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丁香油去痤疮

丁香油去痤疮

发布时间: 2022-01-11 18:40:42

❶ 痤疮有什么金方

痤疮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好发于面、背、胸等富含皮脂腺的部位。中医称之为肺风粉刺、面粉渣、酒刺、粉花疮等。
本病的临床表现为:多发于15~30岁的青年男女,皮损初始为粉刺,分开放性及闭合性两种。开放粉刺亦称黑头粉刺,闭合粉刺亦称白头粉刺。粉刺可发展为炎性丘疹、脓丘疹或脓疱、结节及囊肿等。临床上常以炎性丘疹最多见,亦可数种皮损并存,伴轻微痒痛,病程慢性,时轻时重,常持续数年或到中年缓解而愈。
(一)内治方【方一】清上防风汤【来源】《万病回春》【组成】黄连、黄芩、栀子、荆芥、防风、川芎、桔梗、枳壳、薄荷、生甘草各6克,白芷、连翘各10克。
【功效】清热解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竹叶柳蒡汤【来源】《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组成】干柳枝30克,荆芥、蝉蜕、薄荷、淡竹叶各8克,炒牛蒡子、玄参、麦门冬各10克,知母、葛根各15克,生甘草6克。
【功效】清肺透邪,宣通气机。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清上黄芩汤【来源】陕西中医,1985;6(6)
【组成】黄芩、金银花、荆芥、玄参、生地黄、白芷、牛蒡子各10克,粉葛根15克,红花3克,甘草5克。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疏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四】三皮四物汤【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1988:(3)
【组成】地骨皮,白鲜皮,牡丹皮,生地黄,赤芍,当归,川芎,川牛膝。
【功效】调营和血。
【用法】水煎服,日1剂。一般于月经净后12~15天服药,连服6~9剂。共服3个月经周期。闭经者服完9剂,间隔20天后再服9剂。
【备注】忌用香粉或化妆品。
【方五】消痤洁荣丸【来源】黑龙江中医药,1990:(6)
【组成】马齿苋30克,黄芩15克,栀子15克,丹参30克,赤芍15克,当归15克,苦参15克,茯苓15克。
【功效】清热泻火,凉血化瘀。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六】增液承气汤加味【来源】湖北中医杂志,1991:(1)
【组成】玄参15克,麦门冬12克,生大黄10克,生地黄20克,芒硝6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生山楂10克。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养阴。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备注】取药渣,另加芒硝44克,白花蛇舌草120克,加水1升,煎水熏洗患处,每日4~5次,每次20分钟,20天为1疗程。
【方七】枇杷菊花粥【来源】《男女奇效良方》【组成】枇杷叶9克,菊花9克,生石膏15克,粳米60克。
【功效】清胃泻肺。
【用法】诸药用布包好,加水3碗煎成2碗,再入粳米煮熟。每日1剂,日服三次,连服10~15剂。
【方八】桃仁山楂粥【来源】《男女奇效良方》【组成】桃仁9克,山楂9克,贝母9克,荷叶半张,粳米60克。
【功效】活血化瘀,消痰软坚。
【用法】先把前四味药煎成汤,去渣后加入粳米煮粥。每日1剂,日服三次,共服30天。
【方九】验方一【来源】《妙方神医》【组成】枇杷叶9克,桑白皮9克,黄连6克,牡丹皮6克,黄芩9克,甘草6克。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消疮。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验方二【来源】《妙方神医》【组成】玄参12克,生地黄15克,黄芩8克,生石膏12克,制大黄9克,侧柏叶12克,生山楂12克,桑白皮9克,蝉蜕6克。
【功效】养阴清热,通腑泄浊。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一】验方三【来源】《妙方神医》【组成】连翘、川芎、白芷、黄芩、黄连、寸冬、荆芥、桑白皮、栀子、贝母、甘草各3克。
【功效】清热解毒,养阴化痰。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备注】饭后服用。
【方十二】验方四【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枇杷叶、黄芩、生地黄、山栀子各9克,桑白皮、茵陈各12克,生石膏30克,知母、蝉蜕、生甘草各6克。
【功效】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三】验方五【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蒲公英、生薏苡仁、车前草、茵陈、黄芩各12克,生地黄30克,赤芍、黄柏、山栀子各9克,生大黄、生甘草各6克。
【功效】滋阴养血,利湿解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四】验方六【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枇杷叶、桑白皮、金银花、夏枯草、黄芩各12克,生甘草6克,海浮石15克。
【功效】清肺化痰,清热解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五】验方七【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白花蛇舌草60克,生枇杷叶15克,当归、生山栀子、黄柏各9克,黄连、甘草各3克,桑白皮12克。
【功效】清热解毒,下气和胃。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六】验方八【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党参、茯苓、白术、淮山药、车前子、白花蛇舌草、陈皮各10克,白芥子、姜半夏、丹参各6克。
【功效】清热解毒,健脾化痰。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七】验方九【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白花蛇舌草30克。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热。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八】验方十【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桑白皮、枇杷叶、焦山栀子、连翘、赤芍各9克,黄芩、牡丹皮、红花、凌霄花各6克,生地黄、金银花、冬瓜仁各12克。
【功效】清肺解毒,利湿解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九】验方十一【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姜半夏、连翘、丹参、茯苓各12克,陈皮、浙贝母各9克,桃仁、苍术、当归尾、红花、生地黄、赤芍各6克,酒大黄4.5克,升麻3克。
【功效】理气化痰,活血解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验方十二【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冬瓜子、柏子仁、茯苓、冬瓜仁各10克。
【功效】利水通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一】验方十三【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木兰皮10克,栀子仁12克。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二】验方十四【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麻黄、杏仁各10克,炙甘草6克。
【功效】宣肺解表,补益中气。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三】验方十五【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龙骨、牡蛎各30克,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蒲公英、天葵子各10克。
【功效】平肝潜阳,清热解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四】验方十六【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川芎、当归、赤芍、生地黄、防风、葛根、天花粉、连翘,红花各3克,黄芩6克,薄荷1.5克。
【功效】养血活血,清热解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五】验方十七【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连翘、白芷、黄连、荆芥、桑白皮、贝母、甘草各6克,栀子、黄芩各9克。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化痰。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六】验方十八【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桑白皮、当归、枇杷叶、黄芩、栀子、茜草、丹参各15克,连翘20克,白花蛇舌草25克。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七】枇杷清肺饮加减【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枇杷叶、桑白皮各15克,党参、甘草、黄连、黄柏、黄芩、益母草各9克。
【功效】清肺胃热,养阴利肺。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八】疏肝活血汤加减【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柴胡、薄荷、黄芩、栀子、当归尾、赤芍、红花、莪术、陈皮各9克,甘草6克。
【功效】疏肝清热,活血化瘀。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九】化瘀散结丸加减【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昆布、海藻,炒三棱、夏枯草、陈皮、制半夏各10克,当归尾、赤芍、桃仁、红花各6克,益母草、金银花各12克。
【功效】活血化瘀,消痰软坚。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十】仙方活命饮加减【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金银花、天花粉、贝母、乳香、没药、穿山甲、黄芪各12克,陈皮、防风、当归、黄芩各10克。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散结。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十一】凉血清肺饮加减【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生地黄、生石膏各30克,牡丹皮、赤芍、黄芩、知母、泽兰、香附各10克,桑白皮、枇杷叶各12克,甘草6克。
【功效】凉血清肺,化瘀理气。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十二】痤愈汤加减【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荆芥12克,防风、桔梗、当归、枳壳、栀子、连翘各9克,甘草、黄芩、黄连、川芎、白芷各6克,薄荷3克。
功能:疏风清肺散热。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十三】茵陈蒿汤加减【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茵陈30克,栀子、黄芩、益母草、大青叶、白鲜皮各12克,大黄、甘草各6克。
【功效】清热化湿通腑。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十四】痤一方【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生地黄、生石膏各30克,牡丹皮、赤芍、黄芩、枇杷叶、桑白皮各10克,甘草6克。
【功效】清肺胃经热。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十五】痤二方【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当归、川芎、赤芍、陈皮、红花、黄芩各10克,甘草6克,生地黄15克。
【功效】凉血活血。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十六】痤疮汤【来源】《新编处方药物手册》【组成】生地黄、牡丹皮、红花、当归、香附、三棱、赤芍、益母草、荆芥穗炭、乌药、地肤子。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用法】每日1剂,水煎2遍约得药液300毫升,分2次服。
【方三十七】痤疮饮【来源】《疑难杂症验方》【组成】白蒺藜12克,生海蛤18克(先煎),牡丹皮6克,金银花12克,地丁15克,地榆15克,龙胆草12克,白鲜皮12克,滑石块12克,连翘10克,川牛膝12克。
【功能】凉血祛湿,清热解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十八】粉刺汤【来源】《难证奇方妙用》【组成】麻黄3克,连翘10克,赤小豆20克,细辛3克,红花4.5克,丹参6克,泽泻8克,车前草12克,茯苓15克,神曲10克,红山楂10克,甘草6克。
【功效】清热解毒,化瘀利湿。
【用法】煎汤代茶,日服数次,并用药液洗患部,每次10分钟,早晚各1次。
【方三十九】痤疮煎【来源】《难证奇方妙用》【组成】金银花10克,枇杷叶10克,桑白皮9克,紫草12克,赤芍10克,牡丹皮12克,土茯苓15克,黄连6克,黄柏9克,酒大黄6克,生甘草3克。
【功效】清肺胃热。
【用法】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并用少许药液洗局部,日2次。
【方四十】美容饮【来源】《难证奇方妙用》【组成】杭菊花10克,霜桑叶10克,生枇杷叶(去毛)10克,天门冬12克,黄芩12克,细生地黄10克,白茅根12克,白鲜皮10克,地肤子10克,牛蒡子6克,白芷6克,桔梗9克,茵陈9克,牡丹皮9克,桑白皮10克。
【功效】疏风清热,解毒美容。
【用法】水煎分2次温服,7剂为1疗程。
【方四十一】疏风清肺消痤饮【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4:13(3)
【组成】黄芩、蒲公英各12克,金银花、天花粉各15克,蝉蜕9克,白鲜皮、栀子、紫草、柴胡、炙穿山甲各10克。
【功效】清热解毒,化瘀散结,和血通络。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四十二】加味香砂六君汤【来源】《名医秘方绝招新编》【组成】党参10克,茯苓12克,白术10克,砂仁6克,半夏6克,神曲10克,干姜4克,香附10克,吴茱萸3克,枳壳10克,陈皮10克,甘草3克。
【功效】健脾温中和胃。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四十三】痤疮方【来源】黑龙江中医药,1995:(5)
【组成】防风25克,荆芥35克,连翘20克,当归、川芎、栀子、黄芩各15克,白芷、薄荷、桔梗、黄连、苍术、甘草各10克。
【功效】清热解毒散结。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四十四】痤疮散【来源】广西中医药,1995:(5)
【组成】生地黄30克,金银花、连翘、夏枯草、玄参、黄芩、布渣叶各15克,赤芍12克,桑白皮10克,防风9克,栀子、枳壳、甘草各6克。
【功效】凉血清肺,祛风止痒。
【用法】每天1剂,水煎服。
【备注】15天为1疗程,可连续服2~3个疗程。
【方四十五】石膏四黄汤【来源】四川中医,1995:(10)
【组成】生石膏30克,黄连、黄柏、连翘各10克,黄芩、生地黄、赤芍各12克,大黄(后下)、蝉蜕各8克,金银花20克,生甘草5克。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活血化斑。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四十六】消痤汤【来源】中医研究,1996:9(3)
【组成】大黄5克(后下),黄芩10克,水牛角30克(先煎),菊花、紫草、苦参各15克,七叶一枝花、生地黄、葫芦茶各20克。
【功效】清热解毒,攻积散结。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四十七】清热燥湿汤【来源】山西中医,1996:12(6)
【组成】黄柏15克,苍术15克,薏苡仁50克,金银花50克,连翘25克,蒲公英50克。
【功效】清热解毒,健脾燥湿。
【用法】水煎服,日1剂。
(二)外治方【方一】验方一【来源】《中医家用验方1000则》【组成】皂角30克,透骨草30克。
【功效】拔毒消肿,祛风除湿。
【用法】加水1升,煮沸20分钟后去渣外洗,每日1次。
【方二】验方二【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天花粉、香附、白牵牛、甘松、香附各20克,宫粉、大黄、藁本、白蔹、白芨、白芷、白附子各15克,皂荚(去皮、子)500克。
【功效】清热燥湿,袪痰散结。
【用法】共研细末,每以少许擦面。
【方三】验方三【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滑石15克,黄蜡3克,巴豆5个。
【功效】清热祛痰,祛湿敛疮。
【用法】上药各研细末,每用少许,如常法洗面。
【方四】验方四【来源】《妙方神医》【组成】枯矾30克,生硫黄,白附子各6克。
【功效】燥湿解毒,杀虫祛风。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津唾调搽,临睡上药,次日晨冼去。
【方五】验方五【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大黄、黄柏、黄芩、苦参各等份。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
【用法】研细末。上药10~15克,加入蒸馏水100毫升,医用石炭酸1毫升。临用时摇匀,外搽。
【方六】验方六【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京红粉、轻粉、元明粉等量。
【功效】消脓祛腐,散结消痞。
【用法】研细末,用温水调涂患处。
【方七】验方七【来源】《皮肤病调养与护理》【组成】白蔹6克,杏仁15克,鸡屎白3克。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解毒。
【制法】研细末。
【用法】温开水调外搽患处,每天2次。
【方八】验方八【来源】《皮肤病调养与护理》【组成】白矾、白酒各适量。
【功效】祛痰燥湿。
【制法】白矾研细末,白酒调成糊状。
【用法】外涂,日1~2次。
【方九】验方九【来源】《妙方神医》【组成】轻粉、黄芩、白芷、连翘、白附子、防风各3克。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祛风。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和蜜为丸,每日洗面时擦数次,临睡时洗面再擦之。
【方十】验方十【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煅石膏、枯矾、浙贝母、硫黄各10克,冰片3克。
【功效】收敛杀虫。
【用法】共研细末,稀蜜水调搽。
【方十一】验方十一【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轻粉、黄芩、白芷、白附子、防风各3克。
【功效】清热祛风,润肤增白。
【用法】上药各研细末和匀,蜜调为丸,于每日洗面时,以丸涂擦数遍,日2次。
【方十二】验方十二【来源】《皮肤病调养与护理》【组成】浮萍250克。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利水。
【制法】浮萍曝晒至干枯,研为细末,调入白蜜拌匀。
【用法】每日临睡觉前搽,次晨冼去。
【方十三】验方十三【来源】《皮肤病调养与护理》【组成】蜂蜜30克,白丁香10粒。
【功效】解毒消肿。
【制法】将白丁香浸在蜂蜜中。
【用法】早晨、夜晚点在患处,每天2次。
【方十四】验方十四【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大枫子仁、杏仁、核桃仁、红粉、樟脑各30克。
【功效】祛风燥湿,攻毒杀虫。
【用法】一同研细如泥,如太干加麻油少许调匀。每日搽一次。
【方十五】颠倒散【来源】《医宗金鉴》【组成】大黄、硫黄各等份。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
【用法】研细末,茶水调擦。
【方十六】痤疮搽剂【来源】《男女奇效良方》【组成】硫黄5克,枯矾10克,生大黄5克,黄连3克,黄柏3克。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行瘀。
【制法】上五味,共研极细末,过筛,加冷开水70毫升,和匀,装瓶备用。
【用法】每晚临睡前将药液摇匀,用消毒脱脂棉蘸稀糊状药液擦于患处,第二天晨起洗脸时擦去,连用7~30天。
【方十七】真君妙贴散【来源】《男女奇效良方》【组成】明净硫黄5000克为末,荞面、白面各2500克。
【功效】除热解毒、润肤白面。
【用法】上药混合,清水微拌。干湿得宜,木箱内晒成面片,单纸包裹,风中阴干收用,用时再研极细,用新水调敷患处,次日晨起后洗去。
【方十八】土瓜膏【来源】《男女奇效良方》【组成】土瓜根60克。
【功效】泻热消瘀。
【制法】捣细为散,以浆水和研成膏,瓷瓶中盛贮。
【用法】取适量外用,每日2次。
【方十九】山慈菇散【来源】《皮肤病调养与护理》【组成】山慈菇。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制法】研细末,温开水调成糊状。
【用法】夜间临睡前涂敷患处。
【方二十】8071搽剂【来源】湖南中医杂志,1990:(1)
【组成】赤石脂、密陀僧、硫黄、樟脑、天仙子、白果各10克,冰片3克。
【功效】收湿散结,清热化瘀。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加入75%乙醇溶液300毫升中,分瓶装之,密封5天后即可。
【用法】用前先将药物充分摇匀,以棉签蘸药外擦皮损处,早晚各1次,10天为1疗程。
【方二十一】白牵牛方【来源】《妙方神医》【组成】白牵牛适量。
【功效】利水杀虫。
【用法】白牵牛酒浸为细末,外搽。
【方二十二】二白散【来源】《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组成】白石脂30克,白蔹30克,苦杏仁30克。
【功效】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用鸡蛋清调敷外用。
【备注】慎勿入目。
【方二十三】颠倒交泰膏【来源】黑龙江中医药,1996:(3)
【组成】硫黄粉3克,大黄粉7克,黄连粉7克,肉桂粉2克,生姜10克。
【功效】引火归原,散结郁热。
【用法】将生姜捣碎成泥状,加少量鸡蛋清同诸药末调匀,分涂两块纱布上,敷贴两侧足底涌泉穴,绷带裹紧,以舒适为度,隔日换药1次,5日为1个疗程。
【方二十四】硫贝散【来源】《皮肤病调养与护理》【组成】硫黄、浙贝母、煅石膏、枯矾各10克,冰片3克。
【功效】清热化痰,散结解毒。
【制法】上药研细末。
【用法】稀蜜水调外敷,日1~2次。

❷ 怎样去除青春痘

去除方法:

青春痘及青春痘疤是治疗青春痘时需要兼顾的两大方面,一套完善的青春痘治专疗方案必须是皮肤内外属科合并的完整医疗,包括在病症发作时及时找寻专业的皮肤外科医师,针对未来可能形成的痘疤作早期预防工作。

对正在发作的青春痘给予有效治疗,并针对已经形成的青春痘疤作外科矫正,才能尽最大可能减少痘痘对皮肤的伤害。青春痘疤的问题所涵盖的问题包括了皮肤的表皮、真皮层以及更为下方的皮下组织。

所产生的后果包括了皮肤的破坏、组织的缺损及疤痕的生成,不仅仅造成了皮肤外观的缺陷,更是影响了皮肤的正常组织结构。要想改善痘印及痘疤的问题,就要由医生针对不同类型的疤痕做诊断和评估,来确定治疗方案。

(2)丁香油去痤疮扩展阅读:

青春痘危害

1.面疱(青春痘)是因为感染发炎或外力挤压所形成,往往是因为在青春痘发作时没有得到及时适当的治疗,皮肤细胞的发炎反应造成了对皮肤组织的破坏,造成了疤痕的产生。

2.由于青春痘的种类各式各样,所以青春痘疤的形式也有好多种,而青春痘发作时的发炎反应越严重,皮肤组织也破坏得越厉害;发炎的部位越深,皮肤组织被破坏得也越深,将来可能留下的痘疤也就越严重。

❸ 去痘印精油哪种的最好

适用油性肌肤的单方精油
预防豆豆可以用
佛手柑:平衡油脂,收敛毛孔
依兰:平衡油脂分泌
雪松:收敛抗菌
快乐鼠尾草:抑制油脂分泌,肿胀,发炎
痘印愈合可以考虑
丝柏:保湿、收敛毛孔,促进伤口愈合
尤加利:杀菌、消炎、治青春痘
薄荷:抗菌、有益于伤口愈合
茶树:消炎杀菌,收敛毛孔
薰衣草:消炎、改善伤疤,晒伤和灼伤肌肤

复方的精油可以用

丝柏毛孔修复精油:收缩毛孔平衡油脂

薰衣草控油精油:防暗疮粉刺

茶树消痘精油:止痒祛印,消除暗疮粉刺

❹ 人中左右长痘痘,怎么办啊

痤疮之所以又称作“青春痘”,主要是因为该病常伴随青春期而来。青春期的特点除了男女性体内睾酮水平显著升高外,更重要的是,5α-还原酶活性较高引发青春期人群二氢睾酮水平更高。二氢睾酮是皮脂腺增生和皮脂分泌增加的主要刺激因素。我科曾测定近百名有青春痘的患者,血中二氢睾酮的水平均明显增高,无一例外。只要抑制了5α-还原酶,二氢睾酮水平下降,青春痘就可痊愈。这种治疗方案既不影响青春期发育,也没有显著的副作用,可以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❺ 今天去看一只烂牙,医生说要治疗。然后杀神经时疼得不得了,现在用丁香油暂时克制住了。可是还是有点疼

你好,我是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的。临床工作两年多了。首先你不要太担心,你这种情况不属于特例。丁香油就是安抚牙神经止痛作用 的。一般会慢慢缓解你的症状的。我知道医生现在是把药封在你的牙齿上还是开放,如果实在痛得厉害可以把药开放。然后再进行杀神经。不知道医生给你放的杀神经药是不是进口的,进口的一般会好一些。希望对你有帮助。还有你这种情况不是牙龈炎。请不要乱吃药哦。 可以稍微口服一些消炎药。

❻ 什么环境会抑制痤疮杆菌生长

利用过氧化苯甲酰和丁香油等很多天然抗菌素可杀死痤疮丙酸杆菌,但是四环素不行,因为痤疮丙酸杆菌已经对它产生耐药性。

❼ 痤疮丙酸杆菌的临床意义

人们曾认为是巧克力和炸薯条引起痤疮,但事实上这种皮肤问题是由激素、死皮、油脂和细菌(即痤疮丙酸杆菌)等多种因素造成的。虽然没人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痤疮通过皮脂腺感染的,但是我们清楚,痤疮丙酸杆菌生活在我们毛孔里的脂肪酸上,当毛孔被堵塞时,它们就会疯狂生长,分解饱和脂肪酸,产生大量的游离脂肪酸,这些脂肪酸通过毛孔渗入皮肤,引起皮肤应激反应,产生粉刺、红肿等,葡萄状球菌等细菌通过流出的脓液粘在皮肤上,导致皮肤组织受损。利用过氧化苯甲酰和丁香油等很多天然抗菌素可杀死痤疮丙酸杆菌。
据调查正常皮肤每平方时有104个本菌,在临床标本中常可检出,本菌能使皮酯中的类脂形成长链脂肪酸,刺激局部并引起皮脂管梗阻。本菌也是最常见的污染菌.
痤疮丙酸杆菌敏感的中药:
痤疮丙酸杆菌中度敏感的中药有黄芩、大青叶、银花、紫花地丁、虎耳草等。
痤疮丙酸杆菌高度敏感的中药有丹参、虎杖、黄连、黄柏、牡荆叶、肉桂等。
痤疮丙酸杆菌敏感的抗生素有 红霉素 头孢类抗生素 克林霉素等
痤疮丙酸杆菌敏感的合成抗菌药有 甲硝唑等

❽ 您应该了解丁香的所有知识有哪些呢

丁香(丁香)是最有价值的香料之一,几个世纪以来一直用作食品防腐剂和许多医学用途。丁香树是常绿的,最初是印度尼西亚的本土树种。它是全球香料架中常见的产品。丁香广泛用于印度和中国美食。它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真菌,抗病毒,镇静,抗龋,消炎,防腐,杀虫,止痛,镇痉作用。

它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名字,比如马拉地语(Luvang),印地语(Laung, Lavang),孟加拉语(Lawang),古吉拉特语(Lavang),卡纳达语(Lavanga),马拉雅拉姆语(Grambu),奥里亚语(Labang),旁遮普语(Laung),梵语(Lavanga),泰米尔语(Kirambu, Lavangam),泰卢固语(Lavangalu, Lavangamu),乌尔都语(Laung)

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

维生素:A, C, E, K, B3, B5, B6, B2, B1, B12,叶酸

矿物质:钙、铜、锰、镁、磷、硒、锌、钠、钾

在丁香花蕾中可以发现高达18%的精油。丁香精油中大约89%是丁香酚,5% ~ 15%是乙酸丁香酚和β-cariofileno, 2.1%是α-humulen。

特性和好处属性味道-苦,Katu(辛辣)品质:轻盈易消化,油腻消化后的味觉转换- Katu(辛辣)效力——冷

好处缓解过度口渴缓解口臭和口腔过度粘滑

如果把它放在口腔里几分钟,它就会使口腔变得清晰,减轻无味和口臭。对眼睛有好处提高消化能力鲁奇亚-提高品味对出血疾病有用在过度口渴时很有用有助于呕吐用于腹胀,腹部气胀舒拉-对腹部绞痛有效

卡萨-对咳嗽、感冒有效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喘息,呼吸困难有效对打嗝很有用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有用

用途、好处和应用

1)丁香被用作消炎药,由于它的类黄酮含量高。芳香治疗师使用纯丁香油来治疗风湿病和关节炎的症状。

2)用丁香粉和蜂蜜糊治疗痤疮。

3)丁香被用作驱风剂,以增加胃中的盐酸和改善蠕动。

丁香叶油被用来给香水和肥皂增添香味。

热点内容
冰雹荷花 发布:2025-05-22 20:32:29 浏览:27
催眠眼镜新续情人节 发布:2025-05-22 20:21:45 浏览:334
牡丹江灾害 发布:2025-05-22 20:21:12 浏览:679
七夕轨道 发布:2025-05-22 20:12:10 浏览:661
兰花杨家兵 发布:2025-05-22 20:11:48 浏览:212
上海情人节餐厅推荐 发布:2025-05-22 20:06:46 浏览:160
蛇蝎女荷花 发布:2025-05-22 20:01:11 浏览:387
如何画茶花简 发布:2025-05-22 19:48:21 浏览:913
玫瑰椅视频 发布:2025-05-22 19:44:46 浏览:309
沙漠玫瑰品种大全 发布:2025-05-22 19:44:04 浏览: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