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黑牡丹董事长

黑牡丹董事长

发布时间: 2021-02-24 03:40:43

『壹』 厦门牡丹国际大酒店的董事长是谁

王长福,中国酒店行业10大能人

『贰』 找历史名人

当然是鲁迅了
七岁开始读书,十二岁从寿镜吾老先生就读于三味书屋。十三岁那年家里发生一场很大的变故,经济状况渐入困顿,接着父亲一病不起,使他饱尝了冷眼和侮蔑的滋味,“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1898年离开故乡考进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1902年初毕业后被选派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1909年8月回国。

辛亥革命后应蔡元培之邀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供职,后又随部迁住到北平。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新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正式开始了辉煌的创作生涯,至1926年,又相继出版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等。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其思想产生了飞跃,由此进化论思想为主导,转向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思想为主导。1930年3月“左联”成立时,被推荐为常委,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化运动的主将。

后十年的杂文,更加深刻、犀利,有如匕首、投枪,充满了唯物辨证的精神。这些作品收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毛泽东认为: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叁』 牡丹航空董事长~许刚古勇就是大骗子,欺骗成千上万的百姓,甚至残疾人事,血本无归,有的无家可归

高回报的投资理财都是骗子公司,骗子会把公司做的真真实实,现在剪辑特效很先进,证件伪造也很轻松,看到的东西都可能是伪造出来的。

『肆』 郑培敏的专家简介


曾任职于: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惠嘉亚洲商人银行Indosuez W.I.Carr)北京代表处、中国人保信托投资公司投资银行部、深圳阳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机构,从事证券研究和IPO、M&A等工作;
1998年至今创办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任董事长至今。
郑培敏先生有十年以上证券金融行业相关工作经验,熟悉资本市场,擅长公司治理、股权激励及上市公司购并等工作,熟悉相关法规、操作及政府关系,自1999年以来,先后全程参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证监会、国资委等有关股权激励的调研、法规起草等工作。
创业至今已成立十年的“荣正咨询”已经成为国内著名的“投资银行精品店”,并具有中国证监会授予的证券咨询从业资格,并且是中国证券业协会正式会员单位,专业从事各类非公募承销性质的创新型投资银行业务,包括但不限于私募、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特别是在“股权激励”业务方面,是业内公认的第一品牌。
自中国证监会和国务院国资委相关政策出台至今,“荣正”已受聘近40家A股上市公司提供规范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咨询服务,并有8家上市公司在“荣正”的辅导下公告方案或正式实施。同时,“荣正”也在并购重组的创新业务上崭露头角,为“广发”借壳“延边公路”、宜华集团收购“S光电”等并购事件提供了专业的财务顾问服务。
郑培敏先生现担任的部分社会职务如下:
—— 上海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职业导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入学面试校友考官及校外辅导导师;
—— 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IT财经委员会理事、经济管理学院上海校友分会理事兼秘书长;
—— 上海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
—— 中国证券业协会分析师委员会委员;
—— 曾任“辽宁时代”(SH.600241)、“黑牡丹”(SH.600510)独立董事,现仍担任“东方电气”(SH.600875、HK.1072,央企)、“彩虹股份”(SH.600707,央企)、“博瑞传播”(SH.600880)、“中国海诚”(SZ.002116,央企)四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一家非上市券商“天源证券有限公司”(央企“南方航空集团”控股)独立董事 ;
—— 一家拟上市公司“雅鹿服装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伍』 朝晖美容的董事长程朝晖

香港朝晖美抄容集团、南袭京朝晖美容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朝晖国际美容美发学院院长南京朝晖美容美发学校校长中华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副会长 连锁经营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工商联执委江苏省青年联合会委员、南京市青年联合会委员江苏省女企业家协会理事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南京大学礼仪美学顾问中华青年技艺促进会名誉会长 美容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国家级考评员多项国际发型化妆大赛国际评判、中国队领队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美国南加州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全球华商100位品牌人物2006年度十大风云苏商 首届中国美容化妆品业十大杰出企业家首届中国美容化妆品业美容教育家奖中国美容教育家金质奖 中国美容化妆品业十年功勋人物 2006美丽中国风云人物二○○四中国经济女性杰出贡献人物中国美容院“金牡丹”企业家奖 江苏省十佳青年私营企业家南京市“新长征突击手”南京市“三八红旗手”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授予的中国“爱国企业家”和“杰出爱国人士”称号

『陆』 黑金赵牡丹是谁演的

1、黑金背后演员表
李幼斌饰演 贺远鹏 (奉阳市市长)
曹力 饰演 沈培林 (奉阳市常务副市长)
何政军 饰演 罗一群 (奉阳市副市长,后任市委副书记)
赵恒煊 饰演 陆天宇 (天宇集团董事长,黑恶势力头目)
艾丽娅 饰演 方若梅 (沈培林妻子,医院院长)
闫淑琴 饰演 唐丽华 (贺远鹏妻子,后离婚)
潘雨辰 饰演 林慧珊 (贺远鹏再婚妻子)
申杰 饰演 高大林 (奉阳市公安局局长)
刘毓滨 饰演 王国璋 (奉阳市委书记)
李小璐 饰演 沈冰冰 (沈培林女儿)
李婷 饰演 苏婷 (奉阳市法院法庭副庭长)
傅羽佳 饰演 郭佳 (奉阳市公安局刑警大队长)
徐扬 饰演 何碧云 (罗一群妻子)
李振芳 饰演 邵振华 (奉阳市人大常委)
李晶 饰演 徐超群 (中纪委副书记)
潘星谊 饰演 贺瑶 (贺远鹏的女儿)
2、剧情简介
《黑金背后》以震惊全国的沈阳反腐第一大案为素材,描写了农民出身的奉阳市长贺远鹏本来有水平、有政绩,但是在失去了监督的权力面前渐渐异化,彻底堕落成了一个腐败分子,最终,一起错综复杂的绑架案和一起貌似平静的投票选举让他露出了马脚,不但他自己被绳之以法,也毁了女儿。

『柒』 美国荣林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
江苏省,江苏省第二批火炬手是谁序号姓名性别单位和职业

1武焕陵男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

2许几嗯新款男南京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3男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东南大学,孙晓教授

4邱泰男南京大学

兽医5孙卫东男副教授,南京农业大学

6阎长虹男教授,地球科学南京大学部,

7女南京大学教授张徐平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副院长

8刘国梁男江苏广播电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男9章逼廒教授,副院长

10水上运动学校副校长彭丽娜女

南京南京医院土壤研究所副研究员11版 12地质古生物中国研究院彬男研究员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13郑如俊男14研究所申押嗯南京工程学院,高级昌文都麻鳓学院工程师

14沈志义男性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南京海克退休工人 15浦浩男南京长江新世界仪器工程师

16钱彻嗯女南京林业大学教师

17陈育男性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

18钱嘘嗯男男河海党委,大学办公室副主任

19王自正夫南京市第一医院医学博士,核医学中心主任 BR /> 20南京皇委郭男男科医院创始主任医师

南京肛肠医疗中心的护士
22陈晓宁,男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医师

主任23唐威泽阳南京扬子石化公司塑料厂职工

24牛宜生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 25梁矽嗯宝男南京秣陵铸造厂厂长

26男南京联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阳光立彬

27吕德宝男南京捷顺达运输有限公司董事长 28像女艺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副总裁

29 Xuxiao赵公南京晓庄学院高级br 30的情况下,中国男性中石化集团第二建筑工程公司退休

31曹鼎宽的男子南京白云石矿退休

32 Zangyong南宝钢集团上海梅山钢铁公司员工南京大学

34男欧亚华都(宜兴)环保董事长

35盛玉红锡山区无锡市体校女教练

36汪雨恒雄徐州市晨新华社记者李易

37的徐州矿务集团中心小学的老师

38火箭男性遂宁市文化体育局女公务员的人<BR警方 39张郡区公安局交巡警大队中队/> 40邓建军男黑牡丹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

41女性中国武术轩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工人

董事长42蔡纯锋男张家港市公安局派出所西侧张小涛蔡

43女张家港市国际购物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于群总经理

常熟市妇联
45男姜危冬大厦物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苏中诚

46陈静怡女性太仓实验幼儿园

47蒋蒋学焦阳太仓市绿业有限公司总裁

48晓敏男昆山市公安局警方

49张国英雌昆山市高中教师

50震川梁以女性体育苏州大学教师

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52朱其松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市男高中老师

53汪蕙女吴中区,苏州市,文化和民间 54元快乐男性苏州市相城区北桥街道灵峰村市委书记

55杭秕嗯女安利(中国)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员工

56是开国男十亿贸易有限公司苏州佳, 57男性苏州平江张晓春地铁局副局长

58吴志祥男性苏州同程旅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女导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59戴雅萍苏州研究院有限公司龙

60汪融尝男性苏州市金阊区彩香街道办事处书记

61陈中英雌苏州电影发行公司的退休人员

62多雄康人力资源,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沉健,总经理

63男星海苏州工业园区,/> 64男苏州市永鑫黄平,地标

对65男江苏鑫益富豪啤酒有限公司,通用总经理校长<br经理 66周天华女子体育科学系

67南通大学,南通,利民章哩珉男牙医诊所的医生

68男Zhen锺机盎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南通

69男南通电视台尧轷嗯,副台长

70许杉杉女南通市体育场的教练

71陈馍女性江苏省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

72 Gezheng南门,南通江山化工有限公司退休

73 Xu应啦嗯女如东县县卫生局退休

74周小华男性南通市南洋贸易发展有限公司

75沇州,南通高等师范学校的女学生 BR /> 76包汉明阳南通市艺网吧个体经营

77王Pingnv环卫处,南通市以西地区的工人

78男南通市,阚铫重林海中学校长
> 79中国男人和南通市,新的北极元茶馆个体经营

80丁程程海县机关幼儿园女教师

81方浜俊男性如皋高等师范学校退休教师

82毛剑峰男南通市地方税务局公务员

83赛季敏夫南通市于真咚Hong孔茹峒大村庄的农民

84 Huang陈鼻嗯南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南通铁人,总经理

85 Jiang苏建雄如皋市特殊教育教师

86 Zhangchen玉的女人,南通区教育体育局公务员

87男连云港市博物馆姜锐,副主任任小婷

88女高中生鑫海

89寿司春男赣榆县圣安医院董事长

90姜优屏女性淮安市体育局退休干部

91韩答浚男性淮安市体校教练

92番拥庸男性淮安淮海晚报记者薛

93滨海县是红的女滨淮镇罾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

94朱五华男中学教师

95盐城许梅女性盐城黄狸嗯残疾运动员

96女大学生

97扬州李媛媛女性扬州市广陵区儿童业余体校教练

98邰持陈桂林男性扬州市搏击俱乐部的教练

99扬州汪修汶男北京新东方外国语学校

100正锐江男苏北人民医院,扬州市,副主任医师

101人,体育扬州大学土木102史益平马振生男性扬州大学教授

103海关缉私局刘衷男扬州供电公司工程师

104沉健男扬州宝宝熊饮食连锁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105张世发男子,扬州市劳动与公民有限责任公司106章明郑男江苏省工程勘察院员工

107路Yuanting男性扬州市经济开发区,公务员教授

108开妍女扬州大学的学生

109到勇男

110扬州大学,扬州高芳女残疾运动员

111王志海男江都纪律检查委员会

112尧丰雄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工程管理学院

113春源和男性高邮府河酿造有限公司高管

114男扬州市太阳高明的PSA

115蔡隆螨扬州女北京新东方外国语学校董事长学生在扬州市锦楠基金会总经理 119陈吕荣男装服饰有限公司

117李Juannv扬州火车站导体

118 116 Liuxue汝雄扬州市农业局责任公司,江苏友谊手套董事长兼总经理

120齐西镌女性分公司江苏镇江市职工

121甘露银行时,温榆河男性镇江市实验初中离休干部

122张嘉庆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中男经理人

123齐望东兴化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张杨彩票店个体经营

124汀丰龙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江苏男工

125许书鳞男江苏曙光集团员工

126徐建平女性泰州市天虹纺织公司的工人

127王桥梅蔚台纺织有限公司台州女工

128陈延平女性靖江市人民法院法官泰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黎其阿
130男泰州市高港区农委王健女公务员

131市政当局泰州市民政局刘

132组男溱湖风景区管委会姜堰市公务员

133艾永美容泰州市国家税务局黄秀萍女公务员

134畜牧兽医站泰州市海陵区医生

135赵唯一的男性兴化市,镇中控台养老院经理

136余钱中国男泰兴中学教师

137朱占奎男高中老师

138荆江询问女台州市中心小学大浦退休教师

139浦顾小妹女台州市中心小学校长

140 Huangrong林雄中学教师

141姜堰市蒋健华雄泰州中学校长

142庞骷嗯成男台州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消防队员

143娇贵香港男靖江市公安局巡警大队新

144中队章迂般男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责任公司,总经理

145 Mengxian郭男公务员在宿迁经济开发区
146村公园,宿迁男性体校教练

『捌』 常州黑牡丹色织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总资产:3366.70万元;净资产:1648.94万元;净利润:-108.18万元;主要管版理层:董事长王权盘大,总经理毛敏君。本公司(600510)持股比例:95%
法定代表人:王盘大
成立时间:1997-12-05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204001103175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常戚路3号

『玖』 七八十年代有一批被称为"共和国的脊梁"的人有谁说出他们的事迹

共和国的脊梁 蓝领精英邓建军

南方网讯 上世纪80年代末,一个躁动而充满各种诱惑的年代,“当工人没出息”的声音不绝于耳。21岁的邓建军从江苏常州轻工业学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进入常州黑牡丹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一名纺织行业的电气技工。

这是1988年8月,苏南大地经商潮涌,更多的人开始把金钱和财富当做成功的象征。没有谁更多地去留意刚刚走出校门的邓建军,只是知道这位憨厚老实的小伙子常常面带微笑,毕恭毕敬地向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问声“师傅好”。

然而,职业的平淡并没有消磨掉邓建军的意志。在平静的外表下,他的心海深处依然孕育着波澜,笃信自己一定能够成为一位技术顶呱呱的好工人,笃信“黑牡丹”最终能够成为自己人生中最为重要的舞台。

时光荏苒,17年过去了。今天的邓建军依然不笑不说话,依然见人毕恭毕敬地问声“师傅好”,却已经在一线工人岗位上赢得了累累功勋———

邓建军在世界纺织业中率先破解连续生产不停车的牛仔布纱线染色难题;

邓建军研制的“颜料组份分析计算机控制系统”填补了世界空白;

邓建军挑战世界级难题———预缩稳定率,令世界同行刮目;

邓建军高超的维护设备能力,让日本客商大呼见识到了“中国功夫”; ……

作为一名技术工人,邓建军获得了自己从未奢想过的荣誉,从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新世纪全国首批“能工巧匠”。

今天,致力于产业升级的中国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渴求与热情,呼唤并期待着高级技术工人的出现。当年笃定要当“技术顶呱呱的好工人”的邓建军,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做出了一个响亮的回答———当个有技术的好工人,值!

技术改造永无止境。每一次的成功探索,都让邓建军拥有了向更多困难挑战的资本与自信。

上世纪90年代初,年产值不过百万元的常州黑牡丹集团公司迈开了兼并扩张的步伐。在中国纺织行业的重新洗牌中,这家里弄小厂寻找着新的机遇。

1992年,黑牡丹公司兼并了第一家纺织企业———常州市第十织布厂,得到了50台进口剑杆织机设备。尽快让机器运转起来,为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效益,成了摆在职工面前的首要问题。

时任机械维修工的丁东明对织机初步检修后,这样向公司领导汇报:“机器许久不用,电气维修至少得花半年时间。”

谁来担当重任?公司董事长曹德法提出:“让小邓试试吧!”在企业里,他听到过太多称赞这个年轻人的声音,便把这次检修当成一次对邓建军的考验。

第二天,邓建军带着助手到被兼并的厂子“上班”了。一打开织机的箱盖,两人顿时傻眼了———这哪里是线路板,简直是一堆乱麻。机器黑乎乎,里面随时可能跑出老鼠,助手变得缩手缩脚起来。邓建军却二话没说,平静地将手伸进了机箱。

设备改造不是靠勇敢就能完成的。50台织机甚至连线路板原理图都不知下落,邓建军的工作也只能从制图做起。

制图?说起来容易,干起来有多难啊!光是一张线路板上,就有2000多个点需要一一测试、分析和计算。

邓建军每天蹲在织机旁,一干就是十四五个小时。只需做简单机械维修的丁东明感到十分意外,因为邓建军维修设备电气的速度几乎与自己同步。一个月后,50台织机重新运转。要知道,这是别人要花将近半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董事长曹德法大吃一惊,彻底相信了自己曾经听到过的对邓建军的评价,“这个年轻人确实不错”。

在以后的工作中,邓建军给了曹德法更多的惊喜。正是这一个接一个的惊喜,让“黑牡丹”在中国乃至世界纺织舞台上绽放得更为灿烂。

技改永无止境。每一次的探索,都让邓建军拥有了向更多困难挑战的资本与自信。在世界纺织业中,牛仔布纱线染色始终被一个难题所困扰。机器染完一缸布后的停车过程中,因为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变化,总要产生将近600米染色不均的废布,给企业造成极大浪费,影响生产进度和产量。

看着每次停车造成的3600元损失,从小过惯苦日子的邓建军心疼极了。于是,他访专家寻找灵感,查资料捕捉信息,就连做梦都在想着解决问题的办法。多少次夜深人静的时候,邓建军把18项纺织新技术在脑子里“放电影”,逐一进行分析。经过再三论证,他提出了改直流调速为变频调速的设想。光是方案的设计,邓建军就用了足足两个月,因为只要一个信号隔离不到位,就会前功尽弃。

最难的是改造完毕进行试车。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没有成功改造的先例,大家都为邓建军捏了把汗。开车以后,只听“嘣”的一声,新装上的主要器件变频器炸裂了。再换一个,又是“嘣”的一声。

接二连三的爆炸声,快要把邓建军炸懵了:“一个变频器就是四五千块钱,第一天就炸了两个,后来又炸了5个……这可是好几万元啊!”

这是邓建军第一次充当“心脏”进行独立技改,承受的巨大压力可想而知。他天天泡在试车现场,反反复复查找原因。

经过细致的排查和分析,邓建军确信自己没有错,可能是买来的国产变频器存在问题。果然,厂方专家上门检验后承认,由于没有按照邓建军的要求进行光电隔离,变频器存在质量问题。

换上合格的变频器后,试车终于成功!邓建军绷了好几个月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邓建军带着同伴日夜奋战,先后对染浆联合机进行4次改造,在国内率先解决了连续生产不用停车这一世界性纺织难题,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专家论证认为,改造后的设备操作程序更为优化,功能先进性部分超过同类进口设备。

1981年进厂的蔡志忠是染浆联的值班长,亲眼见证了这套关键设备的“新生”。他说:“在邓建军的改造下,染浆联合机的各方面性能都可以跟国际先进设备相媲美,这确实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改造。”

每一次攻关都不轻松,需要付出百倍心血。但是,伴随成功而给企业创造的财富更让邓建军骄傲。

从投诉科回馈来的客户反映,让成品车间主任姚文浩感到十分难堪。公司出口的牛仔布拉斜尺寸不稳定,生产的仔裤裤管经常产生扭斜,裤缝不直,谁还会买?

难堪归难堪,姚文浩确实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调节布料拉斜尺寸全凭值车工的手感,不同的人感觉不同,产品当然不稳定。手感最好的值车工,织出的布合格率总是最高。可是,不可能所有的值车工都有最好的功夫呀!

姚文浩陷入的尴尬,邓建军也注意到了。每天和各个车间的机械设备打交道,这位小伙子总能最早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非要解决才肯罢休。

然而,当时的邓建军不过是一位电气维修工,修设备的知识还算够用,改造设备就需要弄清楚更多的工艺原理。于是,邓建军的书桌上多了许多织造工艺书籍,姚文浩成了他虚心请教问题的老师。

一个星期以后,邓建军的新装置诞生了,牛仔布拉斜尺寸不稳定的问题迎刃而解。

原来,邓建军在拉斜滚筒上装了一个类似地磅的装置,再利用传感技术将拉斜区域的张力数字直接显示出来,让值车工一目了然,调节拉斜尺寸自然心里有底。

用上新技术以后,值车工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产品质量也始终保持稳定。姚文浩忍不住四处夸奖邓建军:“谁能想到用地磅呀?谁能想到用数字说话呀?还是咱们的小邓行啊!”

如果说这次技术改造让姚文浩对邓建军刮目相看的话,那么,邓建军攻克稳定布料预缩率难题的非凡举动,则征服了世界纺织染整行业的同行。

染整一直是我国纺织工业的薄弱环节,色差和缩水率的问题深深困扰着黑牡丹公司。由于企业生产的牛仔布大多出口海外,缩水率的高低波动不仅影响出口产品的质量,更有可能造成国际索赔。

1999年,客户对于产品缩水率的投诉多了起来。为了黑牡丹公司的信誉和发展,邓建军又一次承担起技术攻关的重任。

公司里几乎每一个人都相信,邓建军迟早能够解决稳定预缩率的问题。

然而,邓建军却清楚地知道,摆在自己面前的是多么复杂的一道难关,为了攻克这道难关,自己又要吃下多少苦头。

害怕吗?当然不怕。退缩吗?当然不会。每一次攻关都不轻松,但是伴随成功而至的成就感更让邓建军迷恋。

又一个世界级难题,又一次艰难的攻关。看着成天冥思苦想的丈夫,妻子姚群的心中不禁担心起来。这个时候,邓建军总是把笑容当成安慰妻子的惟一方式。

白天连着黑夜,邓建军与科研小组的成员们一道奋力攻关,所有人的眼睛都被熬得通红。

失败,还是失败。但是,正是在不断的失败中,科学的探求逐渐接近着真正的答案。

通过运用电子技术与气动技术的完善结合,邓建军利用电脑进行后整理阶段统一控制,一举突破常年困扰企业的重大难关,使得黑牡丹公司生产的牛仔布的预缩率精度牢牢控制在2.5的范围内,明显优于3的国际标准。

这一次技改接近完美,令世界同行刮目相看。从此,“黑牡丹”在国际市场技压群芳,成为畅销美国市场的三大牛仔服装面料之一。

董事长曹得法评价说:“稳定预缩率的意义并不在于缩小了预缩尺寸,而在于”黑牡丹“掌控了这一处于世界纺织业领先地位的核心技术。”

邓建军始终痴迷于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海洋。他说:“我是怕被淘汰掉,怕被工业发展的滚滚车轮远远甩掉。”

在人生中最为灿烂的青春岁月里,邓建军从一个中专毕业生成长为黑牡丹公司的栋梁之材。

“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是邓建军对于自己成长秘诀的惟一回答,也是人们从这位大名鼎鼎的技术工人身上能够找到的惟一答案。

1988年,19岁的邓建军跨出江苏省常州轻工业学校校门,进入黑牡丹的前身常州第二色织厂工作。

此时,曾经创造辉煌的常州纺织企业正面临着严峻的市场挑战,大批已经使用几十年的老旧设备加速淘汰。

谁也没有想到,原本是“干部”身份的邓建军主动要求到生产一线去,从此给自己贴上了“工人”这个身份标签。

然而,工人就是好当的吗?

进厂不久的一个深夜,邓建军负责保养维修的一台机器出现故障,好长时间也没有修好,不得不向师傅紧急求援。

师傅来了,三下五除二地解决了问题。原来,这只是一个与电气搭界的机械小故障,十几分钟就能修好。

听了师傅的话,邓建军感到很惭愧。

然而,更让邓建军心疼的事情还在后头。有人悄悄告诉这位小伙子,因为维修耽误了过多的时间,企业一下子损失了好几千元。

邓建军由此彻底顿悟:“工种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市场经济淡化了工种概念;订单是市场下的,企业需要什么,我就应当去学习什么。”

对于刚刚跨出校门的中专生邓建军而言,需要学习的应用知识太多了。越是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他越是坚定了不断学习新技术的理想和目标。

17载春去秋来,妻子姚群默默地注视着邓建军付出着自己全部的心血。

每天下班,别人一家总是大人孩子欢声笑语,邓建军的家却总是寂静无声。每天一个半小时的学习时间,邓建军雷打不动。

一次,邓建军在表哥家看到一本《多层印制板设计程序应用手册》,顿时如获至宝。当时,复印技术尚未普及,他竟与工友利用空余时间日夜突击抄写。这本近300页的专业书,三个人整整抄了两个星期……

常州的冬天特别湿冷,邓建军就躲进被窝上网查找最新技术资料。看到丈夫握着鼠标的手在被子下面来回移动,看到没有父亲陪伴的孩子孤独寂寞的样子,姚群忍不住又气又心疼……

不积圭步,无以致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7年,6200多天,邓建军始终像海绵吸水般痴迷于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海洋。别人夸赞他“勤奋用功”,邓建军却说“我是怕被淘汰掉,怕被工业发展的滚滚车轮远远甩掉”。

邓建军的工作台上,放着一叠厚厚的笔记本,上面详细记录着他多年来消化洋设备和技术创新的资料和心得,被工友们称为颇具实用价值的“活辞典”。

从邓建军的这叠笔记本上,大家懂得了什么叫刻苦钻研,什么叫忘我工作。

邓建军从一个中专生起步,自学考下了微机及应用专业大专,又继续自学江苏大学计算机及应用本科。在感动于他在技术革新中取得的突出成绩的同时,人们同样感动于他显示出来的执著学习精神。

邓建军的徒弟徐文虎是大专生,跟着中专出身的师傅工作了10多年,却越来越感到两人的差距始终在拉大。

当然,在研制牛仔布染色在线控制的时候,邓建军曾经向自己的徒弟请教计算机通讯方式方面的问题。但是,徐文虎懂得,仅靠一门专业并不能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自己将包括纺织工艺、机械构造等专业知识复合应用的能力,要比邓建军差了一大截。

看到邓建军不断迸发出的智慧火花,徐文虎不敢有一丝懈怠。他说,要想成为师傅那样的企业栋梁之材,就需要像师傅那样具有“百分之百的兴趣”和“付出百分之两百的执著和勤奋”。

在公司团委书记席中豪的记忆中,邓建军的身影总是和加班加点连在一起。然而,有一天发生的事情却让他感到不解。

这天下班,邓建军既没有洗澡也没有换工作服,反常地催促正在打印资料的席中豪:“快点,我要锁门了。”

在厂门口的小摊上,邓建军匆匆买了一个面包走了。席中豪百思不解,一贯早来晚走的邓建军怎么像是换了一个人?

2003年6月,席中豪和邓建军一起去上海观摩国际纺织工业博览会。

人山人海的参观者中,邓建军凭借着一口流利的英语,被德国祖克公司的总工程师特别请进了贵宾室交谈。

看到这一幕,席中豪终于彻底明白了,匆匆离去的邓建军是在利用工余时间学习外语。

如今,邓建军不仅能够运用英语进行通畅交流,还能直接阅读德文和西班牙文资料,浏览国外技术网站和与外方技术人员互发电子邮件更算不上什么难事。

邓建军正在用自己在技术改造路途上的奔跑,书写着一位中国技工震惊世界的东方传奇!

参加工作17年,邓建军共解决重大技术难题23个,参与技改项目400余个,其中独立完成145个。

今天的邓建军,完全有充足的理由享受成功的果实。他不仅是企业里惟一享受8000元月薪的职工,还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先后两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就连11岁的儿子邓峰都知道,自己的爸爸在常州已经成了名人。不乏天真的孩子还这样问过妈妈:“你为这样一个老公自豪吗?”

然而,邓建军从来不曾将“成功”二字放在心上。当人们赞美那些成功的技术之花时,他想到的却是自己经历过的无数次失败,“我失败的次数更多,只是不为人知罢了”。

尽管邓建军坚持认为自己并不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尽管邓建军从来不对任何问题做出绝对的回答,“黑牡丹”的职工们却已经把他的名字与“没有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连在一起。

为了随时找到这位企业少不了的“能人”,邓建军享受着公司领导的待遇,由企业配备了通讯设备。他的手机和住宅电话的号码,就贴在每个车间的墙上。几乎在每一个关键时刻,邓建军都出现在故障现场。

今天的邓建军可谓荣誉等身,然而,他却在淡淡的一笑中把耀眼的光环轻轻拂去,依然随时毫无怨言地接受工友们的每一次紧急召唤,依然对技术改造保持着往日的执著追求。他把自己的目光牢牢地与世界看齐,要在世界制造业中找到中国技工的位置。

这位外表木讷的技术工人心中的火热情怀,远远不是几句豪言壮语所能简单展现的。

1997年,黑牡丹公司从德国进口的气纺机中枢系统变频器烧坏了,急需更换。这种变频器属于世界纺织高新技术,不但价格高达9万元,订货周期也要两个月。

9万元?这要工友们付出多少劳动才能省下来?

两个月?这会给公司生产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

邓建军主动请缨,立下“军令状”。他和同伴们认真研究分析图纸,多次计算测试数据,重新确定参数和模拟调试,大胆采用类似的国产变频器更换替代……两天半以后,机器正常运转!

德国公司听到消息,十分震惊,专门派出专家赶赴黑牡丹公司。

挑剔的检验结束了,德国专家不得不翘起大拇指:“中国工人了不起!”

在无可选择的情况下,气纺机变频器的成功替代是一次漂亮的防御战。相比而言,对另一家德国公司提供的清梳联电动机进行改造,则是一次漂亮的攻坚战。

清梳联是一种从清梳棉花开始到纺制棉花生条的联合机械。邓建军发现,这套进口设备运行稳定性很差,一旦发生故障,跨国供货周期长,经济损失难以估算。

于是,邓建军大胆采用交流变频器调速替代直流调速,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设备运行更加稳定可靠。当国内棉纺织业一份权威杂志推出这项最新科技成果时,“黑牡丹”采用这一技术的清梳联设备早已安全高效地运行了两年多时间。

这些年来,邓建军为企业带来的直接经济价值无法估算。

后织车间有数百台OMNI喷气织机和GAMMA剑杆织机,每台织机都要使用一只形状类似小肥皂盒的经纱张力传感器。

由于织布机在织造过程中高速运转,张力传感器长期处于700次/分钟的高频振动中,非常容易疲劳导致损坏。

每只张力传感器8000元,坏了就换,没了再买,谁都没觉得有什么不正常。

可是,邓建军就是觉得这样花钱不正常。

今年1月,邓建军主动找到公司总经理,提出尝试解决传感器维修问题。

下班了,邓建军像往常一样没有回家,第一次把张力传感器拆开来研究。

传感器里的线路密如蛛网,又没有图纸可以参考。邓建军找来了放大镜,借助强光勉强看清了表层的情况。但是,这个体积很小的线路板结构复杂,表层能够用放大镜看清楚,中间层又怎么办?

邓建军找来专业仪器,通过计算机一点一点地把线路模拟再现,自制出张力模型。不眠的48小时过去了,他终于确认了出现故障的元器件———这个小小的元器件的市场价格仅为0.01元!

8000元:0.01元———仅此一项,企业又可以节约几十万元资金,同时解决了由于张力传感器受损后造成的纺织品疵点。

邓建军笑了,笑得那样满足。

……

在邓建军的眼中,技术改造的道路永远没有尽头,技术改造带来的快乐也永远没有尽头。

漫长的17年过去了,邓建军在企业提供的肥沃土壤上自由成长,成为一位光鲜夺目的中国技工。

很多当年的同学商海搏击,早已拥有百万家产。邓建军依然是那身工作服,为每一个技术难题的解决而满足喜悦,甘之如饴。

“如果再过17年,你会是个什么样子呢?”面对这样的提问,邓建军用微笑做答:“那太远了,不是我现在要想的事情。”不过,他那张憨厚朴实的脸上,自信却毫无掩饰地浮现出来。

这是浓缩着黑牡丹公司企业文化精神的一首诗———

在静谧的非洲大草原上,

夕阳西下之际,

一头狮子在沉思———

明天当太阳升起,我要奔跑,以追上跑得最快的羚羊;

一头羚羊在沉思———

明天当太阳升起,我要奔跑,以逃脱跑得最快的狮子。

那么,无论你是狮子还是羚羊,

当太阳升起,你要做的,都是奔跑。

……

太阳每天都要升起。在追求技术的道路上,邓建军已经毫不停顿地奔跑了17年,并且还要继续奔跑下去。

当代全球纺织高新技术的舞台上,邓建军正在用自己在技术改造路途上的奔跑,书写着一位中国技工震惊世界的东方传奇

『拾』 历史题:除邓稼先以外还有谁被命名为"共和国的脊梁",还有他们的事迹.

共和国的脊梁是全国劳动模范的统称,每年都要表彰一批.
具体地说就是勤勤恳恳工作、默默无闻奉献的、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全体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是共和国的脊梁!!!
另外,推荐一位:蓝领精英邓建军:上世纪80年代末,一个躁动而充满各种诱惑的年代,“当工人没出息”的声音不绝于耳。21岁的邓建军从江苏常州轻工业学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进入常州黑牡丹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一名纺织行业的电气技工。

这是1988年8月,苏南大地经商潮涌,更多的人开始把金钱和财富当做成功的象征。没有谁更多地去留意刚刚走出校门的邓建军,只是知道这位憨厚老实的小伙子常常面带微笑,毕恭毕敬地向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问声“师傅好”。

然而,职业的平淡并没有消磨掉邓建军的意志。在平静的外表下,他的心海深处依然孕育着波澜,笃信自己一定能够成为一位技术顶呱呱的好工人,笃信“黑牡丹”最终能够成为自己人生中最为重要的舞台。

时光荏苒,17年过去了。今天的邓建军依然不笑不说话,依然见人毕恭毕敬地问声“师傅好”,却已经在一线工人岗位上赢得了累累功勋———

邓建军在世界纺织业中率先破解连续生产不停车的牛仔布纱线染色难题;

邓建军研制的“颜料组份分析计算机控制系统”填补了世界空白;

邓建军挑战世界级难题———预缩稳定率,令世界同行刮目;

邓建军高超的维护设备能力,让日本客商大呼见识到了“中国功夫”; ……

作为一名技术工人,邓建军获得了自己从未奢想过的荣誉,从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新世纪全国首批“能工巧匠”。

今天,致力于产业升级的中国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渴求与热情,呼唤并期待着高级技术工人的出现。当年笃定要当“技术顶呱呱的好工人”的邓建军,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做出了一个响亮的回答———当个有技术的好工人,值!

技术改造永无止境。每一次的成功探索,都让邓建军拥有了向更多困难挑战的资本与自信。

上世纪90年代初,年产值不过百万元的常州黑牡丹集团公司迈开了兼并扩张的步伐。在中国纺织行业的重新洗牌中,这家里弄小厂寻找着新的机遇。

1992年,黑牡丹公司兼并了第一家纺织企业———常州市第十织布厂,得到了50台进口剑杆织机设备。尽快让机器运转起来,为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效益,成了摆在职工面前的首要问题。

时任机械维修工的丁东明对织机初步检修后,这样向公司领导汇报:“机器许久不用,电气维修至少得花半年时间。”

谁来担当重任?公司董事长曹德法提出:“让小邓试试吧!”在企业里,他听到过太多称赞这个年轻人的声音,便把这次检修当成一次对邓建军的考验。

第二天,邓建军带着助手到被兼并的厂子“上班”了。一打开织机的箱盖,两人顿时傻眼了———这哪里是线路板,简直是一堆乱麻。机器黑乎乎,里面随时可能跑出老鼠,助手变得缩手缩脚起来。邓建军却二话没说,平静地将手伸进了机箱。

设备改造不是靠勇敢就能完成的。50台织机甚至连线路板原理图都不知下落,邓建军的工作也只能从制图做起。

制图?说起来容易,干起来有多难啊!光是一张线路板上,就有2000多个点需要一一测试、分析和计算。

邓建军每天蹲在织机旁,一干就是十四五个小时。只需做简单机械维修的丁东明感到十分意外,因为邓建军维修设备电气的速度几乎与自己同步。一个月后,50台织机重新运转。要知道,这是别人要花将近半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董事长曹德法大吃一惊,彻底相信了自己曾经听到过的对邓建军的评价,“这个年轻人确实不错”。

在以后的工作中,邓建军给了曹德法更多的惊喜。正是这一个接一个的惊喜,让“黑牡丹”在中国乃至世界纺织舞台上绽放得更为灿烂。

技改永无止境。每一次的探索,都让邓建军拥有了向更多困难挑战的资本与自信。在世界纺织业中,牛仔布纱线染色始终被一个难题所困扰。机器染完一缸布后的停车过程中,因为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变化,总要产生将近600米染色不均的废布,给企业造成极大浪费,影响生产进度和产量。

看着每次停车造成的3600元损失,从小过惯苦日子的邓建军心疼极了。于是,他访专家寻找灵感,查资料捕捉信息,就连做梦都在想着解决问题的办法。多少次夜深人静的时候,邓建军把18项纺织新技术在脑子里“放电影”,逐一进行分析。经过再三论证,他提出了改直流调速为变频调速的设想。光是方案的设计,邓建军就用了足足两个月,因为只要一个信号隔离不到位,就会前功尽弃。

最难的是改造完毕进行试车。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没有成功改造的先例,大家都为邓建军捏了把汗。开车以后,只听“嘣”的一声,新装上的主要器件变频器炸裂了。再换一个,又是“嘣”的一声。

接二连三的爆炸声,快要把邓建军炸懵了:“一个变频器就是四五千块钱,第一天就炸了两个,后来又炸了5个……这可是好几万元啊!”

这是邓建军第一次充当“心脏”进行独立技改,承受的巨大压力可想而知。他天天泡在试车现场,反反复复查找原因。

经过细致的排查和分析,邓建军确信自己没有错,可能是买来的国产变频器存在问题。果然,厂方专家上门检验后承认,由于没有按照邓建军的要求进行光电隔离,变频器存在质量问题。

换上合格的变频器后,试车终于成功!邓建军绷了好几个月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邓建军带着同伴日夜奋战,先后对染浆联合机进行4次改造,在国内率先解决了连续生产不用停车这一世界性纺织难题,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专家论证认为,改造后的设备操作程序更为优化,功能先进性部分超过同类进口设备。

1981年进厂的蔡志忠是染浆联的值班长,亲眼见证了这套关键设备的“新生”。他说:“在邓建军的改造下,染浆联合机的各方面性能都可以跟国际先进设备相媲美,这确实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改造。”

每一次攻关都不轻松,需要付出百倍心血。但是,伴随成功而给企业创造的财富更让邓建军骄傲。

从投诉科回馈来的客户反映,让成品车间主任姚文浩感到十分难堪。公司出口的牛仔布拉斜尺寸不稳定,生产的仔裤裤管经常产生扭斜,裤缝不直,谁还会买?

难堪归难堪,姚文浩确实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调节布料拉斜尺寸全凭值车工的手感,不同的人感觉不同,产品当然不稳定。手感最好的值车工,织出的布合格率总是最高。可是,不可能所有的值车工都有最好的功夫呀!

姚文浩陷入的尴尬,邓建军也注意到了。每天和各个车间的机械设备打交道,这位小伙子总能最早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非要解决才肯罢休。

然而,当时的邓建军不过是一位电气维修工,修设备的知识还算够用,改造设备就需要弄清楚更多的工艺原理。于是,邓建军的书桌上多了许多织造工艺书籍,姚文浩成了他虚心请教问题的老师。

一个星期以后,邓建军的新装置诞生了,牛仔布拉斜尺寸不稳定的问题迎刃而解。

原来,邓建军在拉斜滚筒上装了一个类似地磅的装置,再利用传感技术将拉斜区域的张力数字直接显示出来,让值车工一目了然,调节拉斜尺寸自然心里有底。

用上新技术以后,值车工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产品质量也始终保持稳定。姚文浩忍不住四处夸奖邓建军:“谁能想到用地磅呀?谁能想到用数字说话呀?还是咱们的小邓行啊!”

如果说这次技术改造让姚文浩对邓建军刮目相看的话,那么,邓建军攻克稳定布料预缩率难题的非凡举动,则征服了世界纺织染整行业的同行。

染整一直是我国纺织工业的薄弱环节,色差和缩水率的问题深深困扰着黑牡丹公司。由于企业生产的牛仔布大多出口海外,缩水率的高低波动不仅影响出口产品的质量,更有可能造成国际索赔。

1999年,客户对于产品缩水率的投诉多了起来。为了黑牡丹公司的信誉和发展,邓建军又一次承担起技术攻关的重任。

公司里几乎每一个人都相信,邓建军迟早能够解决稳定预缩率的问题。

然而,邓建军却清楚地知道,摆在自己面前的是多么复杂的一道难关,为了攻克这道难关,自己又要吃下多少苦头。

害怕吗?当然不怕。退缩吗?当然不会。每一次攻关都不轻松,但是伴随成功而至的成就感更让邓建军迷恋。

又一个世界级难题,又一次艰难的攻关。看着成天冥思苦想的丈夫,妻子姚群的心中不禁担心起来。这个时候,邓建军总是把笑容当成安慰妻子的惟一方式。

白天连着黑夜,邓建军与科研小组的成员们一道奋力攻关,所有人的眼睛都被熬得通红。

失败,还是失败。但是,正是在不断的失败中,科学的探求逐渐接近着真正的答案。

通过运用电子技术与气动技术的完善结合,邓建军利用电脑进行后整理阶段统一控制,一举突破常年困扰企业的重大难关,使得黑牡丹公司生产的牛仔布的预缩率精度牢牢控制在2.5的范围内,明显优于3的国际标准。

这一次技改接近完美,令世界同行刮目相看。从此,“黑牡丹”在国际市场技压群芳,成为畅销美国市场的三大牛仔服装面料之一。

董事长曹得法评价说:“稳定预缩率的意义并不在于缩小了预缩尺寸,而在于”黑牡丹“掌控了这一处于世界纺织业领先地位的核心技术。”

邓建军始终痴迷于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海洋。他说:“我是怕被淘汰掉,怕被工业发展的滚滚车轮远远甩掉。”

在人生中最为灿烂的青春岁月里,邓建军从一个中专毕业生成长为黑牡丹公司的栋梁之材。

“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是邓建军对于自己成长秘诀的惟一回答,也是人们从这位大名鼎鼎的技术工人身上能够找到的惟一答案。

1988年,19岁的邓建军跨出江苏省常州轻工业学校校门,进入黑牡丹的前身常州第二色织厂工作。

此时,曾经创造辉煌的常州纺织企业正面临着严峻的市场挑战,大批已经使用几十年的老旧设备加速淘汰。

谁也没有想到,原本是“干部”身份的邓建军主动要求到生产一线去,从此给自己贴上了“工人”这个身份标签。

然而,工人就是好当的吗?

进厂不久的一个深夜,邓建军负责保养维修的一台机器出现故障,好长时间也没有修好,不得不向师傅紧急求援。

师傅来了,三下五除二地解决了问题。原来,这只是一个与电气搭界的机械小故障,十几分钟就能修好。

听了师傅的话,邓建军感到很惭愧。

然而,更让邓建军心疼的事情还在后头。有人悄悄告诉这位小伙子,因为维修耽误了过多的时间,企业一下子损失了好几千元。

邓建军由此彻底顿悟:“工种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市场经济淡化了工种概念;订单是市场下的,企业需要什么,我就应当去学习什么。”

对于刚刚跨出校门的中专生邓建军而言,需要学习的应用知识太多了。越是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他越是坚定了不断学习新技术的理想和目标。

17载春去秋来,妻子姚群默默地注视着邓建军付出着自己全部的心血。

每天下班,别人一家总是大人孩子欢声笑语,邓建军的家却总是寂静无声。每天一个半小时的学习时间,邓建军雷打不动。

一次,邓建军在表哥家看到一本《多层印制板设计程序应用手册》,顿时如获至宝。当时,复印技术尚未普及,他竟与工友利用空余时间日夜突击抄写。这本近300页的专业书,三个人整整抄了两个星期……

常州的冬天特别湿冷,邓建军就躲进被窝上网查找最新技术资料。看到丈夫握着鼠标的手在被子下面来回移动,看到没有父亲陪伴的孩子孤独寂寞的样子,姚群忍不住又气又心疼……

不积圭步,无以致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7年,6200多天,邓建军始终像海绵吸水般痴迷于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海洋。别人夸赞他“勤奋用功”,邓建军却说“我是怕被淘汰掉,怕被工业发展的滚滚车轮远远甩掉”。

邓建军的工作台上,放着一叠厚厚的笔记本,上面详细记录着他多年来消化洋设备和技术创新的资料和心得,被工友们称为颇具实用价值的“活辞典”。

从邓建军的这叠笔记本上,大家懂得了什么叫刻苦钻研,什么叫忘我工作。

邓建军从一个中专生起步,自学考下了微机及应用专业大专,又继续自学江苏大学计算机及应用本科。在感动于他在技术革新中取得的突出成绩的同时,人们同样感动于他显示出来的执著学习精神。

邓建军的徒弟徐文虎是大专生,跟着中专出身的师傅工作了10多年,却越来越感到两人的差距始终在拉大。

当然,在研制牛仔布染色在线控制的时候,邓建军曾经向自己的徒弟请教计算机通讯方式方面的问题。但是,徐文虎懂得,仅靠一门专业并不能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自己将包括纺织工艺、机械构造等专业知识复合应用的能力,要比邓建军差了一大截。

看到邓建军不断迸发出的智慧火花,徐文虎不敢有一丝懈怠。他说,要想成为师傅那样的企业栋梁之材,就需要像师傅那样具有“百分之百的兴趣”和“付出百分之两百的执著和勤奋”。

在公司团委书记席中豪的记忆中,邓建军的身影总是和加班加点连在一起。然而,有一天发生的事情却让他感到不解。

这天下班,邓建军既没有洗澡也没有换工作服,反常地催促正在打印资料的席中豪:“快点,我要锁门了。”

在厂门口的小摊上,邓建军匆匆买了一个面包走了。席中豪百思不解,一贯早来晚走的邓建军怎么像是换了一个人?

2003年6月,席中豪和邓建军一起去上海观摩国际纺织工业博览会。

人山人海的参观者中,邓建军凭借着一口流利的英语,被德国祖克公司的总工程师特别请进了贵宾室交谈。

看到这一幕,席中豪终于彻底明白了,匆匆离去的邓建军是在利用工余时间学习外语。

如今,邓建军不仅能够运用英语进行通畅交流,还能直接阅读德文和西班牙文资料,浏览国外技术网站和与外方技术人员互发电子邮件更算不上什么难事。

邓建军正在用自己在技术改造路途上的奔跑,书写着一位中国技工震惊世界的东方传奇!

参加工作17年,邓建军共解决重大技术难题23个,参与技改项目400余个,其中独立完成145个。

今天的邓建军,完全有充足的理由享受成功的果实。他不仅是企业里惟一享受8000元月薪的职工,还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先后两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就连11岁的儿子邓峰都知道,自己的爸爸在常州已经成了名人。不乏天真的孩子还这样问过妈妈:“你为这样一个老公自豪吗?”

然而,邓建军从来不曾将“成功”二字放在心上。当人们赞美那些成功的技术之花时,他想到的却是自己经历过的无数次失败,“我失败的次数更多,只是不为人知罢了”。

尽管邓建军坚持认为自己并不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尽管邓建军从来不对任何问题做出绝对的回答,“黑牡丹”的职工们却已经把他的名字与“没有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连在一起。

为了随时找到这位企业少不了的“能人”,邓建军享受着公司领导的待遇,由企业配备了通讯设备。他的手机和住宅电话的号码,就贴在每个车间的墙上。几乎在每一个关键时刻,邓建军都出现在故障现场。

今天的邓建军可谓荣誉等身,然而,他却在淡淡的一笑中把耀眼的光环轻轻拂去,依然随时毫无怨言地接受工友们的每一次紧急召唤,依然对技术改造保持着往日的执著追求。他把自己的目光牢牢地与世界看齐,要在世界制造业中找到中国技工的位置。

这位外表木讷的技术工人心中的火热情怀,远远不是几句豪言壮语所能简单展现的。

1997年,黑牡丹公司从德国进口的气纺机中枢系统变频器烧坏了,急需更换。这种变频器属于世界纺织高新技术,不但价格高达9万元,订货周期也要两个月。

9万元?这要工友们付出多少劳动才能省下来?

两个月?这会给公司生产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

邓建军主动请缨,立下“军令状”。他和同伴们认真研究分析图纸,多次计算测试数据,重新确定参数和模拟调试,大胆采用类似的国产变频器更换替代……两天半以后,机器正常运转!

德国公司听到消息,十分震惊,专门派出专家赶赴黑牡丹公司。

挑剔的检验结束了,德国专家不得不翘起大拇指:“中国工人了不起!”

在无可选择的情况下,气纺机变频器的成功替代是一次漂亮的防御战。相比而言,对另一家德国公司提供的清梳联电动机进行改造,则是一次漂亮的攻坚战。

清梳联是一种从清梳棉花开始到纺制棉花生条的联合机械。邓建军发现,这套进口设备运行稳定性很差,一旦发生故障,跨国供货周期长,经济损失难以估算。

于是,邓建军大胆采用交流变频器调速替代直流调速,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设备运行更加稳定可靠。当国内棉纺织业一份权威杂志推出这项最新科技成果时,“黑牡丹”采用这一技术的清梳联设备早已安全高效地运行了两年多时间。

这些年来,邓建军为企业带来的直接经济价值无法估算。

后织车间有数百台OMNI喷气织机和GAMMA剑杆织机,每台织机都要使用一只形状类似小肥皂盒的经纱张力传感器。

由于织布机在织造过程中高速运转,张力传感器长期处于700次/分钟的高频振动中,非常容易疲劳导致损坏。

每只张力传感器8000元,坏了就换,没了再买,谁都没觉得有什么不正常。

可是,邓建军就是觉得这样花钱不正常。

今年1月,邓建军主动找到公司总经理,提出尝试解决传感器维修问题。

下班了,邓建军像往常一样没有回家,第一次把张力传感器拆开来研究。

传感器里的线路密如蛛网,又没有图纸可以参考。邓建军找来了放大镜,借助强光勉强看清了表层的情况。但是,这个体积很小的线路板结构复杂,表层能够用放大镜看清楚,中间层又怎么办?

邓建军找来专业仪器,通过计算机一点一点地把线路模拟再现,自制出张力模型。不眠的48小时过去了,他终于确认了出现故障的元器件———这个小小的元器件的市场价格仅为0.01元!

8000元:0.01元———仅此一项,企业又可以节约几十万元资金,同时解决了由于张力传感器受损后造成的纺织品疵点。

邓建军笑了,笑得那样满足。

……

在邓建军的眼中,技术改造的道路永远没有尽头,技术改造带来的快乐也永远没有尽头。

漫长的17年过去了,邓建军在企业提供的肥沃土壤上自由成长,成为一位光鲜夺目的中国技工。

很多当年的同学商海搏击,早已拥有百万家产。邓建军依然是那身工作服,为每一个技术难题的解决而满足喜悦,甘之如饴。

“如果再过17年,你会是个什么样子呢?”面对这样的提问,邓建军用微笑做答:“那太远了,不是我现在要想的事情。”不过,他那张憨厚朴实的脸上,自信却毫无掩饰地浮现出来。

这是浓缩着黑牡丹公司企业文化精神的一首诗———

在静谧的非洲大草原上,

夕阳西下之际,

一头狮子在沉思———

明天当太阳升起,我要奔跑,以追上跑得最快的羚羊;

一头羚羊在沉思———

明天当太阳升起,我要奔跑,以逃脱跑得最快的狮子。

那么,无论你是狮子还是羚羊,

当太阳升起,你要做的,都是奔跑。

……

太阳每天都要升起。在追求技术的道路上,邓建军已经毫不停顿地奔跑了17年,并且还要继续奔跑下去。

当代全球纺织高新技术的舞台上,邓建军正在用自己在技术改造路途上的奔跑,书写着一位中国技工震惊世界的东方传奇!

热点内容
你在樱花下 发布:2025-07-12 19:14:14 浏览:851
樱花东阿玛尼 发布:2025-07-12 19:05:41 浏览:445
玫瑰金ai 发布:2025-07-12 18:53:03 浏览:732
樱花的高 发布:2025-07-12 18:51:52 浏览:470
樱花校园模拟器宫方 发布:2025-07-12 18:43:46 浏览:230
茶花拉丽皮特 发布:2025-07-12 18:42:59 浏览:905
情人节送喜的女孩什么礼物 发布:2025-07-12 18:18:39 浏览:605
二胎情人节 发布:2025-07-12 18:18:31 浏览:47
樱花抄翻译 发布:2025-07-12 18:15:52 浏览:912
保利三亚海棠湾 发布:2025-07-12 18:10:58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