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玫瑰图
1. 普瓦捷大学的部分校友(略)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文家、哲学家。
杜·贝莱:七星诗社重要成员。主要诗集有《罗马怀古》和《悔恨集》。
笛卡尔: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神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是二元论唯心主义者的代表,留下名言“我思故我在”(或译为“思考是唯一确定的存在”),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是欧洲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
让·路易·德·巴尔扎克:法国著名作家,小说家。
弗朗索瓦·拉伯雷: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最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之一。他通晓医学、天文、地理、数学、哲学、神学、音乐、植物、建筑、法律、教育等多种学科和希腊文、拉丁文、希伯莱文等多种文字,堪称“人文主义巨人”。拉伯雷的主要著作是长篇小说《巨人传》。《巨人传》共分五卷,取材于法国民间传说故事,主要写格朗古杰、高康大、庞大固埃三代巨人的活动史。
弗朗索瓦·韦达:韦达在欧洲被尊称为“现代数学之父”。韦达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代数学的推进,他最早系统地引入代数符号,推进了方程论的发展。韦达用“分析”这个词来概括当时代数的内容和方法。
伊夫·博纳富瓦:法国著名现代诗人、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1946年起发表诗作,195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论杜弗的动与静》,一举成名,被公认为杰作。后来又陆续出版了诗集《昨天的空寂的王国》《写字石》《门槛的诱惑》和《在影子的光芒中》等多卷,均为传世杰作。博纳富瓦同时又是著名的翻译家和文艺理论家。从1981年起,他作为教授在法兰西学院讲授诗歌理论和比较诗学,成为该院自文艺复兴成立以来继瓦雷里之后的第二位讲学的诗人。2007年弗兰茨·卡夫卡奖得主,2015年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得主。
吕克·蒙塔尼:吕克-蒙塔尼是法国著名的病毒学家,艾滋病病毒的发现者之一,1932年出生在法国,他是巴黎大学的病毒学教授,是法国巴黎艾滋研究和预防世界基金会的荣誉教授和主管。他在艾滋病的研究和防控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2008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米歇尔·布吕内:法国著名古生物学家,距今700万年的古人类化石(原始人类化石)Toumai颅骨化石发现者。哈佛大学的古人类学家Daniel Lieberman说道:“这无疑是近百年来最伟大的古生物学大发现。”美国自然史博物馆的人类演化专家Ian Tattersall认为这是个非凡的成就。
亨利·科南·贝迪埃:科特迪瓦前总统,科特迪瓦政治家,科特迪瓦民主党主席,曾于1993至1999年间担任科特迪瓦总统。
奥内西姆·雷科鲁斯:著名地理学家。“francophonie”一词的创造者。
萨斯基娅·萨森:全球化和城市社会学研究领域“世界级”的专家之一。目前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终身教授、英国伦敦经济学院访问教授。“全球城市”一词的创造者。
曼恩·德·比朗:法国哲学家。
Morgan Bourc'his:世界最负盛名的自由潜水者。
Bertrand Mbatchi:非洲和马尔加什高等教育理事会主席。
Justin Damo Baro:布尔吉纳国际银行主席,前西非国家中央银行副行长。
Jean-Pierre Abelin:维也纳国民议会议员。
Alain Claeys:Grand Poitiers 主席,国民议会议员。
Driss El Azami El Idrissi:摩洛哥经济与财政部负责预算的部长级代表。
Gérard-François Dumont:地理学家、经济学家、人口统计学家,社会发展国际观察组织主席。
Georges Duveau(乔治·迪沃):哲学家、法学家和社会学家,《第二帝国下的工人生活》作者。
萨拉·赫埃尔·马赫迪(Salah El Mahdi):阿拉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音乐家、作曲家。
Andries de Graeff:阿姆斯特丹市长(1657年–1671年)。
John Howard Griffin:美国记者、作家、反种族歧视活动家,社会学名著《像我一样黑》作者。
安德烈·米歇尔·格雷(André-Michel Guerry):法国统计学家,“道德统计”学说奠基人,也是最早的“玫瑰图/饼图”发明者及“极区图”使用者。他在1829年的一篇论文里用极区图来展示一年内风向的季节性和每日的变化,以及一天中每小时的出生和死亡人口。
Thomas Narcejac:又名Pierre Ayraud,作家,犯罪小说家。和Pierre Boileau一起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很多被众多知名导演改编成电影,从而成为电影史上的不朽名作。其中就有非常著名的恐怖电影大师——Alfred Hitchcock 阿尔弗雷德 希区柯克。
Tomasz Orłowski:波兰外交家,曾任波兰驻法大使(2007-2014),现任波兰外交部副部长兼合作与发展国务秘书。
Michel Roger (米歇尔·罗杰):摩纳哥国务大臣。
Doudou Thiam:塞内加尔共和国首任及第三任外交部长,同时也是国际法律委员会成员。
édouard Louis Trouessart:世界级的动物学家,欧亚红松鼠最早的研究者。
Georges Vacher de Lapouge:人类学家,优生学和种族歧视的理论家。
Jean Vauquelin de La Fresnaye(沃盖林):法国著名诗人。龙沙的弟子,深受七星诗人的影响。
2. 沧月 风玫瑰的结局
结局是阿黛尔死在了柜子里,西泽尔当上了教皇,公子楚和加图结盟,想推翻西泽尔,至于最后,应该在江坑神的荆棘王座里
3.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先说明一下,前不久有人提差不多一样的问,我的答案被采纳了,复制一下我自己的答案给你,希望对你也有帮助。我相信我自己真正的的学习经验要比那些复制粘贴的答案要实用得多。
现在都大二了,还能看到这样的问题很怀念啊,高中时我就是地理课代表,文综成绩很好,说些我自己的经验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中地理虽然是文科,但其实相比历史政治来说是有些文理综合的,不知道你是哪个省的,反正我们那时的全国二卷有三道左右的计算题,综合性很强。我觉得不论是地理还是历史政治,记是一定的,但绝不是死记硬背能够学好的。
首先要培养对地理的兴趣,兴趣有了记什么都是主动的,很快就能背下来。你可以看看国家地理的杂志和美国的discovery和国家地理的科教片什么的。其次现在你这个阶段老师应该是分块讲一些书上的东西,跟住老师就好了。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一定要结合着学,孤立开来的话考试你看地图什么也看不出来。。平时闲着没事就拿着本小地图册反复看,像我国的省和直辖市,英美法俄意日德,巴西,印度等重要国家的形状、标志性河流、山脉的走向无论图的大小,怎么翻转,要达到一眼能辨认出的程度,才算是看地图认自然地理的初步阶段;重要经纬线,地形,洋流,大气,人口,资源分布,根据各国自然地理延伸出的人文地理状况的熟稔是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学科间的综合,看着人文自然地理的地图要能联想出历史政治的相关内容。因为文综是一张卷的,很多题是融会贯通的,有了这个阶段相信文综你也成竹在胸了…………总之,只要你常看地图册,所有的知识都能延伸出来,像一张网一样,根本不用死记硬背。
有些知识我记不太清了,简单举个例子:当你看到北美洲的地图时,你会想到些什么?反正我会联想出靠太平洋一侧北太平洋暖流从高纬流向低纬地区的是加利福尼亚寒流,低纬流向高纬是阿拉斯加暖流,由洋流可以联想出气压带风带规律,和沿岸出现的独特的地中海气候原因,说到地中海气候,又可以想到美国其他气候类型和自然带的分布情况。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气候类型?地形很重要!于是西高东低的地形图在脑中显现,然后,西面的科迪勒拉山脉产生的原因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版块的消亡边界,是地震带,但为什么这么著名?因为西部有旧金山洛杉矶等大城市,这些城市都以什么著称?——硅谷,然后可以联想到美国交通发达,可以联想到其他城市,密西西比河贯穿美国,工业农业,玉米带棉花带小麦蔬菜种植地畜牧业,中央大平原也随之显现……最后到达东部,五大湖相关知识,纽约的繁忙,迈阿密的温暖阳光你似乎能感受到……再就是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由此又可以延展到欧洲为什么那么温暖湿润…………以此类推的联想,你还觉得地理难背吗?反正我有想在复习一遍的冲动,呵呵
再就是一些固定公式,气压等基本问题要弄懂,记住是弄懂产生原理,不是背!背你是永远也记不牢的,在就跟住老师,把平时考试测试的错题都弄到一个本子上,反复看。
我相信这样学习高中地理一年后你会很从容的进入考场!完全个人经验,希望对你和学弟学妹们有帮助!
另外以下这是来自于huazeyan98
的答案,他的更具体一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看地图要注意将地图量化,比如世界各个地区的东西南北分界线的经纬度数,可以找到一下规律:
各主要地区东西以30个纬度为一个界限,30E是亚非和亚欧分界,60E是乌拉尔山脉,以及西亚和南亚分界线,90E是南亚和东南亚的分界线,如此等等
找到主要地理事物,如城市、河流、山脉的经纬度,但只需要最主要的,目的是找寻参照物,根据这些最主要的地理物的精确位置推测出其他地理事物,例如:
开罗经纬度是30E,30N,这样可以猜出以色列的经度是30出头
通过地形图了解一些地理现象的深层原因,例如河流走向可以从地势特征中看出来,洋流分布可以从海陆分布特征和纬度中看出来,欧洲的隙缝气候为什么深入欧洲大陆(欧洲山脉多东西横贯大陆,对风基本无阻挡),美国气候的大陆性为什么那么强(山脉南北纵贯利于季风吹过),东非高原为什么不是雨林气候而是草原气候(地势高,、气候退化),四川为什么多阴雨(盆地容易形成阴天),北疆为什么比南疆多雨(天山阻挡水汽)
以上这些都是从地形图中看出来的
除了地形图之外还要接触一些专门地图,如气候类型分布图、洋流分布图、资源能源的分布图、交通图等
这些图往往要熟记
高考题大多都要有图作依据,因此看图相当重要
有时还要出现一些很特殊的图,平时没看见过或不常用,需要临场学会看图,例如太阳高度角分布图、气候玫瑰图、微笑曲线图等
还有一些等值线图格外需要注意,这些都会是复习的重点,如等高线图、等压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这些图都有专门的方法来分析,高三会进行专门的训练
有的题需要你猜出图中的具体位置或所处地区,这种题首先看轮廓,像山东半岛、日本四岛、台湾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意大利、阿拉斯加、澳大利亚等地区或国家一眼就能看出来
看不出来的就要用经纬度来猜,具体参见上文
本人参加过2004年的高考,是北京市前几名,这些都是我的经验之谈,望好好吸收
附录:关于等值线图
下面是我做家教的讲义:
4.2. 等温线:
4.2.1. 等温线图判读要点:
4.2.1.1. 判断等温线的分布大势:
分析等温线的分布大势,可以看出某地处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一般说来,气温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果越向北温度越高,说明向北是低纬,该地处于南半球;反之则为北半球。
4.2.1.2. 判断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图表显示不出来,按等温线变化 解说 影响因素的顺序排列)
(1)等温线平直与纬线平行 太阳辐射能量因纬度而不同 太阳辐射(纬度)
(2)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变 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3)夏季:内陆向高纬凸 冬季:内陆向低纬凸 海陆分布(海陆热力差异)
(4)与等高线平行(与山脉走向、高原边缘平行) 等温线延伸到高地,急转弯曲 地形(山地垂直高度)
(5)暖流:向高纬凸 寒流:向低纬凸 暖流增温 寒流降温 洋流
(6)盆地闭合曲线 夏季炎热中心 冬季温暖中心 夏季不易散热 下沉气流增温 冬季山岭屏障 地形闭塞 四周山岭屏障
(7)山地闭合曲线 冬夏均为低温 气温垂直递减 地势高
(8)锯齿状分布 (南美洲7月气温图) 河谷、平原与高原、山地相间分布,气温高低不同 地势高低起伏大°
4.2.1.3. 判断等温线的弯曲方向:
向高纬凸出则较相邻地区温度也较高。
4.2.1.4. 判断等温线的疏密程度:
等温线密集则温差大;等温线稀疏则温差小。
4.2.1.5. 读出温度最值:
通过分析图中气温的最高、最低值可以看出温度差异的大小。
4.2.1.6. 几条主要的等温线:
一些特殊的等温线往往是气候区的大致界线,例如0℃、20℃等温线。
4.2.1.7. 找出图中特殊形状等温线所在的地区:
有的等温线图上,有一些等温线形状特殊的地区,为气温状况特殊的地区。(如2003年高考题中等温线沿太行山向南急转)
4.2.1.8. 判断闭合等温线区域内的温度:
位于两条等温线之间的等温线闭合区域:如果其温度值与两侧等温线中的较低温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温度低于其等温线的温度值;:如果其温度值与两侧等温线中的较高温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温度高于其等温线的温度值。总值也遵循“高高低低”的规律。例如图中A的温度低于12℃,B的温度高于15℃。
4.2.1.9. 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判断海陆或季节:
几个原则:
(1)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北半球的低纬在南方,南半球的低纬在北方。
(3)大陆温度高于海洋则该半球为夏季,反之则为冬季。
(4)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则温度相对于附近同纬度较高,反之则较低。
(5)北半球为夏季是南半球为冬季,北半球为冬季是南半球为夏季。
几个结论:
(1)若几条等温线在同一半球上,且高温在北方则该半球为北半球;
若几条等温线在同一半球上,且高温在南方则该半球为南半球。
(2)1月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7月向北凸出;
1月海洋等温线向北凸出,7月向北凸出。
(3)冬季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夏季向高纬凸出;
冬季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夏季向低纬凸出。
4.2.1.10. 根据等温线分布状况判断地形:
4.2.1.10.1. 根据等温线判断地貌:
闭合等温线分布区域中如果等温线数值从里向外递减,即内高外低,一般为盆地地形,反之则为山地。
4.2.1.10.2. 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等温线之间的相对高度:
若两条等温线的温差为A,则两条等温线之间的相对高度为:(1000×A/6)米。
4.2.2. 我国等温线分布规律:
4.2.2.1. 我国1月等温线的分布特点:
(1)1月份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大致与纬线平行,等温线的排列密集。
(2)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的是黑龙江省北部,温度最高的是南海诸岛。
(3)0℃等温线大致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4)在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祁连山地等地区,出现了封闭状的等温线;4℃等 温线经过四川盆地时明显向北弯曲,这些地区冬季气温与同纬度其他地区不同。
4.2.2.2.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昼长比南方短,得到的太阳高度比南方少,同时,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我国冬季气温最低值出现在黑龙江北部漠河一带。
4.2.2.3. 我国7月等温线的分布特点:
(1)等温线排列稀疏,东部大致与海岸平行。
(2)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以外,大部分地区气温在20℃以上,南方许多地方还超过了28℃。
(3)东北北部与南海诸岛的7月份温差仅8℃左右。
4.2.2.4.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
我国夏季大多地区普遍高温,南北气温相差不大。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4.2.3. 世界等温线分布规律:
根据1月份和7月份世界等温线分布图,可以分析世界气温分布的特点。
(1)从全国气温分布大势看:
无论冬季或夏季,气温大致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并不完全与纬线平行,因为气温还受洋流、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2)从南北半球对比看:
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而且稀疏,北半球等温线比较曲折而且密集,北半球气温的分布和变化要比南半球复杂。这是因为南半球陆地面积比较小,表面性质比较均一的海洋比北半球广阔的多,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比较小,因此气温的变化比较简单。
(3)从北半球的冬夏气温看:
北半球冬季大陆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向北弯曲;夏季大陆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向南弯曲。
(4)从气温极端值出现的地区看:
全球的最冷和最热的地方都出现在大陆上,夏季的炎热中心出现在北纬20~30度的沙漠地区,如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冬季北半球的寒冷中心出现在西伯利亚,而极端低温出现在南极大陆。
4.3. 等降水量线:
(1)判断降水地区分布差异的大小:
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
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
(2)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
多雨——迎风坡;少雨——背风坡。
(3)判断海陆影响:
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如辽宁省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状况,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4. 《风玫瑰》最终阿黛尔是怎么死的没看懂
很久以前看的,印象不深了。我印象中她是化为碎片吧,好像应该是倒在西泽尔怀回里吧。还有一答个柜子,她幼时和西泽尔一起玩耍的柜子,后来当作嫁妆过。西泽尔是在那里找到她妹妹阿黛尔的。然后阿黛尔死了。
就记得这么多,望采纳……
5. 风频玫瑰图
分频玫瑰图,以十字为中心点,曲线在哪个位置的面积大,就说明这个地区常年吹什么方向的风。图中边缘一圈数字表示方向,中间的0、2、4、6、8、10表示风级。
主导风向是1、2、14方向(因图中未有表示,所以不能判断具体方向)。
6. 风玫瑰里的阿黛尔最终是怎么死的没看懂啊
她的眼睛有诅咒的能力,看谁谁死,她妈被封印了之后,能力消失,后来她妈的侍女解除了封印,她妈要给她带到地狱去,但她也觉得世上没意思了,西泽尔只为了权利,所以自己拿镜子把细节看死了
7. 2层楼270平米需要用多少吨灰
砌体结构两层楼房,建筑面积共270平方的话,约需要水泥328×270=88560(kg)
额外知识扩展
自建房注意事项
1、朝向与风向
房子的朝向,就是说大门向哪个方向,我国的房子以向南与向北居多。因为正面与背面开的门及窗较多,这样就避免了早晚阳光直射进房子里,这样夏天就没那么热,但如果你想冬天能让阳光射进房子,那就可以朝向偏东一点就可以了。朝向除了考虑阳光之外,还有一个常常被忽略的东西,那就是风向,要了解风向那就得查看风玫瑰图。
玫瑰图上表示风的吹向,是指从外部吹向地区中心的方向,各方向上按统计数值画出的线段,表示此方向风频率的大小,线段越长表示该风向出现的次数越多。如吹东风比较多,主导风向为东风,每个地区的风玫瑰图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最好在网上或去当地建设部门查一查当地的玫瑰图。我们考虑房子要能风良好,那开门开窗就要向主导风向开,厕所、厨房则尽量在下风方向。最后在风向与光照之间取得一个平衡即可。
2、房子的保温隔热
很多人建房子,多数考虑的是外型与布局,对于房子的保温隔热可能从没有想过,或不知道有这么个要求,其实这是个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南方,不保温隔热的房子真的不好住,冬天冷得要死,夏天热得要死,即使有空调也住得不舒服,这就是保温隔热出了问题。只要你注意到这个情况,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其实很简单,做外墙做厚一点就行,比如做360厚砖墙,又或者做双层中空砖墙,中间放隔热棉就好了,另外,房顶也要做隔热,最好做泡沫隔热层。窗户方面,资金允许可以考虑隔热玻璃窗,如果资金不够也可以不考虑。经过这样简单处理过的房子,一定冬暖夏凉。
8. 《风玫瑰》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
《风玫瑰》
《风玫瑰》是沧月继《镜》系列后的反言情作品,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波尔金兄妹为原型,叙述了一段战争和爱情、背叛或救赎、东西方交替的传奇故事。
风玫瑰,是记录某地一年内风向和风速的图表。风在极坐标上行走的痕迹,形似一朵绽放的玫瑰。
很久很久以来,自从课堂上知道风玫瑰是什么后,心里就有某种触动。一直想写一部同名的小说。想象中,那应该是一个寂寞的故事。
关于风和光,关于花与四季,关于更替和聚散
9. 风玫瑰里、西泽尔怎么了
西泽尔:在真实的历史上,这是一个终生都在犹豫中度过的男人。他徘徊在野心与爱之专间。为了巩固地位,他一属次次将美貌的妹妹作为礼物送出去和亲,而为了对妹妹的爱,他又一次一次荡平妹妹出嫁的那个国家,把那被自己亲手送出的瑰宝抢回来。然而,珍宝是会碎的,越珍贵就越脆弱,这是扑朔不变的真理。————爱。那样畸形的隐秘的却是深刻入骨的爱恋,摧毁了两个人一生的时间。我想起《九公主》里的一句歌词,形容西泽尔真是很合适——爱被野心流放。西泽尔最后终于在衣柜里发现了妹妹,他以为他终于还是找到了她,可阿黛尔已经死去。那个衣柜是他们童年相依为命的证据,可是西泽尔忘了,他们都已经不再是当年孱弱的孩童——他们,谁都回不去了。
10. 《风玫瑰》中阿黛尔葬在哪里
葬在以给雪山上,他给她下的葬,雪山的具体名字树上没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