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祝英台
❶ 唐伯虎赏花时说最爱的花时说的“百无一字”祝英台说的“自无一是”指的是什么花
一天明代才子祝枝抄山邀请诸位友人来家中的花园赏牡丹花,并请大家对各色牡丹平点花魁。一时众说纷纭,或姚花,或魏紫,莫衷一是,只是唐伯虎笑而不语。大家知道他是个评花高手,便来问他。他微笑着说:“百无一是”。举座愕然,难道他一种也没看上?祝枝山却笑着说:“自无一是”众人更是不解。 其中祝枝山说的自无一是有什么含义?{白色(百和自都去掉一)}
❷ 谁有越剧梁祝十八相送的歌词
《十八相送》歌词如下:
祝英台:书房门前一枝梅,树上鸟儿对打对。喜鹊满树喳喳叫,向你梁兄报喜来。
梁山伯:弟兄二人出门来,门前喜鹊成双对。从来喜鹊报喜讯,恭喜贤弟一路平安把家归。
祝英台:出了城,过了关,但只见山上的樵夫把柴担。
梁山伯:起早落夜多辛苦,打柴度日也艰难。
祝英台:梁兄啊!他为何人把柴担?你为哪个送下山?
梁山伯:他为妻儿把柴担,我为你贤弟送下山。
祝英台:过了一山又一山,
梁山伯:前面到了凤凰山。
祝英台:凤凰山上百花开,
梁山伯:缺少芍药共牡丹。
祝英台:梁兄你若是爱牡丹,与我一同把家归。我家有枝好牡丹,梁兄你要摘也不难。
梁山伯:你家牡丹虽然好,可惜是路远迢迢怎来攀?
祝英台: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梁兄啊!英台若是女红妆,梁兄你愿不愿配鸳鸯?
梁山伯:配鸳鸯,配鸳鸯,可惜你英台不是女红妆。
银心:前面到了一条河,
四九:漂来一对大白鹅。
祝英台:雄的就在前面走,雌的后面叫哥哥。
梁山伯:不见二鹅来开口,哪有雌鹅叫雄鹅?
祝英台:你不见雌鹅她对你微微笑,她笑你梁兄真像呆头鹅。
梁山伯:既然我是呆头鹅,从今你莫叫我梁哥哥。
四九:眼前一条独木桥,
祝英台:我心又慌胆又小。
梁山伯:愚兄扶你过桥去,
祝英台:你与我好一比牛郎织女渡鹊桥。
伴唱:过了河滩又一庄,庄内黄犬叫汪汪。
祝英台:不咬前面男子汉,偏咬后面女红妆。
梁山伯:贤弟说话太荒唐,此地哪有女红妆?放大胆子莫惊慌,愚兄打犬你过庄。
祝英台:眼前还有一口井,不知道井水有多深?
(2)牡丹祝英台扩展阅读
《十八相送》创作背景
从红罗山书院到祝英台家,正好十八里路,到梁山伯家,也大约是十八里。因此才有“十八送”的情节。 这十八里路上,满是浪漫和美好。对于梁祝来说,这十八里路显得太短太短。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十八相送故事中的隐喻可用三个过程来呈现心理空间的融合现象,即组合(composition)、完成(completion)、及执行(elaboration)三个过程(Fauconnier and Turner 2002:48-49)。
在组合的过程中,由于祝英台是女扮男装,梁山伯相信心理空间中(belief space),当祝英台提到家中有九妹想介绍给梁山伯时, 梁山伯的预设空间中的梁祝,变成了梁山伯和九妹,形成男—女的关系,梁山伯的心理空间融合,在此时进行第三个过程执行。
他的新预设向上漂流,对于言谈中所提过的字面意义,于此时重新诠释为比喻意义,因此以无怪出言多比喻,原来一味想联婚来回答,刚刚的不可能,太荒唐,梁山伯预设中的九妹换成了祝英台,心理空间的融合重新执行,新预设再度向上漂流,对于言谈中所形成的比喻意义。
❸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剧本
剧中人物列表
祝英台——祝家庄小姐,才华横溢,喜爱读书,有自己的主见和思想。
梁山伯——饱读诗书,儒雅多情,对英台痴情一片。
祝老爷--英台的父亲,威严,顽固,封建家长的代表。
祝夫人——软弱、糊涂,虽然疼爱女儿,但是不敢为女儿作主。
师母——祝英台和梁山伯的师母,慈爱,愿为有情人做媒人。
银心——祝英台的丫鬟,活泼。
四九——梁山伯的书童,天真无邪。
【旁白】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个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也已经有了电视剧、戏曲、电影、小提琴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特别是梁祝化蝶一场,感动了古往今来无数的痴情人。由于时间的关系,此次文化节网络广播剧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我们专门选了十八相送和梁祝话别两场。
“十八相送”说的是祝英台顺利说服父母,乔装进入学堂,得遇才子梁山伯,英台为梁山伯才情所动,产生了爱慕之情;而梁山伯不知英台是女子,一直以贤弟相称,这样同窗三载,英台因为父母的催促,无奈离开学堂回家,梁山伯相送十八里。一路上英台多方暗示,但木讷(音 n è )的粱山伯仍然不知面前的“贤弟”竟是“贤妹”。两个人对话玑珠相应,情趣盎然。
祝英台(以下简称“祝”):梁兄,你看,今日天气晴和,不辜负大好时光,你我弟兄二人沿途吟诗以诉衷肠如何?
梁山伯(以下简称“粱”):愚兄才疏学浅,不如贤弟满腹文章,只怕对不上啊。
祝:梁兄过谦了。
【旁白】两人正说着,迎面过来一位樵夫,于是梁山伯吟道
梁:前面见一樵夫走奔忙,汗流浃背意慌慌!
【旁白】祝英台微微一笑,对到
祝:他为何人把柴打,梁兄你为何人下山岗?
粱:他为妻子把柴打,我为你贤弟下山岗。
【旁白】梁山伯话音刚落,祝英台轻轻摇了摇头
祝:不对。
梁:怎么不对?
祝:他为兄弟把柴打,梁兄哥!你为妻子下山岗。
【旁白】梁山伯听言,惊道
梁:为兄尚未成婚配,胡言乱语你太荒唐。
【旁白】就这样边说边笑,两个人来到一个池塘旁边,见池中鲤鱼游得正欢,梁山伯又吟道
梁:兄送贤弟到池塘,金色鲤鱼一双双。
【旁白】听此言,英台不禁有些伤感,长叹一声说
祝:好似比目鱼儿相依傍,弟兄分别诚感伤。
【旁白】梁山伯听此叹,竟好似包含了万般的遗憾和无奈,不免有些奇怪,问
梁:贤弟,你为何长叹呢?
祝:梁兄,你看鱼儿在塘里游来游去,他们总也不肯分开。
梁:只要没有人垂钓,他们是永远不分开的。
祝:这么说,我们是鱼就好了。
梁:唉!你看。
【旁白】此时游过来一对鸳鸯,彩色的羽毛煞是漂亮,梁山伯用手一指,吟道
梁:微风吹动水荡漾,漂来一对美鸳鸯。
祝:形影不离同来往,两两相依情意长,梁兄啊,英台若是女红妆,梁兄愿不愿配鸳鸯?
【旁白】梁山伯听此言,觉得好笑,说道
梁:配鸳鸯,配鸳鸯,可惜你英台不是女红妆。
【旁白】祝英台又接着道
祝:凤凰山上花开遍。
梁:可惜中间缺牡丹。
祝:牡丹花,你爱它,我家园里牡丹好,要摘牡丹上我家呀。
梁:牡丹花,我爱它,山重水复路遥远,怎能为花到你家呀。
祝:梁兄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惹心烦。
【旁白】祝英台好一番提示,只可惜梁山伯还是不明其意,英台心中不免微微有些怅然,正在此时,两人同时看见前面有一座观音庙,于是迈步进去。梁山伯指着供台上的神像说:
梁:送子观音堂中坐,金童玉女列两旁。
祝:他二人分明夫妻样,谁来撮合一炉香?
梁:这金童玉女怎么能成为夫妻呢?
祝:哦,不能成为夫妻的呀!你看,那是谁啊!?
梁:那是月下老人,专门管男女婚姻之事的。
祝:既是月下老人,为什么不用红线把他们二人系在一起呢?
梁:月老虽把婚姻掌,有情人才能配成双,泥塑木雕是偶像,不解人间凤求凰。
祝:梁兄呀!他二人有情又有意,只因为泥塑木雕难把口儿张,观音大士把媒来做,来来来,我们替他来拜堂!
梁:贤弟愈说愈荒唐,两个男子怎拜堂!?
祝:梁兄啊!你别动肝火别生气!小弟作揖赔罪你且把怒息。
【旁白】看着梁山伯真有些生气,祝英台又不能直说原由,赶忙住口,向梁山伯作揖赔罪。就这样行了一路,终于要分手了,英台千言万语在心头,但是言短情长,她眼眶微红,对梁山伯说:
祝:劳君远送感情深,到此分离欲断魂,一事在心临别问,问梁兄可有意中人?
梁:愚兄生长在贫门,无势无财怎订婚?学业未成名未就,一时那有意中人?
祝:闻说梁兄未订婚,英台有妹守闺门,梁兄如有求凰意,有我为媒事可成。
梁:路远无缘见玉人,青春美貌定无伦。
祝:问人与我无差异,问貌叫人两不分,我与她是同年同月同胞生!
梁:上前一拜谢媒人,贤弟情深意更深,不怪出言多比喻,原来一味想联婚,
可笑我冬烘头脑太昏昏哪!
祝:此行何日再相逢,珍重春寒客里身,万恨千愁言不尽,临行一语意重深,
莫忘了求亲早到祝家村。
【旁白】一对有情人就这样不得不暂时分开了。
【旁白】过了数日,有一天,祝家庄热闹非凡,祝英台的丫鬟银心跑进屋内。
银心:小姐,梁相公家派人提亲来了。
祝:你怎么知道呀?
银心:我怎么不知道,刚才我在门口看见媒婆子打咱们家门口出去,说是来向咱们家员外给你提亲的,不用说准是梁相公家派来的。
祝:(又嗔怪又惊喜地)不许胡说!
银心:真的啊!小姐,怪不得昨晚烛花结了双蕊,烛花双蕊必有喜事。
【旁白】正在这时,祝老爷高兴地嚷嚷着和祝夫人一起走了进来
祝老爷:喜事!喜事!这真是天大的喜事。哈哈 …..
祝:爹、妈。
银心:参见员外夫人。
祝老爷:英台,为父正惦记著我儿的亲事呢!偏偏今天就有人来为我儿提亲,这岂非不是喜上门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门亲事真是天赐良缘,为父已应允了,选吉日成亲!
祝:不知爹爹、母亲将女儿许配何人?
祝老爷:这门亲事非比寻常,提将起来我儿是知道的,就是本郡太守之子马文才。怎样?
祝英台:女儿不嫁。
祝老爷:门当户对,为什么不嫁?
祝:谁不知道马文才是不学无术的纨裤子弟啊!
祝老爷:传说之言,怎么可以深信呢?
祝:女儿不能从命!
祝老爷:(嗔怒道)儿女婚事应遵父母之命,不听父命就是不孝!
祝:女儿愿意侍候爹爹终老一生。
祝老爷:这是什麽话,焉有终生不嫁之理!
祝:女儿就是要嫁也不嫁给马文才!
【旁白】祝老爷闻听英台此话,似乎有所醒悟
祝老爷:我明白了,你在杭城读书的时候,莫非……银心,你陪小姐读书三载,做了些什么?讲!
祝:银心,你直说好了!
银心:(吞吞吐吐地)小姐在杭城读书的时候,与梁山伯相公义结金兰,形影不离,临行之时,小姐还……
祝老爷:(恼怒的)还什么,讲!
银心:小姐还亲口将自己许给了粱相公。
祝老爷:(恼羞成怒地)英台,你……,怪不得好言相劝劝不醒,却原来在外有了儿女情,美满姻缘你不愿,辜负老父一片心,自从盘古开天地,那有闺女自订亲,马家有财有势有媒聘,梁山伯他与我祝家难联姻!这桩婚事万万不行!
祝:(恳求地)爹爹,女儿与粱相公三载同窗,情投意合,马家婚事女儿万万不能从命!
祝老爷:(气愤地)我已将你许配马家,择日下聘,万难更改。
祝:(坚决地)女儿心愿已定,任凭爹爹……
祝老爷:你,好你个奴才,你竟敢违抗父命 ……..
银心:小姐。
祝夫人:你何必发这么大的脾气,待会我慢慢劝劝她也就是了。
祝老爷:(怒气冲冲)越大越没有规矩,今天从也要从,不从也要从。
祝:妈……
祝夫人:英台,你爹的脾气你是知道的,事到如今,你还是答应了吧!他们马家有财有势,你爹爹既已许了亲,怎么能再反悔呢!再说你自己许的亲,传说出去了总不大好听,我看你就委曲了吧!
祝:寒梅岂怕风雪压,凤凰怎肯配乌鸦,无论他马家权势有多大,要成亲除非是日出西山,铁树开花!
祝夫人:(无奈地)英台 ……
银心:夫人,您看这可怎么办呢?
祝夫人:偏偏那梁山伯又不早点来。
银心:小姐,梁相公来了。
【旁白】梁山伯急匆匆赶来
祝:梁兄。
梁:小弟与令兄有八拜之交,今日特来拜访,请问令兄何在啊!
祝:梁兄,你仔细地看看。
梁:(惊异道)你……你 …….
祝:我就是英台。三年前我想出外求学,故而改扮男装,不期与梁兄相遇,三载同窗多蒙照顾,英台感激不尽。
梁:贤弟,哦,念书的时候,咱们是兄弟相称,如今你这样的打扮,我该称你贤弟
呢,还是……
祝:读书时节我是女扮男装,理该兄弟相称,如今不妨改称兄妹。
梁:如此,贤妹。
祝:梁兄,梁兄请坐。
梁:有坐,贤妹请坐。
银心:梁相公请用茶。
祝:梁兄,你我长亭分手,别来可好。
梁:好,贤妹家居想必安适?
祝:托梁兄之福,也还好。梁兄此来是路过,还是特地光临。
梁:愚兄特地到此,一来向仁伯大人问安,二来想看看你家九妹。
祝:九妹?
梁:贤妹啊!那一日钱塘道上送君归,柳荫之下做大媒,九妹的婚姻你亲口许,求亲我特为上门来。
祝:梁兄啊!你道九妹是哪一个,就是小妹祝英台。
梁:(惊喜道)啊呀,原来九妹就是你!梁山伯与祝英台,天公有意巧安排,美满姻缘偿夙愿,今生今世不分开。
祝:(哀惋道)无奈爹爹已将我终身……,许给那花花公子马文才!
梁:(着急道)你与我海誓山盟情义在,我心中只有你祝英台,你爹爹作主许马家,你就该快把亲事退。
祝:我也曾千方百计把亲退,拒绝马家聘和媒,无奈是爹爹绝了父女情,他不肯把马家亲事退。
梁:啊!不肯退亲。
梁:你爹不肯把亲退,我家花轿先来抬,杭城请来老师母,祝家厅上坐起来,你我有媒也有聘,白玉环与蝴蝶坠,为何不能夫妻配。
祝:白玉环蝴蝶坠,蝴蝶本应成双对,岂知你我自作主,无人当它是聘媒!
梁:纵然是无人当它是聘媒,我也要与你生死两相随。
祝:梁兄句句痴心话,英台点点泪双垂,梁兄啊!梁门唯有你单丁子,白发娘亲指望谁?只怪我,英台无福份,梁兄你还是另婚配。
梁:那怕是九天仙女我都不爱,定要与英台把婚配。愚兄先辞了。
祝:梁兄……梁兄特地到寒舍,小妹无言可慰,亲斟薄酒敬梁兄。梁兄啊,草桥相遇便相亲,同学三载更有情,留下玉环为信物,相烦师母说婚姻,临行送我钱塘路,几度忘羞露本心,我与你水面成双留俪影,我与你堂前作对拜观音,岂知好事成虚话,棒打鸳鸯两离分,爹爹许了马家婚,心已碎,意难伸;尚有何言对故人?
梁:我只道两心相照成佳偶,又谁知并蒂莲被狂风吹!我满怀悲愤向谁诉?我满眶热泪流与谁?一场好梦匆匆醒,万丈情丝寸寸灰,从今不到钱塘路,怕见鸳鸯作对飞。
祝:梁兄!梁兄!这都是我把梁兄累!梁兄!不是英台无情无义,只是父命难违!
【旁白】梁山伯返家之后,终于因为多日劳累,加上郁结难消,一病不起。昏迷之中,只唤着英台的名字。山伯的母亲端了一碗药走进屋内。
梁母:伯儿,伯儿,吃药了。
【旁白】病重的梁山伯睁开双眼,问道
梁:母亲,你看英台会来吗?
梁母:四九已经去报信了,我想她会来的,快吃药吧!
梁:孩儿的病不是药石可以医得好的,我恐怕不行了。母亲,你是空疼了我一场了。想不到未尽半点孝道,就要你白发人反送我这黑发人,母亲的养育之恩,孩儿只有来生图报。
梁母:伯儿!不要说这样的话,你让母亲怎么办呢,安心养病,一切都会好的。
【旁白】山伯气力已尽,不再多言,轻轻推开药碗,又重新闭上了眼睛。这时四九跑进来
四九:相公,相公。
【旁白】梁山伯听见四九的声音,赶忙睁开眼睛,又欲支撑着坐起来,但是只看见四九一人,并无英台的身影,心知此事已经不可挽回,顿时感到无比绝望和灰心。只道:
梁:母亲,孩儿死后,请将孩儿埋葬在南山路旁。
【旁白】说完,又掏出一块绢帕,递给四九
梁:这是我随身之物,你去送给小姐,她看了这个,就跟看见我一样。英台,愚兄先走一步了。
【旁白】就这样,梁山伯带着对祝英台无限的思念和情意,含恨离世。而此时祝家庄里正张灯结彩,马家迎亲的队伍马上就到。祝英台心中凄苦,正座在妆台前,银心神色慌张地跑进屋内。
银心:小姐不好了,梁相公他……
祝:(惊慌地)他,他怎么样?
银心:(悲痛地)他 …… 他死了,今天刚刚下葬在南山路旁。
【旁白】英台得闻此言,几乎昏死过去,顿时大声痛哭起来。
祝:梁兄啊!实指望与兄共接连理,谁知爹爹棒打鸳鸯各西东,楼台一别成永诀。梁兄啊!是我害了你!(哭腔)想当日十八相送,情谊无限,如今兄长又在可处可寻呢。兄先走一步,小妹必将跟随。
【旁白】正在此时,祝员外和祝夫人走了进来,想看看女儿是不是打扮好了。银心一见,慌忙上前施礼。
银心:员外,夫人。
祝老爷:花轿已经上门了,你们怎么还不替小姐打扮起来!
【旁白】英台稍稍收起了心中的悲伤,满面泪痕地抬头看着自己的父亲。
祝:爹爹一定要女儿上轿,那就一定要依我一件事。
祝老爷:说吧!
祝:轿前两盏白纱灯,轿后三千银纸锭,花轿先往南山旁,英台要草桥镇上祭兄坟!
祝夫人:儿啊!马家马上就来迎亲,怎可去祭坟!
祝老爷:太不像话,那有新娘上轿去祭坟的道理,一派胡言,简直是一派胡言。
祝:爹爹若是不答应,我是宁死也不会上花轿的。
【旁白】无奈之下,祝老爷答应了英台的请求。一路上,英台悲悲切切,哭泣着来到山伯墓前,但见活生生的心爱之人,今日已经成了一座孤坟。英台忍不住痛哭起来,扑到坟头上。
祝:(哭腔)梁兄啊!我们心心相许,原以为天从人愿成佳偶,谁知晓姻缘薄上名不标。实指望你唤月老来做媒,谁知晓喜鹊未报乌鸦叫,实指望笙管笛箫来迎娶,谁知晓未报银河断鹊桥,实指望大红花轿到你家,谁知晓白衣素服来节孝。梁兄啊!不见梁兄见坟台,呼天唤地唤不归,英台立志难更改,我岂能嫁与马文才。梁兄啊!不能同生求同死啊!
【旁白】此时天地变色,雷电大作,一阵巨响之后,坟头竟然裂出一条缝隙,英台毅然纵身跃入。旁人拉将不住,但见那坟头又慢慢合上。说来奇怪,天地又重新恢复了平静。从此,人们在万里彩虹、百花盛开之中,见到两只蝴蝶翩翩起舞,相依相随。人们都传说那就是梁祝所化,相爱之人冲破了世俗的藩篱,地老天荒永不再分离。
(音乐起)
❹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剧本台词(全部)
剧中人物列表
祝英台——祝家庄小姐,才华横溢,喜爱读书,有自己的主见和思想。
梁山伯——饱读诗书,儒雅多情,对英台痴情一片。
祝老爷--英台的父亲,威严,顽固,封建家长的代表。
祝夫人——软弱、糊涂,虽然疼爱女儿,但是不敢为女儿作主。
师母——祝英台和梁山伯的师母,慈爱,愿为有情人做媒人。
银心——祝英台的丫鬟,活泼。
四九——梁山伯的书童,天真无邪。
【旁白】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个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也已经有了电视剧、戏曲、电影、小提琴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特别是梁祝化蝶一场,感动了古往今来无数的痴情人。由于时间的关系,此次文化节网络广播剧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我们专门选了十八相送和梁祝话别两场。
“十八相送”说的是祝英台顺利说服父母,乔装进入学堂,得遇才子梁山伯,英台为梁山伯才情所动,产生了爱慕之情;而梁山伯不知英台是女子,一直以贤弟相称,这样同窗三载,英台因为父母的催促,无奈离开学堂回家,梁山伯相送十八里。一路上英台多方暗示,但木讷(音 n è )的粱山伯仍然不知面前的“贤弟”竟是“贤妹”。两个人对话玑珠相应,情趣盎然。
祝英台(以下简称“祝”):梁兄,你看,今日天气晴和,不辜负大好时光,你我弟兄二人沿途吟诗以诉衷肠如何?
梁山伯(以下简称“粱”):愚兄才疏学浅,不如贤弟满腹文章,只怕对不上啊。
祝:梁兄过谦了。
【旁白】两人正说着,迎面过来一位樵夫,于是梁山伯吟道
梁:前面见一樵夫走奔忙,汗流浃背意慌慌!
【旁白】祝英台微微一笑,对到
祝:他为何人把柴打,梁兄你为何人下山岗?
粱:他为妻子把柴打,我为你贤弟下山岗。
【旁白】梁山伯话音刚落,祝英台轻轻摇了摇头
祝:不对。
梁:怎么不对?
祝:他为兄弟把柴打,梁兄哥!你为妻子下山岗。
【旁白】梁山伯听言,惊道
梁:为兄尚未成婚配,胡言乱语你太荒唐。
【旁白】就这样边说边笑,两个人来到一个池塘旁边,见池中鲤鱼游得正欢,梁山伯又吟道
梁:兄送贤弟到池塘,金色鲤鱼一双双。
【旁白】听此言,英台不禁有些伤感,长叹一声说
祝:好似比目鱼儿相依傍,弟兄分别诚感伤。
【旁白】梁山伯听此叹,竟好似包含了万般的遗憾和无奈,不免有些奇怪,问
梁:贤弟,你为何长叹呢?
祝:梁兄,你看鱼儿在塘里游来游去,他们总也不肯分开。
梁:只要没有人垂钓,他们是永远不分开的。
祝:这么说,我们是鱼就好了。
梁:唉!你看。
【旁白】此时游过来一对鸳鸯,彩色的羽毛煞是漂亮,梁山伯用手一指,吟道
梁:微风吹动水荡漾,漂来一对美鸳鸯。
祝:形影不离同来往,两两相依情意长,梁兄啊,英台若是女红妆,梁兄愿不愿配鸳鸯?
【旁白】梁山伯听此言,觉得好笑,说道
梁:配鸳鸯,配鸳鸯,可惜你英台不是女红妆。
【旁白】祝英台又接着道
祝:凤凰山上花开遍。
梁:可惜中间缺牡丹。
祝:牡丹花,你爱它,我家园里牡丹好,要摘牡丹上我家呀。
梁:牡丹花,我爱它,山重水复路遥远,怎能为花到你家呀。
祝:梁兄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惹心烦。
【旁白】祝英台好一番提示,只可惜梁山伯还是不明其意,英台心中不免微微有些怅然,正在此时,两人同时看见前面有一座观音庙,于是迈步进去。梁山伯指着供台上的神像说:
梁:送子观音堂中坐,金童玉女列两旁。
祝:他二人分明夫妻样,谁来撮合一炉香?
梁:这金童玉女怎么能成为夫妻呢?
祝:哦,不能成为夫妻的呀!你看,那是谁啊!?
梁:那是月下老人,专门管男女婚姻之事的。
祝:既是月下老人,为什么不用红线把他们二人系在一起呢?
梁:月老虽把婚姻掌,有情人才能配成双,泥塑木雕是偶像,不解人间凤求凰。
祝:梁兄呀!他二人有情又有意,只因为泥塑木雕难把口儿张,观音大士把媒来做,来来来,我们替他来拜堂!
梁:贤弟愈说愈荒唐,两个男子怎拜堂!?
祝:梁兄啊!你别动肝火别生气!小弟作揖赔罪你且把怒息。
【旁白】看着梁山伯真有些生气,祝英台又不能直说原由,赶忙住口,向梁山伯作揖赔罪。就这样行了一路,终于要分手了,英台千言万语在心头,但是言短情长,她眼眶微红,对梁山伯说:
祝:劳君远送感情深,到此分离欲断魂,一事在心临别问,问梁兄可有意中人?
梁:愚兄生长在贫门,无势无财怎订婚?学业未成名未就,一时那有意中人?
祝:闻说梁兄未订婚,英台有妹守闺门,梁兄如有求凰意,有我为媒事可成。
梁:路远无缘见玉人,青春美貌定无伦。
祝:问人与我无差异,问貌叫人两不分,我与她是同年同月同胞生!
梁:上前一拜谢媒人,贤弟情深意更深,不怪出言多比喻,原来一味想联婚,
可笑我冬烘头脑太昏昏哪!
祝:此行何日再相逢,珍重春寒客里身,万恨千愁言不尽,临行一语意重深,
莫忘了求亲早到祝家村。
【旁白】一对有情人就这样不得不暂时分开了。
【旁白】过了数日,有一天,祝家庄热闹非凡,祝英台的丫鬟银心跑进屋内。
银心:小姐,梁相公家派人提亲来了。
祝:你怎么知道呀?
银心:我怎么不知道,刚才我在门口看见媒婆子打咱们家门口出去,说是来向咱们家员外给你提亲的,不用说准是梁相公家派来的。
祝:(又嗔怪又惊喜地)不许胡说!
银心:真的啊!小姐,怪不得昨晚烛花结了双蕊,烛花双蕊必有喜事。
【旁白】正在这时,祝老爷高兴地嚷嚷着和祝夫人一起走了进来
祝老爷:喜事!喜事!这真是天大的喜事。哈哈 …..
祝:爹、妈。
银心:参见员外夫人。
祝老爷:英台,为父正惦记著我儿的亲事呢!偏偏今天就有人来为我儿提亲,这岂非不是喜上门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门亲事真是天赐良缘,为父已应允了,选吉日成亲!
祝:不知爹爹、母亲将女儿许配何人?
祝老爷:这门亲事非比寻常,提将起来我儿是知道的,就是本郡太守之子马文才。怎样?
祝英台:女儿不嫁。
祝老爷:门当户对,为什么不嫁?
祝:谁不知道马文才是不学无术的纨裤子弟啊!
祝老爷:传说之言,怎么可以深信呢?
祝:女儿不能从命!
祝老爷:(嗔怒道)儿女婚事应遵父母之命,不听父命就是不孝!
祝:女儿愿意侍候爹爹终老一生。
祝老爷:这是什麽话,焉有终生不嫁之理!
祝:女儿就是要嫁也不嫁给马文才!
【旁白】祝老爷闻听英台此话,似乎有所醒悟
祝老爷:我明白了,你在杭城读书的时候,莫非……银心,你陪小姐读书三载,做了些什么?讲!
祝:银心,你直说好了!
银心:(吞吞吐吐地)小姐在杭城读书的时候,与梁山伯相公义结金兰,形影不离,临行之时,小姐还……
祝老爷:(恼怒的)还什么,讲!
银心:小姐还亲口将自己许给了粱相公。
祝老爷:(恼羞成怒地)英台,你……,怪不得好言相劝劝不醒,却原来在外有了儿女情,美满姻缘你不愿,辜负老父一片心,自从盘古开天地,那有闺女自订亲,马家有财有势有媒聘,梁山伯他与我祝家难联姻!这桩婚事万万不行!
祝:(恳求地)爹爹,女儿与粱相公三载同窗,情投意合,马家婚事女儿万万不能从命!
祝老爷:(气愤地)我已将你许配马家,择日下聘,万难更改。
祝:(坚决地)女儿心愿已定,任凭爹爹……
祝老爷:你,好你个奴才,你竟敢违抗父命 ……..
银心:小姐。
祝夫人:你何必发这么大的脾气,待会我慢慢劝劝她也就是了。
祝老爷:(怒气冲冲)越大越没有规矩,今天从也要从,不从也要从。
祝:妈……
祝夫人:英台,你爹的脾气你是知道的,事到如今,你还是答应了吧!他们马家有财有势,你爹爹既已许了亲,怎么能再反悔呢!再说你自己许的亲,传说出去了总不大好听,我看你就委曲了吧!
祝:寒梅岂怕风雪压,凤凰怎肯配乌鸦,无论他马家权势有多大,要成亲除非是日出西山,铁树开花!
祝夫人:(无奈地)英台 ……
银心:夫人,您看这可怎么办呢?
祝夫人:偏偏那梁山伯又不早点来。
银心:小姐,梁相公来了。
【旁白】梁山伯急匆匆赶来
祝:梁兄。
梁:小弟与令兄有八拜之交,今日特来拜访,请问令兄何在啊!
祝:梁兄,你仔细地看看。
梁:(惊异道)你……你 …….
祝:我就是英台。三年前我想出外求学,故而改扮男装,不期与梁兄相遇,三载同窗多蒙照顾,英台感激不尽。
梁:贤弟,哦,念书的时候,咱们是兄弟相称,如今你这样的打扮,我该称你贤弟
呢,还是……
祝:读书时节我是女扮男装,理该兄弟相称,如今不妨改称兄妹。
梁:如此,贤妹。
祝:梁兄,梁兄请坐。
梁:有坐,贤妹请坐。
银心:梁相公请用茶。
祝:梁兄,你我长亭分手,别来可好。
梁:好,贤妹家居想必安适?
祝:托梁兄之福,也还好。梁兄此来是路过,还是特地光临。
梁:愚兄特地到此,一来向仁伯大人问安,二来想看看你家九妹。
祝:九妹?
梁:贤妹啊!那一日钱塘道上送君归,柳荫之下做大媒,九妹的婚姻你亲口许,求亲我特为上门来。
祝:梁兄啊!你道九妹是哪一个,就是小妹祝英台。
梁:(惊喜道)啊呀,原来九妹就是你!梁山伯与祝英台,天公有意巧安排,美满姻缘偿夙愿,今生今世不分开。
祝:(哀惋道)无奈爹爹已将我终身……,许给那花花公子马文才!
梁:(着急道)你与我海誓山盟情义在,我心中只有你祝英台,你爹爹作主许马家,你就该快把亲事退。
祝:我也曾千方百计把亲退,拒绝马家聘和媒,无奈是爹爹绝了父女情,他不肯把马家亲事退。
梁:啊!不肯退亲。
梁:你爹不肯把亲退,我家花轿先来抬,杭城请来老师母,祝家厅上坐起来,你我有媒也有聘,白玉环与蝴蝶坠,为何不能夫妻配。
祝:白玉环蝴蝶坠,蝴蝶本应成双对,岂知你我自作主,无人当它是聘媒!
梁:纵然是无人当它是聘媒,我也要与你生死两相随。
祝:梁兄句句痴心话,英台点点泪双垂,梁兄啊!梁门唯有你单丁子,白发娘亲指望谁?只怪我,英台无福份,梁兄你还是另婚配。
梁:那怕是九天仙女我都不爱,定要与英台把婚配。愚兄先辞了。
祝:梁兄……梁兄特地到寒舍,小妹无言可慰,亲斟薄酒敬梁兄。梁兄啊,草桥相遇便相亲,同学三载更有情,留下玉环为信物,相烦师母说婚姻,临行送我钱塘路,几度忘羞露本心,我与你水面成双留俪影,我与你堂前作对拜观音,岂知好事成虚话,棒打鸳鸯两离分,爹爹许了马家婚,心已碎,意难伸;尚有何言对故人?
梁:我只道两心相照成佳偶,又谁知并蒂莲被狂风吹!我满怀悲愤向谁诉?我满眶热泪流与谁?一场好梦匆匆醒,万丈情丝寸寸灰,从今不到钱塘路,怕见鸳鸯作对飞。
祝:梁兄!梁兄!这都是我把梁兄累!梁兄!不是英台无情无义,只是父命难违!
【旁白】梁山伯返家之后,终于因为多日劳累,加上郁结难消,一病不起。昏迷之中,只唤着英台的名字。山伯的母亲端了一碗药走进屋内。
梁母:伯儿,伯儿,吃药了。
【旁白】病重的梁山伯睁开双眼,问道
梁:母亲,你看英台会来吗?
梁母:四九已经去报信了,我想她会来的,快吃药吧!
梁:孩儿的病不是药石可以医得好的,我恐怕不行了。母亲,你是空疼了我一场了。想不到未尽半点孝道,就要你白发人反送我这黑发人,母亲的养育之恩,孩儿只有来生图报。
梁母:伯儿!不要说这样的话,你让母亲怎么办呢,安心养病,一切都会好的。
【旁白】山伯气力已尽,不再多言,轻轻推开药碗,又重新闭上了眼睛。这时四九跑进来
四九:相公,相公。
【旁白】梁山伯听见四九的声音,赶忙睁开眼睛,又欲支撑着坐起来,但是只看见四九一人,并无英台的身影,心知此事已经不可挽回,顿时感到无比绝望和灰心。只道:
梁:母亲,孩儿死后,请将孩儿埋葬在南山路旁。
【旁白】说完,又掏出一块绢帕,递给四九
梁:这是我随身之物,你去送给小姐,她看了这个,就跟看见我一样。英台,愚兄先走一步了。
【旁白】就这样,梁山伯带着对祝英台无限的思念和情意,含恨离世。而此时祝家庄里正张灯结彩,马家迎亲的队伍马上就到。祝英台心中凄苦,正座在妆台前,银心神色慌张地跑进屋内。
银心:小姐不好了,梁相公他……
祝:(惊慌地)他,他怎么样?
银心:(悲痛地)他 …… 他死了,今天刚刚下葬在南山路旁。
【旁白】英台得闻此言,几乎昏死过去,顿时大声痛哭起来。
祝:梁兄啊!实指望与兄共接连理,谁知爹爹棒打鸳鸯各西东,楼台一别成永诀。梁兄啊!是我害了你!(哭腔)想当日十八相送,情谊无限,如今兄长又在可处可寻呢。兄先走一步,小妹必将跟随。
【旁白】正在此时,祝员外和祝夫人走了进来,想看看女儿是不是打扮好了。银心一见,慌忙上前施礼。
银心:员外,夫人。
祝老爷:花轿已经上门了,你们怎么还不替小姐打扮起来!
【旁白】英台稍稍收起了心中的悲伤,满面泪痕地抬头看着自己的父亲。
祝:爹爹一定要女儿上轿,那就一定要依我一件事。
祝老爷:说吧!
祝:轿前两盏白纱灯,轿后三千银纸锭,花轿先往南山旁,英台要草桥镇上祭兄坟!
祝夫人:儿啊!马家马上就来迎亲,怎可去祭坟!
祝老爷:太不像话,那有新娘上轿去祭坟的道理,一派胡言,简直是一派胡言。
祝:爹爹若是不答应,我是宁死也不会上花轿的。
【旁白】无奈之下,祝老爷答应了英台的请求。一路上,英台悲悲切切,哭泣着来到山伯墓前,但见活生生的心爱之人,今日已经成了一座孤坟。英台忍不住痛哭起来,扑到坟头上。
祝:(哭腔)梁兄啊!我们心心相许,原以为天从人愿成佳偶,谁知晓姻缘薄上名不标。实指望你唤月老来做媒,谁知晓喜鹊未报乌鸦叫,实指望笙管笛箫来迎娶,谁知晓未报银河断鹊桥,实指望大红花轿到你家,谁知晓白衣素服来节孝。梁兄啊!不见梁兄见坟台,呼天唤地唤不归,英台立志难更改,我岂能嫁与马文才。梁兄啊!不能同生求同死啊!
【旁白】此时天地变色,雷电大作,一阵巨响之后,坟头竟然裂出一条缝隙,英台毅然纵身跃入。旁人拉将不住,但见那坟头又慢慢合上。说来奇怪,天地又重新恢复了平静。从此,人们在万里彩虹、百花盛开之中,见到两只蝴蝶翩翩起舞,相依相随。人们都传说那就是梁祝所化,相爱之人冲破了世俗的藩篱,地老天荒永不再分离。
❺ 祝英台和梁山伯的故事是怎样的
祝英台上路了,半路上碰见梁山伯,两人便结伴同行。一天,两人到乌塘镇住宿。晚上,祝英台和梁山伯住一个房间里,梁山伯看祝英台衣裳脱得慢慢腾腾。梁山伯说:“你这衣裳,怎么这么难脱呢?”祝英台说:“山伯哥哥,你不知道,我这衣裳上有三十六个同心结,下有七十二个马披环喽!不慢吗?”
梁山伯说:“啊呀,这样不要脱到三更后,五更穿到天明吗?”
祝英台笑着说:“这个你就不知道了。我家母亲关护我,特为我做了这套好衣裳。”
梁山伯说:“好了,你慢慢脱吧!我先睡了。”
梁山伯一睡下,祝英台忙不迭脱衣服睡觉,没露半点女子痕迹。
他们两个到了杭州,老师叫梁山伯和祝英台睡在一张床上。
祝英台说:“山伯哥哥啊,我们两个在一张床上睡是可以的,大家都不许乱动。”
“怎么晓得呢?”
“床中间放一盆水,谁把这水弄泼出来,就罚谁抄字。”
“好吧。”
梁山伯和祝英台两个睡在一张床上,规规矩矩,水盆里的水,一滴不曾泼出来。过一天,祝英台故意自己翻了一下身,把水弄泼出来,就喊梁山伯。梁山伯忙说:“我没动,我没动。”
祝英台说:“你没动,水是怎么泼出来的?”
梁山伯老实呢,说:“那好,你说是我泼的水,那我就来抄字,抄多少字呢?”
“抄三千七百字。”
梁山伯饭也不吃,便一个人在抄字。祝英台看看不忍心,便说:“我也帮你抄一半吧!”两个人坐到一条板凳上抄字了。
梁山伯和祝英台同窗三年,两人都有了感情,要分手了,互相依依不舍。走到凤凰山,祝英台故意说:“山伯哥哥,这凤凰山上各式花都有,我看就是缺少鲜花好牡丹。”
梁山伯一点也听不懂她的哑谜,便说:“是啊,这块是缺少鲜花牡丹。”
祝英台没有办法,只好直截了当地说:“山伯哥哥,我家有枝好牡丹,和你哥哥把夫妻配。”
梁山伯说:“你要替我做大媒?”
祝英台红着脸说:“是啊,我家有个祝九妹。”
梁山伯说:“长得如何?”
祝英台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要看她的模样,我们是一对双胞胎。”
梁山伯还是不明白她的意思,说:“这倒好呢!”
祝英台没有办法,只好说:“初三、初八,最晚到十三,你到我家来,和我家九妹把婚配。过了十六、十七、十八,你就不要来了。”
两个约好,送了一程又一程,到四岔路口,两人这才恋恋不舍地分手。
梁山伯回去把祝英台的话忘记了,等他想起来赶到祝家,已是二十二了。祝英台出来和梁山伯见面,梁山伯一望,原来祝英台是个年轻美貌的姑娘,他这才想起那天相送时,祝英台要给他做媒,将九妹许配给他,原来是她自己。
“山伯哥哥,我叫你早点来,你怎么今天才来呢?我家老子已经把我许配给马员外家的儿子马文才了!”
梁山伯说:“九妹啊,你我从前相约的话,我怎么能忘记呢?”
祝英台说:“这样吧,拿两只骰子来,掷成三回双,点子都双的嘛,我们仍可以配成双,要是点子都单的呢,姻缘还不曾来。”
掷骰子啦!头一把,掷出去一颗一、一颗二。祝英台一望,淌下眼泪说道:“一、二共成三,姻缘不曾来。”
梁山伯也抹起眼泪,又掷第二把,一颗三,一颗四。祝英台哭着说:“三、四共成七,姻缘不甚吉。”
梁山伯眼泪簌簌,又掷第三把,一颗四,一颗五。这时,祝英台一看,号啕大哭,说:“四、五共成九,姻缘不曾有,你回去吧。”
梁山伯不肯。
“好,就在牡丹亭上来成双吧。”祝英台捧床花花被,想到牡丹亭上去成双。正在这时,花神菩萨用拐杖把梁山伯打的跑掉了。梁山伯没办法,哭得简直像泪人儿,一回到家就害起了相思病。
梁山伯害了相思病了,饭不吃,茶不喝,觉不睡,人一天天消瘦下去。他家娘问梁山伯:“你在杭州读书,有什么相好学生吧?”
梁山伯说:“有的,粉红庄上一个祝九妹,只有她才能治我这个病。”
他家娘跑去找祝英台。祝英台听说山伯哥哥为她害了病,眼泪“叭哒,叭哒”直滴。但自己嫁给马文才的事木已成舟,没有办法,只好叫梁山伯忘了自己,就随手写了个药方子:
三寸太阳光,
雨师公公趾脚皮;
忽闪娘娘脚丫垢,
蚂蝗骨头要半斤。
祝英台淌着眼泪说:“可以取到这样几种药吗,山伯哥哥的性命还能牢稳,要是取不到,要想性命到来生。”
他娘不识字,带回去给梁山伯一望,是张无法取得的药方,他晓得和祝英台的婚事已无法挽回。梁山伯跟娘说:“我死了,把我尸骸葬在白石山的十字路口。”
梁山伯话一说完,就把药方揉成团团,往嘴里一塞,噎死了。
祝英台被逼得要出嫁了。她跟娘说:“要嫁人可以的,不过要允承我一件事,这轿子要从白石山过,我要到山伯哥哥坟上烧阵纸火吊阵孝哩!不然,我就死在家里。”
老子没办法,只好依了她。轿子抬到白石山的十字路口,祝英台下轿了,她把白衣裳、白头巾、白鞋子全都穿起来,到坟头来磕头。忽然,半空中起了一阵忽闪,风伯雨师雷公电母一齐来了。顿时,天昏地暗,狂风四起,“叭——”一声,坟爆开来。祝英台见到里面躺着梁山伯,她一下跳进去……一班轿夫、押轿佬喽,连忙来拖,一抓,那个布角一飘,扯下两块布襟角落下来。
那坟“轰”地一声,又闭上了。众人一慌,手一松呢,那两个衣襟角就飞了。随着风在半天空飘呀!飘呀!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对花蝴蝶。
再说,马文才是个“十不全”的拐子。他本站在高楼上等轿子来,可轿子不曾来,反传来祝英台去祭梁山伯的消息。他这个气呀,一气一急从高楼上“骨碌骨碌”滚了下来。一跌跌死了。他就变成一个啄木鸟。
你看,每逢花蝴蝶歇下来成双成对时,啄木鸟就去啄,这啄木鸟就专惹着他们生事。
❻ 《十八相送》原文及翻译
祝英台:书房门前一枝梅,树上鸟儿对打对。喜鹊满树喳喳叫,向你梁兄报喜来。
梁山伯:弟兄二人出门来,门前喜鹊成双对。从来喜鹊报喜讯,恭喜贤弟一路平安把家归。
祝英台:出了城,过了关,但只见山上的樵夫把柴担。
梁山伯:起早落夜多辛苦,打柴度日也艰难。
祝英台:梁兄啊!他为何人把柴担?你为哪个送下山?
梁山伯:他为妻儿把柴担,我为你贤弟送下山。
祝英台:过了一山又一山,
梁山伯:前面到了凤凰山。
祝英台:凤凰山上百花开,
梁山伯:缺少芍药共牡丹。
祝英台:梁兄你若是爱牡丹,与我一同把家归。我家有枝好牡丹,梁兄你要摘也不难。
梁山伯:你家牡丹虽然好,可惜是路远迢迢怎来攀?
祝英台: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梁兄啊!英台若是女红妆,梁兄你愿不愿配鸳鸯?
梁山伯:配鸳鸯,配鸳鸯,可惜你英台不是女红妆。
银心:前面到了一条河,
四九:漂来一对大白鹅。
祝英台:雄的就在前面走,雌的后面叫哥哥。
梁山伯:不见二鹅来开口,哪有雌鹅叫雄鹅?
祝英台:你不见雌鹅她对你微微笑,她笑你梁兄真像呆头鹅。
梁山伯:既然我是呆头鹅,从今你莫叫我梁哥哥。
四九:眼前一条独木桥,
祝英台:我心又慌胆又小。
梁山伯:愚兄扶你过桥去,
祝英台:你与我好一比牛郎织女渡鹊桥。
伴唱:过了河滩又一庄,庄内黄犬叫汪汪。
祝英台:不咬前面男子汉,偏咬后面女红妆。
梁山伯:贤弟说话太荒唐,此地哪有女红妆?放大胆子莫惊慌,愚兄打犬你过庄。
祝英台:眼前还有一口井,不知道井水有多深?
梁山伯:井水深浅不关紧,你我赶路最要紧。
祝英台:你看这井底两个影,一男一女笑盈盈。
梁山伯:愚兄分明是男子汉,你为何将我比女人?
梁山伯:离了井,又一堂,前面到了观音堂。观音堂,观音堂,送子观音坐上方。
祝英台:观音大士媒来做,我与你梁兄来拜堂。
梁山伯:贤弟越说越荒唐,两个男子怎拜堂?
伴唱:离了古庙往前走,
银心:但见过来一头牛。
四九:牧童骑在牛背上,
银心:唱起山歌解忧愁。
祝英台:只可惜对牛弾琴牛不懂,可叹你梁兄笨如牛。
梁山伯:非是愚兄动了火,谁叫你比来比去比着我!
祝英台:请梁兄你莫动火,小弟赔罪来认错。
祝英台:多承你梁兄情义深,登山涉水送我行。常言道“送君千里终须别”,请梁兄就此留步转回程。
梁山伯:与贤弟草桥结拜情义深,让愚兄再送你到长亭。
伴唱:十八里相送到长亭,十八里相送到长亭。
祝英台:你我鸿雁两分开,
梁山伯:问贤弟你还有何事来交代?
祝英台:我临别想你问一句话,问梁兄你家中可有妻房配?
梁山伯:你早知愚兄未婚配,今日相问为何来?
祝英台:要是你梁兄亲未定,小弟替你来做大媒。
梁山伯:贤弟替我来做媒,但未知千金是哪一位?
祝英台:就是我家小九妹,不知你梁兄可喜爱?
梁山伯:九妹今年有几岁?
祝英台:她是与我同年乃是双胞胎。
梁山伯:九妹与你可相像?
祝英台:品貌就像我英台。
梁山伯:但未知仁伯肯不肯?
祝英台:家父嘱我选英才。
梁山伯:如此多谢贤弟来玉成,
祝英台:梁兄你花轿早来抬。我约你七巧之期我家来,
伴唱:临别依依难分开。心中想说千句话,万望你梁兄早点来。
这个不用翻译吧
❼ 梁山伯是怎么发现祝英台是女的
不是。从上面唱词就可以知道梁山伯到十八相送结束还没意识到祝英台是女的,专否则祝属也不会老说他“呆头鹅”、“笨如牛”什么的了。
梁其实始终都没“发现”祝是女的。祝回家以前去找师母,要师母将祝的蝴蝶扇坠交给梁山伯。祝唱:“雪白蝴蝶玉扇坠,烦交义兄梁山伯。倘若师母来玉成,大恩大德难忘怀。”于是便托师母为媒,间接向梁自许终身。
然后梁祝二人十八相送,祝一路暗示,梁终究未靼住S谑亲=栊砼洹熬琶谩保
❽ 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一首古典歌曲,要全部歌词
幕后(合唱)三载同窗情如海,山伯难舍祝英台。
相依相伴送下山,又向钱塘道上来。(梁山伯、祝英
台、四九、银心上)
祝英台(唱)书房门前一枝梅,树上百鸟对打对。
喜鹊满树喳喳叫,向你梁兄报喜来。
梁山伯(唱)弟兄两人下山来,门前喜鹊成双对。
从来喜鹊报喜信,恭喜贤弟一路平安把家归。
祝英台(白)梁兄请。
梁山伯(白)贤弟请。
祝英台(唱)出了城,过了关,但只见山上樵夫将柴砍。
梁山伯(唱)起早落夜多辛苦,打柴度日也很难。
祝英台(唱)他为何人把柴打?你为哪个送下山?
梁山伯(唱)他为妻子把柴打,我为你贤弟送下山。
祝英台(唱)过了一山又一山。
梁山伯(唱)前面到了凤凰山。
祝英台(唱)凤凰山上百花开。
梁山伯(唱)缺少芍药共牡丹。
祝英台(唱)梁兄若是爱牡丹,与我一同把家还。
我家有枝好牡丹,梁兄要摘也不难。
梁山伯(唱)你家牡丹虽然好,可惜是路远迢迢怎来攀!
祝英台(唱)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
梁兄啊!英台若是女红妆,梁兄愿不愿配鸳鸯?
梁山伯(唱)配鸳鸯,配鸳鸯,可惜你,英台不是女红妆!
银 心(唱)前面到了一条河,
四 九(唱)漂来一对大白鹅,
祝英台(唱)雄的就在前面走,雌的后面叫哥哥。
梁山伯(唱)未曾看见鹅开口,哪有雌鹅叫雄鹅!
祝英台(唱)你不见雌鹅对你微微笑,她笑你梁兄真象呆头鹅!
梁山伯(唱)既然我是呆头鹅,从此莫叫我梁哥。(梁山伯生气,
祝英台向之赔罪)
祝英台(白)梁兄……
银 心(唱)眼前一条独木桥。(梁山伯先上了桥)
梁山伯(白)贤弟,你快过来啊!
祝英台(唱)心又慌来胆又小。
梁山伯(唱)愚兄扶你过桥去。(梁山伯扶祝英台过桥,至桥中心)
祝英台(唱)你我好比牛郎织女渡鹊桥。(梁山伯扶祝英台下桥,
四九、银心随之过桥)
幕后(合唱)过了河滩又一庄,庄内黄狗叫汪汪。
祝英台(唱)不咬前面男子汉,。偏咬后面女红妆。
梁山伯(唱)贤弟说话太荒唐,此地哪有女红妆?
放大胆量莫惊慌,愚兄打犬你过庄。
祝英台(唱)眼前还有一口井,不知井水多少深?(投石井中)
梁山伯(唱)井水深浅不关情,还是赶路最要紧。(祝英台要梁山
伯照影,遂相扶至井前视)
祝英台(唱)你看井底两个影,一男一女笑盈盈。
梁山伯(唱)愚兄明明是男子汉,你不该将我比女人!
幕后(合唱)过一井来又一堂,前面到了观音堂。
梁山伯(唱)观音堂,观音堂,送子观音坐上方。
祝英台(唱)观音大士媒来做,来来来,我与你双双来拜堂。(拉
梁山伯同跪)
梁山伯(唱)贤弟越说越荒唐,两个男子怎拜堂?走吧!
幕后(合唱)离了古庙往前走。
银 心(唱)但见过来一头牛。
四 九(唱)牧童骑在牛背上。
银 心(唱)唱起山歌解忧愁。
祝英台(唱)只可惜对牛弹琴牛不懂,可叹梁兄笨如牛。
梁山伯(唱)非是愚兄动了怒,谁教你比来比去比着我!
祝英台(唱)请梁兄,莫动火,小弟赔罪来认错。
梁山伯(白)好了,快走吧。
祝英台(唱)多承梁兄情义深,登山涉水送我行。
常言道送君千里终须别,请梁兄就此留步转回程。
梁山伯(唱)与贤弟草桥结拜情义深,让愚兄送你到长亭。(双双
又行)
幕后(合唱)十八里相送到长亭,十八里相送到长亭。(梁山伯、
祝英台入亭坐,四九、银心在亭下休息。)
祝英台(唱)你我鸿雁两分开。
梁山伯(唱)问贤弟你还有何言来交代?
祝英台(唱)我临别想问你一句话,问梁兄你家中可有妻房配?
梁山伯(唱)你早知愚兄未婚配,今日相问又何来?
祝英台(唱)若是你梁兄亲未定,小弟给你做大媒。
梁山伯(唱)贤弟替我来做媒,未知千金哪一位?
祝英台(唱)就是我家小九妹,不知梁兄可喜爱?
梁山伯(唱)九妹今年有几岁?
祝英台(唱)她与我同年--乃是双胞胎。
梁山伯(唱)九妹与你可相象?
祝英台(唱)她品貌就象我英台。
梁山伯(唱)未知仁伯肯不肯?
祝英台(唱)家父属我选英才。
梁山伯(唱)如此多谢贤弟来玉成。
祝英台(唱)梁兄你花轿早来抬。我约你,七巧之时……
梁山伯(白)噢,七巧之时,
祝英台(唱)……我家来。
幕后女声(合唱)临别依依难分开,心中想说千句话,
万望你梁兄早点来。
--幕落参考资料:http://hgyuxiaoming.blog.163.com/blog/static/46160021200811124575368/
❾ 梁祝山歌古书歌词
越剧梁祝《十八相送》的歌词
祝英台:书房门前一枝梅,树上鸟儿对打对。喜鹊满树喳喳叫,向你梁兄报喜来。
梁山伯:弟兄二人出门来,门前喜鹊成双对。从来喜鹊报喜讯,恭喜贤弟一路平安把家归。
祝英台:出了城,过了关,但只见山上的樵夫把柴担。
梁山伯:起早落夜多辛苦,打柴度日也艰难。
祝英台:梁兄啊!他为何人把柴担?你为哪个送下山?
梁山伯:他为妻儿把柴担,我为你贤弟送下山。
祝英台:过了一山又一山,
梁山伯:前面到了凤凰山。
祝英台:凤凰山上百花开,
梁山伯:缺少芍药共牡丹。
祝英台:梁兄你若是爱牡丹,与我一同把家归。我家有枝好牡丹,梁兄你要摘也不难。
梁山伯:你家牡丹虽然好,可惜是路远迢迢怎来攀?
祝英台: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梁兄啊!英台若是女红妆,梁兄你愿不愿配鸳鸯?
梁山伯:配鸳鸯,配鸳鸯,可惜你英台不是女红妆。
银心:前面到了一条河,
四九:漂来一对大白鹅。
祝英台:雄的就在前面走,雌的后面叫哥哥。
梁山伯:不见二鹅来开口,哪有雌鹅叫雄鹅?
祝英台:你不见雌鹅她对你微微笑,她笑你梁兄真像呆头鹅。
梁山伯:既然我是呆头鹅,从今你莫叫我梁哥哥。
四九:眼前一条独木桥,
祝英台:我心又慌胆又小。
梁山伯:愚兄扶你过桥去,
祝英台:你与我好一比牛郎织女渡鹊桥。
伴唱:过了河滩又一庄,庄内黄犬叫汪汪。
祝英台:不咬前面男子汉,偏咬后面女红妆。
梁山伯:贤弟说话太荒唐,此地哪有女红妆?放大胆子莫惊慌,愚兄打犬你过庄。
祝英台:眼前还有一口井,不知道井水有多深?
梁山伯:井水深浅不关紧,你我赶路最要紧。
祝英台:你看这井底两个影,一男一女笑盈盈。
梁山伯:愚兄分明是男子汉,你为何将我比女人?
梁山伯:离了井,又一堂,前面到了观音堂。观音堂,观音堂,送子观音坐上方。
祝英台:观音大士媒来做,我与你梁兄来拜堂。
梁山伯:贤弟越说越荒唐,两个男子怎拜堂?
伴唱:离了古庙往前走,
银心:但见过来一头牛。
四九:牧童骑在牛背上,
银心:唱起山歌解忧愁。
❿ 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祝英台是谁
晋朝辰光(时候)有个女子,她的名字叫祝英台,家就住在离张渚七、八里路的祝家庄,就是现今的祝陵村。她的老子(父亲)叫祝公远,家里的铜钱多得不得了,是户大财主。祝公远连养八胎都是丫头(女孩),老公婆(夫妻)两个急佬了(着急) 那辰光女伲(女儿)勿好继承家当,一定要伢伲才好继承。到快要养第九胎的辰光,公婆两个就商量:这一个勿管他是丫头还是伢伲,总归当他伢伲养。一养下来还是个丫头,就骗人家讲"养了伢伲了",同真的养了伢伲一样办酒做三朝,闹热飞番。眼睛一眨,祝英台已养到七、八岁了,有人家上门来做媒了 古辰光摇篮里也攀亲。祝员外心里头想,自家也是女伲,哪样(怎么)好弄(娶)媳妇呐?总是回头人家:"早来,早来,我家要等小佬(小孩)大大看。"
亲事好推,念书就不好推了。祝员外就请个私垫先生到家里来教,村上要念书的小佬也同祝英台在一书房念书。
前村有个梁家村,村里有一家人家姓梁,小佬叫梁山伯,也在祝家念书,正好同祝英台坐一台(桌)子。梁山伯念书聪明佬,英台背书到背勿出的辰光,梁山伯总帮她的忙。在一起念了几年书,到十几岁了,要赶考了,祝英台的娘老子无论哪样勿肯给她去考?祝英台自己心里头也有数佬,就同梁山伯讲:"我身体勿好,你去考吧?"
梁山伯一考考取了秀才,一家来就去望祝英台:"师弟哎,你要是一同去考的话,一定也会考取佬,你的学问比我好。"英台听了笑笑没有做声。她看看山伯人才出众,心里早就有了爱慕的心思,就当面同山伯讲:"到了今朝,也勿瞒你了,我是女儿身。"梁山伯一听吓了一跳:"你不要开玩笑,哪会是个女儿身呐!"英台说:"我家老子叫我一直装伢伲家,要我继承家当得。"又讲:"等我娘老子百年之后,我们再结成夫妻。"梁山伯讲:"你会这样,我总归等你好了。"
祝英台和梁山伯私约姻缘之后,两个人的行动再当心点,也总归同原来勿点一样,辰光一长,就给旁人看出苗头来了。要晓得,古辰光女扮男装是犯法佬,所谓阴阳颠倒,有乱纲常之罪,这可急坏了祝员外,怕人家去告发,哪样办呐
离开祝家村十来里路,有个马家村,村上有个做大官的人,是太守。马太守的伢伲叫马文才,他也认识祝英台,一晓得祝英台原来是个女娘家(姑娘),就要他老子托媒人到祝家来说亲。祝员外听说是马太守家来说亲,真是求之不得的心花也开了,一来么马文才的老子是大官,有财有势;二来么也不怕人家告发了,就满口答应了。
祝英台一晓得这桩事体,急得勿得了,我同山伯是有誓约的,等娘老子百年之后,要结成夫妻,白头到老,这个哪样办呐?便私下同山伯商量,山伯也一无办法。英台就搭(对)山伯讲:"现在看起来,我俩活着做勿成夫妻了,如若我要活下去,马家一定要娶,我当然死也勿会肯到马家去的。"山伯讲:"我俩虽然勿同生·宁愿同死,来生再结夫妻吧!"村旁有一顶木桥,英台和山伯就跑到桥头痛哭,哭到伤心的辰光,两个人就紧抱着往涧河潭潭里一跳,泛起一阵白浪。
祝公远同马太守都是要面子的人。自己的女伲同伢伲出这种丑事,哪样讲法呐,还是马太守的主意多,他就造言梁山伯和祝英台原来是天上的仙童玉女,犯了天条,玉皇大帝罚他们下凡要七世勿团圆,这次还是头一次勿团圆呐。
梁祝传说流传了一千六百多年。在流传中,各传播地经常会加入当地的内容,使故事更为丰满,更贴近民众,加上初期记载极少,因此,关于祝英台的籍贯,就各有所云,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在现存可考的记载中,最早涉及祝英台籍贯的是江苏宜兴。南齐的《善卷寺记》(作于483-493间),记录了齐武帝收赎祝英台故宅建造善卷寺的事件。当时,《善卷寺记》作为建寺时的重要碑刻,一直保存在善卷寺内。唐司空李蠙中进士前,曾在善权寺(避齐东昏侯讳改“卷”为“权”)修读,看到过《善卷寺记》碑。到了咸通八年(867),李蠙上奏懿宗皇帝,要求以自己的俸禄收赎重建善权寺。当年,他作诗一首题于善权寺石壁,其诗序称:“常州离墨山善权寺,始自齐武帝赎祝英台产之所建,至会昌以例毁废。唐咸通八年,凤翔节度使李蠙闻奏天廷,自舍俸资重新建立”。李蠙的这一记载,是我国现存梁祝早期记载之一,同时也是《善卷寺记》关于齐武帝收赎祝英台故宅建寺的有力佐证;南宋丞相周必大《泛舟录》(1167)在记到善卷寺时也说: “按,旧碑,寺本齐武帝赎祝英台庄所置”;薛季宣《游祝陵善权洞》(1170左右)云:“寺故祝英台宅”;《咸淳毘陵志》(1268)则称:“考《寺记》,谓齐武帝赎英台旧产建”。明冯梦龙在《古今小说》第28卷《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中,称:“又有个女子,叫做祝英台,常州义兴(即宜兴,宋避赵光义讳改。义兴属常州)人氏”,明确指出祝英台是宜兴人。清《仙踪记略》亦称“国山祝英台(善卷晋时属义兴郡国山县)”。自宋至清,有9部史志、12部古籍,都有宜兴祝英台故宅的记载。其中,《咸淳毘陵志》的编纂者史能之经过考证后,还得出了“意必有人第”即历史上必有祝英台其人其宅的结论。
祝英台籍贯为浙江上虞的说法,流传最广。此说最早见于宋李茂诚根据传说写的《义忠王庙记》(1107)。该记有两处提到上虞,一处说梁山伯外出游学,遇到祝英台,问他从哪里来,祝回答说“上虞之乡”;另一处说梁祝同学三年,英台思亲先返,“后二年,山伯亦归,省之上虞”。此说宁波宋元史志中并无记载,直到明嘉靖《宁波府志》(1560)与清雍正的《宁波府志》(1729),才分别在“遗事”与“逸事”栏中记载了流传的梁祝故事,说到梁山伯学归后,“访之上虞”。而清康熙、咸丰与光绪三部《鄞县志》则收入了李茂诚的《义忠王庙记》,说到祝英台是上虞人。自从嘉靖《宁波府志》记载梁祝传说后,古籍中关于上虞祝英台的记载也渐渐多了起来,共有8部之多。如明朱孟震的《浣水续谈》称梁山伯“与上虞祝英台同学,祝先归,梁后过上虞访之”;清谈迁《枣林外索》称:梁祝同学后,山伯“访之上虞”,并注曰引自《宁波府志》。但是,在浙江上虞的县志中,记载却很晚,直到清光绪二十四年(1899),才引《宁波府志》而在“轶事”中记入。在戏剧与曲艺中,祝英台是上虞人的说法,主要是建国以后。因为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宁波滩簧《梁山伯祝英台》还称祝英台是慈溪人。而建国后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川剧《柳荫记》、秦腔《梁山伯与祝英台》、豫剧《梁祝情》等则都说祝英台是上虞人了。特别是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播,影响极大,在国内基本上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清乾隆年间的翟灏,在《通俗编•卷三十七•故事》(1751)中,有引晚唐《宣室志》“英台,上虞祝氏女”之说,但国内众多学者查阅多部《宣室志》传本,均无梁祝记载.故此说现已基本否定,连许多宁波学者也不再提及。
山东济宁有明正德十一年(1516)梁祝墓碑一块,称祝英台为邹县九曲村人。但该碑又说,出处不详,是根据传说记载的。
甘肃清康熙、乾隆《清水县志》称,祝英台与梁山伯同为五代梁时清水人.但乾隆志又说“事出小说,莫详真伪”。
河南也有梁祝是汝南人的说法,此说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 1930年, 《民俗周刊》刊登了沅君女士流传在河南的《祝英台的歌》;1932年,她又采访了当地的民间文艺与传说,并对传说中的遗存进行考察,根据明代以后的戏曲资料,认定梁祝的家乡是汝南马乡镇。但祝英台不姓祝而姓朱,而祝庄乃是朱庄。有学者则称,国内的梁姓与祝姓,河南均有端发,晋因八王之乱,迁至江南。但笔者查康熙《汝阳县志》、民国《汝南县志》,并无梁祝记载。
另外,曲艺与戏曲中祝英台又有多处籍贯。曲艺中如清乾隆弹词《新编东调大双蝴蝶》称祝英台祖籍越国会稽,居吴国平江;而同时期的弹词《新编金蝴蝶传》则称祝英台是越州杏花村人;光绪年间的说唱《双仙宝卷》也说英台是越州杏花村人;但同一时期的鼓词《柳荫记》则又说祝英台是苏州白沙冈人;清末木鱼书《牡丹记》则说祝英台是越州东大路人等。戏曲中祝英台的籍贯也很多,如黄梅戏称祝为湖北嘉鱼人,晋剧称梁祝均为山西蒲州人,闽腔称英台为宁波府吴山县人,侗戏则称祝是越州府湖州县人,广西彩调剧称英台家住峨嵋祝家庄等等,但这些都是流变的传说或文人、艺人的创作加工,史志中都是没有记载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祝英台是江苏宜兴人的可能性最大。一是记载最早,比其它地方的记载要早六百年以上;二是其记载并非源于传说,而是源于歌颂齐武帝创建善卷寺的功德,应当较为可靠。其它地方,不仅记载的时间较晚,而且都源于传说,特别是有的地方,史志与古籍均无记载,更无法查证,因此,可信度相对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