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特点
㈠ 牡丹花的特点描写怎么写
牡丹花的特点描写:
牡丹花从外形上看花色丰富、花型饱满、花色艳丽,观赏价值极高,被誉为花中之王,深受喜爱。现在栽培的品种繁多,有单瓣和重瓣两种。
从生长习性上看,适应能力强,在我国很多地区都可正常生长开花。喜欢温暖、光照足且稍微干燥的环境,惧怕水涝,栽培期间要注意土壤中的水分,一旦积水容易沤根。
分布范围:
中国牡丹资源特别丰富,根据中国牡丹争评国花办公室专组人员调查,中国滇、黔、川、藏、新、青、甘、宁、陕、桂、湘、粤、晋、豫、鲁、闽、皖、赣、苏、浙、沪、冀、内蒙古、京、津、黑、辽、吉、海、南、港、台等地均有牡丹种植。大体分野生种、半野生种及园艺栽培种几种类型。
牡丹栽培面积最大最集中的有菏泽、洛阳、北京、临夏、彭州、铜陵县等。通过中原花农冬季赴粤、闽、浙、深圳、海南进行牡丹催花,促使了牡丹在以上几个地区安家落户,使牡丹的栽植遍布了中国各省市自治区。
㈡ 牡丹芳纪的特点
牡丹芳纪的特点:
植株小巧玲珑,花型简洁素雅,观赏性很高。
但肉质根怕涝,干透浇水,喜散射光,比较耐阴,放室内明亮处通风处。
牡丹芳纪是我国于1949年从日本引进的品种,并且在红系牡丹中颜色最深,由于饱和色度高,有时看上去甚至是红的发紫,并且有着浓郁的花香味,芳纪植株高大,一般在花开以后,常常是根据叶脉的纹路来辨别,花属蔷薇型,株型直立,抗性好,芳纪花朵紧密、鲜艳夺目,非常适合鲜切花,有着很强的观赏性。
芳纪为中花品种,唐代李山甫曾以诗“数苞鲜艳火中出,一片异想天上来”,来形容芳纪牡丹。
牡丹“芳纪”是其纯正深红花色和荷花型挺立直上又硕大的花姿,深得广大赏花者的喜爱。现在上海辰山植物园、上海植物园、古漪园、漕溪公园和去年才种植的天山公园等都栽植了“芳纪”。
然此花开得最好的认为是漕溪公园。
该园种植牡丹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在大草坪一角花坛上栽种十株左右芳纪,由于引种时间较长,护养管理到位,因而长势良好,有的株高1.5公尺以上,花朵紧密,鲜艳夺目。
㈢ 牡丹花的特点
牡丹花有花中之王的称号,这和它雍容华贵的造型也有关系。其花在枝顶单生,花瓣有单瓣和重瓣两种。颜色多种多样,有白色、粉色、紫色和红色等等。叶子通常为复叶,在枝顶可能有小叶,形状为宽卵形,表面无毛,背面有白粉。
㈣ 牡丹的特点是什么
1、牡丹花的特点之荷花型:花瓣4-5轮,20-25片,花瓣宽大,形状大小近似,排列清晰,雌蕊发育正常,结实能力强,但个别品种偶有雄蕊或雌蕊柱头瓣化现象。
2、牡丹花的特点之皇冠型:外花瓣2-5轮,宽大平展,雄蕊大部分或全部瓣化成细碎曲皱花瓣,瓣群周密高耸,形似皇冠。内花瓣排列不规则,瓣间常杂有正常雄蕊或退化中的雄蕊,瓣间也常残留有花药;雌蕊退化或瓣化,偶有结实。
3、牡丹花的特点之绣球型:雄蕊充分瓣化,内外瓣形状大小近似,拥挤隆起,呈球形;雌蕊基本或全部退化或瓣化,无结实能力。
(4)牡丹特点扩展阅读:
牡丹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上百个品种。"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牡丹的叶柄凹处多为暗紫、紫红、灰褐、黄绿等不同颜色,叶柄也有粗细、硬软、长短之分,长者可达40cm,短者不过10cm;叶柄的长短,特别是叶柄和枝条夹角的大小因品种不同差异较大,同时对花的观赏价值影响也较大,叶柄与枝夹角大,叶面平展或下垂,叶也较稀,如“墨魁”,花朵均着生在叶丛之上,形成花美叶秀,相得益彰的观赏价值;相反,叶柄较短,叶柄与枝条夹角较小,因枝叶紧密,花朵常藏在叶丛中,造成“叶里藏花”现象,大大降低了观赏价值。
㈤ 牡丹有什么特点
牡丹寓意“富贵”,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牡丹花主要用于观赏之用,它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现在这一地区尚有野生单瓣品种存在。河南洛阳、山东菏泽的牡丹最富盛名。
牡丹与芍药的花型、叶片非常相似,但并不属于一种木本。牡丹是灌木木本,芍药是蓄根草本,牡丹于5月初开花,芍药花期要晚一些,这是它们的主要区别。芍药原产于中国北部及西伯利亚一带,更耐寒。在英语和其他欧洲语言中,牡丹和芍药是同一个词。汉中是中国最早人工栽培牡丹的地方,为落叶亚灌木。喜凉厌热,宜燥惧湿,可耐-30℃的低温,在年平均相对湿度45%左右的地区可正常生长。喜阴,亦不耐阳。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或砂土壤,忌粘重土壤或低温处栽植。花期一般在4~5月。多采用嫁接方法进行栽培,根系肉质强大,少分枝和须根。株高1~3m,老茎呈灰褐色,当年生枝黄褐色。二回三出羽状复叶,互生。花单生茎顶,花径10~30cm,花色有白、黄、粉、红、紫及复色,有单瓣、复瓣、重瓣和台阁性花。花萼有5片。
牡丹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其生长缓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间;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长度一般在0.5~0.8米,极少数根长度可达2米;根皮和根肉的色泽因品种而异;枝干直立而脆,圆形,为从根茎处丛生数枝而成灌木状,当年生枝光滑、草木,黄褐色,常开裂而剥落;叶互生,叶片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枝上部常为单叶,小叶片有披针、卵圆、椭圆等形状,顶生小叶常为2~3裂,叶上面深绿色或黄绿色,下为灰绿色,光滑或有毛;总叶柄长8~20厘米,表面有凹槽;花单生于当年枝顶,两性,花大色艳,形美多姿,花径10~30厘米;花的颜色有白、黄、粉、红、紫红、紫、墨紫(黑)、雪青(粉蓝)、绿、复色十大色;雄雌蕊常有瓣化现象,花瓣自然增多和雄、雌蕊瓣化的程度与品种、栽培环境条件、生长年限等有关;正常花的雄蕊多数,结籽力强,种子成熟度也高,雌蕊瓣化严重的花,结籽少而不实或不结籽,完全花雄蕊离生,心皮一般5枚,少有8枚,各有瓶状子房一室,边缘胎座,多数胚珠,骨果五角,每一果角结籽7~13粒,种子类圆形,成熟时为共黄色,老时变成黑褐色,成熟种子直径0.6~0.9厘米,千粒重约400克。
牡丹从野生花木变为家种花木后,由于环境条件变化和人工选育和栽培。除花色、花型、花期早晚有变异外,就连株的形态、根的长短、粗细、叶的色泽、形状等方面也发生了变异。
㈥ 牡丹的特点有哪些
Paeonia suffruticosa牡丹又名木芍药、洛阳花、花王,是我国特产的名贵花卉。它雍容华丽,艳冠群芳,被誉为“花王”、“国色天香”。它象征着吉祥、幸福、繁荣昌盛,故有富贵花之美称。
秦朝以前牡丹、芍药不分。唐朝牡丹栽培盛行,被视为国花,长安成为种植中心;宋代牡丹中心移洛阳,有牡丹种中州,洛阳第一之说;在蜀,天彭牡丹为第一,南宋在杭州得到发展,明代牡丹移到亳州和曹州,清代建都北京,牡丹逐渐兴盛。
神州牡丹处处奇,西南滇、贵、川、藏,有许多牡丹珍稀的野生种,以丽江粉、彭州紫、丹景红、玉重楼等著名;西北陕甘宁以紫斑牡丹中的富贵红、河州紫、绿蝴蝶较名贵;黄河中下游的豫、鲁、晋,以姚黄、魏紫、冠世美玉、白雪塔为珍品;江、浙、皖等省丹凤为当地野生种,以玉楼春、紫平头、粉玉楼、紫蝴蝶、凤丹及枯枝牡丹等为代表的生态型品种。牡丹花色、花型多变,如丽蝶飞舞,似彩球轻弹,似佳人舞东风,如玛瑙托金杯,可栽在庭院,配以湖石芳草,富有画意。牡丹花瓣可食,根加工成丹皮,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效。
㈦ 牡丹花的特点有哪些
中国牡丹主产地一为山东菏泽,二为河南洛阳。目前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栽培。但仍以菏泽和洛阳品种最多,栽培面积最大,并有出口。牡丹花可分为三类十二型。即单瓣类、重瓣类、重台类。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托桂型、金环型、皇冠型、绣球型、菊花台阁型、蔷薇台阁型、皇冠台阁型、绣球台阁型。
㈧ 牡丹花的特点是什么
牡丹花的特点如下:
1、单瓣型
此类牡丹花的特点是花瓣2-3轮,10-15片,宽大平展,雄蕊200-300个,雌蕊4-6枚,雄、雌蕊发育正常,结实能力强。此类花型以鸦片紫、石榴红、凤丹白等品种为代表。
2、荷花型
荷花型牡丹花特点是花瓣4-5轮,20-25片,花瓣宽大,形状大小近似,排列清晰,雌蕊发育正常,结实能力强,但个别品种偶有雄蕊或雌蕊柱头瓣化现象。其中为代表是似荷莲、锦云红、玉板白。
3、皇冠型
皇冠型牡丹花外花瓣2-5轮,宽大平展,雄蕊大部分或全部瓣化成细碎曲皱花瓣,瓣群周密高耸,形似皇冠。内花瓣排列不规则,瓣间常杂有正常雄蕊或退化中的雄蕊,瓣间也常残留有花药;雌蕊退化或瓣化,偶有结实。
4、绣球型
绣球型牡丹花的雄蕊充分瓣化,内外瓣形状大小近似,拥挤隆起,呈球形;雌蕊基本或全部退化或瓣化,无结实能力。最为代表是豆绿、绿香球。
5、菊花型
菊花型的牡丹花花瓣6轮以上,花瓣形状相似,排列整齐,层次分明,自外向内逐渐变小,并偶有瓣化,雌蕊5-11枚,正常生长或退化变小。最为代表品种为玫瑰红、从中笑、银红巧对。
6、金环型
金环型牡丹花外花瓣2-3轮,宽大平展,花朵中心有部分雄蕊瓣化成狭长直立大花瓣,中心花瓣与外轮花瓣之间有一圈正常雄蕊成金环状,雌蕊正常或稍有瓣化,具有结实力差。代表品种为白天娥、粉面桃花、玉美人。
牡丹花特征
1、外形特征
牡丹花素来有花中之王的称号,那么牡丹花有什么特点呢,雍容华贵颜色艳丽,通常其花朵在枝条的顶部单生生长,品种有单瓣以及重瓣之分,颜色丰富多彩,其中有粉色、白色、紫色以及红色等各种颜色,叶片为宽卵形状,表面是没有绒毛,背面有白色的粉状覆盖。
2、生长习性
牡丹花在我国各地均有种植,有着很高的适应能力,喜欢在温暖并且干燥的环境的生长,植株也耐半阴,有着一定的耐寒能力,日常在养殖的过程中切不可浇水过多,否则很容易出现烂根的现象,温度可以保持在17℃~20℃之间,可以使其快速的生长。
㈨ 牡丹花的特点是什么
牡丹花的外形是娇艳的,花单生枝顶,直径10-17厘米;花梗长4-6厘米;苞片5,长椭圆形,大小不等;萼片5,绿色,宽卵形,大小不等;
花瓣5,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长5-8厘米,宽4.2-6厘米,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雄蕊长1-1.7厘米,花丝紫红色、粉红色,上部白色,长约1.3厘米,花药长圆形,长4毫米;
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顶端有数个锐齿或裂片,完全包住心皮,在心皮成熟时开裂;心皮5,稀更多,密生柔毛。蓇葖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