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铁凝红玫瑰

铁凝红玫瑰

发布时间: 2022-04-26 20:01:17

1. 铁凝的代表作品

铁凝,女,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河北省作协主席,河北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河北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并在十六大当选中央候补委员。

人物大事年表
·1957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河北赵县。父为油画及水彩画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母亲是声乐教授,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铁凝为长女。
·1975年高中毕业,因酷爱文学,放弃留城、参军,自愿赴河北博野县农村插队。同年《会飞的镰刀》被收入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文学集。该小说是铁凝高中时的一篇作文,后被认为是其小说处女作。
·1975年至1978年在农村务农4年,此间写出《夜路》《丧事》《蕊子的队伍》等短篇小说,发表于《上海文艺》《河北文艺》等文学期刊。
·1979年调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冬,参加全国儿童文学创作座谈会,会议期间拜望茅盾、张天翼等前辈。
·1980年参加河北省文学讲习班。同年,短篇小说《灶火的故事》在孙犁主办的《天津日报》“文艺增刊”发表,《小说月报》转载,并引起争鸣。第一本小说集《夜路》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1982年夏,参加《青年文学》编辑部在青岛举办的笔会,会间写出短篇小说《哦,香雪》(发表于当年第9期《青年文学》)。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3年《哦,香雪》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第一部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在《十月》发表。
·1984年短篇小说《六月的话题》发表于《山花》,并被改编为电视短剧。同年由保定地区文联调河北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并于当年召开的河北省第四次文代会上当选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
·1985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和《六月的话题》分别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根据《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改编的电影《红衣少女》获本年度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年初,在中国作家协会第4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成为该协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理事。5月,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之邀,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美国,其间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及国际笔会中心美国会所与美国作家、学者座谈、交流中美当代文学现状。
·1986年应邀赴挪威参加第二届国际女作家书展,在该书展专为中国作家举办的“中国作家报告日”做“中国女作家与当代文学”的演讲。同年中篇小说《麦秸垛》在《收获》发表,河北省文联召开铁凝作品研讨会。
·1987年应霍英东先生之邀,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香港、澳门。中篇小说《村路带我回家》改编为同名电影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
·1988年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在作家出版社大型刊物《文学四季》创刊号以头条位置发表,次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台湾版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由台北新地出版社出版。英文版小说集《麦秸垛》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西班牙文《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单行本在西班牙马德里教育出版社出版。
·1989年2月,《文艺报》、作家出版社、河北省文联在北京联合召开《玫瑰门》研讨会。同年,中篇小说《棉花垛》在《人民文学》发表。
·1990年至1991年,写出《孕妇和牛》《马路动作》《砸骨头》《埋人》等小说,将《哦,香雪》改编成同名电影,由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拍摄,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为首批国管专家,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两年间积极协助当地政府为开发野三坡旅游风景区立项和申请资金。
·1992年出版两本散文集《草戒指》(百花文艺出版社)、《女人的白夜》(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3年,发表中篇小说《对面》。获得该年度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庄重文文学奖”。
·1994年,长篇小说《无雨之城》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连续4个月列为上海、深圳、北京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铁凝认为此书并非为了畅销而写。被《女友》杂志评为“中国十佳作家”。
·1995年春,应美国政府之邀,参加“国际访问者计划”访问美国13个州,并接受俄克拉何马州“名誉副州长”之证书。夏,应高雄文艺家协会之邀,随内地作家代表团访问台湾,在台北拜会林海音先生。9月,在北京参加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非政府论坛。日本东京近代文艺社出版铁凝小说集《给我礼拜八》,译者池泽实芳。电视剧《遭遇礼拜八》(上下集)播出。
·1996年10月,河北省作家协会从河北省文联中独立分设,铁凝当选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同年年底,在中国作家协会第5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铁凝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同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5卷本《铁凝文集》。
·1997年秋,应美国国务院邀请,随中国国务院知识产权考察团访问美国。短篇小说《安德烈的晚上》在《青年文学》发表,多家刊物转载,获《小说选刊》年度奖。之后据此改编的同名电影由青年电影制片厂拍摄。被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聘为客座教授。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
·1998年2月,赴香港参加香港作家协会成立10周年庆祝活动。3月,应以色列希伯莱作家协会邀请,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以色列。5月,应韩国亚洲美术馆邀请,陪同父亲访问韩国。在河北省第七届文艺振兴奖评选中,获该奖项中的最高奖“关汉卿奖”,即“个人终生成就奖”。被《萌芽》杂志社聘为“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主编10人卷《女作家影记》,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9年初,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在《十月》发表。5月,在北京参加挪威中国文学研讨会,做题为“无法逃避的好运”的专题发言。9月,河北文学馆及河北省作家协会新址落成。年底长篇小说《大浴女》脱稿。
·2000年初,长篇小说《大浴女》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同时该作品讨论会在北京召开。9月,参加由中国社科院土办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作品讨论会。
·2001年春,由小说《安德烈的晚上》改编的同名电影由青年电影制片厂拍摄并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2001年4月,应日本日中文化交流协会邀请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8月,担任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评选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此篇同时亦获首届“老舍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小说选刊》年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北京市文学创作奖等。年末,在中国作家协会第6次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2002年初,被上海大学文学院和河北大学人文学院聘为客座教授。7月,应加拿大世界华文写作协会邀请,参加“华人文学——海外与中国第6届研讨会”。在“文学中的文明与暴力”的主题研讨中,做题为“从梦想出发”的专题演讲。8月,在河北省作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艺术随笔集《遥远的完美》脱稿。日本东京近代文艺社出版铁凝小说集《红衣少女》,译者池泽实芳。法文版《大浴女》即由法国比基耶出版社出版。由《永远有多远》改编的15集同名电视连续剧在国内40余家电视台播出。5种小说和散文集《谁能让我害羞》《第十二夜》《回到欢乐》等分别由新世界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等出版。
·2003年,《遥远的完美》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应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之邀,主编5卷本《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选》。应新加坡教育部邀请,赴新加坡“写作营”授课。日文版小说集《麦秸垛》由东京现代文艺社出版。
·2005年底,经过六年的沉淀后,铁凝推出了继《大浴女》之后的又一部力作——长篇小说《笨花》。这部近45万字的小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首印数即达到20万册。

·2006年11月12日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委会主席,成为中国作协主席,接替已故作家巴金先生。

铁凝1975年高中毕业即到农村插队落户,1979年调保定文联《花山》杂志任小说编辑,后到河北省作家协会专事创作。铁凝在中学时代即开始创作,1980年出版短篇小说集《夜路》,遂为文坛瞩目。从1982年起,以《哦,香雪》、《六月的话题》、《没有钮扣的红衬衫》等作品,连续荣获全国优秀短篇、中篇小说奖。作品多由日常生活揭示人物的心灵世界,语言清丽,意境悠远。从1986年发表《麦秸垛》起始,转向对传统文化心里的掘示,艺术风格也走向浑厚和冷峻。进入90年代后,铁凝以《对面》、《永远有多远》等中、短篇小说,多方面地素描人生,演练才情;另一方面,她连续创作出《玫瑰门》、《天雨之城》、《大浴女》等长篇力作,以对女性命运、城市人生颇具人性深度的独特发见和精到表现,既深得评论界的高度好评,又广受普通读者的热烈欢迎。
铁凝的主要作品有《铁凝文集》(5卷),另有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随笔集20余种;部分作品译成英、德、日、俄、西等文字在国外发表。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北作家协会主席。
铁凝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约150余万字。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一个农村少女香雪在火车站用一篮鸡蛋向一个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盒,表现了农村少女的纯朴可亲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作品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它真实描写一个少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纯真美好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麦秸垛》获1986~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1984年铁凝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现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是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步入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期。1988年还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它一改铁凝以往那和谐理想的诗意境界,透过几代女人生存竞争间的较量厮杀,彻底撕开了生活中丑陋和血污的一面。

2. 铁凝的人物简介

铁凝,姓屈,女,汉族,1957年9月生,籍贯河北省赵县,高中学历,中共党员,著名作家,河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共产党第17届中央候补委员、第18届中央委员。
1984年成为河北省文联专业作家,1986年出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1996年开始担任河北省作协主席,2006年11月出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河北省作协名誉主席,中共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八届中央委员。籍贯河北省赵县,生于北京,四岁回保定。父为油画及水彩画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母亲是声乐教授,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铁凝为长女。人称文坛“美女作家”,也有人称她是“女性主义”作家。 铁凝曾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06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197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玫瑰门》、《大浴女》、《笨花》等4部,中、短篇小说《哦,香雪》、《第十二夜》、《没有钮扣的红衬衫》、《对面》、《永远有多远》、《一千张糖纸》等100余篇、部,以及散文、随笔等共400余万字,结集出版小说、散文集50余种。1996年出版5卷本《铁凝文集》,200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9卷本《铁凝作品系列》。作品曾6次获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国家级文学奖;另有小说、散文获中国各大文学10余项。由铁凝编剧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部分作品已译成英、俄、德、法、日、韩、西班牙、丹麦、挪威、越南等多国文字。

3. 铁凝是怎样的人

铁凝(1957年—)当代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主要著作有:《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孕妇和牛》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300余万字。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电影《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部分作品译成英、法、德、日、俄、丹麦、西班牙等文字。亦有小说在香港和台湾出版。

4. 作者:铁凝简介

﹏ 铁凝铁凝(1957年—)当代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主要著作有:《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孕妇和牛》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300余万字。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电影《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部分作品译成英、法、德、日、俄、丹麦、西班牙等文字。亦有小说在香港和台湾出版。

中文名: 铁凝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河北赵县
出生日期: 1957年9月
职业: 作家
毕业院校: 保定第十一中学高中
主要成就: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代表作品: 《哦;香雪》《大浴女》《玫瑰门》《麦秸垛》《无雨之城》

http://blog.sina.com.cn/tiening 新浪博客:
目录

人物简介
人物年表
作品一览
详细生平
作品风格
大事年表
人物评价
个人影响
履历表
主要作品创作经历
当选主席
成就荣誉
经典名言
爱情婚姻人物简介
人物年表
作品一览
详细生平
作品风格
大事年表
人物评价
个人影响
履历表主要作品创作经历当选主席成就荣誉经典名言爱情婚姻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铁凝,女,姓:屈。1957年9月出生,高中学历,1975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1984年成为河北省文联专业作家,1986年出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1996年开始担任河北省作协主席,2006年11月出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共16届、17届中央候补委员。 铁凝
原籍河北赵县,生于北京,四岁回保定。父为油画及水彩画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母亲是声乐教授,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铁凝为长女。
编辑本段人物年表
1975——1979河北博野县农村插队知青; 1979——1984保定文联《花山》杂志任小说编辑; 1984——1996河北省作家协会专事创作、河北省文联副主席; 1996——2006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2006——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中共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中共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大代表。 1970年入中学,中学时代即开始发表作品。 1974年处女作《会飞的镰刀》在《保定文艺》发表。 1975年毕业于保定第十一中学高中,赴保定附近的农村插队。创作了《夜晚》、《丧事》、《不受欢迎的礼物》等作品。 1979年调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 1980年,出版短篇小说集《夜路》,渐为文坛注意。 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受到广泛称誉,获同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后来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六月的话题》,又分获全国优秀中篇和短篇小说奖。 1984年,调河北省文联创作室。现为中国作协主席、河北省作协主席。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哦,香雪》等,长篇小说《玫瑰门》、《无雨之城》。她的小说可分两类,一类“清新秀润”,表现淡远含蓄的美,如早期的《哦,香雪》;另一类则粗砺酣畅,如《麦秸垛》。 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2006年11月12日在北京选举铁凝担任中国作协新主席。
编辑本段作品一览
长篇小说《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 中篇小说《麦秸垛》、《对面》、《午后悬崖》、《永远有多远》、《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短篇小说《哦,香雪》、《孕妇和牛》、《马路动作》、《安德烈的晚上》 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300余万字。 铁凝

编辑本段详细生平
铁凝,原姓屈,女,1957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河北赵县。 父亲是著名画家铁扬,原名屈铁扬,父为油画及水彩画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母亲是声乐教授,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铁凝为长女。 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 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约150余万字。 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一个农村少女香雪在火车站用一篮鸡蛋向一个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盒,表现了农村少女的纯朴可亲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作品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同年,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它真实描写一个少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纯真美好的品格。 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 铁凝
短篇小说奖。 《麦秸垛》获1986~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 1984年铁凝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现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
编辑本段作品风格
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是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 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步入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期。 1988年还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它一改铁凝以往那和谐理想的诗意境界,透过几代女人生存竞争间的较量厮杀,彻底撕开了生活中丑陋和血污的一面。
编辑本段大事年表
1975年高中毕业,因酷爱文学,放弃留城、参军,自愿赴河北博野县农村插队。同年,《会飞的镰刀》被收入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文学集。该小说是铁凝高中时的一篇作文,后被认为是其小说处女作。 1975年至1978年在农村务农4 年,此间写出《夜路》、《丧事》、《蕊子的队伍》等短篇小说,发表于《上海文艺》、《河北文艺》等文学期刊。 1979年,调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冬,参加全国儿童文学创作座谈会,会议期间,拜望茅盾、张天翼等前辈。 1980年,参加河北省文学讲习班。同年,短篇小说《灶火的故事》在孙犁主办的《天津日报》“文艺增刊”发表,《小说月报》转载,并引起争鸣。第一本小说集《夜路》,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1982年夏,参加《青年文学》编辑部在青岛举办的笔会,会间写出短篇小说《哦,香雪》(发表于当年第9 期《青年文学》)。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3年,《哦,香雪》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第一部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在《十月》发表。 1984年,短篇小说《六月的话题》发表于《花山》,并被改编为电视短剧。同年,由保定地区文联调河北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并于当年召开的河北省第四次文代会上当选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 1985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和《六月的话题》分别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根据《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改编的电影《红衣少女》,获本年度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年初,在中国作家协会第4 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成为该协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理事。 5月,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之邀,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美国。期间,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及国际笔会中心美国会所,与美国作家、学者座谈、交流中美当代文学现状。 1986年,应邀赴挪威参加第二届国际女作家书展。在该书展专为中国作家举办的“中国作家报告日”做“中国女作家与当代文学”的演讲。同年,中篇小说《麦秸垛》在《收获》发表,河北省文联召开铁凝作品研讨会。 1987年应霍英东先生之邀,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香港、澳门。中篇小说《村路带我回家》改编为同名电影,由北 京电影制片厂拍摄。 1988年,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在作家出版社大型刊物《文学四季》创刊号以头条位置发表,次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台湾版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由台北新地出版社出版。英文版小说集《麦秸垛》,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西班牙文《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单行本,在西班牙马德里教育出版社出版。 1989年2 月,《文艺报》、作家出版社、河北省文联在北京联合召开《玫瑰门》研讨会。同年,中篇小说《棉花垛》在《人民文学》发表。 1990年至1991年,写出《孕妇和牛》《马路动作》《砸骨头》《埋人》等小说,将《哦,香雪》改编成同名电影,由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拍摄,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为首批国管专家,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两年间,积极协助当地政府为开发野三坡旅游风景区立项和申请资金。 1992年出版两本散文集《草戒指》(百花文艺出版社)、《女人的白夜》(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3年,发表中篇小说《对面》。获得该年度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庄重文文学奖”。 1994年,长篇小说《无雨之城》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连续4 个月列为上海、深圳、北京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铁凝认为,此书并非为了畅销而写。被《女友》杂志评为“中国十佳作家”。 1995年春,应美国政府之邀,参加“国际访问者计划”访问美国13个州,并接受俄克拉何马州“名誉副州长”之证书。夏,应高雄文艺家协会之邀,随内地作家代表团访问台湾,在台北拜会林海音先生。9 月,在北京参加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非政府论坛。日本东京近代文艺社出版铁凝小说集《给我礼拜八》,译者池泽实芳。电视剧《遭遇礼拜八》(上下集)播出。 1996年10月,河北省作家协会从河北省文联中独立分设,铁凝当选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同年年底,在中国作家协会第 5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铁凝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同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5 卷本《铁凝文集》。 1997年秋,应美国国务院邀请,随中国国务院知识产权考察团访问美国。短篇小说《安德烈的晚上》在《青年文学》发表,多家刊物转载,获《小说选刊》年度奖。之后,据此改编的同名电影由青年电影制片厂拍摄。被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聘为客座教授。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 1998年2 月,赴香港参加香港作家协会成立10周年庆祝活动。3 月,应以色列希伯莱作家协会邀请,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以色列。5 月,应韩国亚洲美术馆邀请,陪同父亲访问韩国。在河北省第七届文艺振兴奖评选中,获该奖项中的最高奖“关汉卿奖”,即“个人终生成就奖”。被《萌芽》杂志社聘为“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主编10人卷《女作家影记》,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9年初,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在《十月》发表。5 月,在北京参加挪威中国文学研讨会,作题为“无法逃避的好运”的专题发言。年底,长篇小说《大浴女》脱稿。 铁凝 2000年初,长篇小说《大浴女》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同时该作品讨论会在北京召开。9 月,参加由中国社科院土办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作品讨论会。 2001年春,由小说《安德烈的晚上》改编的同名电影由青年电影制片厂拍摄,并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 2001年4 月,应日本日中文化交流协会邀请,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8 月,担任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评选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此篇同时亦获首届“老舍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小说选刊》年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北京市文学创作奖等。年末,在中国作家协会第6 次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2002年初,被上海大学文学院和河北大学人文学院聘为客座教授。7 月,应加拿大世界华文写作协会邀请,参加“华人文学——海外与中国第6 届研讨会”。在“文学中的文明与暴力”的主题研讨中,作题为“从梦想出发”的专题演讲。 8 月,在河北省作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艺术随笔集《遥远的完美》脱稿。日本东京近代文艺社出版铁凝小说集《红衣少女》,译者池泽实芳。法文版《大浴女》即由法国比基耶出版社出版。由《永远有多远》改编的15集同名电视连续剧在国内40余家电视台播出。5 种小说和散文集《谁能让我害羞》《第十二夜》《回到欢乐》等,分别由新世界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等出版。 2003年,《遥远的完美》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应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之邀,主编5卷本《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选》。应新加坡教育部邀请,赴新加坡“写作营”授课。日文版小说集《麦秸垛》由东京现代文艺社出版。 2005年底,经过六年的沉淀后,铁凝推出了继《大浴女》之后的又一部力作——长篇小说《笨花》。这部近45万字的小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首印数即达到20万册。 2006年11月12日,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委会主席,接替已故作家巴金先生,成为中国作协的新掌门。铁凝生活照(10张)

5. 当代女作家铁凝的介绍

铁凝,女,当代中国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玫瑰门》、《无雨之城》、《铁凝文集》(5卷本),以及中、短篇小说、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300余万字。其小说《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六月的话题》分别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其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首届国家级大奖——鲁迅文学奖;其电影《红衣少女》、《哦,香雪》先后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及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部分小说已译成英、法、德、日、俄、西班牙、奥地利、丹麦、挪威等文字并在香港、台湾出版。
籍河北赵县,1957年9月生于北京,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约150余万字。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一个农村少女香雪在火车站用一篮鸡蛋向一个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盒,表现了农村少女的纯朴可亲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作品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它真实描写一个少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纯真美好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麦秸垛》获1986~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1984年铁凝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现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是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步入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期。1988年还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它一改铁凝以往那和谐理想的诗意境界,透过几代女人生存竞争间的较量厮杀,彻底撕开了生活中丑陋和血污的一面。

6. 铁凝主要作品有哪些

铁凝主要作品有:有长篇小说《玫瑰门》、《大浴女》、《笨花》,中、短篇小说《哦,香雪》、《第十二夜》、《没有钮扣的红衬衫》、《对面》等。


1、《玫瑰门》

描述了三位女性所经历的坎坷命运。铁凝运用高超成熟的叙事手法,从叙事视角,叙事顺序,叙事情节,重复叙事等方面向读者展示了她们的悲苦命运之旅。它不是一般的选本,而是由研究,文献和经典文本合成的综合性著作。

2、《大浴女》

该小说主要描写了女主人公尹小跳备尝艰辛的成长过程与情感历程。因母亲的红杏出墙和小妹的失足丧命,她背负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并疏远了与母亲的关系。妹妹尹小帆事事与她较劲,与其说是亲人,不如说是对头。

3、《哦,香雪》

《哦香雪》,铁凝的成名作,曾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该小说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

4、《无雨之城》

《无雨之城》的生活舞台是一座新兴的匆忙组装的城市。作家以其独特的叙述魅力和视角,创造出一个奇迹,裸露出一个城市的原始冲动和干涸的危机。

5、《对面》

本书是女作家铁凝所著的短篇小说集,书中共收录了作家短篇小说14篇,文章描写了色彩斑斓的女性世界,传达了微妙灵动的女性心理,激荡着女性的爱怨情仇,深刻地剖析了人生,读后给人一种顿悟空灵之感。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铁凝

7. 铁凝怎么死的

铁凝,1957年生于河北赵县,当代著名作家。现任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铁凝父亲是著名画家铁扬,母亲是声乐教授,铁凝在家中为长女。1975年铁凝高中毕业,因酷爱文学,放弃留城、参军,自愿赴河北博野县农村插队。同年小说《会飞的镰刀》发表,被认为是其小说处女作。1983年《哦,香雪》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5年《没有钮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97年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2002年《永远有多远》获中国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和首届老舍文学奖;2005年艺术随笔集《遥远的完美》获中国第二届冰心散文奖;2015年5月16日,铁凝在北京被授予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这是中国文坛首位获此殊荣的女性。2006年起连续三界连任中国作协主席。

想倾诉聊聊天?来Soul一秒匹配倾听你的人!
广告

铁凝人称文坛“美女作家”,也有人称她是“女性主义作家”。铁凝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是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

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步入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期。1988年还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它一改铁凝以往那和谐理想的诗意境界,透过几代女人生存竞争间的较量厮杀,彻底撕开了生活和人性中丑陋的一面。

1.《哦,香雪》(1982)

《哦,香雪》是铁凝的代表作,于1982年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及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

小说以一个北方偏僻的小山村台儿沟为叙述和抒情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的心理活动的生动描摹,叙写了每天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并由此抒发了优美而内涵丰富的情感。作品主要描写了香雪的一段小小的历险经历:她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毅然踏进了火车,用积攒的四十个鸡蛋,换来了一个向往已久的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为此,她甘愿被父母责怪,而且一个人摸黑走了三十里的山路,这对一个平时说话不多,胆子又小的山村少女来说,需要极大的勇气。作者还有意交代了香雪这一举动的心理动力,那就是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改变山村封闭落后、摆脱贫穷的迫切心情,还有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

铁凝以清新隽永的笔调表现了一个在闭塞山村中生活的少女香雪对都市文明的向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性、阶级性成了人唯一属性和文艺批评的唯一标准,人道主义完全被驱逐出文艺创作的领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道主义才又在中国兴盛起来。铁凝的小说《哦,香雪》正是产生于这个时候,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和喜悦。

现代文明冲击传统人生,许多作家笔下都是浮躁的悲剧——路遥的《人生》、贾平凹的《浮躁》、张炜的《柏慧》……莫不如此。作家们欲为人类唤回传统美德、古朴风景的情怀,不难理解。而这篇《哦,香雪》却写出了传统人生对现代文明的渴望与追求,写出了一首希望之歌。

2.《没有纽扣的红衬衫》(1983)

女高中生安然聪明爽朗,能理解深厚博大的情感却不甚了了生活中与利益相关的琐碎规则,她坚信“正义感和诚实”是做人的准则,在班主任语文老师韦婉的课上当众指出了后者教学错误,然而同学们并不支持她。

米晓玲和刘东虎是和安然走得比较近的同学,他们也有自己的不如意,和安然“姐们”相称的米晓玲因为家庭原因不得不放弃学业改做售货员,同住一栋楼内的刘东虎父母情感不和,面临着家庭的解体……

班长祝文娟为人明哲保身,却很受班级上下欢迎。安然的母亲为家庭放弃了自己的专业,长年的刻板生活让他满腹抱怨,督促安然为高一的三好学生名额努力,因为这事关女儿前途……

父亲思想开明,却因不愿用自己的画作迎合外界需求而不得志。家里最爱安然的姐姐安静借职务便利发表了韦老师的蹩脚诗作来换取安然提名三好学生的资格……

这就是生活,既很美,也很累。她,安然也要勇敢地去走,用自己的勇气去拉开人生的序幕。

8. 铁凝逝世是哪一年

铁凝,姓屈,籍贯河北赵县,生于1957年,,主要作品有《笨花》,《玫瑰红》,《大浴女》,现任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是当作著名作家。希望你理解,希望帮到你。

热点内容
绿航花卉 发布:2025-10-11 07:28:07 浏览:400
梅花槽螺钉 发布:2025-10-11 07:24:26 浏览:870
北京昌平花卉市场 发布:2025-10-11 07:24:24 浏览:780
重庆孔海棠 发布:2025-10-11 07:21:00 浏览:350
兰花子儿童 发布:2025-10-11 07:19:41 浏览:856
邵芝岩兰花 发布:2025-10-11 07:07:21 浏览:257
吃樱花食品 发布:2025-10-11 06:55:12 浏览:47
丝带花玫瑰花 发布:2025-10-11 06:32:15 浏览:518
水粉花卉画法步骤 发布:2025-10-11 06:18:34 浏览:444
花卉内养 发布:2025-10-11 06:01:28 浏览: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