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丁香油
❶ 钓鱼的 饵料加什么油好
一、丁香油
丁香油拌蚯蚓钓鱼比单独使用蚯蚓作饵料钓获量要高6~8倍,是极好的钓鱼饵料,用5两蚯蚓与2钱丁香油混合一般可挂100支钩,可见其效果的强大。在下钓前将蚯蚓与丁香油混合拌匀,当鱼儿闻到丁香油香味时,便会迅速聚集到钓竿处觅食,就会频频上钩。
钓友可以自己用简单的办法来制作垂钓所用的丁香油。将食用油加热,温度不能高,要低一点(和制作辣椒油一样)倒入公丁,母丁放入(医学上把香气重、疗效强的花蕾称作“公丁香”,而香气弱、效果差的种子则被叫成了“母丁香”),继续用小火低温加热,以丁香不烧煳为准。等油变成红色即可。
二、羊油
羊油作为鱼饵添加剂甚至鱼饵,算历史很久远的。商品饵和爆炸饵都可以添加,不仅可以垂钓鲫鱼鲤鱼等常见鱼种,还可以垂钓鲴鱼、黄颡鱼、鲶鱼等鱼种。
怎么制作羊油:选用腥膻味大的种羊肥肉自己炼制为最好。切成小块,而后下锅炼油。这种老种羊羊油讲求纯正,不建议添加任何搭配。并且熬制时间不宜过长,一旦油渣焦糊就会严重影响羊油的味道和品质。之后,装入密封瓶直接开饵添加使用即可。因为这个味道很重,鱼一下子就吸引过来了。
也可以制作羊油面饵:玉米面65%,面粉20%,蔗糖10%,羊油5%。用水将羊油、蔗糖调散,加入玉米面、面粉调成稠浆糊,装入饭盒,上笼蒸熟。羊油膻味大,在冬天诱鱼的效果好更好,鲫鱼、鲤鱼都爱吃。
❷ 用面粉加丁香油钓鱼可以吗,比率是多少,谢谢!
喜欢钓鱼的朋友都知道,
钓鱼分两类,一类是:传统钓鱼法,更多注重的是鱼饵和窝点的问题。
第二类就是:现在国外很盛行的海钓,利用不停的抛钩,利用鱼饵的特色,吸引大鱼吃小鱼的办法来钓鱼。
用面粉加丁香油的钓鱼方法,我还没有见过,
不过,如果这个办法可行的话,
比率应该看你垂钓的地点和要垂钓鱼的种类而决定,
一般中浅水部分,为1.3比率进行。
更深一点的则进行为1.7-1.9比率进行,
饵料沉水的过程中,要进行稀化,所以最好要因各方面情况而决定。
❸ 关于钓鱼的知识
特效钓鱼秘方
一、钓鱼百法百中法:将中药阿魏研末拌蚯蚓当鱼铒,鱼闻味争相抢食,引法无不上钩,百发百中。
二、特效钓鱼秘方一:人胎盘一只,焙干燥末加羊骨粉适量,以油调制成小丸,挂在钩上作诱饵。
三、特效钓鱼秘方二:丁香油混合蚯蚓法钓鱼,无论钓何种鱼类,都获得成功,鱼类上钓率95%以上,比单纯以蚯蚓作诱饵法提高6-8倍以上,用此法钓塘角鱼时,更会频频上钩,钓其他鱼类也会收到很好效果,是极好的钓鱼秘方,若是鱼类大量活动寻食的时候,或是在捕捉的季节里,采用此方法钓鱼,效果更加理想。
丁香油混合蚯蚓的配方是:鲜蚯蚓五两(切成段约4-5公分长)丁香油二钱(如果三两鲜蚯蚓,则用丁香油一钱)。用法:在放钩前将蚯蚓与丁香油混合拌匀(五两蚯蚓一般可钓100支钩),应在早晚之间不久进行陪药,不要把蚯蚓与丁香油混合时间过长,尤其不能过夜,应随拌随用随钓如果时间过长,丁香油挥发会影响钓鱼效果,丁香油与蚯蚓混合随即钩在钩口上,放下江河或塘中开始钓鱼,当鱼闻到香味时,便迅速赶集到下竿处寻
食,鱼就会频频上钩。
四、药功钓鱼法:药方:公丁、每丁、甘松、小奈、细辛、辛夷、独活、冰片、白藏、乳香、牙皂、大茴、川各15克,巴豆8克、麝香0.5克,将上述16种中药卖齐为1付,晒干研成粉,装瓶备用,1付药可用10-15次。
用法:取细米糠半斤,炒至半熟,加菜籽饼粉3两和一付药粉的10%混合,然后用大粪水搅拌,搅拌的半干不湿,然后以此为诱饵投入下钩处水面,投的面积不宜过大, 数量不宜过多,一般在投饵后15分钟后即有鱼来,此时要保持周围环境恬静,以免惊吓鱼群,钓钩上的诱饵一般用粪蛆,也可以用蚯蚓,如果用红蚯蚓干后用芝麻面粉拌上效果更好。要获得钓无空发的效果,一要药方配齐、二要掌握季节、时间,具备上述特点,可以说是十拿九稳。
若缺麝香,可用15克香精代替,效果稍差一些,但价格便宜,缺菜籽饼的地方,可用黄豆炒至半熟磨成粉代替。
五、钓鲤鱼百中发:咖啡一两,胡椒粉五钱共研磨,加入蛋清三个,面粉一两搅拌成团,拧成豆大即成药饵,正常情况下,每天可钓20斤鲤鱼。
六、简法钓草鱼:摘一些草蕊,将鱼钩住草心或青菜、红薯叶,稍用手搓,再钩于鱼钩上,钓草鱼应先窝两天,这样就很容易钓到草鱼。
七、捕鲤鱼特效法:1、原料配方:野八角150克、黄花菜200克、蚯蚓30-50条、大米1000克、臭鸡蛋三个、闹羊花50克。
2、配制方法:野八角、黄花菜、闹羊花捣烂,蚯蚓切成小块,混合后密封一个小时左右再与臭鸡蛋混合;大米开水泡开花止,然后与原料混合,密封半小时左右便可用来捕鱼。
3、捕鱼方法:将原料靠岸周围撒下去,把鲤鱼引向岸边,鱼只要吃上一口,便马上浮出水面,此时捕捞要快,一般半小时后鱼便会苏醒跑掉。
附:臭蛋制作:将鸡蛋用针扎几个小孔,然后将鸡蛋放在碳酸氢氨化肥中埋藏2-3天,夏天20小时即成臭蛋。
一上方法在使用时均注意不要在一寸以下小鱼的水面捕鱼,因为这些药物对太小的鱼有过强的麻醉作用,会影响其生长。
八、南国独特的诱饵之王---糠砣
随着当今钓鱼技术的不断发展,诱饵料也五花八门,北方地区,小米对各种鱼类都能通用的饵料,但在南国的福州,传统的诱饵很独特,它叫糠砣。
究竟怎样制做糠砣呢?它的主要原料是稻谷。首先把稻谷放在铁锅里用水猛炒,炒至焦黑,象面团一样,这时就要改为微火, 缺乏经验的人往往不是炒得过老变得焦炭,就是炒得不够老,咋看起来谷皮也炒黑了,实际里面仍旧雪白的大米,至多有点焦黄而已,这样做出来的糠砣,经不起水泡,也经不起鱼食,一泡即散,一吃即光。
炒好稻谷后,就要转入第二道工序---磨粉。第三道工序捣捶,在捣捶之前,要加点糯米稀粥和,这也要化点工夫,一次需要半小时左右,在捣捶过程中就会闻到独特的香味,而且粘性强,捣道一定程度,即可转入做胚成型,开头缺乏经验,不必做的太大,一般每个重量150克,待熟练后做成250克,大有大的好处,做一个就能用上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做二次就够用了,当胚子捏成团后,把它固定在事先准备好的底坐上,其形状有点象手榴弹,置于通风处晾干待用,系线上端还需要做一个十二厘米长的糖跎木柄,并涂上红漆,象浮漂一样露出水面1厘米,以利观察鱼类吃饵的动作。合格的糠砣有三个特点:一、味香,经水浸泡后,表皮有一层黑油。二、不散,无论在水里多久,水只能在皮层上,里面仍然硬如石。三、不霉,当钓毕,把糠砣表皮晾干或晒干就不会发霉了。
正确使用糠砣应该是垂钓之前做好准备工作,先把当日所需要的糠砣在水里泡一下,然后选好钓点即可下水钓用了,一次垂钓究竟要放几个糠砣?河鱼密度高的,糠砣放二至三个就够了,反之则可多放几个。做糠砣成本经济,一斤稻谷可做3-4个,一年做二到三次就够用了。
参考资料:http://www.jkyjw.cn/web/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7
❹ 钓鲢鱼的诱饵是什么
原料:
新鲜豆渣10公斤(磨豆腐产生的豆渣)
原汁豆浆1000毫升
面包渣或点心渣1公斤
配料:
红糖500克
大蒜50克剥皮捣烂备用(最好是家用粉碎机搅拌成蒜汁)
新鲜韭菜500克榨汁备用
安琪酵母15克
制备方法:
准备一个大盆,将豆渣和面包渣及安琪酵母混合搅拌均匀,豆浆煮沸后趁热加入红糖,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冷凉后同大蒜汁、韭菜汁一起加入搅拌均匀的原料中,再次搅拌,搅拌均匀后,用适当大小的塑料袋分两公斤左右一袋,塑料袋要用厚一些的,最好套上两层,扎紧密封放阳台常温下(20-35度为宜)自然发酵一周后即成钓白鲢的饵料,取回一半放入冰箱冷藏室备用,另一半继续留在阳台再发酵一周,开袋有酸呛味即可,专钓鳙鱼(花鲢)。
垂钓时,发酵一周及发酵两周的饵料各取一袋,备玉米面500克,现场调制。饵料通过加水或加玉米粉调节雾化速度,装入水怪现场试验,以10分钟完成雾化为最佳,雾化时间不足十分钟应加入适当玉米面粉,雾化时间时间超出十分钟应适当加水调稀。经过几次试验,很快就能熟练掌握调配比例。现场调制加入适当白粉,效果更佳。钓白鲢饵料应和钓鳙鱼饵料分开调制,分开使用。一般水深2米左右的水域,水怪钓深鲢鱼为40-50厘米,鳙鱼1-1.5米。水深超过三米的水域,钓白鲢水怪入水一米,钓鳙鱼水怪入水两米或更深。用不完的料带回放入冰箱冷藏室,一般冷藏条件下可存放3--5个月,随用随取,方便,相对商品饵来说,便宜太多。另外,这款饵料也可做为手竿垂钓鲢鳙及武昌鱼的窝料使用,效果极佳。
用玉米面为主料,制成各种气味独特的面食,是垂钓各种淡水鱼的基础饵料。先将玉米面用细罗过筛,罗上的粗粒和糠皮,可作为制糟食的赋形剂,筛下的细粉,是做各种钓饵的主料。具体配制方法是:取细玉米面3份、白面1份(3∶1),放在容器里拌匀,用沸水边冲烫边搅拌,使其成为大小均匀的“珍珠”状,趁热放在锅内蒸5分种(水烧开后计时),出锅晾凉至不烫手,用力揉搓。或出锅倒入盛器中,用擀面杖头趁热捣均匀。经过这样加工的钓饵,粘性大,韧性好,耐水泡。无论是揉还是捣制,其软硬均以嘴唇为度。这个我们把它叫做基础饵。根据要钓的不同鱼种,对基础饵要加不同的添加剂。如以钓鲤鱼为主,需掺入适量白糖或蜂蜜,再加点香精(或曲酒、花露水、鱼粉,只限加一种,多加效果不好)。如以钓塘养鱼为主,需掺点喂该塘鱼的颗粒饲料粉末,其效果独佳。如以钓鲢鳙为主,可掺入适量阿魏粉,或韭菜大葱发酵水,或鸡骨发酵后的臭水。
饵谱之六
将鲜活蚯蚓抖净泥土(不要水洗),装钩后在丁香油中(或香精、花露水中)蘸一下,立即投入垂钓水域。其上钩率比单纯用蚯蚓垂钓高4~6倍。切记,不能为省事,在出钓前就把蚯蚓浸泡在上述油或液体中,那样蚯蚓会很快死亡,影响诱鱼效果,降低上钩率。如能用动物鲜血喂蚯蚓,或在出钓前用动物鲜血拌在蚯蚓中,能增加蚯蚓的腥味和色泽,对甲鱼、凶猛食肉鱼类有更大的诱惑力。
蛆色白、味美,是多种淡水鱼喜食的食物,可谓是上等钓饵。这种饵一般都是自繁自养,随用随取,十分方便。繁殖方法是:将鱼头、鱼内脏或食剩的变质肉,装入罐头瓶内,放到室外向阳处,让苍蝇在此产卵,1周就能长成可使用的饵蛆。为防止蛆变成蛹,要及时用镊子拣出,放在装有锯末或木屑的容器中,撒上些精盐拌匀。经过这样处理后的蛆,皮厚、身洁,7天之内不会变蛹。
酒曲发酵饵,具有酒香气味浓、诱鱼效果好、制作简便、经济适用的特点,深受钓鱼爱好者的青睐。其制作方法是:取细玉米面适量,加玉米面重量1/3的白面,用沸水冲烫,边冲边搅拌,趁温热时掺入适量的酒曲粉(酒厂有卖),揉匀后装入经过彻底清洁处理后的瓷罐内,罐口用干净塑料布密封好,放在保温处发酵。1周左右就有酒香味溢出。此时即可供钓鱼装钩用。既可捏成小丸装单钩,更适宜装“梅花钩”、“雪花钩”。一次制作量够1周使用即可。若制作过多,时间长了会继续发酵,失去其香甜味,上钩效果差。但发酵适中后放入冰箱内,可贮存15~20天。当此饵快要用完时用它做引子(如同老面肥),再加所需要的基础饵,揉匀,仍放保温处发酵,就不需另加酒曲了。所以,有一点酒曲,就可一次接一次地常年使用下去。到了深秋收竿时,可把剩余饵料晾干,第二年将其压成粉末,仍可代替酒曲做饵。全部操作过程和使用的器具,必须严格清洁消毒,以防被有害细菌污染。
饵谱之十
取黄豆适量,上锅用文火炒出香味,但要防止炒煳或夹生,晾凉后磨碎过筛,罗上的粗粒和豆皮可作为做糟食的添加剂,筛出的细粉装瓶备用。临钓场时,先把渔钩用水湿一下,然后放在盛有细豆粉的瓶内滚蘸一下,再湿一次渔钩,再滚蘸一下细豆粉,如此反复4~5次即可投钩施钓。此饵用量少,携带方便,装钩省事,每次出钓都可以带一些备用。其他面团钓饵装钩后在香豆粉中滚沾一层,能增加上钩率。另外,也可将生豆面或豆腐粉加水搅拌,和成软面团,捏成小丸装钩,对鱼很有诱招力。若用蜂蜜代水调制成蜜丸,其效果更佳,特别是钓养鱼塘的鲤鱼,其饵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这种蜜调饵,存放十天半月不变质。不论是水调还是蜜制,这种纯豆面饵透钩性较差,在制作时宁软(比嘴唇还要软)勿硬。针对鲫鱼的吞钩特点——吞吞吐吐,提竿稍慢就跑鱼,如果把钩尖裸露在饵外,其情况就大为改观——只能吞进不能吐出。所以用这种豆面饵装钩,更需要把钩尖裸露出来,否则往往跑鱼。
夏天到,鱼难钓”
立夏后,白天气温增高,鱼类进入生长期,食欲旺盛。由于气温、水温较高,夏季并不是钓鱼的最好季节,也给钓鱼人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掌握了鱼儿在夏季的生活规律,加之垂钓得法,仍能做到鱼儿满篓。有不少夏钓谚语,都实践证明了夏天能钓到鱼、多钓鱼的科学道理。
“早钓太阳红,晚钓鸡入笼”
这句钓谚说的是夏钓的最佳钓时是早晨和傍晚。因上午9时之前,气温、水温一般在20℃~30℃之间,正是鱼儿吃食的最佳水温。此时鱼儿食欲旺盛,四处觅食,特别是喜欢到岸边“进餐”。下午4时之后,太阳西斜,灼热程度大减,气温、水温下降,鱼儿在深水休息后预感夜晚的到来,纷纷从深水游向岸边觅食。夏日的中午一般是难钓到鱼的,因气温、水温太高,鱼儿多游至深水区“避暑”去了。故钓谚云:“早晚钓一阵,回家吃一顿”、“酷暑三伏钓早晚”、“宁钓早晚一刻,不钓中午半天”、“早钓鱼,晚钓虾,中午钓个癞蛤蟆”。
“夏钓夏钓,夜间比白天好钓”
这句钓谚是说夏日钓鱼,夜间比白天好钓。因到了晚上,水温、气温皆在30℃以下。再因鱼类都有怕惊扰、怕强光的习性,夜间干扰少,光线弱,加之夜间凉爽,晚风一吹水中氧气增多,鱼儿便无忧无虑,放心大胆游到岸边,觅找食物。夜钓,除白天能钓到的鱼类外,还能钓到鲶鱼、鳜鱼等肉食性鱼类。夜钓,免受白天高温日晒之苦,凉爽微风使人心荡神怡,感受到白天迥然不同的天赐乐趣,简直是一种人生的享受。
“大麦黄,钓鱼忙”
这句钓谚说的是夏钓的最佳季节。芒种前后,大麦成熟时,正是夏钓的最佳季节。因为鱼儿交配、产卵后,需要大量补充营养,就得大量摄食,便四处游动,到处找食。这个季节各种鱼类都易上钩,特别是鲤鱼格外好钓。故钓谚云:“大麦须须亮,鲤鱼遍沟放。”
“夏钓荫、夏钓深,不冷不热钓边边”
这句谚说的是夏钓的最佳钓位。夏钓荫。因为夏天气候炎热,阳光直射,对水温极为敏感的鱼儿,此时也都躲在深水和有树荫、坡荫、水草的地方乘凉、戏水、觅食、集聚栖息。故钓谚云:“水草旁,树荫下,夏季钓鱼不放空。”夏钓深。入夏后,浅水区温度上升超过鱼类生活的适宜温度时,鱼类便由浅水转入深水游动、觅食。因为水深1米以下水温变化缓慢,昼夜温差小,所以酷热的白,鱼类大多喜欢在2-3米的深水处觅食,故所谓钓深,不是越深越好。不冷不热钓边边。夏天,气温不高,水温适度,鱼儿便从深水处游向岸边觅食,故钓位应选择在岸边、浅滩。
“雷阵雨后,钓鱼丰收”
这句钓谚说的是夏钓的最理想天气。夏天,雷阵雨后,凉爽宜人,水中温度明显下降,水中氧气充足,岸上冲刷下来的食物增多,鱼儿游动、觅食非常活跃。若在池塘、湖泊、水库下钓,鱼儿便频频上钩。若在江、溪、河下钓,要等到退水时,才是钓鱼的好时机。故钓谚云:“大雨过后好钓鱼”、“雨后放光,钓鱼辰光”。
❺ 如何自制海钓用的打窝料
用玉米做打窝料,需要以下五个步骤:
工具材料:玉米粒4公斤,豆粉2公斤,酒曲一包zd,蒸锅一个,铁盆一个,塑料沥水盆一个,20升大塑料桶一个。
1、准备玉米粒4公斤,上锅蒸熟。
(5)海钓丁香油扩展阅读:
海钓时打窝的技巧
海钓打窝的时间应该是在潮起潮落时间过程的中间。因为刚涨潮的时候,潮区还没有足够产生流子的海水,潮区以下的鱼群还没有随水逐潮而来,所谓一潮海水一潮鱼。
只有涨潮的时间和潮区的水量涨达到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时,涨流产生后的一段时间里,鱼才会光顾到潮区来觅食,此时打窝才能更好地提高上钩率。
就是说,按正常预测涨、落潮潮区有鱼的时候才去打窝诱鱼,使随潮而来的鱼群停留在窝子里觅食不至于离去,
❻ 钓鱼的小药是什么,哪款小药好用
说起钓鱼小药,绝大多数的钓友应该都不会陌生。虽然有可能你没有用过,但是你一定听过!每一位钓王都有属于自己的“绝活”,这“绝活“就是小药。
钓鱼小药之丁香
这个可以说是小药的鼻祖,属于中药小药系列。我们常常在厨房里面看到丁香,丁香是厨师们必不可少的增香去腥去体味的药材。丁香芳香浓烈,我们常常用丁香浸泡粮食酒来垂钓鲤鱼、鲫鱼、草鱼、鲮鱼等鱼种。
鱼儿本身是不吃丁香的,所以我们如果用丁香钓鱼不会有什么收获。但是丁香所发出的香味有种类似于发酵过的野果的香味,这才是对鱼儿致命诱惑所在。下面是丁香的使用技巧:丁香有公丁香和母丁香之分,我们钓鱼常常用公丁香泡酒。
丁香油要比丁香酒的效果好很多,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丁香油。使用丁香油的时候注意用量,丁香油有毒,多了鱼儿吃了会感觉晕,过量会死亡。
丁香酒泡制的时候可以添加少量的香虎,可以起到体味增香中和饵料味型的作用。
蚯蚓、虾、红虫也可以拌入丁香油使用,诱鱼效果会提升数倍。
丁香也可以掺入窝料打窝,切忌放多!
丁香酒自作方法:
1. 山奈5片,丁香7~8颗,香草4~5根,蜂蜜一羹匙。500ml曲酒泡一个星期即可。使用方法:500ml矿泉水瓶子装小米3/4,药酒二两,隔夜即可打窝使用。
2. 丁香5克、桂皮10克、胡椒10克、香薷10克、阿魏10克,白酒一斤。
3. 丁香5克、桂皮10克、胡椒5克、香薷5克、阿魏5克、小茴香5克、细辛5克、木香5克、神曲5克、甘草20克,白酒一斤。
4. 丁香和桂皮泡酒对鲤鱼有一定的诱惑力。但浓度要适度,可以搀在窝子和手食里(淡淡的味道),在水温高时和大部分肥水中有效。泡酒米要加蜂蜜以中和丁香的辛苦的味道。(味道太浓要加酒稀释)
5. 买5元丁香,一瓶高度数的白酒,泡制1个月以上,把小米放到塑料瓶中(不要放满,多半瓶就行),再把泡好的药酒倒入瓶中(没过小米),24小时后即可使用。
❼ 海钓鳗鱼用什么饵最佳
鳗的体型较小,300~800克左右,它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其中黄海和渤海较常见。而作为底层鱼,多在夜间觅食的星鳗,主要生活在岛礁的海底石缝和洞穴内。到了中秋和初冬时期,星鳗会为了过冬而储存能量,进行大量捕食,因此这也是海钓星鳗最佳的时期。
星鳗是最难海钓的近海,名贵鱼种之一,因为其觅食很狡猾,谨慎,所以钓手在作钓时,除了要有耐心以外,在钓具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使用短天平,短子线,用以解决鱼饵被海流冲高、星鳗无法吃饵的问题;二是选用带有荧光的夜钓钩;三是在子线中间位置穿上夜光棒,以方便星鳗看清鱼饵。
至于钓饵的选择,最好选用新鲜的鲐鱼切成带皮鱼肉条,鱼皮会发光,而鱼肉的腥味重,对星鳗的诱惑力极强,是海钓星鳗的最佳钓饵。不过如果钓手没有新鲜的鲐鱼的话,也可以选用小黄鱼,乌鱼之类的。
若是海钓上了星鳗,星鳗烹饪的方式有多种,红烧、油煎、鳗鱼饭、熬汤等都可以。不过星鳗的肉质细嫩,最适合的是清蒸。首先选用500克左右的星鳗,处理了内脏和腮以后,将鱼用开水烫一下,这是为了去除鱼身上的粘液;接着将鱼切成2厘米左右的小段,放置在鱼盘上,再在鱼盘上铺上几片姜片;最后撒上葱丝,姜丝,盐、胡椒、还有蒸鱼豉油,先大火蒸10到12分钟,后闭火焖几分钟就好了
❽ 钓鱼的秘诀是什么
1、勤提勤动,诱鱼上钩
鱼钩下沉至水底,并不是完全处于理想的位置。由于水体下地质比较复杂,有时恰好沉在岩石缝隙、水草上或枯叶底下,有时被木柱所遮盖、杂物所隐蔽、小坑或淤泥所埋没,鱼看不到钓饵便不合摄食。因此,在钓鱼活动中,一经发现鱼漂久无动静,就该勤提钓竿,不断变化鱼钩位置,增加鱼的视觉机会,诱鱼上钩。
2、机动灵活,声东击西
一般地说,钓鱼目标不可死守。即使鱼的数量稀少,或等候大全的时候,也不能固守不动。一个窝点钓上几条鱼,就该在另一个窝点上下钩;而且在一个窝点上还要照顾到前后左右的位置。如果几个喂窝点暂时都不出鱼,应在喂窝点近处、远处或其它草丛里试钓游动的鱼,不断变换钓鱼地点。
3、勇于探索,大胆实践
许多钓鱼者勇于开拓,善于历险,他们攀登悬崖峭壁,穿过茂密森林,淌过荒漠河滩,大胆实践,敢于试钓别人不敢触及的“禁区”;荷叶密匝的空隙,芦苇丛生的地带,水草蔓生的地方,倒树斜枝的旁边,往往收获较多。
(8)海钓丁香油扩展阅读:
钓鱼水温:
鱼是变温动物,体温会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它们的生长和繁殖都需要一个适宜的水温环境。按照适宜鱼类正常生长和繁殖的水温的不同,可把它们划分为暖水性、温水性和冷水性三种类型。
暖水性鱼类一般在水温30°c-50°c时食欲最旺盛,生长繁殖的速度也最快;当水温降至20°c以下时,便会食欲减退、行动迟缓;水温降至15°c以下就会死亡。
温水性鱼类最适宜在水温15°c-30°c之间生活;水温30°c以上时便避入凉爽的水域;水温40°c以上会致使温水性鱼类的大面积死亡;在水温10°c以下时,这种鱼会食欲减退、停止生长;当水温降至4°c以下时,它们中的多数就会停食冬眠。因此钓取温水性鱼类的最佳水温应该是在15°c-30°c之间。
冷水性鱼类在20°c以上就会游往冷水区;4°c-15°c的水温是最适宜它们的温度,此时的冷水性鱼类也最宜钓获。
❾ 海钓鱼料和淡水鱼料有什么不同
鱼类不一样,鱼饵自然也不一样。
海钓的饵料丰富多彩:
1、沙团。沙团适合掉大部分鱼类,只是虫壁太薄,易于破碎,须经常换饵,可以用它浮钓梭鱼,适宜整只挂钩,钩挂满后其余部分垂于后面,不要剪断,目标大。梭鱼喜欢追食。
2、海蚯蚓。海蚯蚓是许多鱼类的最爱,虫壁厚且不易破碎,耐咬,不用经常换饵,适宜底钓。
3、南极虾。南极虾是钓海浮加吉等鱼类的佳饵,但易于掉饵。用是须把硬虾头去除(虾头捣碎,可用于打窝)。从虾头经虾背穿出,露出小许钩尖。
4、淡水虾。淡水虾的用法和南极虾相同,黑鱼也喜欢吃。
5、鲫鱼片子。小的海鲫鱼就是鲫鱼片子,是巴鱼的最爱。钓时钩从鱼头穿入,从腰穿出,再从尾部穿出,露钩尖。钓巴鱼时水深在1.5M-2.5M之间。
6、蛤类。取出壳内软肉,成S型或者C型穿在钩上,食欲旺盛的黑鱼,鲇孤头鱼喜食。
7、锡纸。锡纸包巴鱼钩,露钩尖,钓巴鱼的方法同5。
8、空锚钩钓乌贼。
钓淡水鱼的鱼饵及其做法:
第一种是将鲜活的蚯蚓弄干净(不要用水冲),装到钩上后在丁香油里蘸一下,马上抛入水中,它的上钩率比单纯用蚯蚓垂钓会高出4~6倍。不要为了省事情而在出门钓鱼之前就把蚯蚓浸泡在丁香油中,这样蚯蚓会很快就死掉,影响诱鱼的效果。在出门钓鱼之前用动物鲜血拌在蚯蚓中,或者拿动物的血来喂蚯蚓,能增加蚯蚓的腥味和色泽,对甲鱼、凶猛食肉鱼类有很大的诱惑力。
第二种是用玉米面做主料,制成气味独特的面食。具体的做法是将玉米面上筛出来的粗料和糠皮作为制糟食的赋形剂,剩下的细粉做各种钓饵的主料。玉米面放在容器里拌匀,用沸水边冲烫边搅拌均匀,出锅后放到不烫手的时候,用力揉搓,或者出锅倒入盛器中,趁热捣均匀。这种饵料粘性大,韧性好,耐水泡。我们把这种饵叫做基础饵。根据不同的垂钓对象,我们在基础饵上加工不同的添加剂。例如鲤鱼,我们掺入适量白糖或蜂蜜,再加点香精。钓塘养鱼,我们需要掺点喂该塘鱼的颗粒饲料粉末。钓鲢鳙,我们可以掺入适量阿魏粉,或韭菜大葱发酵水。钓草鱼,我们可以掺入适量草惠酱。将基础饵装入两层以上的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强阳光下曝晒2~3天,使之稍发酵,略带酸味,效果也很好。
第三种是蛆色白、味美的饵料。这种饵料一般都是自家培养的,随用随取,十分方便,是多种淡水鱼喜食的食物。将鱼头、鱼内脏或食剩的变质肉,装入罐头瓶内,放到室向阳处,让苍蝇在此产卵。只需要一个星期,这些卵就可以变成饵蛆。要防止蛆变成蛹。把蛆放在装有锯末或木屑的容器中,撒上些精盐拌匀,七天内,它不会变成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