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中草药丁香蓼

中草药丁香蓼

发布时间: 2022-04-14 05:42:47

㈠ 没食子酸存在于哪些中药材中

在药智网药材标准数据库中输入“没食子酸”进入正文查询可以查到下列药材
序号 药品名称 标准来源 页码 查看全文 | 文件下载
56 丁香蓼 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 Html
107 猴耳环 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 Html
123 檵木叶 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 Html
209 三颗针 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 Html
366 草河车 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8年版) Html
413 马尾连 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8年版) Html
524 杨梅根 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第一册) Html
15354 广枣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32 Html
15383 五倍子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49 Html
15392 毛诃子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54 Html
15465 地榆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95 Html
15549 黄连 2005年药典增补(2009) 55 Html
15599 诃子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146 Html
15695 柿蒂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203 Html
16496 西青果 进口药材标准 Html
16497 诃子 进口药材标准 Html
17339 地榆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83 Html
20297 广枣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29 Html
20305 诃子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129 Html
20340 黄连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213 Html

㈡ 询问中草药名称

人参人发卜芥儿茶八角丁香刀豆三七三棱干姜干漆广白广角广丹
大戟大枣大蒜大蓟小蓟小麦小蘖山丹山茶山奈山香山枣山栀 山姜
山楂川羌川军川连川朴川乌川柏川谷川断川椒川贝川芎
马兰马辛马菜马莲马宝马勃马蔺卫茅子苓天冬天虫天龙天雄天麻
元胡元参木瓜木耳木莲木香木通木贼木豆木笔木蓝牙皂瓦松瓦韦
贝子贝母贝齿牛至牛黄牛膝牛蒡见愁手参毛鸡毛茛毛姜升麻升登
丹砂丹皮丹参乌茜乌韭乌药乌头乌桕乌梅方海六曲文元文蛤仁杞
双花双皮水花水萍水韭水莽水蛭巴豆玉桂玉竹玉金甘松甘草甘遂
艾叶艾片艾蒿石韦石耳石灰石斛石膏石榴石燕石竹石蜜龙胆龙齿
龙骨龙葵龙脑龙眼归尾田螺申姜生地生姜生军仙茅及巳片苓白及
白芨白求白术白芍白芷白英白矾白果白前白丑白参白苏白降白蜜
白蔻白蔹白微玄参半夏地龙地黄地椒地榆地笋地锦杞子朴硝芒硝
朴硝西瓜西羌列当百合百部当归当药中草曲莲肉桂肉果朱砂向前
竹叶竹苓竹沥竹菇竹黄血余血蝎全蝎全参全草合欢合萌守宫冰片
决明米仁羊角羊乳羊蹄灯草防己防风红花红根红粉红参红糖红藤
红升豆豉麦冬麦芽赤芍赤药赤箭芫花芫荽苁蓉砂仁花椒芥子苍术
芜荑芹菜芡实芦荟芦根芦丁苏子苏木苏叶杏仁杠板杜仲杜衡杜松
辰砂园参旱芹旱莲岗松岗梅牡蛎杜桂皂角佛手佛片条苓龟甲龟板
忘忧辛夷良姜谷芽羌活远志连翘沙参沙棘沉香没药诃子没石陆英
灵芝鸡头阿胶阿魏陈皮附子青皮青果青蒿青黛苦木苦参苦菜苦酒
茄根苡仁茅莓茅根枇杷松节松音松脂松塔松醇郁金虎仗虎刺虎骨
果导昆布岩陀知母侧柏乳香灸草佩兰狗宝狗脊迭达夜合京墨官桂
空青卷柏卷丹油葱法夏泽兰泽泻泡参降香饴糖细辛玳瑁珍珠荆芥
茜草荜拔草乌草果茶油茵陈茯苓茯神荠菜荠草莎草莽草药芹茴香
胡桃胡椒南星南藤枯矾枯草枯苓柳叶柳芽柳枝枳壳枳实桅子枸杞
柿蒂柿霜厚朴砂仁砂糖砒石砒霜轻粉虻虫胎盘将军钩藤钩吻香附
香橼香嵩香茹香薷重楼胆木胆矾胆星脉通独活信石鬼珠鬼白鬼刺
鬼针食盐炮姜姜黄姜汁姜皮前胡首乌洪连扁豆扁蓄扁蕾神曲蚤休
贯众贯仲秦艽秦皮莲子莲肉莲房莲芯莲须莪术荷叶荷蒂荷梗桂心
桂枝荸荠莎草恶实桔梗桃仁桃汁盐蛇柴胡崖香党参蚌花铁屑铝丹
蚕砂射干豹骨狼毒拳参益智海马海龙海芋海藻海蛰浮石浮萍通天
通草桑叶桑枝桑皮桑椹黄芩黄芪黄连黄栌黄柏黄精黄藤黄丹黄独
黄杞黄宣黄蜡黄蘖菱角菖蒲菊苣菊花营实萝卜菘蓝梅花梅仁梅片
雪胆常山野姜野艾野菊野菱蛇肉蛇蜕蛇莓蚯蚓银杏银耳银花银翘
猪苓兜铃麻油麻黄麻仁鹿角鹿茸商陆商枝续断绥草缘豆琥珀斑蛰
斑蟊葫芦葱白葛根葛花扁蓄落葵栗壳硫磺雄黄喜树椒目棕板掌参
紫苏紫萍紫芝紫草紫苑紫株紫绀紫葳蛤壳蛤蚧黑丑黑锡黑钻黑菜
锁阳象贝奥尕猴头滑石寒水童便犀角蒺藜蒲黄蒲芹椿皮槐米槐实
槐花槐角硼砂雷丸蜀椒蜈蚣蜂房蜂蜡蜂蜜腰黄锦纹腹皮榧子槟榔
酸浆酸模碱花磁石豆姜蝉衣熊胆蝉蜕辣蓼赭石蕤仁蕲蛇樟脑稻芽
僵蚕蝼蛄鲤鱼熟地漏芦鹤虱薤白薯莨薄荷橘白橘皮橘红橘核燕窝
靛蓝糙苏鲮鲤壁虎檀香蒿本爵床藕节礞石瞿麦藿香蘑菇鳖甲蟾酥 麝香
一见喜一见消一点红一枝香一叶萩一条鞭二叶律丁子香丁公藤七星草
七叶莲人中白八月札八角枫八角莲八厘麻九里明九里香九龙根九节茶
九香虫了哥王刀伤木三七草三叉苦三分三三白草三枝枪三角草三颗针
干石斛土木香土贝母土三七土当归土荆皮土茯苓土党参土大黄土牛膝
土人参土木鳖土槿皮土鳖虫大头陈大血藤大红袍大青叶大青盐大力参
大力子大风子大贝母大飞扬大马勃大黄炭大洞果大茶药大茴香大豆卷
大麻仁大蓟炭大腹皮大紫草山栀皮山栀茶山茱萸山羊角山豆根山梗菜
山龙眼山芝麻山萸肉山沉香山崩子山指甲山慈姑山道年山鸡椒山苍子
山海螺千日红千斤拨千年健千里光千里明千金正千屈荣千里及千张纸
千层塔川木香川木通川贝母川白芷川牛膝川桐皮川栋子川山甲川槿皮
川郁金广郁金广地龙广木香广地丁广防己广藿香女贞子女儿香飞刀剑
飞扬草飞滑石小飞扬小蓟炭小网络小石韦小红莲小红参小胡麻小兰花
小驳骨小叶朴小青皮小茴香小通草小黄药万年青马蹄金马齿苋马前子
马尾莲马利筋马兰头马兰草马牙硝马尿泡马兜铃马缨花马槟榔马鞭草
也白头天冬草天花粉天竹子天竺黄天竹根天南星天门冬天南星天浆壳
天葵子元明粉元宝草开金锁云母石云木香云实皮木棉花木腰子木槿花
木蝴蝶木芙蓉木藤蓼木鳖子木防己木笔花木贼花木菠萝木灵芝木姜子
木患子太子参太阳花五加皮五灵脂五味子五指柑五倍子五眼果五敛子
扎蓬果支柱蓼无漏子无名子无名异无患子车前子车前草瓦楞子瓦垄子
瓦挖草贝母花丹皮炭丹皮酚公丁香牛大力牛西西牛蒡子书带草毛冬青
毛诃子月季花月月花风茄花风化硝风仙花凤凰衣凤尾草乌头碱乌贼骨
乌梢蛇乌蔹莓六和曲六月雪文旦皮文冠木火炭母火麻仁双蝴蝶水安息
水花生水车前水龙骨水牛角水半夏水扬梅水蜈蚣水蔓菁巴豆霜巴戟天
玉米须功劳木甘草节甘草稍甘露子甘松香古山龙石灰华石见穿石吊兰
石决明石龙芮石钻子石菖蒲石椒草石楠叶石榴子石榴皮石硫磺石钟乳
石荷叶石莲子石胡莩石花菜布渣叶龙胆草龙眼肉龙利叶龙牙草龙脑香
平贝母平地木北豆根北玄参北沙参北柴胡北野菊叶上珠叶底珠四方藤
四叶参四季青四方草田三七田基黄田字草甲鱼骨生姜皮生晒参生石膏
生地黄生卷柏生谷芽代代花代赭石仙人掌仙灵脾仙遗粮仙半夏仙桃草
仙鹤草过路黄白头须白头翁白芥子白附子白兔根白茅根白屈菜白茯苓
白药子白首乌白扁豆白鲜皮白蔻仁白贝齿白背叶白花蛇白茅根 白胶香白商陆白菊花白石英白雷丸白河车白马骨白平子白胡椒白茄根
白木耳白豆蔻白蒺藜白鲜皮白僵蚕鸟不宿瓜萎仁瓜萎子瓜萎根瓜子金
瓜菜仁瓜姜皮冬葵子冬虫草冬瓜皮冬瓜仁冬凌草冬葵果玄明粉玄胡索
半夏曲半枝莲半边旗半枫荷半边莲半天雷汉肌松汉宫秋汉桃叶对座草
母丁香台乌药丝瓜络丝瓜藤老少年老勿大老鹳草老鹳嘴老鸦瓣吉祥草
亚麻子亚乎奴亚吉玛地锦草地肤子地骨皮地鳖虫地耳草地龙炭地枫皮
地胆草地栗粉扦扦活托盘根西瓜皮西洋参西河柳百两金百里霜百芯草
百药煎百草霜光慈姑当门子当归尾当归身虫百腊吕宋果回回来肉豆末
旱莲草肉豆蔻肉苁蓉丢了棒自然铜血余炭合欢皮决明子灯芯草安息香
农吉利阳起石延胡索麦门冬赤小豆赤石脂芸香草苣英菜花蕊石苍耳子
苏合香两面针吴茱萸牡丹皮何首乌皂角刺余甘子谷精草龟板胶辛夷花
连钱草沙苑子补骨脂灶心土忍冬藤鸡内金鸡血藤鸡冠花鸡骨草青箱子
苦瓜干苦楝皮枇杷叶板栗壳板兰根松节油刺五加郁李仁罗汉果败酱草
垂盆草使君子金沙藤金钱草金银花金樱子长春花鱼腥草狗肝菜闹羊花
炉甘石茯苓皮茺蔚子荔枝核柏子仁威灵仙牵牛子鸦胆子骨碎补钟乳石
复盆子禹余粮急性子穿山甲穿心莲穿破石孩儿参络石藤素馨花莱菔子
莲子心核桃仁夏天无夏枯草鸭跖草倒扣草徐长卿凌霄花宽筋藤高良姜
益智仁益母草海风藤海金沙海螵蛸菟丝子羚羊角救必应野菊花蛇床子
蛇胆汁猫爪草鹿角胶鹿角霜鹿衔草旋复花淮山药淫羊藿淡豆豉密蒙花
款冬花葫芦茶葶苈子紫河车番泻叶寒水石腊梅花蓖麻子蒲公英路路通
鼠曲草蔓荆子酸枣仁罂粟壳薏苡仁薄荷油颠茄草蟛蜞菊糯稻根鹰不泊
十大功劳王不留行五指毛桃罗布麻叶臭梧桐叶紫花杜鹃紫背天葵鹅不食草

㈢ 全部中草药名

中药名称大全

人参 卜芥 儿茶 八角 丁香 刀豆 三七
三棱 干姜 大黄 大枣 大蒜 大蓟 山奈
山姜 山药 山楂 川乌 川芎 马宝 马勃
天冬 天麻 元胡 元参 木瓜 木耳 木香
木通 木贼 牛黄 牛膝 升麻 丹皮 丹参
乌韭 乌药 乌桕 乌梅 水蛭 巴豆 玉竹
甘松 甘草 甘遂 艾叶 石韦 石斛 石膏
石燕 龙胆 龙齿 龙骨 龙葵 生地 生姜
仙茅 白芨 白术 白芍 白芷 白矾 白果
白前 白薇 瓜萎 玄参 半夏 地龙 地榆
芒硝 朴硝 百合 百部 当归 肉桂 朱砂
竹叶 竹沥 竹茹 竹黄 血余 血竭 全蝎
冰片 防己 防风 红花 红粉 麦冬 麦芽
赤芍 芫花 砂仁 花椒 苍术 芡实 芦荟
芦根 苏子 苏木 苏叶 杏仁 杜仲 岗梅
牡蛎 佛手 龟板 羌活 远志 连翘 沙参
沉香 没药 诃子 阿胶 阿魏 陈皮 附子
青皮 青蒿 青黛 苦参 郁金 虎杖 虎骨
昆布 知母 乳香 佩兰 狗脊 泽兰 泽泻
降香 细辛 玳瑁 珍珠 荆芥 茜草 筚拨
草乌 草果 茵陈 茯苓 枯矾 枳壳 枳实
栀子 杞子 柿蒂 厚朴 砂仁 轻粉 虻虫
钩藤 香附 香薷 重楼 胆木 胆矾 独活
炮姜 姜黄 前胡 首乌 神曲 秦艽 秦皮
莲子 莲房 莲须 莪术 荷叶 桂枝 桔梗
桃仁 盐蛇 柴胡 党参 铁屑 射干 豹骨
狼毒 益智 海马 海龙 海藻 浮萍 通草
桑叶 桑枝 黄芩 黄芪 黄连 黄柏 黄精
黄藤 菖蒲 菊花 雪胆 常山 蛇蜕 猪苓
麻黄 鹿角 鹿茸 商陆 续断 琥珀 斑蟊
葫芦 葛根 扁蓄 硫黄 雄黄 紫草 紫菀
贯众 蛤壳 蛤蚧 黑丑 锁阳 滑石 犀角
蒺藜 蒲黄 椿皮 槐米 槐花 槐角 雷丸
蜀椒 蜈蚣 蜂房 蜂蜡 蜂蜜 榧子 槟榔
磁石 蝉蜕 辣蓼 熊胆 赭石 蕤仁 蕲蛇
樟脑 稻芽 僵蚕 熟地 漏芦 鹤虱 薤白
薯莨 薄荷 橘红 橘核 紫苏 檀香 蒿本
爵床 藕节 礞石 瞿麦 藿香 蟾酥 麝香
一点红 丁公藤 九里明 九香虫 了哥王 二母宁
土茯苓 土鳖虫 大头陈 大腹皮 山芝麻
山萸肉千斤拔千年健千里光女贞子
山豆根小飞扬小茴 马齿苋马钱子
马兜铃马鞭草天花粉天竺黄天南星
木棉花木蝴蝶木患子五加皮五灵脂
五味子五倍子车前子车前草瓦楞子
牛大力牛蒡子毛冬青月季花乌梢蛇
凤尾草六月雪火炭母火麻仁水蜈蚣
巴戟天玉米须石决明石菖蒲石榴皮
布渣叶龙胆草龙眼肉龙(月利)叶四方藤
仙鹤草白头翁白芥子白茅根白藓皮
白僵蚕瓜萎仁冬葵子冬虫草冬瓜皮
玄明粉半边莲丝瓜络地肤子地骨皮
地胆草西瓜皮西河柳旱莲草肉豆蔻
肉苁蓉丢了棒自然铜血余炭合欢皮
决明子灯心草安息香农吉利阳起石
延胡索豆豉姜麦门冬赤小豆赤石脂
芸香草苣荬菜花蕊石苍耳子苏合香
两面针吴茱萸牡丹皮何首乌皂角刺
余甘子谷精草龟板胶辛夷花连钱草
沙苑子补骨脂灶心土忍冬藤鸡内金
鸡血藤鸡冠花鸡骨草青葙子苦瓜干
苦楝皮枇杷叶板栗壳板蓝根松节油
刺五加郁李仁罗汉果败酱草垂盆草
使君子金沙藤金钱草金银花金樱子
鱼腥草狗肝菜闹羊花炉甘石茯苓皮
茺蔚子荔枝核柏子仁威灵仙牵牛子
鸦胆子骨碎补钟乳石覆盆子禹余粮
急性子穿山甲穿心莲穿破石孩儿参
络石藤素馨花莱菔子莲子心核桃仁
夏天无夏枯草鸭跖草倒扣草徐长卿
凌霄花宽筋藤高良姜益智仁益母草
海风藤海金沙海螵蛸海浮石桑白皮
桑寄生桑螵蛸菟丝子救必应野菊花
桑寄生 桑螵蛸菟丝子救必应野菊花
蛇床子蛇胆汁猫爪草鹿角胶鹿角霜
鹿衔草旋复花淮山药淫羊藿淡竹叶
淡豆豉羚羊角密蒙花款冬花葫芦茶
葶苈子紫河车番泻叶寒水石腊梅花
蓖麻子蒲公英路路通鼠曲草蔓荆子
酸枣仁(豕希)莶草 罂粟壳薏苡仁
薄荷油 颠茄草澎蜞菊糯稻根鹰不泊
十大功劳 王不留行五指毛桃罗布麻叶臭梧桐叶
紫花杜鹃紫背天葵 鹅不食草打破碗花花 雪上一枝蒿

㈣ 丁香蓼的腋生花是什么颜色

花两性,单生于叶腋,黄以,无柄,基部有小苞片2;萼筒与子房合生,萼片4,卵状披形,长2.5-3mm,外略被回短柔毛;花瓣4,稍短于花萼裂片;答雄蕊4;子房下位,花柱短,柱头单一,头状。
蒴果线状四方形,略具4棱,长1-4cm,宽约1.5mm,稍带紫色,成熟后室背不规则开裂;种子多数,细小,光滑,棕黄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一年生草本,高40-60cm。须根多数;幼苗平卧地上,或作倾卧状,后抽茎直立或下部斜升,多分枝,有纵棱,略红紫色,无毛或微被短毛。叶互生;叶柄长3-8mm;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8cm,宽1-2cm,全缘,近无毛,上面有紫红色斑点。
丁香蓼花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丁香蓼的根。秋季挖根,洗净,晒干或鲜用。味苦;性凉。
功能:清热利尿;消肿生肌。主治:急性肾炎;刀伤。

㈤ 丁香泡水喝有什么功效呢

丁香是一味很好的温胃药,对于治疗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等病症有着很好的功效。

在用作中药之前,丁香的身份一直是家家户户厨房里的香料。药用丁香需在花蕾由绿转红时采摘,晒干备用,用时要捣碎。中医认为丁香味辛性温,归脾、胃、肺、肾经,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等病症。

丁香树一身都是宝,其树皮、根和枝均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丁香皮散寒理气、止痛止泻,可用于治疗胃寒、脘腹痛胀、腹泻、牙痛等疾病;丁香根能散热解毒,可用于治疗风热肿毒;丁香枝理气散寒、温中止泻,可治疗脘腹胀满、恶心、腹泻等疾病。

(5)中草药丁香蓼扩展阅读:

丁香类别

除了真正药用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树的花蕾外,在民间还有不少以“丁香”命名的药物,他们品种不同,科属有别,功能亦异,需加以甄别。如“桂丁香”为樟科植物肉桂幼嫩的果实,能温中散寒止痛;

“苦丁香”是葫芦科植物甜瓜的瓜蒂,内服可催吐;“水丁香”为柳叶菜科植物丁香蓼的全草,能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白丁香”及麻雀的粪便,能化积消翳;“荷花丁香”属木犀科植物暴马丁香,功在镇咳利水。

㈥ 中药材有哪些

常见中药材 两字 人参 人发 卜芥 儿茶 八角 丁香 刀豆 三七 三棱 干姜 干漆 广白 广角广丹 大黄 大戟 大枣 大蒜 大蓟 小蓟 小麦 小蘖 山丹 山茶 山奈 山香 山枣 山栀 山姜 山药 山楂 川羌 川军 川连 川朴 川乌 川柏 川谷 川断 川椒 川贝 川芎 马兰 马辛 马菜 马莲 马宝 马勃 马蔺 卫茅 子苓 天冬 天虫 天龙 天雄 天麻 元胡 元参 木瓜 木耳 木莲 木香 木通 木贼 木豆 木笔 木蓝 牙皂 瓦松 瓦韦 贝子 贝母 贝齿 牛至 牛黄 牛膝 牛蒡 见愁 手参 毛鸡 毛茛 毛姜 升麻 升登 丹砂 丹皮 丹参 乌茜 乌韭 乌药 乌头 乌桕 乌梅 方海 六曲 文元 文蛤 仁杞 双花 双皮 水花 水萍 水韭 水莽 水蛭 巴豆 玉桂 玉竹 玉金 甘松 甘草 甘遂 艾叶 艾片 艾蒿 石韦 石耳 石灰 石斛 石膏 石榴 石燕 石竹 石蜜 龙胆 龙齿 龙骨 龙葵 龙脑 龙眼 归尾 田螺 申姜 生地 生姜 生军 仙茅 及巳 片苓 白及 白芨 白求 白术 白芍 白芷 白英 白矾 白果 白前 白丑 白参 白苏 白降 白蜜 白蔻 白蔹 白微 玄参 半夏 地龙 地黄 地椒 地榆 地笋 地锦 杞子 朴硝 芒硝 朴硝 西瓜 西羌 列当 百合 百部 当归 当药 中草 曲莲 肉桂 肉果 朱砂 向前 竹叶 竹苓 竹沥 竹菇 竹黄 血余 血蝎 全蝎 全参 全草 合欢 合萌 守宫 冰片 决明 米仁 羊角 羊乳 羊蹄 灯草 防己 防风 红花 红根 红粉 红参 红糖 红藤 红升 豆豉 麦冬 麦芽 赤芍 赤药 赤箭 芫花 芫荽 苁蓉 砂仁 花椒 芥子 苍术 芜荑 芹菜 芡实 芦荟 芦根 芦丁 苏子 苏木 苏叶 杏仁 杠板 杜仲 杜衡 杜松 辰砂 园参 旱芹 旱莲 岗松 岗梅 牡蛎 杜桂 皂角 佛手 佛片 条苓 龟甲 龟板 忘忧 辛夷 良姜 谷芽 羌活 远志 连翘 沙参 沙棘 沉香 没药 诃子 没石 陆英 灵芝 鸡头 阿胶 阿魏 陈皮 附子 青皮 青果 青蒿 青黛 苦木 苦参 苦菜 苦酒 茄根 苡仁 茅莓 茅根 枇杷 松节 松音 松脂 松塔 松醇 郁金 虎仗 虎刺 虎骨 果导 昆布 岩陀 知母 侧柏 乳香 灸草 佩兰 狗宝 狗脊 迭达 夜合 京墨 官桂 空青 卷柏 卷丹 油葱 法夏 泽兰 泽泻 泡参 降香 饴糖 细辛 玳瑁 珍珠 荆芥 茜草 荜拔 草乌 草果 茶油 茵陈 茯苓 茯神 荠菜 荠草 莎草 莽草 药芹 茴香 胡桃 胡椒 南星 南藤 枯矾 枯草 枯芩 柳叶 柳芽 柳枝 枳壳 枳实 栀子 枸杞 柿蒂 柿霜 厚朴 砂仁 砂糖 砒石 砒霜 轻粉 虻虫 胎盘 将军 钩藤 钩吻 香附 香橼 香嵩 香茹 香薷 重楼 胆木 胆矾 胆星 脉通 独活 信石 鬼珠 鬼白 鬼刺 鬼针 食盐 炮姜 姜黄 姜汁 姜皮 前胡 首乌 洪连 扁豆 扁蓄 扁蕾 神曲 蚤休 贯众 贯仲 秦艽 秦皮 莲子 莲肉 莲房 莲芯 莲须 莪术 荷叶 荷蒂 荷梗 桂心 桂枝 荸荠 莎草 恶实 桔梗 桃仁 桃汁 盐蛇 柴胡 崖香 党参 蚌花 铁屑 铝丹 蚕砂 射干 豹骨 狼毒 拳参 益智 海马 海龙 海芋 海藻 海蛰 浮石 浮萍 通天 通草 桑叶 桑枝 桑皮 桑椹 黄芩 黄芪 黄连 黄栌 黄柏 黄精 黄藤 黄丹 黄独 黄杞 黄宣 黄蜡 黄蘖 菱角 菖蒲 菊苣 菊花 营实 萝卜 菘蓝 梅花 梅仁 梅片 雪胆 常山 野姜 野艾 野菊 野菱 蛇肉 蛇蜕 蛇莓 蚯蚓 银杏 银耳 银花 银翘 猪苓 兜铃 麻油 麻黄 麻仁 鹿角 鹿茸 商陆 商枝 续断 绥草 缘豆 琥珀 斑蛰 斑蟊 葫芦 葱白 葛根 葛花 扁蓄 落葵 栗壳 硫磺 雄黄 喜树 椒目 棕板 掌参 紫苏 紫萍 紫芝 紫草 紫苑 紫株 紫绀 紫葳 蛤壳 蛤蚧 黑丑 黑锡 黑钻 黑菜 锁阳 象贝 奥尕 猴头 滑石 寒水 童便 犀角 蒺藜 蒲黄 蒲芹 椿皮 槐米 槐实 槐花 槐角 硼砂 雷丸 蜀椒 蜈蚣 蜂房 蜂蜡 蜂蜜 腰黄 锦纹 腹皮 榧子 槟榔 酸浆 酸模 碱花 磁石 豆姜 蝉衣 熊胆 蝉蜕 辣蓼 赭石 蕤仁 蕲蛇 樟脑 稻芽 僵蚕 蝼蛄 鲤鱼 熟地 漏芦 鹤虱 薤白 薯莨 薄荷 橘白 橘皮 橘红 橘核 燕窝 靛蓝 糙苏 鲮鲤 壁虎 檀香 蒿本 爵床 藕节 礞石 瞿麦 藿香 蘑菇 鳖甲 蟾酥 麝香 三字 一见喜 一见消 一点红 一枝香 一叶萩 一条鞭 二叶律 丁子香 丁公藤 七星草 七叶莲 人中白 八月札 八角枫 八角莲 八厘麻 九里明 九里香 九龙根 九节茶 九香虫 了哥王 刀伤木 三七草 三叉苦 三分三 三白草 三枝枪 三角草 三颗针 干石斛 土木香 土贝母 土三七 土当归 土荆皮 土茯苓 土党参 土大黄 土牛膝 土人参 土木鳖 土槿皮 土鳖虫 大头陈 大血藤 大红袍 大青叶 大青盐 大力参 大力子 大风子 大贝母 大飞扬 大马勃 大黄炭 大洞果 大茶药 大茴香 大豆卷 大麻仁 大蓟炭 大腹皮 大紫草 山栀皮 山栀茶 山茱萸 山羊角 山豆根 山梗菜 山龙眼 山芝麻 山萸肉 山沉香 山崩子 山指甲 山慈姑 山道年 山鸡椒 山苍子 山海螺 千日红 千斤拨 千年健 千里光 千里明 千金正 千屈荣 千里及 千张纸 千层塔 川木香 川木通 川贝母 川白芷 川牛膝 川桐皮 川楝子 川山甲 川槿皮 川郁金 广郁金 广地龙 广木香 广地丁 广防己 广藿香 女贞子 女儿香 飞刀剑 飞扬草 飞滑石 小飞扬 小蓟炭 小网络 小石韦 小红莲 小红参 小胡麻 小兰花 小驳骨 小叶朴 小青皮 小茴香 小通草 小黄药 万年青 马蹄金 马齿苋 马前子 马尾莲 马利筋 马兰头 马兰草 马牙硝 马尿泡 马兜铃 马缨花 马槟榔 马鞭草 也白头 天冬草 天花粉 天竹子 天竺黄 天竹根 天南星 天门冬 天南星 天浆壳 天葵子 元明粉 元宝草 开金锁 云母石 云木香 云实皮 木棉花 木腰子 木槿花 木蝴蝶 木芙蓉 木藤蓼 木鳖子 木防己 木笔花 木贼花 木菠萝 木灵芝 木姜子 木患子 太子参 太阳花 五加皮 五灵脂 五味子 五指柑 五倍子 五眼果 五敛子 扎蓬果 支柱蓼 无漏子 无名子 无名异 无患子 车前子 车前草 瓦楞子 瓦垄子 瓦挖草 贝母花 丹皮炭 丹皮酚 公丁香 牛大力 牛西西 牛蒡子 书带草 毛冬青 毛诃子 月季花 月月花 风茄花 风化硝 风仙花 凤凰衣 凤尾草 乌头碱 乌贼骨 乌梢蛇 乌蔹莓 六和曲 六月雪 文旦皮 文冠木 火炭母 火麻仁 双蝴蝶 水安息 水花生 水车前 水龙骨 水牛角 水半夏 水扬梅 水蜈蚣 水蔓菁 巴豆霜 巴戟天 玉米须 功劳木 甘草节 甘草稍 甘露子 甘松香 古山龙 石灰华 石见穿 石吊兰 石决明 石龙芮 石钻子 石菖蒲 石椒草 石楠叶 石榴子 石榴皮 石硫磺 石钟乳 石荷叶 石莲子 石胡莩 石花菜 布渣叶 龙胆草 龙眼肉 龙利叶 龙牙草 龙脑香 平贝母 平地木 北豆根 北玄参 北沙参 北柴胡 北野菊 叶上珠 叶底珠 四方藤 四叶参 四季青 四方草 田三七 田基黄 田字草 甲鱼骨 生姜皮 生晒参 生石膏 生地黄 生卷柏 生谷芽 代代花 代赭石 仙人掌 仙灵脾 仙遗粮 仙半夏 仙桃草 仙鹤草 过路黄 白头须 白头翁 白芥子 白附子 白兔根 白茅根 白屈菜 白茯苓 白药子 白首乌 白扁豆 白鲜皮 白蔻仁 白贝齿 白背叶 白花蛇 白茅花 白胶木 白胶香 白商陆 白菊花 白石英 白雷丸 白河车 白马骨 白平子 白胡椒 白茄根 白木耳 白豆蔻 白蒺藜 白鲜皮 白僵蚕 鸟不宿 瓜萎仁 瓜萎子 瓜萎根 瓜子金 瓜菜仁 瓜姜皮 冬葵子 冬虫草 冬瓜皮 冬瓜仁 冬凌草 冬葵果 玄明粉 玄胡索 半夏曲 半枝莲 半边旗 半枫荷 半边莲 半天雷 汉肌松 汉宫秋 汉桃叶 对座草 母丁香 台乌药 丝瓜络 丝瓜藤 老少年 老勿大 老鹳草 老鹳嘴 老鸦瓣 吉祥草 亚麻子 亚乎奴 亚吉玛 地锦草 地肤子 地骨皮 地鳖虫 地耳草 地龙炭 地枫皮 地胆草 地栗粉 扦扦活 托盘根 西瓜皮 西洋参 西河柳 百两金 百里霜 百芯草 百药煎 百草霜 光慈姑 当门子 当归尾 当归身 虫百腊 吕宋果 回回来 肉豆末 旱莲草 肉豆蔻 肉苁蓉 丢了棒 自然铜 血余炭 合欢皮 决明子 灯芯草 安息香 农吉利 阳起石 延胡索 麦门冬 赤小豆 赤石脂 芸香草 苣英菜 花蕊石 苍耳子 苏合香 两面针 吴茱萸 牡丹皮 何首乌 皂角刺 余甘子 谷精草 龟板胶 辛夷花 连钱草 沙苑子 补骨脂 灶心土 忍冬藤 鸡内金 鸡血藤 鸡冠花 鸡骨草 青箱子 苦瓜干 苦楝皮 枇杷叶 板栗壳 板兰根 松节油 刺五加 郁李仁 罗汉果 败酱草 垂盆草 使君子 金沙藤 金钱草 金银花 金樱子 长春花 鱼腥草 狗肝菜 闹羊花 炉甘石 茯苓皮 茺蔚子 荔枝核 柏子仁 威灵仙 牵牛子 鸦胆子 骨碎补 钟乳石 复盆子 禹余粮 急性子 穿山甲 穿心莲 穿破石 孩儿参 络石藤 素馨花 莱菔子 莲子心 核桃仁 夏天无 夏枯草 鸭跖草 倒扣草 徐长卿 凌霄花 宽筋藤 高良姜 益智仁 益母草 海风藤 海金沙 海螵蛸 菟丝子 羚羊角 救必应 野菊花 蛇床子 蛇胆汁 猫爪草 鹿角胶 鹿角霜 鹿衔草 旋复花 淮山药 淫羊藿 淡豆豉 密蒙花 款冬花 葫芦茶 葶苈子 紫河车 番泻叶 寒水石 腊梅花 蓖麻子 蒲公英 路路通 鼠曲草 蔓荆子 酸枣仁 罂粟壳 薏苡仁 薄荷油 颠茄草 蟛蜞菊 糯稻根 鹰不泊 灰兜巴 西红花 四字以上 十大功劳 王不留行 冬虫夏草 五指毛桃 罗布麻叶 臭梧桐叶 紫花杜鹃 紫背天葵 鹅不食草 五字以上药材 白花蛇舌草打破碗花花 雪上一枝蒿

㈦ 张升的《离亭燕》中“蓼屿荻花洲”的“蓼”怎么读

“蓼屿荻花洲”的“蓼”读音: liǎo

“蓼屿荻花洲”释义:蓼:蓼草;荻:荻花;洲:小岛;在蓼草和荻花丛生的小岛上。

㈧ 丁香蓼的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丁香蓼的全草
【制法】:晒干备用。
【性味归经】:苦,凉。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化瘀止血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主治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炎,肾炎水肿,膀胱炎,白带,痔疮;外用治痈疖疔疮,蛇虫咬伤。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目赤肿痛;湿热泻痢,黄疸,淋痛,水肿,带下;吐血,尿血,肠风便血;疔肿,疥疮,跌打伤肿,外伤出血,蛇虫、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0.5-1两,治痢疾,鲜品可用3-4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煎汤,15-30g或泡酒。
【药理作用】:丁香蓼水提取物去除鞣质后分离得到没食子酸和诃子次酸三乙酯,体外抗菌试验证实对宋内、舒氏、鲍氏、志贺等痢疾杆菌及金葡球菌、绿脓杆菌等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中药化学成分】:本品含没食子酸(gallicacid)和诃子次酸三乙酯(triethylchebulaie)。
【选方】:
①急性肾炎水肿:丁香蓼、地胆草、车前草各30g,水煎服;或丁香蓼、星宿菜、爵床各30g,水煎服。
②泌尿道感染:丁香蓼50g,蒲公英、金丝草、猫须草各15g,水煎服。
③湿热白带:丁香蓼30g,苡米根、白鸡冠花各15g,白果10g,水煎服。
④急性喉炎:丁香蓼30g,爵床、金银花各15g,玄参10g,水煎服。
⑤痈肿:鲜丁香蓼适量,红糖少许,同捣乱,敷患处。
文献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本品全株较光滑。主根明显,长圆锥形多分枝。茎直径0.2-0.8cm,茎下部节上多须状根;上部多分枝,有棱角约5条,暗紫色或棕绿色,易折断,断面灰白色,中空。单叶互生,多皱缩,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全缘,先端渐尖,基部渐狭,长4-7cm,宽1-2cm。花1-2朵,腋生,无梗。花萼、花瓣均4裂,萼宿存,花瓣椭圆形,先端钝圆。蒴果条状四棱形,直立或弯曲,紫红色,先端具宿萼。种子细小,光滑,棕黄色。气微,味咸,微苦。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类方形细胞组成,外被单细胞非腺毛,并有5个向外突起的棱角。皮层窄。外侧2-3列细胞为厚角组织,内侧3-4列细胞形大,壁薄;近内皮层有少数纤维散在,壁厚木化。内皮层明显。韧皮部窄。木质部导管单个或2-3个相聚散在,壁木化;射线宽1-2列细胞。贿财薄壁细胞类圆形,贿中部常中空。本品薄壁细胞含少数草酸钙方晶。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均为1列类长方形细胞组成,外被非腺毛及腺鳞。栅栏组织不通过中脉,海绵组织排列疏松。主脉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窄;木质部导管呈放射状排列。主脉上,下表皮内侧有数列厚角细胞,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簇晶。
中药化学鉴定: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5ml,回流30分钟,冷却,滤过。
滤液供下列试验:
1.取滤液少许,滴于滤纸上,喷以0.1%溴酚蓝的乙醇溶液,在蓝色背景上显黄色斑点。(检查有机酸)。
2.取滤液1ml,滴加1%三氯化铁溶液1滴,显蓝黑色。(检查没食子酸)

㈨ 水丁香的功效

【水丁香的功效介绍】:
水丁香 (《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丁子蓼、红豇豆、喇叭草(《中国药植志》),水冬瓜(《福建民间草药》),水苴仔、水黄麻(《闽南民间草药》),水杨柳(《四川中药志》),田蓼草、红麻草(《湖南药物志》),水蓬砂(《贵州植药调查》),水油麻、山鼠瓜(《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柳叶莱科植物丁香蓼的全草。

【植物形态】丁香蓼一年生草本。
须根多数。
幼苗时平卧地上,或作倾卧状,后抽茎直立,长20~50厘米。
茎有棱角,多分枝,枝带四方形,至秋茎叶皆变紫红色,全体光滑无毛。
单叶互生;叶片披针形,长4~7.5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全缘,基部渐狭,叶柄长不及叶片之半。
花腋生,通常1~2朵,无梗;花萼4~5裂,裂片卵形,长约2毫米,外面有细毛,宿存;花瓣与花萼裂片同数,椭圆形,长约3毫米,先端钝圆,基部狭,作短爪状,早脱;雄蕊4~5;子房下位,外面密被短细毛,4室,花柱短,柱头单一,头状。
蒴果线状四方形,直立或微弯,两端截切,长15~20毫米,成熟时变成紫色;种子细小,光滑,棕黄色。
花期7~8月。
果期9~10月。
生长于水边。
分布福建、浙江、江苏、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采集】秋季结果时采取。

【性味】苦,凉。
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平。
②《四川中药志》:性凉,味苦涩,无毒。
③《福建中草药》:微苦辛,凉。

【功用主治-水丁香的功效】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治水肿,淋病,痢疾,白带,痈疽,疔疮。
①《中国药植志》:治红白痢疾。
②《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消肿胀。
③《泉州本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
治水肿,血淋,痈疽,疔疮,无名肿毒。
③《贵州植药调查》:清热,止咳。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选方】①治水肿:水丁香一两.酌加水煎,加些冰糖,饭前服,日两次。
(《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淋病:鲜水丁香二两,加水二碗,煎成九分,泡糖或蜂蜜,内服。
③治妇女白带,头晕,肢软足酸:鲜水丁香一两半,白鸡冠花一两。
加水二碗半,煎成-碗,去渣取汁,和猪小肚炖服,连服三次。
忌酸辣食物。
④治痈疽肿毒:鲜水丁香,洗净,合酸饭及盐少许,共捣烂敷患处。
(②方以下出《泉州本草》) ⑤治目翳:水丁香,煎水洗。
(《湖南药物志》) ⑥治咽喉炎:鲜水丁香一两。
加承煎,调糖内服。
(《泉州本草》) ⑦治外伤出血,蛇虫咬伤:水丁香叶捣烂敷患处。
(《湖南药物志》)

热点内容
百合花瓣菜 发布:2025-08-17 07:41:19 浏览:815
情人节推荐香水 发布:2025-08-17 07:41:19 浏览:626
Y型树头盆景 发布:2025-08-17 07:38:15 浏览:133
猜成语乌鸦握着一朵花 发布:2025-08-17 07:21:58 浏览:924
丁香妞妞导航 发布:2025-08-17 07:16:12 浏览:173
太原海棠罗马花园 发布:2025-08-17 07:12:27 浏览:66
花艺和服装店 发布:2025-08-17 07:11:03 浏览:166
七夕节涨价 发布:2025-08-17 06:35:15 浏览:726
荷花庄喷泉 发布:2025-08-17 06:34:44 浏览:179
怎样用圆形纸折玫瑰花 发布:2025-08-17 06:29:01 浏览: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