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牡丹江项目大发展

牡丹江项目大发展

发布时间: 2022-01-11 13:48:15

『壹』 牡丹江发展如何

目前人口外流比较严重只能说发展一般,未来旅游资源的利用会越来越好,尤其是哈牡客专及沈佳客专通车后后劲会很足

『贰』 牡丹江未来有发展潜力吗。 为什么很落后。经济排名基本没有

牡丹江非常有潜力。哈尔滨成为直辖市之后。黑龙江范围内俨然没有能与牡丹江争省会的城市了。
而哈尔滨成为直辖市的可能性很大。因为沈局要归哈局管理了。不可能一个直辖市没有自己的局。所以沈阳没戏了。也就是大连还能争一争。北方再没有什么比较抢眼的城市了。

『叁』 牡丹江还有什么发展,已经变成五线城市了

牡丹江是五线城市 GDP824亿 总人口252.5万人,市区65万人 牡丹江有地还在建楼 牡丹江房地产早已经饱和了!

『肆』 牡丹江的经济发展

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亿元,同比增长14.1%(含绥芬河),不含绥芬河实现981.4 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89.9亿元,比上年增长15.7%;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6.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69.5亿元,比上年增长11.2%。三次产业结构为19.3:43.0:37.7。
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增长2.3%。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构成上看,八大类呈六升两降格局。上涨的六类是:食品类、烟酒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居住类,分别比上年上涨4.6、2.4、3.4、1.6、1.3和1.9个百分点。下降的两类是:交通和通信类以及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分别比上年下降0.9和0.6个百分点。 2012年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3.2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2%,其中优良品种播种面积比重达到98.5%;粮食总产量达到298.3万吨,其中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分别为36.3万吨、219.5万吨和38.5万吨,水稻和玉米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2.4%、29.9%。经济作物播种面积9.9万公顷,同比增长12.2%;全市拥有171个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品牌,同比增加10个;绿色有机食品种植面积380万亩,比上年增长5.6%。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31.3亿袋,比上年增加3亿袋。
2012年末,全市大牲畜存栏41.6万头,比上年增长1.2%;生猪存栏109.2万头,比上年增长9.6%;羊存栏44.5万只,比上年增长5.4%;家禽存栏达到791.9万只,比上年增长7.4%。全市肉类总产量达到18.3万吨,比上年增长14.2%,其中,猪肉12.5万吨、牛肉2.7万吨、羊肉0.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7.3%、6.2%和5.2%。截止年末,全市鲜蛋产量达到4.3万吨,比上年增长7.8%;奶类产量达到1.6万吨,同比下降10.7%。 截止2012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到410户;实现增加值204.3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9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实现利税总额77.7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实现利润总额42.4亿元,比上年增长25.6%。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地方工业企业达到395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96.3%;拥有资产总额428.6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的比重为81.4%;实现增加值191.1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3.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4.8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93.9%;实现利税总额72.7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93.5%;实现应交税金32.1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交税金的90.8%。
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中,成品糖生产量达到1.4万吨,同比增长70.5%;饮料酒达到30.3万千升,同比增长18.9%;人造板生产量达到151.8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0.8%;原油加工量达到38.0万吨,同比增长7.7%;发电量达到7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其中火力发电量达到6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风力发电量达到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0%,水力发电量达到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0%;机制纸达到22.0万吨,同比增长0.6%;气体压缩机达到95.2万台,同比增长0.1%;原煤生产量达到278.3万吨,同比下降15.2%;水泥产量达到264.9万吨,同比下降16.4%;轮胎外胎生产量达到424.1万条,同比下降4.7%,其中子午胎达到351.1万条,同比下降7.8%;焦炭达到26.3万吨,同比下降6.5%。 2012年末,全市现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所,招生167人,在读388人,毕业82人;现有高校7所,招生1.5万人,在校5.1万人,毕业1.7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4万人,普通小学在校生达到12.1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463人;全市有幼儿园379所,在园幼儿3.1万人。
2012年末,全市全年取得重大科技成果51项;全年签订技术合同22份,成交金额7815万元。
牡丹江高等院校 类别学校列表本科院校牡丹江师范学院牡丹江医学院专科院校牡丹江大学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2年末,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2%,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8%,有线电视用户达到42.3万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29.2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17.7%和7%。
2012年末,全市竞技体育获世界冠军6个,国内比赛获得金牌5枚、银牌2枚、铜牌4枚;全市举办全民性运动竞赛9次,参加人数0.2万人。 2012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704元,同比增长15.1%;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为13238元,同比增长10.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6%。城镇登记失业率3.43%,比上年上升0.07个百分点。
2012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10.7万人,比上年增长120.5%;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人数19.3万人,比上年增长6.0%;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8万人,与上年持平;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0.6万人,比上年增长11.8%;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51.7万人,比上年下降2.6%。 镜泊湖是中国最大的典型熔岩堰塞湖,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风景区,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著名旅游、避暑和疗养胜地。
亿龙水上风情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它坐落在皖达山脉张广才岭东侧,距牡丹江市48公里,始建于1996年,占地面积100公顷,1997年6月正式营业,2007年10月,晋升为国家AAA级景区。2013年2月20日晋升为国家AAAA级景区。
三道关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于市区西北,距市区20多公里。
牡丹峰为老爷岭北上之主峰,又名天岭或大架子山,位于牡丹江市郊东南境,峰顶距市区仅30公里,与穆棱、宁安接壤,是牡丹江与穆棱河的分水岭,海拔为1115米。1981年5月,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以保护森林和野生动物综合性的自然保护区,命名为牡丹峰自然保护区。牡丹峰因此而得名。
牡丹江雪堡是中国雪城—牡丹江市的主打旅游品牌,始建于2001年12月,位于牡丹江市新、老城区之间的牡丹江江心岛上,与著名的“八女投江” 群雕隔江相望。
八女投江英烈群雕,牡丹江市委、市政府于1984年决定在牡丹江市江滨公园建立八女投江英烈群雕。大型群雕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德华、司徒兆光设计,四川美术学院采用花岗岩石材料雕凿制作,于1988年8月1日正式落成,当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邓颖超亲笔提携了“八女投江”四个大字。 2009年9月14日,她们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中国雪乡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境内的大海林林业局辖区内的长汀镇双峰林场,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秃顶子山西南侧。
威虎山影视城坐落于威虎山风景区301国道210公里处,以《林海雪原》一书文脉为底蕴,逼真地再现了林海雪原的历史风貌和英雄剿匪的光辉业绩。
吊水楼瀑布,因吊水楼瀑布居镜泊湖北端,又名镜泊湖瀑布。火山爆发,熔岩遇江水形成一道天然大坝。坝上为湖,坝下为江。镜泊湖出口,水流深切玄武岩石中,形成瀑布。瀑布四周布满黑色的火山岩,落差20米,幅宽40米,洪水期瀑布宽达100多米。
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和镜泊湖区12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共同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境内镜泊湖西北约50公里处,坐落在张广才岭东南坡的深山内,海拔1000米左右。
横道滑雪场是牡丹江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综合接待能力最强的雪场。 横道滑雪场分游乐区、综合服务区和别墅区三部分。游乐区“ S”形专业雪道总长为1800米,是黑龙江省旅游雪场单条雪道最长的一条,分初级、中级、高级三部分。
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位于镜泊湖东北牡丹江畔。渤海国是唐代我国东北地区为主体建立的“海东盛国”,初称“震国”,后改称“渤海国”。渤海国共设“五京”。“上京”即为其都城,其建制和规模完全仿唐都长安城,略成长方形,且城中套城,分外城、内城和宫城(紫禁城)三部分。
宁古塔遗存,宁古塔系中国明末、清初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是清代宁古塔将军治所和驻地。旧城在今海林市旧街,新城即今宁安市区,现存大石桥、泼雪泉、望江楼等历史遗迹。
中东铁路遗存,1903年,沙俄在中国东北修筑的中东铁路,今海林市横道河子镇成为了当时哈尔滨之外中东铁路咽喉重镇,大量俄罗斯人涌入,纷纷在此经商建厂,修别墅建公寓,许多建筑都存留至今。横道河子镇有保存完好的东正教堂、大白楼、机车库和俄罗斯老街建筑200余栋。在国务院日前公布的中国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中东铁路建筑群首次作为工业遗产名列其中。 牡丹江国际会展中心是由牡丹江市人民政府投资兴建的集展览、会议、商务、餐饮、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现代智能化展馆。从建成伊始,就成为牡丹江市的城市标志性建筑之一。 八女投江纪念馆,殉难地位于牡丹江市刁翎镇三家子村东北约4公里处,柞木岗子山下,乌斯浑河左岸老道口一带。纪念碑位于河左岸大小关门咀子山西坡,公路东30米处。如今的碑1995年在原址上修建的。

『伍』 牡丹江的发展前景怎样

牡丹江的发展前景还抄是很不错的
第一:边境。对俄贸易不断增长,进出口额不断增加,随着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的紧密,牡丹江大有前途……
第二:旅游。镜泊湖,兴凯湖,威虎山,虎头要塞,林海雪原……各个都是耳熟能详……
第三:农业。牡丹江农业发展迅速,绿色有机农业不断壮大。
第四:林副产品。牡丹江地处张广才岭,大秃顶子是黑龙江的最高峰,林副产品丰富……

『陆』 谈谈今后牡丹江的发展前景!

虽然也爱自己的家乡但是前景对于有资本的到哪里都好 家实在太小了

『柒』 牡丹江是做什么的,主要靠什么产业发展

牡丹江其实算是传统资源型城市,主要依靠自然资源来发展本地的相关产内业,现在主要容工业格局以森林、食品、医药、能源、石化等工业为主导,初级产品、中间产品所占比重较大。
但随着国内倡导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后,牡丹江也逐步开始进行布局,将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新材料、绿色食品等高成长性产业。

『捌』 牡丹江2022年拆迁规划

摘要 一、国务院原则同意《牡丹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7年修订)》(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玖』 牡丹江十项重点工作是什么

牡丹江十项重点工作是:
1. 《2012年牡丹江市投资拉动实施方案》
2. 《2012年牡丹江市实现贸易旅游新突破实施方案》
3. 《2012年牡丹江市推动文化大发展实施方案》
4. 《2012年牡丹江市“环境效能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5. 《2012年牡丹江利民实事实施方案》
6. 《2012年牡丹江市金融工作实施方案》
7. 《2012年牡丹江市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实施方案》
8. 《2012年牡丹江市工业裂变升级实施方案》
9. 《2012年牡丹江市统筹城乡工作实施方案》
10.《2012年牡丹市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实施方案》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好运!

『拾』 牡丹江的治理开发

牡丹江流域吉林省敦化市境内,有大片冲积平源,土质肥沃,官地镇黑石乡素有粮仓之称,适宜发展农业。解放前,经常泛滥成灾,水利资源未能充分利用。解放后兴建了大批水利工程,在境内牡丹江中、下游的官地镇西崴子、黑石乡泽草沟建成两座水库和两处小水电站,在大山嘴子、小山嘴子又建成两座中型小库,发展了水产养殖事业和兴修了拦洪、灌溉配套工程,促进了农业单产的提高,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还修建了牡丹江干流堤防工程,共计8处,长30.1公里,保护了农田1.61万亩,居民8.46万人。排涝抗早工程项目的投资也逐年增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水利设计部门正在规划进一步开发牡丹江流域丰富的水利资源,防治结合,完善各项配套,搞好生态平衡,使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牡丹江的一级支流沙河上游支流哈尔巴岭沟下游建有总库容2610万立方米的哈尔巴岭水库,在支流二道河上建有总库容2200万立方米的大林水库,这两座水库的主要效益是养鱼。1940年,由朝鲜迁来的农民和当地朝鲜族农民,在中游修建简易拦河坝和引水渠,种植水稻2.7公顷。到目前已发展为实灌水田面积1500公顷的沙河灌区。
小石河,中游于1975年建成总库容1398万立方米的小石河水库,是敦化市城市防洪,供水的重点工程。日供城市用水4万立方米;电站装机365千瓦,年平均发电量100万千瓦时;设计灌溉水田面积1500公顷。
四道沟水库,位于敦化市官地镇东南六公里处,距离敦化市区36公里,始建于1956年5月,完工于1958年10月。水面134公顷。
西崴子水库,位于牡丹江干流,是牡丹江梯级开发的第二个梯级,1971年修建,1976年投入使用,是一座以防洪为主,集发电、灌溉、养殖、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该水库蓄水面积2925m2,设有多部发电机,变压配电中心,可发往敦化市,官地镇,黑石,青沟子,额穆和黄泥河,同时坝下为发电中心和乡村通道。
大山水库,位于敦化市雁鸣湖镇境内,牡丹江支流塔拉河下游,距牡丹江汇入口1.5公里,距敦化市60公里。该水库是以防洪为主兼顾养鱼、旅游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水库枢纽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洞组成。
桦树川水库,宁安市桦树川水库位于蛤蟆河上游,1966年至1971年建成,是个大型水库,总库容量1.19亿立米,是一个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养鱼和其它农副业生产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桦树川水库大坝全长360米,坝高33.8米,坝顶宽5米,总工程量为85.85万立米。输水洞位于大坝右侧,全长464米,内径27米,进口设岸塔式启闭台高30米。出口消力池长38米,总工程量为2.97万立米。溢洪道位于大坝左侧,侧槽开敝式,长190米,溢流堰顶宽60米,总工程量为15.07万立米。桦树川水库建成后,宁安市东南部的宁安、卧龙、江南、兰岗、平安、石岩等乡、镇减轻了旱涝灾害。1981年开始发电,年发电量235万度,年均产商品鱼12万斤。
卧龙河水库,兴建于1958年秋。水库建设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8年--1960年,主要工程是大坝清基和大坝上土,坝高达6米左右,并搞了输水洞工程。1960年秋一场洪水,将水库冲毁,因此停建。第二阶段是从1966年秋至1971年,主要工程是大坝上土方。这段共完成大坝土方的3/4以上。第三阶段是1974年至1975年,主要完成溢洪道混凝土和大坝护坡等工程。卧龙河水库,1975年止,共完成土石方26万立米,坝高15米,蓄水能力900万立米。卧龙河水库,对桦树川水库灌区保证了一定的灌溉补偿和供应抗春旱保春种的用水。
高云水库,位于林口县龙爪乡高云村西1公里处,是乌斯浑河左岸支流上的骨干蓄水工程。始建于1958年,1978年土坝合龙。1991年洪水使坝后出现局部滑坡,消力池边墙倒塌,现正修复。属小型(Ⅰ)水库,集雨面积44平方公里。设计总库容912万立方米,兴利库容839.7万立方米,死库容21万立方米。土坝为黏土斜墙坝,最大坝高15.5米,坝长560米。溢洪道为正堰,平板钢闸门控制;输水洞为浆砌石无压半圆拱形洞,洞长54米。设计灌溉面积1.71万亩。
东沟水库,位于林口县古城镇湖水东沟河下游,是乌斯浑河右岸支流上小型(Ⅰ)水库。始建于1958年,竣工于1990年。1991年因洪水使溢洪道进口边墙倒塌,现正修复。水库集雨面积97平方公里。设计总库容191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35万立方米,死库容14.2万立方米。土坝为黏土心墙坝,最大坝高10米,坝长435米。溢洪道为开敞式,两孔平面钢闸门控制;放水洞为圆形混凝土管,洞长35米。水库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养鱼等综合利用。设计灌溉面积1.4万亩。
红旗水库,位于林口县古城镇乌斯浑河左岸支流上,为小型(Ⅰ)水库。始建于1967年,1979年竣工。水库集雨面积18.7平方公里;设计总库容140.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05万立方米。最大坝高17米,土坝长210米,土坝为黏土心墙混合坝;溢洪道为侧槽式,总长25米,放水洞长56米。水库设计灌溉面积1.2万亩。
龙爪水库,位于林口县龙爪乡境内,是乌斯浑河右岸支流上一座小型(Ⅱ)水库。1965年始建,1967年竣工。总库容24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700亩。
浪花水库,位于林口县中兴乡境内,是乌斯浑河右岸支流上一座小型(Ⅱ)水库。始建于1958年,1959年竣工。总库容24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0.6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2300亩。
新立水库,位于依兰县道台桥镇新立村南,距县城40公里,是勃利河流域骨干工程之一。水库以灌溉为主,兼可防洪养鱼。库区积雨面积8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212万立米,校核库容最2280万立米,最大泄洪量45.8立米/秒,兴利库容930立米,水位144.3。供水范围为道台桥镇中部和平原乡南部29个村屯。1955年始由新立、长胜、周玉堂等村兴建,完成土方1500立米,1956年受益,灌田600余亩。因工程简陋,1960年决口溃堤。附近村屯为种植水田,经简单修复,维持灌田。
永平水库,位于依兰县护林乡西北5公里处,以勃利河上游的飘荡河为水源,集雨面积30.3平方公里,水面5万亩,属护林乡管辖。1955年11月,由县调集民工修建,民办为主。共完成土方28.13万立米,石方8391/立米,混凝土方1322立米,用钢材4.5吨,水泥1471吨,木材288立米,投134.2万个国家补助投资48.5万元,总库容250万立米,兴利库容140万立米。有效灌溉面积1823亩,实灌1500亩。堤坝长620米,高8米,最大泄洪量124.4立米/秒。1979年,采用专业施工队和季节突击相结合办法继续施工。 渤海灌区,渤海灌区是老灌区。民国14年(1925年)就修有渤海坝和渤海干线,开发水田100多垧,至伪康德11年(1944年),水田发展到1000垧左右。解放后,1953年成立渤海灌区管理站,到1956年,先后整修了渤海和江西坝,维修22公里支渠,修建田问永久性闸门工程6处和临时性木制闸门6处,修永久性排水闸门6处,木造渡槽20座,跌水工程8处,全灌区桥、涵洞等工程68个。1956年秋,在牡丹江上维修2座拦河坝和新修1座进水闸。1958年至1960年重修了较大的永久性工程2处。1966年秋天,重新修建了渤海坝,坝长260米,高2米,顶宽5米,底宽15米,为浆砌石永久性坝。1973年,江西坝改为半永久性拦河坝。到1985年,渤海灌区共有斗渠2条,长13.5公里;支渠11条,长41.45公里;斗渠2条,长54公里;排水渠6条,长5000米。渠系建筑物121处,其中永久性建筑物52处,半永久性建筑物9处,临时性建筑物60处。
江南灌区,是民国12年(1923年)开发的老灌区。解放前有拦河坝8条,干渠5条,水田面积7500亩。解放后,到1951年,干渠全长18.9公里,支渠24.7公里,拦河坝8处,其中较好堆石坝3处,木造进水闸8处,永久性水闸4处,木造排水闸1处,木造渡槽31处,永久性工程2处,桥涵85处。1963年6月5日,八家子七孔永久性渡槽竣工,渡槽长75米,高1米,宽2.5米,设计流量2.4秒立米。总工程量土方为1.5万立米,石方0.2万立米。1965年12月,完成八家子南山的红旗洞工程,完成土方1738万立米,石方0.46万立米,是县内第一座大型永久性水洞带闸工程。1981年,完成江南渠道混凝土拦河闸。这是牡丹江地区江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拦河大坝,完成土方2.4万立米,石方0.34万立米。1985年,全灌区有拦河闸1处,临时抗旱用拦河坝1座,引水渠道2万米,排水干渠4条,总长4万米,防洪堤12.97公里,各种构造物131处。
桦树川水库灌区,始建于1975年,大的干渠有5条,其中总干渠1条,分干渠4条。总干渠从宁安桦树川水库起到石岩镇拥军村止,全长48.5华里。四条分干渠总长为34.12公里,其中第一条自卧龙乡新政村到兰岚乡永正村,全长7.8公里;第二条自石岩镇拥军村的节制闸后边至平安乡丰产村,全长7.79华里;第三条由石岩镇拥军村节制闸到民和、兰岗两村之间,长11.86华里;第四条从石岩镇拥军村节制闸到宁安镇河西村止,长25.2华里。全灌区共有大、小建筑物156处。1976年开始通水,流量达6秒立米。1985年灌溉面积4万亩,有卧龙、兰岗、石岩、江南、宁安等乡、镇,共39个村受益。
卧龙河水库灌区,是1975年由宁安市组织卧龙、石岩两个乡、镇和国营宁安农场于11月15日动工兴建的。4000多人大干一冬春,共完成14公里干渠。1976年又续建桥6座,涵洞4个,并完成千渠石缝沟防渗段铺设混凝土预制板工程。1977年挂锄期间,又开挖支渠10公里。1978年春天,将卧龙河水库送进桦树川总干渠,对抗旱保苗起到了作用。
新安灌区:位于海林县城西30公里,密江河与海浪河交汇处的中心。西起山嘴子,东至三家子,北起良种场,南至海浪河。是一处多渠首的老灌区。总面积7.65万亩,耕地6.43万亩,现有水田面积4.23万亩。海浪河与密江河为主要水源,水源充沛。全灌区现有用水干渠6条,26.9公里,支渠6条,25.34公里,斗农渠261条,145.7公里;排水干渠22条38.58公里,支渠71条39公里,毛渠284条117.2公里;永久性和半永久性构造物工程512处,其中拦河坝9处,护岸4处,闸21座,渡槽23处,跌水116处,涵洞224处,农桥102座,交叉1处,其它12处。设计灌溉面积4.8万亩,有18个受益村。1985年实灌面积4.3万亩(包括提水灌溉面积0.375万亩),方条田面积0.44万亩。在山嘴子有座晒水池,面积39.96万平方米,平均水深2米,蓄水总量80万立方米,可提高水温1-2℃,促使水稻早熟,还可养鱼。1968年,投放鱼苗20万尾,1974年,增设进水口、节制阀,达到全面配套。总投资25.1万元,其中国家补助3.84万元。
海南灌区:位于海林县城东南海浪河下游,南北为低山丘陵,海浪河贯串中间,属河谷冲积平原。全灌区总面积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1万亩,其中水田面积3.12万亩,海浪河为主要水源。全灌区共有构造物319处,其中南干渠11.75公里,北干渠3.5公里,南、北支渠共9条13.92公里;排水干渠8条23公里,分水闸43座,桥梁48座,涵洞92处,跌水13处,渡槽12处,倒虹吸10处。
新合灌区:位于海林县城脚下,海浪河下游两岸。西起敖头渠首,东至海浪河大桥,北起斗银村,南至秦家村。由一乡(新合乡)一镇(海林镇),三条河流(海浪河、斗银河、红甸子河),四个灌区(敖头、永安、红甸子、斗银)组成。是一个多水源,多渠首灌区。灌区面积5.1万亩,其中水田2.94万亩。海浪河、红甸子河为主要水源,全灌区现有用水干、支渠39条65公里,排水干、支渠20条51公里,永久性和半永久性构造物153处,其中:闸门48座,倒虹吸2处,渡槽6处,跌水5处,涵洞79处,农桥7座,交叉2处,护岸2处,其它2处。
旧街灌区:位于海林县城西部,海浪河中游南岸。西起海浪河,东至龙头山,呈三角形。海浪河为主要水源。灌区总面积2.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2万亩,其中水田面积0.81万亩。全灌区现有构造物50处,其中进水闸2座,分水闸12座,跌水4处,渡槽3处,涵洞7处,倒虹吸1处,溢流堰2处,农桥9座,用水干渠2条17公里,支渠8条4公里,排水干渠5条10公里。
山市灌区:位于海林县城西22公里,海浪河支流山市河中下游。西起东光南干渠首,东至与海浪河交汇处,呈狭长形。山市河为主要水源,属河谷冲击小平原,地势平坦,适于水稻生产,是多渠首灌区。灌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5万亩,其中水田0.85万亩。本灌区由东光(南、北)干渠、新建干渠、奇兴干渠、锦山干渠5个渠首组成。现有用水干渠5条12公里,支渠29条14公里,斗农渠92条16公里;排水灌渠15条12公里,支渠12条15公里;构造物50处,其中桥22座,坡洪与用水交叉4处。此外田间道路27条26.4公里,农田防堤2.29公里。
刁翎灌区,位于林口县乌斯浑河下游山间河谷冲积平原上,始建于1938年;筑有一、二号拦河坝(柳石坝);当年灌溉水田3000亩。解放后,对灌区进行整治维修。1968年建起一号坝渠首进水闸,两孔,引水流量2立方米/秒;干渠总长5公里;渠首位于今建堂乡河兴村乌斯浑河对岸至兴隆沟口。1970年建起二号坝渠首进水闸,两孔,引水流量为1.5立方米/秒;干渠总长6公里;渠首位于半方地与河心村之间。1972年,一号坝渠首增设5孔进水闸。1987年一号渠首建橡胶坝一座,3孔,长70米。1991年修建浆砌石溢流坝60米。1992年,在得胜村修建一座跨度120米斜拉渡槽,引水流量2.25立方米/秒。刁翎灌区除渠首橡胶坝、斜拉渡槽外,有渠系建筑物72座、引水干渠1条、支渠4条、斗渠29条、排水干渠4条、截流沟3段、排水支渠两条。国家投资累计156.56万元。其受益范围包括南起河兴,北至徐家和沿河两岸的得胜、永安、保安、治安、长青、胜利、合心、四合等10个村屯。灌区总面积2.28万亩,实灌1.18万亩。
建堂灌区,位于林口县乌斯浑河中下游,始建于1938年;筑有一、二号拦河坝(柳石)。一号坝位于大盘道对岸,二号坝位于河西村南1公里处;当年灌溉水田2000亩。1966年,建一号坝渠首进水闸,两孔,引水流量2立方米/秒,干渠由大盘道至北兴,总长5公里;1968年建二号坝渠首进水闸,两孔,引水流量1.5立方米/秒,干渠由通沟沟口至河兴,总长9公里。1984年,全面改造建堂灌区,合并渠首,扩建干渠,重新布置用排渠系,沿堤防内侧平行布置田间排水;对乌斯浑河进行修堤束水,防止洪泛,稳定河身,减轻淤积。在灌区内修建3条排水干渠,靠山坡水和河西坡水利用原有冲刷沟通过堤防,直接排入乌斯浑河。设计灌溉面积1.51万亩,实灌0.89万亩。
新立灌区,在依兰县,建于1970-1978年,引新立水库水灌溉,设计灌溉面积5.1万亩,核定3万亩,其中水田1.5万亩。1985年有效灌溉面积2.1万亩。实际灌溉9000亩。设计引水流量2立方米/秒,年引水量O.16亿立方米。建成用水干渠2条,30公里,支渠10条,20公里,排水渠1条10公里。旱涝保收田2000亩,方条梯田2000亩。粮食平均亩产125公斤,最高140公斤,水稻200公斤。 1955年在沙河灌区渠首大桥乡,由当地群众自力更生,土法上马试建了一座农村小型水力发电站--大桥水电站,装机50千瓦。1957年,大桥水电站全景模型在全国农业展览会上展出,该站是东北农村最早建成的小水电站之一,当时被誉为东北第一颗夜明珠。2005年,大桥水电站经扩建,装机容量达到250千瓦。在大桥水电站下游沙河沿镇三合村境内,于1980年建成了装机容量1250千瓦的沿山水电站。2002年,在沿山水电站下游沙河沿镇上沟村,修建了牡丹江上沟水利枢纽沙河引水工程,该工程是在沙河干流上筑132米长、22米高的浆砌石重力坝,通过1500米的隧洞,把沙河水引入牡丹江,引水流量18立方米每秒,以增加牡丹江上沟水电站的发电量。
阿堡电站,位于宁安市渤海镇内阿堡村北牡丹江中夹心子岛东侧支流处,1968年兴建,1971年7月竣工,是一座既能发电又能灌溉的综合性小型水轮泵发电站。电站共有8台机组,每台发电125千瓦,总装机容量为1000千瓦。1979年,因原机组质量较差,又重新安装了4台机组,每台125千瓦,总装机容量为500千瓦。从1982年至1985年,共发电467.6万度,年平均发电量为116.9万度。
渤海水电站,渤海水电站位于牡丹江上游,在宁安市渤海镇江西村南侧,是利用牡丹江的自然落差修建的一座无压引水式电站。渤海水电站原来是江西村为了解决能源不足,于1973年动工修建。因缺乏技术力量,不久停工。1974年由渤海镇接收,1975年11月动工续建,到1979年9月,有2台机组并入国网发电,1980年3月,全部并入国网发电。
石头电站,石头电站位于宁安市石头火车站南0.5公里处,由溢流坝、泄洪闸及厂房三部分组成。1968年9月1日,动工兴建一座设计灌溉面积为3万亩的水轮泵站。1972年在修建水轮泵站的基础上,又开始进行修建水电站的工程设计。1973年兴建水电站的工程全面铺开。第一期电站工程于1976年12月竣工,安装200千瓦发电机13台,总装机容量为2600千瓦,第二期电站工程于1977年1月开工,1979年建成,又安装2台2500千瓦的发电机,装机容量为5000千瓦。这时除新安装2台2500千瓦发电机大机组外,还有第一期工程安装的10台200千瓦发电机的小机组(原为13台,此时已报废3台),大、小两个机组,总装机容量为7000千瓦。从1981年至1985年,共发电1834万度,年平均发电量为366.9万度。
红卫电站,红卫电站位于宁安市渤海镇瀑布村镜泊湖瀑布下游1公里的牡丹江古河道中,距镜泊湖发电厂3公里。1975年11月建成,安装50千瓦发电机2台,总装机容量为100千瓦。1976年,在第二瀑布上又修建一座装机600千瓦(200×3)的电站,称红卫第二电站。从1981年至1985年共发电385.5万度,年平均发电量为77.1万度。
红农电站,红农电站是由原宁安市县农业良种场于1976年在红卫电站下游500米处兴建的,1978年因资金不足停建。1980年渤海公社(今渤海镇)接管续建,于1983年9月竣工,总装机容量为600千瓦(2×300千瓦)。红农电站由拦河坝、防洪坝、进水闸、压力前池、厂房、尾水渠、升压站、高压输电线路等部分组成。1984年发电量49万度,1985年发电量27万度。
英山电站,英山电站是宁安市桦树川水库配套工程,位于桦树川水库干渠英山陡坡处,距水库4公里,距卧龙乡英山村0.5公里。电站于1978年3月兴建,1979年7月竣工。由引水渠、前池、压力管道、厂房、尾消力池、泄洪闸和输电线路等部分组成。总装机容量为500千瓦(2×250千瓦)。从1981年至1985年共发电189.7万度,年平均发电量为37.9万度。
青年电站,青年电站位于宁安市阿堡村北牡丹江中夹心子岛西侧的江西坝左端,是牡丹江地区水利局兴建的,1975年动工,1976年12月竣工。全电站由前池、厂房、尾水渠、输电线路等部分组成,总装机容量为750千瓦(6×125千瓦)。从1981年至1985年共发电1281.5万度,年平均发电量为256.3万度。
桦树川电站,桦树川电站位于宁安市桦树川水库输水洞出口左侧。1971年下半年施工,由于资金不足,1974年停建。1977年又由省水利厅投资续建,1979年安装机组及其配套设备,1981年全部竣工。电站由主机厂房、蝶阀室、调压塔、尾水渠、升压站和输电线路等6部分组成,安装1台大机组,装机容量为2300千瓦。1981年至1985年共发电832.75万度,年平均发电量为166.55万度。
尔站电站,尔站电站是宁安市东京城林业局于1970年4月兴建,1971年4月建成。装有1台机组,容量为240千瓦。从1981年至1985年共发电201.5万度,年平均发电量为40.3万度。电站建成后,发电全部自用,未并入国电网。
镜泊湖水力发电厂,位于宁安市四季通所辖新、老二个电站,隶属黑龙江省电力工业局。老站建于伪康德4年(1937年),伪康德9年(1942年)发电,装机容量为18000千瓦的机组2台。新站是扩建工程,于1968年破土动工,1979年全部建成投产,装机容量为15000千瓦机组4台。两站装机总容量为96000千瓦。镜泊湖发电厂是牡丹江流域梯级水力开发的一部分,水库库容为16.25亿立方米,年平均设计发电量为3.2亿度,为黑龙江省东部电力网中唯一的中型水力发电厂。

莲花水电站,位于中国黑龙江省海林市三道河子乡木兰集村与林口县莲花村交界处,距牡丹江市210km,总库容42亿立方米,是黑龙江省最大的一座水电站,也是牡丹江水系装机容量最大的梯级水电站之一 。石坝长902米,最大坝高71.8米,装机55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7.97亿度,是一座以发电为主,有防洪、灌溉、航运、养殖等效益。1992年开工,1998年全部竣工。被称为“莲花速度”。莲花水电站建成后形成的人工湖泊构成了莲花湖风景名胜区的主体景观。

热点内容
日本夏娟盆景 发布:2025-05-22 21:48:47 浏览:904
梅花七星针 发布:2025-05-22 21:40:09 浏览:317
七夕节适合的礼物 发布:2025-05-22 21:29:09 浏览:828
怀旧影苑花语优酷视频 发布:2025-05-22 21:28:53 浏览:874
文登花卉 发布:2025-05-22 21:28:14 浏览:484
丁香止痒 发布:2025-05-22 21:27:16 浏览:526
春有兰花 发布:2025-05-22 21:22:02 浏览:919
石城荷花宴 发布:2025-05-22 21:12:54 浏览:48
大鱼海棠古楼 发布:2025-05-22 21:11:59 浏览:526
梅兰竹插花 发布:2025-05-22 21:08:55 浏览: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