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co丁香油

co丁香油

发布时间: 2022-05-10 16:54:08

『壹』 九里香的化学成份

九里香叶含多种香豆精类化合物:九里香甲素(isomexoticin),九里香乙素(murpanidin),九里香丙素(mur-panicin),长叶九里香内酯二醇(murrangatin),长叶九里香醛(murralongin),5,7-二甲氧基-8-(3’-甲基-2'-酮基丁基)香豆精[5,7-dimethoxy-8-(3’-methyl-2’-oxobutyl)-coumarin],海南九里香内酯(hainanmurpanin),7-甲氧基-8-(2’-甲基-2’-甲酰基丙基)-香豆精[7-methoxy-8(2’-methyl-2'-formylpropyl)。Couma-rin],脱水长叶九里香内酯(phebalosin),8-异戊烯基柠檬油素(8-isopentenyllimettin),欧芹酚甲醚(osthole),月橘香豆素(coumurrayin),九里香香豆精(paniculatin),欧前胡内酯(in-peratorin),水合橙皮内酯(meranzin hydrate),九里香酸(paniculin),九里香内酯酮醇(murpaniculol),水合橙皮内酯甲酸酯(coumurrin),水合橙皮内酯异戊酸酯(murrayatin),小芸木呋喃内酯(microminutin),异橙皮内酯(isomeranzin),橙皮油内酯烯酸(auraptenol),长叶九里香内酯二醇乙酸酯(murrangatin acetate),异九里香内酯酮醇异戊酸酯(paniculonolisovalerate),九里香内酯醛(paniculal),异长叶九里香醇烟酸酯(isomurralonginol nicotinate),九里香内酯烯醇醛(panial),顺式欧芹烯酮酚甲醚(cis-osthenon)等。还含黄酮类化合物:3’,4 ’,5,5’,7-五甲氧基黄酮(3’,4’,5,5’,7-pentamethoxyflavone),3,3’,4’,5,5’,6,7-七甲氧基黄酮(3,3’,4’,5,5’,6,7-heptamethoxy flavone),3,3’,4’,5,5’,7,8-七甲氧基黄酮(3,3’,4’,5,5’,7,8-heptamethoxy flavone),3’,4’,5,5’,7,8-六甲氧基黄酮(3’,4’,5,5’,7,8-hexamethoxy flavone),月橘素(exoticin),4’-羟基-3,3’,5,5’,6, 7-六甲氧基黄酮(4’-hydroxy-3,3’,5,5’,6,7-hexamethoxy flavone)等。又含半胱氨酸(cysteine),丙氨酸(alanine),脯氨酸(proline),酪氨酸(tyrosine),亮氨酸(leucine)等游离氨基酸,以及催吐萝芙木醇(vomifoliol),二十八醇(octacosanol),三十一烷(hentriacotane),葡萄糖(glucose)。另含挥发油,油中有:左旋荜澄茄烯(cadinene),邻氨基苯甲酸甲酯(methyl anthranilate),甜没药烯(bisabolene),β-丁香烯(β-caryophyllene),牻牛儿醇(geraniol),3-蒈烯(3-carene),丁香油酚(eugenol),香茅醇(citronellol),水杨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硫-愈创(S-guaiazulene)等。

『贰』 氧化锌 光催化剂 分解水

氧化锌粉末氧化锌(ZnO),俗称锌白,是锌的一种氧化物。难溶于水,可溶于酸和强碱。氧化锌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添加剂,广泛地应用于塑料、硅酸盐制品、合成橡胶、润滑油、油漆涂料、药膏、粘合剂、食品、电池、阻燃剂等产品的制作中。氧化锌的能带隙和激子束缚能较大,透明度高,有优异的常温发光性能,在半导体领域的液晶显示器、薄膜晶体管、发光二极管等产品中均有应用。此外,微颗粒的氧化锌作为一种纳米材料也开始在相关领域发挥作用。
理化常数
CAS编号:1314-13-2 化学式:ZnO 分子量:81.37 外观:白色固体 相对密度:5.606 熔点:1975 °C(分解) 沸点:2360 °C 在水中溶解度:0.16 mg / 100 mL(30 °C) 能带隙:3.3eV 标准摩尔生成焓:-348.0 kJ / mol 标准摩尔熵:43.9 J / (K · mol) MSDS编号:ICSC 0208 EU分类:对环境有害(N) 警示性质标准词:R50/53(对水生生物有剧毒,可能对水生环境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 安全建议标准词:S60(物质及容器必须按危险废物放置)、S61(防止排向环境) 闪点:1436 °C
[编辑本段]化学性质
氧化锌主要以白色粉末或红锌矿石的形式存在。红锌矿中含有的少量锰元素等杂质使得矿石呈现黄色或红色。氧化锌晶体受热时,会有少量氧原子溢出(800 °C时溢出氧原子占总数0.007%),使得物质显现黄色。当温度下降后晶体则恢复白色。 当温度达1975 °C时氧化锌会分解产生锌蒸气和氧气。单质碳可用于氧化锌中锌的还原,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 · ZnO + C → Zn + CO 氧化锌是一种两性氧化物,难溶于水或乙醇,但可溶于大多数酸,例如盐酸: · ZnO + 2HCl → ZnCl2 + H2O 同时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锌酸盐,例如与氢氧化钠反应: · ZnO + 2NaOH + H2O → Na2[Zn(OH)4] 氧化锌在脂肪酸中可发生缓慢的反应,生成相应的羧酸盐,如油酸盐和硬脂酸盐。氧化锌可以与硫化氢发生反应,在工业生产中该反应常用来除去混合气体中的硫化氢: · ZnO + H2S → ZnS + H2O 氧化锌与浓氯化锌水溶液混合时生成碱式氯化锌,具有类似水泥的硬化性质,常用于牙科手术。氧化锌和磷酸反应生成的四水合磷酸锌(Zn3(PO4)2·4H2O)也具有相同的性质。 氧化锌与镁粉、铝粉、氯化橡胶、亚麻籽油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发生起火或爆炸的危险。含有氧化锌的软膏与水混合暴露在紫外线光下则可产生过氧化氢。
[编辑本段]物理性质
晶体结构
氧化锌两种晶体结构氧化锌晶体有三种结构:六边纤锌矿结构、立方闪锌矿结构,以及比较罕见的氯化钠式八面体结构。纤锌矿结构在三者中稳定性最高,因而最常见。立方闪锌矿结构可由逐渐在表面生成氧化锌的方式获得。在两种晶体中,每个锌或氧原子都与相邻原子组成以其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 八面体结构则只曾在100亿帕斯卡的高压条件下被观察到。 纤锌矿结构、闪锌矿结构有中心对称性,但都没有轴对称性。晶体的对称性质使得纤锌矿结构具有压电效应和焦热点效应,闪锌矿结构具有压电效应。 纤锌矿结构的点群为6mm(国际符号表示),空间群是P63mc。晶格常量中,a = 3.25 埃,c = 5.2 埃;c/a比率约为1.60,接近1.633的理想六边形比例。在半导体材料中,锌、氧多以离子键结合,是其压电性高的原因之一。
力学性能
氧化锌的硬度约为4.5,是一种相对较软的材料。氧化锌的弹性常数比氮化镓等III-V族族半导体材料要小。氧化锌的热稳定性和热传导性较好,而且沸点高,热膨胀系数低,在陶瓷材料领域有用武之地。 在各种具有四面体结构的半导体材料中,氧化锌有着最高的压电张量。该特性使得氧化锌成为机械电耦合重要的材料之一。
电学性质
在室温下,氧化锌的能带隙约为3.3 eV,因此,纯净的氧化锌是无色透明的。高能带隙为氧化锌带来击穿电压高、维持电场能力强、电子噪声小、可承受功率高等优点。氧化锌混入一定比例的氧化镁或氧化镉,会使能带隙在3-4 eV之间变化。 即使没有掺入任何其它物质,氧化锌具有N型半导体的特征。N型半导体特征曾被认为与化合物原子的非整比性有关,而对纯净氧化锌的研究则成为一个反例。使用铝、镓、铟等第III主族元素或氯、碘等卤素可以调节其N型半导体性能。而要将氧化锌制成P型半导体则存在一定的难度。可用的添加剂包括锂、纳、钾等碱金属元素,氮、磷、砷等第V主族元素,铜、银等金属,但都需要在特殊条件下才具有效用。
[编辑本段]制备途径
自然界的红锌矿中存在氧化锌,但纯度不高。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氧化锌通常以燃烧锌或焙烧闪锌矿的方式取得。全球氧化锌的年产量在1000万吨左右,[1]有以下几种生产方法。
间接法
间接法的原材料是经过冶炼得到的金属锌锭或锌渣。锌在石墨坩埚内于1000 °C的高温下转换为锌蒸汽,随后被鼓入的空气氧化生成氧化锌,并在冷却管后收集得氧化锌颗粒。间接法是于1844年由法国科学家勒克莱尔(LeClaire)推广的,因此又称为法国法。间接法生产氧化锌的工艺技术简单,成本受原料的影响较大。 间接法生产的氧化锌颗粒直径在0.1-10微米左右,纯度在99.5%-99.7%之间。按总产量计算,间接法是生产氧化锌最主要的方法。间接法生产的氧化锌可用于橡胶、压敏电阻、油漆等产业。锌锭或锌渣的重金属含量直接影响产物的重金属杂质含量,重金属含量低的产品,还可用于家畜饲料、药品、医疗保健等产业。
直接法
直接法以各种含锌矿物或杂物为原料。氧化锌在与焦炭加热反应时,被还原成金属锌被蒸汽,同时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氧化锌,以除去大部分杂质。直接法获得的氧化锌颗粒粗,产品纯度在75%-95%之间,一般用于要求较低的橡胶、陶瓷行业。
湿化学法
湿化学法大体可分为两类:酸法与氨法。二者分别使用酸或碱与原料反应,而后制备碳酸锌或氢氧化锌沉淀。经过过滤、洗涤、烘干和800°C的煅烧后,最终得到粒径在1~100纳米的高纯度轻质氧化锌。 酸法通常是将含锌原料与硫酸反应,得到含有重金属离子的非纯净的硫酸锌溶液。然后经过氧化除杂、还原除杂,以及多次沉淀,除去大量的铁、锰、铜、铅、镉、砷等离子,得到纯净的硫酸锌溶液。将此溶液与纯碱中和,得到固体的碱式碳酸锌。碱式碳酸锌经洗涤、烘干及煅烧,得到轻质氧化锌。酸法生产的产品质量较高。 氨法通常是用氨水及碳铵与含锌原料反应,得到锌氨络合物,然后除杂,得到合格的锌氨络合溶液,然后经过蒸氨,使锌氨络合物转换为碱式碳酸锌。最后经烘干、煅烧而得到轻质氧化锌。氨法的成本相对较低。
水热合成法
水热合成法是指在密闭的反应器(高压釜)中,通过将反应体系水溶液加热至临界温度,从而产生高压环境并进行无机合成的一种生产方法。该方法获得的氧化锌晶粒半径小,且结晶完好。将水热法与模板技术相结合,则能获得不同形态、不同尺寸的纳米氧化锌粉体。该方法目前还仅停留在试验阶段,尚存在工艺设备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但也被认为是一种很有产业化潜力的方法。
喷雾热分解法
喷雾热解法是将金属盐溶液以雾状喷入高温气氛中,通过溶剂的蒸发及随后的金属盐热分解,直接获得纳米氧化物粉体;或者是将溶液喷入高温气氛中干燥,然后经热处理形成粉体的生产方法。该法制备的纳米粉体纯度高,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均匀,化学活性好,并且工艺操作简单,易于控制,设备造价低廉,是最具产业化潜力的纳米级别氧化锌粉体的制备方法之一。
[编辑本段]应用领域
橡胶制造
工业生产的氧化锌有50%流向橡胶工业。氧化锌和硬脂酸作为橡胶硫化的重要反应物,是橡胶制造的原料之一。氧化锌和硬脂酸的混合加强了橡胶的硬化度。氧化锌也是汽车轮胎的重要添加剂。除了硫化作用,氧化锌能大大提高橡胶的热传导性能,从而有助于轮胎的散热,保证行车安全。氧化锌添加剂同时也阻止了霉菌生物或紫外线对橡胶的侵蚀。
硅酸盐工业
氧化锌是水泥的一种添加剂,能缩减水泥的硬化时间,并提高水泥的防水性能。在玻璃、陶瓷的制作中,氧化锌可用作助熔剂,降低玻璃和陶瓷的烧结温度。 添加铝、镓和氮的氧化锌的透明度达90%,可用作玻璃涂料,让可见光通过的同时反射红外线。涂料可涂在窗户玻璃的内或外,以达到保温或隔热的效果。
医药卫生
氧化锌具有除臭、抗菌的功能,因而常被添加入棉织物、橡胶、食品包装等。在食品中添加的氧化锌不仅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更能作为锌源为人体补充必需的锌元素。 氧化锌可用于改良皮肤健康状况,如婴儿爽身粉、尿布疹药膏、锌膏、抗头屑洗发水和防腐药剂。混有约0.5%氧化铁的氧化锌被称为炉甘石,制造用于治疗急性瘙痒性皮肤病的炉甘石洗剂。一些运动绷带也掺入了氧化锌,防止运动员在运动中发生软组织损伤。 氧化锌吸收波长280-400nm的紫外线的能力格外强,因此常应用于各种防晒霜产品中,以防止晒伤和其他由紫外线引起的皮肤病。 以氧化锌为原料的丁香油氧化锌粘固粉可用作补牙材料或窝洞封闭材料,而氧化锌常作为丁香油氧化锌粘固粉的简称。 氧化锌是香烟过滤嘴的一种添加物,混合氧化锌和氧化铁的木炭过滤嘴能够除去烟雾中的大量氰化氢和硫化氢,而不会影响其香味。
着色材料
锌白颜料氧化锌在颜料中称为锌白,[2]其透明度介于立德粉和二氧化钛之间。中国白是一种特殊的锌白,是画家绘画的一种颜料。锌白相对于传统的白铅,在阳光下能保持永久,它不会受含硫空气的污染,而且无毒、价廉。 含有氧化锌的油漆是传统的金属防腐涂料,对镀锌铁效果尤佳。相比有机涂料,氧化锌的着色力和遮盖力强,而且能够防霉菌、防紫外线辐射,具有更好的防腐效果。
电子领域
氧化锌在常温下的能带隙很高,因此常用来制造激光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而相对于能带隙同样很高的氮化镓,氧化锌具有更大的激子结合能(室温下约60meV),因而发光亮度更高。此外,氧化锌在高能射线和湿化学腐蚀下的稳定性也是其被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 掺有铝元素的氧化锌被用作透明电极,该复合材料的成本和毒性比传统的氧化铟锡要小得多。氧化锌已经在太阳能电池和液晶显示屏上得到应用。 氧化锌也可以用来制造透明薄膜晶体管(TTFT),由于其属于场效应管,元件并不需要PN结,从而避免了氧化锌难以制成P型半导体的问题。
纳米氧化锌的应用
纳米氧化锌由于颗粒半径小,比表面积大,与普通氧化锌材料相比显示出许多新异的物理、化学特性,从而具有普通氧化锌材料无法比拟的特殊性能和新用途。纳米氧化锌在航天、电子、冶金、化学、生物和环保等领域中展示了十分广阔、诱人的应用前景。 例如,纳米氧化锌粉体在吸收紫外线的同时,还可透过85%以上的可见光。因此,纳米氧化锌可以用作汽车玻璃和建筑玻璃的添加剂,以屏蔽具有潜在危害的紫外线。市场上已有添加纳米氧化锌的防紫外线眼镜片出售。由于纳米氧化锌是一种良好的光催化剂,有光线照射时,在水和空气中就能自动分解出自由移动的带负电荷的电子,同时留下带正电荷的空穴,从而激活空气中的氧使之变为活性氧,能杀灭大多数病菌和病毒杀死。因此,添加纳米氧化锌的玻璃、陶瓷制品可具有自洁性能。烧制陶瓷时,使用纳米氧化锌的用量可降至普通氧化锌用量的1/2到1/3,却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硬度,更低的烧结温度,以及更光亮的表面。纳米氧化锌粉体还有“随角变色效应”的光学特性,即涂色物体的颜色可随着观察者视线角度的变化而随之变化。将纳米氧化锌粉体用于汽车涂料中的面料,可生产出“变色龙”汽车,车在运动过程中,能给予观察者以变幻不同的艳丽色彩感。 纳米氧化锌制成的薄膜具有压敏性(主要表现在非线性伏安特征上)。氧化锌压敏材料受高于自身压敏电压的外加电压作用时,即进入击穿电压区,此时电压的微小变化即会引起电流的迅速增大。这一特征使氧化锌压敏材料在各种电路的过流保护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随着集成电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压敏电阻也越来越低压化和小功率化,压敏电压小于5V的压敏电阻变得越来越重要。氧化锌压敏电阻的压敏性质来自其晶界效应(与界面数有关,界面数越多,压敏电压越大,反之越小)。增大氧化锌晶体的粒径或减少氧化锌材料的厚度,都是降低其压敏电压的有效途径。 纳米级别大小的氧化锌棒状颗粒被用于制造测定空气成分的传感器。空气中的特定成分与传感器上的各种纳米材料接触,并产生对应的电信号。纳米氧化锌对酒精、丙酮等有机蒸汽以及含某些元素掺杂之后对有害气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在健康检测、监测人的血液酒精浓度以及监测大气中的酒精浓度等方面有频繁的应用。
[编辑本段]使用历史
人类很早便学会了使用氧化锌作涂料或外用医药,但人类发现氧化锌的历史很难追溯。 在古印度医学著作《查卡拉本集》中记载了一种后被认定是氧化锌的药物,用来治疗眼疾和外伤。公元1世纪,希腊医生迪奥斯科里季斯也曾提到用氧化锌做药膏。阿维森纳于1025年完成的《回回药方》中将氧化锌描述为治疗各种皮肤疾病,包括皮肤癌的首选药品。现今,人们不再用氧化锌治皮肤癌,但仍广泛用于其它普通皮肤病症。 罗马人早在公元前200年便学会用铜和含氧化锌的锌矿石反应制作黄铜。氧化锌在竖炉中化作锌蒸汽,滚进烟道发生反应。迪奥斯科里季斯同样对此有所介绍。 公元12世纪起,印度人认识了锌和锌矿,并开始用原始的方式冶锌。冶锌技术在17世纪传入中国。1743年,英国布里斯托尔建立了欧洲第一个锌冶炼工厂。[3] 氧化锌在古代和近代的另一主要用途是涂料,称为锌白。1834年,锌白首次成为水彩颜料,但锌白难溶于油。不过很快问题就由新的氧化锌生产工艺解决。1845年,勒克莱尔开始在巴黎大规模生产锌白油画颜料,到1850年,锌白在整个欧洲流行开来。锌白的纯净度很高,以至于在19世纪末,一些艺术家在画上涂满锌白作为底色,然而这些画作经过百年后都出现了裂纹。 在20世纪后半叶,氧化锌多用在了橡胶工业。在20世纪70年代,氧化锌的第二大用途是复印纸添加剂,但在21世纪氧化锌作复印纸添加剂的做法已经被淘汰。同时,晶粒微小的氧化锌开始在纳米材料领域扩展应用范围。
[编辑本段]安全问题
氧化锌可添入食品中以防腐或补充锌元素,但是产品要求严格,尤要控制有害重金属元素含量。 氧化锌本身是无毒的,但可吸入的氧化锌颗粒是有害的。冶锌工业、黄铜制备、镀锌工作中都有可能产生氧化锌的烟。为防止烟雾,镀锌的铁不能够直接焊接,需要首先除去表面的锌膜

『叁』 酯基能被氧化成醛吗

酯基不能别氧化成醛基。但酯基可以通过水解得到醇后氧化成醛基。

酯是由羧酸与醇(酚)反应失水而生成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例如乙酸乙酯存在于酒、食醋和某些水果中;乙酸异戊酯存在于香蕉、梨等水果中;苯甲酸甲酯存在于丁香油中;水杨酸甲酯存在于冬青油中。高级和中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是动植物油脂的主要成分,高级脂肪酸和高级醇形成的酯是蜡的主要成分。
酸(羧酸或无机含氧酸)与醇起反应生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叫做酯。低级的酯是有香气的挥发性液体,高级的酯是蜡状固体或很稠的液体。几种高级的酯是脂肪的主要成分。有机上低级酯一般指含碳原子数少,而高级酯一般指含碳原子数多。所以这里的低级酯指的是含碳原子数少的酯,高级酯即指含碳原子数多的酯了!之所以称为低级与高级,是因为低级的化合物含碳原子数少,所以结构也就相对简单些;而高级的含碳原子数多,会因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的不同而出现各种异构体,使结构更加复杂,即所谓的高级些。
酯类都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密度一般比水小。低级酯是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
在有酸或有碱存在的条件下,酯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或醇。
酸性条件下酯的水解不完全,碱性条件下酯的水解趋于完全,这是因为碱性条件下,OH-直接对酯进行加成,之后按照加成消除反应得到羧酸盐与醇,这个反应中,是OH-直接参与反应,而不是水
酯是中性物质。低级一元酸酯在水中能缓慢水解成羧酸和醇。酯的水解比酰氯、酸酐困难,须用酸或碱催化。

醛是由烃基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简写为RCHO。醛有机化合物的一类,是醛基(-CHO)和烃基(或氢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醛基由一个碳原子、一个氢原子及一个双键氧原子组成。醛基也称为甲酰基。
醛的通式为R-CHO,-CHO为醛基。( R基团中,与-CHO中C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不能为O或-OH,否则就是羧酸或酯类)。醛类的通式是RCHO。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CnH2nO。乙醛分子式为C2H4O,结构简式为CH3CHO,官能团是醛基(-CHO)醛基是羰基(-CO-)和一个氢连接而成的基团。
醛类分子的结构特点是含有醛基。醛类催化加氢还原成醇,易为强氧化剂甚至弱氧化剂所氧化,醛基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醛、酮分子中都含有羰基,均能还原成醇,但醇分子中的羟基在碳链上位置不同。酮分子中不含醛基,不能被银氨溶液和新制的Cu(OH)2氧化,因此,可用此来鉴别醛和酮。

『肆』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日常生活中的科学:
1、常吃宵夜.会得胃癌. 因为胃得不到休息
2、一个星期只能吃四颗蛋.吃太多.对身体不好
3、鸡屁股含有致癌物, 不要吃较好
4、饭后吃水果是错误的观念. 应是饭前吃水果
5、女生月经来时.不要喝绿茶. 反正茶类不要喝就对了.多吃可以补血的东西
6、喝豆浆时不要加鸡蛋及糖. 也不要喝太多
7、空腹时不要吃蕃茄, 最好饭后吃
8、早上醒来.先喝一杯水. 预防结石
9、睡前三小时不要吃东西. 会胖
10、少喝奶茶. 因为高热量.高油.没有营养价值可言.长期饮用.易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11、刚出炉的面包 不宜马上食用
12、远离充电座. 人体应远离30公分以上.切忌放在床边
13、天天喝水 八大杯
14、每天十杯水. 膀胱癌不会来
15、白天多喝水. 晚上少喝水
16、一天不要喝两杯以上的咖啡. 喝太多易导致失眠,胃痛
17、多油脂的食物少吃.因 为得花5~7小时去消化,并使脑中血液集中到肠胃.易昏
昏欲睡
18、下午五点后.大餐少少吃, 因为五点后身体不需那么多能量
19、10种吃了会快乐的食物: 深海鱼,香蕉,葡萄柚,全麦面包,菠菜,大蒜,南瓜,低
脂牛奶,鸡肉,樱桃
20、睡眠不足会变笨, 一天须八小时睡眠,有午睡习惯较不会老
21、最佳睡眠时间是在 晚上10点~清晨6点
22、每天喝酒不要超过一杯, 因为酒精会抑制制造抗体的B细胞,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
23、服用胶囊应以冷水吞服(可以第一个吃), 睡前30分先服药.忌立即躺下
24、酸梅具防止老化作用, 青春永驻;肝火有毛病者宜多食用
25、掉发因素: 熬夜,压力,烟酒,香鸡排.麻辣锅.油腻食物.调味过重的料理
26、帮助头发生长:多 食用包心菜,蛋.豆类;少吃甜食(尤其是果糖)
27、每天一杯柠檬汁,柳橙汁. 不但可以美白还可以淡化黑斑
28、苹果是机车族、瘾君子、家庭主妇的常备良药, 一天一颗,才能让自己有个
干干净净的肺
29、抽烟又吃维他命(B胡萝卜素-A维他命的一种), 会致癌,尽早戒烟.才是最健康
的做法
30、女性不宜喝茶的五个时期: 月经来时,孕妇,临产前.生产完后,更年期
31、抽烟,关系最大的是 肺癌,唇癌,舌癌,喉癌,食道癌,也与膀胱癌有关
32、饮酒导致肝硬化 .引发肝癌
33、吃槟榔会导致口腔纤维化, 口腔癌
34、食物过于精细,缺乏纤维; 含大量脂肪,尤其是胆固醇会引发胃癌
35、食物过于粗糙, 营养不足时导致食道癌,胃癌
36、食品中的黄曲毒素. 亚硝酸类物皆具有致癌性
37、不抽烟. 拒吸二手烟
38、适量饮酒, 不拚久.不醉酒
39、减少食用 盐腌.烟熏,烧烤的食物
40、每天摄取新鲜的 蔬菜与水果
41、每天摄取富含高纤维的 五谷类及豆类
42、每天摄取均衡的饮食, 不过量
43、维持理想体重. 不过胖
44、保持规律的 生活与运动
45、保持 轻松愉快的心情
46、正确饮食习惯: 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平民,晚上吃的像乞丐
1.壶里为什么会有水碱?
烧水的壶用久了,壶的里层往往有一层白色的水碱。使用的时间越久,积存得就越多。有人叫它“水锈”,也有叫它“锅垢”的。这究竟是那里来的呢?这是水里夹带着不容易溶解的物质,如硫酸钙CaSO4等,沉淀下来的。硫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由于水的温度增高,会更降低它的溶解度,因此它就沉淀在壶底了。还有水里夹带着一些溶解的物质,如酸性碳酸钙Ca(HCO3)2酸性碳酸镁Mg(HCO3)2等,这些物质受热就会分解,生成碳酸钙CaCO3和碳酸镁MgCO3等不溶解于水的物质,就沉淀在壶底。硫酸钙、碳酸钙和碳酸镁等都是白色的沉淀物,混和在一起,就是水碱
2.水有软硬吗?
水有软水和硬水的区别,凡是含有钙、镁等盐类的,就叫做硬水。不含钙、镁等盐类的,就叫做软水。硬水里所含的钙、镁等盐类,如果是酸性碳酸盐,如酸性碳酸钙、酸性碳酸镁等,就叫做暂时硬水,因为酸性碳酸钙和酸性碳酸镁受热后,就变成碳酸钙和碳酸镁沉淀下来,经过过滤后,就成软水了。硬水里所含的钙、镁等盐类,如果是硫酸盐,如硫酸钙、硫酸镁等,就叫做永久硬水。因为这样的水虽然经过煮沸后,也不能把他们全部去掉,因为硫酸镁是可以溶解于水的,在20oc的时候每100公分的水中可以溶解72公分。如果水中既含有钙、镁的硫酸盐,那就叫做两性硬水。
3.怎样防煤气?
煤气是煤在隔绝了空气的地方受到强烈而分解出来的一种混合气体,是氢H2、甲烷CH4、一氧化碳CO、乙烯C2H4、氮N2以及二氧化碳CO2等的混合气体。它们的成分比例大约是H246%、CH438%、CO12%、C2H43%、N2和CO21%。这些混合的气体里,氢、甲烷、一氧化碳和乙烯都是可以燃烧的,并且占有这种混合气体的最大比例,所以煤气可以用作燃料。
我们平常所说的煤气却是专指一氧化碳气体说的,一氧化碳是煤在空气不流动的地方燃烧生成的,我们有时看见煤炉口上有蓝绿色的火焰,那就是一氧化碳气体在燃烧着。
一氧化碳是一种很毒的气体,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烧煤,最容易产生这种气体,如果在室内生煤炉取暖而不装置烟筒,人们在室内常会中毒而死。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因此常常使人在不知不觉中中毒。防止一氧化碳的产生,就要在燃烧煤炉的时候供给足够的氧,所以在室内取暖的煤炉上,必须装置烟筒通风。
4.茶里含有些什么化学成分?
茶是我国的特产,种类很多,大别分为红茶和绿茶两种。红茶是将茶叶暴晒在日光下或微温后,使茶叶萎软,再搓揉,使它发酵,至茶叶转褐色,再烘焙制成的。绿茶是将新鲜的茶叶炒熬,破坏其中酵素,再搓揉,烘焙成的。红茶和绿茶中所含化学成分相同,不过分量方面略有不同而已。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茶碱C8H10N4O2.H2O,其他是鞣酸及芳香油等。纯粹的茶碱是白色针状结晶体,有苦味,能够溶解于热水,不易溶于冷水中,所以开水不热,茶叶是泡不下来的。茶碱能够兴奋大脑,使思想灵敏,医药上用它作兴奋、强心、利尿的药剂。它还能够解吗啡或酒精的毒,所以酒醉的人要喝浓茶。鞣酸是制蓝黑墨水及鞣制皮革的原料,也能够溶于热水中,而难溶于冷水。绿茶所含的鞣酸量比红茶多,所以绿茶味比红茶味涩。鞣酸能够使胃液的分泌量减少,阻碍食物的吸收,使大便秘结。
茶所以有香味,就因为其中含有芳香油,芳香油受到高热就挥发变成气体,所以茶能泡不能煮沸。

5.人体需要那些矿物质?
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或无机盐类,也就是指钠、钾、钙、镁、铁、硫、磷、硅、氯、碘、氟等元素的化合物说的。这些盐类必须能够溶解于水,而且能够为肠胃所吸收,才为人体所利用。最容易为肠胃所吸收的是氯化物与醋酸盐,其次是硝酸盐、硫酸盐与磷酸盐最难吸收。
钙盐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根据专家的分析,骨的基本成分是磷酸钙与碳酸钙的重盐[Ca3(PO4)2]n.CaCo3。所以婴儿和儿童在发育的时期,钙质的供给量必须充足。钙质在饮食中的分布以乳类为最多,其次是叶菜和豆类等。
磷也是骨骼及牙齿的构成要素,如磷酸钙。如人体肌肉、脑及神经中也都含有磷质。人多吃含磷的食物,即可使发育完善,更能增加智力,富于磷化合物的食物如乳类、蛋黄、瘦肉、豆类及蔬菜等都是。
铁盐对人身体也非常重要,人体中的铁质多含在血红素中。血红素是输送氧的重要物质,如果人体中缺乏铁盐,血红素不足,结果就发生贫血症。各种补血药,多是用铁盐制成的。人体除了血液以外,肝、脾、筋肉、胆汁和细胞核等也都含有铁质。含铁盐的食物有瘦肉、内脏、蛋黄、以及绿叶菜蔬等。
人体中含碘化合物的量不多,但是缺乏了它就会发生鹅喉症病状。碘化合物多含在海水及海产动植物中,我国沿海各省居民多食海盐,得鹅喉症的极少。
人体所需要的钠盐和氯化物大多取自食盐,钾盐则大多取自蔬菜类。其余几种矿物质,因为人体很少有缺乏的现象,这里就不多谈了。

6.蛋白质是什么化合物?
蛋白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种类很多。它的化学成分至少包括碳、氢、氧、氮四种元素,大多数的还有硫和磷以及铁。因为鸡蛋白里含有这种化合物,蛋白质就因此而得名。它广布在动植物的体内,是一切生物细胞的主要成分。动物性食物中含蛋白质最多的是肉类、鱼类、乳类和蛋类等,植物性食物中以壳类、豆类和各种硬果等含量较多。
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所构成的,氨基酸到现在已经被发现的有几十种。每一个蛋白质分子中,含有数百至数千的氨基酸分子,因为各种氨基酸的数目及排列的次序不同,所以蛋白质的种类多到无法统计,蛋白质可以分为三类:就是单纯蛋白质、复合蛋白质(单纯蛋白质与他种非蛋白质的有机物相结合的生成物)和诱导蛋白质(蛋白质经消化作用后的生成物)。
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器官、组织等,最重要的物质,我们的肌肉、神经、骨骼、血液、淋巴液、皮肤、毛发和指甲中都含有它。身体中如果缺乏蛋白质,各组织就不能够生长,被破坏后,也不容易修补复原,按照各种蛋白质的营养效能来说,也可以分为三类:(1)完全蛋白质,不仅能够维持动物的生命,也能供给动物生长,如乳类、蛋类及肉类中所含的蛋白质,就属于这一类。(2)半完全蛋白质,它能维持动物的生命,但不能够供给生长,如大麦、小麦中含的蛋白质都是。(3)不完全蛋白质,如果没有其他食物养料的辅助,这类蛋白质既不能够维持动物的生命,也不能够供给动物生长,如玉米中所含的玉米胶就属这类。食物中的蛋白质大都属于半完全蛋白质,它所以能够维持我们身体的健康,是因为我们的膳食中的蛋白质不止一种,蛋白质与蛋白质可以起互补作用。如果某种蛋白质中所缺的氨基酸,在另一种蛋白质中却有很多,它们就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变成完全蛋白质。例如我们单吃牛肉,它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并不太高,如果和面粉一同吃,两种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都增大了。一般说来,同类食物中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不大,所以壳类可以用肉类或豆类来补缺,但不能用别种壳类来补缺。

7.维生素是什么东西?
维生素又叫维他命或生活素。维生素在人类身体中不像蛋白质能维持生命和供给生长的材料,也不像脂肪能供给热力,但是它却同样是人类所必需的。如果身体中缺少了它,就会发生一定的生理上的病症。在科学家的研究之下,被发现的维生素种类越来越多,多半都是非常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维生素甲—多含在鱼肝油、奶油、肝、乳类、蛋黄和各种有颜色的蔬菜中。它对生理上的效能是促进生长,增加对传染病的抵抗力,维持上皮细胞的健康状态,预防眼结膜,及呼吸道的感染。如果缺乏维生素甲就会引起夜盲症、干眼病、皮肤干燥起鳞屑,以及生长迟缓等现象。
维生素乙1—含在米麦的胚、糠、麦皮和豆类、蛋黄及肉类中。缺乏维生素乙1,就会引起脚气病,最初是头痛、失眠、疲倦、眩荤、胃口不好,最后神经麻癖、肌肉萎缩、四肢浮肿、心脏衰弱以致死亡。
维生素乙2—含在瘦肉和内脏类、乳类、蛋类、麦和豆类中。它的生理效能是辅助生长,维持神经,保持健康。如果缺乏就要影响儿童生长,发生口角炎、唇炎和舌炎等病。
维生素丙—大量含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中,柠檬、橘橙、柚和番茄等酸味的果实,含量特别丰富。缺乏维生素丙会引起坏血病,皮下出血或现紫斑,牙齿红肿或牙齿脱落等现象。
维生素丁—大量含在鱼肝油中,乳油和乳类中也有少量。儿童缺乏这种维生素就得软骨病,成年人缺乏了它也容易引起坏骨病。
维生素戊—小麦胚油中含量最富,其他各种食物中也都广泛地分布着。维生素戊是促进生殖机能的重要物质,并且能够控制细胞的氧化作用。如果缺乏这种维生素,生殖机能就要减退,不容易怀孕,或发生流产或早产等。
此外,还有各种新发现的维生素,以及维生素乙族中的各种因子,大约一共有几十种。

『伍』 越南语“cao sao vang”翻译成中文是什么意思

“中央三号 黄星膏”一种万金油,清凉油。

止痒止痛。它闻着就像清凉油一样。涂上的质地也跟清凉油是一样的。可是却有止痛的效果。是越南的军队用药。

(5)co丁香油扩展阅读:

薄荷脑和樟脑制剂涂于皮肤上时,可使皮肤、粘膜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冷觉反射,引起皮肤、粘膜血管收缩;薄荷油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并可慢慢渗透入皮肤内,因此引起长时间的充血。

同时也反射性地引起深部组织的血管变化,调整血管的功能,而达到治疗作用;樟脑并有止痒、止痛和局部麻醉作用。因此,涂抹万金油、白花油、风油精等后会感到冰冷而有麻感,同时局部皮肤发红,这都是正常现象。

薄荷脑、樟脑、桉叶油、丁香油等对蚊、蠓、蚋、虻、蝇和马蜂等飞虫有强烈的驱逐作用。

因此,在炎热的夏季,人们还常常在暴露于外的皮肤上涂抹万金油,可以睡个安稳觉而不被蚊虫吵醒。

夏日午后有午睡习惯的人们、开长途车的司机、值班的工人在头上太阳穴等处涂抹万金油驱赶睡魔,这是应用薄荷脑等香料能增强a-脑波作用的原理,与“司机清醒剂”的作用机理相似,效果也是不错的。

利用薄荷脑、樟脑、桉叶素对皮肤局部的冷觉刺激作用,把万金油涂在人体的一些重要穴位如印堂、人中、太阳穴、肚脐眼、中脘、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处,可起到同针灸一样的效果。

对于常见的小伤小病如头晕、偏头痛、腹胀、肚子疼、伤风感冒等疗效是相当不错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近代的“芳香疗法”还是我们华人开创的。

参考资料:

网络-万金油

『陆』 丁子香酚存在于丁香油、樟脑油等中,常用于配制康乃馨型香精以及制异丁香酚和香兰素等,也用作杀虫剂和防

(1)C 10 H 12 O 2
(2)B
(3)5

『柒』 香精如何使用

香精香料
一.香精香料的定义
色,香,味,形是衡量食品质量的四个重要指标。
香仅居其次,好的香味能强烈的控制人的食欲。使人一闻到就想吃。
香料—一些来自自然界动,植物的或经人工单离,合成而得到的发香物质叫香料。香精——以香料为原料,经调香,有时加入适当的稀释剂配成的多成分的混合体叫香精。
二.香料的分类
1.天然香料:动物性香料,植物性香料
(1)动物性香料:品种少,到目前为止,仅发现麋鹿,灵猫,海狸三种动物及抹香鲸胃内分泌的一种龙诞香。
这类香料在浓烈时带有不适的臭气,但是稀释后则发出优美的香气,且留香力较强,高级
香精中常作为定香剂。
(2)植物性香料:如橙油,来自于甜橙果皮,用水蒸气蒸馏法,压榨法或用磨桔机轧制提取。柠檬油,从柠檬果皮中通过压榨或蒸馏而得。
2.人工香料:单离香料,合成香料
(1)单离香料:以天然香料为原料,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分离出来的较单一的成分。
(2)合成香料:以单离香料及煤焦油系成分为原料,经复杂的化学变化而制得的产品。
五.香精在食品中的作用
1.辅助作用:原来具有香气的产品,香气浓度不足,所以选用与其香气相适应的香精,来辅助香气。
2.稳定作用:天然产品香气受季节,地区,气候,土壤,加工条件影响,导致香气不稳定,加香后可保持每批产品基本稳定。
3.补充作用:补充加工过程中损失的一部分香气。
4.矫味作用:药味
5.赋香作用:一些产品本身没有香味,可选择一定香型的香精,使产品有一定的香味。
6.替代作用:直接用天然品作为香味源有困难,采用香精替代或部分替代。
七.香精使用是应注意的问题
1.用量:量多量少都不好,通过反复的实验调节,最终决定于当地消费者的口感。
1.均匀性:分散均匀,才能使香味一致哦。
2.其他原料的用量:其他原料的质量影响香味效果。水处理不好,劣质糖等本身具有较强的气味,使香精香味受影响而降低了质量。
3.碳酸比的配合:糖酸比配合恰当,香味效果较好。如柠檬饮料中酸低,再多的香精也其不到应有的效果。
5.温度:温度高,香精挥发。
八.香精的检测方法
1.色泽:试样与标样置于同体积的比色皿至同刻度,评比色泽。
2.香气:闻香纸,蘸取试样与标样约1~2厘米,品香,辨别其在挥发过程中全部香气是否与标样相符,有无异杂气,除头香外,还应评定体香和尾香。
3.香味:糖酸水,8~12克蔗糖,0。1~0。16克柠檬酸,试样0。1克,定容100毫升。
盐水,0。5克盐,0。1克试样,定容至100毫升。
4.相对密度:各种物质都有一定的比重,当物质纯度变化时,比重也随之改变。故测定比重是检测物质纯度与否或溶液浓度大小的一种方法。
5.折射率:折射率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性质,不同物质有不同的折射率,对同一种物质而言,折射率的大小取决于该物质的浓度大小,故测定折射率的大小可反映其均一程度和纯度。
6.澄清度:试样与标样分别置于相同大小的比色皿中,无色背景下,目测观察是否澄清透明,有无杂质。
食用香精
北方水果香精
杏仁香精
杏仁肉呈白色,焙炒后能产生特殊的香味。杏仁香气以苯甲醛、甲基苯甲醛为主香,辅以
豆香等香气,而如
果能适量使用三甲基吡嗪、2-乙酰基吡咯等烘烤香,则香气更加逼真。
配方1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苯甲醛40.0桃醛0.2
香兰素1.0植物油57.8
洋茉莉醛1.0
配方2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苯甲醛7.695%乙醇52.0
洋茉莉醛0.2蒸馏水40.0
香兰素0.2
桃子香精
配方1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十一内酯500庚酸乙酯50
乙酸戊酯150丁酸乙酯50
甲酸戊酯50戊酸乙酯50
苯甲醛10香兰素100
肉桂酸苄酯40
配方2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苯甲醛3?-癸内酯120
香兰素42-甲基丁酸126
苯甲醇13内酯香基40
芳樟醇17酯香基182
桃醛66乙醇429
葡萄香精
葡萄的香气是以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和N-甲基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为特征香气,辅以酒香、果
青香、玫瑰样花
香、糖甜香,再配合以酯类果香组成。
配方1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庚酸乙酯1.05桂酸乙酯0.004
邻氨基苯甲酸甲酯0.11香叶油0.003
水杨酸甲酯0.02紫罗兰酮0.003
杨梅醛0.10乙酸乙酯15.17
香柠檬油0.63老姆醚2.56
肉豆蔻油0.0695%乙醇58.35
香紫苏油0.04蒸馏水20.85
甜橙油萜1.05
配方2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乙酸乙酯25甜橙萜3
乙酸异戊酯2.5草莓醛0.2
丁酸乙酯3乙基香兰素0.3
丁酸异戊酯5.5麦芽酚0.1
苯甲酸乙酯3香叶油0.7
水杨酸甲酯3橙叶油3
桂酸乙酯1.5丁香油0.7
邻氨基苯甲酸甲酯22.5植物油25.7
甲基紫罗兰酮0.3
苹果香精
苹果香精是一种青甜香韵的果香型香精。传统的苹果香精以玫瑰香韵来拟其甜香韵,以乙
酸苄酯、芳樟醇等
衬托其青香,以异戊酸异戊酯、异戊酸乙酯作为苹果特征果香,并再辅以乙酸乙酯、丁酸
异戊酯、乙酸异戊
酯、丁酸乙酯和柠檬醛来丰满果香。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异戊酸异戊酯110异戊酸苯乙酯0.2
柠檬醛(97%)1十九醛0.2
苯甲醛1冷榨橘子油1
甲酸香叶酯0.5BHA0.1
丁酸异戊酯15甲酸戊酯1
香兰素1甘油20
乙酰醋酸乙酯11醋酸乙酯22
异戊酸乙酯22蒸馏水120
说明本品为无色透明液体,溶于水,具成熟的苹果香味,主要用于汽水、冰棒、雪糕等
的加香,加香量一般为0.05%~0.15%。
樱桃香精
樱桃的香气是由特征果香为主,辅以甜、辛香,再用果香以丰满整体香气,一些天然精油
类原料起圆润与修饰作用。特征果香常用的是苯甲醛、甲基苯甲醛和它们的甘油缩醛、苦杏仁油等,辅以香兰素、丁香油、大茴香醛等甜、辛香气,常用甜橙油、柠檬油、橙花油、玫瑰油、康酿克油等修饰、圆润整体而得到樱桃香精。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乙酸乙酯2.118橙叶油0.06
丁酸乙酯0.48甜橙油0.30
丁酸戊酯0.84桃醛0.012
甲酸戊酯0.30苯甲醛0.48
乙酸戊酯0.30洋茉莉醛0.30
大茴香醛0.06庚酸乙酯0.12
香兰素0.18苯甲酸乙酯0.24
桂醛0.0395%乙醇70.00
丁香油0.18蒸馏水14.00
配方2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丁二酮0.50异戊酸桂酯0.2
异戊酸乙酯2.50丁酸0.5
乳酸乙酯20.0
甲基苯甲醛(三个异构体
混合物)
8.0
苯甲醛32.5水杨酸甲酯0.1
乙酸对甲苯酯7.0草莓醛4.0
庚炔羧酸甲酯0.2桃醛(纯)0.3
肉桂油3.5香兰素10.0
大茴香醛3.0乙基香兰素0.5
丁香酚0.710%鸢尾浸膏0.5
乙酸大茴香醇酯2.5丙二醇3.5
制备上述混合物以10%比例混入丙二醇。
草莓香精
配制草莓香精常以清香韵、甜香韵和酸香韵组成。草莓香精一般都以草霉醛(3-甲基-3-
苯基缩水甘油酸乙酯)和3-苯基缩水甘油酸乙酯为主香。清香常用庚炔羧酸甲酯、辛炔羧酸甲酯、乙酰乙酸乙酯、乙酸苄酯、
茉莉净油、橙花油、紫罗兰叶净油等;甜香则常用玫瑰花油、玫瑰醇、香叶醇、苯乙醇、
橙花醇、桂酸酯类、紫罗兰酮、麦芽酚、乙基麦芽酚、橙花醇、香兰素、乙基香兰素以及2,5-二甲基-4-羟基-3(2H)呋喃酮等;再用乙酸、丁酸、草莓酸、浆果酸和2-甲基戊酸等作为酸香韵,然后,加入酯类等果香来丰满果香韵。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壬酸乙酯5.0香兰素5.0
月桂酸乙酯20.0乙基香兰素2.0
异丁酸桂酯10.0异丁酸乙酯100.0
丁二酮0.5异戊酸乙酯50.0
乙酸枯名酯10.0庚酸乙酯10.0
桃醛50.0草莓醛10.0
覆盆子酮3.0草莓酸3.0
乙酸乙酯2.095%乙醇207.5
ß-紫罗兰酮10.0丙二醇500.0
麦芽酚2.0
山楂香精
山楂香气是由酸香、甜香和青香组成。酸香是由2-甲基丁酸、2-甲基戊酸、草莓酸、浆果
酸、乙酸、已酸等组成;甜香由玫瑰油、香叶油、玫瑰醇、香叶醇、β-突厥烯酮、丁香油、秘鲁浸膏、鸢尾浸膏等组成;再修饰以青香,用叶醇、乙酸叶醇酯、反-2-已烯醇、乙酸反-2-已烯酯、芳樟醇氧化物等。最后整体圆和以天然的山楂提取物,这样就组成了山楂香精。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香叶醇0.2芳樟醇氧化物0.2
玫瑰醇0.5丁酸乙酯2.5
玫瑰花油0.52-甲基丁酸乙酯4.0
2-甲基丁酸1.5柠檬油1.0
草莓酸0.3乙酸乙酯2.0
乙酸0.2山楂酊70.0
鸢尾凝脂0.895%乙醇12.0
丁香油1.2蒸馏水3.0
叶醇0.1
杏子香精
杏子香精常以橙花油、茉莉油、玫瑰油、苦橙叶、紫罗兰等或相应的合成香料来体现其花
香。再以苦杏仁油、苯甲醛、甜橙油、柠檬油、乙酸乙酯、丁酸乙酯、戊酸乙酯、乙酸戊酯、丁酸戊酯、戊酸戊酯、已酸烯丙酯、庚酸烯丙酯、环已基已酸烯丙酯、桂酸乙酯、桂酸丙酯、γ-壬内酯、γ-十一内酯等合成香料组合成果香。而脂蜡气可用较高级的脂肪醇(庚醇、辛醇、壬醇、癸醇等)及其酯类以及较高级的脂肪酸的酯类获得。同时适量添加天然康酿克油、已酸乙酯、庚酸乙酯、辛酸乙酯等可增加圆熟感。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环已基已酸烯丙酯0.2香叶油0.5
苦杏仁油(苯甲醛)11.5茉莉油9.5
乙酸戊酯7.5橙花油18.5
丁酸戊酯7.5玫瑰油3.0
甲酸戊酯10.0柠檬油5.0
戊酸戊酯15.0甜橙油10.5
桂皮油(斯里兰卡)0.5苯乙酸异戊酯0.1
乙酸乙酯14.5桂酸丙酯0.2
丁酸乙酯4.5?-十一内酯200.0
戊酸乙酯50.0香兰素85
已酸乙酯10.0溶剂527
a-紫罗兰酮9.5
生梨香精
生梨的香气很淡,只有一些著名品种如洋梨、香梨、砀山梨等香气相对稍浓些。配制生梨
香精常以香柠檬油、乙酸异戊酯等作为其特征果香,再配合以玫瑰、丁香、鸢尾和香兰素等甜香,乙酸苄酯、芳樟醇等清香,辅以丁酸乙酯、乙酸乙酯、甜橙油、壬酸乙酯等果实、酒香香韵,这样就组成了生梨香精。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丁香酚0.08庚酸乙酯0.04
橙叶油0.30丁酸乙酯2.00
香柠檬油0.80乙酸乙酯3.43
乙基香半素0.30乙酸戊酯2.00
甜橙油1.0095%乙醇75.00
桃醛0.04蒸馏水15.00
丁二酮(10%乙醇)0.01
甜橙油1
甜瓜香精
甜瓜的香气以青香韵、甜香韵和果香韵组成。果香常用甲酸乙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
丁酸乙酯、丁酸戊酯、戊酸乙酯、戊酸戊酯、苯甲醛、十六醛、柠檬油等组成;甜香常以香兰素、麦芽酚、桂酸甲酯、桂酸苄酯、紫罗兰酮、丁香油等拟制;而清香常用庚炔羧酸甲酯、辛炔羧酸甲酯、乙酸苄酯、甲酸苄酯、苯乙醛等组合而成。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桂酸甲酯1香兰素5
桂酸苄酯1苯乙醛2
大茴香醛1苯甲醛苄酯10
邻氨基苯甲酸甲酯2壬酸乙酯15
十六醛2柠檬油10
甲酸乙酯20戊酸乙酯40
戊酸戊酯30丙二醇531
丁酸戊酯30蒸馏水300
南方水果香精
椰子香精
椰子香精常以γ-壬内酯(也称椰子醛)作为主体香料,再以香兰素、乙基香兰素增加香
草甜香,又以庚酸乙酯、已酸、辛醇赋以油脂气和酒香。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椰子醛2.50丁香油0.25
?-壬内酯0.50苯甲醛0.25
香兰素1.00植物油95.5
香蕉香精
香蕉香精常以乙酸异戊酯、丁酸异戊酯、乙酸乙酯等拟香蕉的特征香气,以甜橙、柠檬等
柑橘类精油增强其天然新鲜感,以丁香油、香兰素等作为其留香的甜香,同时适量使用丁酸乙酯、乙酸丁酯等以丰满果香韵。
配方1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苯乙醛2.0柠檬醛0.5
老姆醚2.0肉桂油0.5
丁酸乙酯2.0丁香酚0.2
乙酸丁酯3.0异丁酸桂酯0.8
2,3-异已二酮1.0草莓醛4.0
乙酸异戊酯1.0乙基香兰素1.0
丁酸异戊酯33.0玫瑰香精①0.5
庚酸乙酯10.0丙二醇38.5
①玫瑰香精的组成。
配方2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乙酸乙酯0.375乙酸丁酯1.5
甜橙油0.75丁香油0.225
乙酸戊酯8.25橙叶油0.075
丁酸乙酯1.5香兰素0.075
丁酸戊酯2.25丙三醇5
蒸馏水15酒精75
柠檬香精
配制柠檬香精用柠檬油,它主要有:宁烯、月桂烯、松油烯、α-蒎烯、β-蒎烯、α-松
油醇、芳樟醇、橙花
醇、正辛醇、辛醛、壬醛、癸醛、十一醛、香茅醛、柠檬醛、乙酸辛酯、乙酸癸酯、乙酸
香茅酯、乙酸香叶
酯、乙酸橙花酯、乙酸芳樟酯等。其中宁烯等萜烯类化合物约占到90%以上,它们的水溶
性很差,所以在水
溶性的柠檬香精中必须除去它们。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柠檬油15.0柠檬醛8
95%乙醇68.4乙酸芳樟酯1
水31.6乙酸香茅酯0.5
辛醛0.570%乙醇90
制备将柠檬油与95%乙醇混合,再将水加在乙醇和柠檬油的混合物中,搅拌均匀,静置
48h,分去上层的柠
檬油萜(可用作油质柠檬香精)。在留下的水层中加入其余组分。
甜橙香精
甜橙中的挥发性香味成分主要有:宁烯、α-蒎烯、β-月桂烯、凡伦西亚桔烯、正丁醇、
正辛醇、顺-3-已烯
醇、香茅醇、香叶醇、橙花醇、芳樟醇、α-松油醇、4-松油烯醇、已醛、辛醛、壬醛、
癸醛、柠檬醛、乙
酸、已酸、乙酸乙酯、丁酸乙酯、丁酸丁酯、已酸乙酯、3-羟基已酸乙酯、3-羟基辛酯乙
酯、乙酸香茅酯、
乙酸香叶酯、乙酸橙花酯、乙酸芳樟酯、芳樟醇氧化物等。
调配甜橙香精就是以冷压甜橙油或橙汁精油为主原料,采用低浓度乙醇萃取除萜工艺制
得。
配方1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10倍甜橙油5BHA适量
5倍甜橙油3.5变性淀粉12
甜橙醛0.5苯甲酸钠1
瓦伦烯0.05柠檬酸适量
癸醛0.05色素适量
酯胶6蒸馏水80
说明本品为橙红色不透明浊液,溶于水,具新鲜的天然甜橙香味,主要用于汽水的加香,
加香量一般为
0.1%左右。
配方2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95%乙醇40.095%乙醇29.0
甜橙油20.0癸醛0.01
蒸馏水30.0柠檬醛0.05
菠萝香精
菠萝香精主要由菠萝的特征果香、香草香、焦糖香、酒香等组成。
配方1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丁酸乙酯3.02-甲基丁酸乙酯4.0
乙酸乙酯3.03-甲硫基丙酸乙酯0.5
已酸乙酯2.0环已基丙酸烯丙酯1.9
丁酸甲酯3.015%菠萝呋喃酮15.0
乙酸戊酯0.595%乙醇53.0
已酸烯丙酯1.0蒸馏水19.0
柠檬醛0.1
荔枝香精
荔枝香精常以甜香韵、青香韵、果香韵和修饰香气组成。其甜香韵以玫瑰甜和焦糖甜香为
主,常可用香叶
油、玫瑰醇、香叶醇、苯乙醇、橙花醇、异丁酸苯乙酯、异丁酸橙花酯、玫瑰花油和玫瑰
甜香和麦芽醇、乙
基麦芽醇等焦糖香,再配合以紫罗兰酮、桂酸甲酯、桂酸乙酯等组成荔枝甜香。青香常用
甲酸苄酯、乙酸苄
酯、芳樟醇、乙酸芳樟醇、茉莉净油等茉莉清香。果香常用柠檬油、柠檬醛、丁酸乙酯、
丁酸丁酯、异丁酸
乙酯来拟制。再修饰以薄荷酮、乙酸葛缕酯、乙酸二氢葛缕酯等凉木香,乙酰基噻唑、乙
酰基吡嗪等炸玉米
香气以及二甲基硫醚、二甲基二硫醚等特征头香。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香叶油0.2乙酸芳樟酯0.5
玫瑰醇2.0乙酸二氯葛缕酯1.2
香叶醇0.5薄荷酮0.4
乙酸玫瑰酯0.8异丁酸桂酯0.6
异丁酸香叶酯0.3乙酰基吡嗪0.05
异丁酸苯乙酯0.2乙酰基噻唑0.05
异丁酸橙花酯0.5香兰素0.05
玫瑰醚1.2苯甲醇63.4
麦芽醇5.0柠檬油1.5
乙基麦芽醇15.0柠檬醛0.1
乙酸苄酯4.0丁酸乙酯0.05
芳樟醇1.5二甲基硫醚0.4
无花果
无花果为桑科中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夏季开花,秋季果熟,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花托
可生食,味美可
口。香气特殊。精油的主要成分有异戊酸异丁酯、3-羟基-α-丁酮等。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乙酸乙酯510%丁香酚5
柠檬油2510%乙基香兰素5
异戊酸香叶酯15巧克力豆酊剂8
苏合香膏510%葫芦巴豆酊剂10
康酿克油2槭树香精①30
10%角豆(Ceratonia
siliqua)酊剂
300菠萝原汁②250
丁酸乙酯1050%柠檬酸
异戊酸苯乙酯5
①槭树香精组成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角豆(Ceratoniasiliqua)酊

300香紫苏酊剂30
圆叶当归酊剂1210%苯乙酸乙酯1
胡芦巴香树脂6
Ethone(10%a-甲基大茴香
烯基丙酮,奇华顿产)
2
10%香豆素(Substitute)15香兰素4
转化糖100焦糖色30
蒸馏水500
②菠萝原汁制作如下:将300kg菠萝在压榨机上榨出汁液,加入0.45kg果胶酶并静置
过夜,在室温下在离心机上分离去果胶,在真空下将此汗液浓缩至76L。用80%~100%
的异丙醇洗涤已榨过的果肉,回收异丙醇后并真空浓缩至8L,与上述的处理的汁液混合,
并加16L95%的食用酒精即可。
杨梅香精
杨梅为杨梅科杨梅的果实,成熟时香气以酸甜为主。配制杨梅香精可以草莓样的酸甜香气
为主体,辅以奶
香、酒香和特殊的水果香气。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乙酸乙酯3杨梅醛5
乙酸异戊酯2桃醛0.2
乙酸苄酯0.5十九醛0.3
丁酸乙酯4紫罗兰酮0.5
丁酸戊酯1.5麦芽酚0.03
桂酸甲酯0.1戊酸乙酯0.5
邻氨基苯甲酸甲酯0.02植物油82.5
水杨酸甲酯0.3
覆盆子香精
覆盆子香气具有似紫罗兰、茉莉和玫瑰韵调的柔和青甜果香。调配覆盆子香精通常都以紫
罗兰酮和草莓醛为
基础,饰以茉莉、玫瑰等花香,同时适当添加已醇、叶醇及其酯类,可增强果实的青鲜香
感。加入覆盆子酮
可赋予香精真实的覆盆子果香,结合使用鸢尾凝脂更可以增强天然感。
配方1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乙酸乙酯30.0柠檬油6.5
乙酸戊酯250.0麦芽酚1.5
丁酸乙酯37.0二甲基硫醚0.5
丁酸戊酯7.5鸢尾凝脂30.25
邻氨基苯甲酸二甲酯0.5玫瑰醇5.0
甲基苯基甘油酸乙酯10.0?-十一内酯5.0
香叶醇6.5香兰素43.0
覆盆子酮8.0溶剂450.0
a-紫罗兰酮10.0大茴香脑0.25
10%茉莉净油3.5
橘子香精
配方1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橘子香精(油相)10环糊精(稳定剂,水相)15
乙酸异丁酸蔗糖酯(油相)10蒸馏水50
阿拉伯树胶(水相)15
配方2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柠檬醛0.1广柑油(除萜)10
癸醛0.01甜橙油5
黑香豆酊0.5丙三醇5
蒸馏水35酒精(95%)60
西方风味香精
咖啡香精
咖啡香精是以咖啡酊或咖啡浸膏为基础,再配以少量能增强其香气的香料,如2-糠基硫醇、
甲基环戊烯醇酮、麦芽酚、丁二酮等等。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咖啡酊577.5丁二酮1.0
戊二酮4.0异丁香酚1.0
甲基乙基乙醛4.0愈创木酚0.4
乙酸3.0甲基硫醇0.6
吡啶3.0糠硫醇0.3
戊酸2.0辛醇0.2
甲基糠醛2.0丙二醇400.0
糠醛1.0
可乐香精
常见的可乐型香精以果香和辛香所组成。果香常用蒸馏白柠檬油、冷榨柠檬油、甜橙油为
主;另外,辛香则
常用肉桂油、斯里兰卡桂皮油、桂叶油、丁香油、大茴香油、肉豆蔻衣油、肉豆蔻油、小
豆蔻油,还常用些
橙花油、白兰花油、玳玳花油、玫瑰花油等花香进行修饰。
配方1
蒸馏白柠檬油210a-松油醇10
白柠檬油(5倍)201%龙脑2
甜橙油20薄荷脑10
柠檬油20异戊醇5
肉桂油1095%乙醇60
斯里兰卡桂皮油5三醋酸甘油酯626
姜油2
可可香精
可可香精常为可可粉、可可种皮(可可壳)萃取物为主香,再和合以香草香组成的。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可可壳酊45.0香兰素4.5
可可粉酊45.095%乙醇5.5
巧克力香精
巧克力是以从可可豆中分离出的可可脂为主,加上牛奶、奶油、糖等调配而成的。巧克力
香精大都采用可可
浸出物,另外再加入香兰素和奶油香来配制。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二甲基硫醚1.0香兰素15.0
乙酸异丁酯1.0?-丁内酯5.0
乙酸苯乙酯0.5苯乙酮0.5
10%丁二酮0.5苯甲醛1.0
50%糠醛0.5苯乙酸2.0
异戊醇1.0麦芽酚3.0
异丁醛8.0乙醛2.0
异戊醛15.0可卡醛(Cocal,IFF)5.0
苯乙醇8.0丙二醇31.0
非瓜果香精
蜂蜜香精
一般蜂蜜香精常以苯乙酸和苯乙酸乙酯、苯乙酸异丁酯、苯乙酸苯乙酯等苯乙酸酯类作为
其特征的密甜香
韵,适量配合以洋茉莉醛、香兰素、乙基香兰素、大茴香醛等豆甜香韵,有时头香上适量
使用壬酸乙酯等酿
甜香,以及果甜香气组成。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甲基苯乙酮0.375壬酸乙酯31.250
香叶油0.375乙酸戊酯187.000
芹菜籽油0.375乙酸乙酯100.000
乙基香兰素6.000戊酸戊酯250.000
苯乙酸12.00095%乙醇400.000
苯乙酸甲酯12.625
奶油香精
传统的奶油香精习惯上均以香兰素的奶香为主料,辅以少量丁二酮、丁酸等香料而成。这
种配方使用中总感
到偏香草香气,作为奶香则感到单调。随着从天然奶油中找到的挥发性香味成分越来越多,
奶油香精的配制
也有很大变化,现在的奶油香精重视的酸、醇、酯、内酯、醛类的香味平衡。酸类可常用
乙酸、丁酸、已
酸、辛酸、癸酸、十二酸、十四酸等;醇类常用已醇、辛醇、壬醇、癸醇等;酯类常用乙
酸乙酯、丁酸乙
酯、已酸乙酯、辛酸乙酯和癸酸乙酯等;内酯常用γ-壬内酯、γ-癸内酯、δ-癸内酯、
δ-十二内酯等;醛类
常用庚醛、辛醛、壬醛、癸醛等。再与香兰素、麦芽酚等协调并加上丁酰基乳酸丁酯、丁
二酮配制而成奶油
香精。
配方1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丁酸3.5洋茉莉醛0.3
丁二酮1.0丁酸丁酯0.5
甲基香豆素0.5?-十一内酯0.1
香兰素1.5乙醇35.0
丁酸乙酯1.6甘油55.0
丁酸戊酯1.0
配方2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香兰素0.15丁酸乙酯2.25
丁二酮0.75丁酸戊酯0.30
甲基香豆素1.80植物油85.00
丁酸9.75
色拉香精
拉(Salad)即凉拌杂菜(莴苣、萝卜、洋葱、卷心菜、洋山芋等),因此色拉风味料
以辛香料为主(丁
辛、姜辛、桂辛、茴辛等)。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甜橙油30
甘牛至油(Origanum
marjorana)
30
柠檬油3010%芹菜籽油90
芹菜籽油树脂45肉豆蔻油15
鼠尾草油(南斯拉夫产)35时萝油150
龙蒿油35百里香油20
芫荽油25姜油5
姜油树脂10月桂油10
桂叶油(斯里兰卡)20茴香15
众香子油10玉米油325
丁香油100
制备将上述混合物再以10%的比例稀释于玉米油中。
生姜香精
生姜香精常以生姜油为主,再加上丁香油等辛香以改善和谐调生姜的口味,有时也用少量
的酯类香料增强果香。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生姜油树脂52.2甜橙油13.0
冷榨白柠檬油13.095%乙醇354.6
蒸馏白柠檬油13.0蒸馏水541.2
柠檬油13.0
酒用香精
白酒香精
清香型白酒香精
清香型酒的风格是清香纯正,诸味协调,醇甜和顺,余量爽净。其代表酒的品种是汾酒。
它的主体香成分是
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从总酯来说,它比浓香型、酱香型都低,并且突出乙酸乙酯。而已
酸乙酯含量很低。
另外还含有较多的多元醇、丁二酮、2,3-丁二醇等芳香物质。下面是一种清香型仿汾酒的
酒用香精配方: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乙酸乙酯35.0乙酸3.5
丙酸乙酯0.2已酸0.02
丁酸乙酯0.5乳酸1.5
已酸乙酯1.0丙醇1.0
乳酸乙酯14.0异丁醇0.12
正丁醇0.0670%山梨醇2.0
异戊醇0.5甘油10.0
正已醇0.0195%乙醇22.46
丁二酮0.005蒸馏水8.0
2,3-丁二醇0.125

『捌』 有谁知道细辛的功效吗

药名
细辛

别名
小辛、细草、少辛、细条、绿须姜、独叶草、金盆草、万病草、卧龙丹、铃铛花、四两麻、玉香丝。

汉语拼音
xi xin

英文名
Manchurian Wildginger, Herb of Manchurian Wildginger, Herb of Seoul Wildginger, Herb of Siebold Wildginger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Asarum heteroTCMLIBopoides Fr.Schmidtvar.mandshuricum(mAaxim.)Kitag.
2.Asarum sieboldii Miq.
3.Asarum sieboldii Miq.f.seoulense(Nakai)C.Y.Ching et C.S.Yang

归经
肺;肾;心;肝;胆;脾经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1.细辛对犬左室功能的作用: 北细辛用乙醇提取至浸膏状,再加水稀释成1:2的溶液(每1ml含生药2g,简称A.H)。在心肺制备犬中静脉注射A.H.0.1-0.4ml/kg。结果显示,LVSP↑、LVEDP↓、MAP↑、CO↑、HR↑、SV↓、dp/dtmax↑、-dp/dtmax↑、t-dp/dtmax↓、Vpm↑、Vce-cpip↑、Vmax↑;在麻醉开胸犬中,静脉注射 0.05-0.4ml/kgA.H除可使MAP↓和SV↑外,其它结果与心肺制备实验基本一致;上述两个实验测得的Lis-sajous图形的正向前降支均向右上方移位。从而排除了前、后负荷的影响,表明泵功能的改善似由于A.H增强心肌收缩性能所致。A.H和北细辛中含的dl-去甲乌药碱(简称H.G)以及异丙肾上腺素(简称I.S)三者进行比较。结果三者均能增强犬左室功能,但A.H可使SV增加,H.G和I.S却使SV减少。其原因可能与A.H使心率增快适度、心室舒张较完全有关。
1.2.细辛对犬心源性休克的作用: 用细辛(AsarumheteroTCMLIBoids)的根制成1:2的水溶液。用犬冠脉前降枝分段结扎和冠状窦扦管阻流法制备心源性休克模型。结果细辛提取物多巴胺和细辛中有效成分去甲乌药碱均能提高休克动物的mAP,LVSP,±LVdp/dtmax和 SCBF,降低CVR,多巴胺和细辛提取物的作用相似,但多巴胺加快心率而细辛不加快心率。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2.1.协同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本品挥发油中所含的甲基丁香酚,小鼠腹腔注射50mg/kg,给药后20分钟腹腔注射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15mg/kg,结果给药组小鼠均睡倒,与对照比较P<0.01,具显著协同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小鼠腹腔注射甲基丁香酚50mg/kg与100mg/kg可明显延长硫喷妥钠(剂量为静脉注射,25mg/kg)的睡眠时间,P<0.01。大鼠腹腔注射甲基丁香酚144mg/kg,可明显加强氯丙嗪(15mg/kg)的中枢抑制作用,P<0.01。
2.2.对不同种属动物的麻醉作用: 甲基丁香酚以每分钟2.0ml(50mg/ml)的给药速度,对不同种属动物分别给药,一般静脉注射后1-2分钟进入麻醉。猫静脉注射50mg/kg剂量时,唾液分泌明显增加及出现颈部强直;犬给药后出现呕吐、排便等消化道反应;而猴、兔给药后基本无上述反应,但如给药过快可出现呼吸减慢,甚至停止,如立即停药呼吸即可恢复。
2.3.镇痛作用: 甲基丁香酚对小鼠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但特异性不高。细辛煎剂能阻滞蟾蜍坐骨神经的冲动传导,具可逆性。
2.4.降温作用: 甲基丁香酚对大鼠腹腔注射90mg/kg、144mg/kg,有明显的降温作用,但比氯丙嗪(15mg/kg)为弱。
3.对家兔脑电活动的影响:
细辛挥发油对兔脑皮层、海马、中脑网状结构和心电的同步记录,证明其对中枢的作用与巴比妥类相似,都有去同步化低幅快波→高幅慢波→低幅慢波→间断性脑电消失→脑电持续消失的发展过程。心电消失出现在皮层、海马和中脑网状结构脑电消失之后。
4.对微循环的影响:
用肾上腺素引起小鼠耳廓微循环障碍模型。先测定记录给药前的管径、血流情况,然后按体重0.1ml/10g腹腔注射细辛液,观察10分钟内管径及血流变化,再腹腔注射肾上腺素10μg/10g体重,观察10分钟内血流及管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细辛对轻度由肾上腺素引起的微动脉血流停止或减慢有推迟作用,但统计处理不显著。
5.抗炎作用:
由北细辛中提取的挥发油,(简称细辛油),腹腔注射给于大鼠0.24ml/kg,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P<0.001。此作用在切除肾上腺的大鼠亦存在,与醋酸可的松40mg/kg的作用相似。细辛油能降低炎症大鼠组织及渗出液中组胺含量,但5-HT和PGE2的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对组胺或PGE2引起的大鼠足肿有抑制作用,而对5一HT引起的足肿胀则无抑制作用。细辛油还能对抗组胺或PGE2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能抑制大鼠胸腔因注射角叉菜胶后引起的白细胞游走;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有抑制作用,并能使胸腺萎缩,还可降低正常大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
6.抑菌作用:
初步体外试验表明,细辛对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结核杆菌有某些抑制作用。细辛还能完全抑制黄曲霉素的产生。
7.提高机体新陈代谢功能:
细辛中含的去甲乌药碱具有肾上腺素能B兴奋剂样的广泛生理作用,具有强心、扩大血管、松弛平滑肌、增强脂质代谢及升高血糖等功效。去甲乌药碱在附3、细辛、吴茱萸等祛寒药中含有,其药理作用符合祛寒药的药理学基础。
8.抗组胺及抗炎态反应:
从北细辛中分得的甲基丁香油酚、Hakucl、N-异丁基十二碳四烯胺和去甲乌药碱等,均可明显抑制组胺所制豚鼠离体回肠的收缩。细辛的水或乙醇提取物均能使速发型变态反应总过敏介质释放量减少40%以上。提示具有抗变态反应的作用。
9.对平滑肌的作用:
细辛挥发油对兔离体子宫、肠管,低浓度使张力先增加后下降,振幅增加;高浓度则呈抑制。对大鼠离体子宫呈抑制作用。
10.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华细辛醇浸剂静脉注射于家兔,可对抗吗啡所致的呼吸抑制。甲基丁香油酚对豚鼠离体气管有显著的松弛作用。北细辛醇浸剂对离体肺灌流量先呈短暂的降低,而后持续增加,可维持15-30分钟,异丙肾上腺素未见先短暂减少的现象,但在肺灌流量增加和持续时间上,均与细辛类似。因此认为细辛的后续作用与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相似。

中药化学成分
1.辽细辛(辽宁产)全草(干品)含挥发油
2.5%,挥发油中的成分有:a-蒎烯(a-pinene),樟烯(camphene),β-蒎烯(β-pinene),月桂烯(myrcene),香桧烯(Sabinene),柠檬烯(limonene),1,8-桉叶素(1,8-cineole),对-聚伞花素(p-cymene),Y-松油烯(Y-terpinene),异松油烯(terpinolene),龙脑(borneol),优葛缕酮(eucarvone),爱草脑(esTCMLIBagole),2-异丙基-5-甲基茴香醚
(2-isopropyl-5-methylanisole),3,5-二甲氧基甲苯(3,5-dimetho-xytoluene),黄樟醚(safrole),甲基丁香油酚(methyl eugenol),细辛醚(asaricin),肉豆蔻醚(myristicin),榄香脂素(elemicin),β-水芹烯(β-phellanrene),β-松油烯(β-terpinene),3,4-二甲基-2,4,6-辛三烯(3,4dimethyl-2,4,6-octaTCMLIBiene),表樟脑(epica-mphor),异龙脑(isoborneol),a-松油醇(a-terpineol),十五烷(Pen-tadecane),β-甜没药烯(β-bisablene),2-甲氧基黄樟醚(croweacin),卡枯醇(kakuol),细辛脑(asarone),N-异丁基十二碳四烯酸胺腔(N-)。另含和乌胺(hi-genamine)。
2.华细辛(湖北产)全草(干品)含挥油2.6%,挥发油中的成分有:a-蒎烯(a-pinene),樟烯(camphene),β-蒎烯(β-pinene),月桂烯(myrcene),香桧烯(sabinene),柠檬烯(limonene),1,8-桉叶素(1,8-cineole),对-聚伞花素(p-cymine),γ-松油烯(γ-terpinene),异松油烯(ter[omp;eme),龙脑(borneol),4-松油烯醇
(terpinen-4-ol),a-松油醇(a-terpineol),爱草脑(esTCMLIBagole),萘
(naphthalene),3,5-二甲氧基甲苯(3,5-dimethoxytoluene),黄樟醚(safrole),正十五烷(n-pentadecane),甲基丁香油酚(methyl
eugenol),2-甲氧基黄樟醚(croweacin),细辛醚(asaricin),肉豆蔻醚(myristicin),榄香脂素(elemicin),a-侧柏烯(a-thujene),
细辛素(asarinin)。
3.汉城细辛(辽宁产)全草(干品)含挥发油1.0%。从挥发油中除分离出甲基丁香油酚(methyleugenol),黄樟醚(safrole),
细辛醚(asaricin)和优葛缕酮(eucarvone)外,还含有:a-蒎烯(a-
Pinene),樟烯(camPhene),β-蒎烯(β-Pinene),月桂烯(myrcene),
香桧烯(Sabinene),柠檬烯(limonene),l,8-桉叶素(1,8-cineole),对-聚伞花素(p-cymene),龙脑(borneol),a-松油醇(a-terpieol),
a-羟基-对-聚伞花素(p-cymen-a-ol),爱草脑(esTCMLIBagole),2-异丙基-5-甲基茴香醚(2-isopropyl-5-methylanisole),乙酸龙脑酯(bornyl acetate),3,5-二甲氧基甲苯(3,5-dimethoxytoluene),肉豆蔻醚(myristicin)和榄香脂素(elemicin)等。

功效
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

考证
出自《神农本草经》。
1.《吴普本草》:细辛,如葵叶,赤色,一根一叶相连。三月、八月采根。
2.《别录》:细辛,住华阴山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
3.《本草图经》:细辛,今处处有之,然它处所出者不及 华州者真。其根细而味极辛,故名之曰细辛。今人多以 杜衡当之,杜衡吐人,用时须细辨耳。杜衡春初于宿根上生苗,叶似马蹄形状,高二、三寸,茎如麦藁粗细,每窠上有五、七叶或八、九叶,别无枝蔓。又于叶茎间罅内芦头上贴地生紫花,其花似见不见,阁结实如豆大,窠内有碎子,似天仙子,苗叶俱青,经霜即枯。其根成窠,有似饭帚密闹,细长四、五寸,微黄白色。味辛。江、淮呼为马蹄香,以人多误用, 故此详述之。

科属分类
马兜铃科

药(毒)理学
华细辛挥发油对蛙、小鼠、兔等,初呈兴奋现象,继即陷于麻痹状态,逐渐使随意运动及呼吸运动减退,同时反射消失,终以呼吸麻痹而死亡,呼吸先于心跳而停止,对心肌、平滑肌有直接抑制作用。醇浸出液在兔身上,能拮抗吗啡引起的呼吸抑制。对小鼠灌胃与静脉注射,其半数致死量分别为123.75mg及7.78mg/10g。细辛醇浸出液之毒性大于水煎剂。
小鼠腹腔注射细辛油的半数致死量 为1.2±0.04ml/kg。甲基丁香酚给于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456.67±43.43mg/kg。3只猴分别静脉注射甲基丁香酚30.8mg/kg,麻醉后再继续给药30分钟,平均总给药量达90mg/kg,停药后维持麻醉时间30分钟。于给药后24小时和72小时分别进行血象、肝、肾功能检查。结果除白细胞略有上升外,其它指标均属正常。2只犬和2只猴分别静脉注射甲基丁香酚,总药量分别为198.1mg/kg、136.6mg/kg,24小时后进行血象、肝、肾功能检查,结果白细胞和尿素氮略有上升,给药72小时后尿素氮恢复正常。5只犬分别每天静脉注射甲基丁香酚50mg/kg,连续给药3天,第4天处死解剖,取心、肝、肺、脾、肾、胰腺、胃、肠及脑等脏器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均无病理性变化。

主治
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

生态环境
1.生于林下坡地或山沟阴湿而肥沃的地上。
2.生于林下阴湿腐殖质土中。
3.生于林下及山沟阴湿地。

各家论述

1. 李杲:细辛,治邪在里之表,故仲景少阴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也。
2.《纲目》:细辛,辛温能散,故诸风寒风湿头痛、痰饮、胸中滞气、惊痫者,宜用之。口疮、喉痹、齿诸病用之者,取其能散浮热,亦火郁则发之之义也。辛能泄肺,故风寒咳嗽上气者宜用之。辛能补肝,故胆气不足,惊痫、眼目诸病宜用之。辛能润燥,故通少阴及耳窍,便涩者宜用之。
3.《本草经疏》:细辛,风药也。风性升,升则上行,辛则横走,温则发散,故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盖痹及死肌,皆是感地之湿气,或兼风寒所成,风能除湿,温能散寒,辛能开窍,故疗如上诸风寒湿疾也。《别录》又谓温中下气,破痰开胸中,除喉痹,下乳结,汗不出,血不行,益肝胆,通精气,皆升发辛散,开通诸窍之功也。其曰久服明目,利九窍,必无是理,盖辛散升发之药,岂可久服哉。细辛,其性升燥发散,即入风药,亦不可过五分,以其 气味俱厚而性过烈耳。
4.《药品化义》:细辛,若寒邪入里,而在阴经者,以此从 内托出。佐九味羌活汤,发散寒邪快捷,因其气味辛香,故 能上升。入芎辛汤,疗目痛后羞明畏日,隐涩难开。合通窍汤,散肺气而通鼻窍。佐清胃汤,祛胃热而止牙疼。此热药入寒剂,盖取反以佐之之义也。
5.《本草新编》:细辛,止可少用,而不可多用,亦止可共用,而不能独用。多用则气耗而痛增,独用则气尽而命丧。细辛阳药也,升而不沉,虽下而温肾中之火,而非温肾中之水也。火性炎上,细辛温火而即引火上升,此所以不可多用耳。或问:细辛散人真气,何以头痛反能取效?盖头为六阳之首,清气升而浊气降,则头目清爽;惟浊气升而清气降,头 目沉沉欲痛矣。细辛气清而不浊,故善降浊气而升清气,所以治头痛如神也。但味辛而性散,必须佐之以补血之药,使气得血而不散也。
6.《本草经百种录》:细辛,以气为治也。凡药香者,皆能疏散风邪,细辛气盛而味烈,其疏散之力更大。且风必挟寒 以来,而又本热而标寒,细辛性温,又能驱逐寒气,故其疏散上下之风邪,能无微不入,无处不到也。
7.《长沙药解》:细辛,敛降冲逆而止咳,驱寒湿而荡浊, 最清气道,兼通水源,温燥开通,利肺胃之壅阻,驱水饮而逐湿寒,润大肠而行小便,善降冲逆,专止咳嗽。其诸主治,收眼泪、利鼻壅、去口臭、除齿痛、通经脉,皆其行郁破结,下冲降逆之力也。
8.《本经疏证》:细辛,凡风气寒气、依于精血津液便溺涕唾以为患者,并能曳而出之,使相离而不相附,则血津液便溺涕唾各复其常,风气寒气,自无所容。如《本经》所 载主治咳逆者,风寒依于胸中之饮;头痛脑动者,风寒依于脑中之髓;百节拘挛者,风寒依于骨节屈伸泄泽之液;风 湿痹痛死肌者,风寒依于肌肉中之津。推而广之,随地皆有津液,有津液处,风寒皆能依附焉。故在胸为痰为滞结,在喉为痹,在乳为结,在心为癫,在小肠为水,在气分为汗不出,在血分为血不行。此《别录》之与《本经》一贯不异者也。
9.《本草正义》:细辛,芳香最烈,故善开结气,宣泄郁滞,而能上达巅顶,通利耳目,旁达百骸,无微不至,内之宣络脉 而疏通百节,外之行孔窍而直透肌肤。甄权谓治嗽,去皮风湿痹(痹,《政和本草》引作痒),亦仍《本经》之旧。又治风眼泪下,则清阳不升之迎风流泪也。弘景谓含之去口臭,则芳香固可以辟秽,然口气多由胃火,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扬汤止沸,何如釜底抽薪之为愈乎。海藏谓润肝燥,治督脉为病,脊强反折,按:督脉为病,纯由精血大衰,络脉失养,以致脊强反折,谓为肝燥,未可厚非,然先天肾阴几于耗竭,大补肝肾真阴,恐亦难臻速效,细辛辛温,少少引经,以通阳气,虽无不可,然竟以辛之一字谓润肝燥,而视为此症主药,其弊何如,学者当自知之。石顽谓辛温能散,凡风寒风湿,头痛口疮,喉痹齿诸病用之,取其能散浮热,亦火郁之之义,按:所谓火郁者,有火郁结于内而外寒束之,不能透泄,则升阳所以散火,其郁得泄,而表邪自解,若本是气火上浮,而亦误投温散,则教猱升木,为祸尤烈。
10.《本经》: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明目,利九窍。
11.《别录》:温中下气,破痰,利水道,开胸中,除喉痹,癫疾,下乳结。汗不出,血不行,安五脏,益肝胆,通精气。
12. 陶弘景:患口臭者,含之多效,最能除痰明目。
13.《药性论》:治咳逆上气,恶风,风头。手足拘急,安五脏六腑,添胆气,去皮风湿痒,能止眼风泪下,明目,开胸中滞,除齿痛,主血闭、妇人血沥腰痛。
14.《日华子本草》:治咳,消死肌疮肉,胸中结聚。
15.《本草衍义》:治头面风痛。
16.《珍珠囊》:主少阴苦头痛。
17.《纲目》:治口舌生疮,大使燥结,起目中倒睫。
18.《本草通玄》:主风寒湿头疼,痰厥气壅。
19.《本经逢原》:主痰结湿火,鼻塞不利。

采收和储藏
移栽田生长3-5年,直播地生长5-6采收。9月中旬挖出全部根系,去掉泥土,每1-2kg捆成1把,放阴凉处阴干后打包入库。

资源分布
1.分布于东北及山西、陕西及山东、河南等地。
2.分布于陕西、山东、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3.分布于辽宁。

选方
小青龙汤《伤寒论》;麻黄附子汤《伤寒论》;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

用药禁忌
气虚多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等忌服。《本草经疏》:凡病内热及火生炎上,上盛下虚,气虚 有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法皆禁用。《得配本草》:风热阴虚禁用。

动植物形态
1.辽细辛 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叶卵状心形或近肾形,长4-9cm,宽5-13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心形,上面脉上有毛,有时全体疏生短毛,下面毛较密;芽胞叶近圆形。花紫棕色,稀紫绿色;花梗长3-5cm,花期在顶部成直角弯曲,果期直立;花被管壶状或半球状,直径约1cm,喉部稍缢缩,花被裂片三角状卵形,片三角状卵形,长约7mm,宽约9mm,由基部向外反折,贴靠于花被管上;雄蕊着生于子房中部,花丝常较花药稍短,药隔不伸出;子房半下位或几近上位,近球形,花柱6,先端2裂,住头侧生。蒴果半球状,直径约12mm。花期5月,果期6-7月。
2.细辛 多年生草本。根茎直立或横走,节间长1-2cm。叶通常2枚,叶柄长8-18cm;芽胞叶肾圆形,边缘疏被柔毛;叶片心形或卵状心形,长4-llcm,宽4.5-13.5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深心形,上面疏生短毛,脉上较密,下面仅脉上被毛。花紫黑色;花便长2-4cm;花被管钟状,直径1-1.5cm,内壁有疏离纵行
脊皱;花被裂片三角状卵形,直立或近乎展;雄蕊着生子房中部,花丝与花药近等长或稍长,药隔突出,短锥形;子房半下位或几近上位,球状,花往6,较短,先端2裂,柱头侧生。葫果近球状,直径约1.5cm。花期4-5月。
3.汉城细辛 本变型与细辛相似,但叶片背面密生短毛,叶柄被疏毛,可以区别。

不良反应及治疗

1.《本草别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即气闷塞,不通者死。
2.《注解伤寒论》:水停心下而不行,则肾气燥。

功效分类
温里药;利水药;开窍药

药用植物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冷凉、阴湿环境,耐严寒,宜在富含腐殖质的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忌强光与干旱。易积水的粘重土壤及涝洼地均不宜栽培。种子属于下胚轴休眠类型,经研究表明20-24℃胚发育较快,10-13℃低湿条件下胚很难生长分化,15-18℃生长、分化缓慢。已长根的种子需0-5℃低湿条件打破胚轴休眠,才能出苗。种子粒重4.89g。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为主,也可分根繁殖。种子繁殖:夏播,6月上旬、中旬采果实,置室内堆放1-2d,待果实变软后,去掉果皮,淘洗种子,及时播种。切勿干燥贮藏。或短期沙藏,于7月份播种,条播或穴播。条播按行距10-12cm,播幅4-5cm,每行播120-150粒,1hm2用籽约60kg。播后2-3年可移栽。分根繁殖:将根状茎顶部留根条。栽植时按行株距30cmX20cm开穴,每穴栽2-3段根状茎。
田间管理 出苗后在畦面上盖一层3-5cm厚的树叶或稻草,以保持畦土湿润。生长季如遇干旱,应适当浇水2-3次并及时松土。从6月初开始搭棚遮荫,透光度50%-60%为宜非采种田应在早春摘除花蕾。在松土、除草同时,进行整畦、培土。生长期根外追施2%过磷酸钙溶液2-3次,上冻前施有机肥,盖上枯落叶或防寒土。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菌核病、疫病等,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出苗前用1%硫酸铜消毒畦面。早春开发病时可用多菌灵:代林铵:水(1:1:200)2-4kg/m2灌根。细辛风蝶,可用敌百虫做毒饵或叶面喷施。

炮制方法
除净杂质,用水喷润,及时切段,晾干。《雷公炮炙论》:凡使细辛,一一拣去双叶,服之害人。须去头土了,用瓜水浸一宿,至明漉出,曝干用之。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1)辽细辛常卷曲成团。根茎呈不规则圆柱形,长1-10cm,直径2-4mm;表面灰棕色,粗
糙,有环节,节间长2-3mm。根细长,密生节上,长10-20cm,直径约lmm;表面灰黄色;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基生叶叶柄长,光滑,完整叶展平后呈卵状心形或肾状心形,先湍急尖或钝,塞部深心形,长4-9cm,宽5-13cm,表面深绿色,上面脉上有毛,下面毛密。偶见花,紫褐色,半球状,花被裂片由基部反折与花被管相贴。气芳香,味辛辣,略有麻舌感。
(2)细辛与辽细辛相似,但根茎细长,长5-15cm,直径1-3mm,节间长0.2-1cm;叶片较薄,心形。气味较弱。
(3)汉城细辛与细辛极相似,但通常叶背的毛较密,叶柄有毛。栽培品叶的毛疏密变化较大,不易与细辛区分。
显微鉴别 (1)辽细辛根横切面:表皮脱落。外皮层细胞有草酸钙小方八晶和双晶;皮层宽,有油细胞散列;内皮层明显。皮 层与中柱之比为4(-5.6):1。粗根初生本质部三原型;细根多二原型。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根茎根切面:表皮细胞1列。皮层细胞16-21列,外侧2-3列为厚角组
织;有油细胞、纤维及石细胞分布。内皮层明显。维管束通常4-8个,韧皮部偶见纤维,木质部内侧有纤维。髓部可见石细胞。本品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偶见草酸钙小方晶。
叶片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不规则形,垂周壁波状弯曲;可见不定式气孔及类圆形油细胞,非腺毛1-4
个细胞,表面具壁疣。上表皮非腺毛长48-l00μm。直径32-40μm;下表皮非腺毛长60-140μm。直径 28-40μm。(2)细辛 根中未见草酸钙结晶。根茎中极少见石细胞。叶片北腺毛多为3-7个细胞,上表皮非腺毛长88-100μm,直径36-44μm,下表皮非腺毛长100-280μm,直径28-40μm。(3)汉城细辛根的外皮层细胞几等径。初生木质部四原
型。根茎近髓部有时可见纤维和石细胞。上表皮非腺毛l-7个细胞,长160-240μm,直径40-50μm;下表皮非腺毛4-7个细胞,长280-360μm,直径28-36μm。

药物应用鉴别
生用温散布力强,发表散寒,蜜炙温散力强,润肺止咳。细辛与白芷:皆芳辛温,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鼻塞等证。然细辛为少阴经引经药,又有温通经脉,温肺化饮之效;善治咳嗽、哮喘;白芷为阳明经引经药,消肿排脓之功,善消痈疽。

性味
辛;温;小毒

中药化学鉴定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ml振摇后浸出15min,滤过。取滤液 1ml置蒸发皿中,待乙醚挥散后加1%香草醛浓硫酸试剂,溶液由浅棕色变为棕紫色。(检查挥发油)(2)薄层色谱取本品挥发油,用乙醚稀释成1:10溶液供点样用。另取1,8-按油素、甲基丁香酚、黄樟醚、a-蒎烯为对照品。样品液及对照液各适量同点于硅胶G薄展板上,以苯-乙酸乙酯(95:5)展开,展距17.3cm,用至1%香草醛浓硫酸试液显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
品质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2.0%(ml/g)。含杂质不得超过 1%。总灰分量不得超过12.0%。

药材基源
为马兜铃科植物辽细辛、细辛及汉城细辛的带根全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9g;研末,1-3g。外用:适量,研末吹鼻、塞耳、敷脐;或煎水含漱。

出处
《中华本草》

『玖』 成酯和成酰胺的主要官能团有哪些

酯是指有机化学中醇与羧酸或无机含氧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产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例如乙酸乙酯存在于酒、食醋和某些水果中;乙酸异戊酯存在于香蕉、梨等水果中;苯甲酸甲酯存在于丁香油中;水杨酸甲酯存在于冬青油中。高级和中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是动植物油脂的主要成分,高级脂肪酸和高级醇形成的酯是蜡的主要成分。

  • 中文名

  • 外文名

  • ester

  • 分子通式

  • R-COO-R'

  • 官能团

  • -COO-

  • 饱和一元酯

  • CnH2nO2(n≥2,n为正整数)

酯是根据形成它的酸和醇(酚)来命名的,例如乙酸甲酯C3H6O2、乙酸乙酯CH3COOC2H5、乙酸苯酯CH3COOC6H5、苯甲酸甲酯C6H5COOCH3、乙酸丁酯CH3COOC4H9、丙烯酸辛酯CH2CHCOOC8H17等。

酰胺是一种化学物质,在构造上,酰胺可看作是羧酸分子中羧基中的羟基被氨基或烃氨基(-NHR或-NR2)取代而成的化合物;也可看作是氨或胺分子中氮原子上的氢被酰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

液体酰胺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酰胺的沸点比相应的羧酸高。

有酰胺键的化合物称为酰胺。酰胺既可看作羧酸的含氮衍生物,也可看作氨或胺的衍生物。酰胺可根据其结构分为:酰胺、酰亚胺、内酰胺及N-取代酰胺。氨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被酰基取代的产物叫做酰亚胺,含有酰胺键的环状结构的酰胺叫做内酰胺;酰胺分子中氮原子上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的产物叫做N-取代酰胺

-CONH2 or -CONHR or -CONR2

请采纳

热点内容
青海花儿折牡丹 发布:2025-10-08 14:42:05 浏览:808
海棠湾地摊 发布:2025-10-08 14:41:15 浏览:717
大鱼海棠吹奏 发布:2025-10-08 14:31:41 浏览:527
茶花品种介绍及图片大全 发布:2025-10-08 14:29:59 浏览:966
玫瑰壁纸大图 发布:2025-10-08 14:23:26 浏览:764
2017年全年一句梅花诗 发布:2025-10-08 14:06:19 浏览:83
醴陵瓷荷花 发布:2025-10-08 13:50:38 浏览:647
牡丹江到日照的飞机票 发布:2025-10-08 13:41:52 浏览:506
丹卷花语 发布:2025-10-08 13:39:35 浏览:707
茶花汇网 发布:2025-10-08 13:37:05 浏览: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