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玫瑰灯展
⑴ 沈阳有看冰灯的地方在哪啊
今年沈阳冬季有很多地方可以观赏冰灯、彩灯、花灯的,主要在沈阳棋盘山冰雪大世界游乐王国、棋盘山关东影视城、沈阳世博园和沈阳中街豫珑城,这些地段都有举办冰灯、花灯、彩灯等等。沈阳棋盘山冰雪大世界游乐王国的冰灯是沈阳市联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办的,而且面积是历届沈阳棋盘山冰雪节最大的一届,冰灯的种类和质量达到新的高度!
①沈阳棋盘山冰雪大世界游乐王国;2017中国沈阳首届棋盘山冰雪大世界游乐王国举办地点在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沈阳棋盘山风景名胜区绣湖广场东岸,沈阳棋盘山冰雪大世界游乐王国距离沈阳棋盘山关东影视城盛京灯会大约五百余米左右。本届棋盘山冰雪大世界游乐王国的面积是历届沈阳棋盘山冰雪节最大的,是往届的一倍大小的面积。景区内有冰雕、雪雕、冰灯等等,门票190元。沈阳棋盘山冰灯点亮的时间;17:30——22:00。建议游玩时间;三小时至六小时左右。交通工具分三大种类;私家车自驾游、168路公交车、384路公交车、旅游集散中心大客车等等。时间;09:00——22:00。
②沈阳棋盘山关东影视城盛京灯会;沈阳棋盘山关东影视城盛京灯会地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棋盘山风景名胜区绣湖广场东岸北部关东影视城内举办的盛京灯会,今年的棋盘山关东影视城盛京灯会有一大亮点——空中灯展区!灯组在距离地面四米的空中点亮。沈阳棋盘山关东影视城盛京灯会的灯组、面积、质量等等都是历届最大最漂亮种类最齐全的一届。沈阳关东影视城盛京灯会的门票为六十八元一张,而且不分日场和夜场均为68元!盛京灯会的点亮时间是傍晚十七点三十分关灯的时间是夜里二十一点左右,但是今天是正月十五,所以关灯的时间延时至次日凌晨时分,所以今天有很长的时间可以观赏花灯和彩灯的哦。建议游玩时间;三小时至四小时左右,全天时间约十六个小时。
③沈阳世博园灯光节;本届沈阳世博园灯光节是首次在冬季的世博园内部展出的,而且今年沈阳世博园是第一次在冬季对外开放的。沈阳世博园灯光节最大的亮点是四川省自贡市彩灯花灯在沈阳世博园展出!
④沈阳中街豫珑灯会;豫珑灯会的灯展地址在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中街北中街东二百六十米处的豫珑城当中的小广场上面举办的灯展,在灯展的旁边是冰雪王国,有冰灯观赏的。豫珑灯会有花灯十二组、冰灯一组。建议游玩时间;一小时三十分至二小时左右。
⑤沈阳丁香湖公园9999玫瑰灯展;9999玫瑰灯展的地域位置在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丁香湖公园滨江街附近的广场上举办的,本次灯展是免费对外开放的。建议游玩时间;约三十分钟至三十分钟左右。
⑵ 玫瑰小镇的花灯要怎么点亮呢
点击就可以了
⑶ 玫瑰小镇点花灯任务里 点亮数字为5的花灯是什么意思
任务里面的“赏月” 5就是5祈福值,10就是10祈福值,求采纳
⑷ 沈阳过年七天都可以去哪儿玩儿
在过春节7天假期期间,沈阳有很多户外旅游项目,绝大部分是冰雪项目和美食项目居多,沈阳市在冬季旅游、观赏、摄影、聚会、娱乐有很多。沈阳冬季春节期间可以看冰灯、雪雕冰雕、逛庙会、品美食、看节目、滑雪、拍照摄影等等。
①沈阳棋盘山国际冰雪节;地址在棋盘山,可以观赏冰雕雪雕、品美食、滑雪、冰上娱乐项目等等。沈阳棋盘山公交车;168路。本届沈阳国际冰雪节大型冰雕雪雕一百于组。建议游玩时间;约3——4小时。08:00——22:00。
②沈阳关东影视城;沈阳关东影视城展春节期间举办盛京灯会,大约百于组大型中型灯展,小型灯展无计其数。关东影视城门票68元,公交车;168路。建议游玩时间;约2小时——3小时。09:00——22:00。
③沈阳皇寺庙会;沈阳皇寺庙会分为皇寺区、美食区、购物区、博物馆区、老北市文化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区、舞台区、太平寺区、沈河公园区等等。皇寺庙会门票;免费,皇寺撞吉祥钟门票20元。建议游玩时间;约3.5小时——4.5小时。08:30——17:00。
④沈阳丁香湖公园玫瑰灯展;灯展展出9999朵玫瑰灯,现在已经开展了,门票;免费,公交车;260路支线。本次灯展从2016年12月28日——2017年2月28日。建议游玩时间;约1小时——1.5小时。16:00——21:30。
⑤沈阳奥体中心体育场;举办冰雪嘉年华,可以乘坐沈阳地铁二号线到达奥体中心站下车东走500米即是。建议游玩时间;约2小时——3小时。09:00——17:00。
⑥豫珑灯会;地址在北中街附近,大型灯展约十于组,门票;免费。建议游玩时间;约2小时30分钟左右。此外这里还有沈阳市唯一夜晚也开的博物馆——汗王宫遗址陈列馆。附近还有沈阳豫亲王府遗址、中街、冰雪王国等等。09:30——21:00。
⑦东北亚滑雪场;位于沈阳市国家森林公园内,是目前沈阳市最大的滑雪场,在沈北新区,建议游玩时间;3小时——5小时。09:00——17:00
⑧沈阳白清寨滑雪场;位于沈阳市苏家屯区白清寨,滑雪场面积没有棋盘山的大,但是也不错的。建议游玩时间;2小时——3小时左右。09:00——17:00。
此外沈阳故宫和北陵公园清昭陵有皇家礼仪节目
⑸ 今年哪里有元宵灯会
时间2月19日至2月20日 18:30-21:30,地点: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94年来首次在正月十五办灯会,灯专会通过灯光照属明及灯光布景,点亮紫禁城的午门—雁翅楼、太和门、东南角楼、东华门、东北角楼、神武门等处。行走其中,只可见光却见不到灯,艺术氛围浓厚。
世界公园,四川自贡非遗传人设计了“世界一家”“假面舞会”“璀璨宝钻” “梵高的天空”等20多组融入国际化元素的花灯。另有3.5万枝郁金香花、玫瑰花灯组成的奇幻灯海装点5000平方米区域。园内艺术剧场等区域还将开展猜灯谜和挂灯笼活动。当日白天,彩面花车巡游、大象献艺、乌干达风情表演、小丑杂耍表演等也将上演。
⑹ 福州哪里看灯会
2014年福州元宵灯会也将从2月10日开始持续至2月14日,每天亮灯时间为18:30~21:00。朋友们有时间可以趁着春节放假期间陪着孩子去走一走,逛一逛,享受一下福州元宵节的热闹氛围。
第一主题板块地点位于鼓楼区,主题为“辉煌闽都·文化之城”,主要灯组有《中华神灯》(昙石山文化)、《千古坊巷》(三坊七巷文化)、《海纳百川有“榕”乃大》、《三山两塔》、《闽剧》等。展示区分别位于创业广场东侧、融侨锦江西段、融侨锦江C区对面、锦江园入口处、乌山西路与江滨西大道交叉口、金沙园观江平台。
第二主题板块地点位于台江区,主题为“活力之都·幸福之城”,主要灯组有《团圆中国结》、《温泉福地》、《福船》、《闽都果香》、《茉莉芬芳》、《榕树苍翠》等。展示区在鳌峰路至曙光支路间的光明南路段,共设5个点。
第三主题板块地点位于仓山区,主题为“欢乐无限·智慧之城”,主要灯组有《欢乐世界》、《玫瑰之约》、《梦幻童真》、《熊出没》、《喜迎青运会》等。展示区地点分别位于闽江公园南园车辆入口、帆船广场、融侨水乡酒店东侧绿地、“南江滨的一天”景点西侧、“南江滨的一天”景点东侧。
第四主题板块地点位于晋安区,主题为“魅力福州·和谐之城”,主要灯组有《山水福州》、《生态福州》、《石鼓名山》、《幸福魔方》等。展示区地点分别位于融侨广场、车站东、福文化广场、尤溪洲桥西侧。
第五主题板块位于马尾区,主题为“两马同春·创新之城”,设立“万马奔腾”“潮涌马江”“船政之光”“民俗风情”“梦想绽放”5个主题,展示区位于闽江北岸新大陆附近560米距离,展示约40个灯组。
福州的元宵佳节,除了赏灯之外,还有一些十分特别的过节活动值得一看。民俗专家方炳桂介绍说,至今福州台江区的两个社区在迎元宵节时还保留有与众不同的“节目”,一是新港街道中选社区的酒神庙“迎酒神庙会”,二是义洲街道太平社区泰山庙的“金鸡站年糕”。
中选社区里有个吴颜庙,里面供奉的就是福州酒神吴、颜二神。过去每年元宵节,附近居民就会聚到吴颜庙里喝酒。酒过三巡,人们抬起神仙塑像上街,所到之处,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烧香。最有趣的是,巡游时每位扮演者手里都要有一件酒具佯装喝酒,极具狂欢色彩。
而关于公鸡也戴金项链的“金鸡站年糕”奇闻,福州方言中“鸡”与“接”谐音,年糕又寓意着“年年高”,因此“金鸡站年糕”寓意着接下来的一年还是年年高。
⑺ 中国哪里灯会最著名
秦淮灯会又称金陵灯会、夫子庙灯会,是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专动,主要集中在每年春节至属元宵节期间举行,每年持续50多天,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天下第一灯会"和"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是中国唯一一个集灯展、灯会和灯市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型灯会,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民俗灯会。
秦淮灯会的历史悠久,早在南朝时期,国都南京就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其盛况为全国之冠,是中国最早的灯会。明初之后,秦淮河悬挂花灯的画舫(俗称"灯船")也随之蜚声天下。
⑻ 除了中国自贡的灯会以外,中国还有哪些比较出名的灯会呢
1.秦淮灯会
秦淮灯会又称金陵灯会、夫子庙灯会,是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主要集中在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天下第一灯会”和“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是中国唯一一个集灯展、灯会和灯市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型灯会,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民俗灯会。秦淮灯会的历史悠久,早在南朝时期,国都南京就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其盛况为全国之冠,是中国最早的灯会。明初之后,秦淮河悬挂花灯的画舫(俗称“灯船”)也随之蜚声天下。历史上的秦淮灯会主要分布在南京秦淮河流域,20世纪以后主要集中在夫子庙地区,如今已扩展到“十里秦淮”东侧五里地段,核心区域包括夫子庙、瞻园、白鹭洲公园、吴敬梓故居、江南贡院、中华门、老门东、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及中华路、平江府路、瞻园路、琶琵路一带。
2.秀山花灯
秀山花灯,是我国西南地区花灯艺术中的一支重要流派,是集宗教、民俗、歌舞、杂技、纸扎艺术为一体的民间文化现象和民间表演艺术,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遗产。秀山花灯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花灯艺术最具代表性而命名,又称跳花灯、耍花灯、花灯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舞说唱艺术,广泛流传于四川、湖南、贵州、湖北四省交界的土家族聚居地区。秀山花灯是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土、苗、汉各族人民喜爱民间歌舞,她历史悠久,遍及全县各村寨、城镇,其中尤以隘口、清溪、兰桥、平凯、迎凤、涌洞、海洋、溶溪、峨溶、玉屏等地为最盛。秀山花灯传统的表演形式有两种。
3.全丰花灯
全丰花灯是江西修水全丰镇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是一项介于灯、戏、舞之间的艺术表演活动,主要特色是灯队表演,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春节期间,乡村各路花灯云集,从初一发灯一直唱到元宵,跑东家窜西家,通宵演唱。此外,民间节日、做寿、上梁、婚嫁,都请来花灯热闹一番。全丰花灯的演产唱形式,有生、旦、丑三行。丑行脸勾豆腐块,一手持绢,一手扶把,作颤颤阿娜态;生带礼帽眼镜,眉宇间画以白线条,骑马(竹扎字纸)扬鞭,时与旦角逗趣,三人方步圆场,边走边表演。
4.自贡灯会
自贡灯会是一种具有历史传统的民俗文化。自贡位于四川省。南国灯城的内蕴所在,它成型于清明时期,逐渐衍展为具有相对固定内涵、并在特定时段进行的并有一定传承线路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动。自贡灯会最显著的特色之一,就是历届灯会均组织几十组大中型组灯和数千只工艺灯参展。宏大的规模形成一片彩灯之海,仿若仙境,且灯组体量大,气势壮观,有占地(或水面)上千平方米的大型灯组“鱼美人戏群龙”、“珍珠神女”;有高耸入云的“龙柱礼花”、“腾云阁”、“彩云阁”等等组灯,令人惊叹不已。游人漫步其间,入耳笙箫管弦之乐,入目万紫千红之光,陶醉在彩灯艺术赋予的独有神韵之中。自贡地区在开展花灯活动中,还伴以耍“龙灯”、亦称“龙灯舞”或“耍龙灯”,一般在正月初一“开灯”,正月十六“倒灯”。
5.中国大同古都灯会
中国大同古都灯会,是由中共大同市委、市政府主办的。从2014年开始成功举办了3次。2016年灯会主题为“来大同过大年,观灯会好梦圆”,旨在让古城“活起来、火起来”,营造吉祥幸福的节日氛围,丰富群众新春文化生活,打造经典文化品牌,展示古都文化魅力,同心同力发展大同。灯会以“来大同过大年·观灯会好梦圆”为主题,在大同古城墙上设置了百余组大型传统花灯、现代声光电彩灯,还引入了3D梦幻灯光秀,以及民俗展示、戏曲表演、主题摄影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点亮大同城的璀璨夜色,营造绚丽华彩的古都之美、展现大美大同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之美、历史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6.上海豫园元宵灯会
自1979年元宵灯会又恢复,至1992年由豫园商场先后举办了8届灯会。1995年起,改由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灯会易名为“豫园新春民俗艺术灯会”(简称“豫园灯会”)。自后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八在豫园商城及其周边地区举行,且每年以一个生肖为主题,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五届灯会。 “豫园灯会”充分利用老城厢历史空间、建筑景观及深厚文化底蕴的巨大魅力,以丰富多彩的灯彩艺术和活态民俗的表现形式,为豫园商城也为整个上海营造出一种特有的文化特色和民间亲和力。“豫园灯会”现已成为沪上新春佳节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一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成为都会上海享誉国内外的一个文化品牌。
7.成都灯会
成都灯会是四川省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基于元宵赏灯习俗,既在天府之国这块沃土的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基础之上、又在两千年灯节长期发展的传统技艺的基础之上,经过不断创新而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的中国最著名的灯会。南宋诗人陆游在《丁酉上元》诗中描述成都灯会盛况是“突兀球场锦绣峰,游人仕女拥千重;鼓吹连天沸午门,灯山万炬动黄昏”。成都灯会的主要内容是安放在园林美景之中的各式灯彩,按不同的主题或故事内容分组陈设,最多时可以达到150组,每组又由若干个不同的人物或景物组成,同时有无数的串灯、灯笼、牌坊灯、工艺灯、书画灯、壁灯、脸谱灯、皮影灯、水底射灯、空中玫瑰、火树银花等作为衬托,形成了一个上下辉映、八方闪耀、色彩斑斓、眩人眼目的彩灯世界。
8.南安英都镇拔拔灯
南安英都镇拔拔灯是福建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灯的海洋。正月初九,这里的拔拔灯活动,由来自不同村落的队伍连成万米长拔拔灯,在昭惠庙前汇集,缓缓向前行进。每到这个传统活动时, 拉绳的村民就近万人,观灯的村民更是把道路挤了个水泄不通,等着拉一把拔拔灯,一年都有好运气。拔拔灯前,惠安腰鼓、电音乐队、晋江舞狮、泉州大摇人, 喧嚣的锣鼓配上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震得大伙都要沸腾了。 万米长的灯海,随着人群的徐徐前行,花灯前后晃动,摇曳生姿。在灯阵中,写在灯笼上的“进财”、“添丁”、“兴旺”等花灯上的字,也趁着红光,照在人们脸上。拔拔灯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9.前门上元灯会
前门一带明清时期就盛行举办上元灯会,也留下由乾隆皇帝首开每逢此日奉母观灯、大行孝道、与民同乐的历史传说。天街公司董事长田耘介绍,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初五,十三到十五,前门都要举办天街年市和天街上元灯会这两大传统活动,崇文区(现东城区)已将天街年市和上元灯会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计划。
⑼ 元宵灯会的作文800
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观灯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该习俗始于宋朝。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从此,元宵节吃元宵便成了一种历史。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吃元宵
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说法不一。一说春秋未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圆,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圆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这两个传说不见史料记载,不足为信。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宋朝很珍贵,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到了现代亦有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袁世凯在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成真,终日烦恼。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猜灯谜
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刘宋的军队,后来传人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
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
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
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
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样如意,事事平安。
[编辑本段]○元宵的传说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编辑本段]○元宵的诗词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折桂令 元宵
(元)佚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 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 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元宵 灯谜
清明前夕(打传统节日一)----元宵
闲话元宵(卷帘格,打杂志一)----夜聊
元宵前后(打柔石小说一)----二月
[编辑本段]○元宵的吃、作
元宵节的主要吃食也叫元宵。在南方,元宵也叫“汤圆”、“圆子”。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元宵(rice glue ball)即“汤圆”,是用糯米粉等原料做成的圆形食品,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元宵的吃法亦很多,可水煮、炒、油炸、蒸等。实心的小元宵若加酒酿、白糖、桂花煮食,风味独特,宜于兹补。
南方人做“元宵”时,先将糯米粉用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北方人做“元宵”,先把馅捏成均匀的小球状,放在铺有干糯米粉的萝筐里不断摇晃,不时加入清水使馅粘上越来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适中。“元宵”的大小不一,大者如核桃,小者若黄豆。 煮“元宵”也有技巧:轻轻捏。 下锅前,用手轻捏“元宵”,使其略有裂痕,这样煮出来的“元宵”,里外易熟,软滑可口。 开水下。锅内水开后,放入“元宵”,用勺背轻轻推开,让“元宵”旋转几下,就不粘锅底。 文火煮。“元宵”入锅煮至浮起后,要迅速改用文火,否则,“元宵”不断翻动,受热不均匀,外熟内硬不好吃。 点冷水。“元宵”入锅后,每开一次应点入适量的冷水,使之保持似滚非滚的状态。开两三次后,再煮一会儿,即可捞出食用。这样煮出的“元宵”质软不硬,香甜可口。
■元宵的制作
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圆形食品,从种类上分,可分实心和带馅的两种。带馅的又有甜、咸之分。甜馅一般有猪油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火腿丁、虾米等。用芥、葱、蒜、韭、姜组成的菜馅元宵,称“五味元宵”,意寓勤劳、长久、向上。
元宵的制作方法很多,南北方有很大的差异。南方做元宵时,先将糯米粉用开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北方做元宵,先把馅儿捏成均匀的球,放在铺有干糯米粉的箩筐里不断摇晃,不时加入清水使馅沾上越来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适中。元宵大小不一,大者如核桃,小者若黄豆。
具体介绍一下:
肉汤圆
原料:适量的糯米、大米、瘦肉末、酱油、胡椒、料酒、姜末、冬菜末、葱花。
做法:
1.将糯米与大米混合,浸1~2天,用磨磨细放入布袋内悬空吊浆,制成面粉。
2.在锅中倒油少许,油七成熟时下肉末炒熟,加入酱油、胡椒、酒、姜末,入味后起锅装盘。
3.熟肉末凉后,加入适量生肉末、冬菜末、葱花,拌匀后放冰箱里冷冻,切小块为馅心。
4.将面粉加入适量冰水揉和,取一小块捏扁,包入馅心揉圆。
5.将汤圆下锅煮,火不宜过旺,见汤圆浮上水面即捞出。
6.在碗中放入适量的酱油、胡椒、味精、化猪油、葱花等,冲入适量高汤,将捞出的汤圆放入即可食用。
核桃酪汤圆
原料:干核桃仁150克,江米50克,江米面150克,麻仁100克,小枣50克,面粉、桂花少许。
做法:
1.将白糖放入碗内,加桂花、麻仁、面粉少许,再加开水少许拌匀,放在案上,用刀拍成1.5分厚片,改切1.5分见方的丁,即成汤圆馅。
2.将江米面放入簸箕里。汤圆馅放在漏勺里,用凉水浸过,倒入簸箕内,用双手摇动,使汤圆馅沾满江米面,连续3次,即成汤圆。下入锅内煮10分钟左右,漂起即熟。
3.核桃仁用开水冲两次,剥去外皮剁碎,小枣洗净,用凉水浸泡12小时。
4.把江米、核桃仁、小枣肉放人碗中,加清水200克拌匀,用小磨磨一遍,成为细浆。
5.净勺放开水,下入白糖,上火见开,撇去浮沫,迅速将核桃仁浆下入,搅匀成粥状,至熟,盛于碗内,将煮熟汤圆捞入即成。
橙羹小汤圆
原料:糯米面2500克,白糖750克,熟面粉150克,猪油50克,瓜子仁25克,核桃仁25克,芝麻25克,橙子3个,青红丝、香精少许。
做法:
1.将熟面粉100克、白糖500克及猪油、瓜子仁、核桃仁、芝麻等拌匀,将用50克熟面粉打成的浆糊倒入,搓成馅,切成玉米粒大的小方丁。
2.在箩筐内放些糯米粉,将浸过水的馅块放入滚动,滚成大小适中的汤圆。将橙子切成两瓣,挤出汁。
3.水煮沸时,倒入汤圆,汤圆浮上水面后,再加白糖和橙子汁,待白糖溶化后盛入碗内。
拔丝小汤圆
原料:糯米粉300克,绵白糖300克,猪板油25克,青红丝、桂花、瓜子、芝麻少许,糖稀50克,熟面50克,花生油750克(实耗100克)。
做法:
1.将青红丝切碎与猪油、白糖150克、桂花、熟面、糖稀、瓜仁等配料和成水晶馅。
2.将和好的馅砸成3毫米厚的片,切成3毫米见方的丁,沾水放人糯米粉用簸箕摇晃,反复3次即成生汤圆。
3.在炒勺中倒入花生油,烧至六七成熟时,下入汤圆并用筷子拨开,漂浮后用漏勺捞起,用小勺拍开口。
4.将炒勺置火上,注入少许清水,下入白糖150克,炒至金黄色时下入汤圆,离火颠勺,撒入青红丝、芝麻等即成。
酒锅汤圆
原料:糯米粉2500克,白糖1000克,熟面粉150克,猪油50克,核桃仁15克,花生仁25克,芝麻25克,瓜条25克,青红丝、挂花酱、香精少许。
做法:
1.将白糖500克加熟面100克,加青红丝、芝麻、花生仁、核桃仁、桂花酱、猪油、香精等,另外用50克面粉打成浆糊,倒在一起搓成馅,拍紧成块,再切成小方丁。
2.在箩筐内放些糯米面,把切好的小方丁进水浸一下,放在箩筐内的糯米面上,用手摇动,使糯米面挂在剩馅上,连续多次,摇成玻璃球大小的汤圆。
3.待锅内清水烧开后,将汤圆下锅,汤圆浮起时,加入白糖,连汤一起倒入已备好烧酒的酒锅内,将酒锅端于桌上,再将锅内酒点燃。
■元宵除了煮食外,还有多种食法:
元宵的吃法亦很多,可水煮、炒、油炸、蒸等。实心的小元宵若加酒酿、白糖、桂花煮食,风味独特,宜于兹补。
油炸“元宵” 如果是生“元宵”,可将“元宵”先粘上鸡蛋清,再放进锅里炸。这样炸出来的“元宵”有鸡蛋香味。炸时要不断翻动,以免炸得不透不匀。油炸“元宵”时,有时会发生“元宵”在油锅里突然炸裂溅伤人的现象。如在“元宵”下锅前用针在“元宵”上扎两个小针眼,即可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另外,炸时要用小火温油,这样炸出的“元宵”香甜可口,皮酥里糯。
拔丝“元宵” 将“元宵”炸好备用。用食油滑锅底,放入白糖和适量清水,用文火熬成糖稀,当糖稀冒大泡呈黄色时,放入炸好的“元宵”,与糖稀搅拌,迅速出锅,趁热食用,宛如金珠缠丝,别有情趣。
穿衣“元宵” 将芝麻炒酥研末,放入熬稠糖糊的锅中,再倒入炸好的“元宵”,滚粘均匀,出锅上盘,逐个摆开,互不粘连,冷食、热食皆宜。
蒸“元宵” 将“元宵”摆入抹了一层油的恣盘或金属盘里,入锅蒸熟,取出后撒上绵白糖即可。食之香糯可口,做法方便易行。
烤“元宵” 将“元宵”摆入抹有底油的金属盘内,连盘放进烤箱,烤至色呈金黄、熟透,取出装盘,以绵白糖佐食,口味清香甘甜。
[编辑本段]○其他新奇的元宵品种
雪中送炭
所谓雪,就是汤圆雪白的外层,而炭则是内层的炭烧朱古力馅,汤圆味道较浓,所以就配一个清新的玫瑰花汤底,喝一口汤,吃一口汤圆,就是最佳的吃法哦。
玫瑰椰露汤圆
玫瑰椰露汤圆单看外型已够赏心悦目的咯,吃一口,更有双唇在浸玫瑰花浴的感觉哦,椰汁、鲜奶再加上玫瑰花的芬芳,清润而暖和,再加上同样有美颜作用的芝麻汤圆,最适合女孩子品尝咯~~~
香蕉奶皇汤圆
奶皇汤圆最叫人难忘之处就是外层够薄够干身,汤圆皮软糯但是不糊口,以往有芒果、麦提莎、榴及燕窝等口味,这次则返璞归真,以最简单的香蕉做馅,蕉味浓郁,软绵绵的口感并不比一向好卖的芒果逊色哦~~~
桂花南瓜汤圆
南瓜汤圆通常以南瓜做皮,这个则以南瓜做馅,外层蘸芝麻增添香口的感觉。汤圆放于桂花糖水内,外香内甜,保证这个元宵节会甜蜜蜜的哦~~~
心汤圆
心汤圆可说是层次感最丰富的汤圆,是云南人过年必吃的早点,馅料有火腿、花生蓉及晒干的云南桔皮,最精彩的是汤底,用云南野生玫瑰,晒干后加入片糖和黄酒放入山洞内发酵半年以上,做成玫瑰花酱保存起来。吃发时后最好将汤圆切开,让花生粒及桔皮的香跟带清醇酒香的玫瑰花汤融为一体,几种香味同时向味蕾冲击,实在非比寻常啊~~
三色汤圆
三色汤圆是用草莓啊,胡萝卜汁啊还有就是绿茶啊放到汤圆皮或者汤圆陷儿里做成的。红萝卜汁相思汤圆,搭配着杏仁汁、绿豆沙等各种糖水来吃,非常的受大家欢迎哦。
[编辑本段]○元宵的禁忌
热量:元宵含大量油脂及糖分,所以热量很高,对于体重过重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都不宜过量摄取。对于痛风病患者,高油脂的食物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增加痛风病发生的可能。 四颗芝麻元宵的热量相当于一碗饭的热量,而无馅小汤圆大约四十颗才等于一碗饭的热量,因此可以吃无馅汤圆减少热量摄取,或是以快步走一小时等运动方式消耗这些热量。
外皮:无论北方元宵或南方汤圆,其外皮均以糯米粉为食材。糯米含较多淀粉,黏性高,不易消化,肠胃功能不佳者、老年人、小孩,在食用汤圆的时候应特别留意,以免造成消化不良或吞咽阻碍。
馅:元宵馅种类繁多,甜的、咸的应有尽有。
无论甜、咸馅,其中油脂含量均很高,为求美味,常会使用猪油。另外甜馅常会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失控。花生、芝麻、豆沙等含磷量高,会加重肾脏病患者病情,应特别注意。
汤甜馅元宵本身已有甜味,所以汤里不需要再加糖,以减少热量摄取。若是无馅小汤圆,甜汤可以桂圆红枣汤或桂圆姜汤取代,除了可减少糖分外,也有补身驱寒的功效。
咸汤圆则可放小虾米及蔬菜,多一些钙质及纤维质的补充。但需注意的是,汤中不要再放太多的油脂或调味料。
■不宜食元宵的群体:
糖尿病患者:元宵含糖量较高,患者若贪图口福,可使血糖急剧升高,不仅会加重病情,还能诱发酮症酸中毒。
溃疡病患者:吃元宵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对溃疡面的刺激,严重者可诱发胃出血、胃穿孔等。
胃肠消化功能不良者:元宵是由糯米面做成的,黏性较大,不易消化,食后可导致胃痛、胃胀、嗳气、反酸甚至腹泻。
急性胃肠炎患者患者:胃肠道正处于充血、水肿状态,病人应吃米汤、藕粉等易消化食物,吃元宵会加重胃肠道负担。
高烧患者:发热时患者的胃肠道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因此应吃些流食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否则会加重病情。
高血压、高血脂及痛风患者:这些病人食用元宵有加重病情的危险,因此少吃为宜。
久病初愈者此时患者:食欲虽有好转,但消化功能仍然较弱,过量食用元宵不利于康复。
年老体弱者:这些人消化功能减退,牙齿脱落,特别是老人吞咽反射比较迟钝,可能会因急速吞咽而引起元宵卡喉,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婴幼儿小儿消化功能较弱,吞咽反射尚未发育完善,因此吃元宵时不能整个地吃,要分成四分之一吃,吃完一口再吃第二口。一定要细嚼慢咽,以防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