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牡丹江建国

牡丹江建国

发布时间: 2021-02-23 17:36:41

牡丹江市历史

牡丹江是一座历史积淀非常厚重的城市,早在3000多年前,满族人的祖先肃慎人的一支就在这片土地上揭开了牡丹江流域人类历史的最早篇章。
牡丹江历史发展脉络
50年代末至70年代,黑龙江省市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镜泊湖南端考古挖掘了著名的莺歌岭原始村落遗址,其中出土的鹿角做成的锄头,是黑龙江省发现最早的农业生产工具,表明莺歌岭人已进入原始农业阶段。出土的4只惟妙惟肖、形态各异的小陶猪形象与近代东北各地饲养的大民猪有某些相似之处,属野猪向黑龙江地方猪种的过渡类型,是研究黑龙江泥塑最早的实物资料。莺歌岭的文化遗存,记载了牡丹江流域人类从童年时代起所走过的艰难历程,也将牡丹江流域的人类历史向前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的商周时期。 牡丹江流域的古代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变革中,由于各个朝代的更替,其称呼也不尽相同。在夏、商、周时期,被称为肃慎、息慎和稷慎。在两汉、三国、魏晋时期,肃慎人改称为“挹娄”。南北朝时期,挹娄人又转称勿吉。隋唐时期,勿吉又转称靺鞨,靺鞨族当时分为七个部落,其中佛涅部居张广才岭东牡丹江和宁安境内,呈宝部居绥芬河流域。五代时靺鞨族改称女真,居住在牡丹江流域的旧日渤海国边民被称为生女真。到了清朝皇太极即位后,便将族名定为“满洲”,简称满族,由此牡丹江流域的土著居民又称为满族。 公元698年,栗末靺鞨族首领大祚荣在牡丹江上游敦化敖东城建立了“震国”,史称“旧国”。公元705年,大祚荣受招唐朝改国号为“渤海”,正式成为唐朝管辖下的地方自治政权。公元755年,大祚荣之孙,渤海三世王大钦茂将国都迁到今天宁安市渤海镇,定首都名为上京龙泉府。渤海强盛时期设五京十五府六十二洲,疆域包括今吉林省、黑龙江省的大部,辽宁省少部以及俄罗斯滨海地区和朝鲜咸镜北道、两江道、慈江道及平安北道的一部分,幅员五千余里,有户十余万,常备兵数万,号称“海东盛国”。公元十世纪初,渤海国开始衰落。公元926年,契丹攻占上京龙泉府。渤海末王大湮撰率众出城投降,渤海国灭亡。公元928年,契丹将渤海国王族及城内居民财特迁到契丹腹地今辽南地区,为使渤海人忘其国土,临行前放火将渤海故都化为灰烬。渤海国众698年建国到926年灭亡,共传十五世,历时229年。 公元十二世纪初,女真完颜部崛起。据《金史·本记第一》记载:“始祖居完颜部仆干水之涯”,仆干水就是今天的牡丹江,女真完颜部最早就是居住在这里。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今宁安、海林、穆棱及牡丹江市区均属金代胡里改路管辖。 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牡丹江流域女真族归于元朝政府统治之下。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明朝建立,建洲女真分布在牡丹江、绥芬河、长白山一带。明永乐八年(1410年),建洲女真斡朵里部酋长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耳率部从牡丹江西岸南行至宁古塔(今海林市旧街乡)定居下来,这一支女真在历史上被专称为建洲女真。十年以后,他们东进至今俄罗斯双城子对面克拉斯诺雅尔山城定居下来,再后来又经过多次迁移,最后定都于新宾的赫图阿拉。明朝后期,建洲女真日益强大,努尔哈赤相继统一了建洲诸部和海西女真四部。1608年,努尔哈赤派兵进驻宁古塔旧城,并以此为基地征服了今兴凯湖、三岔口、乌苏里斯克、穆棱、宁安、密山、珲春等地的女真部落。1666年,宁古塔将军巴海率部在今宁安市宁安镇修建新城,同年12月驻地迁往新城,原来的旧址便被称为“旧城”或“旧街”,宁古塔旧城作为清朝各级章京驻地和治所,自1636年至1666年前后共存30年。 清王朝入主中原后,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后来,为了稳定政权,继续扩张中原地区的疆域,清王朝从顺治到康熙年间不断往宁古塔一带拨民和安置有战功的八旗官兵及其家属,满族人逐渐增多。宁古塔迁往新城后,宁古塔作为清朝政府的流放地,先后有大批被朝迁罢职、刻黜的官员和一些有学识的文士被“谪戍”或“遗戍”到这里。他们的到来,对传播中原文化,加速民族融合、开发建设边疆都做出了积极贡献。 1860年,清政府开始对东北地区局部解禁。1881年,清政府开放了宁古塔管辖下 牡丹江历史图片

㈡ 牡丹江市都有哪些医院

请问一下男士68岁手脚麻木腿和脚肿腹腔有积液是怎么回事应该挂什么科查看

㈢ 牡丹江以前是怎样的

牡丹:满语称“穆丹乌拉”,“穆丹”汉译为“曲曲弯弯”之意。 “乌拉”为“江”之意。即弯弯曲曲的江。此江在唐代时期称“敖罗河”;以后又称“忽汉河”;金代称“胡里改江”;元代称“窝多里江”,又称“忽尔哈江”; 清代称“库尔堪江”、“忽尔哈河”,后称牡丹江。上述所涉及的“敖罗”、“忽汗”、“库尔堪”、“忽尔哈”等满语的含义均是“围网”的意思。

牡丹江流域的古代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变革中,由于各个朝代的更替,其称呼也不尽相同。在夏、商、周时期,被称为肃慎、息慎和稷慎。在两汉、三国、魏晋时期,肃慎人改称为“挹娄”。南北朝时期,挹娄人又转称勿吉。隋唐时期,勿吉又转称靺鞨,靺鞨族当时分为七个部落,其中佛涅部居张广才岭东牡丹江和宁安境内,呈宝部居绥芬河流域。五代时靺鞨族改称女真,居住在牡丹江流域的旧日渤海国边民被称为生女真。到了清朝皇太极即位后,便将族名定为“满洲”,简称满族,由此牡丹江流域的土著居民又称为满族。

公元698年,栗末靺鞨族首领大祚荣在牡丹江上游敦化敖东城建立了“震国”,史称“旧国”。公元705年,大祚荣受招唐朝改国号为“渤海”,正式成为唐朝管辖下的地方自治政权。公元755年,大祚荣之孙,渤海三世王大钦茂将国都迁到今天宁安市渤海镇,定首都名为上京龙泉府。渤海强盛时期设五京十五府六十二洲,疆域包括今吉林省、黑龙江省的大部,辽宁省少部以及俄罗斯滨海地区和朝鲜咸镜北道、两江道、慈江道及平安北道的一部分,幅员五千余里,有户十余万,常备兵数万,号称“海东盛国”。公元十世纪初,渤海国开始衰落。公元926年,契丹攻占上京龙泉府。渤海末王大湮撰率众出城投降,渤海国灭亡。公元928年,契丹将渤海国王族及城内居民财特迁到契丹腹地今辽南地区,为使渤海人忘其国土,临行前放火将渤海故都化为灰烬。渤海国众698年建国到926年灭亡,共传十五世,历时229年。

公元十二世纪初,女真完颜部崛起。据《金史·本记第一》记载:“始祖居完颜部仆干水之涯”,仆干水就是今天的牡丹江,女真完颜部最早就是居住在这里。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今宁安、海林、穆棱及牡丹江市区均属金代胡里改路管辖。

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牡丹江流域女真族归于元朝政府统治之下。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明朝建立,建洲女真分布在牡丹江、绥芬河、长白山一带。明永乐八年(1410年),建洲女真斡朵里部酋长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耳率部从牡丹江西岸南行至宁古塔(今海林市旧街乡)定居下来,这一支女真在历史上被专称为建洲女真。十年以后,他们东进至今俄罗斯双城子对面克拉斯诺雅尔山城定居下来,再后来又经过多次迁移,最后定都于新宾的赫图阿拉。明朝后期,建洲女真日益强大,努尔哈赤相继统一了建洲诸部和海西女真四部。1608年,努尔哈赤派兵进驻宁古塔旧城,并以此为基地征服了今兴凯湖、三岔口、乌苏里斯克、穆棱、宁安、密山、珲春等地的女真部落。1666年,宁古塔将军巴海率部在今宁安市宁安镇修建新城,同年12月驻地迁往新城,原来的旧址便被称为“旧城”或“旧街”,宁古塔旧城作为清朝各级章京驻地和治所,自1636年至1666年前后共存30年。

清王朝入主中原后,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后来,为了稳定政权,继续扩张中原地区的疆域,清王朝从顺治到康熙年间不断往宁古塔一带拨民和安置有战功的八旗官兵及其家属,满族人逐渐增多。宁古塔迁往新城后,宁古塔作为清朝政府的流放地,先后有大批被朝迁罢职、刻黜的官员和一些有学识的文士被“谪戍”或“遗戍”到这里。他们的到来,对传播中原文化,加速民族融合、开发建设边疆都做出了积极贡献。
1860年,清政府开始对东北地区局部解禁。1881年,清政府开放了宁古塔管辖下的铁岭河,1904年,牡丹江流域全部开禁,大批汉族人进入了这一地区。

到了二十世纪初,今天的牡丹江市还是一片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的地区,当时的地图记载这一带叫“黄花甸子”,因有大片黄花点缀于草地上而得名,仅有四、五户人家分散居住,属于宁安第五区管辖。1903年,沙俄修筑的中东铁路在牡丹江沿岸修建了一座车站,因车站南临牡丹江,便为车站命名为牡丹江车站,这便是今日牡丹江的雏形。从此,人口不断增加,牡丹江站开始迅速发展。
1907年,清政府将东三省将军制改为行省制,牡丹江境域属吉林省宁安府管辖。民国初年,牡丹江地域沿袭清制,仍归吉林管辖。
1932年5月,日本侵略军占领牡丹江站等地,1937年1月,成立伪牡丹江省公署,辖宁安、穆棱、东宁、密山、虎林五县。同年12月1日,正式成立伪牡丹江市公署,当时的牡丹江省共辖5县1市,省会设在牡丹江。
1945年8月14日,苏联红军进驻牡丹江。日本侵略者败退,伪东满省公署和牡丹江市公署同时解体。8月18日,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成立了牡丹江市地方治安维持会。受东北党委员会派抗联干部20余人进入牡丹江市,建立了牡丹江卫戍司令部,维持刚解放的地方治安。1945年10月14日,在中共领导下的民主政府成立,军区司令员李荆璞担任市长。随后延安干部团团长张闻天等高级干部陆续到达牡丹江市,张闻天同志以中共中央东北及驻牡丹江地区代表的身份,指挥和领导了这里的工作。

㈣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建国前离休干部去世后的代遇问题去知询当地什么部门

这个的话可以到当地的人社局去咨询一下,他们有这方面的政策的。

㈤ 建国初期黑龙江省五大城市有哪些

黑龙江省是东北和全国解放较早的地区,自1945年11月至1946年5月,在今黑龙江省境内先回后成立了5省1直辖市民主政府答,即黑龙江、嫩江、合江、绥宁、松江5个省政府和哈尔滨市政府。1946年10月,绥宁省改设为牡丹江专区,直属于东北行政委员会。同年11月,哈尔滨市改称特别市。1947年2月至9月,黑龙江、嫩江2省曾合并为黑龙江嫩江联合省,简称黑嫩省。同年8月,牡丹江专区撤销,设立牡丹江省,1947年7月该省撤销,所辖区域分别并入合江、松江2省。1949年5月,合江省与松江省合并成立新的松江省,嫩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成立新的黑龙江省。同时,将哈尔滨市改为松江省直辖市。黑龙江、松江两省共辖5市(哈尔滨市、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兴山),71县,2矿区(鸡西、双鸭山),2旗。解放战争时期,在黑龙江省境内曾设立专区一级的行政区域,除黑河专区外,存在时间均不长。

㈥ 建国初期牡丹江市水泥厂排名第几

建国初期牡丹江市水泥厂排名第五。

㈦ 东北建国前有几个省

建国前东北有九个省,分别是分别为辽宁省、安东省、辽北省、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黑龙江省、嫩江省、兴安省。

清朝末年,图们江对岸的大量朝鲜移民流入中国东部边境地区,对我国东北边疆形势产生重大影响.清政府为了应对越界跨国移民的局面,对东北边疆的封禁政策进行了调整。

清朝在东北的封禁政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清廷主动确立封禁东北政策.但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被动地调整封禁政策.期间经历了封禁——弛禁——解禁的演变过程.在此演变下,东北边防受其影响,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

清廷倒台后,也就是民国时期,由于民族歧视与偏见的存在,政府财政匮乏,旗人自身身无长技,外来移民大量涌入等原因,东北旗人生存状态不断恶化。

东北旗人的这种生存状态是民国时期整个旗人群体生存状态的一个缩影,折射出在中国由传统王朝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过程中弱势群体为了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作出的努力与挣扎。

东北旗人在生存状态变迁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对民族国家的归属感,以及中国其他民族对统一国家的认同,对旗人的接纳,对于近代民族国家的整合及民族关系的和谐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清朝的真正腐败是从乾隆后期开始的,当时买官和卖官成风,当官的欺上瞒下,鱼肉百姓。

1931年爆发918事变,隔年东北被日军占领,在日本的扶植之下,建立了“满洲国”,而原本的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也被“满洲国”分成18个行省进行统治,直到抗战胜利前,东三省已经名存实亡。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华民国政府决定将其合并成9个行省,分别为辽宁省、安东省、辽北省、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黑龙江省、嫩江省、兴安省,即把原来的东三省每一个省分成三个省。(安东省、辽北省原为辽宁省的一部分;松江省、合江省原为吉林省的一部分;嫩江省、兴安省原为黑龙江省的一部分)

除了设置9个省外,在东北还设有三个直辖市,直属于行政院,分别是大连市、沈阳市、哈尔滨市。

(7)牡丹江建国扩展阅读:

东北省份的变化:

“东北九省”的说法出现于1945年之后,到1949年之前,这段历史时期,事情还要从溥仪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说起。

“伪满洲国”的控制范围大致是今天的东三省加上内蒙古东部、河北东北部。就这么大的地方,1934年,被控制者划分为14个省2市1区,1938年更是丧心病狂地划分成19个省1个特别市。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政府考虑到管理不便,对小省进行了合并。但是,合并之后,仍然还有9个之多。这9个省分别是:辽宁省、安东省、辽北省、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黑龙江省、嫩江省、兴安省。

兴安省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呼伦贝尔市,其他8个省基本上都在今天东三省范围内。除了这9个省,还设立了3个直辖市,即沈阳、大连。哈尔滨。

1949年4月,东北人民政府公布的新行政区划为6个省,即辽东、辽西、黑龙江、松江、吉林、热河。除了热河之外的5省,就是原来的东九省范围。到1954年,重新将东北划分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只不过各省的辖区后来有所调整。

㈧ 牡丹江的历史沿革

牡丹江流域的古代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变革中,由于各个朝代的更替,其称呼也不尽相同。在夏、商、周时期,被称为肃慎、息慎和稷慎。在两汉、魏晋时期,肃慎人改称为“挹娄”。南北朝时期,挹娄人又转称勿吉。隋唐时期,勿吉又转称靺鞨,靺鞨族当时分为七个部落,其中佛涅部居张广才岭东牡丹江和宁安境内,呈宝部居绥芬河流域。五代时靺鞨族改称女真,居住在牡丹江流域的旧日渤海国边民被称为生女真。到了清朝皇太极即位后,便将族名定为“满洲”,称为满洲族,简称满族,由此牡丹江流域的土著居民又称为满族。
公元698年,粟末靺鞨族首领大祚荣在牡丹江上游敦化敖东城建立了“震国”,史称“旧国”。
公元705年,大祚荣受招唐朝改国号为“渤海”,正式成为唐朝管辖下的地方自治政权。
公元755年,大祚荣之孙,渤海三世王大钦茂将国都迁到今天宁安市渤海镇,定首都名为上京龙泉府。渤海强盛时期设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疆域包括今吉林省、黑龙江省的大部,辽宁省少部以及俄罗斯滨海地区和朝鲜咸镜北道、两江道、慈江道及平安北道的一部分,幅员五千余里,有户十余万,常备兵数万,号称“海东盛国”。公元十世纪初,渤海国开始衰落。
公元926年,契丹攻占上京龙泉府。渤海末王大湮撰率众出城投降,渤海国灭亡。
公元928年,契丹将渤海国王族及城内居民迁到契丹腹地今辽南地区,为使渤海人忘其国土,临行前放火将渤海故都化为灰烬。渤海国从698年建国到926年灭亡,共传十五世,历时229年。
公元十二世纪初,女真完颜部崛起。据《金史·本记第一》记载:“始祖居完颜部仆干水之涯”,仆干水就是今天的牡丹江,女真完颜部最早就是居住在这里。
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今宁安、海林、穆棱及牡丹江市区均属金代胡里改路管辖。
公元1234年,蒙古帝国灭金。牡丹江流域女真族归于元朝政府统治之下。
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明朝建立,建洲女真分布在牡丹江、绥芬河、长白山一带。
明永乐八年(1410年),建州女真斡朵里部酋长努尔哈赤六世祖爱新觉罗·孟特穆率部从牡丹江西岸南行至宁古塔(今海林市旧街乡)定居下来,这一支女真在历史上被专称为建州女真。十年以后,他们东进至今俄罗斯双城子对面克拉斯诺雅尔山城定居下来,再后来又经过多次迁移,最后定都于新宾的赫图阿拉。明朝后期,建州女真日益强大,努尔哈赤相继统一了建洲诸部和海西女真四部。
1608年,努尔哈赤派兵进驻宁古塔旧城,并以此为基地征服了今兴凯湖、三岔口、乌苏里斯克、穆棱、宁安、密山、珲春等地的女真部落。
1666年,宁古塔将军巴海率部在今宁安市宁安镇修建新城,同年12月驻地迁往新城,原来的旧址便被称为“旧城”或“旧街”,宁古塔旧城作为清朝各级章京驻地和治所,自1636年至1666年前后共存30年。
清王朝入主中原后,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后来,为了稳定政权,继续扩张中原地区的疆域,清王朝从顺治到康熙年间不断往宁古塔一带拨民和安置有战功的八旗官兵及其家属,汉族人逐渐增多。宁古塔迁往新城后,宁古塔作为清朝政府的流放地,先后有大批被朝迁罢职、刻黜的官员和一些有学识的文士被“谪戍”或“遗戍”到这里。他们的到来,对传播中原文化,加速民族融合、开发建设边疆都做出了积极贡献。 1860年,清政府开始对东北地区局部解禁。1881年,清政府开放了宁古塔管辖下的铁岭河,1904年,牡丹江流域全部开禁,大批汉族人进入了这一地区。
到了二十世纪初,今天的牡丹江市还是一片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的地区,当时的地图记载这一带叫“黄花甸子”,因有大片黄花点缀于草地上而得名,仅有四、五户人家分散居住,属于宁安第五区管辖。1903年,沙俄修筑的中东铁路在牡丹江沿岸修建了一座车站,因车站南临牡丹江,便为车站命名为牡丹江车站,这便是今日牡丹江的雏形。从此,人口不断增加,牡丹江站开始迅速发展。
1907年,清政府将东三省将军制改为行省制,牡丹江境域属吉林省宁安府管辖。民国初年,牡丹江地域沿袭清制,仍归吉林管辖。
1932年5月,日本侵略军占领牡丹江站等地,1937年1月,成立伪牡丹江省公署,辖宁安、穆棱、东宁、密山、虎林五县。同年12月1日,正式成立伪牡丹江市公署,当时的牡丹江省共辖5县1市,省会设在牡丹江。
1945年8月14日,苏联红军进驻牡丹江。日本侵略者败退,伪东满省公署和牡丹江市公署同时解体。同年8月18日,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成立了牡丹江市地方治安维持会。受东北党委员会派抗联干部20余人进入牡丹江市,建立了牡丹江卫戍司令部,维持刚解放的地方治安。1945年10月14日,在中共领导下的民主政府成立,军区司令员李荆璞担任市长。随后延安干部团团长张闻天等高级干部陆续到达牡丹江市,张闻天同志以中共中央东北及驻牡丹江地区代表的身份,指挥和领导了这里的工作。

㈨ 今日头条 热,察,绥是什么建国后有哪些省份消失了

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自从年之后就没有什么大的变动了,很多人已经把这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倒背如流了。但你可能不知道,在新中国历史上还存在过这些省份。
了解民国和抗战历史的都知道,八@路@军有晋察冀根据地,国@民@党有晋绥军等等,晋是山西,冀是河北,那察和绥都指什么呢?下面我们一一盘点那些消失的省份。
一、先说上边提到的察,察就是察哈尔的简称,以察哈尔命名的行政区诞生于民@国二年,当时叫察哈尔特别区,1928年成为一个省,省府是张家口市,察哈尔的名字是由蒙古察哈尔部得来。抗日名将张自忠曾担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
建国以后,行政区划调整,陕西北部的雁北地区和大同市并入察哈尔省。当时察哈尔省的辖区主要有张家口、大同、宣化3市及雁北、察南、察北3专区,共32县。
不过察哈尔省在1952年就被撤销了,辖区现主要划给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和河北省,另外延庆县划给了北京市。今天的察哈尔名称则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下辖的三个旗。
(热、察、绥三省地图,也是民@国时期的,与建国后的有出入)
二、绥,看到这个字我首先想到的是云飞兄的晋绥军358团。绥是绥远省的简称。绥远与察哈尔、热河(下文会介绍)和宁夏是民@国时期的塞北四省。在清朝,原来是归绥道,属于陕西省,1914年,袁世凯把他从山西分出来与兴和道合并为绥远特别行政区,1928年正式成为绥远省。省会是归绥市。
之后,绥远省几经调整,于1954年,并入了内蒙古自治区。
三、塞北四省现在只有宁夏建立了回族自治区,其他三省都已撤销,剩下一个没介绍的叫热河省,简称热。省府是著名的承德市(避暑山庄)。
1914年,热河脱离了直隶省直属于民@国政府,设立热河特别区域,1928年,正式改为热河省。热河不仅是塞北四省之一,也是东北四省之一。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步步蚕食,1933年,热河被日本人占领,划入了满洲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热河省被保留,下辖承德、赤峰两市,还有16个县,4旗。1955年,热河省被撤销,辖区分别划入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和辽宁省。
(东北九省,短暂存在过)
四、刚才说到热河属于东北四省之一,都知道现在东三省东三省的,四省叫着有点别扭,其实从前还有过东北九省,这都是民@国时期的划分,建国的时候就取消了。东北解放的时候,先后成立了辽西省(1949年1月)和辽东省(1949年4月)。辽西省省府是锦州市,辽西省辖四个市,二十一个县。辽东省省府是安东,辽东省辖5个市、29个县。
1954年,两省撤销合并为辽宁省,辽东省所属部分辖区划归吉林省。
五、松江省,是前面提到的东北九省中保留的一个省。省会是牡丹江市,命名取名自东北重要的河流松花江~

热点内容
百合花折纸大全图解 发布:2025-07-13 10:25:45 浏览:472
素秋盆景制作全部视频 发布:2025-07-13 10:22:16 浏览:815
情人节快乐美好的祝福送给你 发布:2025-07-13 10:21:08 浏览:552
樱花冷变杯 发布:2025-07-13 10:20:56 浏览:682
情人节成语接龙 发布:2025-07-13 10:10:54 浏览:769
樱花厨具厂家 发布:2025-07-13 10:10:46 浏览:944
高进梅花3 发布:2025-07-13 10:03:40 浏览:699
武功山七夕 发布:2025-07-13 10:03:39 浏览:720
牡丹和芍药有什么区别 发布:2025-07-13 09:57:56 浏览:621
兰花隐缟 发布:2025-07-13 09:53:07 浏览: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