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用牡丹介绍
『壹』 油用牡丹都有什么用途
油用牡丹又称食用牡丹、药用牡丹,2011年被认定为国家新能源,目前有牡丹籽油,牡丹全花茶,牡丹花蕊茶,牡丹化妆品等。
神农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全国唯一和中国科学院•牡丹课题组有密切合作的企业。公司将“油用牡丹产业”作为进军高科技领域的重点项目,立志打造“神农元国油”品牌,持续开发牡丹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逐步实现涵盖高端农业、生物科技、养生旅游、牡丹文化和健康服务的全产业链经营。
在国家粮油食品严重依赖进口的隐忧中,在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的危机中,神农元肩负“致力于促进绿色的生存环境,提升健康的身体状态,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的企业使命。
2013年,神农元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合作,以神农元自有基地建设为中心,以联盟基地和散户基地为两翼,计划总投资10亿元,用五年时间打造百亩油用牡丹生物制造产业园,千亩种苗示范基地,万亩标准化种植拓展区,最终实现辐射带动太行山区油用牡丹种植20万亩的目标。
至2014年底,已建成种植示范基地近5000亩,种苗基地2000亩,每年培育种苗1.2亿多株。此外,神农元与洛阳春艳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在洛阳拥有排他性战略合作基地近50万亩,种植基地已通过国家有机基地认证。
公司积极搭建面向农户的技术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油用牡丹种植的全过程指导,积极构建科研机构、企业、农户利益一体化的产业合作模式。
『贰』 油牡丹花是什么_
油牡丹花也属于牡丹花,但主要用途和观赏牡丹不同,而是为了开花授粉结果。
油用牡丹:油用牡丹是我国独有的多年生灌木,也是一种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它结籽能力强,籽中含油率高,能够用来生产种籽、加工食用牡丹籽油的牡丹类型。由牡丹籽提取的植物油经鉴定营养丰富又具备医疗保健作用,目前可做油用牡丹的品种主要有“甘肃紫斑牡丹”和“凤丹”两种。
『叁』 油用牡丹有何用途价值如何
这是国家复最近提倡的套种制模式,经济效益肯定好呀油用牡丹的生长习性与文冠果的生长习性相同,可间隔套种,可以提高单种经济收益。油用牡丹、文冠果加工出来的食用油,营养价值高。这两种油都有着良好的健康保健功效,在国际市场上也同样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肆』 啥叫油用牡丹
牡丹是一种多年生矮灌木,寿命可达上百年,在中国有近2000年的种植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牡丹的传统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观赏和药用。发现了牡丹的油用价值之后,经国家林业局调查研究,于2011年被批示后,山东菏泽市被列为“国家油用牡丹示范基地”。2013年,河南、山东两省被列为国家试点推广单位。
油用牡丹具有产籽量大、含油率高、种苗资源丰富、适种范围广的特点,能迅速产业化推广,并可林下、荒山荒坡种植。五年生油用牡丹良田种植亩产量300-400公斤,林下、荒山荒坡贫瘠地种植亩产100-200公斤。经检测,牡丹籽含油率22%,牡丹籽油核心成分α-亚麻酸含量42%、亚油酸含量28%,并且还含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质,于2011年获批卫生部国家新资源食品,食用安全,成为一种新型木本健康食用油。
油用牡丹产业的兴起,使牡丹的产业发展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可预见的未来,油用牡丹项目足以部分改变国内粮油供给紧张的局面,为保障国家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顺利开辟出一条全新的产业项目。
『伍』 油用牡丹的介绍
油用牡丹是一种灌木植物。野生的牡丹主要分布于山山东省菏泽、河南省洛阳市、安徽省亳州市、铜陵市凤凰山、甘肃省、陕西省等。现在用于生产中的油用牡丹仅有凤丹和紫斑两个品种,其中紫斑又分为嫁接和实生品种。
『陆』 种植油用牡丹前景如何
油用牡丹是一种芍药科植物,主要分布于西北、陕西、山东等地,具有很高的观赏、药用和经济价值。它的食用功能、美容、保健等作用,得到了专业研究机构和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因其“三高一低”和保持水土的生物特性成为我国热门的木本油料作物,油用牡丹发展前景广阔,受到了国内很多省市的重视,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但这并不意味着谁都可以从油用牡丹种植中获得较大的财富,这个油用牡丹种植项目同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某些种植户种植油用牡丹产生了较严重的亏损,认为这是一个油用牡丹种植骗局。
油用牡丹发展前景
【利用价值】
油用牡丹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18种氨基酸、牡丹精油及含量较高的牡丹黄酮。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而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可以在保健食品、饮料、化妆品等多领域广泛应用。
牡丹花一度被誉为“植物黄金”。油用牡丹的花瓣、花蕊及叶片可通过与普通茶叶类似的制作工序,制作成牡丹花瓣茶、牡丹花蕊茶及牡丹叶片茶。油用牡丹茶具有降低血脂、预防和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同时对胃肠功能紊乱、便秘有辅助治疗作用,可对人体产生积极影响。牡丹油中含有100多种活性物质,有较强的消炎、杀菌、止痒功效,尤其对口腔溃疡、青春痘、疱疹、红肿瘀血、蚊虫叮咬,真菌感染、炎症有显著效果。牡丹油是一种极佳的护肤美容的天然植物精油。牡丹籽油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E、尼克酸、胡萝卜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对皮肤具有极好的营养护理作用,可明显改善皮肤表皮细胞循环功能,延缓皮肤衰老过程,有抗皱、保湿增白作用。
油用牡丹具备突出的“三高一低”特点:
高含油率:含油率为22%,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
高品质:油用牡丹的籽油中,含有被誉为“血液营养素”“植物脑黄金”的α-亚麻酸,含量可达42%以上,多项指标超过了“液体黄金”之称的橄榄油,是国内外市场上一种稀罕少有的高档食用油。
高产出:油用牡丹从第三年起开始结籽,产籽寿命可达60年以上。盛产期每亩产籽400千克左右,按20元/千克的收购价,每亩每年仅出售牡丹籽的收入就可达8000元左右;按牡丹30年1个生产周期核算,每亩纯收益为6000多元;而种植常规农作物,每亩每年仅收入1200元,为种植油用牡丹经济效益的五分之一。如果油用牡丹的产业链进一步延伸,牡丹精油、牡丹饼、牡丹菇、牡丹茶、白芍、干花等旅游产品能发展起来,则经济效益更为可观。
低成本:油用牡丹耐旱、耐贫瘠,适合荒山绿化造林、林下种植。一年种百年收,可谓成本低、回报高。比如,安徽铜陵凤凰山一带的凤丹牡丹,8个月未下雨没有旱死;甘肃兰州、定西一带的紫斑牡丹,种在海拔2000米以上高寒、干旱、贫瘠的山岭上,年降雨量仅300毫米就可生长,每亩还能结籽200公斤左右。
【经济用途】
油用牡丹以结籽为主,也可观花,其开花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旅游观光元素,油用牡丹产品的种植带动了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种植油用牡丹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综合效益,增加食用油的有效供给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该作物是多年生木本植物,一年种植多年受益。
油用牡丹产业是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的全链式产业,综合效益好,带动能力强。产业开发受到中央领导和国家林业局的高度重视,今年又被国家列为重点木本粮油树种和新资源食品,据了解,目前已在全国推广栽植,发展迅速。
【油用牡丹种植效益分析】
药用牡丹生产通常每亩定植4500—5000株,每穴2株,而牡丹油用的栽培年限长,因此栽培密度应根据苗木大小和生长年限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小苗定植3年内每亩可定植5000株左右,3-6年生苗木每亩可定植2000株左右,8-10年生苗木每亩可定植1000株左右。油用牡丹定植后2年内可以利用牡丹间隙,套种芝麻、花生、玉米、豆类等农作物。
据安徽省牡丹协会俞德孝会长介绍,油用牡丹种植下去后,到第5年才能形成产量,其生长期20年左右。在获得产量的前4年,农户共需投入种苗费、肥料费、人工成本等5000—6000元/亩。从第5年开始,每年仍需投入1000元/亩的管护费用。在油用牡丹生长的头十年,农户总计需投入1万元/亩以上(不计土地成本)。最近两年来油用牡丹籽市场收购价格在18—28元/公斤之间,以保守估计的平均亩产100公斤计算,年产值约2000元/亩,前10年,油用牡丹亩产值约1万元。以油用牡丹20年生长期计算,其产值约3万元/亩,每亩合计投入2万元,每亩毛收入应该在1万元以上(不计套种作物的收成)。
【油用牡丹种植风险提示】
油用牡丹种植期长,短期内难以见效,由于基地建设周期长、种植油用牡丹前期投入较大,且需要3~4年才能成熟产籽,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并不高。加上量少价高,市场接受度差。
牡丹油属于高端消费食用油,目前其市场销售价格在80—200元/公斤之间,市场需求面狭窄。同时,油用牡丹籽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大,种植户所承担的市场风险较高。
俞德孝会长认为,普通农户最好不要介入油用牡丹种植,一些农业产业化企业在得到政府项目支持的情况下,才可以规模化种植油用牡丹。
扶持政策:
许多地方政府推进油用牡丹的积极性非常高。在菏泽,目前全市油用牡丹种植面积已达到46万亩。菏泽市财政计划每年安排6000万元专项资金,还推行了油用牡丹政策性保险。去年以来,甘肃、山东、陕西、安徽等省也出台了油用牡丹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
例如,安徽省林业部门已将油用牡丹与油茶一样列入了木本油料扶持品种范围内,与种植油茶一样,油用牡丹种植户向当地林业部门申报种植计划并获批后,每亩可以获得300元的种苗补贴。铜陵市是我省油用牡丹主要种植区域,该市明确规定,2014至2017年对新种植连片20亩以上油用牡丹(两年实生苗)的投资主体,按照每亩600元、连续补助两年 (不含造林补助)的标准,给予油用牡丹规模种植补助。
【油用牡丹种植技术】
(一)油用牡丹育苗技术
1、选地与整地
选地 牡丹是肉质深根系植物,在选地时应选向阳、地势高燥、易排水的地块。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为好,忌粘重、盐碱、低洼地块。
整地 每亩施用150~200 kg饼肥或腐熟的厩肥1500~2000kg,40~50kg复合肥做为底肥。同时施入10~15kg /亩辛硫磷颗粒剂和4~5kg /亩土菌灵等做为土壤杀虫杀菌剂。深翻25~30cm,耙细整平。
2、选种
应选“育苗移栽”生长四年的牡丹植株,种籽一般在7月底至8月初成熟,当牡丹角果呈熟香蕉皮黄色时摘下,晾晒场阴干,并经常翻动;种子在壳内后熟,并由黄绿色渐变为褐色至黑色。待果实干裂,种籽脱出即可播种。
播种前要用水选法选种,取水中沉下的饱满种子,以40~50 ℃的温水浸种48h左右;或常温水浸种3~4d,每天换水一次。育苗前如土壤干燥要造墒后再进行播种。
3、育苗时间
育苗时间一般在8月下旬开始,9月下旬结束;如当年地温较低或育苗时间较晚,育苗后必须覆盖地膜。
4、播种技术
小面积育苗可进行畦播,畦面宽80~100 cm、高10~15 cm,按6~9 cm的行距5cm深的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种子间相距1~2 cm,覆土盖平,稍加镇压;也可以将种子撒播于畦面,然后覆3~5 cm厚的土。种子用量每亩100~150kg。
大面积育种,应采用播种机播种,种子用量每亩70~90 kg左右,可省时省工,降低生产成本,注意播种深度勿大于5cm。
5、育苗田管理
播种后30~40d即可长出0.5cm长的幼根,90d幼根达7~10cm;此时开始封冻,没有覆盖地膜的可在畦面上盖3~5cm厚的土或厩肥保温。第二年开春解冻后,应揭去地膜及覆土等;松土;如墒情很差要及时补充水分。苗期要经常拔草、松土、保墒,适时追肥浇水。牡丹苗在春季气温18~25℃时,生长迅速,结合春耕除草,可进行叶面喷肥,可选翠姆磷酸二氢钾等,浓度控制在0.3%以内。
6、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叶斑病危害叶,叶正面为灰褐色近圆形病斑,有轮纹,生有黑色霉状物;灰霉病危害叶、茎、花各部,叶病斑圆形褐色,有不规则层纹,可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防。其它病虫害参照“油用牡丹栽培技术”部分有关防治
(二)油用牡丹栽培技术
1、地块选择
油用牡丹栽植,宜选高燥向阳地块,以沙质壤土为好。要求土壤疏松透气、排水良好,适宜pH值6.0-~8.2。
2、品种选择
以结籽量大、出油率高、适应性广、生长势强的“凤丹”牡丹品种为主,也可考虑选择“紫斑牡丹”。
3、整地施肥
土壤深翻30~40cm,每亩施用150~200kg饼肥或腐熟的厩肥1000~1500 kg,40~50 kg复合肥做为底肥。同时施入10~15 kg /亩辛硫磷颗粒剂和4~5 kg /亩土菌灵等做为土壤杀虫杀菌剂。
4、栽植时间
油用牡丹栽植时间以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为佳,最迟不超过10月底。新栽牡丹冬前“根动芽不动”,即牡丹秋季栽植后,封冻前地下根系要有一定的活动和生长,而芽子要在第二年春季才萌动生长。
5、种苗处理
一般选用1~2年生“凤丹”实生苗。栽植前首先要对种苗进行分级:苗径达到0.5cm以上、苗长达到20 cm以上为一级苗,苗径达到0.3~0.5cm、苗长达到16~20cm为二级苗,苗径在0.3cm以下或病苗、虫苗、弱苗要剔除。将一级苗和二级苗分开,用福美双8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000液浸泡5~10分钟,晾干后分别栽植。栽前要将主根下部过细过长的尾根剪去2~3cm。
6、栽植密度
油用牡丹定植的株行距一般为40cm×50cm或30cm×70cm,或40×(80+30)cm宽窄行栽植,即每亩3000株左右。如果是1~2年生种苗,为有效利用土地,栽植密度也可以暂定为每亩5555株,株行距为20 cm×60cm。1~2年后,可以隔一株剔除一株,剔除苗可用作新建油用牡丹园,也可用作观赏牡丹嫁接用砧木,剩余部分作为油用牡丹继续管理。
7、栽植方法
栽植时,用铁锨或间距与株距等同的专用叉插入地面,别开宽度为5~8cm、深度为25~35cm的缝隙,在缝隙处各放入一株牡丹小苗,使根茎部低于地平面下2cm左右,并使根系舒展,然后踩实使根、土紧密结合。栽植后按行用土封成高5~8cm的土埂,以利保墒越冬。
8、田间管理
锄地 油用牡丹生长期内,需要勤锄地,一来是灭除杂草,二来是增温保墒。
追肥 牡丹喜欢有机肥与磷钾肥,栽植后第一年,一般不需要追肥。第二年开始追肥,可追2次肥,第一次在春分前后,每亩施用40~50 kg复合肥;第二次在入冬之前,每亩施用150~200 kg饼肥加40~50 kg复合肥。第三年开始结籽后,每年以三次追肥为好,即开花前半个月喷洒一次以磷肥为主的肥水;开花后半个月追一次复合肥;采籽后至入冬之前,采用穴施或条施,将有机肥与复合肥混合,一次施入土壤,以确保第二年足量开花结籽。
浇水 牡丹为肉质根,不耐水湿,应保证排水疏通,避免积水。不宜经常浇水,但特别干旱时仍需适量浇小水。
清除落叶 10月下旬叶片干枯后,及时清除,并带出牡丹田,烧毁或深埋,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
整形修剪 采用1年苗定植的地块不存在修剪问题;3~4年苗定植地块需“平茬”,以促单株尽量多的产生分枝,以后开花量多,提高产量;3年生以后的修剪主要是去除“回缩枝”。整形措施根据枝叶分布空间在春季和秋季灵活掌握。
9、种子采收
采收时间 种子成熟期因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菏泽地区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初成熟。育苗用种子采收时间是:当蓇葖果呈熟香蕉皮黄色时即可进行采收,过早种子不成熟,过晚种皮变黑发硬不易出苗。
制种方法 采收果壳褐黄色或褐色的果荚,摊放于阴凉通风的室内,摊放厚度在20cm左右,让其后熟。经过10~15天,果荚大多数自行开裂,爆出种子。 后熟过程中,每隔2~3天翻动一次,以防发霉。可用脱壳机进行制种。
『柒』 油用牡丹几年结子
油用牡丹为多年生灌木,栽植后第三-四年开始结籽,第五年进入盛产期,结籽盛产期30年-40年,一“种”永逸,管理成本极低。盛产期每亩地每年结籽300公斤以上,按目前单价每公斤18元计算,牡丹籽亩收益非常可观。
油用牡丹具有产籽量大、含油率高、种苗资源丰富、适种范围广的特点,能迅速产业化推广,并可林下、荒山荒坡种植。五经检测,牡丹籽含油率22%,牡丹籽油核心成分α-亚麻酸含量42%、亚油酸含量28%,并且还含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质,于2011年获批卫生部国家新资源食品,食用安全,成为一种新型木本健康食用油。
『捌』 油用牡丹的详细介绍
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在中国诞生,“牡丹油”被称为“液体黄金”。
2011年3月,国家卫生部监督局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经新资源食品评审专家委员会审核,公开批准牡丹籽油等为新资源食品。牡丹籽油正式成为我国食用油大军中的一员,牡丹籽油的开发意义非同寻常,它将改变目前我国食用油的消费结构。
中国林科院通过对压榨牡丹籽油分析,这种以牡丹籽仁为原料,经压榨、精制等工艺而成的金黄色透明油状液体,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以上,其中α-亚麻酸占42%,多项指标超过被称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中国林科院化验人员惊叹:这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目前,经国内油脂权威部门江南大学和中国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多家专业机构测试表明,牡丹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0%以上,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含量超过40%,是橄榄油的40倍。
牡丹籽,色黑、皮硬、味苦,不规则圆型,比黄豆稍大。凤丹、紫斑两个牡丹品种,结籽多,生长快,适合药用。在高产试验中牡丹籽曾经达到过亩产1980市斤,目前普通的凤丹一般亩产可以达到800到1000市斤花籽。而一亩黄豆的产量也就是300来市斤,在出油率相同的情况,牡丹籽的产出率是大豆的三倍,一亩牡丹等于三亩大豆。这还不算牡丹在结籽的同时,还能同时生产丹皮。如果对牡丹花蕊再加以利用,生产牡丹茶和其他保健食品,一亩凤丹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大豆和其他经济作物,产值可达1万多元。牡丹是木本植物,多年生,不用像大豆一样年年播种,除了前三年没有产量外,此后30-60年里产量一直会很稳定。
油用牡丹是一种多年生小灌木,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态树种。油用牡丹栽植密度(定植)为每亩2200棵左右,株行距:0.5×0.6米。油用牡丹种植后,可以收益40年,堪称铁杆庄稼,不换茬就意味着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油用牡丹耐干旱、耐瘠薄、耐高寒。安徽铜陵凤凰山一带的凤丹牡丹8个月不下雨没有旱死;甘肃兰州、定西一带紫斑牡丹种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干旱、贫瘠山岭上,年降雨量仅300毫米就可生长,每亩还能结籽400斤左右,并且这种地方生产出的牡丹籽油α-亚麻酸含量高达49%,被称为脑黄金之最。我国西北黄土高原不少区域都适合油用牡丹的生长,陕西延安万花山的紫斑牡丹每年每亩产籽可达500多斤。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报告显示,我国现在还有宜林地66060万亩,这为我国油用牡丹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玖』 油用牡丹的特点
1、高产复:凤丹为多年生木制本植物,良田种植,五年生牡丹籽亩产量为300公斤左右,是国产大豆的2-3倍,国产花生的2倍;而15年生的凤丹牡丹籽亩产量可达600-800公斤(表1)。同时亩产50公斤左右干花粉和大量的牡丹分蘖芽、牡丹花瓣,全身都是宝,附加值高。
表1、不同油料作物产量及出油率对比表
2、高含油率:国家林业局原副局长李育材先生通过十多年深入调查分析,最终在中国1500多个牡丹品种中发现凤丹和紫斑两个单瓣药用牡丹(即生产中药丹皮品种),同时也是适合中国绝大部分区域种植、高产籽油用牡丹原种。凤丹籽含油22%以上,高于国产大豆17.5%的含油率。
3、高品质:凤丹是药油两用品种。经国际权威检测机构PONY检测和国家粮油中心检测分析:牡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2%,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70%,其中а-亚麻酸为40%以上,是橄榄油的140倍,大豆油的10倍。同时牡丹籽油还含有众多的药用牡丹有效成分。2011年山东大学医学院的临床试验表明,服用牡丹籽油,高血脂患者中,血液甘油三脂下降了24.8%,胆固醇下降了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