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溶解度
A. 丁香叶治咳嗽吗
没听说过能治咳嗽 应该不是很科学吧。
一、中医依据
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亦名雄丁香(《本草蒙筌》)、公丁香(《本草原始》)。味辛,性温。入胃、脾、肾经。功能:温中、暖肾、降逆。主治:呃逆、呕吐、反胃、泻痢、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症。
二、主要成分
花蕾含挥发油即丁香油。油中主要为丁香油酚(Eugenol)、乙酰丁香油酚(Acetyleugenol)及少量α-与β-丁香烃(Caryo- phyllene);其次为葎草烯(Humulene)、胡椒酚(Chavicol)、α-衣兰烯(α-Ylangene)。花蕾中尚含有4种黄酮衍生物,皆为黄酮甙元,其中两种为鼠李素(Rhamnetin)及山萘酚(Kaempferol);另有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番樱桃素、番樱桃素亭(Eugenitin)、异番樱桃素亭(Isoeugenitin)等。
三、保健功能
1.抗菌作用
陈奇等人试管倍量稀释法,以普通肉汤为培养基,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22种菌种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丁香叶的水煎剂对常见化脓性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对引起继发感染的变形杆菌和绿脓杆菌,对各种(型)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对引起食物中毒的鼠伤寒杆菌、沙门氏菌等有明显的抗菌作用。②对耐碘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各种痢疾杆菌,紫丁香叶水煎剂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刘秀梅等人用丁香等46种中草药对妇科阴道炎、宫颈炎患者分泌物培养分离鉴定136株常见厌氧菌,用标准菌株阴道正常定值菌群乳酪乳杆菌做对照,进行抑菌试验,结果丁香等26种中草药对脆弱类杆菌、产黑素类杆菌、消化链球菌等抑菌作用明显强于阴道正常定值菌群乳酪乳杆菌。
陈星灿用打孔法和试管法试验表明,丁香对福氏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丁香酚有抑制脂氧化酶和环氧化酶作用,能抑制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壳肿胀。
王岳等人的实验表明丁香的醇浸出物对白喉、炭疽、副伤寒、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以及霍乱弧菌均有抑制作用并且丁香油的抗菌能力强于丁香。
吴传茂等人的实验表明丁香提取液对汉逊氏酵母、青霉、黑曲霉、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3.125~12.5)mg/mL,活性pH4~6.5,在100℃以内对热稳定.
2.抗病毒作用
陈奇等人的实验表明丁香提取液对腺病毒(Afv3、Afv7)、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柯萨奇病毒(CoxB1、CoxB2、CoxB3、CoxB4、CoxB5、CoxB6)所致细胞病变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3.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
陈奇用空斑试验与溶血素测定相对照,结果表明丁香叶水煎剂有促进小鼠脾脏溶血性空斑形成和特异性抗体-溶血素形成的作用,同时可增加动物外周血内B细胞百分比,说明该药具有刺激机体体液免疫功能作用。推测该药治疗感染性疾病在直接抗菌作用的同时加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是有利于机体的康复的。
4.丁香叶片对肝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在王峰等人的实验中,取健康小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经口灌胃。四氯化碳中毒给药组以丁香叶片溶液,按7.2 g/kg体重经口灌胃,每日一次,连续3天。于末次给药后1小时,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豆油溶液(10 mg/kg?bw)。其余两组腹腔内注射0.1%豆油溶液10 mL/kg?bw。24小时后断头采血,测定血清中ALT。实验表明该药可防止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给药组小鼠注射四氯化碳后,血清中ALT水平明显低于四氯化碳中毒组(P<0.01)差别非常显著,说明丁香叶片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在王峰等人的实验中,取健康小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分组见表2)。对照组腹腔内注射豆油,10 mL/kg?bw。中毒组和治疗组注射含0.1% CCL4的豆油溶液10 mL/kg?bw,24小时后治疗组以7.2 g/kg丁香叶片溶液灌胃,再过24小时全部3组小鼠断头采血,测定ALT活力。结果表明,CCL4中毒组注射四氯化碳后,其ALT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明显升高(P<0.01),而治疗组较正常对照组低,说明丁香叶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所致ALT升高有治疗作用。
5.耐缺氧能力、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
张明发等用丁香水提物20 g/kg灌胃给药。结果表明能明显延长断头小鼠张口动作持续时间、KCN中毒小鼠存活时间和常压缺氧存活时间。但不延长NaNO2中毒小鼠的存活时间。分析小鼠死亡时残存的氧含量表明,丁香水提取物增强小鼠常压耐缺氧能力是通过提高小鼠在低氧条件下的氧利用能力,而不是通过减慢耗氧速度。丁香醚提取物0.15、0.3 mL/kg能延长NaNO2中毒小鼠的存活时间。
谭文庆等人用ERS自旋捕集技术研究了丁香抗氧性和对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发现丁香对Fenton反应产生的OH自由基,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O2-自由基有很好的清除作用,对大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也有很强抑制作用。在麻蝇寿命试验中,发现丁香浓度为0.05%时对麻蝇有延寿作用;2.5%和5.0%丁香缩短了麻蝇寿命。其清除氧自由基活性丁香酚、丁香油均高于OH特异性清除剂甘露醇(其EC50为2.1 mmol/L),以丁香酚清除效果最好,丁香酚对核黄素-甲硫氨酸光照还原生成的O2亦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四、毒性试验
孙士华用丁香叶提取物进行了动物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紫丁香叶水煎液(1∶10)即使最大剂量组(0.6 mL/20g)小鼠灌胃给药,无1只死亡,因药物溶解度所限未能求出LD50;紫丁香叶醋酸乙酯提取液,小鼠静脉注射按序贯法测得LD50为(120.28±12.29)g/kg。
B. 【求助/交流】乙酰丁香酮为什么不能在DMSO中完全溶解呢
可以吧,你是多大的浓度呢,你的DMSO(二甲基亚砜)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试剂,一般母液为100mM。
DMSO是进口的,也用甲醇溶解过,但是也不溶解。
C. 关于中药化学实验的问题 丁香挥发油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急
1.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分离其中的酚与非酚油
2.可用TLC或HPLC
3.乙醚提取液中,丁香酚以酚钠形式存在,加酸后变成酚的形式,显示丁香酚的颜色
D. 丁香加桂花泡茶有什么功效
1、止咳化痰的功效
丁香叶桂花茶具有止咳化痰之功。丁香叶桂花茶可以养阴润肺,可以舒缓喉咙,改善多痰、咳嗽症状,对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及咳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2、暖胃的功效
丁香叶桂花茶有一定的暖胃作用。在丁香茶里面加入桂花,能够起到很好的温中散寒,暖胃止痛的作用。对于胃寒胃痛的患者可适当饮用丁香叶桂花茶来保健。丁香叶桂花茶也非常适合老年人饮用。
3、润肠通便的作用
丁香叶桂花茶还能润肠通便的作用。丁香叶桂花茶可以减轻胀气等肠胃不适,对便秘患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除口臭
丁香叶桂花茶可用于除口臭。桂花气味芳香宜人,而茶叶中所含有的茶多酚,可以溶解脂肪,消除口中的异味。有口臭的人群常喝丁香叶桂花茶可以让口气更清新。
5、美容的作用
丁香叶桂花茶具有美白肌肤、排解体内毒素、润肠通便的作用,因此,女性朋友常喝丁香叶桂花茶有美容养颜的作用。
6、提神的作用
丁香叶桂花茶具有提神的功效。丁香叶桂花茶浓郁的花香能够舒缓紧张的情绪,饮用丁香叶桂花茶可以平衡神经系统,达到提神醒脑的作用。所以当人们感到很疲惫精神不好及压力过大的时候可以喝杯丁香叶桂花茶来缓解调理。
7、清热的作用
丁香叶桂花茶还具有清热的功效。饮用丁香叶桂花茶可以清热消毒,润肠通便。丁香叶桂花茶对口腔炎,牙周炎,声音沙哑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E. 乙酰丁香酮 配制方法
乙酰丁香酮的配制方法:
1、用于拟南芥花侵染的,配制使用的溶剂为DMSO,母液为100mM,使用浓度请参照相关文献。
2、另外一种是用于愈伤组织的侵染,是用少量甲醇溶解后,再用蒸馏水定容。之后过滤除菌 。显然两者溶剂不一样,不过建议还是使用DMSO。
乙酰丁香酮(AS)的作用原理,是其可诱导农杆菌Vir基因活化,从而促进外源基因的整合。所以最好让其有一定的诱导时间再转化,效果要好些,而不是加完后直接转化(需要活化)。
(5)丁香溶解度扩展阅读
要使化学反应能发生,首先反应物分子必须发生碰撞,并在碰撞中使反应物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同时形成新的化学键。因此两个相碰撞的分子必须具有足够大的能量,否则就不能使旧键断裂,新键形成,因而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例如对于反应:2HI―H2+I2,两个HI分子发生反应,总是首先发生碰撞,碰撞中两个HI分子中的H原子互相趋近,生成H2,这就要克服来自两方面的阻力:
①H一I键断裂需克服其键能阻力;
②两个H原子相互靠近结合具有一定的斥力,也需依靠一定的能量去克服。只有使两个HI分子碰撞时的能量大于以上需克服的阻力,反应才能发生。阿仑尼乌斯在对其经验公式的理论解释中,提出了活化能的概念,他指出:
为了能发生化学反应,普通分子(具有平均能量的分子)必须吸收足够能量先变成活化分子,在此变化过程中所要吸收的最小能量称为活化能Ea。化能的单位是J/mol 。在一定温度下,活化能越大,反应就越慢。如图所示,对于一定的反应,活化能一定,若温度越高,反应就越快。
能引起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为有效碰撞,发生有效碰撞时形成的中间活化物分子称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E’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E之差称为化学反应的活化能Ea。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活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乙酰丁香酮
F. 丁香醇的沸点如何分离醇和水的溶液
你们也是研学吧!
丁香醇(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醇):C1-C3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版C5-C11为油状权液体,C12以上高级一元醇是无色的蜡状固体,可以部分溶于水。
香叶酸C9H15COOH :羧基是亲水基,与水可以形成氢键,所以低级羧酸能与水任意比互溶;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憎水基[1](烃基)愈来愈大,在水中的溶解度越来越小。
G. 丁香排骨的工艺关键
1、猪肉烹调前莫用热抄水清洗,因猪肉中含有一种肌溶蛋白的物质,在15摄氏度以上的水中易溶解,若用热水浸泡就会散失很多营养,同时口味也欠佳; 2、猪肉应煮熟,因为猪肉中有时会有寄生虫,如果生吃或调理不完全时,可能会在肝脏或脑部寄生有钩绦虫。
H. 谁知道各香精油的溶解性 及其挥发性.或到哪能查到那表......谢谢
精油的挥发速度
虽然称做精油,摸起来也是油油的,它却是高挥发性的物质,只要滴在纸上20分钟,就会完全挥发,例如薰衣草精油;当然也有挥发较慢的精油。所谓挥发性,指的是物质接触空气后消失的速度,也可以作为人体吸收快慢的判断,我们可以试着用音乐中的快板、中板、慢板来区分挥发的速度,虽然不是很精确,但却是一个参考值。
一般判断的方式是,将精油滴入基础油中放在室温下,香气持续24个小时称快板精油、72小时称中板精油、1个星期以上称慢板精油。
一般而言,快板精油香气较刺激、令人感到振奋,像欧薄荷;中板精油令人感到平衡和和谐,薰衣草就是一种;慢板精油像檀香,给人一种沉稳的感觉,适合冥想沉思时使用,印度的修行者即偏爱使用檀香。
如同我们常听到香水分为前味、中味和后味,其实香味组合也是依循这些挥发速度快慢来搭配,散发出的香味也依序为挥发速度较快的、接着是挥发速度中等的、再来是挥发速度最慢的。
慢板精油:雪松、乳香、茉莉、马兰郁兰、没药、橙花油、广霍香、檀香、伊兰伊兰。
中板精油:洋甘菊、天兰葵、杜松子、薰衣草、松、玫瑰、百里香
快板精油:黑胡椒、罗勒、佛手柑、尤加利、茴香、葡萄柚、柠檬、香茅、欧薄荷、迷迭香、茶树
气味相近、植物科属相似或是挥发速度差不多的,都可以互相搭配,形成所谓的复方精油。使用复方精油的好处在于,功能类似的精油互相调配,可增强功效;功能差异大的精油调和,可扩大疗效,好比中药,也很少用单方。一次使用两三种不同的精油,对于一些气味较不好闻却具有疗效的精油,也可藉由其他芳香精油的香气来调和不好闻的味道,让人在使用的时候更为舒适。
溶解度我找到了!看商店找到的!
薰衣草:20℃ 与70%乙醇按1:3混合 液体澄清
茶树: 溶于1体积和2体积85%乙醇中
白兰花:溶解于乙醇后呈澄清溶液,微溶于水。
丁香: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或冰醋酸中
百里香:含酚较高,大于40%(自己检验的不知准不准)应该很容易溶在乙醇和水中
柠檬:他的精油活性好强,溶在酒精里连实验都做不了
精油的溶解度网上还真难找,只能买到一种精油,告诉你一种了
I. 甲基丁香酚的物理化学性质
【熔点】复 −4 °C(lit.)
【沸点】制 254-255 °C(lit.)
【密度】1.036 g/mL at 25 °C(lit.)
【折射率:】n20/D 1.534(lit.)
【闪点】 >230 °F
【分子式】C11H14O2
【密度】1.0386
【沸点(℃)】248~249
【折射率】1.5388(17℃)
【性状】
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有丁香酚的香气,但比较弱。挥发度低。
【溶解情况】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
【外观性状】 无色至微黄色液体。溶于2体积70%乙醇及油类。有清甜的丁香-茴香辛香气,似香石竹气息,香气较透发而持久,有茶样的温和辛香味。
J. 如何判断分离得到的丁香酚的纯度
可以用TLC或HPLC,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分离其中的酚与非酚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