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绢面牡丹

绢面牡丹

发布时间: 2022-05-08 11:45:28

⑴ 谁知道大话西游3里潇湘的故事

【花醉红尘】

如果,如果不是遇到那个奇怪的云游画师,她的一生,或许会是最庸常不过的一生。
如同所有的世间女子,成长婚配,相夫教子,冷暖自知。
而一切,一切都在六岁那年一个偶然的黄昏,发生了改变。如同一条改变了航道的河流,你不知道它会流淌到哪里,而它,自有它的方向与定数。
那个春天的黄昏,她像所有的同龄女孩一样,偷偷拿了母亲的一把团扇,在家旁的牡丹丛中扑蝴蝶。
在抬颌擦汗的瞬间,她惊讶地发现,有一个“人”正静静站立在远处的牡丹丛后。他相貌古怪,背着一支硕大的毛笔,表情沉郁安宁,略带一丝风尘仆仆的沧桑。可他的眸光是如此深邃,似乎要穿越岁月重重的雾霭,努力看清一个人的来世今生。
他轻声问她:“你是潇湘吗?”她很奇怪这个陌生人怎么会知道自己的名字,但她还是重重地“嗯”了一声。
她的童年在这一刻结束了。这个叫“画魂”的云游画师被父母挽留下来,成了她的老师。从此她开始跟着他学习诗词歌赋、水墨丹青。幸运的是,这一切对她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她的心性似乎注定就与诗画相通。所有的娇顽与懵懂缓缓褪去,才情和灵气慢慢释放出来。她成了方圆几百里路人皆知的小才女。
深秋时节,画魂提出告辞。这时,潇湘突然想起应该向他索取一副画。见画如睹人——师恩似海,她对他不是不心存感激的。
画魂却单单取了他们初次见面时,她手中握着的那一柄团扇。
只是寥寥数笔,素白的绢面左侧,便长出了一株牡丹,几朵娇艳的牡丹正在枝头争春。姹紫嫣红,恣意浪漫,是生命中最繁盛的花期。
直觉告诉潇湘,这不是一副完整的画。绢面右边的空白,蕴藏着太多未尽的笔墨。
画魂似乎读懂了她的心事。他告诉她,十二年后,他故地重游时,会为她补全画中未完的景致。
末了,他告诉她,这副画的名字叫“花醉红尘”。
这一年,她六岁。

【花忆前身】

十二年,不过是宇宙洪荒中小小的一粒砂。
十二年中,潇湘时常出神地凝视着手中的那柄团扇,猜测画魂师傅会在扇面的空白涂抹上怎样的色彩。她不知道画魂云游到了何方,但她相信这个用脚步丈量红尘的画师会见证一段又一段故事,而她自己的故事又会拥有怎样的序幕与结尾?她心中已有隐隐的直觉,一只看不见的翻云覆雨手,正悄然将谜底细密地缝在扇面上。
而十年后的潇湘,已不是当初那个青涩早慧的孩童。娴雅、恬静,清丽、沉寂,她长成了一株雨后的青竹。十六岁的潇湘,日益成为邻里乡间交口传诵的传奇。
谷雨时分,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如期而至。城中最大的牡丹园里,花意正浓,人群熙攘。
潇湘也和丫鬟前往。牡丹长势正好,枝叶在明澈的天空下交错叠沓,被阳光醺烤出淡淡的暖香。两人穿花度柳,行至繁花深处,潇湘突然看见一朵红牡丹正随风零落。绿草丛中,一抹残红,煞是醒目。
潇湘拾起那朵牡丹,只见花瓣饱满圆润,茎蕊轻巧分明,透过阳光,仿佛可以看见汁液汩汩流动的样子。本是生命中最美的花期,却莫名凋落。
突然间,潇湘心有所动。
所谓如花美眷,其实稍纵即逝。
而正处花期的她,会拥有怎样的年华?
睹物伤怀,忧心难遣。潇湘不禁取出丝帕,将那朵早落的牡丹轻轻包好,小心翼翼地放回袖管。
而就在转身的一刻,她看见远远地,有人在观望自己。那人白衣华冠,面白如玉,目若朗星,嘴角藏着一丝会心的笑意——显然,他已目睹了刚才的那一幕。
潇湘的心弦被奇异地拨动了一下。这十六年中,上门提亲者如过江之鲫,可她所见的,不过是些浮花浪蕊、轻薄浅俗之流。想不到在这花影憧憧、暗香浮动中,竟有如此气韵跳脱之人。
然而,礼仪清规如影随形,令她无法上前,亦无法言说。她只是牵着丫鬟的手,转身离去。
潇湘不知道,那只覆盖在扇面上的翻云覆雨手,已缓缓移开,命运的真相正一点点露出端倪。
潇湘回到府中,心绪难平。那些绵延的繁花,那朵早落的牡丹,以及那张掩映在花树中的笑颜——一切,都似乎近在咫尺,又远隔天涯。
初春是适合感情发芽的季节,或许是因为丝丝春寒使得人们对温暖和爱格外的敏感和向往,潇湘的心就像沐浴在阳光中的新芽,在春风中怯懦而执著地舒展开来。潇湘知道今夜后的自己,将不再与往日相同。
当一个人的心中揣着秘密,同时又充满希冀时,她的时光会变成一条不疾不徐,却恒定前行的河。一年不相遇,我等你一年;十年不重逢,我等你十年。潇湘没有想到,自己单薄的身躯内,竟蕴藏着如此惊人的耐心与从容。她的性情也愈发恬淡,外界的纷扰、父母的劝慰很难在她的内心掀起波澜,惟有当她看见那朵精心包裹在丝帕里,已日渐褪色的牡丹时,她的心底,才会发出持久的颤栗。
第二年,潇湘又前往牡丹花会,如同赶赴一场没有承诺的约定。但是热闹人群中,她没有见到那个魂牵梦绕的白衣少年。
不要紧。潇湘在心中安慰自己。我还有很多很多的时间可以来寻找那个人。
转眼间,又是一年谷雨时分。
同去年一样,潇湘将包着牡丹的丝帕藏在袖管里,美衣华服,满怀憧憬地赏游牡丹。可是,可是那个人依然杳无踪迹。
日暮时分,春雨突降归途。路人纷纷散开。喧嚣人群中,潇湘与丫鬟走散了。她碎步跑到一株花树下躲雨。几滴雨水从茂密的叶间零落,微微浸湿了她的头发。就在潇湘想取出丝帕轻沾湿发时,她一下子怔住了——袖管里的丝帕不见了!一定是刚才急匆匆不小心弄掉了。潇湘不禁心急起来。那张丝帕,那朵沾染了岁月风尘的牡丹,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它们见证了她的成长与心事,她的悲与喜,她的爱与伤。
就在潇湘心急如焚之时,远远地,一位少年朝这棵花树跑来。当他来到树下,抖落一身的雨水,抬起头的刹那,潇湘猝不及防地遭遇了一双似曾相识的眸子。
一切都仿佛回到了他们初识的那一天——树下的俯首拾花,远处的微笑凝望,游弋四周的馥郁花香。只是,当年的温煦阳光化作了今日的潇潇春雨。
“我记得你。你就是两年前那个捡拾落花的女子。”他的声音充满惊喜。“我找你找了两年。”
如此率真情切,毫无唐突仓促之感——他,找她找了两年。
一瞬间,潇湘的灵魂陡然出窍——原来,他是记得她的;而且,他和她一样,花了两年时间,仅仅是为了寻找彼此。
那一刻,潇湘和他对视而笑。然而很快,潇湘脸上的笑意便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脸惊讶——她看见他手中攥着一方丝帕。
他领悟过来:“这是我方才在路上捡的。丝帕上刻有‘潇湘’二字。丝帕里面还包着一朵牡丹。如果我没猜错,小姐您,就应该是这位‘潇湘’姑娘吧?”
潇湘微笑着点点头。他真是一个闻弦歌而知雅意的人。
天色渐渐黯淡下来,他们都沉默着,潇湘只能听见雨水寂寥的滴落声,窸窣的虫鸣,还有,两人安静的鼻息。
而此时,丫鬟焦急呼唤的声音已经传来。
“早闻姑娘芳名,他日定将登门拜访。” 这是他对潇湘说的最后一句话。
潇湘转身,走进丫鬟为她撑起的伞下。转身前,不过惊鸿一瞥,潇湘却发现他的后背都已被雨水湿透——树下,不过方寸之地;他为了不让她淋雨,竟不惜将背部置于雨中。 他是如此克己礼让、锦心绣口,令她心头顿生暖意。
细雨敲在伞面,如叩心扉。潇湘在心中缓缓对身后那个离自己越来越远的人说:给我一个承诺,我可以为你等上一千年。
当夜,多年未见的云游画师行经故地。
他浅笑着对潇湘全家说,他是来践约的。一个十二年前就定下的约定。
仍是那副团扇。仍是寥寥数笔。令潇湘耽想多年的扇面右侧,一只翩跹起舞的彩蝶跃然而出。
画魂告诉她,这副画现在的名字叫“花忆前身”。
潇湘早就听说,一朵花是一只蝴蝶的前世。每只蝴蝶翩飞花丛,只是为了寻找属于自己的前世。
顿时,她心有所动:那位白衣少年会是自己所要寻找的前世吗?
可画魂并没有给予她答案。他只是告诉她,这依然不是一副完整的画。待他走完生命中新一轮的旅程,他会找到潇湘,然后把这幅画完成。
这一年,她十八岁。

【花开一瞬】

日子像老和尚脖子上的念珠,百无聊赖地数过去。转眼之间,又一个十二年过去了。
此时的潇湘,是一个眼角有了碎纹的女子。她深居简出,潜心吟诗,安静作画——她不再是众人口中反复传诵的传奇,更像一个难解的谜。这种清寂如空谷幽竹的生活,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得了的,但潇湘却甘之若饴,因为她心中的希望从不曾幻灭。
她永远记得那个华衣少年在树下给予她的承诺——“早闻姑娘芳名,他日定将登门拜访。”
他日。可是,竟没有他日。她枯等了十二年。那个少年一直没有来。
可这十二年里,又发生了多少事情?
——外敌入侵,国家命运如系弦上。太子两立两废。一位据说是才华横溢的华美少年,一夜之间被匆匆推到历史最前台。新太子无心婚嫁,专治国事。国情渐有起色,但前景依然难测。
这一年,潇湘十九岁。
——父母双双病逝。病榻间念念不忘的是她的婚事。
这一年,潇湘二十岁。
——家道中落,国势动荡。被迫远离都城,顺江而下,迁居异乡。
这一年,潇湘二十八岁。
但是,潇湘感谢这次远迁。正是这次背井离乡的远迁,成全了她和他在这十二年中唯一的一次邂逅。
当时,潇湘已和家人坐在了东去的扁舟上。她独倚船栏,想看最后一眼这繁华都城。她舍不得离开这座城,更舍不得离开和自己同居一城、共饮一江之水的那位少年。
就在泪水渐渐润湿双瞳时,她突然发现河的对岸,一群白衣素服的人,正在为一位剑客送行。她一眼便在人群中发现了他,英挺俊逸的他面色凝重,神情悲戚,在人群中显得那么卓尔不群。
尽管这样的邂逅是她一直在隐隐期待的,然而那一刻她心里还是纷乱地舞起了烟尘。很显然,他也发现了她,他错愕的眼神已经暴露了一切。
他开始朝她挥手,她也不自觉地回应着,可是她无法发出声音,泪水已经哽住了她的呼吸。夕阳的倒影被江水摇曳得支离破碎,河畔柳树的柳絮在风中簌簌下落,落在他的肩头,落在他的头发上,有的拂过了他的面庞,这使她有了微醺的错觉,仿佛回到了多年前那个青涩和慌乱的年代。
——“早闻姑娘芳名,他日定将登门拜访。”这一别生死两茫茫,何时能再重逢?
他俩仅隔着一江之水,却如同隔着无法跨越的山河岁月。他只能取出一方丝帕,朝她深情地挥挥手,然后轻阖双眼,双臂迎风展开,似要拥抱暌违多年的爱人。这样的深情相拥,她无法触摸,可她感受到了他真切的体温。
船渐行渐远,潇湘看着他渐渐消失在自己的视线里。良久,她起伏的心绪才平静下来。他的挥手,他那隔着江水的拥抱,让潇湘在最寒冷的人生时刻,感到了最酩酊的温暖。哪怕仅仅是为了这个挥手,为了这个拥抱,她也决定继续等下去。
时光如白驹过隙,两年又过去了。
此时,敌国已长驱直入,都城危在旦夕。
远居异乡的潇湘,更加缄默,她从容地看着时光流逝,脸上无悲无喜,只剩下沦陷似的释然,和落寞的美。

一天傍晚。
画魂突然叩门拜访。
潇湘很奇怪他是如何找到她的,在这遥远而陌生的他乡。
画魂问她:“你在等人吗?”
她很惊讶画魂师傅怎么会知道自己心底最温软的秘密。她仿佛回到了二十四年前——画魂问她:“你是潇湘吗?”当时她的脑海曾泛起同样的疑惑。而同二十四年前一样,她只是重重地“嗯”了一声。
“那,你不用等他了。他永远也不会来了。但他托我带给你一样东西。”
是那方她再熟悉不过的丝帕。她颤抖着打开,里面包着的是一朵鲜活如初的红牡丹。
有谁知道一朵花凋零时的痛楚?潇湘咬住下唇,双手紧紧攥着那朵重新绽放的牡丹,花瓣被无意识地揉碎了,冰凉的红色汁液沿着手心中的掌纹,一直渗透到她心里。或许,她和他不过是红尘荒涯里的两只蜉蝣,蜉蝣的寿命之短,有如目光交接的瞬间。所以,他们在夜晚的偶遇之后,注定是清晨时分的相隔天涯。
画魂说:“现在,我可以把那幅画完成了。”
仍是那副团扇。仍是寥寥数笔。那春意正浓的花树下,多了一朵早落的牡丹。
一幅画,历经二十四年,方才完成。画魂告诉潇湘,这幅画的名字叫“花开一瞬”。
——所谓刹那芳华,不过只开一瞬。
而那只彩蝶苦苦寻找的前世,竟是那朵早凋的牡丹。
这一年的潇湘,已然三十岁。
画魂继续问道:“如果给你一个生命的轮回,你是否会再用二十四年来等待这个人?”
潇湘想了想,点头说:“我会的。如果生命真的会有轮回,我依然会去等他。”
画魂看着她,缓缓地说:“潇湘,你想的事情,不要说出来,也不要去做。很多事情,一说就破,一做就错。即使再有一个轮回,你依然会等来一个失望的结局。”
而此刻的潇湘早已心静如水。画魂的话,她没有反驳。她只是想,其实他错了,她真的不介意再等一个二十四年,因为她已经等过了二十四年,她知道这并不是人生中无法丈量的长度;何况那个雨夜的记忆,已经足够温暖她新的一生。
她在心里对自己说,不是所有的相遇都有完美的结局,也不是所有的失约都会让人觉得寒冷。那个在出梅入夏的葱茏岁月里匆匆遇见的人,让我们就这样彼此遗忘吧;只是,请你在生命下一场轮回的某个雨夜,来到同一棵花树下,请你不要刻意将后背置于雨中,请你牵紧我的手,让我们依偎着彼此的体温,在牡丹醉人的清香中,遥看华年,飞逝如烟。

⑵ 中国的结婚证上为什么印牡丹花

结婚证上会印有牡丹花。牡丹是中国的国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代表吉祥的花种,自古有着富贵荣华、和谐美满的含义,代表着对美满婚姻生活的祝福。

2004年启用的结婚证颜色和规格都做了改变,并增加了证书的高科技含量,结婚证书上的花是牡丹花。新式结婚证、离婚证封面均为枣红色。

(2)绢面牡丹扩展阅读:

早期结婚证

早年间的婚书的质地有宣纸、硬本、绢面、毛边纸等,以手书居多,1912年后改用油墨印刷,词藻华丽优美。

1949年以前,中国民间的婚嫁习俗一般沿习旧制,联姻的关键不是男女当事人同意,而是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那时的婚书上介绍人、主婚人、订婚人、结婚人以及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的名字,都要写出来,有的还要写清楚订婚或举行婚礼时的饭庄,各种名称排了长长一串。

如今,婚姻已由当事人自己做主,婚书也变成体积小巧的结婚证。

⑶ 牡丹的主要品种

牡丹的主要品种有:赤页红、飞来红、袁家红、醉颜红、云红、天外内红、一拂黄、 软条黄、先容春红、颤凤娇、丹州红、黄芍药、绯桃、 红郁李、姚黄、牛家黄、潜溪绯等。真是多了去了。

⑷ 结婚证上的印花是什么花

牡丹花。

结婚证上会印有牡丹花。牡丹是中国的国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代表吉祥的花种,自古有着富贵荣华、和谐美满的含义,代表着对美满婚姻生活的祝福。

我国早年间的婚书的质地有宣纸、硬本、绢面、毛边纸等,以手书居多,民国元年开始改用油墨印刷,词藻华丽优美。中国建国后,婚书已变为体积小巧的结婚证。1950年的结婚证只有两个巴掌大的薄纸片,上面除结婚人的姓名、籍贯、签名、年龄,以及证婚人的签名外,没有任何绚丽的图案。

改革开放后,结婚证不再是夫妻两人压在箱底的婚姻纪念品,而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文书。2004年启用的结婚证颜色和规格都做了改变,并增加了证书的高科技含量。结婚证书上的花为牡丹花。

(4)绢面牡丹扩展阅读:

新的《婚姻登记条例》自2003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中明确规定“婚姻登记证由国务院民政部门规定式样并监制”。新式婚姻登记证分为结婚证、离婚证两种,封面均为枣红色,结婚证封面烫金,离婚证封面烫银。

新的婚姻登记证件在证芯设计上摈弃了原来添加的一些感情色彩,旧式结婚证上的大红喜字被淡化,结婚证和离婚证证芯均采用国花牡丹为主要设计元素,图案、色彩基本相似,并且新证件在外观效果、设计思路和防伪性能等方面均比原来有较大提高。为了便于计算机打印,登记证封面将现行竖排版改为横排版,证件内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监制印章。证件内芯全国统一编号。

据了解,新式婚姻登记证自2004年1月1日起启用,现有的旧式婚姻登记证可继续使用至2004年6月30日,全国各婚姻登记机关自2004年7月1日起不得再使用旧式婚姻登记证

⑸ 扇子有什么作用

扇子一般是用来扇风祛热的。

扇子的种类包括羽毛扇、蒲扇、雉扇、团扇、折扇、绢宫扇、泥金扇、黑纸扇、檀香扇等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制扇技艺有江苏苏州檀香扇、 浙江杭州王星记扇子、重庆荣昌折扇、四川自贡龚扇、广东新会葵扇 、湖州羽毛扇。


(5)绢面牡丹扩展阅读:

扇子与文学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一千九百年前,班婕妤失宠于汉成帝,托诗纨扇,写下《怨歌行》,诗云:“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月明,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留下了“秋扇见捐”的典故。

唐代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诗句,描绘了新秋之夜少女们拿着轻罗小扇追扑流萤的动人情景,读来清新隽永,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宋代苏东坡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刻画了周瑜羽扇衬托、风流倜傥的大将风度和形象,成为脍炙人口的妙句。

施耐庵的《水浒传》借白胜的口唱出:“赤日炎炎似火烧,田野禾苗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王孙公子把扇摇”,将阶级不平的愤懑宣泄无余。

⑹ 古代绣法图案名称

用针引线在绣料上穿刺出一定图案和色彩花纹的装饰织物。原始社会时人们用纹身、纹面、纹缋服装等方式美化生活,以后人们用线将花纹刺在衣服上,就成为刺绣。夏、商、周时刺绣得到发展。1974年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伯墓发现辫子股针法的刺绣残痕(图1),是用黄色丝线在染过色的丝绸上绣出花纹线条轮廓,再以毛笔蘸色在花纹部位涂绘大块颜色制成, 色用红、黄、褐、棕,其中红黄两色系天然朱砂(硫化汞)和石黄 (三硫化二砷和硫化砷 )加粘着剂涂染,色相鲜明。底绸用植物染料施染。 1958年湖南长沙烈士公园33号战国楚墓发现墓棺内壁四面各裱贴一幅刺绣,裱于东南两壁者出土时尚完整,东壁的绣龙凤蔓草纹,龙凤头部写实,身子与蔓草连接为弓形图案;南壁的绣花草枝蔓、变体鹤与鹿。这种纹样与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砖厂 1号战国楚墓出土的对凤对龙纹绣浅黄绢面衾的纹样相似。江陵马山砖厂 1号战国楚墓出土的还有飞凤纹绣、龙凤虎纹绣禅衣、凤鸟花卉纹绣、蟠龙飞凤纹绣浅黄绢面衾、龙凤合体相蟠纹绣等代表性文物,都是完全用辫绣法全部施绣,不加画缋填彩。这标志着刺绣工艺的成熟(图2)。苏联南西伯利亚巴泽雷克第5号古墓,也曾出土中国丝绸的刺绣鞍褥面,纹样风格和刺绣针法与长沙及江陵出土的战国刺绣相似,说明战国时期中国的刺绣品已向国外流传。
汉代刺绣已有很高的水平。湖南长沙马王堆 1号西汉墓、北京大葆台西汉墓、河北怀安东汉五鹿充墓、甘肃武威磨嘴子东汉墓、新疆民丰北大沙漠东汉墓、蒙古人民共和国诺音乌拉古代匈奴王族墓群等均有刺绣发现。马王堆 1 号西汉墓出土的遣策中记有长寿绣、信期绣、乘云绣等名称,纹样题材以变体云纹为主,也有由龙头、凤头与变体云纹连成一体的云中龙、凤,还有变体植物纹、茱萸纹、几何方棋纹等。纹样繁密,色彩鲜艳。河北怀安东汉五鹿充墓出土的刺绣以云山人物鸟兽为题材。新疆民丰出土的东汉刺绣除云纹、茱萸纹外,还有独具地方色彩的变体花鸟纹。蒙古人民共和国诺音乌拉出土的刺绣,题材有龙纹、斗兽纹、鱼鸟纹、玉佩纹等。汉代刺绣属生活用品,针法以辫子股绣为主,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绣品中,还有极少的直针绣法。
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出现了刺绣佛像。1965年敦煌文物研究所在莫高窟125与126窟前崖壁裂缝中发现一件北魏广阳王元嘉献于太和十一年 (487)的刺绣佛像残片。其正中绣一坐佛,佛右侧为一菩萨,下方正中是发愿文,其左右绣供养人。现仅存四男一女,均穿胡服,身旁各绣名款。边饰忍冬龟背纹花边,用二晕配色法配色。除花边外,均满地施绣,是现存最早的一件满地施绣的装饰性绣画。
唐代所绣佛像很多,武则天(623~705)晚年曾命绣工绣制净土变相图 400幅。日本关卫教授认为,日本持统帝六年 (692)陈于药师寺讲堂中高6米、长6.5余米的阿弥陀净土变大绣帐,可能是当时仿照中国的净土变相图绣成的。此帐上面绣有阿弥陀佛、胁侍菩萨等像百余尊。敦煌莫高窟石室曾发现有一幅 3米多长的唐代辫绣佛像,气派庄严。另有一件高44厘米,宽22厘米,满绣穿枝牡丹及鸳鸯的囊袋,牡丹花叶已用平绣法绣成。还有绣帐灵鹫山释迦说法图,释迦牟尼立于莲座上,旁侍二佛二僧,头顶飞天二人,下坐供养人像,也全是平绣法所绣。唐代刺绣针法,已运用戗针、擞和针、扎针、蹙金、平金、盘金、钉金箔等针法,能使绣品绣出晕染的效果,为宋代绣画艺术创造了条件。(图3) 宋代继承了绣制佛画的技艺传统,转而绣制名人书画,以追摹宋代院体工笔画的笔墨线条、晕色浓淡及画中风采气韵为能事。宋徽宗于崇宁年间(202~206)在皇家画院设绣画专科,一时间著名绣工如思白、墨林、启美等辈出,融书画于绣画。他们的绣品精致细腻,有“闺阁绣”之称。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绣素底白鹰轴,羽毛用刻鳞针,在羽片外缘先垫一根轮廓线,然后根据羽毛生长规律施绣,使羽毛呈现高下厚薄的真实感,系鹰的蓝索打结处,用粗股丝线盘结,然后钉线固定,流苏也以粗线排列钉固,使之显现不同的纹理质感,使刺绣技法推进到艺术的高峰。
元代刺绣稍衰,明清复振,苏绣、鲁绣、湘绣、粤绣、蜀绣最著名。苏绣始于上海露香园顾氏,色彩文雅,针法活泼多变。鲁绣为衣线绣,作风雄劲,设色浓艳,湘绣浑厚,粤绣明快,蜀绣色彩鲜艳,富有立体感,各具特色。

⑺ 牡丹的主要品种有哪些

牡丹的主要品种有:赤页红、飞来红、袁家红、醉颜红、云红、天外红、一拂黄、 软条黄、先春红、颤凤娇、丹州红、黄芍药、绯桃、 红郁李、姚黄、牛家黄、潜溪绯等。真是多了去了。

⑻ 一把把扇子还能组一什么扇子

一把把扇子是最好,另外一面面扇子勉强也可以吧。
扇子的用途
扇子一般是用来扇风祛热的,但仔细想来,扇子似乎不只是用来扇风祛热的,它还应有其他方面的一些用途。

诸葛亮喜欢手执鹅毛扇。羽扇纶巾,很儒雅。扇子轻轻一摇,就有了计谋。自打诸葛亮喜欢用扇子以来,许多谋士、幕僚也就喜欢用扇子了,扇子一时成为儒雅智慧的象征。

一些小说、演义里头,扇子还可以用来做兵器。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中就常常有它们的身影。铁扇公主的芭蕉扇能制造龙卷风,孙悟空都奈何它不得。还能灭火。有人考证,铁扇公主的扇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灭火器。济公也有一把扇子,蒲扇,破的。在济公手里,这把蒲扇跟铁扇公主的芭蕉扇一样,不是用来消夏的,是一件法器,可以御敌于千里之外,有非凡的神力。

看某些电视剧,若留心观察,你也许会发现,汉奸、地主老财家的帐房先生也喜欢用扇子,插在后脖颈上。这些人爱执折扇,竹骨油纸做的。但他们似乎很少用它来扇风,倒很像他们的一条人造的尾巴。只是这尾巴不是长在屁股上,而是长在后颈窝里,滑稽之至。

古代小姐、贵妇,也喜欢扇子,她们喜欢用绢宫扇、纨扇、罗扇(统称团扇)。形状多为圆月形。最好有樟木或者檀木的体味儿。京剧《贵妃醉酒》中的杨贵妃就爱用扇子,却是折扇,绢面竹骨,上面有大团的牡丹。贵妃喜欢拿大折扇,想是体型庞大又太膏腴了,需要拿大扇子来招风祛热的缘故吧。为什么不用蒲扇?蒲扇太老土,不符合她的身份,那种绢宫扇,则过于精巧,风力又太小,不能解她的风之“渴”。

古代,最喜欢用扇子的人其实是书生,特别是像唐伯虎、郑板桥一类的有点书法、绘画、文字功底的秀才。他们喜欢舞文弄墨,显露风雅。还喜欢拿有题字的扇子跟香闺里的小姐们交换绢帕、汗襟儿,当作定情信物。所以扇子在古代的书生小姐手里,更像一种调情物。

现如今,最喜欢拿扇子的有四种人,一说书人二说相声的。像田连元郭德刚,一上台卖弄嘴皮子,就会手拿一把折扇。不是扇风,是作为一种道具。相当于过去艺人登台时用的醒木。三是下棋的。我常在电视上看见聂卫平马晓春柳大华下棋的时候手拿折扇。偶尔展开扇扇。大冬天也如此。他们似乎是在学诸葛亮,以为扇子有助思考。四是文人、书画家,他们自然是在仿古,效唐寅、朱耷之流。但他们有几个能跟“吴门四才子”、“扬州八怪”等相提并论呢?这里头更多的只是在滥竽充数,附会风雅罢了。

如今电扇、空调越来越多,手摇的扇子用得越来越少了。我们只能更多的在舞台、房间,看见扇子成为一种观赏、装饰的道具。

那种大蒲扇,棕树叶子做的,在许多人的童年里都有记忆。它跟随着慈爱、故事,在夏天里流淌。“手持蒲扇扑流萤”,童年因此变得明亮,温暖。这样的扇子,才是我此时此刻最怀念、最想赞美的。

⑼ 结婚照上面印的是什么花

结婚照上面印的是牡丹花。结婚证上会印有牡丹花。牡丹是中国的国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回代表吉祥的花种答,自古有着富贵荣华、和谐美满的含义,代表着对美满婚姻生活的祝福。

我国早年间的婚书的质地有宣纸、硬本、绢面、毛边纸等,以手书居多,民国元年开始改用油墨印刷,词藻华丽优美。




(9)绢面牡丹扩展阅读

结婚照上面印花的创作背景

“中国式摄影”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底蕴,从艺术理念到创作手法,从服饰道具、化妆造型到场景布置,从服务模式到照片等产品设计,均以中国五千年文化为依托,萃取中国文化元素精华,完全有别于日前市场以西洋文化为背景的摄影。

这种文化性加艺术性的“中国式摄影”,比较符合及未来的华人市场,将与风靡一时的“西洋摄影”两分天下,并且将随着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而引领中国摄影服务市场,并在全球摄影流派和摄影服务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⑽ 在绢上画牡丹要注意什么呢

应该注意:墨线的层次要画出来,胶矾水的应用要适度,绢要放的很平整。

热点内容
2017花艺博览会宁夏 发布:2025-10-08 20:24:27 浏览:795
波斯毛茛插花 发布:2025-10-08 17:32:42 浏览:145
皮雕玫瑰花 发布:2025-10-08 17:26:58 浏览:496
梅花思乡诗句 发布:2025-10-08 16:54:47 浏览:782
手工插花外放 发布:2025-10-08 16:45:20 浏览:191
插花瓶口多大 发布:2025-10-08 16:35:56 浏览:202
乌梅和百合 发布:2025-10-08 16:27:03 浏览:210
荷花博亚 发布:2025-10-08 16:15:27 浏览:115
玫瑰金纺 发布:2025-10-08 16:13:03 浏览:820
华业东方玫瑰房价 发布:2025-10-08 16:00:19 浏览: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