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叶牡丹如何繁殖
⑴ 芹叶牡丹一年四季都开花吗
芹叶牡丹不能一年四季开花,它的花期4月~5月。
叶子像芹菜一样,花像牡丹回,故名 “答 芹叶牡丹 ”。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株高20厘米~40厘米,块根纺锤形,常数个聚生于根颈部;茎单生,或少数分枝,有毛;基生叶阔卵形,具长柄,茎生叶无柄,为2回3出羽状复叶;花单生或数朵顶生,花径3厘米~4厘米;花期4月~5月。
生态习性 花毛茛无生理性休眠,收获的块根在5℃-15℃时定植,2-3周就会发芽。块根干燥处理,可控制发芽并能贮藏很长时间。花毛茛的块根必须在充分干燥后贮藏,否则易烂。
现世界各国均有栽培。栽培品种很多,有重瓣、半重瓣,花色有白、粉、黄、红、紫等色。用播种或分株法繁殖。喜凉爽通风的环境,要求半阴;较耐寒,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生长不良;夏季休眠。适于在肥沃、疏松的砂壤土中生长。华北小气候比较好的地方可保护越冬。园林中可供花坛、草地、林缘种植,亦可盆栽或作切花。
⑵ 芹叶牡丹养殖方法
关于芹叶牡丹浇水来的养护方面。其源实关于给植物浇水,很多的植物都是要等的土壤完全都干了以后,再给它补充水分的,这样不容易造成积水的情况,对植物吸收水分也比较好,但是对于芹叶牡丹的养护千万不可以这么做。
因为芹叶牡丹在生长的过程中一定需要保持长时间土壤有水微湿润的情况,要是土壤没有水了,都已经变得干燥了,这时候再给它补充水,就已经晚了。很多朋友也是没有注意到怎么给芹叶牡丹浇水才造成芹叶牡丹的开花量减少。
芹叶牡丹是一种特别喜欢阳光的植物,所以,越多的阳光越好,最好能够进行全天的光照,这样对芹叶牡丹的生长最好了,开花量也多。不过在它开花的时候,就不用照射太多的阳光了。太多了,花朵的形状容易长得不好看。
(2)芹叶牡丹如何繁殖扩展阅读
关于施肥的方面,芹叶牡丹开花量小而多,养分一定得高,但是每次添加的养分不要太多,不容易吸收,每次添加一点点就好了,芹叶牡丹把这些养分给吸收了,就能够长得很好。
想要把芹叶牡丹养好,一定要给它准备好疏松透气的土壤,这样水分好透进去。要是养护企业牡丹的土壤变得板结,就要给它换换土壤了。
⑶ 芹叶牡丹什么时候种植
芹叶牡丹的种植时间要根据种植方法去选择。
分株繁殖
分株宜在9月至10月间进行,将整个根部挖出,轻轻晃动,去掉其粘黏的土壤,然后将其掰开,可分多块,但每一块都必须带有一块根颈,同时也要有1个至2个新芽、3个至4个小的跟块。
为了避免伤口腐烂,要先时行消毒后在栽种。栽种前先要放在潮湿的河沙中进行发芽,大约20天左右,即可生出新的根须,但这期间一定要保持沙土的潮湿,而且不可以放在阳光下摆放。移栽时不要埋的太深,不然会影响叶子的发芽生长,但过浅又不利于植物吸收水分与养分。
种子繁殖
若从种植的植物中选取种子,最好在每年的6月份,此时种子会完全成熟,摘下种子后放在阴凉且干燥的地方存储,待到秋季时便可以播种。
播种前先要让种子发芽,可以先把种子放在水中泡一天一夜,然后拿出放在恒温箱中,发芽的温度最好在10度至15度之间,大约20天左右就可以生出小萌芽。温度过高与过低都会影响发芽的时间,甚至会妨碍种子发芽。
等到小芽生长出3片至4片叶子时就可以移植与定植,大约在12月至1月期间。
为了培育出更好的植物,人们常用的繁殖方式是种子繁殖,而且方法也相对简便,后期植物的生长与开花会更加健壮与艳丽。
⑷ 芹叶牡丹是多年生植物吗
芹叶牡丹属多年生草本花卉。
芹叶牡丹花色丰富,多为重瓣或半重瓣,花型似牡丹花,但较小,花直径一般为8cm~1ocm;叶似芹菜的叶,故常被称为芹菜花。原产于欧洲东南部和亚洲西南部。1596年英国人引入进行人工栽培,在园林和切花中很常见。
各国多有栽培,荷兰、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栽培较多,并且培育出许多切花和盆栽品种。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从荷兰、日本等引种,作为切花、盆栽和春季花卉展览用花在个各大城市栽培有。
(4)芹叶牡丹如何繁殖扩展阅读
芹叶牡丹花语:受欢迎。
芹叶牡丹其株形低矮,色泽艳丽,花茎挺立,花形优美而独特;花朵硕大,靓丽多姿;花瓣紧凑、多瓣重叠;花色丰富、光洁艳丽。其赏花期30天~40天,独具风格,别有情趣,是春季盆栽观赏、布置露地花坛及花境、点缀草坪和用于鲜切花生产的理想花卉,是一种蔽荫环境下优良的美化材料,故适合栽植于树丛下或建筑物的北侧,深受消费者欢迎。
芹叶牡丹是一新兴花卉,经济效益显著,其在国内发展很快,但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⑸ 芹叶牡丹咋养啊 。 愁死了
花毛茛,又名芹叶牡丹
品种类型与常用品种 ‘花谷’系列是常用的进口盆栽优良品种。‘新乐园’是江苏省大丰市盆栽花卉研究所新选育的一个优良的矮型大花重瓣品系。
形态特征 羽状或三深裂之掌状复叶,不同生育期和不同的个体,其叶片的色泽、形状、裂深有差异。子叶椭圆形,幼叶缺刻少,后期真叶缺刻逐渐增多。冬
季低温条件下呈团棵状,叶片平展、重叠。
地下部具肥大的黑褐色小块根,呈多腿状,形似小丽花块根。可分株繁殖,但操作不便,增殖率也低,除偶用于优良单株无性扩繁,生产上很少用。
小块根的大小和数量的不同,反映了球根的营养水平,不但影响块根发芽初期植株的大小,分蘖的多少及长势,而且影响以后花茎的数量。作盆花栽培的块根
一般要求小块根数量在5个以上,其小根块干燥状态的长度1cm以上。块根的大小、数量、重量、形状与植株休眠前的管理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开花时养分消耗大,
肥水供应不足,或温度过高休眠过早,或人为的高温干旱造成突然性强迫休眠,小块根会显得长短不齐和干瘪细小。6月以后地上部逐渐枯萎,块根休眠。
生态习性 花毛茛无生理性休眠,收获的块根在5℃-15℃时定植,2-3周就会发芽。块根干燥处理,可控制发芽并能贮藏很长时间。花毛茛的块根必须在充分干
燥后贮藏,否则易烂。
种子5-6月成熟,每克约1800粒,种子扁平,被一层非常薄的膜包裹。种子发芽适温10℃-15℃,2-3周发芽,超过20℃或低于5℃不能发芽。
块根吸水后在夜温10℃-12℃下栽培7-8周可展开10枚叶片,此时茎端生长点开始膨大,进入花芽分化期,2-3周完成,再经10周左右即可开花。
花毛茛的盆花生产一般采用播种法,但播种法需较高的栽培水平才可生产出优质盆花(播种苗常有营养水平不足,花数少的问题)。所以也有用播种法生产块
根,翌年用块根生产盆花的“块根法”。两法的栽培成本和经济效益尚待比较。
生长发育条件
水分 花毛茛原产地在叙利亚和以色列,原生地夏季高温干燥,秋季到春季低温多雨,因此花毛茛具有秋冬生长发育、春开花、夏休眠的习性。其生长过程对
水分的需求很多,生长初期缺水将导致植株矮小,叶片小,将来分蘖少,根系不发达,开花少,花小,重瓣率低;中期缺水将严重影响开花,花茎小、花期短,色
彩不艳,叶片也将黄化;后期缺水植株将会强迫休眠,块根质量差。但是,作为一种块根花卉,过多的水分也有烂根的危险。水分的供应还必须均衡适量,过度的
干旱或水渍均会严重影响生长。水分失衡还会造成块根裂口。其生长过程需水的大体规律是:在栽培初期需要一定程度的水分,抽薹初期达到最大,以后逐渐减少
。
日长反应 花毛茛对日长反应非常敏感,播种苗遇长日条件,就会提前开花或生长停滞并开始形成块根。虽然这和花毛茛的生理成熟年龄较小有关,但最重要
的是长日照促进了花芽分化。短日照虽然能抑制开花,但当植株长至一定大小时,还是能进行花芽分化。这说明花毛茛只是相对的长日照花卉。有人以切花品种作
试验,长日照处理的(22时到2时进行4小时中断处理)比短日照处理(8小时)提前45天开花,比自然处理(CK)提早41天开花。但在长日条件下,花的质量下降,
花径变小了2.5cm,花茎增高了2-8cm。与块根栽培相比,实生苗的长日反应更明显,开花更早,植株休眠也相应提早。12小时以上日长时影响更为显著,但如达20
小时照明则不能开花,或开花少,花梗细长,重瓣率下降。在短日照条件下,分生组织的活性较高,并促进侧芽形成。因此在秋季种植花毛茛,尤其是有性繁殖,
栽植和播种均不能过迟,以保证在春天的长日照到来之前有充分的营养生长,从而保证盆花的质量(花数、株高、重瓣率)。
温度 花毛茛的最低生育界限温度为-5℃,生长最低温度为5℃以上。以夜温为8℃,昼温为10℃-15℃的条件下生长速度最快。大于20℃生长发育不良,30℃
以上地上部开始枯萎,但是干燥的块根可以忍受相当的高温。
苗期的低温处理对生育期有显著影响,5℃低温处理4周,无论在长日、短日、自然处理条件下,均可提早开花14-20天。
花毛茛虽不喜高温,但在长期低温条件下,尤其是土壤水分较多时,也可能烂根。营养生长期将昼温控制在15℃-20℃,夜温控制在5℃-10℃为宜。昼夜温差过
高时将来花数减少,重瓣率下降,花茎增高且软弱,盆花品质严重降低。花期温度则以13℃-15℃为宜,以延长花期。
土壤环境 花毛茛对土壤要求较高,以有机质丰富、团粒结构良好、能保持适量孔隙度的土壤为好,pH值6.5左右。
“块根法”盆花生产技术要点
以上一年播种培育的小块根为繁殖材料来生产盆花。“块根法”生产周期短,开花早,花茎粗短、重瓣率高,盆花质量好。
块根吸水 块根在贮藏时是干燥的,如果让块根快速吸水,大部分块根将腐烂,如果块根吸水时的温度过高,同样也会腐烂,唯有低温吸水最安全有效,因此
必须在5℃以下缓慢吸水。其原因可能是块根从极干燥状态快速吸水,细胞的强烈膨胀会造成机械性损伤和生理障碍,而且块根表面潜伏的菌丝在快速吸水时会更容
易侵入。刚刚吸水的块根,尤其在高温条件下,其病菌抵御能力也非常弱。
低温吸水的方法是:将块根埋在清洁的粗沙内,然后充分喷水,多余的水分会从下面漏出,不积水,放在1℃-3℃的冷库中缓慢吸水。在没有冷库的情况下,可以在
阴凉处平铺一层粗沙,将块根倒插在粗沙中,将萌芽部位埋入,但块根的大部分露出。经常喷水,保证基质不干燥。不久块根膨大,等中心芽萌动并且生出新根后
,及时挑出定植(芽长不得超过1cm)。为防止块根腐烂,喷水应选用温度较低的井水或深井自来水,喷雾时可加入杀菌剂。不降低环境温度,应用60%的遮光网遮
荫,有条件的可用喷雾降温设施,或地下室、空调房催芽。催芽时应防止暴雨危害,注意天气预报,及时盖膜避雨。
块根上钵 为方便管理,催芽后的块根栽植在10×8cm的营养钵中集中管理。为防止块根腐烂,上钵土应视来源情况作消毒处理。溴灭泰4m3/罐(860ml)密闭
熏蒸处理2-3天,消毒后揭膜通风7-10天使用。上钵土应比较潮润,如果过干应加水堆闷,隔天使用。栽植深度为土过块根芽顶0.8-1.0cm,过深不利于出叶,过浅
则不利于发根。出苗前后控制浇水,以保持钵土湿润为度,齐苗后方可逐步增加浇水量。苗期施肥2-3次,浓度0.8‰-1.0‰。
上盆 块根苗上盆使用小5寸瓦盆或14-16cm塑料盆。上盆土为优质堆肥 1/4腐熟木屑 1.0kg/m345%复合肥。栽植深度为平原土坨或略过一点,原来上钵深的上
盆时适当浅些,原来上钵浅的要适当深些。上盆土同样不能太干燥,栽后浇透水一次。块根苗上盆时留的沿口要比一般花卉大些,防止根系长满后顶起土坨,造成
浇水施肥困难。
上盆后管理
(1)温度:花毛茛最适生长温度,白天15℃-20℃ ,夜温7℃-8℃ 。在塑料大棚栽培条件下,棚内最高温度不高于22℃,最低不低于0℃。提高夜温有利缩短
生育期,适当降低夜温有利株形紧凑。
(2)光照:冬季尽量给予充分的光照。
(3)水分:花毛茛较喜水,因此浇水要充足、及时、均衡。但过多的水分是有害的,一方面花毛茛是球根花卉,并不耐水涝;另一方面大棚内本身空气湿度较
高,过多的水分会引起病害的流行。因此要避免浇水次数太多而每次都浇水不足的错误做法,应该每次浇透,干后再浇。两次浇水之间尽量保持植株和棚内空气的
干燥,以达到控制株形、控制病害的目的。但干的程度应以盆土表面干燥,而叶片不明显萎蔫为度。过度的干燥会造成根毛死亡,如果干后突然恢复浇水会造成叶
片黄化,开花不良,块根裂口。在现蕾后浇水应尽量点浇,开花后则禁止喷浇。
(4)施肥:每周一次,浓度1.5‰-2.0‰。46%尿素、45%水溶复合肥(前期尿素为主,后期复合肥为主)。
(5)植株调整:“块根法”栽培其生长发育大多在冬季,此期日照短,温度也较适宜,一般不会徒长。在现蕾前后拉盆一次,拉盆时应将大小植株分开,将现
蕾早与现蕾晚的分开。现蕾初期花蕾长出叶丛,视情况喷一次120-150ppm的多效唑(15%粉剂8-10g/10kg)。现蕾有早晚时应分批喷,喷时不可重复。
(6)病虫防治:病害主要是菌核病和灰霉病。应合理浇水,加强通风,及时拉盆;注意棚内的清洁卫生;盆花生产场地应轮作、消毒;发现病株应及时处理;
在生育中后期,再辅以必要的药物预防,如46%菌核净、55%百菌清、50%速克灵等500-1000倍喷雾。虫害主要是潜叶蝇,4月上中旬发生,若虫啃食叶肉,可以造成
严重危害,用50%乐斯本2000倍防治1-2次。
“播种法”盆花生产技术
播种法生产的优点是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繁殖快,生产量大;缺点是开花少,开花上市晚,植株容易窜高,重瓣率受栽培技术影响大,栽培条件要求高,管
理要求严,否则盆花质量和成品率低。播种法生产技术的要点是:适期早播,培育壮苗,注意水肥管理,促进早发棵、发大棵,适当施用矮化剂控制株高。
育苗
(1)播期:8月下旬-9月上旬。
(2)播量:2-3g/m2。
(3)种子处理:为提早上市,宜作低温浸种催芽处理。将种子浸水一昼夜后,用纱布包好,在15℃左右的恒温箱或水井中催芽,每天早、晚淘洗一次,淘洗后
要甩干余水(果皮膜状,集中在一起时,含水很多,可用洗衣机脱水)。催芽10天后,种子萌动,在少数种子发芽后立即播种。
(4)播种:将种子适当阴干后拌入足量黄沙后均匀撒播。
(5)盖种厚度:播后立即盖种,厚度2-3mm。
(6)播后管理:播后床面平盖一层遮荫网,棚架上盖一层60%的遮阳网,每天喷水1-2次。催芽的约5天后出苗,干籽播的约20天出苗,注意检查出苗情况,及
时揭去平盖的遮阳网。棚架上的遮阳网在齐苗后可以在傍晚揭去,翌日8时前盖上,让幼苗见早、晚的弱光。破心后逐步延长见光时间,10月中旬、下旬盖棚后则全
光栽培。
破心后每10天左右施肥一次,浓度0.5‰-1.2‰。
浇水前期注意保持苗床湿润,苗后期注意见干见湿,防止病害和徒长。
(7)分苗:3-4片真叶时进行。采用10×8cm营养钵分苗,栽植深度以略过苗基部白色部分为宜。分苗用土参照“块根法”的上钵用土,质量宜再好一点。
起苗时注意剔除叶柄长而叶片小和叶柄很短、叶片厚而深绿的苗,前者将来分蘖少,茎高,花小,重瓣率低;后者将来是发棵小的“侏儒”。
(8)分苗后管理:花毛茛苗不易带土,分苗后应在中午作短时间遮阳。分苗多在11月中旬-12月中旬,如果温度低,棚温应适当调高些,以白天20℃-22℃为宜
,夜间8℃-10℃(二、三层的覆盖防寒物早点盖)。醒棵后按正常温度管理。
心叶明显生长时表明已醒棵,可以进行正常管理。施肥初期浓度1‰,后期可用1.5‰-2.0‰。肥料种类以氮肥为主,间施2-3次复合肥。施肥一般每10天左右一
次。
上盆
(1)用盆:播种苗的发棵比块根苗小,大苗用小5寸盆栽培,后批的苗用4.5寸盆。最后的小苗只能在原钵中作球根生产栽培,现蕾时将蕾除去,以集中养分,
促进块根膨大。弱苗、病苗要全部淘汰。
(2)盆土:参照“块根法”,但质量应更好一点,因为播种法栽培的生长速度较慢,而生育期又较短。
上盆后管理
上盆后管理大多可参照“块根法”,但在植株调整上应注意“播种法”的特点。
(1)为促进发棵,第一枝花可在现蕾时即摘除。
(2)为防止花茎窜高,视实际情况,在花蕾抽出叶丛但未现色前使用多效唑一次,浓度为100-120ppm。
(3)施肥应比“块根法”淡而勤些。
(4)开花时气温升高,光线增强,要注意通风降温并酌情遮荫,以延长花期。
⑹ 盆栽芹叶牡丹种球怎么种
芹叶牡丹学名花毛茛(gèn),毛茛属植物,原产北非,亚洲西南部,欧洲南部,在我国有的地方还称它“洋牡丹”,的确,花毛茛开花时花色之鲜艳丰富,还真是堪比牡丹呢!
朋友说,你只要成功种植一年,就会每年都想种的,因为它的花朵美的让你不忍眨眼,并且自己种的比买的要美十分!我已经跃跃欲试,你还不快点准备,咱们来一次比赛吧!
⑺ 春季芹叶牡丹开过花后怎么处理
芹叶牡丹一般指花毛茛,在开花后要注意调节棚内温度至15℃,以延长花期。残花、病株要及时整理剔除。浇水要注意均衡,不使过干过湿。
春季芹叶牡丹开过花后,5~6月地上部分自然枯萎,地下快根采收需注意:
1、采前管理
花毛茛块根在花芽分化前后已成雏形,但生长增大在开花后。此时如不留花种,应剪掉残花摘去花蕾。适时浇水,追施1至2次以磷、钾为主的液肥,使花毛茛生长健壮,制造更多的营养输送给地下块根,促进其增大,发育充实。及时喷洒药剂,预防斑潜蝇的危害。
2、及时采收
当花毛茛茎叶完全枯黄,营养全部积聚到块根时,及时进行采收,切忌过早或过晚。采收过早,块根营养不足,发育不够充实,贮藏时,抗病能力弱,易被细菌感染而腐烂;采收过晚,正值高温多雨的夏季,空气湿度大,土壤含水量高,块根在土壤中易腐烂。
最好选择能够持续2至3天的干燥晴天采挖。为避免碰伤块根,要小心细致逐个挖取。
3、采后处理
采收的块根应去掉泥土等杂物,剪去地上部分枯死茎叶,剔除病伤残块根。按大小分级后,用水冲洗干净,放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溶液中浸泡2至3分钟,消毒灭菌。随后捞出,摊晾在通风良好无阳光直射的场所。摊层宜薄,便于散热和水分蒸发,防止块根发热升温,伤害芽眼或霉变。
(7)芹叶牡丹如何繁殖扩展阅读:
芹叶牡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可选择营养丰富且透气的砂质土壤。
2、提供半阴或者有适当散射光的环境,光线不能太强烈。
3、补充水分要适量,不要太潮湿。
4、定植时要在土中混入基肥,之后也要适量使用肥料。
5、温度白天为十五至二十度,夜间可为七至八度。开花后及时修剪。
⑻ 盆栽能种活芹叶牡丹吗
可以种活的,但是一定要控制好各种温度。
生长习性
生态习性 花毛茛无生理专性休眠,收获的块根在5℃属-15℃时定植,2-3周就会发芽。块根干燥处理,可控制发芽并能贮藏很长时间。花毛茛的块根必须在充分干燥后贮藏,否则易烂。
种子5-6月成熟,每克约1800粒,种子扁平,被一层非常薄的膜包裹。种子发芽适温10℃-15℃,2-3周发芽,超过20℃或低于5℃不能发芽。
块根吸水后在夜温10℃-12℃下栽培7-8周可展开10枚叶片,此时茎端生长点开始膨大,进入花芽分化期,2-3周完成,再经10周左右即可开花。
地下部具肥大的黑褐色小块根,呈多腿状,形似小丽花块根。可分株繁殖,但操作不便,增殖率也低,除偶用于优良单株无性扩繁,生产上很少用。
⑼ 盆栽芹叶牡丹怎么种 芹叶牡丹的繁殖方法
芹叶牡丹喜凉爽通风的环境,要求半阴;较耐寒,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生长不良;夏季休眠。适于在肥沃、疏松砂壤土中。它不耐强光,喜半荫环境,冬季光照要充分,春季随着气温的升高和光照的增强,应适度遮荫并加强通风。芹叶牡丹是相对长日照植物,所以长日照条件能促进花芽分化,花期提前,营养生长提早终止,提前开始形成球根。短日照条件下,花期推迟,但能促进多发侧芽,增大冠幅,增多花量,进一步提高盆花品质。生产上要根据实际需求情况进行长、短日照调控以达到花期提前或推迟的目的。它喜湿怕涝,较耐旱,但不宜过度干旱,特别是生长后期,过度干旱花毛莨将进入被迫休眠状态而导致球根质量变差。定植后第一次水要浇足,之后浇水要及时,并注意均衡,且不可过干过湿。浇水程度应以土壤表面干燥,而叶片不出现萎蔫现象为宜。喜湿怕涝,较耐旱,但不宜过度干旱,特别是生长后期,过度干旱花毛莨将进入被迫休眠状态而导致球根质量变差。定植后第一次水要浇足,之后浇水要及时,并注意均衡,且不可过干过湿。浇水程度应以土壤表面干燥,而叶片不出现萎蔫现象为宜。它喜冷凉环境,白天最适生长温度为15~20℃,夜间为7~8℃。温度不可过高或过低,昼夜温差也不可过大,否则芹叶牡丹的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其花朵数和品质下降。在生产过程中,塑料大棚内的最高温度不宜高于22℃,最低不宜低于0℃。一般冬季使用一层棚覆盖生长较好,定植后待心叶明显生长时可以进行正常温度管理。在开花后要注意调节棚内温度至15℃,以延长花期。残花、病株要及时整理剔除。浇水要注意均衡,不使过干过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