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牌收音机
『壹』 收音机的发展历史
矿石收音机
今天,我们习惯把那些不使用电源,电路里只有一个半导体元件的收音机统称为“矿石收音机”。矿石收音机是指用天线、地线以及基本调谐回路和矿石做检波器而组成的没有放大电路的无源收音机,他是最简单的无线电接收装置,主要用于中波公众无线电广播的接收。
1910年,美国科学家邓伍迪和皮卡尔德用矿石来做检波器,故由此而得名。由于矿石收音机无需电源,结构简单,深受无线电爱好者的青睐,至今仍有不少爱好者喜欢自己DIY和研究。但它只能供一人收听,而且接收性能也比较差,当时客观上也制约了无线电广播的普及和发展。
电子管收音机
1904年,世界上第一只电子管在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的手下诞生。人类第一只电子管的诞生,标志着世界从此进入了电子时代。
电子管是一种在气密性封闭容器(一般为玻璃管)中产生电流传导,利用电场对真空中的电子流的作用以获得信号放大或振荡的电子器件。电子管是电子时代的鼻祖,电子管发明以后,使收音机的电路和接收性能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和完善。
1930年以前,几乎所有的电子管收音机都是采用两组直流电源供电,一组作灯丝电源,一组作阳极电源,而且耗电较大,用不了多长时间就需要更换电池,因此收音机的使用成本较高。1930年前后,使用交流电源的收音机研制成功,电子管收音机才较大范围地走进人们的家庭。但是由于电子管体积大、功耗大、发热厉害、寿命短、电源利用效率低、结构脆弱而且需要高压电源的缺点,它的绝大部分用途已经基本被固体器件晶体管所取代。
晶体管收音机
晶体管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可以用于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和许多其它功能(金银铜铁等金属,它们导电性能好,叫做导体。木材、玻璃、陶瓷、云母等不易导电,叫做绝缘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就叫半导体。晶体管就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这类材料最常见的便是锗和硅两种)。
1947年12月23日,第一块晶体管在美国贝尔实验室诞生,这是20世纪的一项重大发明,是微电子革命的先声,从此人类步入了飞速发展的电子时代。
晶体管收音是一种小型的基于晶体管的无线电接收机。1954年10月18日,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投入市场,仅包含4只锗晶体管。在晶体管出现以后,收音机才开始真正普及。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末也开始研制晶体管收音机,并在70年代形成生产高潮。德国根德,日本索尼,荷兰菲利普以及国产的红灯、牡丹、熊猫等著名品牌的老收音机,就是这段历史的佐证。1958年,我国第一部国产半导体收音机研制成功。
晶体管收音机以其耗电少,不需交流电源,小巧玲珑,使用方便而赢得人民的喜爱,并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并成为最普及和廉价的电子产品。
晶体管是现代历史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晶体管发明以后,电子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尤其是PN结型晶体管的出现,开辟了电子器件的新纪元,引起了一场电子技术的革命。
集成电路收音机
1958年9月12日,美国人杰克基尔比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从此,集成电路逐渐取代了晶体管,使微处理器的出现成为了可能,奠定了现代微电子技术的基础,也为现代信息技术奠定了基础,开创了电子技术历史的新纪元,让我们习以为常一切电子产品的出现成为可能。
在一块几平方毫米的极其微小的半导体晶片上,将成千上万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包括连接线做在一起,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电路功能的器件来使用的电子元件,叫做“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引出线和焊接点少,寿命长,可靠性高,性能好等优点,同时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本质上,集成电路是最先进的晶体管,集成电路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用集成电路来装配电子设备,其装配密度比晶体管可提高几十倍至几千倍,设备的稳定工作时间也可大大提高。
我国在1982年,出现了集成电路收音机。
DSP收音机
DSP技术收音机就是无线电模拟信号由天线感应接收后,在同一块芯片里放大,然后转化为数字信号,再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然后还原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的新型收音机。DSP技术的本质是用“软件无线电”代替“硬件无线电”,它大大降低了收音机制造业的门槛。 1923年1月23日
美国人奥斯邦氏与华人曾君创办中国无线电公司,通过自建的无线电台首次在上海播送广播节目,同时出售收音机。全市有500多台收音机接收该电台广播节目,这是上海地区出现的最早一批收音机。之后,随着广播电台不断的建立,收音机在上海地区逐渐兴起,均为舶来品,以美国出品最多,其种类一是矿石收音机,二是电子管收音机,市民多喜用矿石收音机。
1924年8月
北洋政府交通部公布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定,允许市民装用收音机。市民中装置收音机者渐起,其方法以再生式线路联接为多。同年8月,上海俭德储蓄会颜景焴采用超外差式线路联接法装置收音机成功。翌年10月,亚美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在松江图书馆内,试验组装的矿石收音机与电子管收音机获得成功,不仅收到上海电台的无线电电波,同时也收到日本电台所播的音乐节目。
1933年10月
亚美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了1001号矿石收音机,外形小巧美观,价格低廉,收音良好,受到市民欢迎。1935年10月,该公司生产出第一台1651型超外差式五灯收音机。该机除电子管和碳质电阻外,所用的高周与中周变压器及电源变压器和线圈均自行设计制造。此后,一批无线电制造厂相继生产收音机。其中以中雍无线电机厂规模较大,仅次于亚美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1936年生产出标准三回路一灯收音机收音机与直流三灯收音机等产品。此外,尚有华昌无线电机厂、亚尔电工社等,都先后生产过一灯到五灯收音机。虽然生产手段较落后,产品数量不多,但这些产品在国内无线电制造业中占有一定地位。
1936年
随着广播电台事业的发展,收音机在全市逐步普及,总数约在10万台以上,但几乎都是国外制品,使得国内民族无线电制造业发展缓慢。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无线电制造业进一步受到打击。1942年,侵沪日军禁止市民使用七灯以上的收音机,并强迫市民拆除收音机的短波线圈,各无线电制造厂在日伪统治下,生产陷于停滞状态。
1945年
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民族无线电制造业重新得到恢复,同时又发展了一批新的无线电厂商。1947年年底,上海电器工商业共有590家,其中无线电工商业为235家。同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在上海建立研究所,制成资源牌台式和落地式八灯高档收音机。但由于官僚资本企业从国外进口大批成套无线电零件,低价销售组装收音机,给民族无线电制造业带来新的打击。至上海解放前夕,上海电讯工业约有30%以上工厂处于停工与半停工状态,从事收音机及其零件制造的仅剩7家工厂和工场,从业人员共113人。顺便说一句,亚美和中雍是当年上海乃至全国无线电行业的老大,而亚尔的电灯泡当时可是绝对的名牌哦。
『贰』 牡丹6410收音机开机后有沙沙声音,但收不到台,请问是怎么回事
亲,你看一下频道上是长波还是短波,字母是am还是fm。ams频道上一般电台较少,fm上的多一些。另外,附近有无干扰源,有的话,尽量避开。
『叁』 推荐一款能收到FM72MHz的收音机
索尼 SONY
ICF-5500
ICF-5800
ICF-6800
ICF-7600G 港人的评价
ICF-7600GR
ICF-SW77
TR-72
松下 PANASONIC
National-2200
根德 GRUNDIG
Satellit-400
Satellit-500
Satellit-650
Satellit-700
Satellit-800
Yacht Boy YB-300
Yacht Boy YB-400
Yacht Boy YB-500
日立 HITACHI
KH-2200
KH-WS1
菲利谱 PHILIPS
D-2999
Yeasu
FRG-7700
Realistic
DX-302
AX-190
牡丹 MUDAN
2241
三进 SANGEAN
ATS-909 (港人的评价)
『肆』 怎样收藏古董收音机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就是收藏收音机的,虽然不是狂热,但兴趣也不低。
我以我收藏的点来说明。第一个是确定收音机的收藏范围,世界上的收音机实在是太多了,不可能看到一台收一台,所以要有注重。收音机里面可以分国产和国外的,一般来说都是收藏国产的,毕竟这个有历史渊源。其次是确定收藏电子管的还是晶体管的,电子管的以我入道这几年来看,除了一些常见机子,现在很少见了,特别是那种直流电子管机子,出来一台就是高价,没有经济实力还是少接触。所以现在刚入道的很多还是收藏晶体管的。
而晶体管机子里面也是有很多收藏热点的。比如说从元件来看。一般有空气可变电容,草帽管(三极管的早期一种形式,还有另一种,就是上海厂家早期的礼貌管),还有按外型来说,袖珍式,便携式,台式的。
这些机子里面有个目前很热的收藏类型-红机,所谓的红机,说到底就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各个厂家为了拍老毛的马屁,弄得老毛语录在机子上,这些机子现在很热,所以个人建议初始爱好者还是不要接触。
还有一个是特级机,一级机得,比如熊猫B11,红灯733等,这些机子目前是热炒类型,指不定啥时跌都有可能。
收音机收藏里面还有一个是厂家和生产时间,可以想象的是大厂家,比如上海无线电二厂,三厂,四厂,北京无线电厂,南京无线电厂等这些厂子的机子只要年代早,一般都挺贵的,毕竟大家都知道,还有一些就是小厂子出的,如果不是很了解这些行情,还是尽量克制自己,不要贸然买收音机,不然到时会后悔。
个人建议新入行的,可以选择常见的机子,比如熊猫B802-1,牡丹/红旗8402,红旗703,红旗5401,红旗803/804等,这些机子都是不错的,生产年代也早,价格也便宜,一般品相好点的200块以内就可买到。
差不多能想到的就这些,关键还是先多看,看多了再下手
『伍』 一台用电池的小型收音机的使用寿命多长
如果不是人为损坏,收音机的使用寿命决定于几个磨损元件,按照故障率从高到低排,有:波段开关、电位器、可变电容器。如果只有中波,寿命可以更长些。本人一台牡丹6管分立元件锗管半导体收音机是1978年产品,现在波段开关没法更换,焊死在中波,电位器换过一次,双联可变电容尚未失效,因为旋转噪声大最近刚更换,一切工作均正常,且不存在任何不良迹象,似乎可以无限期的使用下去。
『陆』 我有一台牡丹牌711电子管收音机现在能卖多少钱
看卖给谁了。
卖给收废品的,10元就不错了。
卖给收藏的,好的(能收音)可达100元。
『柒』 收音机什么牌子的好
德生是比较好的品牌了,你喜欢吧,下面都是品牌机子来的..
国产老收音机品牌
一、电子管收音机:
祖国 北京 天津 上海 武汉 中苏 101 (一○一)
飞乐 红灯 美多 春雷 凯歌 宝石 工农兵 红旗 和平
中原 太湖 泰州 黄山
长江 黄河 海河 珠江 东湖 大桥 天坛
红星 卫星 电子 宇宙 红波 电讯 远程 东方红 强声
熊猫 百灵 海燕 云燕 飞鸽 雄鸡 金凤 莺歌 鹦鹉 凤凰
牡丹 梅花 红叶 海棠 茶花 野玫瑰
公利 开利 利闻 亚美 新时代 三勤
二、晶体管收音机:
祖国 北京 天津 上海 武汉 101 (一○一)
飞乐 红灯 美多 春雷 凯歌 宝石 工农兵 红旗 军号
太湖 黄山 长江 黄河 海河 珠江 东湖 大桥 天坛
红星 卫星 红波 东方红
熊猫 百灵 海燕 云燕 飞鸽 杜鹃 莺歌 燕舞 鹦鹉
牡丹 梅花 红叶 海棠 茶花
公利 开利 利闻 亚美 新时代 珠江
当前国产收音机品牌
德生、 德劲、安健、 凯隆、福生、凯迪、金业、 雷登、智能达、 曼波、三乐、 凯德宝、 易凡、 宝丽多(东莞石排金山电子厂)、欧电、忆丰、三圳星、 日升宝、达宇、 沣钿、正力、 达宇达、 理丹、日电、熊猫、 珠江、奥多、 榕杰、极典、 乐信(佳电)
『捌』 七十年代最流行的收音机是什么牌子
七十年代电子管收音机是牡丹和红灯比较流行,熊猫和上海档次较高。
『玖』 牡丹牌MT205双卡立体声收录机
曾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麋全国的畅销产品!现在已经属于淘汰品了!最多只值个废品收购价!!
『拾』 193几年有没有收音机
矿石收音机
今天,我们习惯把那些不使用电源,电路里只有一个半导体元件的收音机统称为“矿石收音机”。矿石收音机是指用天线、地线以及基本调谐回路和矿石做检波器而组成的没有放大电路的无源收音机,他是最简单的无线电接收装置,主要用于中波公众无线电广播的接收。
1910年,美国科学家邓伍迪和皮卡尔德用矿石来做检波器,故由此而得名。由于矿石收音机无需电源,结构简单,深受无线电爱好者的青睐,至今仍有不少爱好者喜欢自己DIY和研究。但它只能供一人收听,而且接收性能也比较差,当时客观上也制约了无线电广播的普及和发展。
电子管收音机
1904年,世界上第一只电子管在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的手下诞生。人类第一只电子管的诞生,标志着世界从此进入了电子时代。
电子管是一种在气密性封闭容器(一般为玻璃管)中产生电流传导,利用电场对真空中的电子流的作用以获得信号放大或振荡的电子器件。电子管是电子时代的鼻祖,电子管发明以后,使收音机的电路和接收性能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和完善。
1930年以前,几乎所有的电子管收音机都是采用两组直流电源供电,一组作灯丝电源,一组作阳极电源,而且耗电较大,用不了多长时间就需要更换电池,因此收音机的使用成本较高。1930年前后,使用交流电源的收音机研制成功,电子管收音机才较大范围地走进人们的家庭。但是由于电子管体积大、功耗大、发热厉害、寿命短、电源利用效率低、结构脆弱而且需要高压电源的缺点,它的绝大部分用途已经基本被固体器件晶体管所取代。
晶体管收音机
晶体管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可以用于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和许多其它功能(金银铜铁等金属,它们导电性能好,叫做导体。木材、玻璃、陶瓷、云母等不易导电,叫做绝缘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就叫半导体。晶体管就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这类材料最常见的便是锗和硅两种)。
1947年12月23日,第一块晶体管在美国贝尔实验室诞生,这是20世纪的一项重大发明,是微电子革命的先声,从此人类步入了飞速发展的电子时代。
晶体管收音是一种小型的基于晶体管的无线电接收机。1954年10月18日,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投入市场,仅包含4只锗晶体管。在晶体管出现以后,收音机才开始真正普及。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末也开始研制晶体管收音机,并在70年代形成生产高潮。德国根德,日本索尼,荷兰菲利普以及国产的红灯、牡丹、熊猫等著名品牌的老收音机,就是这段历史的佐证。1958年,我国第一部国产半导体收音机研制成功。
晶体管收音机以其耗电少,不需交流电源,小巧玲珑,使用方便而赢得人民的喜爱,并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并成为最普及和廉价的电子产品。
晶体管是现代历史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晶体管发明以后,电子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尤其是PN结型晶体管的出现,开辟了电子器件的新纪元,引起了一场电子技术的革命。
集成电路收音机
1958年9月12日,美国人杰克基尔比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从此,集成电路逐渐取代了晶体管,使微处理器的出现成为了可能,奠定了现代微电子技术的基础,也为现代信息技术奠定了基础,开创了电子技术历史的新纪元,让我们习以为常一切电子产品的出现成为可能。
在一块几平方毫米的极其微小的半导体晶片上,将成千上万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包括连接线做在一起,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电路功能的器件来使用的电子元件,叫做“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引出线和焊接点少,寿命长,可靠性高,性能好等优点,同时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本质上,集成电路是最先进的晶体管,集成电路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用集成电路来装配电子设备,其装配密度比晶体管可提高几十倍至几千倍,设备的稳定工作时间也可大大提高。
我国在1982年,出现了集成电路收音机。
DSP收音机
DSP技术收音机就是无线电模拟信号由天线感应接收后,在同一块芯片里放大,然后转化为数字信号,再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然后还原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的新型收音机。DSP技术的本质是用“软件无线电”代替“硬件无线电”,它大大降低了收音机制造业的门槛。
中国发展
1923年1月23日
美国人奥斯邦氏与华人曾君创办中国无线电公司,通过自建的无线电台首次在上海播送广播节目,同时出售收音机。全市有500多台收音机接收该电台广播节目,这是上海地区出现的最早一批收音机。之后,随着广播电台不断的建立,收音机在上海地区逐渐兴起,均为舶来品,以美国出品最多,其种类一是矿石收音机,二是电子管收音机,市民多喜用矿石收音机。
1924年8月
北洋政府交通部公布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定,允许市民装用收音机。市民中装置收音机者渐起,其方法以再生式线路联接为多。同年8月,上海俭德储蓄会颜景焴采用超外差式线路联接法装置收音机成功。翌年10月,亚美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在松江图书馆内,试验组装的矿石收音机与电子管收音机获得成功,不仅收到上海电台的无线电电波,同时也收到日本电台所播的音乐节目。
1933年10月
亚美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了1001号矿石收音机,外形小巧美观,价格低廉,收音良好,受到市民欢迎。1935年10月,该公司生产出第一台1651型超外差式五灯收音机。该机除电子管和碳质电阻外,所用
收音机
的高周与中周变压器及电源变压器和线圈均自行设计制造。此后,一批无线电制造厂相继生产收音机。其中以中雍无线电机厂规模较大,仅次于亚美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1936年生产出标准三回路一灯收音机收音机与直流三灯收音机等产品。此外,尚有华昌无线电机厂、亚尔电工社等,都先后生产过一灯到五灯收音机。虽然生产手段较落后,产品数量不多,但这些产品在国内无线电制造业中占有一定地位。
1936年
随着广播电台事业的发展,收音机在全市逐步普及,总数约在10万台以上,但几乎都是国外制品,使得国内民族无线电制造业发展缓慢。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无线电制造业进一步受到打击。1942年,侵沪日军禁止市民使用七灯以上的收音机,并强迫市民拆除收音机的短波线圈,各无线电制造厂在日伪统治下,生产陷于停滞状态。
1945年
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民族无线电制造业重新得到恢复,同时又发展了一批新的无线电厂商。1947年年底,上海电器工商业共有590家,其中无线电工商业为235家。同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在上海建立研究所,制成资源牌台式和落地式八灯高档收音机。但由于官僚资本企业从国外进口大批成套无线电零件,低价销售组装收音机,给民族无线电制造业带来新的打击。至上海解放前夕,上海电讯工业约有30%以上工厂处于停工与半停工状态,从事收音机及其零件制造的仅剩7家工厂和工场,从业人员共113人。顺便说一句,亚美和中雍是当年上海乃至全国无线电行业的老大,而亚尔的电灯泡当时可是绝对的名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