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红玫瑰
⑴ 女友过生日,玫瑰花应该送几支啊
应该送几支当然是看你对她的感情是怎样的啦。
情人节玫瑰花数目的含义
1朵玫瑰:我的心中只有你
2朵玫瑰:二人世界
3朵玫瑰:我爱你
4朵玫瑰:至死不渝
5朵玫瑰:欣赏、爱慕
6朵玫瑰:互敬、互爱、互谅
7朵玫瑰:偷偷 爱着你
8朵玫瑰:感谢你的关怀鼓励
9朵玫瑰:长久
10朵玫瑰:十全十美
21朵玫瑰:真诚的爱
22朵玫瑰:祝你好运
25朵玫瑰:祝你幸福
30朵玫瑰:有缘
36朵玫瑰:浪漫
40朵玫瑰:至死不渝的爱情
50朵玫瑰:邂逅,不期而遇
99朵玫瑰:天长地久
100朵玫瑰:百分之百的爱
101朵玫瑰:最爱
108朵玫瑰:求婚
144朵玫瑰:爱你生生世世
365朵玫瑰:天天想你
999朵玫瑰:天长地久
1001朵玫瑰:直到永远
花所代表的含义,每一种花都不一样
玫瑰花语
玫瑰:爱情、爱与美、容光焕发
玫瑰(红):热情、热爱着您
玫瑰(粉红):感动、爱的宣言、铭记于心
玫瑰(白):天真、纯洁、尊敬
玫瑰(黄):不贞、嫉妒
玫瑰(捧花):幸福之爱
⑵ 被李敖讽刺便秘的前妻胡因梦,后来怎么样了
现在生活的非常幸福,家庭美满,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且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
⑶ 夫妻要共同面对哪些“坎儿”,有怎样的处理方式
婚姻,是夫妻两人都要学习经营的,并且没有捷径可走,在遇到“坎儿”时,要选择正确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共同面对它,最终它会变成婚姻中的基石,让夫妻关系更亲密。
只是有的人在遇到事情时容易放弃,没有学会面对,导致夫妻矛盾更严重,让关系无可挽回,不得不分道扬镳。
婚姻中的两人,只有意识到婚姻是件共赢的事,相濡以沫就会懂得去珍惜,毕竟没有人会在原地一直等你,你错过了就永远失去了,还是在拥有时好好珍惜。
⑷ 张爱玲 子尤 李敖 毕淑敏 史铁生 三毛 的一些成名作
张爱玲 ;《半生缘》(十八春)
《怨 女》
史铁生的成名作应为《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午餐半小时》
另外还有著名作品:
《我与地坛》
《秋天的怀念》
《务虚笔记》
《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老屋小记》
《奶奶的星星》
《来到人间》
《合欢树》
《病隙碎笔》
《毒药》
《命若琴弦》
《原罪.宿命》
毕淑敏 成名作;.补天石 2.素面朝天 3.血玲珑
4.我很重要 5.昆仑殇 6.天使和魔鬼的较量
7.芒果女人 8.行使拒绝权 9.孝心无价
10.电脑时代的灰色诱惑 11.提醒幸福 12.那座山,虎啸龙吟
13.婚姻鞋 14.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15.美好的性,是阳光下的火炬
16.斜视 17.假如我出卷子 18.捉刀
李敖有《传统下的独白》、《胡适评传》、《闽变研究与文星讼案》、《上下古今谈》、《李敖文存》等;近年出版的有《李敖的情话》、《蒋介石研究文集》和《李敖回忆录》、《李敖大全集》
三毛的成名作之一“撒哈拉的故事
⑸ 什么样的女人男人更喜欢
例如我喜欢的就是那张很有气质、妩媚的女人,和李敖一样也喜欢腿修长的女性
⑹ 关于李敖自己的故事
谈起台湾作家李敖,无论是他的敌人还是朋友,都不得不承认他是当代文坛上的奇人!他一生不仅著作等身,亦是一位多情才子。李敖的情感经历与他笔下那颇含激情的文章一样,无不充满传奇的色彩。
与"罗"的生死初恋
1951年,在台中市高中读书的李敖,以一篇《论杜威》,夺得学校"中学生国语论文大赛"银奖。而获得金奖的那名低年级女同学罗,成了他热烈追求的对象。1955年秋天,李敖到台大历史系报到的当天夜里,忽然有人给他送来一封粉红色的蝴蝶笺,写信人正是他心仪已久的罗!几年来,罗从来不曾给他一封回信,然而就在李敖渐渐对她感到追求无望的时候,她却主动给他写信了!在信中,罗告诉李敖,她考进了台大化学系。很快,李敖与罗开始热恋,第二学年罗又调到李敖就读的历史系,两人可以朝夕相见了!
可是让李敖始料不及的是,一封"母病速归"的电报将罗召回台中。半个月后,神情憔悴的罗回到学校,立即向李敖提出分手。原来,罗的父母是虔诚的基督徒,而李敖的特立独行在家乡是出了名的,特别是他坚决不肯照习俗为去世的父亲披麻戴孝,让罗的父母反感至极。李敖一直以为他与罗是可能逾越这种障碍的,他决定亲自去见罗的父母。
两天后返回学校的李敖,直觉得痛断肝肠。因为他在罗家遭遇到的一切,已经使他清醒地意识到,他和罗君四年多的友情和恋情,如今真的要割断了!半夜酒醒后,一阵阵钻心裂肺般的痛楚向他袭来,他拿起一只早已准备下的药瓶……李敖再次醒来的时候,已是两天后的清晨。那天深夜他幸好被下铺的同学发现,被连夜送进医院抢救。九死一生的李敖终于又活过来了!
而罗却永远离开了他。很多年后,李敖在回忆录中还写道:"我平生交女朋友不少,但是论眼神、论才气、论聪敏、论慧黠,无人能出其右……"
与王尚勤的碧潭情丝
李敖是王尚勤大哥的同窗好友,俩人的恋情开始于一次公交车上的偶然相逢。那是1962年的2月,当时李敖住在新店镇的一座青石二层土楼上,他对王尚勤戏称之为"碧潭山楼"。第一次约会,李敖将在碧潭钓来的大鲤鱼,作为给女友接风的佳肴。
在热恋中,王尚勤从台大毕业了。一年来,为是否去美国留学他俩发生了很多争执。李敖发现了王尚勤温柔背后的另一面,她是位非常有主见、有独立人格的女人!1964年9月,王尚勤毅然飞往大洋彼岸求学。
就在学业刚刚起步的时候,王尚勤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开始,李敖力劝王尚勤将胎儿做掉。然而,一种自然的母性使王尚勤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李敖的决定。好在不久李敖就转向支持王尚勤生下他们的爱情结晶。这一年圣诞节前夕,王尚勤在西雅图顺利地产下一个女婴。从文为生的李敖给自己的女儿取名李文。
1966年春天,王尚勤带着已经快三岁的女儿飞回了台北。就在她即将离开台北的前几天,王尚勤忽然在家里发现了一封情书,是个代号H的少女写给李敖的,同时,王尚勤也发现了李敖回写的情信。第二天下午,王尚勤什么都没和李敖说,自己带女儿飞回了美国。
直到有一天李敖决定和那位曾想竞争主演电影《窗外》的H小姐分手时,才意识到这不过是萍水相逢的游戏,而此时王尚勤在美国已有了新男友。
与小"Y"的文学浪漫之梦
1966年12月,李敖在他主编的《文星》上刊发《我们对***限?的严正表示》后,***当局对《文星》恨之入骨,将其列为监管刊物。让李敖颇感意外的是,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小Y,竟也是军管组成员。
李敖和小Y的交情,可以说是"打"出来的。那是1965年1月,李敖从许多读者来信中,意外地发现一篇文笔非常犀利的来稿--《如此独白,为何见刊?--与李敖先生商榷》。这是李敖自《传统下的独白》公开发表以来,接到的第一篇抨击性的文稿。这个署名小Y的读者,在李敖看来实际上是在为***当局张目。她的有些观点甚至比当局对《文星》的指责和讨伐还要尖刻,这不能不让李敖大为震怒。而它的作者有一天居然主动找上门来,面对面地向李敖兴师问罪了!更让李敖吃惊的是,作者小Y居然是位漂亮的女学生。
现在,小Y主动提起两年前的往事,李敖忽然向她提出个大胆的请求--约她下班后一起吃顿便饭。那天晚上,李敖和小Y的相聚非常愉快。后来,在小Y军管《文星》期间,他与她甚至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毕业后小Y去了香港,担任《紫荆》杂志的编辑,在那里圆自己的作家梦。1970年元旦那天,李敖接到了小Y寄来的香港《明报》副刊,她那篇《号外》就刊载在这张报纸岁末的圣诞节专版上。李敖从这篇优美别致的散文里,隐隐听出了她的心声。那是一种对往事回忆的心之告白。李敖发现了小Y的心迹以后,才认识到,他错过了许多可以与小Y更走近一些的机缘。而第二年春天,当小Y从香港飞回台北时,同样发现自己回来得太晚了,这时已有另一位漂亮女孩走进了李敖寂寞的生活。
与小蕾的患难之交
《文星》被监管之后,继而遭查封。以笔为生计的李敖,在台湾当局的文网之下,实际上已经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职业,他开始做起了贩卖旧家用电器的生意。在李敖连供养女儿文文的钱也发生困难的时候,给予她精神上鼓励与安慰的红颜知己是小蕾。
李敖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认识小蕾在1967年9月26日,那时她19岁,正从高雄女中毕业……看到她,我立刻喜欢上她。"
但是,在此期间,***当局对李敖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先是因人检举他在中学时就参加了共产党的活动,而不断受到台北警备司令部的传讯,继而,因他的朋友、正被特务监控的台大教授老K私逃瑞典而遭软禁。
李敖失去自由以后,曾劝小蕾离开他。可是小蕾重感情讲义气,最后的选择当然是留下来。
1971年春节的前几天,李敖居然敢以公开到监狱探望有通共嫌疑的在押犯雷震的方式,抗议***对他的长期幽禁。小蕾虽然很害怕,但还是随李敖去了新店溪监狱。
1971年3月19日,台北是个阴天。一大早,李敖就发现在他家周围监视的军警增加了。这是个可怕的信号!这一天,李敖特意与小蕾去台北一家很有名的照相馆拍了合影。晚上,军警上门了。李敖将一个里面装有10万块台币的木匣子交给小蕾,以不容分辩的态度坚决要她收下,然后将小蕾紧紧拥抱,转身头也不回地走出门去!
李敖入狱的最初日子,小蕾是一个人在国泰大楼里度过的,后来她不得不离开了。五年之后李敖终于出狱,可是那时的小蕾早已为人妻母了。
与刘会云的冰雪爱情
1976年冬天,李敖刚从监狱出来不久,应邀到老朋友萧孟能的寓所赴宴。就在这次人数不多的家宴上,他见到了一位日后引为挚友的漂亮女子,她就是同在台大毕业的刘会云女士。
1978年春天,刘会云开始了与李敖的同居生活。李敖后来回忆说:"会云跟我度过我一生中最长的隐居期,知我最深,护我最力,有一段时间我一连五个半月不下楼,都是会云照顾我,她真是了不起的女人。"但是,李敖与刘会云之间也有分歧,一是李敖坚持同居而反对结婚;二是李敖始终坚持辞去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员职务。由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的官办背景,李敖坚决要离开,而刘会云则认为应该留下来,不仅因为那里可以领一份足以维生的薪水,更因为它是一个难得的保护外衣。至于刘会云对李敖在婚姻问题上的固执态度,则由开始的不理解,逐步转为了理解与接受。
1979年旧历春节过后,由于刘会云的穿针引线,远景书局老板沈登恩拜会了李敖,随之出版了其《独白下的传统》,李敖由此冲出了因当局打压而造成的阴霾。
李敖的复出,震动台湾文坛。电影明星胡茵梦也为李敖出山写了一篇叫好的文章。由台湾最有影响的《工商日报》刊发,名为《特立独行的李敖》。刘会云渐渐发现,李敖变了,常常回避她的眼睛。后来她发现了情书,写信者正是她最担心的大影星胡茵梦!
刘会云主动从三个人的关系中退了出来,1980年2月,毅然飞往美国康乃尔大学求学。让刘会云感动的是,在分别的前夕,李敖给了刘会云全部去美的学费、生活费共210万元台币。
与胡茵梦的匆促婚姻
李敖对胡茵梦而言早已不陌生,他是中国文人中最令她崇拜的偶像。这股痴迷的崇拜是自小种下的因。当年李敖的父母住在台中一中的宿舍,离胡茵梦信存巷的老家很近,她时常听表哥和母亲谈论李敖的奇闻逸事。但在萧家和李敖见面的第一眼,胡茵梦的心里却颇感意外。本想象他应该是个桀骜不驯的自由派,没料到本人的气质,完全是个基本教义派的保守模样。李敖见到胡茵梦也立刻被她的美貌和对自己文章的理解所打动,心里顿时涌起了一股热血!
李敖和胡茵梦很快共渡爱河。1980年5月6日,半年多的恋爱过后,李敖与胡茵梦终于决定结婚。就在李敖的家中,他们举行了极其简单的婚礼。此时李敖已经45岁。
其实早在李敖和胡茵梦准备结婚的时候,不愉快的气氛就已经开始笼罩在他与她之间。一方面胡茵梦的母亲从一开始就反对她与李敖的结合,另一方面的压力来自于***当局,昔日红遍台湾的电影明星胡茵梦开始遭遇冷落。就在胡茵梦结婚不久举行的台湾电影界盛大的金马奖颁奖仪式上,以往一贯被台湾新闻局出面请来担任主持人的胡茵梦,这次却被冷落在角落里!
这些因素以及两个人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小摩擦,日渐影响着胡茵梦和李敖的关系,他们分居了。恰在此时,李敖的好友萧孟能、朱婉坚夫妇因为第三者《音乐与音响》杂志女编辑小R的出现闹起了离婚,出于对朋友的关心,李敖出面阻止萧孟能,却令他怀恨在心。萧孟能想起了一件事。那是1979年春天,出版商出身的萧孟能开始跟李敖做房地产生意。由于他的资金雄厚,很快就在台北到处买房卖房,竟然占有了一大批房地产。就在这时,他刚刚在天母静庐买到的一所房产却一时无法兑现合同。这所面积只有80平方米的单元房需要交台币110万元。可是萧孟能在向卖主支付55万元以后,就要离开台北去国外进行一次三个多月的旅游。临行之前,萧孟能找到李敖求助。萧孟能走后,李敖不负朋友所托,到了交房款的期限,代替萧孟能一次性上交55万台币。那时,因李敖恰好与胡茵梦热恋,两人不分你我,李敖便将天母静庐那处有自己投资一半的房地产,过户到了胡茵梦名下。此时,萧孟能利用胡茵梦事业受挫对她的影响,骗走了胡茵梦名下的房地产执照,而将李敖以"侵夺他人私产"的莫须有罪名告上了法庭。
1980年8月28日早晨,李敖惊奇地发现台湾几张当天的报纸上,都刊载了一条重要的消息:《台司法界昨举行李敖讼案论证会,萧孟能及胡茵梦等各界名流慷慨陈词》。李敖万没有想到台北会有这样的一个集会,更让他大为吃惊的是,自己的妻子胡茵梦居然会背着他去出席这样一个明显对他不利的集会,而且对他大肆泼污!胡茵梦竟然当众说天母静庐的那处房产,是李敖送给她的结婚嫁妆的一种(李敖从来不承认给她房产,仅仅是过户到胡的名上而已。),而且,她还说她有权处置这处房产,有权把房地产执照交给萧孟能。更让李敖不能容忍的是:胡茵梦在这次有台湾诸多媒体记者参加的集会上,旁敲侧击地指责李敖的言论有违"党国"利益。李敖一怒之下冲进书房,写下一份《离婚声明》:
罗马凯撒大帝在被朋友和敌人行刺的时候,他武功过人,拔剑抵抗。但他发现在攻击他的人群里,有他心爱女人布鲁塔斯的时候,他对布鲁塔斯说:"怎么还有你?"于是他宁愿被杀,不再抵抗。
一、胡茵梦是我心爱的人,对她,我不抵抗。
二、我现在宣布我同胡茵梦离婚。对这一婚姻的失败,错全在我,胡茵梦没错。
三、我现在签好离婚文件,请原来的证婚人孟祥祠先生送请胡茵梦签字。
四、由于我的离去,我祝福胡茵梦永远美丽、不再哀愁。
当天,李敖发布离婚决定之后,驾车甩开后面紧紧追赶的记者车队,驶向一家熟悉的花店,买了九朵艳丽的红色玫瑰花。然后,他前往胡茵梦居住的世界大厦。通往胡茵梦家的楼梯上挤满了各媒体的记者。从前喜欢穿艳色服饰的胡茵梦,现在换上了一件全黑色的素服。李敖无言地将手里的九朵艳红的玫瑰花递给她。就在胡茵梦的家里,在律师的主持下,李敖与胡茵梦签下了离婚协议书,结束了两个人短暂的婚姻。由于***暗中插手萧孟能诉李敖侵占天母房产的官司,李敖很快就被以"侵占罪"判刑6个月。日后,李敖终于得到了萧孟能当年诬陷他并让他无辜蒙冤的铁证,以萧孟能犯有"窃占罪"诉讼至台湾"最高法院"。历经几审,萧孟能也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与王小屯的爱之归宿
1985年3月11日下午,在台北市仁爱路上,李敖看到一个候车的女孩子正在看他在土城监狱坐牢的时候编发的《李敖千秋评论》丛书第三期。再看那读杂志十分投入的女孩子,身高几乎与小蕾相同,也有一米七以上,颀长而丰满。特别是她读书的神态几乎与小蕾一模一样。李敖看着看着,就情不自禁地走近了女孩子。就这样他和王小屯相识了。
1985年的4月,就在19岁的台湾文化大学学生王小屯偶遇李敖之后不久,她意外地收到一个大信封,里面是李敖亲笔写的诗:不看你的眼/不看你的眉/看了心里都是你/忘了我是谁/不看你的眼/不看你的眉/看的时候心里跳/看过以后眼泪垂/不看你的眼/不看你的眉/不看你也爱上你/忘了我是谁!
时光瞬逝,转眼已是1988年6月,在经历了漫长的三年爱情长跑以后,王小屯终于成为了李敖的妻子。
李敖在经历了大半生的风风雨雨后,总算找到了他最理想的爱人,真正组成了一个和美温暖的家庭。在他们新婚的时候,李敖请求陈兆基等四位朋友做他和王小屯的证婚人。李敖亲笔在结婚证书上写下四句话:证人从老,证书从俗。正朔从伪,三从出炉。
1992年8月3日,李敖喜得一子李戡。1994年11月23日又喜得一女李谌。
王小屯结婚后一直没有到社会上谋职,她成为李敖写作中不可缺少的助手和秘书。王小屯不事张扬,不求闻达,在婚后生活中一直保持着廉和女性所有的低调。1995年4月25日,一向不轻易在公众场合露面的王小屯,左手抱着女儿谌谌,右手拉着儿子戡戡,出现在圆山大饭店12楼的昆仑厅里,她是来出席丈夫60大寿庆典的。这一天,出席寿宴的人数有百余之众。当李敖和王小屯双双出现在寿席前,面对那只巨大的特制生日蛋糕时,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热烈掌声!
也是在这一天,李敖的胞姐发表了一篇题为《敖弟》的贺辞:"无论如何,小屯单纯懂事,温柔体贴,能在各方面支持李敖。他们共同拥有心爱的儿女,尤其是儿子戡戡聪明乖巧,会背诵好多诗,喜欢电器,尤其爱摆弄吸尘器,姐姐说:'可以将清洁工辞掉了!'小女儿谌谌虽然还小,但一看就知道将来会和妈妈一样是个小美人儿!敖弟年已花甲,有个安定温馨的家,这使我们这些亲人无限欣慰……"
⑺ 典型的一天生活是如何的呢
漂漂亮亮的橱柜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变得“面目全非”,这可怎么办呢?下面就介绍一些橱柜日常保养和清洁的小常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保养:无论哪种材质都怕高温侵蚀,使用中应当注意避免热锅、热水壶直接与橱柜接触,最好置于锅架上;操作中应尽量避免用尖锐的物品触击台面、门板,以免产生划痕。应在砧板上切菜、料理食物,除了可以避免留下刀痕之外,还更容易做清洁卫生;化学物质对很多材质的台面有侵蚀作用,例如,不锈钢台面沾到盐就有可能生锈,因此平时还应注意避免将酱油瓶等物品直接放在台面上;人造板材橱柜应避免水渍长时间滞留在台面上。
清洁:橱柜台面有人造石、防火板、不锈钢、天然石、原木等材质,不同的材质有不同的清洁方法。
,环氧地坪; (1)、人造石和不锈钢材质的橱柜切忌用硬质百洁布、钢丝球、化学制剂擦拭或钢刷磨洗,要用软毛巾、软百洁布带水擦拭或用光亮剂擦拭,否则就会造成刮痕或侵蚀;防火板材质的橱柜可使用家用清洁剂,用尼龙刷或尼龙球擦拭,再用湿热布巾擦拭;北京石材翻新
(2)、天然石台面宜用软百洁布,不能用甲苯类清洁剂擦,否则难以清除花白斑。如果橱柜是原木材质的,应先用掸子把灰尘清除干净,再以干布或用原木保养专用乳液来擦拭,切勿使用湿抹布及油类清洁品。
(3)、门板 门板的材质和台面差不多,因此它的保养和清洁也和台面大同小异。
2、保养:避免台面上的水流下来浸泡到门板,否则时间长了门板会变形;门板合页及拉手出现松动及异响时,应及时调校或通知厂家维修;实木门板可使用家具水蜡清洁保养。
,空调加氟; 清洁:油漆类门板不可用可溶性清洁剂;所有苯类溶剂和树脂类溶剂不宜做面板清洁剂。 北京石材翻新
3、保养:吊柜的承载力一般不如下柜,所以吊柜内适合放置比较轻的物品,如调味罐及玻璃杯等重物最好放在下柜里;器皿应该清洗干净后再放入柜中,特别要注意的是要把器皿擦拭干;橱柜中的五金件用干布擦拭,避免水滴留在其表面造成水痕;料理台的水槽可以事先用细丝兜住内部滤盒,防止菜屑及细小残渣堵住水管。
清洁:每次清洗水槽时,要记得把滤盒后的管部颈端一并清洗,以免长期堆积的油垢愈积愈多;如果油垢长期堆积在水槽管道内不易洗净,那么试试在水槽内倒一些厨房去油渍的清洁剂,用热水冲后,再以冷水冲洗。
⑻ 李敖 送花怎么写的
额,不知你指的是哪个?
是指李敖和胡因梦离婚的时候,李敖还送她玫瑰花,还是指李敖给一个过18岁生日的女孩送17朵玫瑰花,然后说:“另外一朵就是你”的故事呢?
网络——李敖研究网,提供最全李敖资料!
或是到网络——李敖吧!
⑼ 关于李敖书名
《红玫瑰》
那一年夏天到来的时候,玫园的花全开放了。
玫园的主人知道我对玫瑰有一种微妙的敏感,特地写信
来,请我到他家里去看花。
三天以后的一个黄昏,我坐在玫园主人的客厅里,从窗口
向外望着,望着那一棵棵盛开的蔷薇,默然不语。直到主人提
醒我手中的清茶快要冷了的时候,我才转过头来,向主人做了
一个很苦涩的笑容。
主人站起身来,拍掉衣上的烟灰,走到窗前,一面得意地
点着头,一面自言自语:
“三十七朵,十六棵。”
然后转向我,用一种调侃的声调说:
“其中有一棵仍是你的,还能把它认出来么?”
躺在沙发里,我迟缓地点点头,深吸了一口烟,又把它馒
慢吐出来,迷茫的烟雾牵我走进迷茫的领域,那领域不是旧
梦,而是旧梦笼罩起来的愁城。
就是长在墙角旁边的那棵玫瑰,如今又结了一朵花――
仍是孤零零的一朵,殷红的染色反映出它绚烂的容颜,它没有
牡丹那种富贵的俗气;也没有幽兰那种王者的天香,它只是默
默地开着,开着,隐逸地显露着它的美丽与孤单。
我还记得初次在花圃里看到它的情景。那是一个浓雾弥
漫的清晨,子夜的寒露刚为它洗过柔细的枝条,嫩叶上的水珠
对它似乎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娇小的蓓蕾紧紧蜷缩在一起,像
是怯于开放,也怯于走向窈窕和成熟。
在奇卉争艳的花丛中,我选择了这棵还未长成的小生物,
小心翼翼地把它捧回来,用一点水、一点肥料和一点摩门教徒
的神秘祝福,种它在我窗前的草地里。五月的湿风吹上这南
国的海岛,也吹开了这朵玫瑰的花瓣与生机,它畏缩地张开了
它的身体,仿佛对陌生的人间做着不安的试探。
大概我认识她,也就在这个时候。
平心说来,她实在是个可爱的小女人,她的拉丁文的名字
与玫瑰同一拼法,这并不是什么巧合,按照庄周梦蝶的玄理,
谁敢说她不是玫瑰的化身?她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种罕有的
轻盈与新鲜,从她晶莹闪烁的眼光中和那狡猾恶意的笑容里,
我看不到她的魂灵深处,也不想看到她的魂灵深处,她身体上
的有形的部分已经使我心满意足,使我不再酝酿更进一步的
梦幻。
但是梦幻压迫我,它逼我飘到六合以外的幻境,在那里,
走来了她的幽灵,于是我们生活在一起,我们同看日出、看月
华、看眨眼的繁星、看苍茫的云海;我们同听鸟语、听虫鸣、听
晚风的呼啸、听阿瑞尔(Ariel)的歌声,我们在生死线外如醉如
酲;在万花丛里长眠不醒,大千世界里再也没有别人,只有她
和我;在她我眼中再也没有别人,只有玫瑰花。当里程碑像荒
冢一般的林立,死亡的驿站终于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远远的尘
土扬起,跑来了“启示录”中的灰色马,带我们驰向那广漠的无
何有之乡,宇宙从此消失了我们的足迹,消失了她的美丽和她
那如海一般的目光……
可是,梦幻毕竟是飞雾与轻烟,它把你从理想中带出来,
又把你向现实里推进去。现实展示给我的是:需求与获得是
一种数学上的反比,我并未要求她给我很多,但是她却给我更
少。在短短的五月里,我和她之间本来没有什么接近,可是五
月最后一天消逝的时候,我感到我们的相隔却更疏远了。恰
似那水上的两片浮萍,聚会了,又飘开了,那可说是一个开始。
也可说是一个结束。
红玫瑰盛开的时候,同时也播下了枯萎的信息,诗人从一
朵花里看到一个天国,而我呢?却从一朵花里看到我梦境的
昏暗与逗回。过早的凋零使我想起托姆普孙(Francis
Thompson)的感慨,从旧札记里,我翻出早年改译的四行诗
句:
最美的东西有着最快的结局,
它们即使凋谢,余香仍令人陶醉,
但是玫瑰的芬芳却是痛苦的,
对他来说,他却喜欢玫瑰。
不错,我最喜欢玫瑰,可是我却不愿再看到它,它引起我
太多的联想,而这些联想对一个有着犬儒色彩的文人,却显然
是多余的。
在玫园主人热心经营他的园地的开始,他收到我这棵早
调了的小花,我虽一再说这是我送给他的礼品,他却笑着坚持
要把它当作一裸“寄生物”。费了半小时的光阴,我们合力把
它种在玫园的墙角下,主人拍掉手上的泥巴,一边用手擦着
汗,一边宣布他的预言:
“佛经上说‘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我们或许能在这
棵小花身上看到几分哲理。明年,也许明年,它仍旧会开的。
烟雾已渐渐消失,我从往事的山路上转了回来,主人走到
桌旁,替我接上一支烟,然后指着窗外说:
“看看你的寄生物吧!去年我就说它要开的,果然今年又
开了。还是一朵,还是和你一样的孤单!”
望着窗前低垂的暮色,我站起身来,迟疑了很久,最后说:
“不错,开是开了,可是除了历史的意义,它还有什么别的
意义呢?它已经不再是去年那一朵,去年那一朵红玫瑰谢得
太早了!”
(后记)一九五0年六月九日,我正在新化附近服役,突然接到
Rosa给我的信,定了题目――《红玫瑰》,叫我写一篇散文送她。六
月十四日我写好寄出,后来才知道被她修改几个字,发表在《台大
四十八年外文系同学通讯》里了。退伍后我又把它稍加修改,发表
在一九六一年四月六日的台北《联合报》副刊。现在我又改几字,
收在这本小书里。追想起来,这篇文章前后被她改了一次,我改了
至少六次。
如今Rosa已去美国,已经形同隔世了。我怀想这个使我眷恋
不已的小女人,愈发对这篇文章另眼看待。就文章论,它是我少有
的一篇不说嘻皮笑脸话的作品,许多朋友读了,都觉得它有一种阴
暗苍茫的气氛,认为这“不太像李敖的风格”。
今晚深夜写这篇(后记),心情多少有点儿沉重,我抄出三年前
意译的一首浩斯曼(A.E.Housman)的小诗(曾经抄过一份送给
Rosa的),用它来表达我内心的隐痛(一九六三年五月二十二日晨
三时半)。
死别 You smile Upom Your Friend To-day
久病得君笑, You smile upon your friend to-day,
沉疴似欲除; To-day his il1s are over;
万语逢重诉, You hearken to the lover's say,
余欢若云浮。 And happy is the lover,
意转何迟暮, 'Iis late to hearken,late to smile,
慰情聊胜无: But better late than never:
生灵未忍去, I shall have lived a little while
柩马立踯蹰。 Befor I die for ever.
一九六0年七月十九夜改稿。
“慰情聊胜无”是改写陶渊明的诗句
⑽ 求和鲁迅先生有关的文章!!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年至1907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展开大规模的论战时,鲁迅站在革命派一边,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重要论文。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的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并同早期共产主义者李大钊等取一致步调,坚决反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妥协、投降倾向。1918年至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旁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在这一时期,鲁迅开始接触马列主义,阅读过《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著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来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教育,彻底放弃了进化论思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认真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1930年,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学运动的主将。这期间,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国民党反动派御用文人及其他反动文人、反动文学进行不懈的斗争,逐步成为我国文化革命的旗手和无产阶级的伟大战士。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1927年到1935年,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后十年的杂文,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地、深刻地分析了各种社会问题,表现出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这些作品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介绍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中国的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艺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1938年出过《鲁迅全集》(二十卷),新中国成立后,鲁迅的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56年,党和人民政府迁移重建了鲁迅墓。毛泽东亲自为鲁迅墓题字,并多次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向鲁迅学习。北京、上海、绍兴等地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