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配牡丹
A. 芍药和牡丹
芍药:http://ke..com/view/16575.htm牡丹:http://ke..com/view/4144.htm 如何是北方,过了黄河,出了山海关的话,还是芍药吧,芍药比牡丹生命力顽强。这二者花形极为相似,如同姐妹,不少人误认牡丹为芍药,或误认芍药为牡丹。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区别如下:1、看叶片 叶形:芍药的叶片前端是尖的,不再分裂;牡丹的叶片前端是分裂的,二回三出羽状复叶,叶互生。 叶色:牡丹叶片宽厚,正面绿色,略呈黄色,而芍药叶片狭薄,两面均浓绿色;2、看秆茎 芍药是草本,革质茎;牡丹是灌木,木质茎,株高1-3m,可达2m。你可以摸一摸植株的茎,如果有像树一样的树皮,就是木质,反之就是草质。牡丹四月开花,芍药五月开花,故有“谷雨三朝看牡丹,立夏三照看芍药”之说。3、看花期 牡丹四月中下旬开花,芍药五月开花,故有“谷雨三朝看牡丹,立夏三照看芍药”之说。牡丹的花朵着生于花枝顶端;而芍药花单生枝顶或近顶端叶腋。
B. 牡丹必须和芍药搭配栽种吗
没听过必须搭配栽培的说法。
牡丹和芍药的区别
1.牡丹是落叶灌木,是木本植物.
芍药是宿根块茎草本植物。
2.牡丹叶片宽,正面绿色绿色略呈黄色,而芍药叶片狭窄,正反面均为黑绿色;
3.牡丹的花朵着生于花枝顶端,多单生.
花径一般在20厘米左右;而芍药的花多于枝顶族生生.花径在15厘米左右。
4.花期不同
,牡丹一般在4月中下旬开花,而芍药则在5月上中旬开花,二者花期相差15天左右。
另外,
牡丹被称为花王。芍药被称为花相。
芍药的根常被用作嫁接牡丹的砧木。
它们的根均为肉质根。都可以入药。
相对而言,牡丹的品种更多些
都有较好的耐寒性,-30度。
C. 牡丹配芍药什么意思
为了延长观赏期。
绝大多数情况下,牡丹先于芍药开放,例如在江苏扬州这边的气候条件下,牡丹在四月下旬陆续开放,比芍药早开放大约十天左右,芍药在五一后一周内是开花最繁盛的时期。大多数的牡丹花谢掉以后芍药才开始陆续开放。
并且牡丹和芍药的花期都比较短,单株花期不到一周,种群花期两周左右,这跟一朵花能开一月,这个月开完了下个月还有花开的切花月季比起来,简直是昙花一现。
基于以上两条,单纯种植牡丹或者芍药的话,即便是规模庞大,观赏期也很难超过半个月,盛花期也就一周到十天。把牡丹和芍药种在一起,可以赏完牡丹赏芍药,公园和种植园就能吸引更多游客。
牡丹典故
“天香国色擅名久,艳艳妩媚更可怜。自与洛神魂共附,无人笔下不牡丹。”相传,武则天称帝后,为贺太平盛世,显示帝威浩大,在正值严冬之时,乃令百花齐放,百花不敢违旨,唯有牡丹以为不合时宜,抗旨不从,武则天怒斥它胆大妄为,便将它从长安贬到洛阳,与可怜的洛神为伍。
牡丹谪居洛阳并不气馁,仍 然奋发有为,开得更好,蔚成天下第一。从此,每到谷雨时节,洛阳就有牡丹盛会。宋代大文豪欧阳修为此盛会写诗作志。其诗曰:“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其志曰:“时值牡丹盛会,士庶竟为遨游。”
D. 为什么牡丹要和芍药种在一起
牡丹和芍药种在一起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牡牡丹的远祖是跟芍药分不开的。在秦汉之际,牡回丹才从芍药中分支出答来,被称为木芍药。
2、芍药牡丹同属芍药科,种在一起,两种花会互传花粉,通过杂交会出现新的品种,越开越漂亮。牡丹花期较短,且早于芍药开放,故常将牡丹和芍药混合种植,花期可以延续。
拓展资料:
唐代刘禹锡有诗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
1985年5月牡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二。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在中国栽培甚广,并早已引种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画作品很丰富。
网络:牡丹
E. 为什么牡丹一定要和芍药种在一起
种植牡丹必须种植芍药,是因为牡丹和芍药同属一科,它们会互相传授花粉,能通过杂交形成美丽的新品种,而且牡丹先于芍药开放,可以延长观赏期。
牡丹与芍药都是喜光耐旱的植物,都需要春化阶段。一般牡丹与芍药都需要在0℃低温下,经过40天左右才能完成,然后混合芽方可萌动生长。花芽要在长日照下发育开花,混合芽萌发后,若光照时间不足,或在短日照条件下通常只长叶不开花或开花异常。
牡丹和芍药的养护管理
1、土壤条件
牡丹适宜生长在肥沃且中性微碱的土壤中,而芍药不宜生长在盐碱地中,种植牡丹和芍药时,需要为其提供肥沃且排水性良好的中性土壤里,而且要翻耕30厘米的土壤,再往其中施加腐熟的有机肥料,促进植株旺盛生长。
2、追施肥料
牡丹和芍药在生长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养分,养殖时需要每年追施3次肥料,可以在每年的3-4月份,为牡丹和芍药施加一次稀薄的人粪尿,在每年的5月上旬,为其追施一次厩肥,而在每年的11月份,要为牡丹和芍药施加热性肥料。
F. 芍药和牡丹经常被种在一起,有什么道理吗谢谢
芍药有个别名叫“气死牡丹”。其实只是花期不同,牡丹凋谢后芍药开花,放在一起仅仅是牡丹谢了接着芍药即开。不显得荒凉。
G. 芍药和牡丹是一回事吗
芍药和牡丹是两种不同的花。
千百年来,人们把牡丹和芍药,并称为“花中二绝”。有人称“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牡丹与芍药如同双胞胎姐妹一样,所以不少人会把两者弄混淆。其实,牡丹和芍药同属毛莨科,芍药属。
牡丹的叶片先端常常再分裂;芍药的叶片先端是尖的,不再分裂。这是区别两种花最简单的方法。牡丹叶片宽,上表面绿色中略带黄,牡丹叶片无毛,下表面有白粉;而芍药叶片狭窄,较有光泽,叶比较密。
(7)芍药配牡丹扩展阅读
牡丹是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偶尔近枝顶的叶为3小叶;顶生小叶宽卵形,长7-8厘米,宽5.5-7厘米,3裂至中部,裂片不裂或2-3浅裂,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沿叶脉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柄长1.2-3厘米。
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4.5-6.5厘米,宽2.5-4厘米,不等2裂至3浅裂或不裂,近无柄;叶柄长5-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
芍药植株在一年当中,随着气候节律的变化而产生的阶段性发育变化主要表现为生长期和休眠期的交替变化。其中以休眠期的春化阶段和生长期的光照阶段最为关健。
芍药的春化阶段,要求在0℃低温下,经过40天左右才能完成,然后混合芽方可萌动生长.芍药属长日照植物,花芽要在长日照下发育开花,混合芽萌发后,若光照时间不足,或在短日照条件下通常只长叶不开花或开花异常。
H. 牡丹花与芍药如何嫁接
芍药根和牡丹根嫁接牡丹各有优势嫁接就是依靠砧木根系提供的营养和水分抽枝展叶,最终在接穗的下部产生不定根,形成完全不依赖于砧木的植株个体。嫁接法能够尽可能地提高繁殖系数。根据砧木的嫁接部位,嫁接可分为根接、枝接和芽接等。枝接和芽接主要是用于补接、改接品种和嫁接牡丹。枝接一般在秋分前后为宜;芽接可在5月上旬至7月上旬,枝条韧皮部能剥离的期间内均可进行,嫁接法与其它花木相同。
菏泽市牡丹乡人民传统习惯使用芍药根为砧木嫁接牡丹,为发展牡丹品种,形成销售规模做出极大贡献。芍药根嫁接的优势表现为砧木成本低,易收集,操作简单,成活率高,出口加工时便于冲洗消毒。缺点是嫁接后前两年长势较慢,需等待接穗长出牡丹根长势才会加快。日本国内培育牡丹基本是以芍药根嫁接为主,其砧木母本就是原产浙江的杭芍。1998-1999年前后菏泽人民开始大量选用凤丹实生苗嫁接牡丹,优势是长势快,枝条粗壮,缺点是操作费力,成活率受不同年份气候影响会降低,成本较高。意思是说牡丹产地大力推广凤丹苗嫁接不过10年的时间,以前基本都是芍药根嫁接。近两年由于大量苗木出口,为了便于冲洗消毒检疫,国际市场开始流行使用芍药实生苗嫁接的牡丹苗,即用2-3年生芍药实生苗做砧木嫁接,嫁接后的苗木规格整齐,须根多,比以前只用一根芍药根嫁接的长势强,目前正在发展阶段。
一、根接时间
牡丹根接从8月下旬至10月下旬进行,以8月下旬到9月中旬最适宜,尤其以白露前后嫁接成活率最高,如错过最佳嫁接时间,则成活率将随着季节的推迟而递减。此时如遇阴雨天气,也要抢时间进行嫁接。可在室内进行操作,但要注意将接好的植株摆放整齐并注意通风(仍不影响接穗与砧木的愈合),待天晴后土壤适宜耕作时进行栽植。
二、砧木
砧木可用芍药根、牡丹根或牡丹和风丹实生苗根。芍药根短粗质软,易嫁接易成活,且生长快,但分株少;而牡丹根细质硬,不易嫁接,但分株多,寿命长;风丹实生苗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对提高名品种接穗生长和苗木质量有益。无论使用什么砧木都应挑选生长充实,附生须根较多,无病虫害,长25 cm左右,直径1.5-2 cm的根,晾2-3 d,使之失水变软,再嫁接。
三、接穗
接穗应该分品种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当年生萌蘖新枝,长5-10 cm即可。如果接穗不足时,枝杆上的当年生枝也可采用,但嫁接成活率及生根速度不如前者,接穗要随采随用。
四、砧、穗亲合力
牡丹的砧、穗亲合力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如“烟笼紫”、“三奇集胜”“玫瑰紫”以芍药为砧,成活率很低;而以牡丹根为砧,则成活率较高。“赵粉”、“葛巾紫”,垂头兰以芍药为砧,成活率虽高,但成活后芍药根生长迅速,则不易萌生牡丹根;“首案红”、“脂红”、“蓝田玉”以芍药根为砧时,成活率高,牡丹根的萌生力也强。“。
五、嫁接方法
牡丹根接多采用“嵌接法”(半面劈接法)。先在接穗基部腋芽两侧,削长约2-3 cm的楔型斜面,再将砧木上口削平,选一平整光滑的纵切面,用刀切开,切口长略长于接穗削面,深度达砧木中心,以含下接穗削面为宜。砧、穗削面要平整、清洁、然后将接穗自上而下插入切口中,使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对准,用麻绳扎紧,接口处涂以泥浆或液体石蜡,即可栽植,栽植深度与切口平,培土至接穗上端2-3 cm,以防寒越冬。
六、嫁接后管理:
嫁接捆缚后,用混有杀菌剂的稀泥浆或接蜡涂好切口。栽植在事先备好的苗畦内,畦内土壤下部稍湿,表土稍干以防接穗伤口霉烂。栽植深度在接口以上约2cm处。然后培细土盖出接穗8~10cm防寒,防旱。待翌春天气转暖,逐渐去除覆土,露出接穗,以利发芽。一年后苗高可达12cm。第三年秋即为二年生苗,可以移栽。移栽之时可见接穗处已着生自生根,此时可将芍药根砧剪除后栽植,仅留下牡丹自生根,否则幼苗生长不旺。牡丹嫁接通常是一砧一芽,第2年成活后,如秋季不进行平茬,则接穗只会长高不长枝。因此,对已成活的1年生嫁接苗,要从接口以上进行剪截,以刺激根芽处的不定芽萌发枝条。这样牡丹的2年生嫁接苗就可长出2-4个短枝,连续进行两年平茬修剪并加强肥水管理,不仅使嫁接苗迅速达到出圃规格,而且采集下来的枝条还可作接穗用。嫁接好等待种植.jpg (36.37 KB)
I. 芍药与牡丹的区别
1、根茎的区别
牡丹是木本植物,芍药是草本植物。牡丹的根茎是木质,落叶之后地上的根茎是不会枯萎的;芍药的根茎属于草本的,落叶之后地上根茎全枯死,两者很容易区别!
2、叶子区别
牡丹的叶子宽,有的开裂如鸭掌,正面绿色叶缘略呈黄色;芍药的叶片狭窄尖细,正反面均为黑绿色 ,是椭圆形的,花朵直径比牡丹花朵小,是草本植物,因此根茎也是软的。
3、花朵区别
牡丹的花都是独朵顶生,花型大:芍药的花则是一朵或数朵顶生、腋生,花型较牡丹略小。
4、花期区别
牡丹一般在4月中下旬开花,而芍药则在5月上中旬开花,二者花期相差半个月左右。牡丹花谢了,芍药花才开始盛开,开花时间是有先后顺序的。遗憾的是两者花期都不是很长!对于喜欢观赏牡丹花的朋友来说有点小失望!
牡丹雍容华丽,花朵大,颜色美,民国时曾经被作为国花!有些还很香。但是牡丹一年只开一次花,枝梗软,较不宜做切花。但是因为牡丹国色天香,艳丽无双,对于喜欢养花的朋友养牡丹绝对是值得的。一般牡丹是以种在盆内的方式出售,这种牡丹春天或秋天都可以种。因为牡丹不喜欢被移栽,也不喜欢在生长期被移动。
芍药是种地下根,多数是出售地下根,装在塑料带中出售。也有露根的,多数是由邮购方式出售。另外有些是已经装盆的,装盆的会比袋装的贵一些,种时比较容易。
芍药和牡丹种植时间最好都是秋季(9月~10月间),因为此时是芍药和牡丹的冬眠期的开始,失水慢,较易成活!同时我国有一句谚语:春天栽牡丹,老死不开花!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但是根据植物生长习性及花卉品种特点,秋天栽植牡丹是最好的季节!其他时间都是生长期,都不适宜移植。
J. 芍药和牡丹的诗词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吁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诗经·国风·郑风·溱洧》
这首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抄下余冠英先生所译的文字:
溱水长,洧水长, 溱水洧水哗哗淌。小伙子,大姑娘,人人手里兰花香。 妹说:“去瞧热闹怎么样?” 哥说:“已经去一趟。” “再去一趟也不妨。洧水边上,地方宽敞人儿喜洋洋”。 女伴男来男伴女,你说我笑心花放,送你一把芍药最芬芳。
原来这首诗描写的是三月上已之辰,郑国溱洧两河之畔,男女杂集,春游欢会的情景,有人说古人用芍药中的“药”(此字我们这里方言还念yue)字代表相约,所以芍药也成为男女间定情的象征,诗中的男子将一朵鲜媚的芍药送到女子手中,爱情之花也在彼此心中绽放。
这情景,这诗句,打动着千古以来的痴男怨女。《红楼梦》中的林妹妹,第四十回行牙牌令时表现很有点“失态”,一会说《牡丹亭》里的“良辰美景奈何天”,一会说《西厢记》中的“纱窗也没有红娘报”,最后又来了句“仙杖香挑芍药花”,这芍药花,正象征的蓬蓬勃勃的爱情。
所以宋人张镃在诗中赞道:“自古风流芍药花”。
姜夔有一首词,说的是扬州的芍药:
侧犯·咏芍药
恨春易去。甚春却向扬州住。微雨。正茧栗梢头弄诗句。
红桥二十四,总是行云处。无语。渐半脱宫衣笑相顾。
金壶细叶,千朵围歌舞。谁念我、鬓成丝,来此共尊俎。
后日西园,绿阴无数。寂寞刘郎,自修花谱。
北宋时扬州芍药就极为繁盛,苏轼有诗:“扬州近日红千叶,自是风流时世妆”。当时每年扬州举办芍药万花会,官吏搜聚绝品十余万株观赏欢宴,一时热闹非凡,扬州芍药就此名闻天下。后来苏轼见太过扰民,曾一度废止了这种行为,但只禁得一时,扬州芍药还是“佳种年深亦多变”,品种和数量越来越多。
然而到了南宋,金兵南下洗劫扬州(1161年)后,城破人亡,芍药也无复往日之景。姜夔重过扬州时就写下了我们熟知的“二十四桥仍在”、“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著名词句。
然而,写芍药时,还是不得不提起扬州二字,正像写牡丹离不开洛阳一样,南宋大奸臣贾似道有诗:
又是扬州芍药时,花应笑我赋归迟。
满堂留得春如画,对酒何妨鬓似丝。
玉立黄尘那可到,锦围红蜡最相宜。
买山若就当移种,此际谁能杖履随。
贾似道人坏诗不坏,这首写芍药的诗倒也不错。要说古时做皇帝也不容易,奸臣也不是个个都是大白脸上写着“奸臣”二字,单看这诗,怎么能想到他是奸臣庸臣?
元末诗人杨允孚《咏芍药》里这样写道:
时雨初肥芍药苗,脆肥香压酒肠消。
扬州帘卷东风里,曾惜名花第一娇。
清代塞尔赫有七绝《白芍药》一诗:
珠帘入夜卷琼钩,谢女怀香倚玉楼。
风暖月明娇欲堕,依稀残梦在扬州。
到了明清,扬州芍药规模虽不如宋代,但却培育出极为罕见的黑芍药,此品种花朵色深紫近黑。明末清初的扬州,园林极盛,各园中也都广泛种植芍药。
芍药有养血敛阴,柔肝缓中,止痛收汗等功用,对于一些女性特有的疾病更是有显着功效,故有“女科之花”的称谓。
好为花王作花相
芍药,和牡丹的形貌非常相近,但牡丹是木本,花大枝粗,有雍容华贵的气象,而芍药是草木,显得娇小柔弱,所以古人评花时以牡丹为第一,芍药第二,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如宋朝陆佃就在《崥雅》一书中写道:“今群芳中牡丹品评第一,芍药第二,故世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
宋邵雍有诗:“要与牡丹为近侍,铅华不待学梅妆”,方回也说:“可止中郎虎贲似,正堪花相相花王”。所谓“中郎虎贲”,是这样一个典故,说东汉时的蔡邕(蔡文姬的父亲),曾做左中郎将,有一个勇士与蔡中郎长相特别相似。所以后来形容两人面貌相似,就用“中郎虎贲”。这里是说芍药和牡丹的“容貌”相似。
杨万里有诗:
红红白白定谁先?袅袅婷婷各自妍。
最是依栏娇分外,却缘经雨意醒然。
晚春早夏浑无伴,暖艳暗香正可怜。
好为花王作花相,不应只遣侍甘泉。
关于芍药为“花相”一说,还有以下的来历: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补笔谈》中记载了“四相簪花”的故事:
韩琦于庆历五年(1054年)上任扬州太守时,其府署后园中芍药一干分四歧,歧各一花。每朵花瓣上下红色,中间围一圈金黄色花蕊,是一种叫“金带围”的新品种,韩琦十分高兴,又邀了三人,同来观赏。这三人为大理寺评事通判王珪、大理寺评事佥判王安石、大理寺丞陈升之,酒至中筵,剪四花,四人各簪一朵。过了三十年,四人都先后当了宰相。因芍药中“金带围”品种与宰相的金色腰带相似,从此,芍药便成了“花相”的代表。
每个朝代的审美标准不大一样,在盛唐,人们喜欢体态丰腴的美人,所以富贵雍容的花王牡丹更为得宠,刘禹锡在《赏牡丹》一诗中就这样写道:“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静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里就贬芍药而重牡丹。
但是渐渐地到了唐代后期,人们对于芍药也越来越喜欢了,晚唐诗人王贞白有诗道:“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而唐宋八大家中韩愈、柳宗元这两位唐代人物都不约而同地喜欢芍药,柳宗元有诗《戏题阶前芍药》:
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