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牡丹花坛

牡丹花坛

发布时间: 2022-04-29 12:50:25

① 洛阳牡丹的名园简介

位于洛阳市南昌路和九都路的交接处,原名植物园,因建于隋代西苑遗址上,故更名西苑公园。该园建于 1958年,总面积13.14hm*m. 种植牡丹10000m*m以上,近200个品种,共6000余株。该园风景秀丽,植物配置优美,是观赏牡丹的好地方。
全园占地面积13.3公顷,分为浏览区和生产管理区两大部分。游览区面积占四分之三。该区观赏植物按照门、纲、目、科、属的进化系统分类,结合园林艺术及景观需要进行配置,分为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三个区。此区现已从国内外收集引种120个科、300多属的园林植物达八百多种。其中有中国特有的乡土树种,又有国外名贵花木及珍奇植物,植物品种之多享誉中原。
公园内面积2.1公顷的园林建筑,采用青瓦粉墙,玲珑典雅的江南园林风格,错落有致,构思精巧,可谓匠心别具。以1.6公顷的人工湖为中心的游览区,依山傍水,建有瀛洲、牡丹二岛,岛上奇花异木,亭阁相映成趣;曲桥、平桥、拱背桥、荷叶桥、玉带桥和树桩桥相沟通。湖之西石山、瀑布飞流;东有平川,花木繁茂;南有牡丹园,国色天香,雍容华贵;北有月季园、竹园、物种交替变幻。登高府瞰,湖光山色,绿树红花,游人轻舟,尽收眼底。湖周垂柳依依,樱花、碧桃争奇斗艳。一年一度的樱花、碧桃游园会 引得游人摩肩接踵、纷至沓来。相伴花会盛世,不断推陈出新的游园活动,更是精彩纷呈,游人如织。 是洛阳以牡丹著称的公园。位于涧西区西苑中路中段。建于1956年,总面积5.87hm*m。牡丹为该园的主要花木,有牡丹花坛10个,总面积5660m*m种植牡丹3960株,200多个品种。园中牡丹以花大色艳而为游人称道。
牡丹公园位于洛阳市涧西区国营大厂、科研院所和商贸中心,东连牡丹路,南临西苑路,北、西同郊区工农乡唐村为邻。牡丹公园始建于1956年,是在隋西苑遗址上规划建设的以洛阳牡丹文化为特色,应用现代园林建筑风格融水上娱乐、休闲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休憩公园。全园规划用地总面64000平方米,绿地率 78.64%,绿化覆盖率81.82%
牡丹公园的主要功能分区有:牡丹观赏区、水上娱乐区、儿童活动区、花卉生产区。
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种植草坪15000平方米,各类乔木4000株,花灌木4400株。植物种类丰富,季相变化鲜明,园林景观优美,生态质量上乘,深受广大中老年人欢迎。
花卉生产区,地处牡丹公园西北部,规划用地5300平方米,建有温室3栋,面积220平方米,每年生产草花约20万盆,温室花卉约3万盆,对城市节日彩化、美化,活跃城市生活发挥重大作用。 国色牡丹园又名中国洛阳国家牡丹基因库, 位于洛阳市区北部邙山310国道旁。建于1985年,1992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命名为国家牡丹基因库。因该园地处邙山,花期晚于市区,使迟来洛阳的游人,也能欣赏到洛阳牡丹的天姿国色。位于洛阳市邙山中沟西。占地面积700亩,其中牡丹观赏园分南园和北园,面积400亩,育苗300亩,搜集国内牡丹园艺品种500余个,野生种6个,培育新品种72个,数量50余万株,引进国外园艺品种100余个,数量5万株。年繁殖九大色系,品种齐全,花大色艳的优质商品牡丹30万株。当前,已成为野生牡丹引种驯化,新品种培育和商品牡丹繁殖的国内最大生产基地。
2002年3月迎来了国色牡丹园发展的大好机遇,全面实施改扩建工程,新建了北院大门,停车场8000㎡,休闲广场10000㎡,旅游公厕5座,铺设园林新道20000m,人工湖1500㎡,扩大国内外牡丹精品观赏园300亩,增加绿地20000㎡。栽植各类绿化树木1.2万株,园容园貌焕然一新,一个全新的国色牡丹将在牡丹花会笑迎宾客。 洛阳国际牡丹园,地处机场路与连霍高速公路洛阳西出口交汇处的邙山镇,与洛阳古墓博物馆隔机场路相望。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奇异绚丽的国内外牡丹名品,独具特色的建园设计,将使之成为国内高品位的牡丹观赏园与国际牡丹名品生产示范基地。
是中原地区最大的晚花牡丹园及中外牡丹精品园,占地约30公顷。当前,该园已栽植国内牡丹品种300多个、日本、法国、美国等牡丹品种100多个、以及中国芍药品种300多个。牡丹自然花期为四月中旬至五月中旬。自建园开始,每年都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光临,是“洛阳牡丹花会”与“五一黄金周”期间赏花的好去处。洛阳国际牡丹园观赏区由国际牡丹精品区、国内牡丹精品区、中外名优芍药区、中外寒牡丹区等四部分组成,主要有四大特点,即“精、晚、新、奇”。 花是美的象征,爱美是人类的天赋。赏花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精神文明之举。
牡丹观赏区内定植牡丹30余万株,汇集国内外牡丹品种400多个,姚黄、魏紫、洛阳红、火炼金丹、飞燕红妆、玉版白、二乔、状元红、豆绿、盛丹炉、蓝田玉、墨撒金、泼墨紫、茄蓝丹砂、夜光白、青龙卧墨池、娇容三变、首案红、赵粉、胡红、大棕紫、王红、丹炉焰、冰凌罩红石、洛神、似荷莲、朱砂垒、赤龙换彩、凌花晓翠、银粉金鳞、御袍黄、葛巾紫、酒醉杨妃、冠世墨玉、珊瑚台、贵妃插翠、宝石兰等传统名品,雍容华贵,尽显芬芳;日该品种海黄、金阁、金帝、新七福神、白王狮子等;法国金色爱丽丝等海外奇葩争奇斗艳,各展英姿。
数百亩的牡丹花争相斗艳,形成花的海洋,赤、橙、黄、绿、青、蓝、紫万斑争荣。蝶恋蜂戏,凤舞龙翔,汪洋恣肆,光彩映天。春风拂面,阳光灿烂,和风熙瑞,天地生辉,设身处地,亦仙亦幻,使人心旷神怡。游客处处笑语,猝然妙趣横生,情意丝丝缠绵,与花比美,以花比心,连连道奇称颂,不仅浮想联翩,怦然心动,又可提笔述怀:“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应知我非世情,与尔相看动幽感。”
有稀世珍品──中华国粹百米牡丹艺术长廊;国韵阁内坐落着中国最大的汉白玉欧阳修的雕像──洛阳牡丹甲天下的历史见证,四周陈列了20余幅当代国画大师的精品佳作,向中外游客系统讲述了洛阳牡丹发展的辉煌历程;富贵楼内大型室内写真喷绘,图文并貌,集中全面展示了牡丹文化、牡丹技术、牡丹应用、牡丹艺术等,使人们深刻地了解了牡丹与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
神州牡丹园的优势之一是科技优势。当今社会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神州牡丹园立足文化、依托科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走在国际前沿。当前,我园已同中国林科院、中科院上海植物研究所、上海植物园、上海复旦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大型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业务关系,国家“863”牡丹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已落户神州牡丹园,牡丹高科技育种和新品种培育计划正在实施之中。为了加大牡丹的科研发展力度,我园先后投资600多万元,用于牡丹的科研和开发。并高薪聘请了10多名牡丹、芍药知名专家和博士后从事科研开发,把我园建成中国一个牡丹芍药科研中心。 中国国花园位于洛南隋唐古城遗址上,东起洛阳桥,西至牡丹桥,南临洛宜路,北至洛浦公园南堤。总规划设计面积1548亩。
自西向东共分为六个景区,即:西入口景区、牡丹文化区、牡丹历史文化区、堤面游赏区、东入口景区、生产管理区。其中种植牡丹300余个品种20余万株,种植乔、灌木及各类植物100多个品种 200余万株。在环境布置上以植物见长,自然流畅,突出体现了传统皇家园林的造园风格。
中国国花园以隋唐历史文化为基础,以牡丹文化为主要内容,融历史文化、牡丹文化和园林景观为一体。艳冠群芳的牡丹,千姿百态的植物、奇石叠翠的山峦、风情各异的亭台、碧水荡漾的湖泊、古丰古韵的建筑……美景无限,占尽风流,国花园之美、之情、之幽,堪称洛阳园林之翘楚。
中国国花园的东主入口景区,主体是古建筑群,额基部的彩绘生动逼真,栩栩如生,绘有牡丹、凤凰的彩图,象征着富贵、吉祥,并附有洛阳著名的旅游景点龙门石窟、白马寺和享有盛名的“洛阳唐三彩”,个个色彩斑斓、绚丽多彩! 洛阳国花园、先农牡丹园、白云山高山牡丹园、鸡冠洞高山牡丹园、小浪底牡丹园、龙门西山牡丹园

② 如何栽培牡丹

学名:PaeoniaSuffruticosa,

科属:芍药科、芍药属

观赏特性:

牡丹生长缓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间;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长度一般在0.5~0.8米,极少数根长度可达2米;根皮和根肉的色泽因品种而异;枝干直立而脆,圆形,为从根茎处丛生数枝而成灌木状,当年生枝光滑、草木,黄褐色,常开裂而剥落;叶互生,叶片通常为三回三出复叶,枝上部常为单叶,小叶片有披针、卵园、椭园等形状,顶生小叶常为2~3裂,叶上面深绿色或黄绿色,下为灰绿色,光滑或有毛;总叶柄长8~20cm,表面有凹槽;花单生于当年枝顶,两性,花大色艳,形美多姿,花程式为:K5G2~5:1:2~5,花径10~30cm;花的颜色有白、黄、粉、红、紫红、紫、墨紫(黑)、雪青(粉蓝)、绿、复色十大色;雄雌蕊常有瓣化现象,花瓣自然增多和雄、雌蕊瓣化的程度与品种、栽培环境条件、生长年限等有关;正常花的雄蕊多数,结籽力强,种籽成熟度也高,雌蕊瓣化严重的花,结籽少而不实或不结籽,完全花雄蕊离生,心皮一般5枚,少有8枚,各有瓶状子房一室,边缘胎座,多数胚珠,骨果五角,每一果角结籽7~13粒,种籽类圆形,成熟时为共黄色,老时变成黑褐色,成熟种子直径0.6~0.9cm,千粒重约400克。

牡丹由野生变家种后,因环境条件变化及人工不断地选育和栽培,除花色、花型、花期早晚有变异外,而且在株的形态、根的长短、粗细、叶的色泽、形状等方面也发生了变异。

一.株型

因品种不同,牡丹植株有高有矮、有丛有独、有直有斜、有聚有散,各有所异。一般来说按其形状或分为五个类型;

1.直立型

枝条直立挺拔而较高,分布紧凑,展开角度小,枝知与垂直线的夹角多在30°以内。节间较长,新生枝年生长量在10~15cm,一般五年生株高40~50cm,高者达1米以上。如“首案红”、“紫二乔”、“姚黄”等。

2.疏散型

枝条多疏散弯曲向四周伸展,株幅大于株高,形成低矮展开的株形,枝条展开时与垂直线的夹角多在45°以上,新枝长,较软。如“赵粉”、“守重红”、“山花烂漫”、“青龙卧墨池”等。

3.开张型

枝条生长健壮挺拔,向四周斜伸开张,角度在上述两者之间,株形圆满端正,高矮适中,新枝年生长量6~8cm,一般五年生株高在30~40cm。如“状元红”、“银红巧对”、“金玉交章”等。

4.矮生型

枝条生长缓慢,节间短而叶密,枝条分布紧凑短小,年新枝生长量为2~4cm,一般五年生株高15高cm左右。如“美人红”、“罗汉红”、“海云紫”等为代表。

5.独干型

多为人工培植的艺术造型,具有明显的主干,主干高矮不等,一般在20~80cm。主干上部分生数枝,构成树冠(有的无树冠),形态古雅,酷似盆景,生长较慢,一般成型期需8年以上。如“十八号”等。

述每一植株类型中,因品种不同,直立程度、高矮、斜伸角度等亦有不同;同时,枝条的粗壮、细弱、硬挺、直弯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如矮生类型中“罗汉红”即属于粗壮矮生型,而“出梗夺翠”则属于细弱矮生型;又如直立型中的“首案红”属粗壮直立型,“姚黄”则属于细硬直立型。

二.根

牡丹根系发达,具有多数深根形的肉质主根和侧根。初生根始为白色,渐变为黄色至褐色,肉质白色,个别红色,肉质中心木质化,俗称“木心”。肉质部储有大量养份和水份供植株生长,一般来说,根深的植株枝叶茂盛,植株较高,根浅则枝短株型矮。牡丹因品种不同,其根型、数量也不一致,但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1.直根型

此类型的根深(四年生的牡丹根可入土80cm以上),但根条稀疏,没有明显的主根,仅有几十条粗细均匀的粗“面条根”,根光滑、皮百,根上极少分生小根,根(加工后称“丹皮”)产量高,质量好。如“凤丹”、“赵粉”、“二乔”、“墨魁”等。这类牡丹多为药用兼观赏两用品种。

2.坡根型

此类根条粗细长短不一,分生侧根较多,交叉生长,俗称“鸡爪根”,多数入土较浅,斜坡角度大。如“青山贯雪”、“白玉”、“黄花葵”等品种,此类牡丹产丹皮质量、产量低于直根型,不适于药用栽培。

3.中间型

此类根条稀密适中,无明显主根,生有多数粗细均称、根皮光滑的“面条根”,平均入土深度在70~80cm,如“种生黑”、“姚黄”等,既可观赏,又可药用。

三.芽

牡丹的芽外由6~8枚鳞片所包,所以牡丹芽又称“鳞芽”。牡丹以鳞芽越冬。

牡丹的芽按功能和分化程度分为花芽、叶芽、潜伏芽和不定芽四种。

1.花芽

牡丹的花芽为混合芽,能抽枝、长叶、开花。着生在枝条顶端的称为“顶生花芽”,开过一次花的枝条,花茎便自行干枯回缩一段。着生在干枯花茎下部的叶腋间的花芽称为“腋生花芽”或“侧生花芽”。花芽一般都比较肥大饱满,剥除鳞片,可见“花胎”(即鳞芽内部的幼小花蕾)。

2.叶芽

叶芽只抽枝长叶,多数着生在花芽下部的叶腋间,也有着生在枝条顶端的,较花芽瘦小,萌发后发育成枝条。

3.潜伏芽

潜伏芽着生在新枝的最下部,形状瘪小,如粟粒,俗称“狗鳖”。平时不萌发,在花芽、叶芽或枝条受伤后才能萌发,其寿命较长,可维持10~15年之久。

4.不定芽

着生在根茎处的芽叫做“不定芽”。出土后抽生为萌蘖枝,俗称“土芽”。不定芽萌发力特强,是接穗、更新老枝(股)和增加新股的主要来源。不定芽当年不开花,生长旺盛者,在顶部当年可发育分化形成花芽,翌年开花。

牡丹在芽因品种不同在形状、颜色等方面均有差异,形态百出,各有特征。大体上有圆锥型、珍珠型、扁圆型、长锥型、鹰咀型等;各形状之间又有大小、鳞片的多少、芽质瘪瘦虚实等差别;颜色也有青绿、黄绿、土红、土黄、银灰、棕褐和不同程度的紫红等色;另外还有花色和混和色,是秋季分辨品种的主要依据。因此,单靠芽的形状、颜色等很难识别牡丹的品种,需靠长期耐心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每一品种鳞芽的特性。

四.分枝

因当年生效枝上节间长短不同,着生芽数及新枝萌发力强弱也不同,分枝的习性也有明显差异但分枝大体上有以下两种类型:

1.单枝型

当年生新枝节间长,着生芽较少,仅在基部1~2节部位或第1~3节部位上生芽,并且这些新芽中,当年仅有一芽萌发成为当年生新枝,该类型一般株高枝稀,如“姚黄”等。

2.稠枝型

当年生新枝节间短,着生新芽较多,一般3~5个,新芽发枝力强,每个新芽在当年都能抽出形成短枝,枝多较稠、丛生。这类品种的植株一般较矮,分枝密。如“瑛珞宝珠”、“丹炉焰”、“脂红”等。

五.叶

牡丹叶互生,由叶片、叶柄组成。叶形、大小、色泽、质地等因品种而异可分为以下几类:

1.大形圆叶型

全叶大而圆,长40cm以上,宽25cm以上,小叶宽大,圆纯而肥厚,呈广卵形或卵形;侧小叶边缘缺少;叶面多平展。如“王红”、“大胡红”、“墨魁”、“首案红”等。

2.大形长叶型

全叶大小同前,但小叶较狭长,呈长椭圆形,质较薄,边缘缺刻少而尖,叶较稀而平展或下垂,如“银粉金鳞”、“冰凌罩红石”等。

3.小叶圆叶型

全叶较小,长约20~30cm,小叶短而厚,边缘缺刻少而圆纯。如“葛巾紫”、“蓝田玉”、“美人红”等。

4.小形长叶型

全叶大小同上,但小叶较狭,边缘缺刻尖而上卷。如“脂红”、“烟龙紫”等。

5.中形叶型

全叶中等大小,长约30~40cm,小叶长椭圆形,边缘缺刻多且较尖又上卷,叶多斜伸。如“假葛巾紫”、“状元红”、“大棕紫”等。

中外,还有特殊的叶形。如“三奇集盛”,每个叶柄上只生三枚不规律的圆形叶片,比一般品种少三分之二,为二回一出复叶;又如“肉芙蓉”、“大棕紫”,每一叶柄上着生三组叶片,分为顶五后六共十一枚小叶,比一般品种多二片。

牡丹叶的颜色以绿色、黄绿色为主,个别品种的叶有深浅不同程度的紫晕;有的叶面上还缀有紫色或黄色的斑点;叶背面多为灰绿色和浅灰色,个别的品种(如“鹤白”)茸毛特别多。

六.叶柄

牡丹的叶柄也有粗细、硬软、长短之分,长者可达40cm,短者不过10cm;叶柄凹处多为暗紫、紫红、灰褐、黄绿等不同颜色。

叶柄的长短,特别是叶柄和枝条夹角的大小因品种不同差异较大,同时对花的观赏价值影响也较大,叶柄与枝夹角大,叶面平展或下垂,叶也较稀,如“墨魁”,花朵均着生在叶丛之上,形成花美叶秀,相得益彰的观赏价值;相反,叶柄较短,叶柄与枝条夹角较小,因枝叶紧密,花朵常藏在叶丛中,造成“叶里藏花”现象,大大降低了观赏价值。

七.花儿

牡丹花大色艳,品种繁多。有的品种花器齐全,萼片,雄蕊、雌蕊发育正常,如“似荷莲”、“凤丹白”等;但有的品种雄、雌蕊瓣化或退化,形成了多姿形美的花型,五彩缤纷的花朵。

根据花瓣层次的多少,传统上将花分为:单瓣(层)类、重瓣(层)类、千瓣(层)类。在这三大类中,又视花朵的观赏特性分为:葵花型、荷花型、玫瑰花型、半球型、皇冠型、绣球型(传统上把皇冠型和绣球型称为起楼)六种花型。这种分类方法比较直观地反映了花朵的各种变化形态。

近几年来,有关牡丹专家学者与产区的科研人员一起,结合传统的分类方法,经多年实地观察研究及对牡丹花的解剖观察,摸清了花型及花朵构成的演化规律后,提出了新的花型分类,即把牡丹花型分为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千层台阁型、托桂型、金环型、皇冠型、绣球型、楼子台阁型。

生态习性:

牡丹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生育与其周围环境条件相统一的习性。

1.中国牡丹属于典型的温带树种。

它们都集中地分布在我国西南部高山与中北部黄土高原和丘陵地带。尽管西南部地区位于暖温带至亚热带的气候带内,但是,这里的牡丹却都生长在海拔2500m以上的山地,与分布在我国中北部的牡丹一样,都是长久地生长在温带型的环境中。因此,它们都适应于温带的气候特点,并形成了喜欢温和凉爽,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宜高燥惧湿热;喜阳光稍耐半阴的共同生态习性。

2.中国牡丹栽培品种既有典型的生态习性,又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

虽然它们的原种分布既集中又相邻并多有重叠,然而由于种源不同,所在地的海拔高度不同以及具体土地环境条件不同等等,从而形成了难适应不同生态环境条件的不同品种群,并使它们具备了各自典型的生态习性。

中国牡丹野生种群除了具前述共同的生态习性之外,种群间还存在有两类不同的生态型。一类是分布在海拔2000m以下,年降雨量约1000mm之内,绝对最高温度大于30℃,绝对最低温度高于~19m℃生境条件下的矮牡丹、紫斑牡丹以及杨山牡丹(分布在较高纬度内),它们之间具有较近的生态习性,以更喜欢冷凉和干燥的气候为突出特点,耐寒性和耐旱性均强,对夏季和炎热也有一定的忍耐性;另一类则是分布在海拔约2000m以上,年降雨量1000mm以上,绝对最高温度小于30℃,绝对最低温度低于~10℃生境条件下的紫牡丹、黄牡丹、大花黄牡丹以及四川牡丹等,其彼此间生态习性相似,与前者相比,更喜欢比较温暖、湿润的气候,而耐寒性、耐旱性以及夏季炎热的忍耐性均较差。

中国牡丹栽培品种不仅保留有其原种新本的习性,而且在长期自然杂交和人工栽培选育下,获得了更加广泛的生态型的品种群。它们要求各自最适宜的生境条件,表现了各自突出的生态习性。如中原品种群,由其栽培中心地的菏泽、洛阳及北京的主要气象因子中可以得知:这一地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冬季则寒冷晴燥,具暖温带气候特点,由此也形成了中原品种群性喜温和,具一定耐寒性、忌酷热,宜高燥惧湿涝的典型生态型的品种群。西北品种群由其主产地的气象因子中也可以明显看出,该品种群具较强的适应性,与中原品种群相比,它们更喜欢冷凉,更耐寒耐旱,可列为冷凉型品种群。而江南品种群,因其主产地的宁国和铜陵,都地处皖南的低山丘陵地带,属于亚热带气候,冬季较温暖湿润,夏季高温多湿,空气相对湿度高达80%以上,生长在当地的牡丹都很健壮繁茂、花朵艳丽、花期早、枯叶晚,说明该品种群更喜欢相对温暖湿润的气修,能耐高温多湿,具备高温多湿生态型的特点。西南品种群,目前品种数量虽不多,亲缘关系也不十分清楚,但品种习性颇有特色,即耐寒性不强,惧夏季炎热和强光照射,要求空气湿度高,喜欢更疏松并呈微酸性的土壤。这是它们长期适应其主产地四川彭州地区和云南丽江等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温暖湿润生境条件的结果,当属于高山温暖多湿生态型的品种群。

综前所述,可知影响中国牡丹正常生长发育的主导因子应当是温度和湿度(主要为空气湿度),不同的种和品种群对它们的反应都比较敏感,都有其适应的范围,超出此范围时,生长发育便会受到影响,如西南品种群向中原地区引种,常因夏季炎热,能开花。又如中原品种群内许多品种向青海与黑龙江北部地区引种,常因冬季温度过低,无法自然露地越冬或地上部分枯死而呈宿根状态,因此必须保护越冬才能正常生长;而向江南地区引种,又因高温多湿,致使生长发育不良,但某些品种却能适应并正常开花。这说明,同一品种群的不同品种间对同一生态因子的反应与适应程度也不相同。

中国牡丹各品种群对光因子与土壤条件的要求均不甚严,并有较强的适应性。绝大多数品种喜欢阳光充足,稍耐半阴,如在花期有侧方遮荫,开花效果更好,花期亦可适当延长,特别是对一些不耐日晒的品种更是必要。西南品种群向北方地区引种栽培时,亦有较强的适应性。

繁殖与栽培:

繁殖:

时间在9月下旬(秋分)到10月上旬(寒露)。将4~~~5年生母株全株掘出(注意保持根系完整)。去掉根部附土,然后按生长纹理,顺其长势,用双手掰开,或用刀劈开,一分为二。生长势强,枝条多的可分为三或四苗。每株苗要有一个以上的枝条和部分根系。

1.接法:

牡丹可以掘出嫁接,也可就地居接,时间在9月上旬(白露)至10月上旬(寒露)。砧木为芍药根或2~3年生实生牡丹苗。以长15cm以上,直径1.5~3cm为宜,接穗用当年生壮枝,长6~10cm,带有健壮顶芽和1~2个侧芽。也可用只有饱满侧芽的枝条。嫁接用嵌接法,先将接穗下部削成长2.5~3cm的楔形,再把根砧顶端削平,削一侧面由上向下纵切一条长2.5~3cm的裂缝,把接穗插入,使两者的形成层对准密接,用麻皮或塑料薄膜绑紧,再用湿泥涂抹接口,稍阴干后栽植。栽时接口要低于地面2~3cm,并培10cm高土堆保护越冬。

2.播种法:

牡丹为异花授粉植物,实生苗易有变异。因此播种一般用于新品种选育和繁殖砧木。种子要在八、九月成熟,种皮完全变黑时采收。采后摊放在通风处干燥,8月下旬到9月下旬播种。充分老熟和前一年采收的种子出苗率很低,一般不要采用。播种前用70℃湿水浸种24~30小时,视播种量可用盆播、箱播或露地播。

播种前要施足基肥,深翻整地耙平后用畦,按行距30~40cm开深2cm左右的播种沟,沟内每隔3~5cm播种一粒。也可直接在大田按行距50cm,开宽10cm,深2cm的播种沟,在沟内两侧每隔4~5cm播种一粒,成双行,播后复土2~3cm,再用细土培高10cm的土梗保墒。

牡丹种子有上胚轴休眠现象,播种后,当年只生根而不发芽。翌年三月中旬(春分前)扒去土埂,以利幼苗出土。生长2~3年进行苗木移栽,按行距50cm,株距30cm分栽,一般再经2~3年培养,就能开花。

栽培管理:

牡丹要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栽植。以表土为壤土,底土为砂壤土,PH值7左右最相宜。低洼地,粘重土和盐碱土均不适于栽植牡丹。

栽前半月,要先施有机肥,深耕耙平。9月上旬(秋分)至10月上旬(寒露)为适栽期,栽植可按株行距各80cm定点刨穴;也可筑面宽60cm,埂宽20的畦,花株中间按畦距80cm定点栽植。每亩约栽一千株。观赏用适当增大株行距。根据木大小刨宽20~50cm见方,深40cm的栽植穴。栽植观赏用苗木可适当保留花芽,栽植繁殖用的分株苗,可保留基部腋芽或土芽,将上部枝条剪去。栽植前苗木用500倍多菌灵或瑞枯霉药液浸泡半小时,向上轻提苗木,稍向左右摇动,再将土填平,用木棍捣实。栽植深度以根颈深于地面2~3cm为宜。过浅不利生根成活,过深成活后生长不旺。土壤干旱时,栽后立即浇水,待水渗下后,封土堆保护苗木越冬。第二年早春随着松土将土堆扒去一半,任其自然生长出土。为防治地下病虫,可结合栽植,施入辛硫磷杀虫剂和浇灌多菌灵、瑞枯霉等杀菌剂。

1.施肥、松土、浇水:

施肥一般从栽后第二年开始,每年施三次。第一次在开花前15~20天,第二次在花谢后半月,第三次在秋后封冻前。肥料种类以腐熟的有机肥如堆肥、大粪肥、豆饼、油渣等为主,适当掺施复合肥。方法用全园普施或株施。普施时先将肥料均匀撒于地里,一般亩施堆肥五、六千斤或饼肥三百斤左右,然后用锄松土。株施即将肥料撒于植株四周,然后松土;或在牡丹两侧20~30cm处,开深10~12cm的穴施入腐熟的豆饼或油渣。3~4年生牡丹株施2~3两,施后复土。

松土除草:一般开花前进行二、三次,谢花后每月一、二次。下雨后待土壤略干即锄地松土。锄地深度5~10cm,再深易伤根系。为了保墒宜稍深锄,为排湿可浅锄。

2.整枝、拿芽、摘蕾:

整枝拿芽又称定股拿芽,其目的是通过去掉冗枝废芽,使植株保持一定的株形和枝条,使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平衡,集中养分供应开花和长根。定股是根据用途确定留枝数量,高低位置和分布方向。繁殖用的多留,观赏用的少留,两者兼顾的可留5~8个。拿芽是剥去从根颈和枝条上发出的无用芽。牡丹分栽后第一年任其生长。到第二年三月下旬(春分)至四月上旬(清明)选留生长健壮、分布匀称的枝条5~8个,其余枝条全部剪除。再拨开根际土壤,除因预留枝数不够,要留作补充的外,其余萌发的新枝、新芽,都从基部除去。

为了集中养分供应开花和促使生长健壮,当年生栽植苗保留一、二朵花观赏,将多余的花蕾摘除。若生长弱时,可将花苗全部摘去。药用栽培的,可于春季及早摘除花蕾促使长根。

病虫害:

牡丹的主要病虫害有叶斑病。可从五月中旬开始,每隔15~20天,喷布一次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或500~600倍多菌灵防治。秋后清理田园,剪除和摘拾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可减轻来年病虫害的发生。主要虫害有中华锯花天牛和蛴螬等地下害虫。中华锯花天牛以幼虫在根部越冬,可在五、六月间用细铁棍在牡丹根部附近土壤中打2~3个(在植株两侧或呈三角形)深20cm小孔,每个孔内投入一片磷化铝,随即踩实土孔,熏蒸药杀。防治蛴螬可在栽植穴内施毒饵,或用2000倍辛磷药液浇灌根部药杀。

园林用途:

牡丹在园林绿化中,无论孤植、丛植、片植,都很适宜。在较小型的古典园林或居民院落,可选景点突出的位置,筑以牡丹台进行台植。花台不宜过高,以50~70cm为宜。

在文化休息公园可以开辟牡丹花坛,收集较多品种,进行合理配置,以提高观赏价值。由于牡丹有喜燥恶湿的特性,应适当提高花坛的标高,以利排水。花坛面积以1000~3000平方米为宜。

在大型公园或风景名胜区,可建立牡丹专类园。

牡丹盆栽应用更为灵活方便,可以在室内举办牡丹品种展览,也可在园林中的主要景点摆放,还可成为居民室内或阳台上的饰物。

③ 牡丹花怎样栽培

牡丹由于根系特复别发达,如制要盆栽,应选大而深的瓦盆或塑料花盆,盆高与盆直径的比例至少要达到1∶1,甚至1∶1.2。传统的牡丹盆栽方法是:平时将牡丹种于地下,开花前移出上盆,等花谢后再植回土中。但用这种方法,花后植株大多会死亡,存活率很低。

近年来,牡丹盆栽、冬季催花已在国内开始盛行,并逐渐形成了一些成熟的技术。盆栽牡丹较好的方法是:秋季天气转凉后,选择大小适中的牡丹“壮棵儿”,上盆浇透水,然后将整盆植株埋于土中,上面覆土或可再加些稻草,并保持湿润。植株经历一段冬季低温后,连盆起出移入温室,逐渐升高温度,即可开花。一般盆栽牡丹的开花期大约1个月。花期过后,应加强肥水管理养护,适当修剪,开春后连盆移出室外,令其继续生长,待秋天落叶后,秋末冬初将整盆埋入土中,重复上一年的过程。

④ 一个正方形牡丹花坛边长15平方米 每平方米载3棵牡丹 牡丹花了里可以载多少棵牡丹怎样列算式

∵ 正方形牡丹花坛边长15平方米, 每平方米栽3棵牡丹

∴ 正方形花坛面积
=15²
=225 平方米
∴ 正方形花坛可以栽:
=225×3
=675 棵

⑤ 洛阳牡丹花会到那里好看、热闹

王城公园西苑公园牡丹园:
位于洛阳市南昌路和九都路的交接处,原名植物园,因建于隋代西苑遗址上,故更名西苑公园。该园建于 1958年,总面积13.14hm*m. 种植牡丹10000m*m以上,近200个品种,共6000余株。该园风景秀丽,植物配置优美,是观赏牡丹的好地方。
全园占地面积13.3公顷,分为浏览区和生产管理区两大部分。游览区面积占四分之三。该区观赏植物按照"门、纲、目、科、属"的进化系统分类,结合园林艺术及景观需要进行配置,分为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三个区。此区现已从国内外收集引种120个科、300多属的园林植物达八百多种。其中有我国特有的乡土树种,又有国外名贵花木及珍奇植物,植物品种之多享誉中原。
公园内面积2.1公顷的园林建筑,采用青瓦粉墙,玲珑典雅的江南园林风格,错落有致,构思精巧,可谓匠心别具。以1.6公顷的人工湖为中心的游览区,依山傍水,建有瀛洲、牡丹二岛,岛上奇花异木,亭阁相映成趣;曲桥、平桥、拱背桥、荷叶桥、玉带桥和树桩桥相沟通。湖之西石山、瀑布飞流;东有平川,花木繁茂;南有牡丹园,国色天香,雍容华贵;北有月季园、竹园、物种交替变幻。登高府瞰,湖光山色,绿树红花,游人轻舟,尽收眼底。湖周垂柳依依,樱花、碧桃争奇斗艳。一年一度的"樱花、碧桃游园会" 引得游人摩肩接踵、纷至沓来。相伴花会盛世,不断推陈出新的游园活动,更是精彩纷呈,游人如织。
王城公园牡丹园:
因建于古代东周王城的遗址上,故名王城公园。是洛阳观赏牡丹最重要的场所。始建于1956年,总面积37.07hm*m.栽植牡丹13340 m*m,共19800株,有320个牡丹品种。并从日本引进20多个日本品种。建有牡丹阁、牡丹仙子花坛群等观赏佳景,每年4月15日至25日牡丹花会期间,游人如织。最多的一天,游人达25万人次,盛况空前。 园内还有周王城城墙遗址、汉墓壁画地下展室和古建筑风景区等,公园外的美术陶瓷公司出售精美的仿唐三彩工艺品。
牡丹公园牡丹园:
是洛阳以牡丹著称的公园。位于涧西区西苑中路中段。建于1956年,总面积5.87hm*m。牡丹为该园的主要花木,有牡丹花坛10个,总面积5660m*m种植牡丹3960株,200多个品种。园中牡丹以花大色艳而为游人称道。
牡丹公园位于洛阳市涧西区国营大厂、科研院所和商贸中心,东连牡丹路,南临西苑路,北、西同郊区工农乡唐村为邻。牡丹公园始建于1956年,是在隋西苑遗址上规划建设的以洛阳牡丹文化为特色,应用现代园林建筑风格融水上娱乐、休闲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休憩公园。全园规划用地总面64000平方米,绿地率 78.64%,绿化覆盖率81.82%

⑥ 如图,体育公园有一个正方形的牡丹花坛,在牡丹花坛的四周种了2米宽的月季花。已知月季花的占地面积是6

月季花的面积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小正方形的面积
延长小正方形的四条边,分别与大正方形的边相交
这样就把种月季花的部分分成了8块
其中四个角上,是四个小正方形,边长2米
其余4块,为4个小长方形,宽都是2米,长等于牡丹花坛的边长
牡丹花坛边长
:(64-2×2×4)÷4÷2=6米
牡丹花面积:
6×6=36平方米

⑦ 一个正方形牡丹花坛,边长是15m,每平方米栽3棵牡丹,花坛里一共可以栽多少棵求解小学三年级

花坛面积=15X15=225平方米,
花坛里一共可以栽牡丹花数量=225X3=675棵。

⑧ 洛阳牡丹简介 急需!!!

洛阳牡丹大观园
富贵吉祥牡丹花 平安幸福有情人

洛阳地处中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立都城,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名城.中国是牡丹的故乡,洛阳是中国牡丹的发祥地之一,同时也是牡丹和芍药的栽培中心. 牡丹和芍药为同科同属植物,一为木本,一为草本.花叶相似,花色艳丽,花型丰富,花香浓郁都是世界上最迷人的名花,牡丹象征富贵,吉祥,尊为"百花之王","富贵花"。芍药象征友谊,情爱,尊为"花中皇后","情人花"。中国牡丹早在公元724年传入日本;公元1330至1850年引入法国;公元1656年荷兰开始引种;公元1789年英国引进中国牡丹,培育出100多个园艺品种;美国在公元1826至1830年也开始引进。
新中国建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洛阳市政府十分重视牡丹的恢复与发展工作,先后建立了各种牡丹生产管理机构以及牡丹栽培基地,组织园林科技人员收集散失品种,扩大繁殖,改良栽培技术,开展新品种培育、扦插繁殖、促成栽培,盆栽及盆景制作、获得了百余项国际、国家、省部级、科技、展出成果奖。洛阳现有牡丹品种462个。种植面积约140公顷,约200余万株。中国牡丹为中国的国花,洛阳牡丹也成为洛阳的“市花”,一年一度的洛阳牡丹花会,“以花为媒,广交朋友、发展经济、振兴洛阳”的方针使洛阳牡丹更加闻名于世界。洛阳牡丹伴随着时代的脚步远涉重洋,进入了20个多国家和地区,成为连接名国人民友谊的纽带和桥梁。
洛阳牡丹大观园是一家以牡丹为主集花卉研究,栽培,种植和花卉销售的园艺公司,有牡丹,芍药资深专家,花师十多人,常年致力于苗木的科学化管理和标准化栽培,技术力量雄厚。本园座落於牡丹,芍药的发祥地,中国牡丹之乡洛阳北部的邙山镇,我园面朝洛水,背靠邙山,是洛阳八大景“龙门山色,马寺钟声,平泉朝游,铜驼暮雨,天津晓月,洛河夜哭,金谷春晴,邙山晚眺”之一邙山晚眺的观景胜地。大观园占地一百五十亩,栽培种植国内外名优牡丹二百多个品种三十万株,精选 芍药五十多个品种六十三万余株.红,粉,兰,紫,黄,黑,绿,白,变色等九大色系,花色齐全,规格众多, 另外还有各种规格的其他花卉苗木十万余株,确实是各地区,各单位绿化工程及同城的单位和个人喜庆典礼,节假日自然花展和拜访亲友的最佳选择。我们热烈欢迎新老客户到我园来购花栽培和赏花旅游!
希望对你会有帮助!!

⑨ 洛阳牡丹园哪个最好

洛阳市国家牡丹园最好。

国家牡丹园所在区域,为中国牡丹的原生地。是隋朝西苑、内唐朝神都园,北容宋董事西苑的旧址。

更涵盖了姚黄、魏紫等名品,实在是大开眼界;若进入温室展馆就加10元,出乎意料的惠民。另外园内还有牡丹品种的图片及介绍,具有实在的学习价值;总的说来:当真是不虚此行,来这里来对了。

⑩ 数学题 (5年级)

月季花的面积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小正方形的面积
延长小正方形的四条边,分别与大正方形的边相交
这样就把种月季花的部分分成了8块
其中四个角上,是四个小正方形,边长2米
其余4块,为4个小长方形,宽都是2米,长等于牡丹花坛的边长
牡丹花坛边长:
(64-2×2×4)÷4÷2=6米
牡丹花面积:
6×6=36平方米

热点内容
玫瑰金啥颜色 发布:2025-10-10 11:19:42 浏览:329
凯旋搭配玫瑰 发布:2025-10-10 11:17:36 浏览:640
大型秋海棠 发布:2025-10-10 11:16:34 浏览:663
我们的玫瑰花 发布:2025-10-10 11:14:55 浏览:154
袁弘张歆艺花晨宇 发布:2025-10-10 11:13:27 浏览:783
玫瑰花茶批 发布:2025-10-10 11:13:18 浏览:324
国画牡丹裱 发布:2025-10-10 11:05:53 浏览:72
楼顶种樱花 发布:2025-10-10 11:01:16 浏览:502
创意花卉设计 发布:2025-10-10 10:50:15 浏览:226
黑玫瑰种类 发布:2025-10-10 10:42:22 浏览: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