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缱绻牡丹

缱绻牡丹

发布时间: 2021-12-18 07:44:54

A. 成语“绸缪缱绻”的意思是什么

绸缪缱绻不是成语,具体意思如下:


1、绸缪[chóu móu]

释义:紧密缠缚;事前准备等

造句:

一、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

二、未雨绸缪固然好,临渴掘井尚可博。

三、先想到义,再想到利,未雨绸缪,谋定而后动。

四、未雨绸缪之际,对手已展开强烈的广告攻势。

五、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造句网整理)勿谋良田。

六、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

七、谁要是未雨绸缪,谁就一定吉星高照;谁要是只顾眼前,谁的情况一定不妙。

八、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九、如何预测这些变化,未雨绸缪,取访市场纺先机,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2、缱绻

拼音:qiǎn quǎn

释义:以用于描写人物神态之中。解释为牢结;不离散,或形容感情深厚、难舍难分。也表示事物的美好姿态。形容词。

造句:

1 河滨浅水处刚绽叶的芦苇飒啦啦摇响,与西风缱绻絮语,像是低吟着一首昏黄的情诗。

2 记忆是一张挂满风铃的卷帘,藏匿不了回味里一丝缱绻的痕迹。

3 若可以化为一缕尘埃,便要缱绻在你走过每段时光里。风乍起的流年,如花般破碎,而你却沉淀在记忆的最深处。我随风而起,流连在你身边,只是一颗渺小的尘埃,希望你会识得,那一缕微弱地存在,亦是一缕思念的呼吸。

4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

5 集日子的缱绻,掬清泉的甘甜,剪轻风的缠绵,裁白云的悠闲,采牡丹的富贵,缀明月的画面,取烟花的灿烂,在国庆佳节到来的时候,放进这祝福中,融合一颗感谢的心,衷心愿您快乐平安,合家幸福。

6 今生有缘共相聚,恩爱缱绻两不疑。操持家务不容易,我要真心感谢你。细碎日子你撑起,温柔呵护无可替。思念你,心语寄:爱你情不变,愿你更美丽。

7 暮春之夜,微风渐暖,睡意缱绻,移身临窗,近看柳枝月色下翩舞摇曳,遥听池塘绵绵蛙鸣。携一份恬淡,悍然入梦。晚安。

8 纹路其实就是不舍,就是往返迂回,徘徊缱绻,就是把简单直截的线条说成了曲折动听的故事。

9 甜蜜的思念在空中梳理羽翼,浪漫的挂牵随飞雪缱绻相继,怒放的腊梅染香美好的记忆,爱意是岁月的呼吸,想你是每天的主题。

B. “缱绻”的意思是什么

缱绻:,以用于描写人物神态之中。意思是牢结;不离散,或形容恋人感情深厚、爱情难舍难分。也表示事物的美好姿态。形容词。也有绻缱一说,但比较少。

拼音:qiǎn quǎn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缱绻从公,无通外内。”

译文:欢好从公,无内外沟通。

例句:缱绻的感情最令人难以忘怀。

(2)缱绻牡丹扩展阅读

同义词:

1、缠绵:是指牢牢缠住,不能解脱(多指病或感情),久病不愈。也指说话纠缠不清、婉转动人等等。

拼音:chán mián

出处:叶圣陶《倪焕之》十七:“一对男女从互相吸引到终于恋着,中间总不免说些应有的近于痴迷又像有点儿肉麻的缠绵话,他们却缺漏了那一段。”

2、绸缪:意思是紧密缠缚;连绵不断;情意殷切;深奥;事前准备等。

拼音:《汉书·张敞传》:“礼,君母出门则乘辎軿,下堂则从傅母,进退则鸣玉佩,内饰则结绸缪。”

译文:礼,你母亲出门就乘辎车耕车,下堂,从傅母,进退就鸣玉佩,内部装饰则结绸缪。”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缱绻

C. 古人描写牡丹的五言绝句

白居易《牡丹芳》赏析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版赤英霞灿灿,百枝绛点权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缎,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浓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在白居易的笔下,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巧妙的拟人等等,融各种艺术手法于一炉,使这首诗犹如一幅国画,工笔之处细腻,写意之处驰骋,把牡丹花的丰姿神韵韵,尽行托出,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唐人吟咏牡丹诗歌的语言,以浅切、流畅为主,象白居易的诗"意深词浅,思苦言甜。"(袁枚)他的《买花》诗以"欲见之者易谕(白居易)为目的,写的平易近人。"其他诗人牡丹诗的语言也都表现了这一特点。如令狐楚有首《赴东都别牡丹》
十年不见小庭花,紫萼临开又别家。
上马出门回首望,何时更得到京华。
语言简朴,明白如话,爱花之情,惜别之意溢出诗外。刘禹锡也写了一首《和令狐楚公别牡丹》
平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

D. 牡丹的诗句千古名句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以芍药和芙蓉对比,芍药没有格调,荷花没有热情,只有牡丹是真正的国色,花开之时,全城之人,都出来观看。

《赏牡丹》

唐·王建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

香遍苓蓤死,红烧踯躅枯。

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

满蕊攒金粉,含棱缕绛苏。

好和薰御服,堪画入宫图。

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

教人知个数,留客赏斯须。

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

王建写牡丹从开放到凋谢的情态,感慨“赏花当及时”。

全诗围绕一个“赏”字,通过写牡丹的姿态和开谢,写出了作者赏牡丹的感受,道出了“花时难久驻,赏花当及时,一旦花事了,千金买亦无”的惜花之情。

《牡丹》

唐·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徐凝以洛神比牡丹,可见对牡丹的喜爱赞赏之情。

有哪个人不喜欢牡丹花呢,盛开时独占了城中的美景。莫不是洛水女神在那里翩舞吧,千娇万态如同灿烂的朝霞飞腾。

《牡丹》

唐·柳浑

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窠。

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

唐代人爱牡丹,春天以不赏牡丹为耻。有豪富之家,为了买牡丹,一掷千金,柳浑对为买花而挥金如土的富贵闲人及当时赏花成狂的不正常现象极为不满,于是从新奇的角度创作了此诗。

近来对牡丹真是没有什么办法,数万钱才能买一株。今天早晨才得以明明白白地看见,那牡丹也同蜀葵不差多少。

《牡丹》

唐·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薛涛把牡丹比作自己的情人,在她的笔下,牡丹似是一个精灵。

据说这首诗是薛涛送别元稹所写。诗中,薛涛把牡丹比作自己热恋中的情人,表达与情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与情人相守相依的缱绻之情。

《牡丹》

唐·张又新

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

今日满栏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

在张又新的诗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唐时,人们钟情于深色的牡丹花。可诗人此次看到的牡丹,是白牡丹,似雪一般,令诗人感慨万千。

《咏牡丹》

宋·王溥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历来,对于牡丹,诗人都是赞赏,王溥却有不同看法。

诗人以枣花与牡丹相比,他说,枣花虽小能结成果实,桑叶虽然柔软,却能养蚕吐丝。可笑牡丹花大得像斗,却什么也不能作,不过白白长一条枝子。

诗人,用两者的实用性作比,独具新意。

E. 描写松叶牡丹的诗句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以芍药和芙蓉对比,芍药没有格调,荷花没有热情,只有牡丹是真正的国色,花开之时,全城之人,都出来观看。

《赏牡丹》

唐·王建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

香遍苓蓤死,红烧踯躅枯。

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

满蕊攒金粉,含棱缕绛苏。

好和薰御服,堪画入宫图。

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

教人知个数,留客赏斯须。

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

王建写牡丹从开放到凋谢的情态,感慨“赏花当及时”。

全诗围绕一个“赏”字,通过写牡丹的姿态和开谢,写出了作者赏牡丹的感受,道出了“花时难久驻,赏花当及时,一旦花事了,千金买亦无”的惜花之情。

《牡丹》

唐·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徐凝以洛神比牡丹,可见对牡丹的喜爱赞赏之情。

有哪个人不喜欢牡丹花呢,盛开时独占了城中的美景。莫不是洛水女神在那里翩舞吧,千娇万态如同灿烂的朝霞飞腾。

《牡丹》

唐·柳浑

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窠。

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

唐代人爱牡丹,春天以不赏牡丹为耻。有豪富之家,为了买牡丹,一掷千金,柳浑对为买花而挥金如土的富贵闲人及当时赏花成狂的不正常现象极为不满,于是从新奇的角度创作了此诗。

近来对牡丹真是没有什么办法,数万钱才能买一株。今天早晨才得以明明白白地看见,那牡丹也同蜀葵不差多少。

《牡丹》

唐·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薛涛把牡丹比作自己的情人,在她的笔下,牡丹似是一个精灵。

据说这首诗是薛涛送别元稹所写。诗中,薛涛把牡丹比作自己热恋中的情人,表达与情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与情人相守相依的缱绻之情。

《牡丹》

唐·张又新

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

今日满栏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

在张又新的诗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唐时,人们钟情于深色的牡丹花。可诗人此次看到的牡丹,是白牡丹,似雪一般,令诗人感慨万千。

《咏牡丹》

宋·王溥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历来,对于牡丹,诗人都是赞赏,王溥却有不同看法。

诗人以枣花与牡丹相比,他说,枣花虽小能结成果实,桑叶虽然柔软,却能养蚕吐丝。可笑牡丹花大得像斗,却什么也不能作,不过白白长一条枝子。

诗人,用两者的实用性作比,独具新意。

《咏牡丹》

明·俞大猷

闲花眼底千千种,此种人间擅最奇。

国色天香人咏尽,丹心独抱更谁知。

俞大猷是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是借牡丹来抒发自己不为世人所知的孤独和愤懑。

人人都夸牡丹的国色天香,美的不可方物,可是他的一片丹心、孤独自守,只自己知道。

《牡丹》

唐·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

皮日休对牡丹极尽夸赞之语。

诗人认为牡丹不仅花色绚丽,端正大方,极富大国风度,时值晚春末日,正是百花凋谢之时,诗人极口赞扬只有牡丹巍然独立,一花独放,独香天下,是人间第一花香。

F. “缱绻”的读音是什么

读音:缱绻(qiǎn quǎn)。

G. 关于牡丹诗句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以芍药和芙蓉对比,芍药没有格调,荷花没有热情,只有牡丹是真正的国色,花开之时,全城之人,都出来观看。
《赏牡丹》
唐·王建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
香遍苓蓤死,红烧踯躅枯。
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
满蕊攒金粉,含棱缕绛苏。
好和薰御服,堪画入宫图。
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
教人知个数,留客赏斯须。
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
王建写牡丹从开放到凋谢的情态,感慨“赏花当及时”。
全诗围绕一个“赏”字,通过写牡丹的姿态和开谢,写出了作者赏牡丹的感受,道出了“花时难久驻,赏花当及时,一旦花事了,千金买亦无”的惜花之情。
《牡丹》
唐·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徐凝以洛神比牡丹,可见对牡丹的喜爱赞赏之情。
有哪个人不喜欢牡丹花呢,盛开时独占了城中的美景。莫不是洛水女神在那里翩舞吧,千娇万态如同灿烂的朝霞飞腾。
《牡丹》
唐·柳浑
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窠。
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
唐代人爱牡丹,春天以不赏牡丹为耻。有豪富之家,为了买牡丹,一掷千金,柳浑对为买花而挥金如土的富贵闲人及当时赏花成狂的不正常现象极为不满,于是从新奇的角度创作了此诗。
近来对牡丹真是没有什么办法,数万钱才能买一株。今天早晨才得以明明白白地看见,那牡丹也同蜀葵不差多少。
《牡丹》
唐·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薛涛把牡丹比作自己的情人,在她的笔下,牡丹似是一个精灵。
据说这首诗是薛涛送别元稹所写。诗中,薛涛把牡丹比作自己热恋中的情人,表达与情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与情人相守相依的缱绻之情。
《牡丹》
唐·张又新
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
今日满栏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
在张又新的诗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唐时,人们钟情于深色的牡丹花。可诗人此次看到的牡丹,是白牡丹,似雪一般,令诗人感慨万千。

H. 陈与义的牡丹 刘禹锡的春词 请大家翻译下‘

赏析:诗中一个"赏"字,总揽全局,直贯通篇,意境全出.
诗中"真国色"三字,力重干钧,掷地有声,牡丹与芍药,芙蓉相比,雍容华贵,艳压群芳,才产生"动京城"的效应,神韵毕现.
通过写芍药的妖无格和芙蓉的净少情,和牡丹进行对比,以烘托牡丹之美.
拟人 "妖无格"与"净少情" 比喻 "真国色"
这首诗借赏牡丹抒发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宠。

这首诗运用了以下艺术手法
(1)烘托手法的运用.这首诗写了三种名花,褒贬都极有分寸,写芍药"妖",是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非贬意.写荷花"净",是洁净之意,诗人并没有因为突出牡丹而将这二花写得一无是处,但为了突出牡丹,诗人还是将这二名花不如牡丹之处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这是侧面烘托的手法.
(2)比喻,拟人手法使物性的花有了人情味,能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牡丹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从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到绍兴六年(1136年)诗人在青墩面对牡丹的这个春天,整整十年了;距离他四十九岁的人生终点,也只剩下两年的时间。伊水和洛水,这两条著名的河流流经诗人的故乡洛阳,那里的波涛里翻滚着千年的烽烟和歌吟。而此刻,身边青墩的溪水则默默无闻。天下驰名的洛阳牡丹,即使在僻静的桐乡,与乌镇隔水相望的这个地方,因了春天,照样守着节令而开,似乎遥远的马蹄声总不会撕破这里的宁静,似乎那席卷中原的变故是另一个世界发生的事情。春天依旧来临,牡丹照样绽放,每次绽放都是同样的年轻而鲜嫩,像是初长成的少女。而诗人已龙钟,年近半百而且多病,而且孤独。

【作者介绍】陈与义(1090-1138),号简斋, 洛阳(今属河南省)人。北宋政和三年(1113)进士,做过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宋室南渡后做到知制造、参知政事。他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被列为江西诗派首领之一。由于南渡的大动荡,他的诗风大变,以简炼扫除繁缛,以自然沉着代替苦涩,面向现实,反映了家国苦难,写有不少优秀作品。

【说明】 这首诗用无限感慨的语气写道:自从金人攻陷汴京,漫长的十年过去了;而今我已年迈龙钟,成了流落江南的游子,看眼前的牡丹,想起家国的遭遇,更是愁绪万千。作者的故乡洛阳盛产牡丹,诗中把故国之思和对牡丹的情感拧在一起了。

【解释】 ①胡尘--指金兵。入汉关--意思是进入中胡。 ②伊洛--伊河与洛河,都流经洛阳地区,这里代指洛阳。十年伊洛--离开家乡洛阳已有十年了。这首诗写在南宋绍兴六年(1136),上距汴京陷落已有十年了。路漫漫--路途漫长,借指时光过得久了。 ③青墩--镇名,在今浙江省桐乡县北。因为在烂溪边与乌镇隔水相望,所以诗句中说“溪畔” 。绍兴年间诗人住在这里。龙钟--形容老态;龙钟客,指自己。④牡丹--洛阳以产牡丹著名,宋时尤盛。作者在洛阳的老家便种有许多牡丹,所以由观赏牡丹引起了深切的家国之思。

-------------------------------------------------
卷356_41 【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嚬。

春过也,笑惜艳阳年。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樽前。
惟待见青天。

卷365_63 【和乐天春词】刘禹锡

新妆面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你说的大概是第一首:
忆江南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嚬。

解析:
这首词以伤春为基调,首句即漾出一片无可奈可的惜春之情。姹紫嫣红的春光即将逝去,而作者生命的春天也早已一去不返。他有心让春光长在,却又无力挽住春天的脚步。“春去也”,在这貌似平淡的叙述中,融入了作者几多叹惋、几许惆怅?次句“多谢洛城人”笔锋一转,复代春天致词。却原来春也有情,它既不能久驻,更不忍遽去,只好深情缱绻地向留恋春光的洛城人殷勤致意。这样着笔,就化平为奇,化直为曲,把惜春之情烘托得格外浓烈,格外深长。三、四两句借助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绘就一幅气韵生动的送春画面:柔弱的柳条随风轻摇,不胜依依,恍如一位妙龄女子正举手挥袖与春天作别;而为晶莹的露水所沾湿的丛兰则好似这位少女于款款惜别之际泪洒罗巾。这就将惜春之情又向深处推进了一层:惜春复伤春的岂只是领略过大好春光的洛阳人,那曾经受到春光滋润的“弱柳”和“丛兰”也因春将归去而黯然神伤。“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于是,末句变侧面渲染为正面描写,引出一位“独坐亦含嚬”的女子作结。“嚬”,同“颦”,是皱眉的意思。这位女子之所以独坐一隅,紧锁双蛾,自是有感于百花萎谢、春意阑珊的缘故。那日渐逝去的春天的足音,叩响了她敏感而又脆弱的心弦,使她忧思郁结,怅触百端,情不自禁地生出韶华易逝,红颜易老的感叹。作者采用“遣貌取神,离形得似”的笔法,不汲汲于对其花容月貌的精细刻划,而着重点染其伤春意绪。“独坐”,已使人想见其落寞情怀;“含嚬”,更将其愁态明白点出。一个“嚬”字,虽已被古代诗文家用得烂熟,在这里却是传神写照的词眼,它使一篇全活,词的伤春主旨藉此披露无遗。

这首洋溢着淡淡哀愁的春词,笔法摇曳多姿。作者成功地运用拟人化手法,将人情物态揉为一体,使之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在作者笔下,不仅“春天”饶有灵性,与“洛城人”心息相诵:“弱柳”和“丛兰”也“似花还似非花”,别具柔肠,一往情深。全词情调哀婉,语言工丽,却又不流于绮靡。因而况周颐《餐樱庑词话》称赞它说:“流丽之笔,下开北宋子野、少游一派。唯其出自唐者,故能流而不靡,所谓‘风流高格调’,岂在斯乎?”此词作于开成三年(838),作者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时。题下原有作者自注:“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我国文学史上有关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标志着词体已由“选词以配乐”的萌芽形态发展到“由乐以定词”的阶段。

热点内容
新歌荷花情 发布:2025-05-18 04:11:20 浏览:974
北京办公室绿植租摆 发布:2025-05-18 03:36:54 浏览:590
多想摘一朵 发布:2025-05-18 03:29:40 浏览:520
玫瑰糠疹阴部 发布:2025-05-18 03:29:39 浏览:644
紫霞仙女兰花是建兰吗 发布:2025-05-18 03:29:28 浏览:497
源益花卉种业 发布:2025-05-18 03:24:24 浏览:701
七夕成年礼 发布:2025-05-18 03:23:46 浏览:626
吃西兰花会胀气吗 发布:2025-05-18 03:23:43 浏览:911
山茶花的形状是什么 发布:2025-05-18 03:11:54 浏览:211
梅花档案南云 发布:2025-05-18 03:07:34 浏览: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