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牡丹姐妹

牡丹姐妹

发布时间: 2022-04-14 14:40:16

① 为什么宫锁珠帘上会有一个海棠有一个牡丹他们是一个人吗

在戏里的话。
海棠和牡丹不是同一个人。
两个人的性格也完全不相同。
海棠是姐姐。牡丹是妹妹。
如果是说演员的话,是舒畅一个人演的。

② 在《宫锁连珠》里,牡丹的身份到底是什么她和云嫔又有何关系

贵族少爷和抄青楼女子的袭故事很老套,偏生留下一对姐妹花(牡丹和海棠),爹不疼娘不爱在妓院里长到十五,负心的爹回来了,要择其一进宫替他谋取荣华,于是姐妹俩抽签决定了各自归宿,一个故意相让,一个只求扬眉,却不经意的卷入了爱情的漩涡,从此命运难测,结局难料。
云嫔开始只是一个为了固宠而耍尽心机的骄纵女子,她有敏捷聪慧风情万种的美好也有心机深沉毒辣冷酷的可怕。终有一天机关算尽她也成了冷宫里的可怜怨妇。打入冷宫的经历使她变得更加从容淡定,与李卫的交往从互相利用到真心相许,因爱生恨,云嫔渐渐变得纯真美好,爱的洗礼让她重新焕发出动人的人性之美。
牡丹和云嫔(海棠)一样美貌而聪慧,青楼出身让她更能看穿人心玩弄感情游戏人生。可她对姐姐的患难相助却足见她内心善良的情感。在不幸被大火毁容后她出于善良的本性救下误闯入冷宫的刺客曾静且深深地爱上了他。真挚的爱情让牡丹脱胎换骨,甚至为了保持在恋人心目中的美好而不惜中毒,她的爱很傻很痴却最为动人。

③ 关于节气的小故事

1、一叶知秋

一叶知秋《五灯会元》里记载说:“世尊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祖于是将衣钵传给了迦叶。小桃核牵连着得是大瘟疫,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摩诃迦叶能从佛祖拈起得一朵金婆罗花中悟到普遍宇宙、包含万有得佛法。以小明大、见微知著是一种大智慧。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2、秋神蓐收

秋神蓐收远古传说中得秋神名叫蓐收。蓐收左耳上盘着一条蛇,右肩上扛着一柄巨斧。《山海经》上说他住在能看到日落得泑山。蓐收耳朵上得蛇寓意着繁衍后代,生生不息。

《诗经·斯干》里说:“维虺维蛇,女子之祥。”如果梦到蛇,会生一个漂亮女儿。蓐收肩上得巨斧,表明他还是一位刑罚之神。

古时处决犯人,都是在立秋之后,叫秋后问斩。秋天有杀气。“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所以蓐收到来得时候,总带有一股凉意。

3、谷雨

在唐代高宗年间,有位叫谷雨的年轻人,水性很好。有一次他的家乡曹州发大水,他凭借着这个本领救出了村民,还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一颗牡丹花,并拜托一位花匠师傅好好地栽养。

谷雨和一位每天来看他母亲的女子日久生情,想提出与这位姑娘成亲的时候,却得知这位美丽的姑娘是位牡丹仙子,而正是几年前他救起来的那颗牡丹。

牡丹仙女和谷雨约定:“待到明年四月八,奴到谷门去安家。”后来,牡丹花仙的仇人秃鹰得了重病,逼迫牡丹姐妹为其酿造花蕊丹酒医病。牡丹姐妹不愿取自己身上的血。

酿下丹酒供恶贼饮用,却被秃鹰抓走关押。谷雨历尽艰险,在自己生日那天,终于闯入魔洞战胜秃鹰,救出了众花仙。当大家准备回家时,尚未咽气的秃鹰一支暗剑刺中了谷雨。

牡丹仙女恼怒万分,拿起谷雨的板斧,将垂死挣扎的秃鹰砍成了肉泥!回转身来,抱起谷雨的尸体,泣不成声。谷雨以自己的性命救了这些花仙的生命。谷雨死了。

他生在谷雨,死在谷雨,遇难时年仅二十一岁,谷雨被埋葬在花匠的百花园中。从此,牡丹和众花仙都在曹州安了家,每逢谷雨时节,牡丹就要开放,表示她们对谷雨的怀念。

4、清明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

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

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

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

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5、大雪

传说有一种小鸟,叫寒号鸟。这种鸟与众不同,它长着四只脚,两只光秃秃的肉翅膀,不像一般的鸟那样会飞行。夏天的时候,寒号鸟全身长满了绚丽的羽毛,样子十分美丽。

寒号鸟骄傲得不得了,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漂亮的鸟了,连凤凰也不能同自己相比。于是它整天摇晃着羽毛,到处走来走去,还洋洋得意地唱着:“凤凰不如我!凤凰不如我!”

夏天过去了,秋天到来,鸟们都各自忙开了,它们有的开始结伴飞到南边,准备在那里度过温暖的冬天;有的留下来,就整天辛勤忙碌,积聚食物啦,修理窝巢啦,做好过冬的准备工作。

只有寒号鸟,既没有飞到南方去的本领,又不愿辛勤劳动,仍然是整日东游西荡的,还在一个劲地到处炫耀自己身上漂亮的羽毛。

冬天终于来了,天气寒冷极了,鸟们都归到自己温暖的窝巢里。这时的寒号鸟,身上漂亮的羽毛都脱落光了。夜间,它躲在石缝里,冻得浑身直哆嗦。

它不停地叫着:“好冷啊,好冷啊,等到天亮了就造个窝啊!”等到天亮后,太阳出来了,温暖的阳光一照,寒号鸟又忘记了夜晚的寒冷,于是它又不停地唱着:“得过且过!太阳下面暖和!"

寒号鸟就这样一天天地混着,过一天是一天,一直没能给自己造个窝。到了大雪时节,北风呼啸,阳光也失去了往日的温暖。寒号鸟没能混过寒冷的大雪节气,终于冻死在岩石缝里了。

④ 24节气的故事

24节气的故事如下:

1、立春

古时,“打牛”仪式是由县府执行。打牛的前一天,先把土牛放在县城东门外前,称为“立牛”,其旁要立一个携带农具挥鞭吆牛的假人做“耕夫”,以此表示春令的到来,农事宜提前准备。那个假人“耕夫”被称作“芒神”。那“耕夫”如站在牛前,表示春令早来应早些备耕;“耕夫”立在牛后,则表示春令迟到;若人牛并行,则春令适中。

立春日当天,各官府要奉上肉果食品于芒神土牛前,于正午时举行隆重的“打牛”仪式。吏民击鼓,由官员执红绿鞭或柳枝鞭打土牛三下,然后交给下属吏与农民轮流鞭打,把土牛打得越碎越好,以示人们对春天的热爱。随后,人们欢笑着抢土牛的土块带回家入牲圈,象征槽头兴旺。据说当天如天晴,万民高兴;若天明遇雨,则表示晦气不利,预示这一年年景不佳。

13、立秋

在立秋时节,尤其是在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流传着许许多多的民间习俗。在商洛竹林关一带,就流传着“摸秋”的习俗。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伴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

习俗中有很多说法。摸到南瓜,易生男孩;摸到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还是白头到老的好兆头。按照传统风俗,这个夜里,瓜豆任人采摘,田园主人不得责怪。姑嫂归家再迟,家长也不许非难。

中秋节夜里,孩子们在月亮还未出来时,照例钻进附近的秋田里,摸一样东西回家。如果摸到葱,父母就认为这孩子长大后很聪明;如果摸到瓜果,父母就认为孩子将来不愁吃喝,事事顺利。人们视“摸秋”为游戏,不作偷盗行为论处。

商南县的居民,在中秋节的晚上,吃罢月饼后,不肯长高的小孩去摸高梁;没有男孩的人家去摸茄子;没有女孩的人家去摸辣子;小孩不聪明的人家去摸葱。此俗清代以前就有,民国以来仍流传在民间。

14、处暑

在处暑时节,正值农历七月十五左右,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此时在台湾,就有“拜好兄弟”的习俗。

台湾民间俗称孤魂野鬼为“好兄弟”,中元节普渡孤魂野鬼就称为“拜好兄弟”。这个习俗来源于“目莲救母”的故事:

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后堕落在恶鬼道,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目犍莲于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

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这便是台湾普渡“拜好兄弟”的由来。

15、白露

关于白露节的来历,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传说白露是一个手艺十分了得的御厨,盖世无双,连最爱挑剔的皇帝都没有二话。一日,皇帝问白露:“这天下什么最好吃?”白露答:“盐!”皇帝本来是想炫耀自己拥有的“山珍海味”,而白露竟然夸的是连平民百姓都看得普遍的“盐”。盐怎么“最好吃”?蔑视皇权,这是“欺君之罪”呀!皇帝一气之下杀了白露,且告知御膳房,七日内不得用盐。

一连七日,山珍海味没了盐,变得索然无味。皇帝越吃越想吐,方知错杀了白露。皇帝好后悔,就用御笔在素绢上写下“错斩露七日已无天日”几个大字。正巧有大臣来拜见,皇帝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后悔”,就慌忙中烧了字绢。这一烧,正好被路过的城隍爷收下。城隍爷上天呈给玉帝,玉帝“准奏”,故就有了纪念白露的“白露节”。

16、秋分

在秋分时节,是传统的“祭月节”。我国自古就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

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17、寒露

寒露时节前后,恰逢九九重阳之日。众所周知,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时节的习俗。

关于重阳节登高的习俗,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

据说东汉时汝南一带瘟魔为害,疫病流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感于百姓的疾苦,想要救黎民于水火。于是拜道长费长房为师,学消灾救人的法术。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说,九月初九日,瘟魔又要害人,并嘱咐桓景回去搭救乡亲:“九日离家登高,把茱萸装入红布袋,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即能战胜瘟魔。”

桓景回家,遍告乡亲。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汹涌澎湃,瘟魔来犯,但因菊花酒刺鼻,茱萸香刺心,难以接近。桓景挥剑斩瘟魔于山下。傍晚,人们返回家园,见家中“鸡犬牛羊,一时暴死”,而人们因出门登高而免受灾殃。自此,重阳登高避灾,流传至今。久而久之,登高就变成了一个美好、风雅的习俗。在秋高气爽的寒露时节,登山也成了人们运动健身、感受自然的传统活动。

18、霜降

在我国的广西下雷镇,有“壮族霜降节”。其来源与下雷土司传说和庆丰收有关。相传土司第十四世许文英,其妻岑玉音为湖润土司的女儿,曾和其夫在清朝末年,一道骑牛到闽越沿海抗倭。因为岑玉音是骑着牛去打仗的,所以被称为“娅莫”。“娅”是壮语里对老年妇女的称呼,“莫”即黄牛。岑玉音抗敌凯旋之日正值霜降节,为纪念许文英及岑玉音,下雷人民建起玉音庙,逢霜降日,民众扛着玉音的画像,举行游神活动。节庆由此而来,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由于下雷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土司文化,使霜降节由单纯庆丰收节庆活动,发展成为祭祀民族英雄、进行商贸活动、民俗文化表演的综和性民俗活动。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壮族民俗文化,承载壮族土司文化、反侵略斗争的历史记忆。

19、立冬

在立冬时节,有“送寒衣”的习俗。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为“送寒衣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为免先人们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这一天,人们要焚烧五色纸,为其送去御寒的衣物,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

“送寒衣节”这一习俗,来源于“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相传,秦始皇时期,江南孟家湾有一女子,婷婷玉立,识书达理,年已十八岁,与一英俊男子范喜良相爱。正当两人拜堂成亲之时,抓壮丁的官兵赶到,将范喜良抓走,送到北方去修万里长城。孟姜女日夜思念丈夫,悲痛万分。有一天,江南飘着雪花,朔风阵阵,孟姜女打了个寒颤,心想几年来丈夫的衣服早已磨破了,哪能敌得住塞外凛冽寒风,便决心给丈夫做身寒衣亲自送去。

当孟姜女带着寒衣来到长城脚下,她万万没有想到,丈夫范喜良在一年前的冬天,活活地累死,尸骨埋在万里长城下。孟姜女一听,不禁放声大哭。她边哭边双手拍打城墙,高喊着丈夫的名字。孟姜女哭一阵惨死的丈夫,骂一阵残酷的暴君。在她愤怒的控诉声里,天空中朔风嘶吼,海浪翻滚,一齐向万里长城压了过来。忽然间天崩地裂一声巨响,万里长城塌了,露出一具白骨。孟姜女守着白骨一连哭了七天七夜,之后欲将寒衣烧掉。就在这时,只见那寒衣缓缓飘起,又渐渐下落,围着孟姜女转了三圈,便稳稳落下,覆盖在白骨上。

20、小雪

“小雪到,吃糍粑”,是我国江南水乡的一种传统习俗。每年的这个时候,大人和孩子们都会放在嘴上唠叨着:今天几号了,还有几天就要到小雪了,谁家的糯米碾好了,谁家的还在场上晒着呢。这时候小孩子们都很兴奋,觉得就象过年似的。有时候天不作美,糯稻收晚了,大人们不准备做着吃了,可是拗不过小孩子,就想办法借得一点来做了吃,解馋哦!

“糍粑”还有一个名称,就是“糍团”,就是用糯米在锅里烧熟成饭了,然后就用木棍把糯米饭捣成泥。在做“糍团”的隔夜,父母就把馅心和外面裹的粉都准备好了。馅心是用黑芝麻抄熟了捣碎,拌上白糖,条件好的就再放点红瓜、绿瓜、果仁等等,外面就用米粉抄熟,洒在桌面上,然后把捣烂成泥的糯米饭取出一团来,放在上面,放进馅心,再裹上,外面用米粉粘上,就不粘手了。这样,一个糍团就做好了。

21、大雪

大雪时节,天寒地冻。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寒号鸟”的传说。

传说有一种小鸟,叫寒号鸟。这种鸟与众不同,它长着四只脚,两只光秃秃的肉翅膀,不像一般的鸟那样会飞行。夏天的时候,寒号鸟全身长满了绚丽的羽毛,样子十分美丽。寒号鸟骄傲得不得了,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漂亮的鸟了,连凤凰也不能同自己相比。于是它整天摇晃着羽毛,到处走来走去,还洋洋得意地唱着:“凤凰不如我!凤凰不如我!”

夏天过去了,秋天到来,鸟们都各自忙开了,它们有的开始结伴飞到南边,准备在那里度过温暖的冬天;有的留下来,就整天辛勤忙碌,积聚食物啦,修理窝巢啦,做好过冬的准备工作。只有寒号鸟,既没有飞到南方去的本领,又不愿辛勤劳动,仍然是整日东游西荡的,还在一个劲地到处炫耀自己身上漂亮的羽毛。

冬天终于来了,天气寒冷极了,鸟们都归到自己温暖的窝巢里。这时的寒号鸟,身上漂亮的羽毛都脱落光了。夜间,它躲在石缝里,冻得浑身直哆嗦,它不停地叫着:“好冷啊,好冷啊,等到天亮了就造个窝啊!”等到天亮后,太阳出来了,温暖的阳光一照,寒号鸟又忘记了夜晚的寒冷,于是它又不停地唱着:“得过且过!太阳下面暖和!”

寒号鸟就这样一天天地混着,过一天是一天,一直没能给自己造个窝。到了大雪时节,北风呼啸,阳光也失去了往日的温暖。寒号鸟没能混过寒冷的大雪节气,终于冻死在岩石缝里了。

22、冬至

在中国的北方地区,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家境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语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的由来,是因为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东汉人,他着《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他曾任长沙太守,后毅然辞官回乡,访病施药,大堂行医,为乡邻治病。

张仲景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23、小寒

梅花是小寒节气的第一花信,而梅花自古就是诗人们咏赞不衰的题材。咏梅诗起源于六朝,隋唐崛起,极盛于宋元,明清相继,直至今日仍余韵犹存。这些诗词或写梅品质,或咏梅风姿,或绘梅神韵,或歌梅情怀。大都立意新颖,借傲霜斗雪、不畏严寒的梅花以抒发作者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高尚情操。

24、大寒

在大寒节气中,其间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关于“腊八粥”的来历,众说不一。下面只是其中一个传说。

相传,在古印度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现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舍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苦行6年。

大约在公元前525年的一天,他饿得骨瘦如柴,决定不再修行。这时遇见一个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恢复了体力,于是他端坐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

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仿牧女在佛成道前献一种“乳糜”之物的传说程式,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⑤ 追鱼传奇的演员中有朱茵吗

没有 朱茵
《追鱼传奇》演员表
角色:红绫
演员:赵丽颖
配音:乔诗语
备注:鲤鱼精,喜欢张珍
角色:张珍
演员:关智斌
配音:姜广涛
备注:才智过人的书生,喜欢红绫
角色:唐心
演员:曹馨月
配音:刘露
备注:原喜欢张珍,后喜欢赵端
角色:赵端/展风
演员:丁子峻
配音:张杰
备注:京城带刀侍卫(实际是太子赵端)原喜欢金牡丹后喜欢唐心
角色:金牡丹
演员:戴娇倩
配音:季冠霖
备注:丞相之女、梦想成为太子妃
角色:金宠
演员:李子雄
配音:吴凌云
备注:牡丹的父亲、当朝宰相
角色:金夫人
演员:谭琍敏
配音:郝幽玥
备注:牡丹的母亲、宰相夫人
角色:金若兰
演员:白珊
配音:李世荣
备注:宰相之妹、金牡丹的姑姑
角色:观音
演员:李琳琳
角色:龙太子
演员:张明明
配音:吴凌云
备注:龙宫太子,喜欢红绫
角色:双儿
演员:罗佩
备注:金牡丹贴身丫鬟
角色:张文祥
演员:程泓
配音:商虹
备注:张珍之父
角色:龙王
演员:屈高
备注:龙太子之父
角色:董祺
演员:金有明
备注:金府管家
角色:蛇精
演员:唐语伽
配音:纪元
备注:红绫师傅,刀子嘴豆腐心
角色:龟爷爷
演员:钟卫华
配音:商虹
备注:红绫师伯
角色:包拯
演员:林达信
配音:宣晓鸣
备注:人称包青天
角色:公孙策
演员:黄 海
角色:展昭
演员:王会
角色:秦涛
演员:朱峰
备注:杀手
角色:皇太后
演员:傅小娜
备注:赵端的奶奶
角色:皇帝
演员:冯进高
配音:商虹
备注:赵端的父亲
角色:公主
演员:卢嘉仪
配音:唐静
备注:赵端的妹妹
角色:严夫子
演员:侯桐江
备注:张珍的老师
角色:猫精
演员:班嘉佳
角色:秦公子
演员:朱家山
备注:被赵端介绍给唐心、喜欢唐心
角色:陈荣贵
演员:孙浩
配音:张磊
备注:地痞流氓
角色:罗文喜
演员:杜建清
角色:少年张珍
演员:楼鸿星
角色:梁金婵
配音:纪元
角色:紫鹂
配音:纪元
角色:宝琴
演员:崔漫莉
备注:牡丹姐妹
角色:马汉
演员:周宇杰
备注:开封府四大捕头之一
角色:王朝
演员:王桂勇

⑥ 与牡丹同秤姐妹的是

花王和花相

⑦ 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背后有哪些故事

民谚之中,有着一个凄婉的传说:传说在唐代高宗年间,有位叫谷雨的年轻人,水性很好,有一次他的家乡曹州发大水,他凭借着这个本领救出了村民,还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一颗牡丹花,并拜托一位花匠师傅好好地栽养。几年后,谷雨的母亲得了重病,谷雨一边要照顾母亲,一边要做事,很是辛苦,这时有位美丽的女子出现在他的家里,并每天都来照看他的母亲,谷雨与这位女子日久生情,就在谷雨想提出与这位姑娘成亲的时候,却得知这位美丽的姑娘是位牡丹仙子,而正是几年前他救起来的那颗牡丹。
牡丹仙女约定“待到明年四月八,奴到谷门去安家。”后来,牡丹花仙的仇人秃鹰得了重病,逼迫牡丹姐妹为其酿造花蕊丹酒医病。牡丹姐妹不愿取自己身上的血,酿下丹酒供恶贼饮用,却被秃鹰抓走关押。谷雨历尽艰险,在自己生日那天,终于闯入魔洞战胜秃鹰,救出了众花仙。当大家准备回家时,尚未咽气的秃鹰一支暗剑刺中了谷雨。牡丹修女恼怒万分,拿起谷雨的板斧,将垂死挣扎的秃鹰砍成了肉泥!回转身来,抱起谷雨的尸体,泣不成声。谷雨以自己的性命救了这些花朵们的生命。从此,在谷雨死的那一天,天空就会下起雨,所有的牡丹都会开放,以此来纪念谷雨。

⑧ 白牡丹和黑玫瑰是一对姐妹,白壮丹是个穷丫头而黑玫瑰是个千金小姐

黑玫瑰来源于美国加州20世纪50年代杂交选育出的鲜食葡萄品种,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黑玫瑰花语是什么呢?
黑玫瑰花语
①温柔真心②独一无二③你是恶魔,且为我所属④ 忠诚、思念

黑玫瑰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传说一朵长在冰天雪地的黑玫瑰可以实现人的三个愿望,只有真心相爱的人才能采到。但每个去冰山的人,不是死了,就是残废了,因为他们都不是相爱至深。一对相恋的男女,生活在一个鸟语花香,长满白桦林的地方,男孩儿许诺给女孩采到一朵长在冰天雪地的黑玫瑰。然而,女孩却布愿意让他去采。她爱的是她与男孩一起种的白玫瑰,满园的纯洁无瑕的白玫瑰。
男孩儿不顾女孩的苦苦要求,执意去寻找心中的愿望。他想要给她一个惊喜,让她实现心中的三个愿望。男孩去了,女孩则在白玫瑰园里等待心爱的人儿。有一天她病了,挣扎着走到园中,闻着白玫瑰的清香,眼泪就从眼眶里流出来,渐渐变成红色,染在白色的纯洁无瑕的花儿上面。男孩儿累了,找不到心中的愿望,这时,他想起了女孩,想起了和她在一起的快乐日子。他决定回去了。因为她就是他心中的黑玫瑰,能和她一生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就是他的愿望。
然而,他回到白桦林,回到白玫瑰园中,他看到他心爱的的女孩倒在地上,旁边就是一片黑玫瑰。黑色的,在冰天雪地里才能生长,可以给人三个愿望的,香气逼人的的黑玫瑰。他终于明白,可是为时已晚,他的女孩就是他的黑玫瑰。
这就是玫瑰家族神秘黑玫瑰的传说。黑色是一种具有多种不同文化意义的颜色。而黑玫瑰的花语便是你是魅惑,且为我所有。爱你——愿为你付出所有。相知是一种宿命,相守是一种承诺。黑玫瑰花语,是动人爱情的一种另类表述。黑玫瑰属两性花,嫩梢绿色,幼叶薄,叶面浅紫色,叶片上表面有稀疏绒毛,成龄叶较大,近圆形,中厚,深绿色,叶柄紫红色。黑玫瑰4月下旬萌芽,6月上旬开花,8月上旬果实着色,9月下旬果实成熟。
白牡丹的花语-----她象征着至荣至贵、尽善尽美、、繁荣幸福、吉祥美好、兴旺发达,以至于她的名贵之处、档次之高是读书人的共识。 牡丹独有自己的中药价值和观赏价值以及丰富的内涵寓意如下:
1、白牡丹盆景花摆设于家中,是品位至荣至贵的身份象征。
2、白牡丹寓意高洁、端庄秀雅、仪态万千、国色天香,是对女人的最高赞美,是女人心中最心仪的礼物。
3、 在盆景花中,牡丹花为花中之王,王者风范,系高档次,是送给亲朋好友最理想的选择,表达内心诚挚的祝愿和崇高的敬意。
4、 白牡丹摆设在办公室、卧室,当您看到她的美,给人以舒畅的视觉享受,睹物思人、启迪人生,以明智远、激发出内心深处的灵感。
5、 摆设在酒店、宾馆经商之地象征生意发达。
6、 白牡丹寓意做人的风格:王者风范,以及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7、 净化室内空气,美化居室环境。实践证明白牡丹可以消除室内墙壁散发出的有毒气体。 白牡丹在牡丹系列中是唯一有中药作用的,白牡丹在花开时,放在办公室、会客室、卧室内,其散发出幽香的气味,在人吸入的过程中,起到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并起到保健作用,改善人体的微生物循环。

热点内容
山茶花晚宴 发布:2025-08-16 21:15:17 浏览:829
牡丹大小 发布:2025-08-16 20:33:13 浏览:646
情人节出生小名大全集 发布:2025-08-16 20:32:00 浏览:631
宝坻海棠雅著别墅 发布:2025-08-16 20:28:15 浏览:164
插花球6 发布:2025-08-16 20:27:25 浏览:663
丁香可以泡茶喝吗 发布:2025-08-16 20:14:43 浏览:513
柳叶红茶花 发布:2025-08-16 20:12:58 浏览:85
澳梅插花造型 发布:2025-08-16 20:12:53 浏览:692
七夕文案素材 发布:2025-08-16 20:00:25 浏览:212
七夕节甜品 发布:2025-08-16 19:58:20 浏览: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