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美文
㈠ 名家写花的散文,像《牡丹的拒绝》这样的
川端康成的《花未眠》
㈡ 赞美牡丹花的美文佳句
1、雨中的牡丹,高贵如百合,纯洁如净莲,如此高贵纯洁的牡丹自盛唐就被视若富贵的象征,殊不知牡丹曾拒绝武则天触犯龙颜也不为之吐露芬芳。也正因如此,才繁衍除了这闻名遐迩的洛阳牡丹城。
2、牡丹是被当作富贵的象征膜拜的,而在洛阳牡丹城见到的却是如此与众不同的牡丹,并因她的傲气和纯洁宽容的品性而卓然不群。
3、牡丹花开,从容华贵,气质天成,如洛神出水,一顾倾城,一瞥惊鸿,让人不禁想起《诗经》里“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绝美句子来。
4、牡丹的品格凝聚在它不畏权贵、敢于拒绝之中,那是一种令人景仰和崇尚的精神,一种难能可贵的品格,做人亦如牡丹般,不因外界的干扰而改变自己的个性和品格,而不应因哗众取宠而失掉原来的自己。
5、牡丹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一种高贵的性格,没有一朵花为谁而开,没有一片叶为谁而展,它只为保持自己的清高。
6、牡丹的雍容华贵使它成为了“富贵者”,花开时节撑起的硕大的花冠,一团团,一簇簇,热烈奔放而不招摇,深沉内敛而不含蓄,牡丹的国色天香,牡丹的花开“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令人陶醉令人震撼的美,给千里之外的游人以遐思,却又给千里之至的游人以叹惋。牡丹代表富贵,却不是像世人想想的那样是谄媚的象征。
7、那几株白色的牡丹,却不愧为牡丹王的称谓。看那伸向高天的钢枝铁骨,给你的是苍劲的骨感震撼。他高雅的身姿、舒展的傲骨、无暇的面孔,让你感到自己的卑微,感到他的霸气,感到她的高雅,让你不敢直视,失去了侵犯的勇气。学习绘画的朋友,难道这不是一幅绝无仅有的经典的'《泼墨牡丹》?
8、牡丹花是我最喜欢的一种花。在绿油油的叶丛中,花朵格外显眼。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说它粉红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白色镶在边缘;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说它浓妆淡抹吧,它又显得那样清新雅致。总之,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无法称赞这“花中之王”的。
9、喜欢牡丹花,不仅因为她高贵艳丽,还因为牡丹花是幸福美好的化身、繁荣昌盛的象征,给我带来很多的快乐。每到开花时节,牡丹就开着雍容华贵、娇俏艳丽的花朵。
10、花园里姹紫嫣红,牡丹花害着衿持,慢慢地开出了花朵,满园的春色,关不住牡丹的婀娜娉婷,姹紫嫣红。那是怎样的花啊?那花瓣大而不润,花型大而不香,却掩不了它的倾国倾城、闭月羞花,层叠的花瓣里漫浸着它的雍容华贵。
㈢ 一片描写牡丹花的作文
牡丹是着名的观赏植物,她花大色艳,气味清香素有花王之称。她芳姿艳质,颈骨傲心,实为我国的传统名花。菏泽就因牡丹而闻名,近几年来,菏泽的牡丹人气指数暴升,这让没有见过牡丹的我心里开始发痒。不过看牡丹终归是有缘的,经过星期五的谈判,我们决定∶看天随行,由天注定。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牡丹花园。门外都排满了车辆,到处都是汽车的“歌声”。我和表妹走在最前面。
买了票走进牡丹花园,向前看,映入眼帘的是那威武的假山,假山有十几米高,从山顶刘出钻石清凉的泉水,发出清脆的“哗哗”声。接下来出场的就是我向往已久的牡丹了。
我比较偏爱白色的牡丹花,她那玉石一般雪白的花瓣从花托中间轻轻伸展了出来,一片、两片、三片、四片……
走近园子深处,五彩缤纷的花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呀!不知道怎么看才能满足我的眼睛。Oh!那一簇簇晶莹如玉的素玉,如梦如幻∶那一团团雄雄欲燃的火焰似的牡丹,如诗如画……
牡丹,以她那淡雅的气质,,主宰着春天的神韵,她灵动迷人,犹如一位飘逸的仙子
既然牡丹如此美,装饰品叶子自然是青翠欲滴,那羽状的复叶,呈小叶形或椭圆形,莫看它貌不惊人,待到牡丹吐露芬芳时,脱俗的神韵经她点缀便一显而知。
顿时,一阵清风迎面而来,我隐隐闻得一丝清逸,淡雅的幽香,那香韵,侬而不艳,静而灵动,立身于这飘逸淡雅的境界,我的心经不住芬芳的袭扰,渐渐地陶醉了……
不知不觉,夕阳降临了,我们也要离开了,依依不舍的走到大门时,我回头看看那中国的国花—牡丹。
国花!牡丹!你是祖国之宝,你是我们中华子孙的瑰宝。因为你古代才有那么多美文佳作,因为你,中华文明才源远流长!
注释:500字左右
㈣ 牡丹花的唯美散文有哪些
又是牡丹花开时
作者:明若小溪
院里的牡丹花终于开了。盼啊盼,每天都望着那些花骨朵,憧憬着花开满园的绚烂。
想起去年搬来的时候,也是满院鲜花。各色的玫瑰、百合花,大朵大朵的芍药和牡丹艳压群芳。红彤彤的蕃茄铺满菜地,黄橙橙的杏子挂满枝头,还有那绿幽幽的葡萄缀满木架,令人垂涎欲滴……
这就是房东叔叔和阿姨精心创造的家园。也是我的梦中家园。
时间过得真快啊,不知不觉又是一年,不知不觉又过了春天。院里的杏花、梨花和苹果花都谢了,到了结果的时候。牡丹花送走了春天迎来了初夏。
牡丹花开的时候,百合,芍药,玫瑰都才慢慢长出花骨朵儿。所以牡丹更是院里最美的风景。刚开第一朵花的时候,我就已经仔细的欣赏了一番。它那紫红的花瓣层层叠叠,包裹着金黄的蕊丝,慢慢绽开到碗口那么大。形似枫叶的叶子就像无数只小手呵护着花朵,远远就望见万绿丛中一点红。靠近了便是一股奇香扑鼻而来。不知什么时候已有两只蜜蜂在花蕊间忙碌着,它们的鼻子果然是最灵敏的。看那些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似一个个娇媚的姑娘,半掩着羞红的脸儿,期待着蜜蜂宠幸的时候。
见此情景我忽然心生灵感,口中默念出几句:
“牡丹初放绽玉容,含苞朵朵似娇娘。
灵蜂飞舞忙寻蜜,待到红遍满园时。”
花期一到,很快的两天之内就会开出好多花。每天早上一开门,就能看见许多惊喜,就会带给我一个好的心情。每下班回家看见它们,就会减去我几分的疲惫。
我一直在关注它们的变化,随时拿手机拍下它们美丽的容颜。我注意到了,一朵花儿盛开,就有一朵花儿枯败。这就是勉不了的轮回吧。有时候就一会儿的时间,就会神奇的开出好几朵!很是让人遐想到花儿如何一点一点慢慢绽开的样子,该是多么的奇妙!要是能够轻易瞧见,那也就不足为奇了呀。
一天清晨闲来无事,我便独自在院中观赏牡丹。清晨的阳光柔柔的,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花香,直令人心旷神怡!不知什么时候,那群勤劳的蜜蜂又在花丛中穿梭飞舞,欢喜的嗡嗡唱着忙着来回采蜜。硕大的牡丹在绿叶的印衬下显得格外绚烂耀眼,愈加妩媚动人。真想摘下一朵插入瓶里放在房中,可又随即断了此念,怎可这样贪心残忍的将花枝分离!还是静静的站立花丛中,幻象中仿佛是在自己的家园观花享受吧。
看那朵朵怒放的牡丹朝气蓬勃,像久拘闺房的女子,在阳光照耀下尽情展开灿烂的笑颜。阵阵凉风吹来,花儿们轻轻的摇头,叶子莎莎作响,正是那一群闺中蜜友在相互窃窃私语呢……
这又让我忽然想起《红楼梦》中那一系列大家闺秀,聚集在牡丹园里吟诗嬉戏的情景。瞬间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于是我便穿越时空,将自己幻化成了林黛玉,在花前即兴吟诗:
“牡丹怒放迎朝阳,绚光朵朵绽笑颜。
天姿国色奇香异,一笑倾城花中王。
绿叶印得红花媚,娇艳欲滴愈动人。
诱得群蜂欢采蜜,芳香溢浓送春风。”
虽然我自知惭愧,对诗词的一窍不通,这样的拙句万万不可与传世才女黛玉相提并论,但却是我发自内心对牡丹的爱意!同时也钦佩牡丹气质高雅,超尘脱俗。
当然也有人不喜欢牡丹的美过于招遥,气势凛然。她艳压群芳,混身散发着贵族气息,正如宫廷贵妃一样高高在上不易亲近的感觉。
其实我也有过这般想法。那是因为我从未见过真正的牡丹,以前只是在图片上看到过。而今终于一睹了国花真容,果然名不虚传。而它的雍容华贵,自然是经历过无数风霜雨雪,苦苦煎熬而来。这是我亲眼所见,它从花开花落,到秋霜冬雪。正当它们绚烂盛开的时候,突然袭来狂风骤雨,打得花瓣四散飘落,但它们却无惧无谓从容面对,坚持到太阳升起的时候,又会开出崭新的花朵!几乎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枯萎凋落时,它冻得像枫叶一样红的叶子,依然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直到隆冬正式来临,它才渐渐屈身于茫茫寒雪之中,苦苦等待来年春暖花开之日!
所以我才慢慢明白,牡丹的奇香与众不同。那花香中总隐含着一种微微苦涩的味道。正是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味道!
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牡丹扑鼻香?
牡丹花开,象征富贵吉祥。总有一天,我也要将这高贵漂亮的牡丹种满我的院子,我也会有我梦想中的家园!
㈤ 我要写牡丹的美文
楼主我看好你,加油!
㈥ 请教一下关于牡丹花的散文,美文
《唯有牡丹真国色》
牡丹,当之无愧的百花之王,我国的国花,有“竟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之称。牡丹秾姿贵彩,宿露轻盈,像极了盛唐时雍容华贵的盛装夫人。
牡丹胜于唐,其富丽之姿与当时女子丰满艳丽的审美相映成趣,盛唐的繁华如梦,总少不了牡丹在玉堂画阁之中的嫣然一笑,比如著名的《簪花仕女图》,图中美艳的仕女头上都簪着一朵艳媚的牡丹,尽其富贵之态。俗话说的好:乐极生悲,牡丹因此又被称为富贵花,被视为俗艳,《爱莲说》之中就贬牡丹赞莲,称其为“花之富贵者”,虽然我同样爱莲胜过爱牡丹,但也不免为牡丹大呼冤枉。
牡丹看似浓妆艳抹,花大色艳,初见时候的确有雍华之感,然而,在这样“交错如锦,夺目似霞”的外表下,却是极为耐寒的铮铮傲骨,可以耐得住零下三十几度的寒冷,比起“傲雪模范”梅花全无不及之处。不但如此,它还耐得住干旱与贫瘠,我曾在《如随啼鸟识花情》中看到,延安附近有一个山谷,牡丹多到可以砍来当柴烧。总不见得当地人有钱到买来“花王”去烧火吧?这样看来,牡丹被周敦颐这样贬低虽然可以理解,但是冤情也不算小了。
因此,牡丹花能够开得这般美丽,其实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性质是相类似的,只不过它前后转变忒大了些,怪不好接受的,所以诗文中还是多以此喻富贵。
写牡丹花最好的自然是唐人,就如唐人咏梅未见出色一样,宋人咏牡丹也不怎么样(是比唐人,不是比我),毕竟人家被迫移都临安哪里有牡丹可以赏玩,自然比不了家家户户牡丹香的唐人。我所接触的此类诗词中,首推唐人李正封的“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和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前者写出牡丹恰似杨妃醉酒的高雅典丽,后者则写出了唐人对牡丹近乎痴迷的疯狂热爱;前者虽有饮用后者之嫌,却也表现出牡丹富贵之气,后者类似周敦颐,贬芍药荷花(诗中是芙蕖,即为荷花)而赞牡丹,活脱脱一个牡丹花迷。
我生在浙东,没见过一次牡丹,但也可以想象出它使“一城之人皆若狂”的绝美。不是有一句俗话吗: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牡丹的艳丽所具有的热情与张扬,是江南的菡萏、瘦梅所不能比拟的。许是因此,牡丹花会总是热闹非凡,而不像赏莲、赏梅一样需要品茗细赏。牡丹花像是胡旋舞,热烈妩媚的舞姿,蓬勃的张力随着旋转使人意乱神迷;连、梅像是汉人的水袖长舞,亭亭即有欲舞之意,却需要人凝神细赏。在宋代,自然是莲、梅好些,宋代规矩繁多礼防严谨,一对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吃香得很的理学家把整个国家搞得有些BT,习惯了繁文缛节什么都讲究含蓄含蓄再含蓄的他们怎么赏得了牡丹的风流张扬;而唐人,在那个开放的盛世,对牡丹视之若宝。
而现在,爱牡丹者少;爱莲、菊、梅之人多;非主流者爱连见都没见过的曼珠沙华曼陀罗;哈日者爱樱花;崇洋者爱玫瑰。其中自然不乏随波逐流之辈,早不比“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现在的状况,应该是“牡丹之爱,同予者何人”才对(排除洛阳牡丹会)。
不知,现在门庭寥落的牡丹,会不会怀念曾经大唐觥筹交错中“能狂绮陌千金子,也惑朱门万户侯”的自己?或是在不习惯的寂静中,忆起那句“何人不爱牡丹花,占尽城中好物华”,感慨沧海桑田呢?
㈦ 牡丹颂的美文
花开妖娆艳丽, 花落凄美哀凉。 唯有尊王牡丹, 千年盛世绽放。 不畏全权富贵,回 深得后世称赞。
@骆驼答
《牡丹》
牡丹花开绽娇容
国色不与凡花同
雍容华贵富贵态
春来香满洛阳城
和骆驼先生
《牡丹》
国花争艳溢芳芬
粉黛红颜撩煞人
繁花三千似春梦
醉入香海欲销魂
牡丹檀心锦萼,细脉鲜肤,参差飞玉,烂漫飘香,受到广大民众的普遍喜爱,成为中国传统花卉中最受欢迎的名品,被誉为“花中之王”,“国色天香”。文学作品中咏吟牡丹的诗词歌赋、曲谱散文铺天盖地,给万紫千红的九州文苑增添了一抹奇异的光彩。
牡丹之美,在于姿,在于韵,在于情,在于生活的富足、心灵的安逸。牡丹是富贵之花,赏牡丹的人必也是心情闲适,追求唯美的文明雅士,只有心中存在美,生活向往美,感情追求美的人,才可能写出美的诗篇。中国历史上牡丹兴盛总在国泰民安之时。唐朝历300年,早、中期都基本太平无事,牡丹便成为封建帝王、士大夫这些贵族剥削阶级的享乐品。
㈧ 写一篇关于牡丹花的托物言志的散文
去网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