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柴胡百合汤

柴胡百合汤

发布时间: 2021-02-25 13:17:28

⑴ 旌德许志祥论文柴胡百合汤治疗胃脘痛51例疗效观察

我好些 可以的.

⑵ 百合固金汤在现代临床应用中用于冶疗哪些疾病具体怎样加减

不好意思,献丑了,我知道这个病不是很好,一点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慢性返流性食管炎患者, 尤其是巴瑞特食管症患者, 因胃的内容物返流到食管, 造成食管鳞状上皮细胞被柱状上皮所取代, 在返流物的长期刺激下, 容易演变为食管癌。

中医:属于中医“噎膈”范畴, 《诸病源候论》记述: “噎膈者, 饥欲得食, 但噎塞迎逆于咽喉胸膈之间, 在胃口之上, 未曾入胃即带痰涎而出. ”“其槁在上, 近咽之下, 水饮可行, 食物难入, 名曰噎. ”本病的病变部位在食管, 故清代杨素园谓: “食管中系有形之物, 阻挠其间, 而非无故狭窄者明矣. ”清代何梦瑶《医碥·反胃噎膈》有云: “酒客多噎膈, 饮热酒者尤多, 以热伤津液, 咽管干涩, 食不得入也. ”其发病与痰瘀交结、脾肾亏虚有关, 治疗原则为除痰祛瘀、健脾益气、滋阴养血. 在治疗方面, 先察其标本虚实, 抓住痰、瘀、虚这主要病理. 病程初起或体质强壮者, 宜以理气除痰、祛瘀解毒为主; 久病则多有体虚衰弱, 治疗上宜以扶正驱邪为主. (1)痰湿内阻者, 症见吞咽梗阻, 进食不畅, 胸隔痞闷, 伴有胸痛隐隐, 疲倦乏力, 纳呆, 大便溏, 舌质淡胖, 苔白腻, 脉滑. 治宜健脾理气, 燥湿化痰. 方以旋覆代赫汤加减, 药如旋覆花、代赫石、党参、法半夏、苏梗、浙贝、山慈菇、八月札、生南星、生苡仁、守宫、瓜萎皮等. (2)气滞血瘀者, 症见进食梗阻, 食不得下, 甚至水饮难下, 食后即吐, 吐物如豆汁, 胸隔疼痛或痛连肩背, 便如羊屎, 形体消瘦, 面色晦暗, 肌肤甲错, 舌质暗红, 或有瘀点瘀斑, 苔薄黄, 脉涩或弦细. 治宜理气化痰, 活血祛瘀. 方以通幽汤化裁, 药如桃仁、红花、当归、生地、丹参、田七、八月札、威灵仙、急性子、五灵脂、橘红、甘草等. (3)津亏血枯者, 症见进食梗涩难下, 甚至水饮难咽, 形体消瘦, 口干咽燥, 五心烦热, 大便秘结, 舌质红干, 或带裂纹, 无苔或薄黄苔, 脉弦细. 治宜养阴生津, 补血润燥. 方以百合固金汤加减, 药如百合、玄参、麦冬、生地、熟地、白芍、川贝、桔梗、甘草、野葡萄藤、守宫、山海螺等. (4)晚期食管癌气虚阳微者, 症见饮食难下, 泛吐清涎, 形体消瘦, 面色泛白, 形寒肢冷, 面浮足肿, 舌质暗淡, 苔薄白, 脉沉细. 治宜健脾益气, 温阳散结. 方以补气运脾汤加减, 药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法夏、陈皮、桂枝、八月札、全虫、山慈菇、白芍、熟附子等. (5)放射治疗后热盛津伤络阻者, 症见皮肤潮红、瘙痒、渗液破溃, 胸痛干咳, 吞咽疼痛, 进食梗阻加重, 纳呆, 口干舌燥, 小便短赤, 大便干结, 舌暗红, 苔黄, 脉细数. 治宜清热解毒, 益气养阴, 活血化瘀. 药如黄芪、北沙参、石斛、花粉、银花、栀子、瓜蒌、竹茹、陈皮、茯苓、红花、桃仁、焦六曲、鸡内金、女贞子等. (6)化学治疗后脾肾亏虚、胃失和降者, 症见疲倦乏力, 脘痞恶心欲吐, 便溏或腹泻, 纳呆, 舌淡, 苔薄, 脉细. 治宜健脾补肾, 和胃调中. 药如黄芪、太子参、鸡血藤、白术、茯苓、姜半夏、陈皮、木香、柿蒂、鸡内金、焦六曲、泽泻、女贞子、枸杞子、生姜、大枣等.
近年研究显示, 有些中医药能调控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 阻断癌细胞的增殖[32]; 亦可降低放疗食管癌组织中细胞黏附分子cd44v6的表达, 从而起到抑制食管癌浸润和转移的作用[33]. (7)针灸治疗. 针刺天鼎、天突、膻中以下气宽隔除痰, 上脘、中脘、下脘和降胃气, 内关、足三里健脾胃以资气血生化之源. 病灶在食管上段加期门、不容等, 痰多便秘加丰隆、大肠俞, 胸痛引背加心俞及阿是穴, 进食困难重刺内关, 胸脘痞闷加大陵. 均用平补平泻法. 外敷疗法: 软坚散结膏由归尾、栝萎、川姜活、白芷、元明粉、木鳖子、三棱、白芨、白薇、生地、黄芪、天花粉、川乌等20余种药物组成, 以麻油、广丹熬制成膏药, 摊在布上均匀撒上散坚丹(明矾、冰片、樟脑等), 贴于病灶对应处, 也可贴于肿大的淋巴结处, 具止痛功效. 耳针: 取穴肾、胃、食道、神门、内分泌, 用于食管癌吞咽梗阻, 饮食不下.

食疗:《素问·平人气象论》曰: “有胃气则生, 无胃气则死. ”《景岳全书·论脾胃》亦云: “土气为万物之源, 胃气为养生之主. 胃强则强, 胃弱则衰. ”可见肠胃的功能和饮食对全身之气的形成与盛衰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孙思邈更指出: “食能排邪而安脏腑, 悦情爽志以资气血. ”提出“为医者, 当晓病源, 如其所犯, 以食治之, 食疗不愈, 然后命药. ”的临床治疗原则, 认为医生“若能用食平之, 适性遣疾者, 可谓良工. ”惟食疗实质应用仍需辨证论治, 以取得较佳效果. (1)痰湿内阻者, 宜祛湿化痰、理气止咳, 可用陈皮法夏薏苡仁粥; (2)脾虚痰湿阻滞者, 宜健脾祛湿, 可用薏苡仁淮山龟肉汤或薏苡仁菱角田七瘦肉汤; (3)脾胃虚寒者, 宜健脾和胃, 可用砂仁鱼鳔瘦肉羹或粟米淮山猴头菇水鸭汤; (4)气滞血瘀者, 宜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可用田七桃仁瘦肉汤; (5)因病虚损者, 宜补肾填精、健脾养胃, 可用冬虫草炖鸭肉; 手术的创伤、出血、发炎、贫血或消化不良, 需要大量营养以补充和修复机体; 化疗引起的消化系统黏膜溃疡和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吸收不良综合病征, 更加深了营养吸收障碍; 而放疗因照射部位的不同, 除有各式各样消化道反应外, 还可能导致进食困难, 自然对营养吸收有很大影响. 西医治疗告一段落后, 食疗的意义十分重大, 尤其是现代医学治疗后的患者, 食欲大都不佳或有厌食现象, 特别需要补充营养, 以尽快恢复体力. 由于营养可以影响到机体各种防御功能的运作, 对癌细胞是否增殖、复发或转移也有一定作用. 疗养中的食管癌患者, 需要良好的营养以增强免疫力, 从而改善抗癌治疗后所造成的消化能力降低症状[5]. (6)外科手术后气血两虚、创口难以愈合者, 宜益气养血、补虚生肌, 可用人参黄芪炖生鱼. 临床报告显示, 在食管癌手术全期护理中, 服用黄芪可明显增强机体免疫力[34]; (7)放射治疗后阴津亏损者, 宜清胃止呕、益气祛痰, 可用芦根洋参柿霜粥、无花果败酱草瘦肉汤或蛇莓龙葵半枝莲瘦肉汤; (8)手术、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后身体亏虚者, 宜健脾益气、滋阴补肾, 可用淮杞炖鳖.

⑶ 百合病和狐惑病

百合病 [编辑本段]症状与由来病名。以神志恍惚、精神不定为主要表现的情志病,精神病疑似症状。
因其治疗以百合为主药,故名百合病。或谓百脉一宗;其病举身皆痛,无复经络传次,而名百合。起于伤寒大病之后,余热未解,或平素情志不遂,而遇外界精神刺激所致。 [编辑本段]百合病治疗的辨证论治 古籍论治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而身形如和,其脉微微。”其病邪少虚多,属阴虚内热之证,治以补虚清热,养血凉血,用百合地黄汤。亦可选用百合知母汤、百合鸡子汤、百合滑石散等方。
阴虚内热型论治
【证见】 精神、饮食、行动异于常人,如沉默少言,欲睡不能眠,欲行不能走,饮食不能吃,寒热似有似无,精神恍惚心烦,或自言自语,口苦,尿赤。舌红,脉微数。
【治法】 清心润肺。
【方药】
1.主方百合地黄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味
处方:百合、生地黄各30克,生牡蛎20克,花粉、石斛、糯稻根各15克,知母12克,浮小麦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单方验方甘百栀地汤(胡熙明等《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处方:炙甘草9克,浮小麦30克,大枣7枚,炙百合12克,生地黄15克,首乌藤18克,鸡子黄2个(分冲),栀子6克,淡豆豉12克,莲子心3克,郁金12克,石菖蒲9克。水煎服。
痰热内扰型论治

【证见】 精神、行动、饮食皆失常态,头痛而胀,心中懊脓,卧寝不安,面红,舌尖红。苔薄黄微腻,脉滑数。
【治法】 清化痰热。
【方药】
1.主方黄连温胆汤(孙思邈《千金方》)加减
处方:黄连10克,法半夏12克,陈皮6克,竹茹2克,枳实9克,茯苓12克,知母10克,瓜蒌仁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头痛者加菊花12克;热盛伤阴者加百合、生地黄各20克。
2.单方验方除痰安寐汤(许成吉等《中国当代名医名方精选》)
处方:北柴胡、法半夏、炙青皮、枳实、龙胆草、栀子各10克,淡黄芩、竹茹各12克,制南星6克,珍珠母60克(先煎),礞石30克(先煎),合欢皮15克,夜交藤、葛根各30克。水煎服。
心肺气虚型【证见】 精神、行动、饮食皆若不能自主,自汗,头昏,短气,乏力,少寐或多寐而睡不解乏。舌淡边有齿印,脉细弱。
【治法】 益气安神。
【方药】
1.主方甘麦大枣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合生脉散(李杲《内外伤辨惑论》)加减
处方:浮小麦30克,大枣5枚,党参15克,麦冬12克,五味子6克,百合20克,茯神15克,酸枣仁12克,龙齿(先煎)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单方验方
(1)明志汤(许成吉等《中国当代名医名方精选》)
处方:石决明、草决明各30克,远志、蝉蜕、生牡蛎、川芎、疾藜各15克,菊花25克,荷叶10克。水煎服。
(2)柔意汤(许成吉等《中国中医秘书大全》)
处方:炙甘草、大枣、白芍各6克,淮小麦、牡蛎各30克,百合、生地黄、龙齿、黑芝麻各12克,麦冬、柏子仁、竹茹、合欢皮各9克,陈皮2.4克。水煎服。
百合病治疗的其他疗法

1.饮食疗法
(1)百合鸡蛋糖水:百合30克,鸡蛋1个,白糖适量。先将百合煲熟,后加入鸡蛋和白糖,蛋熟即可服食。
(2)糯米小麦粥:糯米、小麦各50克,共煲成粥,加白糖调味服食。
以上两方适用于各型百合病。
2.预防调护
避免不良精神刺激,患病应及早积极治疗。 多向病人做思想工作,耐心地说服、开导,以消除患者的疑虑或紧张。
狐惑病狐惑病是一种与肝脾肾湿热内蕴有关的口、眼、肛(或外阴)溃烂,并有神志反应的综合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白塞氏综合征。狐惑病首载于《金匮要略·百合病狐惑阴阳毒篇》:“狐惑之为病,状如伤 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 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
本病在古代即已引起注意,近代由于发病率逐渐增高,因此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惑病以肝脾湿热为主要病机,其先兆证多呈肝郁脾胃湿热证型,即见心绪不舒,多疑善妒,口臭泛恶,舌红苔黄腻,便干,溲短腥臭等症,并多有七情损伤史。 治疗舒郁清热利湿,方用丹栀逍遥散:丹皮、栀子、柴胡、薄荷、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生姜、甘草可以逐渐改变郁热内蕴,避免发展。如见可疑的疮常为本病欲作信号,服龙胆泻肝汤可以防患于未然。发展下去,见默默欲眠,或卧起不安,神情时恍,逐渐出现口腔、外阴甚至眼见溃烂则为狐惑病征兆,治用甘草泻心汤:炙甘草、黄芩、黄连、干姜、半夏、人参、大枣,如肝火偏重者,如见躁、 易怒、头晕、耳鸣、便秘、溺短者,则予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车前子、泽泻、木通、当归、甘草。
著名中医妇科专家李积敏博士认为本病是由阴虚火旺,热毒内蕴之变,治疗宜滋阴清热,凉血解毒为主,方用黄连阿胶汤加减。药用生熟地、麦冬、白芍、龟板、阿胶、石斛等滋阴补肝肾壮水,以补其源;黄芩、黄连、黄柏、竹叶、丹皮、生甘草清热解毒。诸药相伍,滋阴降火,水火相济,再兼外洗外敷等法配合治疗,故取得良好效果。
李积敏治疗狐惑病(白塞氏综合征)案: 忤某,女,36岁,已婚,市某厂职工,1988年7月18日初诊。主诉:口腔、下阴部溃疡,反复发作5年。患者于1983年5月分娩后,曾发热数日后,出现舌尖及双颊黏膜生针尖样或绿豆大小溃疡,服维生素C、B2、B6后消失,1个月后又复发口腔、舌生疮,且出现外阴多处溃疡,疼痛伴外阴瘙痒,进行性增大,有脓性分泌物。四肢皮肤结节性红斑,曾在某省级医院诊断为“白塞氏综合征”,先后3次住院,经抗生素、激素等治疗效果不佳,时而更重。刻诊:呈慢性病容,体检无殊。两眼涩痛,视物不清,行走困难,口腔黏膜、舌边尖等处有多个绿豆大圆形溃疡。患者咽干口苦,心烦,头晕失眠,自汗盗汗,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少,脉细数。妇科检查:外阴唇黏膜有多处黄豆大小溃疡,表面有灰白脓样物。血常规:白细胞4600/mm3,红细胞400万/mm3,血色素11g,中性63﹪,淋巴25﹪,单核3﹪,血沉为26 mm/h。西医诊断:白塞氏综合征。中医诊断:狐惑病 证属:阴虚火旺,热毒内蕴。治宜:滋阴清热,凉血解毒。方用:黄连阿胶汤加减。处方:生地20g,熟地20g,麦冬15g,白芍6g,阿胶9g(烊冲),龟板9g(先煎),黄芩12g,黄柏12g,黄连6g,柴胡6g,石斛9g,五味子6g,竹叶6g,丹皮12g,当归12g,生甘草9g。水煎服。10剂,1日1剂,2次分服。外洗药:当归15g,黄柏15g,银花30g,苦参30g,枯矾20g。水煎洗外阴患处,每日1~2次,每次1~5min左右。外敷药:五倍子10g,冰片1g。将五倍子炒黄与冰片共研极细末,外敷外阴患处溃疡面。前药外洗后即敷。7月29日复诊:服药10剂后,疼痛大减,心烦、口苦已减,精神较佳,查溃疡也大为好转。继服上方10剂。8月9日三诊:症状基本消失,口腔及外阴溃疡基本愈合。前方去生地、丹皮、柴胡、竹叶、石斛,加茯苓、白术等,再服6剂。8月16日四诊:诸症痊愈。嘱其服成药知柏地黄丸两盒。随访至今未复发。

⑷ 感冒又上火 萝卜汤是降火的吗 可以喝吗

可以 还可以吃去火的水果都是寒性的水果。降火的水果有:梨,香蕉,草莓,西瓜,柚子等。所以如果上火了可以多吃一些梨,香蕉,草莓,西瓜等这样的水果。

2、上火了吃什么蔬菜好:冬瓜 ,萝卜,莲子,苦瓜,甘蓝菜,花椰菜等。

3、上火了吃什么食物好:如甜食:适时补充一些甜食可以让心情快乐起来,因为低血糖容易产生焦虑、易怒的情绪,而且会导致意志力薄弱。若是怕胖,可以选择高糖低脂低蛋白的果汁类饮料,因为吸收较快速可以很快地看到效果。含较多维生素B1的食物:如糙米、燕麦、全麦、瘦猪肉、牛奶等。含硒较多的食物:如大蒜、洋葱、海鲜类、全谷类食物等。
4、上火了喝什么粥好:当然不用想就有:绿豆汤,

绿豆薏米汤,银耳莲子汤,雪梨百合汤都是可以缓解阴虚肺燥、痰热咳嗽,大便燥结的症状,你还可以用杭白菊泡茶或者煮粥,能清热化痰,凉血解毒.
三、上火了吃什么药好
一般用的有:三黄片,清肺抑火片,柴胡颗粒,牛黄上清丸、牛黄清肺丸、牛黄解毒片。还有自制的药品如下:
1,夏枯草12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
将夏枯草,桑叶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最后加入菊花煮3分钟,即可代茶饮.可用冰糖或蜂蜜调味.
(注:以上为1至2人的分量,可根据人数增加.)
2,金银花15克,绵茵陈15克
将金银花,绵茵陈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即可代茶饮.可用黑糖或片糖或蜂蜜调味.
此外,预防肝火上升,也可喝“枸杞菊花茶”,方法如下:
枸杞先煮30分钟,加入菊花后再煮3分钟,就可作茶饮,适用于头晕脑胀,眼赤目乾,经常用脑者。
关于上火了怎么办,吃什么降火已经介绍的够详细的。希望对上火的朋友有所帮助。

⑸ 扁桃体喝什么汤好

扁桃体发炎应该注意均忌吃干燥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如姜、辣椒、大蒜、油条等。在扁桃体炎的急性期饮食宜清淡,宜吃含水分多又易吸收的食物,如稀米汤(加盐)、果汁、蔗水、马蹄水(粉)、绿豆汤等;慢性期宜吃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及滋润的食品,如青菜、番茄、胡萝卜、黄豆、豆腐、豆浆、梨子、冰糖、蜂蜜、百合汤等;
药膳作为扁桃体炎的辅助疗法,可进一步促进疾病康复,橘香散、凉拌黄瓜、葱蛋、橄榄粥等药膳方,极其适合扁桃体炎患者食用。
①葱蛋功效:清热利咽,适用于急性扁桃体炎。配料:鸭蛋2个,饴糖15克,葱白4根。制作:鸭蛋去蛋黄留蛋清,备用;葱白、饴糖用水2茶杯煎煮1~2沸,捞出葱白不用,汤倒入碗中,加入鸭蛋清,搅匀。用法:分3次温服。
②橄榄粥功效:清热,解毒,消肿。配料:萝卜100克,橄榄5个,蒲公英少许,大米50克。制作:萝卜、橄榄、蒲公英一同捣碎,装入纱布袋,加水适量;大火煮20分钟后捞去纱布袋,放入大米,加温开水适量,共煮成稀粥。用法:早餐食。
③连银大柴姜汤功效:解表攻里,适用于急性扁桃体炎。配料:柴胡、生姜各15克,连翘、银花、大黄、萸芩、芍药、枳实、半夏各9克,大黄6克,大枣5个。制作:上述各味加水适量,共煎服。用法:每日1剂,每日2~3次。
④胖大海组成:胖大海4~6枚,冰糖适量。制法:将胖大海洗净,放人碗内,加入冰糖调味冲入沸水。用法:每日l剂,分2次饮用,一般2~3日即显效。
⑤凉拌黄瓜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适用于扁桃体炎。配料:黄瓜250克,虾米、香菜各少许,酱油、香油、醋、味精各适量。制作:黄瓜洗干净后用,切成细丝,放入盘中;香菜切成段,虾米用开水泡发,与黄瓜同放盘中;加入调料拌匀。用法:佐餐食。
⑥萝卜100克,橄榄50克,蒲公英15克,共捣碎,装入小布袋中,加水适量,水煎20分钟后取汁,再与大米50克菜煮成稀粥。每日服2次。
⑦白萝卜250克,青果5克(打碎)和金银花20克,共装入纱布袋内,与萝卜煮汤,加食盐、味精适量,调味服食。每日2次。
⑧蒲公英50克,装入纱布袋内,加水适量,煎30分钟后,取汁与大米100克同煮成粥。每日服食2~3次。
⑨丝瓜250克(切片),香油10克,生蒜6枚(切片),青黛6克,食盐3克,炒成菜肴,随主食吃。

⑹ 胆囊炎有何症状,具体的是哪里会疼痛一般的如何治疗

胆囊炎症状:
1、腹部检查可见右上腹轻度膨隆,腹式呼吸受限,右肋压痛内、反跳痛,腹肌紧张,右上容腹可扪及囊性包块。
2、如有全腹压痛、腹肌紧张,则应考虑胆囊穿孔或并发急性腹膜炎。
3、病人可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呕出胆汁。慢性胆囊炎的症状除有轻重不一的腹胀、上腹或右上腹不适,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右肩胛区疼痛外,还会出现胃部灼热、恶心、喛气、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胆囊炎患者无须担心,配合中药利柦舒茶同时调理胆囊,使胆囊快速恢复。

⑺ 非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吃土豆百合排骨汤吗

1,萎缩性胃炎抄:马齿袭苋30克、蜂房10克、乌梅12克、山楂30克、赤芍15克、丹参30克、山药15克、沙参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2,慢性胃炎:公英30克、白芍15克、焦山栀12克、炒苍术12克、炒川楝子12克、五灵脂10克、法半夏10克、枳壳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3,慢性萎缩性胃炎:百合15克、柴胡10克、党参10克、山药10克、当归10克、郁金10克、乌药10克、乌梅10克、赤芍10克、甘松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2次服,3个月为1个疗程。 4,糜烂性胃炎:黄连6克、木香10克、公英30克、炒黄芩10克、陈皮12克、姜半夏12克、茯苓30克、薏苡仁45克、三七粉(冲服)6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⑻ 请问冬季煲什么汤驱寒、暖身、而且不上火

上火了吃什么比较容易降火呢?下边就会分别从上火了吃什么水果好,上火了吃什么食物好以及上火了吃什么

一、上火了生活规律上来调整

1、每天早上起床后喝一杯蜂蜜水,每天吃两瓣柚子,几天就有效。

2、如果在吃了油腻又麻辣的火锅后,吃几片柚子,能有助于滋阴去火,健脾消食。

3、23点以前睡觉这一点很难做到,尤其在夏季。但专业医师提醒大家,夏季恰恰是最需要保证在23点前睡觉的季节。因为,23点到凌晨1点是气血回流到肝脏的时间,如果不睡,等于强迫肝脏继续工作,再加上外气候因素,所以,“该睡不睡情绪烦躁”在夏季表现得特别明显。

二、上火了吃什么好

1、上火了吃什么水果好:一般去火的水果都是寒性的水果。降火的水果有:梨,香蕉,草莓,西瓜,柚子等。所以如果上火了可以多吃一些梨,香蕉,草莓,西瓜等这样的水果。

2、上火了吃什么蔬菜好:冬瓜 ,萝卜,莲子,苦瓜,甘蓝菜,花椰菜等。

3、上火了吃什么食物好:如甜食:适时补充一些甜食可以让心情快乐起来,因为低血糖容易产生焦虑、易怒的情绪,而且会导致意志力薄弱。若是怕胖,可以选择高糖低脂低蛋白的果汁类饮料,因为吸收较快速可以很快地看到效果。含较多维生素B1的食物:如糙米、燕麦、全麦、瘦猪肉、牛奶等。含硒较多的食物:如大蒜、洋葱、海鲜类、全谷类食物等。
4、上火了喝什么粥好:当然不用想就有:绿豆汤,

绿豆薏米汤,银耳莲子汤,雪梨百合汤都是可以缓解阴虚肺燥、痰热咳嗽,大便燥结的症状,你还可以用杭白菊泡茶或者煮粥,能清热化痰,凉血解毒.
三、上火了吃什么药好
一般用的有:三黄片,清肺抑火片,柴胡颗粒,牛黄上清丸、牛黄清肺丸、牛黄解毒片。还有自制的药品如下:
1,夏枯草12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
将夏枯草,桑叶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最后加入菊花煮3分钟,即可代茶饮.可用冰糖或蜂蜜调味.
(注:以上为1至2人的分量,可根据人数增加.)
2,金银花15克,绵茵陈15克
将金银花,绵茵陈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即可代茶饮.可用黑糖或片糖或蜂蜜调味.
此外,预防肝火上升,也可喝“枸杞菊花茶”,方法如下:
枸杞先煮30分钟,加入菊花后再煮3分钟,就可作茶饮,适用于头晕脑胀,眼赤目乾,经常用脑者。
关于上火了怎么

⑼ 百何怎么做才好吃

附方1 百合汤
组成:百合30g,赤茯苓,陈皮30g,紫苏30g,人参30g,大腹皮30g,猪苓30g,桑白皮30g,枳壳30g,麦门冬30g,炙甘草30g,马兜铃7枚。
功用:养阴润肺,止咳平喘。
主治:咳嗽。
出处:《奇效良方》
附方2 百合汤
组成:百合、紫菀、白术、人参各一两,白茯苓、青皮、甘草、麦门冬各半两。
主治:肺经风寒,痰壅不利。
出处:《保佑大全》
附方3 百合汤
组成:百合。
主治:肾虚解㑊。
出处:《内经拾遗》
附方4 百合汤
组成:百合1两,知母(焙)1两,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柴胡(去苗)1两,葛根(锉)1两,桑根白皮(锉)1两。
主治:伤寒后四肢烦热,骨节疼痛。
出处:《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附方5 百合汤
组成:百合2两,黄耆(锉)2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人参半两,防风(去叉)半两,木通(锉),桑根白皮(锉)半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蒺藜子(炒去角)1两,酸枣仁1两,石膏1两,薏苡仁1合。
主治:眼欲变青盲。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附方6 百合汤
组成:贝母1钱,瓜蒌仁8分,枳壳8分,桑白皮8分,百合5分。
主治:肺痈。
出处:《医学启蒙》卷四
附方7 百合汤
组成:百合3钱,紫菀1钱,贝母1钱,白芍1钱,当归1钱5分,前胡5分,茯苓2钱,桔梗1钱5分,苏叶3分。
主治:外感风寒所致子嗽,甚则胎动。
出处:《产孕集》卷上
附方8 百合汤
组成:百合(水浸半日)2钱,川芎2钱,当归2钱,白芍2钱,荆芥2钱。
主治:跌扑闪锉,呕吐。
出处:《杂病源流犀烛》卷三十
附方9 百合汤
组成:枣仁、怀生地、当归、黄耆、汉防已、苏子、瓜蒌仁、桑白皮、川贝母、百合、薏苡仁、牡丹皮、甘草、桔梗。
主治:肺痈。
出处:《疡医大全》卷二十一
附方10 百合汤
组成:百合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麻黄(去根节)1两半,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半,款冬花1两半,昆布(洗去咸,焙)1两半,贝母(去心)1两,当归(切,焙)1两,五味子1两,紫菀(去苗土)1两,白石脂1两,黄连(去须)1两,黄芩(去黑心)半两,桂(去粗皮)半两,旋覆花(炒)半两。
主治:痰实上焦有热,壅塞不利。
出处:《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附方11 百合汤
组成:百合1两,紫菀1两,白术1两,人参1两,白茯苓半两,青皮半两,甘草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
主治:调肺,解风壅。主肺经风寒,痰壅不利。
出处:《普济方》卷三八七引《医方妙选》
附方12 百合汤
组成:百合、升麻、黄芩、牡丹皮、生地黄、鳖甲、桔梗、沙参各等分,甘草2分。
主治:寒热虚咳,殆类劳者。
出处:《续名家方选》
附方13 百合汤
组成:百合1两,旋覆花(去枝叶)1两,桑根白皮(锉)1两,木通(锉)1两,前胡(去芦头)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防已1两,槟榔(锉)1两,天蓼子1两,半夏(洗去滑,焙)1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尖,炒,别研)1两,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别研),防风(去叉)1两,防葵1两,木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
主治:风毒脚气,痰厥头痛。
出处:《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热点内容
梅花古诗操 发布:2025-07-09 20:17:35 浏览:138
曹娥樱花谷 发布:2025-07-09 20:04:33 浏览:222
盆栽用材 发布:2025-07-09 20:04:32 浏览:915
七夕不青蛙 发布:2025-07-09 19:47:52 浏览:695
花语是纪念 发布:2025-07-09 19:36:11 浏览:528
梅花鹿背景墙 发布:2025-07-09 19:18:23 浏览:155
罗汉竹图片盆景 发布:2025-07-09 19:17:30 浏览:475
游乐场荷花杯 发布:2025-07-09 19:15:55 浏览:523
西兰花放黄了 发布:2025-07-09 19:15:06 浏览:238
四万万朵玫瑰是谁写的 发布:2025-07-09 18:53:44 浏览: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