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和画匠
① 丁香和紫丁香有什么区别
复紫丁香又称丁香。
紫丁制香(学名:Syringa oblataLindl.)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又称丁香、华北紫丁香、百结、情客、龙梢子。紫丁香原产中国华北地区,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的名贵花卉。
高1.5-4米,树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 初被短柔毛。后渐脱落。嫩叶簇生,后对生,卵形,倒卵形或披针形,圆锥花序,花淡紫色、紫红色或蓝色,花冠筒长6-8mm。花期5-6月。
生长习性喜阳,喜土壤湿润而排水良好,适庭院栽培,春季盛开时硕大而艳丽的花序布满全株,芳香四溢,观赏效果甚佳。是庭园裁种的著名花木。
② 丁香花和栀子花的区别
丁香属植物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冬芽卵形被鳞片。小枝圆,髓心实。单叶对生,椭圆或披针形,有叶柄,全缘或有时分裂,罕为羽状复叶。花两性,呈顶生或侧生之圆锥花序。花萼小,钟形,具4齿裂或截形,宿存。花冠细小,漏斗状,具深浅不同的4裂片,白色、紫色、紫红及蓝紫色等。雄蕊2,着生于花冠筒之中部或上部。子房2室,每室内有种子 l一2枚,长圆形,扁平,具细翅。蒴果长圆形,光滑或有疣,胞背开裂。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804080150&tn=imagedetail&word=栀子&in=15
栀子又称山栀子、黄栀子。属茜草科、栀子花属。
[形态特征]
栀子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2米。枝丛生,叶对生或3叶轮生,倒卵状长椭圆形,长5—14厘米,革质而有光泽,全缘。花单生枝顶或叶腋,白色、浓香,花谢前变为黄色,花冠高脚碟状;6裂,肉质。花期5口6月,随品种不同可延至8月,果实卵形,具6纵棱,橙黄色,故又称“黄栀子”。(见图2口9)
主要变种有:大花栀子,叶大,花大而富浓香;雀舌花植株矮小,枝条葡匐地面,多分枝,叶小,倒披针形花亦较小,有浓香;重瓣栀子,全形较栀子为大,分枝多,花大重瓣。
③ 丁香和桂丁的区别在那
丁香和桂丁的区别:形状不同;主产地不同;功效不同。
1、形状不同
丁香:花蕾略呈研棒状,长1~2cm,红棕色至暗棕色。分花萼与花冠两部分。花萼萼管圆柱状略扁,长0.7~1.4cm,直径0.3~0.6cm,基部渐狭小,表面粗糙,富油性,萼管上端有4片三角形肥厚的萼片。
花冠近圆球形,直径3~6mm,具花瓣4片,互相抱合。将花蕾剖开后,可见多数雄蕊,花丝向中心弯曲,中央有一粗壮直立的花柱。芳香气强烈,味辛,有麻舌感。以个大、饱满、鲜紫棕色、香气强烈、油多者为佳。
丁香:
桂丁:略呈倒卵形,长5~12mm,直径6~7mm。幼果椭圆形,直径约3mm,被宿萼包裹,表面黄棕色,先端稍平截,上有一微凸的花柱残基。宿萼杯状,边缘有不明显的6浅裂,表面暗棕色,有皱纹,下部延长成萼筒,少数连有果柄。气香,味辣。以肉厚、香气浓者为佳。
2、主产地不同
丁香主产于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以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有栽培。
桂丁:生于常绿阔叶林中,但多为栽培。分布福建、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其中尤以广西栽培为多,大多为人工纯林。
3、功效不同
丁香为芳香健胃剂,可缓解腹部气胀,增加胃液分泌,增强消化能力,减轻恶心呕吐,水煎剂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桂丁:具有温里散寒,止痛,止呃的功效。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公丁香(丁香)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桂丁
④ 丁香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认为丁香味辛性温,归脾、胃、肺、肾经,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作用。常用内于治疗容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等病症。
丁香树一身都是宝,其树皮、根和枝均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丁香皮散寒理气、止痛止泻,可用于治疗胃寒、脘腹痛胀、腹泻、牙痛等疾病;丁香根能散热解毒,可用于治疗风热肿毒;丁香枝理气散寒、温中止泻,可治疗脘腹胀满、恶心、腹泻等疾病。需要注意的是,丁香不宜与中药郁金同用。
(4)丁香和画匠扩展阅读:
丁香有两种,园林绿化丁香以及用作香料和中药的丁香。它们其实毫无关联,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前者是大家普遍熟知的观赏植物丁香,为木犀科丁香属植物。
中药丁香是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马鲁古群岛及其周围岛屿,在古代属于进口药。中药丁香分为公母两种,公丁香是未盛开的花蕾,母丁香则是成熟的种子。
在用作中药之前,丁香的身份一直是家家户户厨房里的香料。药用丁香需在花蕾由绿转红时采摘,晒干备用,用时要捣碎。
⑤ 丁香与千里香的区别
千里香(学名:Murraya paniculata (L.) Jack.),又称:七里香,万里香,九秋香,九树香,过山香,黄金桂,青木香,月橘。为芸香科小乔木或灌木。以叶和带叶嫩枝入药,药材名九里香。具行气止痛、活血散瘀功效。主治胃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症。生于疏林中或干燥的坡地,分布于广东、福建、海南及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省、自治区南部。
紫丁香(学名:Syringa oblata Lindl.)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又称丁香、华北紫丁香、百结、情客、龙梢子。紫丁香原产中国华北地区,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的名贵花卉。
高1.5-4米,树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 初被短柔毛。后渐脱落。嫩叶簇生,后对生,卵形,倒卵形或披针形,圆锥花序,花淡紫色、紫红色或蓝色,花冠筒长6-8mm。花期5-6月。
生长习性喜阳,喜土壤湿润而排水良好,适庭院栽培,春季盛开时硕大而艳丽的花序布满全株,芳香四溢,观赏效果甚佳。是庭园裁种的著名花木。
⑥ 丁香结中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作者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的原因是雨中的丁香朦胧绰约,线条模糊内,颜色交融柔和,优美如画容;着了水滴的丁香花格外妩媚,也十分动人。这不禁让作者赞同古人常将丁香和微雨联系在一起的写法。
《丁香花》是作家宗璞写的散文。作者看到丁香花非常繁茂,想起了自己每年在室外盛开的三株白色丁香花,从丁香花中联想到象征愁怨的“丁香花结”。
(6)丁香和画匠扩展阅读:
写作背景:
《 丁香结 》。宗璞坦言自己虽孤陋,尚知生活中多的是难解的结,也许有些是永远解不开的,不过总会有人接着去解。《 丁香结 》所收文字原截于一九八五年底,于八七年春排印时又收入八六年所写的两篇。
赏析:
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我们既有赏花的情调,又有解结的心志。生命给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丁香结”。这就是生活的常态,也是本文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⑦ 丁香和丁香花的区别
丁香是一种中药,别抄名:公袭子香、子丁香、支解香、瘦香娇、雄丁香、如宇香、索瞿香、百里馨。丁香花是丁香属(学名:Syringa Linn.):又称紫丁香属,该属植物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大部供观赏用,有些种类的花可提制芳香油,亦为蜜源植物,木材供建筑和家具用。共35种,不包括自然杂交种,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喜马拉雅地区、欧洲东南部、日本、阿富汗。中国拥有丁香属81%的野生种类,是丁香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
⑧ 丁香与香丁的区别
香丁原称晚仑西亚, 关山镇农会为介绍国人认识具有独特风味之
甜橙,特取名香丁。丁香是一味中药,也可以调料。
⑨ 如何区分丁香和瑞香
丁香属于常绿乔木。叶对生,革质,卵状长椭圆形。夏季开花,花淡紫色,聚伞花序。果实长倒卵形至长椭圆形。特点:干燥的丁香花蕾略呈短棒状,长1.5~2厘米,红棕色至暗棕色;下部为圆柱状略扁的萼管,长1~1.3厘米,宽约5毫米,厚约3毫米,基部渐狭小,表面粗糙,刻之有油渗出,萼管上端有4片三角形肥厚的萼;上部近圆球形,径约6毫米,具花瓣4片,互相抱合。将花蕾剖开,可见多数雄蕊,花丝向中心弯曲,中央有一粗壮直立的花柱,质坚实而重,入水即沉;断面有油性,用指甲划之可见油质渗出;气强烈芳香,味辛。丁香还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可在园林等地供人们观赏,花色美丽。瑞香植株高1.5-2米,枝细长,光滑无毛。单叶互生,长椭圆形,长5-8厘米,深绿、质厚,有光泽。花簇生于枝顶端,头状花序有总梗,花被筒状,上端四裂,花径1.5厘米,白色,或紫或黄,具浓香有"夺花香"、"花贼"之称呼,若与其他花放置在一起,其他花有淡然失香之感。瑞香花期在2-3月,长达40天左右。瑞香的品种有:白花瑞香,花色纯白;红花瑞香,花红色;紫花瑞香,花紫色;黄花瑞香,花黄色;金边瑞香,叶缘金黄色,花蕾红色,开后白色,毛瑞香,花白色,花被外侧密被灰黄色绢状柔毛;蔷薇瑞香,花瓣内白外浅红;凹叶瑞香,叶缘反卷,先端钝而有小凹缺医` 金边瑞香为瑞香中之佳品,素有"牡丹花国色天香,瑞香花金边最良"之说。
⑩ 丁香分什么和什么
丁香分公丁香和母丁香。
丁香的花蕾为公丁香,其成熟的果实为母丁香。
两者的功效、主治功能基本相似,但公丁香药力足,母丁香则药力较弱,一般都以公丁香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