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夹
Ⅰ 玫瑰茄一次泡多少,能泡几次
玫瑰茄又名洛神花,每次泡9-15g。可以泡多次。
1、对肠及子宫颈具抗痉挛的功效,还可以降血压、驱体内虫。
2、洛神花具有解热、抗高血压、有补血,治疗肝病、平衡身体内的酸碱值的效果。可消除疲劳及便秘,并具有利尿、促进新陈代谢的功效。清热解渴,清心降火、止咳、降血压、消除疲劳。
3、富含维生素C,可改善体质。解毒、利尿、去浮肿,促进胆汁分泌来分解体内多余脂肪。味酸,有活血补血、养颜美容的功能。
4、能生津止咳,帮助消化,增强胃功能。洛神花的萃取物,对于预防癌症、冠状动脉硬化、帮助消化以及抗老化、抑制自由基活动有相当的功效;对于帮助女性生理周期也有不错的效果。
5、燥热性虚火上升、高血压有不错的功效,不但可以消暑降火,还可以提神解劳。
(1)玫瑰夹扩展阅读:
洛神花是一年生灌木,株高1.5~2公尺,茎红紫色分枝多;叶具长柄互生,幼叶为单叶,成长後作3~5叶。花腋生、单朵,花萼粗厚呈紫红色及有粗毛、花色淡红,花心紫黑色。蒴果为宿存萼所包覆,外被粗毛,内分五室,各室内种子5~7粒。
营养成分:蛋白质0.3%、醣类0.15%、脂肪0.1%、维他命A、C、铁、钠、苹果酸。
洛神花具有很强之抗氧。化、抗肿瘤、保护心血管、保护肝脏及降血压作用。有清热去火的功效,夏天喝很败火的,对嗓子也有好处,不过由于性凉,所以生理期,妊娠期的女性不宜尝试。
Ⅱ 玫瑰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一、功效与作用:
敛肺止咳,降血压,解酒。主肺虚咳嗽,高血压,醉酒。版
有消暑、降压、强化血管弹性之功权效。
玫瑰茄花茶有助于降低人体血液中的总胆固醇值和甘油三脂值,达到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二、禁忌:
1、玫瑰茄里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所以胃酸过多的人,尽量不要饮用。
2、由于性凉,所以生理期,妊娠期的女性不宜饮用。
3、有利尿作用。肾功能不好的人,要适当饮用。
(2)玫瑰夹扩展阅读:
玫瑰茄的介绍:
又名洛神花、洛克红、山茄等,是锦葵科木槿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广布于炎热地区和亚热带地区。
花冠黄棕色,外表面有线状条纹,内表面基部黄褐色,偶见稀疏的粗毛。体轻,质脆。气微清香,味酸。为锦葵科植物玫瑰茄的共萼。
Ⅲ 玫瑰茄有什么作用,玫瑰茄要怎么吃,你知道吗
如今非常流行花茶养生,玫瑰茄的作用许多,追求美丽人士喝过可以减肥瘦身,抵抗能力低的人士喝过,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抵御各种各样病菌。因此玫瑰茄,早已变成一种很普遍的养生品。下边咱们就来了解一下玫瑰茄的作用:
煮法二:
材料:洛神花60克,乌梅170克,山楂150克
1、将洛神花、乌梅、山楂果所有倒入小锅中,添加4500克的冷水,用走红将茶汤烧开。
2、待茶走红烧开后,调成文火,再焖煮30分钟,就可以熄火。
3、用骰子将剩茶滤除,倒进玻璃杯中,就可以饮用。
Ⅳ 玫瑰茄是什么,玫瑰茄的作用与功效
玫瑰茄又叫洛神花、红金梅、红梅果。为锦葵科植物玫瑰茄的根、种子。
敛肺止咳,降血压,解酒。中医里主肺虚咳嗽,高血压,醉酒。开水泡就可以。
Ⅳ 玫瑰茄功效
玫瑰茄又称洛神花,具有缓解疲劳、美容养颜、降低血压、排毒利尿,敛肺止咳,养血活血,助消化,解酒等功效。
Ⅵ 玫瑰茄是玫瑰花吗
你好!
不是
完全是两种东西!
玫瑰茄----主要作为保健品,基本不具有文化意义
主要价值
1 食用:玫瑰茄的嫩叶和叶柄作西餐中的凉拌菜——“色拉”;花萼可作;种子可榨油食用,出油率达14-18%。花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很好的营养价值。
2 经济:茎皮纤维坚韧,可制绳索;茎干的木质部分可作造纸原料;其肉质花可以加工成为可口的果汁、果酱、果冻、果酒等,而且加工容易,除酿酒外,上述食品家庭都可自制;花中可提取色素,应用于糖果、饮料中,稳定性好。
3 药用:花可以入药,有利尿、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血液粘度、降低血压和刺激肠壁蠕动的功效。
4观赏:玫瑰茄花紫红色,色泽艳丽,花冠与花尊美丽别致,是美化环境极好的观赏植物
玫瑰茄,中药名。为锦葵科植物玫瑰茄的根、种子。
中文学名
玫瑰茄
别称
红金梅、红梅果
象征
红玫瑰代表热情真爱
黄玫瑰代表珍重祝福和嫉妒失恋
紫玫瑰代表浪漫真情和珍贵独特
白玫瑰代表纯洁天真
黑玫瑰则代表温柔真心
橘红色玫瑰友情和青春美丽
蓝玫瑰则代表敦厚善良
Ⅶ 玫瑰茄泡水后能不能吃每次泡几颗合适
玫瑰茄泡水之后可以吃,但是吃玫瑰茄有禁忌。孕妇,有体寒、胃酸过多、回肾功能不好、胃答部疾病等状况的人不可食用。一般一杯水泡三个比较合适。
玫瑰茄又叫做洛神葵或者洛神花,是一种草本植物。中医认为洛神花其味酸、性寒,有益于调节和平衡度血脂,增进钙质吸收,促进儿童发育,促进消化等。具有清热解暑、利尿降压、养颜消斑、解毒、解酒等功效,还有活血补血、养颜美容的功能。
玫瑰茄直接用沸水冲泡,玫瑰茄花茶中含有的丰富天然维生素会被破坏。正确饮用的方法:摘取花萼连同果实,晒1天,待缩水后脱出花萼,置干净草席或竹箩上晒干。倒入1/3凉开水,再倒入沸水至满杯,浸泡3-5分钟后饮用。
(7)玫瑰夹扩展阅读:
玫瑰茄呈圆锥状或不规则形,长2.5~4cm,直径约2cm,花萼紫红色至紫黑色,5裂,裂片披针形,下部可见与花萼愈合的小苞片,约10裂,披针形,基部具有去除果实后留下的空洞。
花冠黄棕色,外表面有线状条纹,内表面基部黄褐色。偶见稀疏的粗毛,体轻,质脆,气微清香,味酸。
Ⅷ 有关玫瑰茄概况是怎么样的
Hibiscus sabdariffa L.
别名
山茄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圆锥状根系,主根略细,入土较深,侧根发达,多集中在表土。主茎高1.5—2.5m,分枝多,下部的可长达l.5m左右,淡紫红色,无毛。叶异型,下部的卵形,不分裂,上部的掌状3—5裂,具锯齿,先端钝或渐尖,基部圆至宽楔形,无毛,主脉3—5条。托叶条形,疏被柔毛。花生于叶腋,黄色,内面基部为深红色,每株一般开50—100朵花,多者近300朵;萼杯状,由5片组成的内萼片和8—12片组成副萼的小苞片构成,红色,肉质,味酸。蒴果卵球形,内有种子20—30粒,种子肾形,深灰褐色(图113)。
图113 玫瑰茄
Hibiscus sabdariffa L.
地理分布
原产非洲热带地区。现广泛分布于世界上北纬30°至南纬30°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国家。我国广东、福建等省在40年代已引种,现在广西、云南、江西、湖南、浙江等省区均有栽培。在江西赣州,种子不能完全成熟;在浙江温州,只有早熟品种可以收到部分种子,在江苏,可采收花萼和茎叶,营养生长良好。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喜温好光,气温在12℃以下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不利,不耐霜冻。不同品系对日照强度的反应不同,在亚热带它是一种短日照夏季作物,于夏末开花。在广东和赣南始花期均在8月份,12月份种子全部成熟。单株结果数与分枝数呈正相关,故采用分枝多的品种,施肥和打顶等是促进分枝的措施,均有助于增加结果数。适应性强、耐旱、耐瘠性好,砂质或粘质土均可生长,在红壤和砖红壤的平田或坡地都宜种植,但以土层深厚、排灌良好及肥沃的土壤有利于获得高产。
饲用价值
玫瑰茄的花萼含有多种氨基酸、还原糖及有机酸等,并含有花青素,故主要用作调制饮料及食品用的天然色素,果胶可作化妆品和药物的配料。其丰富的叶片、种子、果壳及种子榨油后的油饼均可用作家畜饲料,由于叶有酸味,适口性不高,化学成分如表113所示。
表113 玫瑰茄的化学成分北京农业大学分析。(%)
采完花萼后的茎叶可作绿肥,一般产鲜草26.25—30.0t/ha,含氮0.25%;茎枝剥皮可作纤维,亩产精制纤维1050—1500kg;亩产干花萼为1500—2625kg;亩收种子600—825kg;带壳籽实出油率为11—13%,富含亚油酸,可食用。
栽培要点
土地需耕耙细碎,筑好垄畦,3—4月份当气候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播种。播前种子先经40℃温水浸泡6小时。穴播,穴距120×100cm,每公顷约8250—9000穴,每穴播3—5粒。种子千粒重40—50g,播种量1.5—2.25kg/ha,播后覆土约2cm。基肥需亩施粪肥或堆肥15—22.5t/ha,磷、钾化肥适量;追肥可结合中耕除草及培土进行,初次在出苗后约一个月,第二次在现蕾封行时,均以氮肥为主,至开花结果期,再补施氮钾混合肥一次。
玫瑰茄有地老虎、盲椿象、叶跳虫及立枯病、缩叶病等危害,播种时每公顷需撒施呋喃丹30—37.5kg,幼苗出土后还需捕捉以防地老虎危害。叶跳虫、芽虫用乐果液喷杀,这样也可避免缩叶病的发生,立枯病可用0.2%托布津液喷治。
此外,要做好清沟排水,避免渍水;在蕾花盛期如遇高温干旱,还应适时灌水抗旱。
Ⅸ 什么是玫瑰茄
玫瑰茄(学名:Hibiscus sabdariffa Linn.),又名洛神葵,是锦葵科植物,原产东半球热带地,现全世界热带地区均有栽培,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和云南南部热地引入栽培,花冠与花萼美丽别致,是理想的美化环境的观赏植物;花萼和小苞片肉质,味酸,常用以制果酱;茎皮纤维供搓绳索用。 玫瑰茄一般高2米左右,茎淡紫色,叶异型,下部的叶卵形,不分裂,上部的叶掌状深裂,裂片披针形,花单生于叶腋,近无梗,花萼杯状,淡紫色,花黄色,内面基部深红色,蒴果卵球形,种子肾形,无毛,花期夏秋间。
Ⅹ 玫瑰茄是凉性还是热性
玫瑰茄的话,确切的来说,它是属于寒性的,它里面有一些成分,所以呢,他可能寒性比较多一些,是属于寒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