蜂蜜
制
法:沉香洗净,乘湿和安息香入臼中共捣成粗粒,加乳香再捣成细粉。白芷、小茴香以淡盐水浸泡三小时取出,焙干,研成细粉。将二种香粉混合再研成极细的粉。
以模制成篆香,睡前焚用。如以此香粉合入适量蜂蜜,制成香丸(如绿豆大小),以煎香法用之,香气出尽再以所余之其灰丸,于睡前以水冲服,亦可安神消食。
5.《香语饼》
释名:汉侍中刁某,年老口气,帝赐以丁香口含。后人以为丁香可去口臭。典故以“含香”为做大官,故名。
用香:丁香、龙脑香、沉香、茉莉花、薄荷、蜂蜜
制法:丁香用南洋产乔木之丁香花公丁香,打粉。以薄荷与茉莉花碾成粗粉。龙脑香和沉香研成细粉。将两粉混合再研成极细粉,加入适量蜂蜜合丸。压饼,阴干,再焙干。煎用,其香气大出后即可取为口含之物。唯须以余香犹存时用之或与冰糖同时含于口中,亦佳。
注:本章所列保健香方以焚、煎、熏及置于衣柜、袖袋中为主,不可轻易服用,如为消食开胃可用焚后之碳煮水服之。
7. 樟树、
]一.树种
中文名:樟树 别名:木樟、乌樟、芳樟、番樟、香蕊、樟木子、香樟 拼音:zhāng shù 学名: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 类别: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樟目 樟科 樟属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香樟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树种,分布区域在北纬10—30°之间,但主要产地是中国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浙江等省(区),尤以台湾为多。
[编辑本段]樟树的形态特征
三十年的大香樟樟树是属于樟科的常绿性乔木。高可达50米,树龄成百上千年,可称为参天古木,为优秀的园林绿化林木。树皮幼时绿色,平滑;老时渐变为黄褐色或灰褐色纵裂。冬芽卵圆形。叶薄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0厘米,宽3.5—5.5厘米,顶端短尖或近尾尖,基部圆形,离基3出脉,近叶基的第一对或第二对侧脉长而显著,背面微被白粉,脉腋有腺点。花黄绿色,春天开,圆锥花序腋出,又小又多。球形的小果实成熟后为黑紫色,直径约零点五公分;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灰褐色的树皮有细致的深沟纵裂纹。樟树全株具有樟脑般的清香,可驱虫,而且永远不会消失。叶互生,纸质或薄革质,树干有明显的纵向龟裂,极容易辨认。据说因为樟树木材上有许多纹路,像是大有文章的意思。所以就在“章”字旁加一个木字做为树名。 樟树是常绿乔木,它的常绿不是不落叶,而是春天新叶长成后,去年的老叶才开始脱落,所以一年四季都呈现绿意盎然的景象...樟树的小花非常独特,外围不易分辨出花萼或花瓣的花有6片,中心部位有9枚雄蕊,每3枚排成1轮。 【常发病】 病虫害防治 一、白粉病:此病多发生在圃地幼苗上。在气温高、湿度大,苗木过密。通气不良的条件下最易发生。嫩叶背面主脉附近出现灰褐色斑点,以后蔓延整个叶背,并出现一层白粉,严重的嫩枝和干上也有白粉。 防治方法: 1、苗圃要经常注意环境卫生,适当疏苗;或发现少数病株时应立即拔除或烧毁。 2、发生时用波美0.3—0.5度的石硫合剂,每10喷射一次,连续三、四次。 二、黑斑病 樟树种子发芽出苗后长出1—4片叶时,容易发生此病。从苗尖向根部变成黑褐色而死亡。 防治方法 播种时做好种子、土壤及覆盖物等消毒工作。在发病时,先拔除烧毁病苗,并用0.5%的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喷射二、三次,即可防止蔓延。 三、樟叶蜂 一年中发生代数多,为害期长,1年生苗受害严重死导致枯死,造林后树木树冠上部嫩叶常被吃光,严重时影响树木生长。 防治方法:可用0.5公斤闹羊花或雷公藤粉加清水75—100公斤制成药液喷射苗木,或用90%敌百虫或50%马拉松乳剂各2000倍液喷杀。 四、樟梢卷叶蛾 一年发生数代,幼虫蛀食枝梢,影响樟树高生长,致使干形弯曲。 防治方法: 1、3月樟树新梢抽出后,第一代幼虫孵化时用90%敌百虫、50%二溴磷乳剂、50%马拉松乳剂10000倍液进行喷射,每隔5天一次,连续二、三次,能杀死幼虫。如果幼虫已蛀入新梢,也可喷洒40%乐果乳剂200—300倍液。 2、苗圃或小面积林地,可在冬季收集枯枝落叶烧毁,以消灭越冬蛹。 五、樟果螟 一般为害樟树幼苗和20年生以下幼树。一年发生二代。第一代幼虫在5月底到7月中旬为害。第二代幼虫在8—9月为害,幼虫成群集结于新梢上取食叶芽,并吐丝把残叶卷成球状,包扎顶芽,以至新梢枯死,甚至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 1、幼虫刚开始活动尚未结成网巢时,用90%敌百虫4000—50000倍液进行喷射,即可杀死。 2、如果幼虫已结成网巢,最好将其栽掉烧毁。 六、樟天牛 1、成虫产卵期(五月上旬至六月上旬)用铅丝刷刷产卵疤痕,刺卵或初孵幼虫。 2、用人工剪除被害枝,后由排泄孔注入敌敌畏等药剂,将其中幼虫杀死。 七、蚜虫 蚜虫多发生在春季,以危害嫩叶、嫩稍为主,吸吮汁液,以致叶片背面不规则的皱缩、卷曲、变色、脱落,甚至全株枯萎以致死亡。同时,蚜虫分泌大量密露,沾污枝叶,诱发烟煤病。发现大量蚜虫时,应及时喷药防治,具体措施如下: ①用1:15的比例配制烟叶水泡制4小时后喷洒,或用1:6-8的比例配制辣椒水(煮半小时左右)喷洒,或用1:20-30的比例配制洗衣粉水喷洒,或用1:20:400的比例配制洗衣粉、尿素、水混合溶液喷洒,连喷2—3次, 均能取得防治很好的效果。 ②春季蚜虫孵化初期(4、5月份),是防治蚜虫的最佳时期。此时,用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50%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50%辛流磷乳剂1000倍液,或50%久效磷乳剂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济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剂3000倍液,或2.5%灭扫利乳剂3000倍液等,喷洒树冠1-2次。 ③对桃粉蚜一类本身披有蜡粉的蚜虫,施用任何药剂时,均应加入0.3%肥皂水或洗衣粉,增加粘附力,提高防治效果。
樟树效用
本种为亚热带地区(西南地区)重要的材用和特种经济树种,根、木材、枝、叶均可提取樟脑、樟脑油,油的主要成分为樟脑、松油二环烃、樟脑烯、柠檬烃、丁香油酚等。樟脑供医药、塑料、炸药、防腐、杀虫等用,樟油可作农药、选矿、制肥皂、假漆及香精等原料;木材质优,抗虫害、耐水湿,供建筑、造船、家具、箱柜、板料、雕刻等作用;枝叶浓密,树形美观可作绿化行道树及防风林。樟树的木材耐腐、防虫、致密、有香气。是家俱、雕刻的良材;除了用来提炼樟脑,或栽培为行道树及园景树之外,樟脑还有强心解热、杀虫之效,夏天如果到户外活动时可以试试看:摘取樟树的叶片,揉碎后涂抹在手脚表面上,有防蚊的功效。科学研究证明,樟树所散发出的松油二环烃、樟脑烯、柠檬烃、丁香油酚等化学物质,有净化有毒空气的能力,有抗癌功效,过滤出清新干净的空气,沁人心脾。长期生活在有樟树的环境中会避免患上很多疑难病症。因此,樟树成为南方许多城市和地区园林绿化的首选良木,深受园林绿化行业的青睐。
樟树习性
樟树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当移植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水涝容易导致烂根缺氧而死,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速度中等,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凉。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此外抗海潮风及耐烟尘和抗有毒气体能力,并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较能适应城市环境。 香樟适应海拔高度:1800m以下 绝对最低温: -10.00°C 光照反应: 喜光 水分反应:喜湿 对特殊土壤条件的适应能力:不耐瘠薄 耐盐碱 忍受大气污染种类:多 地形条件:丘陵、 平原 土壤类型:砂壤土 树种分布区:浙江 、福建 、江西 、台湾 、湖北 、湖南 、广东 、云南 花期:第一次4月~ 5月,初夏开花,黄绿色,圆锥花序 果期:第一次8月~ 11月 树高:可达3000.00cm 树高年生长量:100cm 胸径年生长量:2.40cm 繁殖方法:两性繁殖
[编辑本段]樟树的应用
【来源】为樟科植物黄樟的果实,植物形态详香樟条。 【采集】秋季采,阴干。 【性味】微辛,温。 【功用主治-香樟果的功效】解表退热。 治高热感冒,麻疹,百日咳,痢疾。 【选方】①治高热感冒,麻疹:香樟果一至二枚。 研末,开水送服。 ②治百日咳,痢疾:香樟果二钱,桉叶二钱,水煎服。
香樟树根的功效
【异名】香通,走马胎,樟脑树根、土沉香、山沉香。 【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树根。 【采集】2~4月间采挖。 洗净,切片硒干。 【药材】为横切或斜切的圆片,直径4~10厘米,厚2~5毫米。 质硬,有樟脑气味。以片大、均匀、色黄白、气味浓香者为佳。 产江西、四川、贵州、广东、湖南等地。 【性味】《分类草药性》:辛,无毒。 【功用主治-香樟根的功效】理气活血,除风湿。 治上吐下泻,心腹胀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疥癣瘙痒。 ①《分类草药性》:治一切气痛,理痹,顺气,并霍乱呕吐。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③《贵阳民间药草》:理气,行血,健胃。治胃病,筋骨疼痛,狐臭,脚汗。 ④《四川中药志》:避邪恶,除风湿。治霍乱腹胀,宿食不化,手足风湿痹痛及疥癣瘙痒。 ⑤《湖南药物志》:发表,散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4~6钱;或浸酒。外用:煎水洗。 【选方】①治气胀、气痛:香樟根末五钱。 熬甜酒吃。 ②治风湿,跌打损伤,筋骨疼痛:香樟根五钱,铁筷子五钱,白龙须五钱,岩川芎五钱(生者各一两)。泡酒吃,早晚一次,每次服酒五钱。 ③治风湿疼痛:香樟根煎水外洗。 ④治歪嘴风:鲜香樟根二两,枫香树根皮五钱。混合捣烂,外包(歪左包右,歪右包左)。 ⑤治狐臭:香樟根为细末,加入生米饭混合成团,搓揉腋下。 ⑥治脚汗:鲜香樟根皮,捣烂,包脚底过夜。 ⑦治虫牙痛:樟根白皮加食盐少许,捣烂敷痛处。
【病虫害防治】
1、樟梢卷叶蛾。一年发生数代,糼虫蛀食嫩梢,被害苗枯死。香樟花 防治方法:可用40%乐果200-300倍液喷杀糼虫,当糼虫大量化蛹期间结合抚育进行林地除草培土,杀死虫蛹。 2、樟叶蜂。浙江省一年发生1代或2代。5月上旬和6月上旬分别为第一代和第二代幼虫期。 幼虫危害嫩叶的防治方法:用90%晶体敌百虫或50%马拉松乳剂各2000倍液喷杀,也可用0.5公斤闹羊花或雷公藤粉末加水75-100公斤制成药液喷杀。 3、樟巢螟。幼虫辟集于新梢上取食叶芽,并吐丝把叶卷成球状,包住顶芽,造成新梢枯死甚至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此幼虫一年发生2代,第一代幼虫在5月底到7月中旬为害,第二代幼虫尚未结成网巢时,用90%晶体敌百虫4000-5000倍液喷杀,如幼虫已结成网巢,可人工摘除烧掉。 4、白粉病。开始幼苗嫩叶背面主脉附近出现灰褐色斑点,以后蔓延至整个叶背,并出现一层白粉。 防治方法:注意苗圃卫生,适当疏苗,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烧掉,病症明显时,用波美0.3-0.5度的石硫合剂,每10天喷一次,连续喷射3-4次。
[编辑本段]二.城市名
公园概述
樟树市地处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鄱阳湖平原南缘,地理坐标:东经115°06′33〃—115°42′23〃,北纬27°49′07〃—28°09′15〃。 市人民政府驻药都南大道。邮编:331200。行政区划代码:360982。区号:0795。2003年底,总人口53.6万人。 在历史上,它曾是我国中原与岭南舟车孔道,是1988年10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的新兴城市。樟树市历史上曾名清江县,是江西四大古镇之一。它以其特有的药材生产、加工、炮制和经营闻名遐迩,素享“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到樟树不灵”之美誉,是我国著名的“南国药都”。樟树市名称的来历缘于远古“聂友射鹿“的传奇故事,故此又有“鹿江“之说。它与“瓷都“景德镇等并列为江西省四大名镇,明代为全国三十三大工商重镇之一。
地理交通
市域东邻丰城市,南接新干县,西连新余市渝水区,北靠高安市,距省会南昌89公里。市境东西长约58千米,南北宽约31千米,赣江将市境分为河东、河西两部分,面积1290.99平方千米(城市面积32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8平方千米),耕地62.7万亩(其中水田51.5万亩,旱地11.2万亩),可养水面6.6万亩,林地34万亩。赣江、袁水汇流于此,樟树港为赣江上第二大港。浙赣铁路、京九铁路和昌樟高速、赣粤高速、105国道及在建的上海至昆明高速都通过该市,水陆交通便捷。
历史沿革
自西周至春秋战国,先后属吴、越、楚。秦汉至隋唐,先后分属新淦、建成、汉平、宜春、新余、始平等县。五代南唐升元二年(938年)8月,析高安、新淦部分地区置清江县,治所潇滩镇(宋改临江镇),宋设临江军,元改临江路,明为临江府,一直沿袭至清末民初。民国时期撤府设道,清江属庐陵道,不久直属于省,先后属江西省第一、二行政督察区。1930年在临江建立清江县苏维埃政权。 1949年6月在樟树镇建立清江县人民政府,同年7月迁临江镇,翌年3月迁回樟树镇,属南昌分区专员公署,1959年改属宜春专员公署。1987年12月清江县实行省计划单列。1988年10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清江县,设立樟树市,12月正式挂牌。
行政区划
2004年辖5个街道、10个镇、4个乡。 淦阳街道 辖:共和东路社区、药都社区、药王街社区、封溪社区、楼门前社区、南桥社区、郭里村、曲水村。 鹿江街道 辖:市背社区、东门社区、鹿东社区、边街社区、站前社区、堎上社区、西堡村、大路口村。 吴家巷街道 辖:沙田新村社区、中山公园社区、洲上街社区、垱下亭社区、龙溪村、吴家巷村、誉洲村。 大桥街道 辖:大桥社区、东村社区、南上社区、枧头社区、湾里社区、土塘村、古城村、下汽村、张家村、松湖村、溪园村、湖坪村、龙湾村。 城北街道 辖:张家山居委会、门楼里居委会、龙王庙居委会、金岸居委会、薛溪居委会、蓼洲居委会、袁赣居委会、荷湖居委会、洲上村、回龙村、蛟湖村、杏塘村、沙埂村、朱山村、麻埠村、徐家堎村、光明村、中坊村、郭坊村、杨林村、枨湖村、马堎村、槎市村、桑林村、礼洲村、朱坊村、喻张村。 临江镇 辖:西大街居委会、民主街居委会、府前街居委会、临江居委会、双洲村、渚塘村、姜璜村、芦阳村、武塘村、尹家村、寒山村、枫林观村、庙前村、彻埠村、王家圳村、仰山村、芦塘村、前祝村、纽塘村。 永泰镇 辖:永泰街居委会、车埠村、大观村、洋塘村、石岗村、孔埠村、灌上村、大塘村。 黄土岗镇 辖:墨庄居委会、黄岗居委会、天井村、荻斜村、谢家村、沃塘村、湖头村、上蒋村、柘湖村、黄家村、下蒋村、裴家村、方家村、横坑村、廖家村、管付村、管王村、窑下村、湖下村、黄铜村、山里村、丁皮村。 经楼镇 辖:经楼街居委会、后窑村、前窑村、杨彭村、经楼村、沿园村、水溪村、皎湖村、湾头村、神岭村、中林村、横岗村、大路村、小洋村、老店村、两江村。 昌付镇 辖:双金园艺场、城头街居委会、安岗村、城头村、孟塘村、太平村、港口村、马青村、洛湖村、安阳村、蓝房村、新江村、袁江村、忠心村、港东村、塘边村、长兰村、邹岗村、昌付村。 店下镇 辖:店下居委会、乌溪村、大汗村、芦岭村、松湾村、花园村、沅江村、官塘村、淦上村、洞塘村、枫树村、石陂村。 阁山镇 辖:东站居委会、黄家巷村、渡桥村、孙家村、上阳村、韶塘村、芗溪村、关坊村。 刘公庙镇 辖:大公居委会、滁山村、塘祖村、镇萧塘村、北坑村、五洲村、枧桥村、东港村、雌溪村、横塘村、庚塘村、湖丘村、杨家村、南保村。 观上镇 辖:观上居委会、揽上村、邓坊村、郭峰村、北堡村、巷里村、定安村、上埠村、下聂村、夫田村、陈家村、横里村、曹溪村。 义成镇 辖:义成居委会、刘家村、狮山村、乌塘村、泉港村、黎圩村、肖家村、清泉村、罗港村、太和村、前坑村、广德村、那巷村、淖港村。 中洲乡 辖:中洲居委会、荷陂村、严家村、新屋村、来陂村、车塘村、石桥村、西塘村、万塘村、石头村、江平村、甘竹村。 洲上乡 辖:大洲居委会、严埠村、袁家村、蒋家村、中团村、牌楼村、天符村、小洲村、店前村、铜江村、灌溪村、湖西村、逢中村、村楼村、双塘村、洲山村、溪西村、榆树村、田段村、滩下村、雄杨村、市园艺场。 洋湖乡 辖:横梁居委会、双溪村、荷园村、洋湖村、小溪村、古亭村、福城村、晏梁村、东阁村、武林村、敖洲村。 吴城乡 辖:山前居委会、山中村、东塘村、双港村、莲塘村、秧田村、塘下村、吴城村、堆上村、路口村、湛溪村、白路村、麾塘村、沽塘村、举塘村、上京村;市试验林场。
药都樟树
樟树的药业源远流长,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药村集散地,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之誉。镇郊的阁皂山是一个天然药场,绵延200余里,草木丰茂,盛产各种药材,其中动、植物药材和矿物药材达百余种。早在东汉建安时期,道家张道陵、葛仙翁等即修炼于此。他们一面迷信说教驱邪,一面采药炼丹治病、传授炮制之法。后来葛氏之孙葛洪,总结行医经验,著成《时后备急方》,流传于世。唐宋时期,樟树药业日益发达,采药卖药者日增,药铺、药材行、分庄逐步兴起,并向外省扩张。明朝初年,这里建起一座三皇宫(即药王庙),每逢农历4月28日唐代名医孙思邈生日,就在庙侧设立交易场所,全国各路药商,多云集于此,进行贸易。明末清初,樟树中药铺已发展到200多家,同时,外省药商也来此设立药行,甚至还建有同乡会组织。这样渐渐变成了药材集散中心。至今境内仍有不少保存完好的炼丹井、洗药池、古寺、药庙等胜迹。樟树人采集、炮制中药材世代相传,掌握了许多秘传妙法,无论是炒、浸、泡、炙,还是烘、晒、切、藏,均有独到之处。优秀药工切的药片,“薄如纸,吹得起,断面齐,造型美”,色、香、形、味、效俱佳。樟树的药师、药工、药商走遍全国药材产地,采集、选购品质上乘的药材原料运回加工,使得樟树的药材品种齐全,质地精良。樟树因此成为全国中药材生产、加工、炮制和经营中心。 “药都”的形成,除因其地理条件优越、水路交通发达之外,与其盛产药材,精于药材的种植、炮制、经销和保管,更是密不可分的。阁皂山有天然药材200多种,中外闻名的江枳壳、面枳实,就是当地特产之一。樟树本地,对药材质量的要求非常严格,药材必须纯净,饮片加工务其精细。如今历朝的“药王庙会”已发展成一年一度的全国药材交流大会。每年请柬一经发出,香港、新加坡以及全国各省、自治区、市的药界同仁蜂拥而来。届时的樟树,就成为药的世界、药的海洋。在药都东门外的宽阔坪场上,一片专门用以进行交易活动的富丽堂皇的建筑群拔地而起,总占地面积15000多平方米,可容纳万余人同时进行交易活动。
名胜古迹
悠久的历史为樟树市留下很多名胜古迹,境内已发现的古遗址就有122处之多,居江西省的首位,其中包括距今4500年前的筑卫城。樊城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吴城商代遗址。古遗址中出土的一批石器、陶器、瓷器、青铜器、书画、金石等珍品被誉为“国之瑰宝”。还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南唐的太平观碑和建于宋朝的阁皂山鸣水桥等。阁皂山距市区20公里,是全国道教三大名山之一,唐高宗曾赐号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朱熹、文天祥等我国古代名人都在此留下过名言佳句。 道教圣地--阁皂山 阁皂山位于樟树市东南20公里处的赣江东岸,绵直200余里,因其“形如阁,色如皂”而得名。相传道学家葛玄曾在此修真悟道、后云游四海,最终仍回到阁皂山、并在骆驼峰之侧修建卧云庵,筑坛立灶,炼丹8载,终成“九转金丹”。他服丹“飞升”后,被道教尊为“太极仙翁”。葛玄的“仙迹”使得阁皂山成为一名胜,道学家云集于此。北宋杨申《阁皂山景德观记》云:学道之士五百人,为屋一千五百间、可见当时之盛况。 阁皂山峰峦越百,仙道遗迹比比皆是。骆驼峰为葛玄得道藏丹处。太极峰为玉女理鬃处,西坑桂壁峰为张道陵修炼之地、有张天师坛。剑劈石、双鲤门、风门、一天门、丹井等处、无不俊美奇特,加上那美丽的神话传说,更显得神奇无比。凌云峰峡口的悬崖上,飞跨着一座石拱桥名曰鸣水桥。它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历经了800多年的风雨、桥拱至今完好无损。 吴城商代遗址 位于樟树市西南44公里的山前吴城村、肖江上游的丘陵坡地上。它是在江南首次发现的较大规模的商代文化遗址。考古界称之为“吴城文化”。遗址中心在吴城村土城内。1973年修水库时,被民工发现。后经6次发掘,面积达61.3万平方米,清理出房基2座,灰坑和窑地55个,墓葬16座。陶窑2座,出土较完整的石器、铜器、玉器、牙雕等900余件。这些遗迹、遗物的发现,为探讨江西地区商周青铜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樟树市博物馆陈列有部分实物和资料,供游人参观。与吴城遗址相伴相随的是樟树市境内最大的水库--吴城水库,水库面积将近10平方公里,为樟树市一大旅游胜地!
特产
樟树自古就有“酒乡”之誉,因“清、香、醇、补”四大特色而得名的“四特”酒就是樟树特产之一,源于宋代有名的土酒。周恩来总理曾赠它“清香醇纯、回味无穷”八个字,于1988年7月获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 樟树悠久的种植柑桔的历史,被定为全省柑桔生产重点市,全国85个柑桔生产基地之一。樟树红桔以色艳、味甜、皮薄、核少而闻名全省,行销海内外。 风土人情 樟树市位于江西省中部,鄱阳湖平原的南缘,市域跨赣江中游两岸。境内有浙赣铁路、京九铁路、赣粤高速、沪丽高速公路,105国道及赣江水道,是交通便利地区。地貌主要有三种类型:河谷堆积平原地形、构造剥蚀低丘岗阜地形、构造侵蚀低山丘陵地形,其中平原面积较大,有871.9平方千米,占全市67%以上,适宜种植粮、棉、油等各类农作物,土、肥、水、热等生产条件优越,峰岭为数不多且不高,主要有玉华山、阁皂山等,山区植物多以松、杉、竹等为主,也生活有各种野生动物。地下矿床储量丰富,有盐、煤炭、铁等,以岩盐储量为最,有100亿吨以上,质优且易开采。 樟树市以“药、酒、盐”闻名于世,药业源远流长。著名道教创始人葛玄于东汉建安七年在阁皂山结庐修道、采药炼丹、行医济世,开启了樟树医药之源,后经历代医药家不断努力,樟树赢得“药都”称号,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誉,樟树镇也成为江南最大的“药码头”,樟树“药帮”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中樟树产的枳壳、陈皮、枳实、黄栀子、苏叶等均是各地药家竞相采用的地道中药材,枳壳更是历朝历代皇家贡品。 樟树药文化源远流长,酒文化也毫不逊色。“名酒来清江,嫩色如新鹅”。樟树先民酿制的酒在南宋就享有声誉。四特酒更是以“清、香、醇、纯,回味无穷”闻名遐迩。四特酒几十个品种的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深受欢迎,畅销不衰。 盐化工是新兴产业,随着我市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盐化产业链逐步做大,已成为支柱产业和我市的特色品牌。 樟树人文历史厚重。从南唐升元二年建县至清同治九年,共出进士293人,举人403人,平均每二年一人中举人,每三年一人中进士。一家六代出十八名进士,五子登科先后进士及弟,兄弟同榜双进士被传为佳话。名臣武将、名流学者人才辈出,灿若群星。市内筑卫城遗址、吴城遗址、樊城堆遗址,记载了樟树先人们丰富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信息;黄土岗墨庄,反映了樟树人民诗书传家、文章治国的一腔豪情;阁皂灵山,孕育了樟树药业渊远悠久,勃勃生机;历代药家名医,更映衬了樟树是个多士之帮,人文荟萃之地。 如今,樟树人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奋勇两争,打造三都,一定会把樟树建设得更加美好。 樟树市各乡(镇)、街道邮政编码 地名 邮政编码 樟树市� 市区 331200 樟树市� 大桥街道办事处 331200 樟树市� 洋湖乡 331202 樟树市� 永泰镇 331203 樟树市� 店下镇 331205 樟树市� 阁山镇 331205 樟树市� 观上镇 331207 樟树市� 城北街道办事处 331208 樟树市� 经楼镇 331209 樟树市� 临江镇 331211 樟树市 洲上乡 331211 樟树市� 刘公庙镇 331212 樟树市� 昌傅镇 3312134 樟树市� 双金园艺场 331213 樟树市� 吴城乡 331214 樟树市� 中洲乡 331215 樟树市� 黄土岗镇 331215 樟树市� 义城镇 331216
8. 这是丁香么如果是,是什么丁香
羽叶丁香
图片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D3%F0%D2%B6%B6%A1%CF%E3
羽叶丁香,落叶灌木,高1-3m。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9,先端尖或渐尖。圆锥花序侧生,花白色或粉红色。中国特有种。零星分布于内蒙古、宁夏、陕西、四川、青海,生于海拔2000-3100m处的阳坡灌丛或郁闭度小的针阔混交林内。国家三级保护濒危种。
羽叶丁香
种中文名:羽叶丁香 羽叶丁香
种拉丁名:SyringapinnatifoliaHemsley
科中文名:木犀科
科拉丁名:Oleaceae
属中文名:丁香属
属拉丁名:Syringa
保护级别3
分布陕西(户县、太白山、周至)、青海(循化)、四川(金川、宝兴、康定)海拔下限(米)2000 海拔上限(米)2800
现状:濒危种。羽叶丁香为中国特有种。星散分布于陕西秦岭中部和四川、青海的局部地区。由于繁殖力弱,生长缓慢和森林砍伐而导致生境破坏,天然资源不断减少,即将陷入绝灭的险境。
资料http://ke..com/view/127059.htm
9. 二年级下册必读书目有哪些
1、《读读童谣和儿歌》(共四册)。
养成一个良好的书写习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特别重要。《写字》配合语文教材,附有笔顺,字体清晰,学生容易辨别字的具体位置和结构,对初学孩子有很大帮助。
10. 浅谈小学生如何修改作文
朱亚茸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二曲镇西街小学 710400 常言道“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古往今来,许多著名作家修改文章的佳话不胜枚举。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学生的修改能力则是培养出来的。通过我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修改作文有五种方法:朗读修改法,同学互评法,时间冷却法,老师讲评法,佳作参考法。 一、朗读修改法 完成习作后,可出声地朗读几遍,让自己的耳朵当“老师”。说来奇怪,文章一朗读,什么地方丢字落字,什么地方不流畅,什么地方有毛病,都听出来了。凡是读起来绕口、听起来别扭的地方,就自己查找问题,进行修改。例如,有一个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道:“一进校园,我首先第一个看到的就是那富饶的假山。”当他朗读此句时,总觉得别扭,后经过自己思考,认为“首先”与“第一个”应保留其一,避免重复;又觉得用“富饶”来形容假山有些不妥,改为用“造型新颖”更为合适。修改好的句子再来读一读,觉得流畅多了。看来“耳朵”这个老师还真是挺称职,把毛病都挑了出来。另外朗读法对于作文中的丢字落词现象、对于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现象都是快捷有效的。 二、同学互评法 熟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为自己写的作文是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而别人并知道你在想什么,只能凭文字来理解,往往会出现自己写得不清楚可是自己明白,别人却不明白。正因如此,同学互评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彼此“横挑鼻子竖挑眼”一番,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就难逃“法眼”了。可不要小瞧这一位位能力挺强的学生,在作文中的好词佳句不断,比喻、拟人交错使用,可是一到“小老师”那就通不过去了:“你一会儿写花,一会儿写蓝天,一会又写树,一会又写小草,按照你这样的顺序,读完作文害得我像吃了‘点头丸’似的,忽上忽下。”小作者也不服气,争辩自己就是按这个顺序观察的。二人争执不下,找老师理论。老师因势利导,讲解了观察顺序的重要性和观察方法,两位同学点头称是。不见得“小老师”比小作者的水平高多少,但能挑出毛病来加以改正,写作水平就会在一次次的修改中提高。 三、老师讲评法 其一要抓住重点。作文讲评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只抓一些枝节问题,而要抓住重点。讲评重点突出,学生印象才能深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文讲评的重点,要根据这次作文的训练重点来确定,同时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全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从高年级的学生作文来说,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要看思想情感是否健康、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恰当、层次是否清楚、词句是否确切,这些问题都属于作文的基本功训练。如果老师只讲一些原则和列一些条条框框的话,虽然道理你讲对了,但学生不一定有收获,而且还不会运用。其次要重在鼓励。学生都爱听鼓励的话,作文讲评,主要采取表扬鼓励的方法,要善于发现全班的共同进步、共同用功之处,再热情加以鼓励。表扬鼓励要照顾全面,不要一味表扬少数几个写得好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苦心与进步。还要特别注意发现比较差的学生的点滴进步,当众加以表扬。要通过讲评,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用心的地方被老师发现了、提到了,体会到成功和进步的喜悦,也看到自己的不足,盼望下次作文能写得更好。 四、时间冷却法 一次偶然事件中,使我意外发现了此法。当学生写完《校园春色》这篇文章后,没有时间修改,过一段时间后,我来了个亡羊补牢,没想到效果却极佳,深思后豁知:学生写作是当时水平,而经过一段时间,又学习了新的课文,阅读了新的作文,知识又有了新的积累,所以再修改以前的作文,又有了不少创新。如学习了《锡林格勒大草原》这篇文章后,学生了解了课文是以诗歌作结尾,在学生作文中就出现了以“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开头和以“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呀吹向我们……”为结尾的文章,来表达心情,吸引了读者。《南京长江大桥》以描写天气做衬托,以毛主席诗词做结尾,在学生作文中就出现了“和煦的阳光,凉爽的春风,让人心旷神怡”、“校园春色关不住,欢声笑语出墙来”、“紫丁香,开紫花,朵朵张开小嘴巴,在那绿叶衬托下,散发清香笑哈哈”等构思新颖、用词准确的好句子,使自己的写作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写完立即修改是一个好方法,而过一段时间返回头来修改,也不失为一种好的修改方法。 五、佳作参考法 一个善于写作的人,必多读书、勤积累。我们班每学期都要开展佳作欣赏活动,让学生陶醉在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中;也要举办作文展示,不光学习别人的作文,也要展示一下自己的作文水平,让学生品尝到写出好作文的喜悦;每周不少于百字的好词佳句摘录更是一项雷打不动的作业。在平时的多读多积累中,学生学到不少知识。有的同学以佳作为参考,把自己的文章修改成这样:“春姑娘越过山岭,跨过草原,来到我们身边,给我们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增添了无限生机。”“校园里有迷人的四季:桃红柳绿的春季,花繁叶茂的夏季,枫红菊香的秋季,松青雪白的冬季。不过最让我喜欢的还是那校园的春天。”通过好词佳句的点缀,使学生的作文润色不少。 学生学会修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要通过长期多样的训练,可采用精批精改,精批粗改、面批面改、小组评改、学生分头评改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古人说:“三分貌七分扮。”我想只要我们坚持引导学生“三分文章七分改”,就一定能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不断进行探索,寻找合适的作文讲评方式,才能使学生“改千遍也不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