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百合草履子

百合草履子

发布时间: 2022-05-09 00:43:07

A. 汉朝女子和唐朝女子的发型和装束

汉朝女子装束以大袖为主,
唐朝女子装束比较开放.

B. 这是什么花长白毛了怎么办

这是百合竹,白色棉絮状的应该是介壳虫。
介壳虫是同翅目,盾蚧科的昆虫。大多数虫体上备有蜡纸分泌物,即介壳。介壳虫是花卉和果树上最常见的害虫,常群集于枝、叶、果上,吸取植物汁液为生,严重时会造成枝条凋萎或全株死亡。介壳虫的分泌物还能诱发煤污病,危害极大。常见的有吹绵蚧、樟蚌圆盾蚧、糠片蚧、朝鲜球坚蚧、桑白蚧、康氏粉蚧等6种。
(四)物理和机械防治
抓住介壳虫生命活动中的2个薄弱环节,采用物理、机械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首先,介壳虫营固着生活,很少活动,在新传入区常常只在局部植株或枝条上发生,及时采取拔株、剪枝、刮树皮或刷除等措施,便可收到显著的效果,如梨圆蚧传入新疆霍城、伊宁数年后,仅在局部枣园发生,由于当地枣树苗低矮,栽培间距大,蚧虫只集中在少数植株上发生,采取拔除烧毁措施,收到了彻底的防治效果。其次,介壳虫短距离扩散蔓延主要靠初孵若虫爬行,此时采用枝干涂粘虫胶或其它阻隔方法,可阻止扩散,消灭绝大部分若虫。粘胶用10份松香、8份蓖麻油和0.5份石蜡配制而成,将它们按比例混在一起,加热溶化后即可使用,粘性一般可维持15天左右。对于草履蚧亦可采用树根附近挖坑的方法,把其消灭在树下。
(五)化学防治
1、休眠期防治 在果树休眠期,喷洒3~5.5°Bé石硫合剂,3%~5%柴油ES或5%~6%煤焦油ES,对介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可兼治蚜虫和叶螨。
2、生长期防治 应抓住2个关键防治时期,初龄若虫爬动期或雌成虫产卵前是第1个防治适期, 卵孵化盛期是第2个防治适期,选用低毒的选择性杀虫剂进行防治。如“邯科140”1000倍液、毒死蜱600倍液、催杀800倍液等。

C. 后宫女人的服饰吃穿用度有什么制定,不要清朝的,和元朝的,汉唐最爱了,谢谢亲

1 大唐女子服装 大唐女子的服装是封建社会划时代的文化现象,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上承历史之源头,下启后世之径道,和其他艺术共同创造了唐代灿烂辉煌的文化,在服装史上让人们惊叹不已。作为现代的我,看到影视剧里大唐女子的服饰也是唏嘘不已,极其喜爱,于是总结了下发现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女着男装 古语有曰“男女不通衣裳”。在封建社会女子着男装,会被认为不守妇道,而在唐朝“女扮男装”的装扮形式成为一种时尚装扮。男装先是由贵族和宫女们所穿着,后渐渐传入民间,为大多数女性所喜爱,女着男装蔚然成风。在气氛非常宽松的唐代,着男装成为公开化、生活化和普通化的生活着装方式。 这一特点体现了唐代独有的服饰审美心态—平等、宽容与开放。这是对封建服饰礼制的一个巨大挑战。 1.2 “着胡服” 初唐到盛唐间,北方游牧民族(当时称其为胡人)与中原交往甚多,对唐代服饰影响极大。随胡人而来的胡服文化令唐代妇女耳目一新。于是,一阵胡服热席卷大唐,其饰品也最具异邦色彩。胡服中最为妇女喜好的是羃篱、帏帽、回鹘装、胡帽和靴。幕篱和帷帽都是为妇女出行时,为了遮蔽脸容,不让路人窥视而设计的帽子。回鹘装的特点是翻折领连衣窄袖长裙,衣身宽大,下长曳地,腰际束带。回鹘装的造型,与现代西方某些大翻领宽松式连衣裙款式相似,是古代综合希腊、波斯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产物。 唐代仕女图和文物考古所出土的穿着胡服的唐人俑与胡人佣,以及看《武则天秘史》和《唐宫美人天下》里皇帝和武媚娘打马球,都可看出唐代女子喜胡服,就连唐代一些古诗句,如元稹诗曰:“女为胡妇学胡装,伎进胡音物胡乐……”等无不体现了这一服饰习俗。上至王宫贵族,下至民间妇女无所不好,形成了新的服饰审美心态。 隋末唐初至盛唐时期,妇女着男装或胡服是封建社会兴盛时期服饰的一大特点,女着男装和穿胡服是同时流行的,有时互相影响,或者交杂著于一身。 1.3 以露为美的“袒胸装” 传统的封建思想礼教对女性的束缚非常大,而盛唐的女装却显得异常的大气,敢于大胆地将胸部坦露出来,充分的展示了女性的人体曲线美。出土的唐代女俑像和壁画就是这方面的铁石证据,方干的《赠美人》里曰:“粉胸半掩疑暗雪”,以及“胸前如雪脸如云”等诗句就是对这种服饰最佳表述。 唐代的“袒胸装”主要由之前的传统襦裙演变而来,最突出的特点是袒领的出现。领口开的非常低且大,可以看到女性的乳沟 这种服饰形态通常不着内衣,将胸部坦露以此展示女性丰满的胸部,据考证在盛唐时期只有贵族女性才能穿开胸衫,嫔妃公主允许袒露胸部,歌舞妓女也可以半裸胸以取悦人,普通老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许半裸胸的。 最近看了很多唐朝电视剧,如<<武则天秘史>>,看到很多网友看到殷桃的造型就骂她骚,不像一代女皇武则天,我不得不笑下:坦露胸部的女子服饰在唐代之前的封建社会是从来没有过的,是唐代社会思想开放的直接体现;是一种健康的“露”, 充分表现了唐人对人体美的展现以及对女性自由解放的渴求;是女权精神的一种体现;是唐代开放的国风和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尊重,也是盛唐时期对妇女精神的思想解放,以更大胆的方式展示着女性身体优美的曲线和自信。 1.4 襦裙服 襦裙服指的是唐代女子上身穿着短儒或衫,下身着长裙,加半臂,以披帛与肩上做装饰的封建社会女子传统装束。襦裙装在保留了襦裙自我神韵的形式下,不断吸取外来服饰的精华,形成了服装史诗上最经典而又动人的装束,其穿着形式是上身着襦下身着裙。襦要短且小,裙要肥且长。裙系高腰至胸部,甚至系在腋下,系扎丝带,颈部与胸部的肌肤露在外,给人以优雅、修长、飘逸之感。襦裙在唐代的发展达到顶峰,其款式之多之新颖、颜色之多、质地之精美、图案之华丽、技艺之高超,前所未有。半臂,又称半袖,是一种从魏晋以来由上襦变化而出的一种无领式对襟短款小外衣,门襟有时装饰小带子,可以系扎在一起,袖长至肘部,身长至腰处。领口较大,多穿与衫襦之外。类似于今天的流行的日韩风格的短外套小外搭,上至宫中女史下至民间,流行广泛。属于唐时常见的新式上衣服装款式。男、女均可以穿着,例属于宫廷常服。披帛又可称作“画帛”。是中国封建社会妇女服饰,在唐代得以盛行。形状为一条长条形状的巾子,披与肩上,背部捎下落,再将其缠绕在手背间,材料多是纱罗制成,上面印有花纹,或是金银线织成的图案,已婚未婚女子所用披帛形状不一。未婚女子披帛较细长,走起路时,随风起舞,妩媚美观。披帛对当今女子装扮影响也较大,像平时女性有时会在颈部装饰丝巾及披肩作为装饰,就是受其影响。 2 大唐女子鞋子帽饰 2.1 唐代女鞋 笏头履演化而来,如高出方片是有分段花纹的,称重台履。其次穿软底透空锦靿靴,与翻领小袖齐膝袄及条纹小口袴配套,可称女装男性化的胡服式样 第三种为尖头而略上弯的鞋,似从汉之勾履演变而来。武德间妇女穿履及线靴,开元初有线鞋、大历时有五朵草履子、建中元年进百合草履子,文宗时,吴越织高头草履,内加绫縠,此外还有金薄重台履、平头小花履等。 2.2 帽饰 唐代的冠帽中主要有幞头、进贤冠、平巾帻、笼冠、鹖冠和通天冠等。 2.3 发型 唐代妇女的发型十分繁多,以梳高髻为美,发式有云髻、螺髻、反绾髻、半翻髻、三角髻、双环望仙髻、回鹘髻、乌蛮髻等。 2.4 唐代妇女妆容 女子将厚厚的铅粉敷在脸上,再将浓浓的胭脂涂在两颊,这就是在唐诗中常见的“红妆”。与历朝历代妇女相比,唐代女性的面庞格外的红。 唐代女子将天生的淡眉拔掉,刮净额毛,再用情黑的颜料画出黛眉,眉式纷繁复杂,不可胜数。 花钿,是贴在眉间额前的装饰物,最是唐朝女子奢华的富丽的表现。额黄与花钿类似,也装饰在额头,不过是用颜料涂黄,也称“佛妆”。 斜红,也称“晓霞妆”,如两道红色的新月装饰于脸侧,酷似两道疤痕。在唐代,斜红成为流行的装饰,翩翩一撇,尽展风流。 “朱唇一点桃花殷。”唐代女子酷爱点唇,用朱砂混合动物脂膏制成唇脂,为自己妆成樱桃小口,这就是那个时代美的标准。轻轻一点,又将中国人美唇的审美观念推到了极致。 面靥,是在两颊酒窝处施点的装饰。面靥当初是宫女的一种特殊标记,表示例假来临,不能接驾,流传到宫外,竟成了一种流行的装饰。 4 唐代女装形成的原因 一,唐朝降雨广阔政令统一,物质丰富,与少数民族交往密切,同时丝绸之路的开辟,以及船制造业的发展使唐与外国交往密切。长安在当时是最发达的国际性城市,由长安经新疆西通印度、波斯、地中海,商旅络绎不绝,海路以广州为海口,经南洋西通印度洋,直到非洲东岸和地中海南岸诸国,东与朝鲜、日本交往更加频繁。 二,佛教盛行,影响了面妆。 三,文化的开放,人们的价值取向进一步突破传统儒家的桎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正是胡族习俗、异国文明、宗教文化与隋唐本土传统相互交流影响,造就了唐人兼容并包、平等开放的独特的社会心理,使人民自我认同感加强,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家敢于冲破陈旧观念,勇于接受新鲜事物。 四,唐皇室固有的胡人心态唐皇室祖先起自西垂,具有浓厚的胡族血统, 五,唐朝社会审美情趣,唐代以胖为美的审美心理:袒胸的短襦,半臂的飘幔,在轻纱质地下隐约透出女性白皙娇嫩的皮肤和丰满的身体形,神秘、性感,坦胸装便可出现了。 六,唐朝女权意识的崛起女性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一起女性更是获得了与男性相当的政治权利,在唐代不仅出现了上官婉儿、韦后、太平公主等一系列宫廷女性弄权的政治事件,而且还产生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 5 唐朝服饰发展 隋至初唐的妇女服装以小袖短襦、长裙为主。隋至初唐,高裙腰,腰问系长带,肩披长巾,有对襟和右衽交领两种款式,这种服装先流行于宫廷和贵族妇女之间,后来,不分官庶,递相仿效,唐中期尤为盛行。那时,裙的颜色以绯、黄、紫、青为最流行。盛唐后才减少。裥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色彩的裙料互相拼接而成,为隋与初唐期间贵族妇女都喜欢的长裙,它以多幅为时尚,中唐以后很少见,至宋代又重新兴起。唐代妇女服装在襦裙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发展,贵族妇女中还盛行花笼裙和百鸟毛裙。花笼裙——以轻软细薄而透明的单丝罗制作,上饰织纹或绣纹的花裙,罩在其他的裙子之外;百鸟毛裙——以很多鸟羽毛、丝、罗捻线织成的,普通妇女以石榴红裙为尚。 隋末唐初,尤其是盛唐的开元、天宝年间,妇女盛行胡服。穿此服者,下穿带竖条的小口裤,尖头绣花鞋或半靿软靴。后又受波斯的袒胸折领(翻领)等服装样式的影响,出现一种袒胸无领、窄袖紧身、长及腰、上窄下宽的瘦长短襦,高头云履,披帛,饰高髻簪花。披帛又称画帛,轻薄的纱罗上印画图纹,长度在二米以上,用时披搭在肩上,并盘绕于两臂之间。唐代规定士庶女子在室内搭披帛,出嫁则披帔子,披帛和帔子的界限其实并不明显。天宝年间,妇女还流行穿男装:头戴软脚幞头,身穿圆领或折领的窄袖袍衫,腰系革带,脚著黑皮靴,它首先流行宫中,后逐渐流行于民间,成为普通妇女的服饰。 盛唐以后,胡服渐渐湮息,宽袖衣衫取代了宫廷中的窄袖服装。 中晚唐至五代,宫廷和贵妇中曾广为流行回鹘(维吾尔族的)服装。回鹘装以暖为主,尤其喜欢用红色,领、袖均缘阔边。穿此服时,发式一般挽成椎型,时称“回鹘髻”,髻上另截一顶满珠玉的桃形金冠,上缀风鸟,两鬓插簪钗,耳垂及颈项上佩有精美的首饰,足穿翘头软锦鞋。晚唐贵妇人的典型服饰为:高墙髻,簪花饰钗,上穿宽领对襟的大袖明衣,内束抹胸,绣花的披帛绕臂,下穿长裙,上窄下宽,佩以蔽膝,缠枝花为饰,腰束长带,足著高头如意履。明衣原属内衣,并作礼服的中单穿用,至盛唐,妇女将它当外服用,称为盛装。 晚唐、五代的妇女典型服饰为:梳髻、上穿衫襦,宽衣大袖,披帛,下著瘦长裙,外著蔽膝或围裙,带佩绶,佩玉,足著平头履。唐代妇女除穿衫襦外,还穿半臂的上衣。半臂最先为官女所服,后到民间,成为一种风尚,但家规较严的家庭,不许穿此服。中唐后,半臂渐渐见少。小腿上束着膝裤——无裆裤,仅从膝盖至足踝,它是女子的一种内衣,为穿裙子时配套用的。头饰高髻,簪花,饰步摇,珠饰,身穿对领罗衫,紧身长袖,下穿长裙,上窄下宽,长及地覆足,外披妆花短围裙,披帛,束带,佩玉,足著浅第履,为晚唐及五代典型的妇女服饰。

D. 古代女人穿的鞋有什么

1、清代花盆底鞋

清代花盆底鞋,又称旗鞋,是清朝时满族妇女穿的一种鞋子。其以木为底,鞋底高5-15厘米,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

2、岐头履

岐头履,古代亦称“分歧履”,在先秦典籍中,称鞋头分歧始于皇帝内宫,曾作为皇宫祭祈时所穿“舄”的形制,后流向民间先为男性穿着。到汉代女子也普遍穿用。后传至唐代,消迹于宋代。

3、麻鞋

麻鞋是一种制作精巧、美观、经济、时尚、实惠,千年传统民间的工艺品。 麻是一种草本植物,用麻的径皮纤维制成绳索、布,再编成鞋子-麻鞋,也即是草鞋。

4、勾背鞋

朝鲜族的“勾背鞋”是传统的女性鞋履。朝鲜族自古就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属于"跨境民族",所以"勾背鞋"在中国朝鲜族、韩国和朝鲜都有流行。朝鲜族历来崇尚素白色,衣服、鞋饰多用白色,朴素大方,极富民族特色。

5、花盆鞋

花盆鞋,也称“高底鞋”、“马蹄底”鞋,是满族特有的一种绣花鞋,因其底似花盆而得名。其鞋底以木制成,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花盆鞋在清代特别盛行,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女性穿着。

E. 古代女子鞋子的名称有哪些

云丝绣鞋
软底珍珠绣鞋
乳烟缎攒珠绣鞋
宝相花纹云头锦鞋
云烟如意水漾红凤翼缎鞋
双色缎孔雀线珠芙蓉软底鞋

F. 古代女子鞋子名称

鞋,是履、靴、鞋、屐的统称,古时称鞜、靸或履,也有称为屦、屩、屐、鞮的。

履、屦为同一物,只是时代不同而有不同的称谓。

汉代以前,称屦,多为由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诗经.魏风.葛屦》:“纠纠葛屦”。
后汉称履,它是由麻、丝制成的鞋。

屩,系草鞋。东汉刘熙所撰《释名 释衣服》:“屩,草履也……出行著之,屩屩轻便,因以为名也。”

屐,也是鞋子的一种,通常指木底,或有齿,或无齿,也有草制或帛制的。《释名 释衣服》:“帛屐,以帛作之,如屩之。不曰帛屩者,屩不可践泥也,屐可以践泥也。此亦可以步泥而滚之,故谓之屐也。”

《宋书.谢灵运传》:“灵运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后齿。”

鞮,是指用兽皮做的鞋。

靴,是高到踝骨以上的长筒靴,随胡服的传入逐渐普及,在汉代后期大量出现,到唐代普及。

《晋书.刘兆传》:“尝有人著靴骑驴,至兆门外。”

靴的特点是保温性强,在泥土、沼泽中行走,便于骑马等。

鞜,也是指用兽皮做的鞋。《汉书.扬雄传下》:“躬服节俭,绨衣不敝,革鞜不穿。”

靸,则是指拖鞋。《急就篇》卷二:“靸革是昂角褐袜巾。”颜师古注:“靸谓韦履,头深而兑,平底者也。今俗呼谓之跣之。”亦名靸鞋,三代皆以皮为之,始皇二年改用蒲制,从晋到唐多草制,梁武帝时曾用丝制。

陶宗仪《辍耕录》卷十八:“西浙之人,以草为履而无跟,名曰靸鞋。”此时已提出拖鞋也是鞋的一种。

据考证,早在四千年前的夏朝,中国人已开始穿草鞋。

三千年前的《周易》中,已有“履”字的记载,并明确履就是鞋。

南北朝时,传说有一女子做布鞋,内里用香垫子,鞋底用麻绳纳成莲花图案。这种鞋踏在泥土上,会留下美丽的莲花图案,时人称这种鞋为“步步生莲鞋”。

唐代,有人发明了适宜步行的“远游鞋”。据说,大诗人李白很爱穿这种鞋,尔后,许多文人墨客争相效仿,它的出现要比现在风靡全球的旅游鞋早一千多年。

在古代的齐鲁大地,还流行一种面上用牛皮包的鞋,名日“踢死牛”。

屐,一般采用木制。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流亡国外19年,即君位后封赏随从。其中有一个名叫介子推的臣子,他不愿接受晋文公的封赏,于是隐居深山,敦请不仕。晋文公一怒之下,以焚山相胁,而介子推抱树焚死。事后,晋文公甚为哀惜,便以此树制成木屐以作纪念,于是木屐在民间广为流传。

东晋时,著名诗人谢灵运发明了“谢公屐”,屐底有齿,上山时用前齿,下山时用后齿,是理想的登山鞋。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下了“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著名诗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登临高耸人云的天姥山,尽情享受“神仙世界”绮丽的乐趣。

古人穿木屐,一是为了凉爽,行走硬朗;二是为了防湿,尤其是潮湿阴雨的南方,常把木屐作为雨鞋穿用。

在明末清初,仕女和小孩多穿红色木屐,而男子则穿黑色木屐,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便鞋。即使是姑娘出嫁,也要漆画彩屐作为妆奁。

在中国古代,鞋、靴、屐,是分得很清楚的,什么场合穿靴,什么场合穿鞋或屐,都有严格的规定。

在中国历史上,有关鞋的传说很多,如:

“郑人买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至其坐,至三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日:‘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削足适履”(《准南子.说林训》:“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扰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寇准背靴”以及“穿小鞋”等等,都是家喻户晓的典故和传说。这些富有哲理的典故和传说给人们带来许多启迪和警示。

G. 唐朝女子穿的鞋叫什么

唐代女鞋 笏头履演化而来,如高出方片是有分段花纹的,称重台履。其次穿软底透空锦靿靴,与翻领小袖齐膝袄及条纹小口袴配套,可称女装男性化的胡服式样 第三种为尖头而略上弯的鞋,似从汉之勾履演变而来。武德间妇女穿履及线靴,开元初有线鞋、大历时有五朵草履子、建中元年进百合草履子,文宗时,吴越织高头草履,内加绫縠,此外还有金薄重台履、平头小花履等。

H. 谁能帮我介绍一下唐朝女性的衣服啊

中国的宫廷服饰 当属唐朝盛世啊 找的资料 希望对你有用

襦裙服系指唐代女子上穿短襦或衫,下着长裙,佩披帛,加半臂(即短袖)的传统装束。唐女襦裙装在接受外来服饰影响下,取其神而保留了自我的原形,于是襦裙装成为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服装史中最为精彩而又动人的一种配套装束了。襦,一般只长到腰,很短,是唐代女服的特点。与此相近的衫,却长至胯或更长。唐女的襦、衫等上衣是各个阶层的常服。元稹诗句“藕丝衫子藕丝裙”,张佑诗句“鸳鸯绣带抛何处,孔雀罗衫付阿谁”,欧阳炯诗句“红袖女郎相引去”。从这些诗句看,唐代女子着襦、衫已非常普遍,而且喜欢红,浅红或淡赭,浅绿等色,并加上“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的金银彩绣为饰,外观更是美不可言。襦的领口常有变化,襦衫领型有:圆领、方领、直领和鸡心领等。盛唐时代有袒领,即领口开得很低,早期只在宫廷嫔妃、歌舞伎者间流行,后来连豪门贵妇也予以垂青,从唐墓门石刻画和大量陶制女俑来看,袒领流行开来,或许已经遍及黎庶,因而当时艺术形象中出现的袒领女装形象为数实在不少。裙,唐代妇女下裳为裙。这是当时女子非常重视的下裳形式。制裙面料多为丝织品,但用料有多少之别,通常以多幅为佳。裙腰上提高度,有些可以掩胸,下身仅着抹胸,外披纱罗衫,致使上身肌肤隐隐显露。如周昉《簪花仕女图》,以及周濆“惯束罗衫半露胸”等诗、画即描绘这种装束,这是中国古代女装中最大胆的一种,足以想见当时思想开放的程度。唐代裙的质料、色彩和样式均大大超过前代,可谓群芳争艳,瑰丽多姿。如唐诗中所涉及的诸多裙式有:“上仙初着翠霞裙”,“荷叶罗裙一色裁”、“两人抬起隐花裙”、“竹叶裙”、“碧纱裙”、“新换霓裳月色裙”等。唐代裙色多彩,可以尽如人所好,多为深红、杏黄、绛紫、月青、青绿。其中尤以石榴色流行时间最长。李白有“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万楚五有“眉黛夺得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其流行范围之广,从《燕京五月歌》中可见,“石榴花开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女儿染红裙。”石榴裙最大的特点,是裙束较高,上披短小襦衣,两者宽窄长短形成鲜明对比。这种上衣下裙的“唐装”,是对前代服装的继承、发展和完善。从整体效果看,上衣短小而裙长曳地,使体态显得苗条和修长。

I. 鞋子的是如何发展的

鞋子的起源和发展
鞋子的出现和使用由来已久。 鞋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也离不开的服饰 用品之一,有女生喜欢的高跟鞋,还有平底鞋,学生的帆布鞋,休闲鞋,运动鞋, 很小的时候我们还见过草鞋。从鞋子的名称就可以发现,鞋子的种类繁多,各式 各样,五花八门。我们知道,鞋子作为服饰的一种,其作用自然是起到保暖的作 用,不受寒冷的侵袭,此外还能保护人类的脚走在地上不受伤害。
鞋的产生与自然环境、人类的智慧密不可分。远古时代,土地的高低不平, 气候的严寒酷暑,人类本能地要保护自己的双脚,于是就出现了鞋:简单包扎脚 的兽皮,树叶,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鞋。古人类保存下来的文献,仍能给我 们提供一部精彩的鞋史。
大约在 5000 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兽皮缝 制的最原始的鞋。在新疆楼兰出土的一双羊毛女靴,距今已有 4000 年,整双鞋 由靴筒和靴底两大部分组成,堪称世界第一靴。在 3000 多年前编写的《周易》 上已出现了代表鞋的“履”字。
战国时的孙膑因为被庞涓敲碎了膝盖骨,不能行 走,就用硬皮革裁成“底”和“帮”,发明了高皮绚,即后来的靴子,中国历史 博物馆里就珍藏着一双 2000 多年前的皮绚。后来,由于鞋的制作材料、式样、 用途越来越多, 鞋的种类也开始丰富起来。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通常可以将鞋分 为草葛、布帛和皮革三种。其中布帛鞋是指以大麻丝、绫、绸、锦等织物布缝合成的鞋。
汉代多呈分叉状,底用麻线编织,又称双尖翘头方履;魏晋时期,则流 行在鞋的前端绣上双兽纹饰。 背弃时, 屐成为一种时尚, 它是有木齿的鞋, 由扁、 系、 齿三部分组成。 皮革、 棉毡等制成的皮鞋、 皮靴又称“马靴”或“高统靴”, 原为北方游牧民族所穿,有旱靴、花靴、皮靴、毡靴、单靴、棉靴、云头靴、鹅 顶靴等之分。相传孙膑是靴的始祖,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广泛流行,并传至江南, 到了唐代已官庶咸宜(直至明清才被朝廷下令禁止百姓穿靴,只有官宦才可穿 靴)。 唐代的女鞋十分大气。宫廷的女鞋称为“高墙履”,是由南北朝的“笏头履” 演化而来。 还有一种是软底透空的锦革 靴, 与翻领小袖齐膝袄及条纹小口配套, 是女装男性化的胡服式样。
在唐代, 无论是武德年间的线靴, 大历时的五朵履子、 建中元年的百合草履子,都十分简洁而中性化,呈现特有的豪气。宋代亦普遍流 行皮制的皮鞋,男性多穿小头皮鞋,女性多为圆头、平头或翘头,上面也饰各式 花鸟图纹。元朝末年开始出现鞋头高耸、鞋底扁厚的女式布帛鞋,这种鞋使人显 得格外修长。
到了明清,鞋的制作方法与式样逐渐融合,越发考究起来。明代的 鞋多以厚实为主,北方多穿菱纹绮履,江南多着棕麻鞋。清代满足统治时期,男 鞋以尖头鞋为主,夏秋用缎制,冬用建绒,有厚底薄底之分,面作单梁或双梁, 鞋帮有刺花或鞋头作如意头卷云式。清代的女鞋最具特色,鞋底多为木质,高一 寸至五寸不等,其底形为上宽而下圆,被称之为“马蹄底”,又称“花盆底”。 鞋面常以绸缎所制,上施五彩刺绣,贵族妇女有的在鞋面上还镶嵌各种珠宝,穿 起来显得身材尤为挺拔。 但因行走不便,老年妇女或者身份低下的人多穿木制平 底鞋。
鞋和人类的文化息息相关, 不仅每一个民族穿鞋示一样,不同历史时期的鞋 也各有差异, 甚至每个人穿的鞋也是风情各异。虽然鞋的基本功能是为了保护足 部,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鞋除了实用之外,各个时代的美感与风格,也在足 下展露无遗。从鞋子本身的发展历史而言,鞋子与社会地位、气候环境、宗教、 性别、时代的文化背景皆息息相关;同时,人们对于鞋子的选择还可以透露出穿 着者的品味与仪态。 从工艺编年史的角度看,鞋子的样式往往随着社会价值观而 不断创新, 而且也可看出当时工艺的水准与制作技术。鞋子的产生是人类自身发 展走向文明的必然, 透过出土的历朝历代的鞋子,中国各民族各地区人们目前还 在穿用的鞋子,以及这些正在流水线上生产,正摆在鞋店中出售的鞋子,我们仿 佛看到了中国鞋文化发展演进的历史。

J. 这是什么意思虫

从你的图片上看,这个是鹿蛾的一种。

鹿蛾,鹿蛾科 小至中等大蛾类,外形似斑蛾或黄蜂。喙发达,但有时退化,下唇须短而平伸,长而向下弯或向上翻,头小,触角丝状或双栉伏。

胸足胫节距短,腹部常具斑点或带。翅面常缺鳞片,形成透明窗;前翅矛形、颇窄,翅顶稍圆,中室为翅长一半多;后翅显著小于前翅。

热点内容
2017花艺博览会宁夏 发布:2025-10-08 20:24:27 浏览:795
波斯毛茛插花 发布:2025-10-08 17:32:42 浏览:145
皮雕玫瑰花 发布:2025-10-08 17:26:58 浏览:496
梅花思乡诗句 发布:2025-10-08 16:54:47 浏览:782
手工插花外放 发布:2025-10-08 16:45:20 浏览:191
插花瓶口多大 发布:2025-10-08 16:35:56 浏览:202
乌梅和百合 发布:2025-10-08 16:27:03 浏览:210
荷花博亚 发布:2025-10-08 16:15:27 浏览:115
玫瑰金纺 发布:2025-10-08 16:13:03 浏览:820
华业东方玫瑰房价 发布:2025-10-08 16:00:19 浏览: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