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献祭
① 基督教与天主教有什么不同
基督教与天主教的不同
许多人以为天主教和基督教没有甚么分别,甚至基督教范围内的基督徒也有同样的看法,以为两者之间非常接近,也有许多人以为基督教是从天主教分出来的 新教,这种思想和看法是错误的。他们只注意到马丁路得的改教运动产生了基督教,完全忘记自从耶稣降世一直到使徒时代,基督教便己经存在。天主教是使徒以后 基督教日趋腐化的产物。事实上,在第四世纪罗马王君士坦丁统治之前,在基督教里绝对没有教皇这一种位分。并且在第七世纪的初叶各教会才同意教皇作为教会中 看得见的元首。所以我们纵使按最保守的讲法,在第四世纪初叶以前根本就没有天主教,因为天主教最大的特点是有教皇,基督教乃是早在基督时代便开始存在的了。
基督教和天主教在信仰上是绝对不相同的。宗教是讲究信仰的,不讲信仰的不是宗教。基督教的信仰和天主教的信仰有甚么差别?本文限于篇幅仅列举十点以为参考:
一.教皇
天主教以马太福音第十六章十六至十九节为根据,认为彼得为教会第一任教皇,这是十分牵强而且不成理由的。他们的根据是以耶稣曾对彼得说过这样的 话:“……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盘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耶稣在这里所说的,“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盘石上”的盘石是指彼得本身抑 或是指彼得的信仰——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我们暂且不谈原文的争论。但不论“这盘石”是指彼得本身,或是指彼得所承认的信仰,和教会中有教皇的位 分都是毫不相干的。相反的,耶稣明明教训门徒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有一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你们中间不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 作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太二○:25-28)所以天主教有教皇 的设立是与圣经的明文直接冲突的。
天主教传说彼得在主后四十二年到六十七年这二十五年中在罗马作教皇,这是完全没有圣经或历史根据的,而且在这些年间彼得是否到过罗马 也没有圣经的记载。保罗在主后五十六年左右写信给罗马教会,曾经向二十七位信徒问安,却没有提彼得的名向他问安,倘若当时彼得是在罗马,保罗是没有理由不 问彼得的安;因为彼得在他的书信中称保罗为“亲爱的弟兄保罗”,保罗又曾在罗马写过六封书信给其它各地教会,六封书信没有一封提过彼得的名字。天主教竟认 定彼得是第一任教皇,又擅自定了条例以为教皇必须有人承继。他们认为教会必须有看得见的元首,既然彼得是第一任教皇,就当有继承的人维持他的职位;可是他 们不能在历史上找出第二任教皇的记载。既然世上没有第一位的教皇,当然没有继任的教皇了!所以罗马教记戴他们历代的教皇历史时,从彼得以后到罗马教成立之 间,好些“教皇”都没有史实可记,况且使徒中最后离开世界的是使徒约翰,倘若教皇是应当有人继承的话,使徒约翰理当是最合适的人选了。可是年老的约翰在他 的书信中没有半点吐露他是教皇,只称自己为长老,反而在他所写的启示录中,极力高举耶稣基督为万主之主,万王之王。
二.拜马利亚
天主教敬拜主耶稣也敬拜马利亚,甚至高举马利亚过于神和主耶稣。他们认为马利亚是永远童贞的女子,在生了主耶稣后没有和约瑟过夫妇生活,马利亚 是耶稣的生母,耶稣既是圣子,马利亚便是当然的圣母。人要向耶稣求甚么,应先向马利亚求,通过她的代求,必能蒙应允,如此便把马利亚视为人与耶稣之间的中 保。把马利亚的地位抬高,实际上便是贬低耶稣中保的地位,这种讲法违背圣经的真理。
1. 圣经记载的马利亚是约瑟的妻子,在马太福音第一章明载天使吩咐约瑟把她娶过来作他正式的妻子。在第一章的末了一节如此说:“只是没有和她同房,等他生了儿 子。”小字注明“有古卷作等他生了头胎的儿子。”这一节经文很明显给我们看见约瑟娶过马利亚以后,并没有亲近她,但等她生了耶稣以后才过夫妻生活。
2. 马可福音第六章三节记载耶稣还有许多兄弟姊妹,耶稣本乡的人议论他的时候说:“这不是那木匠么?不是马利亚的儿子、雅各布、约西、犹大、西门的长兄么?他妹 妹们不也是在我们这里么?可见马利亚除了生耶稣之外,又生雅各布、约西、犹大、西门和耶稣的妹妹们,倘若约瑟没有和她亲近,她怎样会再生这些孩子呢?难道约 瑟娶了这个妻子以后,却另外再娶?既有妻子却又另娶,岂不是犯奸淫?另娶之后,如何处置发妻?无法自圆其说。
3. 按圣经的记载马利亚和主耶稣除了在肉身的关系是母子以外,她便和其它的信徒一样只是一个人而已,如使徒行传第一章第十四节记载马利亚和其它一百一十九名信徒一样的向主祷告,马利亚和普通信徒只有一样不同,就是她把身体献上被主使用,让主道成肉身到世上来。
使徒保罗在提摩太前书第二章五节说:“因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注意:“只有一位”, 不能在基督以外另有一位中保,这一点明明违背圣经。倘若马利亚或是其它去世的圣徒能代信徒转达祷告的话,便是说他们也是信徒和主耶稣之间的中保,圣经完全 没有这样的记载证明基督之外另有中保。
三.敬奉偶像
天主教是敬奉偶像的宗教,基督教则是完全拒绝偶像的。照毛劳主教所写的“我的公教信仰”中曾论到每一位天主教徒最少要供奉圣母像和耶稣受苦像。 除了向上述两像敬礼外,还主张信徒要向一些圣徒的像敬礼。他们称对神行的礼是“崇敬之礼”,对圣徒像则是“敬礼之礼”,不是要拜圣人,乃是表示尊敬而已; 因为圣人是天主的朋友,我们理当向他们敬礼。这便和圣经的明训有冲突。十诫的第二诫是这样:“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甚么形象,彷佛上天、下地、和 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又罗马书第一章二十二至二十三节中说“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将不 能朽坏之神的荣耀变为偶像,彷佛必朽坏的人和飞禽走兽昆虫的样式。”天主教对偶像行敬礼,明明违反了圣经的教训,圣经叫我们不可事奉偶像,不可把神的荣耀 变为偶像,基督荣耀的形像不是人心所设想的偶像所能代替的。
天主教解释说他们不认为那些像为偶像,所行的敬礼不过对圣人表示尊敬之意而已,这是取巧的说法,实际上和敬拜偶像是没有分别的。照圣 经的话,我们就算敬拜耶稣的像也不对的,何况敬拜马利亚及其它圣人的像呢?天主教徒常站在教堂内外的圣徒像前念经敬礼,实际上取代了对独一神的敬拜,否认 对像敬礼是“最高的敬礼”是巧辩而已。
四.圣经与遗传
毛劳主教在“我的公教信仰”第一册论到公教和圣经那一章中有两小段的话说“只有圣而公教会从天主获得解释圣经的权力,任何人不可作与圣而公教会 的传解相反的解释。”另一段又说:“圣经中并没有完全包括了为救灵魂而必须的全部真理。”举例来说,天主教徒必须守主日才能得救,但是在全部圣经中从创世 记到启示录找不到一句确定必须善守主日的诫命。
这两小段话可说是天主教对圣经的主要看法,一方面他们认为圣经没有包括整个救恩真理,换句话来说在圣经以外教会仍可以从神另得启示, 指示人如何得救。他们不但不根据圣经并无记载人必须守主日才可以得救,以说明守主日不是得救的条件,反而凭天主教会定规了要守主日才能得救,而断定了“圣 经不是包括救灵魂的必须全部真理”!真是本末倒置,是非颠倒。由此可见天主教把教会的权力放在圣经之上,以为圣经的真理还不够完全,从而擅自定规各种诫 命。
请看圣经如何指出他们的错误来:启示录第二十二章第十八至第十九节说:“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豫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豫言上加添甚 么,神必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甚么,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分。”从启示录的末了给我们看见神的启 示已经完全,人不能再在圣经以外加增甚么启示,教会无权力设立圣经以外的真理,只可以照圣经真理来定规她的原则,指导信徒在信仰上和生活上实行真理。
“并且知道你是从小明白圣经,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提后三:15-17)
注意:提摩太是从小明白圣经,不是作传道才明白圣经的,乃是在他还是一个犹太教徒,没有遇见保罗以前,已经明白圣经。可见早在使徒时代人人可以阅读那些远较新约难明的旧约圣经,任何基督徒可以借着圣灵的教导领悟圣经的话,绝不是只有神父或圣品人才可以明白圣经的。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换句话来说,只有神默示的才是圣经,只有圣经才是神的启示,人不能在圣经以外说他得了神的启示。主耶稣在约翰 福第五章第三十九节说:“你们查考圣经(小字或作应当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可见基督徒是应该查考圣经的。
在旧约,摩西勉励以色列人要殷勤把神的律法教导他们的儿女,无论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带在额上为经文,可见普遍的人当读圣经而明白圣经。
使徒保罗称赞庇哩亚人比帖撒罗尼迦的人好,“因他们甘心领受这道,天天查考圣经。”(徒一七:11)可见照圣经的记载,每一个基督徒应该读圣经。
为甚么天主教说圣经并不包括整个救恩真理?因为他们有许多规条是没有圣经根据的,是受异教影响加上去的,而且教会的权威实际上高过圣经。
五.大小罪与炼狱
天主教把罪分成大罪和小罪,大罪即该死罪,使灵魂死的罪,小罪就是不致于死的罪。“我的公教信仰”第二十章说:“大罪也称为死罪,因它夺去成圣 的恩宠,……亵渎圣神,杀人,纵火,抢劫,奸淫等都是大罪。小罪即可赦免之罪,意即易得赦免的罪。如不忍耐,小过错,不关重要的谎言等。”在“我的公教信 仰”第二十七章又说:“在不大重要的事上犯了罪,便是小罪,或者有时虽在重大的事件上犯罪的人并未想到事情的重大,或未完全同意所犯的罪仍是小罪,如某人 偷了一只钻石戒指,原意以为只是假造膺品,那他所犯的罪便是小罪。”他们认为大罪必须借着圣洗,告解、圣事才得赦免,小罪使人失去神的恩典。人若犯了小 罪,还未做补赎的工夫便死亡,他的灵魂会下到炼狱,要迟一些时才能进天堂。这些教训完全没有圣经的根据。圣经对罪虽有轻重之说,对赦罪之道却没有大小之 别。天主教以无关重要的谎言是属于小罪,但圣经怎样论到谎言的罪呢?圣经说:“惟有胆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杀人的、淫乱的、行邪术的、拜偶像的、和一切 说谎话的,他们的分就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这是第二次的死。”(启二一:8)请注意这里说“一切说谎话的”没有说是紧要的或是不紧要的谎言,显然圣经认为 一切说谎话的都该灭亡的。谎言的罪不是小罪,和其它使人灭亡的罪同样是大罪,主耶稣说:“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义,在大事 上也不义。”(路一六:10)。圣经论到人因罪而灭亡的时候,没有分大小罪的。“罪的工价乃是死。”(罗六:23)又说:“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 耀。”(罗三:23)“亏缺了神的荣耀”包括一切罪。
至于人死先到炼狱,为仍在炼狱之亲友多做功德,可使他们早升天堂,与佛教的念经、做法事来超度死人极为接近,与福音真理背道而驰。
六.神父赦罪
天主教对信徒犯了罪认为当向神父告解,借着神父的宣告才得赦罪。他们主要的根据是在约翰福音第二十章二十二至二十三节耶稣对十二门徒所说的话。 但十二门徒之中没有一个是神父。主耶稣在约翰福音第二十章二十二至二十三节的应许是为着向外传福音用的,却不是说门徒自己有赦罪权,或说信徒当得着他们的 赦免才算得赦罪,使徒行传第八章使徒彼得遇到行邪术的西门,他企图向彼得买按手在人身上而赐下圣灵的恩赐,彼得对他说:“你的银子和你一同灭亡吧,因你想 神的恩赐是可以用钱买的,你在这道上无关无分,因为在神面前,你的心不正。(请注意下面一节)你当懊悔你这罪恶,祈求主……叫你们所说的,没有一样临到我 身上。”请注意西门是在主的道上无关无分的人,却希望彼得求主使他不致于受刑罚咒诅。彼得告诉他,你当懊悔这罪祈求主。彼得要他自己祈求主,不是求彼得的 赦免。此外,在使徒行传第五章,彼得曾使亚拿尼亚和撒非拉在众人面前死亡,保罗在第十三章使以吕马瞎眼,他们运用的都是属灵方面的权柄,不是因为他们有一 个特殊的地位,人家便都得来向他们认罪,乃是他们自己有那种灵性的程度,便按他们的信心运用属灵的权柄。他们照神的旨意咒诅甚么人,甚么人便受咒诅,但现 今的神父并没有彼得保罗的属灵权柄。彼得保罗运用这些权柄的时候,也不是要人向他认罪,乃是行出惩罚性的神迹来。圣经也没有给我们看见信徒要向古圣徒认罪 的例证。使徒约翰在他的书信中说:“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他要信徒向义者耶稣基督认罪。约翰壹书第一章第九节: “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撒该悔改的时候,是向主耶稣认罪还是向使徒认罪?在主十字架旁的强盗并没有向神父告解,更没有从神父得着赦免的凭据,耶稣却应许他当天便可以和他在乐园里了。
七.圣体和弥撒
天主教根据耶稣和门徒最后晚餐所设立的圣餐礼仪所说的话:“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这是我立新约的血,为多人流出。”因此他们认为圣餐的 饼和葡萄汁经过祝福之后,便变成真的耶稣的身体和耶稣的血,而且还有耶稣的人性和神性隐藏在饼和杯里,这就是天主教变质不变形的讲法。并进而推论说,既然 杯和饼经过祝福而成为主耶稣的圣体,饼和杯的任何一部也包括了耶稣基督的灵魂和神性人性的全部。在“我的公教信仰”一书中论及圣体还有以下的话:“念了圣 体经,祭台再没有饼和酒的存在,因为饼酒变成了耶稣的圣体圣血,但是饼酒的形像却还存在,所谓形像便是饼酒的颜色滋味软硬、大小、轻重等,祝福过了的圣 体,就表面与原有的面饼完全一样,口味感觉也和原饼完全一样,但是它己经不是面饼,因为它整个的本质已经变作耶稣的圣体。”又说:
“另外任何一部分面形和任何一滴酒液内都有整个的耶稣存在,面形可以剖分,耶稣的圣体却不可以剖分。原是完整地存在每一个最小的部分中。”另一段又说:
“耶稣既然确实在圣体中,我人该怎样恭敬圣体?”
“我人恭敬圣体当如对天主本身一样的恭敬朝拜。”
“祭台上的圣龛中几时供有圣体,前面使用绣帘掩任,并燃着一盏常明灯,我人在进堂和出堂的时候,常该向圣体曲膝请安,用表朝拜。”又说:
“为要表现我人爱慕耶稣和感恩的挚情,每天可以进堂拜圣体、望弥撒、领圣体。”
所以有些虔诚天主教徒的家中设有耶稣的像,也有“常明灯”;因为有耶稣的圣体在其中,要经常朝拜。由于天主教相信祝福过的酒和饼就是耶 稣圣体本身——真正的耶稣,所以他们经常举行弥撒,把隐藏在酒和饼的耶稣当作祭物再次的献祭给神来为人赎罪,他们每一次这样举行弥撒,就是多一次把主耶稣 重钉在十字架上,所以天主教举行的弥撒和基督教守圣餐有不同的意义。天主教的弥撒是要将耶稣再献给神为人赎罪,使人得赦罪;基督教的圣餐是要记念主在十字 架为我们受苦所付救赎之功,是记念的性质,而天主教乃是朝拜之意。
当逾越节的那一天晚上,主耶稣拿起饼来说:“这是我的身体,你们拿来吃。又说,这是我的血,为多人流出来。”当主耶稣把饼和酒递给门 徒的时候,是否这饼和酒正式变成主耶稣的身体?其实耶稣那时还站在他们面前,饼和酒都没有变作另一个主耶稣的身体和血,天主教就是这样咬文嚼字地按字面强 解了圣经真理。
主耶稣曾说我是葡萄树,他没有真的变成葡萄树。主耶稣说我是门,也没有真的变成门。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一章很明显说明耶稣所祝 福的饼和酒是表明主的死。请看哥林多前书第十一章二十六节:“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来。”并没有说这饼就是主的身体和主的血, 乃是要表明主的死。天主教把充满记念基督的爱和代死意义的仪式,作为信徒敬拜的对象。使人在敬拜独一神以外又敬拜一切代表独一神的东西,就是神所厌恶的偶 像及其同类品。
希伯来书第九章二十五至二十六节——“也不是多次将自己献上,像那大祭司每年带着牛羊的血进入圣所。如果这样,他从创世以来,就必多次受苦了,但如今在这末世显现一次,把自己献为祭,好除掉罪。”注意:这里明明说耶稣不是多次将自己献上,乃是一次献上。
又第十章十至十二节——“我们凭这旨意,靠耶稣基督只一次献上他的身体,就得以成圣……但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神的右边坐下 了。”这里一再的强调主耶稣只一次献上身体,成就了永远赎罪的事。现今我们每逢多得一次赦免,并不是说耶稣又多一次为我们钉在十架上。乃是根据耶稣那一次 为我们在十字架献上自己为祭,赎了我们的罪,那一次的功劳存在到永远,我们是继续的支取他那一次的功荣而得赦免,却不是把耶稣不断的一再拿来献祭,好像天 主教所说饼和酒经过祝福,及念圣体经以后便成为有神性人性全备的耶稣圣体,然后把圣体献祭给神再一次为我们赎罪。这正是希伯来书所说的,是将耶稣重钉十字 架上,明明的羞辱他。
八.功德赦罪
天主教和基督教在教义上和信仰上最大的不同是基督教是因信称义,凭恩典得救;天主教是凭功德赦罪得救。天主教的一切仪式和重要礼仪都一样有功 劳,使信徒可以减轻罪孽而得若干赦免,对他们的得救更有助益而已。在“我的公教信仰”一书中论及圣体和终傅,就是临终圣事第十五面中有一段关于终傅的讲解 如下:
下面的一段经文是附有临终大赦的,经文是:“吁,我天主我今准备甘心领受尔手赐我之任何情形之死亡,及一切烦恼、愁苦及病痛、如尔圣意。”又说:
“人在没有病的时候,告解领圣体后,发爱天主的心情,诵念上面的经文,可得一个全大赦,并有临终大赦的效力。我们该知道,妥善得到一个全大赦,可使死后直升天堂,为此我人该怎样热切辅助病人,为得到这样的神恩呢?又说:
“假如我人把这些浪费的金钱用到弥撒和行哀矜等善功去,那对死者的灵魂会有更大的益处。”
这些都是将功赎罪的方法,是世人自己设想的方法,并不是圣经中凭恩典得救的原则。
又如洗礼,他们称为圣洗,基督教的洗礼是见证现在的我不再是我,已经归入耶稣基督的死,与他同死,同埋葬同复活,天主教的洗礼却是除罪功效的仪式。“我的公教仰”中关于洗礼如此说:
“圣洗是吾主耶稣亲立的圣事,为消灭求进圣教人的原罪本罪,并一切罪罚,使成天主和圣教会的义子,也就得到领别件圣事的名分。”
论到圣洗的效能又说:“圣洗是唯一的赦免原罪的圣事,它赦免我人的罪和本罪,并赦免罪恶所当受的暂罚。”
又如天主教相信念经有赦罪的功效,天主经就是主耶稣教导门徒祷告的祷文,圣母经是马利亚受圣灵感动所称颂主的话。他们以为念圣母经,由 圣母转达他们的祷告而得神的恩典和赦免。他们念经的时候手拿一串念珠,一面念一面算,念珠中有大珠,也有小珠。数小珠的时候便念圣母经,数大珠的时候便念 天主经,每逢念了五十篇圣母经,五遍天主经,便算为一份玫瑰经,他们以为玫瑰经附有许多大赦,如果教徒拿着附大赦的念珠来念玫瑰经,每逢念一次天主经或圣 母经,或是圣三光荣颂,便可以得着三百日大赦。凡是这一类的事天主教都视为十分隆重的仪式,完全是用功德叫人得赦罪的原理。但是圣经告诉我们得救只有一个 方法,就是出于神的恩典。以弗所书第二章八至九节——“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 天主教这一切的仪式是和圣经的明文完全冲突的,虽然天主教也讲信心和恩典,但他们却把信心也看作是行为的一种。圣经却告诉我们得救的信心“不是出于自己, 也不是出于行为”。天主教的恩典是用工价得来的,但是圣经说:“作工的得工价不算恩典,乃是该得的,惟有不作工的,只信称罪人为义的神,他的信就算为 义。”(罗四:4-5)
九.圣体游行
天主教有每年例定的若干日子为“圣体游行”典礼:(1) 在“游行队的前面常用苦像引导。两旁一对蜡烛,有时也张打旗帜等。(2) 除了圣体游行外,通常要捧圣像等。”
“圣体”游行,特指抬耶稣像游行。“在游行中,司铎恭捧着圣体,供在特备的露天的祭台上,供人朝拜。”(我的公教信仰第六册页“苦像”即耶稣受苦像)
事实上天主教除了抬耶稣的“圣体”游行之外,还另有不同的节日“恭捧”其它古圣徒的像游行。而游行的目的是在公众前表现他们所信的,并联合众人的祈祷恳求天父的仁慈。这类事跟拜菩萨的人在菩萨节日抬偶像游行,以宣扬他们所信的偶像之灵验,并求菩萨保佑赐福的用意相同。
十.圣徒神化
中国人民间迷信所拜的神明,不分儒、释、道,多半都是本国历史上的圣人,英雄……被人升格为神,而成为众民敬拜的对象,由于这些由人升格为神的 神明愈来愈多,所以通常拜偶像的人仅特选一二或三数个神明作为特别虔诚膜拜的对象。天主教则把圣经或教会历史中的人物神化,并教导信徒恳求圣徒代祷。“我 的公教信仰”第三册“敬礼圣母和圣人”一章中说:
“……当我们领洗的时候,要取一位圣人的名字作圣名;年中每日都要纪念一位或数位圣人。圣堂中悬挂着圣人们的圣像。此外在弥撒中、祷文和公共祈祷中,常在呼求着圣人们的代祷。
在一切圣像中,我们首先敬重苦像,那是我人得救的象征…… ”
“公教人临终时,手中要捧苦像。这苦像要陪他到坟墓中去。每一个公教家庭,都应该有一尊苦像,供奉在适宜的地方。”
总括来说,天主教的教义和基督教的教义不单不相同,更是相背。天主教的原理和中国人拜菩萨的原理相似。虽然天主教用了圣经的人物和名词,却是民间迷信的原理,所以天主教和基督教是完全两样的宗教。
有人建议天主教和基督教合一,这不是从信仰的立场提出的要求,乃是按属世利益方面或对世界政治影响力方面而提出的主张。从信仰立场来说,基督教和天主教是应当分开的,绝不应当合一。
② 克罗地亚狂想曲的歌词
一位词作“仲弘”以梵卓神话为蓝本,为“克罗地亚狂想曲”填词,填词后的版本由女歌手“歌姬幻夜”翻唱,此后也有多人翻唱过。
翻唱的歌曲依然不失激昂稳重,以吸血鬼为灵感,再一次强调了战火过后的悲惨。
歌词如下:
世纪创,黍或羊,兄弟泪伊甸园外流淌
被放逐,禁忌力量,该隐血脉在大地上延长
月色中,淡淡腥甜香,是谁悄悄唤醒沉睡墓葬
挥去那,灰色蜘蛛网,眼眶深邃诱惑取代迷茫
双翼生,尖锐獠牙长,叫嚣生命对鲜血的渴望
夜幕下,在那圣殿堂,这到底会是怎样的猎场
你是谁(我是谁),在中央(在歌唱),
繁复袖扣酒杯后闪亮
银面具(王子裳),黑瞳孔(骑士装),
遮蔽脸庞阻不了目光
我为上帝驰骋疆场 凯旋却面对
爱人永远沉睡的真相
今晚又是银月照耀 你我之间
早已失去了前尘念想
唱吧歌声嘹亮,尽情展露,纵情享乐又何妨
舞吧脚步轻快,身体缠绕,裙下之臣的放荡
战死的谣言让人绝望,刺伤了我纯洁的新娘
殉情的鲜血滋润土壤,百年玫瑰的清香
究竟是上帝放弃了梵卓,还是我背叛了自己的信仰
何必忠诚 何必浴血 何必执着 敬畏神像
只因你的 灵魂早已 堕入地狱 不能不会
静谧安详 在那天堂 在那天堂 静谧安详
手中长剑突破神像的心脏
饮下那鲜红液体 从此远走他乡
没救赎希望 没欢乐光亮
有的是同蝙蝠 一起幽暗飞翔
我畏惧(是阳光),你畏惧(是信仰),
黑夜中遮蔽了彼此张狂
我有的(是力量),你有的(是悲伤),
撒旦赐予了淫欲的温床
琥珀色,你唇面酒香,
炽热手掌抚上我冰冷胸膛
炉火旺,你衣襟散放,
丢开顾及卸下无用的伪装
不要虚伪的情诗十四行,
不留意手指停在D大调第几章
任火焰高炙钢琴重响,
月色再次滑过静谧走廊
早已烙印心头的熟悉脸庞,
再次拥入怀中的满胀
不再畏惧 不再忧伤 永生中的
寂寞芜荒 即使白昼 沐浴日光
被束缚在 十字架上
等待火刑 惊惧恐慌
我的血(在沸腾),你的血(不肮脏),
干渴的喉咙要得到滋养
温暖的(腥甜浆),芬芳的(诱惑香),
勾引我夺 取你最后知良
闭上眼睛,遮住精光,不说如果会是怎样,
假设的故事注定不会怎样
夺走权杖,拒绝死亡,不管前路到底何方,
前路不过是你我一起闯
百年沉睡,唤醒心脏,有你地方,有我地方,地狱纵情仿若在天堂
相爱堕落,这样罪名,不需要所谓神的原谅,你注定是我唯一独享
今晚夜空璀璨的星光,到底是谁对谁的补偿,召回过去,抛弃现在[3] ,和我一起,肆意生命,创造那不朽乐章,
壁炉中(黑猫藏),时间过(很匆忙),
约翰福音在灰尘中隐藏
旧城堡(映夕阳),旧城墙(又昏黄),
禁锢你灵魂永在我身旁
你的美丽,血脉喷张,让我迷恋让我疯狂,
混着鲜血的执念与芬芳
我的狂想,抛弃悲伤,带你自由带你飞翔,
十字穿不透坚韧的翅膀
我要你,奉献出,生命里,的珍藏,
最后的快乐与辉煌
再一次,沉溺在,我怀中,一同享,
统治永生的狂妄
③ 找一篇关于吸血鬼和玫瑰花仙的耽美漫画
耽美漫画推荐
《最后的吸血鬼》医生说外面的世界很危险,被下令不淮踏出家门一步的多政,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鼓起勇气踏出家门,才发现了他其实跟别人不一样…
④ 霍雨浩体内那个灵魂力
八十九级控制强攻双系本体极致之冰雪双武魂战魂斗罗
第一武魂—灵眸(二次觉醒为命运之眼白银级,进击封号斗罗可冲击黄金级。)
魂环 来源 魂技名称 品级 魂技 效果
第一魂环 天梦冰蚕
精神探测
耀眼黄金色,由于过于突出,被主动遮掩成十年魂环的莹白色。
探索范围为直径一公里,命运之眼加持可更强。
范围随修为增长而扩大,可以专注于一点,拥有细微的分析能力
精神共享
共享人数随修为增长而增加 使别人可以共享他的精神探测并且通过精神沟通心意
精神干扰 对目标产生干扰作用。 精神力低于他的人无法锁定其位置来攻击
灵魂冲击 对敌人造成精神伤害,与唐门绝学紫极魔瞳叠加威力加倍 伤害其精神之海,以致七窍流血,严重者直接被爆头。精神力强者也可造成短暂的晕眩、呆滞
第二魂环 冰蚕 模拟
黑(原为紫,由天梦冰蚕的力量提升年限,原为千年)
以它自身或他的施展对象为根本模拟成各种形态 可以起到隐身的作用,也可以混淆别人视听。堪称侦查之神技
第三魂环
紫灵狈 群体虚弱 黑万年 群体虚弱 使受攻击者速度能力等下降
第四魂环
银月狼王
精神混乱
黑万年
精神混乱
(单体技能)
精神力不到使用者的三分之一,那么,立刻就会处于混乱之中,如果被命中者的精神力超过霍雨浩的三分之一,那么,就会承受自身精神力瞬间燃烧所带来的精神攻击。
第五魂环 银英兽
精神复刻
黑万年 拓印别人的魂技 这个魂技能够在对手施展能力的一瞬间,将对手的魂技拓印过来,储存在自己身体里。施展拓印魂技的时候,只受到自身修为限制,魂技的威力却是能够百分之百的施展出来。限制是拓印只能同时存在一次,必须释放出来才能施展下一次拓印,而且每天拓印次数也是有限的,不会少于三次。
第六魂环
王秋儿
(三眼金猊帝皇瑞兽献祭)
灵魂爆震
玫瑰金(相当于十万年)
灵魂爆震 让对手灵魂持续震荡
灵魂剥夺
剥夺对手灵魂 使对手灵魂无法与武魂联系、无法调动魂力,从而使其无法施展魂技
免疫精神攻击 一天只能用3次免疫所有精神攻击
第七魂环
邪眼暴君
武魂真身——
修罗之瞳
红
十万年
武魂真身 施展灵眸真身——修罗之瞳
【精神探测、共享,两个魂技一起施展可以持续近半个时辰】
以上第一魂环的魂技随着实力增长威力也会加强。
第二魂环模拟(通过精神波动,能够扭曲空间,以我自身为根本模拟成各种形态)
【模拟成高阶魂兽时,会释放其气势】,
范围不能超过直径五米大小,附加能力,可以随意的改变魂环颜色,但无攻击能力)
第二武魂—冰碧帝皇蝎
——极致之冰
魂环
来源
品级
魂技
效果
第一魂环 冰碧帝皇蝎(武魂,魂灵) 红(带四道金纹)四十万年 冰帝之螯 使双手和前臂变得极其坚硬,上面的钻石水晶有强大的折射能力,本身可作为一种武器
冰皇护体 身体表面覆盖一层冰晶进行防御
第二魂环 冰天雪女(魂灵)
橙金
七十万年
帝寒天,冰雪寒天舞(雪帝三绝之一) 领域技能,可以与永冻之域合为雪舞极冰域
第三魂环 帝掌 大寒无雪(雪帝三绝之一)
第四魂环 帝剑 冰极无双(雪帝三绝之一) 极其锋锐,附带极致之冰气息
第五魂环 冰雪二帝之骄傲 冰雪二帝能力组合魂技,将冰雪二帝的威能集于一掌之中,威力极大
第六魂环
八角玄冰草(魂灵)
红
十万年
极致冰增幅
能够提升极致之冰的属性
第七魂环 武魂真身
冰碧帝皇蝎真身
第八魂环 冰熊王(小白)(魂灵)
红(带三道金纹)
三十万年
冰熊王暴风雪
冰熊王暴风雪能融入雪舞极冰域之中,在魂灵增幅下组成强大组合魂技。
第三武魂—亡灵法师
(“手握日月摘星辰,世间无我这般人”,是《神印王座》中亡灵天灾伊莱克斯的名言,经众多书迷呼吁以及唐家三少本人亲自肯定,伊莱克斯在斗Ⅱ中出现成为霍雨浩的第三武魂。)
魂环品质:灰色(由于武魂特殊性,不能附加魂兽魂环,但伊莱克斯在离去前通过燃烧神识使其自身真正成为第三武魂,该武魂先天自带一个灰色魂环,品质未知。)
魂技:亡灵魔法
注:为了挽救霍雨浩等的性命,伊莱克斯神识已经燃灵而死(待雨浩成神有复活机会)。
魂骨
1.冰碧帝皇蝎躯干骨:强大的四十万年至极冰属性。
附带技能——
永冻之域:(领域类魂技,可使身体周围急速冷冻)
冰皇之怒:是冰碧帝皇蝎赋予霍雨浩的,包括魂环技在内的四个技能中攻击力最强的一个,超强的冰冻能力伴随着巨大的推力释放。
2.冰碧蝎左臂骨:此魂骨乃万年冰碧蝎出产。
附带技能 ——冰爆术:类似尸爆的技能,被爆者的实力越强爆炸威力也就越大。但也要满足其的身体被完全冻住,体内充满了冰。如果用左臂接触到它,将冰爆术的力量注入道它的身体,那么威力会更大。在冰爆术的引动下,它自身的能量就会与体冇内的冰产生一些特殊的反应,在控制之下随时都可以引爆。目标原本的实力越大,爆炸起来的威力也就越是恐怖)此技能只有天赋得天独厚的冰碧蝎才能拥有,连冰帝自己都没有。
3.暗金恐爪右掌骨:此魂骨出产于两千年左右的暗金恐爪熊,乃外附魂骨。
本应该萧萧吸收可是萧萧那时承受不住,最终被雨浩用冰帝之螯和生灵刻刀的力量压制并吸收,已进化至万年魂兽全力一击的威力。
附带技能——暗金恐爪:此技能是暗金恐爪熊的最强一击,由右掌发出,可弹出五根利爪,分为普通模式和魂技攻击模式;霍雨浩在没获得鬼雕神刀之前一直在用暗金恐爪制作魂导器,十分强悍。
4.三生狼猿左腿骨:此魂骨为一组三个,出产于三只万年狼猿(霍雨浩、王冬儿和王秋儿一人一个),通体散发着紫黑色,继承了那三只狼猿的空间属性。
附带技能——瞬间移动:此技能可在必要时发动,向任意一个方向瞬移50米。特别技能:在100米以内,与另外两个三生狼猿左腿骨的持有者(王冬儿和王秋儿)交换位置。
5.八角玄冰草右腿骨:十万年植物系仙草,自愿成为魂灵而来,可以吸收天地元气,反哺霍雨浩。
附带技能——
八角冰原凝:能够提升极致之冰的凝聚速度和层度
八角万向刺:能够令以霍雨浩为中心在一定范围内能产生冰刺,属于范围型攻击魂技,并曾经在其他魂技增幅下范围达到千米
6.帝皇瑞兽、三眼金猊命运头骨:王秋儿(瑞兽三眼金猊)祭献,十万年精神系魂骨。
附带技能——
命运之殇:被命运之殇命中,一切非魂力的防御都将失去效果。自身将变得极其脆弱
命运裁决:掌控命运的力量,将厄运降临在对手头上,同时能够带来精神免疫效果。(一天三次)
魂灵
1.冰天雪女魂灵 七十万年
霍雨浩由于吸收万载寒冰玉髓床,引燃雪丹。亡灵天灾伊莱克斯为解决危机点燃了自己的神识碎片,在重新封印雪丹中强行霍雨浩、雪帝以及自身留下的一丝神识溶为一体。借助雪帝那雪丹之中残留着的当初胚胎生命力,重新将它幻化成了一种特殊的生命体。没有实体,但并不会消失的生命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算是雪帝灵识与她自身能量的结合,再加上霍雨浩的血液形成的。伊莱克斯取名魂灵。(后天梦冰蚕亦成为魂灵)
魂灵本身的力量就算再庞大,也会不断的消耗。而她自身是不能进行恢复的。必须要依附于霍雨浩通过霍雨浩来恢复她自身的力量,甚至是不断开启更强的力量出现。
2.天梦冰蚕魂灵 一百万年
由于天梦冰蚕醒后,为了尽快帮助霍雨浩,变为魂灵。成为霍雨浩的戒指(天梦之戒),后因霍雨浩的精神力加强而消失,为霍雨浩多了一个技能:生命反射之盾(可以适当反弹攻击的盾牌)。
3.八角玄冰草魂灵 十万年
由于霍雨浩在冰火两仪眼里,展示雪帝魂灵,雪帝被冰泉唤醒之后说过跟霍雨浩会永生,所以八角玄冰草,自愿成为霍雨浩魂灵,赋予他两个十万年魂环,一个十万年右腿骨。
4.冰碧帝皇蝎魂灵 四十万年
由于冰碧帝皇蝎大限已到,决定孤独一掷成为霍雨浩智慧魂环,已化为人形。通过吸收万载玄冰髓,可远离霍雨浩一段时间,不依托霍雨浩也有一定的战斗力。
5.冰原熊王 三十万年(魂环带三道金纹证明已经突破,只是因为魂核被雷劫打碎无法继续存活继而化作霍雨浩魂灵。)
为冰原熊王小白所化为。在极北之地时,由雪帝召唤出来。小时候曾被雪帝救过,一直乖乖听雪帝的话,称其为妈妈,进而称霍雨浩为外公。由于也快到大限,就听从了雪帝,成为霍雨浩魂灵,但霍雨浩没有第一时间吸收,而是带着小白参加了营救唐雅等任务,期间一直住在亡灵半位面里。但在其中也遭到了雷劫,危在旦夕,于是被霍雨浩吸收为魂灵,但其尸体却在亡灵半位面里成为了一个僵尸,也可被小白控制。
特殊能力
1.命运!灵魂
命运!灵魂,作为他最强大的精神攻击,实际上已经能够威胁到封号斗罗级别的强者,在浩冬之力的增幅下能对超级斗罗产生威胁。在发动这一击时,命运之眼会将灵魂冲击提升到一个极其可怕的程度,会瞬间抽空他第二识海内的全部精神力,并且还要借用天梦冰蚕的精神力才能完成这一击。一天之中,他最多也只能使用一次(经过领悟瀚海无涯后,一天可多次使用且不透支精神力)。
2.君临天下
君临天下为能力为穆老所授,将精神力融入到攻击力中。一旦被使用君临天下者打败后,不但会被君临天下独有的精神力在体内肆虐,破坏。而且以后再面对使用君临天下者后,会感觉一种无力感,现已被光之女神代
3.光之女神
君临天下的升华,使精神与魂力融合,将一切集中于爱恋之中,极致于爱幻化成神。精神化焰,有形无质。
4.白银级本体第二次武魂觉醒+光之女神
技能最巧妙的结合,将君临天下又一次升华,再于有形无质、一切集中于爱恋中的光之女神结合。
5.浩冬三绝【唐舞桐恢复以前,王冬儿昏睡之前可以用】
一拳,一掌,一剑,拳名:思冬拳,掌名:浩冬掌,剑名:念冬剑,副作用极大!【俗称精神分裂症】
6.生灵守望之刃
只要霍雨浩大脑(精神之海)不死,生灵守护之刃就会用生命力使霍雨浩康复(无论多重的创伤)[1]
7.龙雩集舞刀法
融念冰成神前所在仰光大陆的最顶级雕工刀法,又经融念冰成神之后的改良,蕴含着无数玄奥、神妙的天地大道,念冰送给雨浩的一份礼物(且除雨浩外,别人不能学会)。
⑤ 天主教和新教有什么区别
新教指基督教
天主教与基督教的区别在于:在世界范围内,天主教、东正教、新教被统称为基督教,都以“圣经”为经典。天主教以自己的“普世性”,自称公教,信徒称其所信之神为“天主”。天主教以梵蒂冈教廷为自己的组织中心,以教皇为最高领导,实行“圣统制”和“教阶制”。天主教的《圣经》有73卷,其中《旧约》46卷,《新约》27卷。天主教堂中一般有圣母、耶稣、圣徒等塑像。天主教教职人员均为男性。主教、神甫、修士、修女,必须独身。天主教不主张信徒离婚。天主教主要节日有复活节、圣诞节、圣神降临节、圣母升天节等四大瞻礼。教徒在天主教节日和星期日到教堂望弥撒。 在中国,基督教则专指“新教”,又称为“福音教”或“耶稣教”。基督教不接受教皇的领导权,没有自己的权力中心,废除了天主教的教阶制,认为教徒无需神职人员即可与神直接交通。基督教《圣经》只有66卷,《旧约》中有7卷未收入。基督教堂中一般没有塑像,只挂一个十字架。基督教的教职人员是主教、牧师、长老、传道员。有男性,也有女性,可以结婚,基督教不主张信徒离婚。基督教主要节日有复活节和圣诞节。基督教节日和星期日信徒到教堂做礼拜。
基督教与天主教的不同
(作者:陈终道牧师)
许多人以为天主教和基督教没有甚么分别,甚至基督教范围内的基督徒也有同样的看法,以为两者之间非常接近,也有许多人以为基督教是从天主教分出来的 新教,这种思想和看法是错误的。他们只注意到马丁路得的改教运动产生了基督教,完全忘记自从耶稣降世一直到使徒时代,基督教便己经存在。天主教是使徒以后 基督教日趋腐化的产物。事实上,在第四世纪罗马王君士坦丁统治之前,在基督教里绝对没有教皇这一种位分。并且在第七世纪的初叶各教会才同意教皇作为教会中 看得见的元首。所以我们纵使按最保守的讲法,在第四世纪初叶以前根本就没有天主教,因为天主教最大的特点是有教皇,基督教乃是早在基督时代便开始存在的了。
基督教和天主教在信仰上是绝对不相同的。宗教是讲究信仰的,不讲信仰的不是宗教。基督教的信仰和天主教的信仰有甚么差别?本文限于篇幅仅列举十点以为参考:
一.教皇
天主教以马太福音第十六章十六至十九节为根据,认为彼得为教会第一任教皇,这是十分牵强而且不成理由的。他们的根据是以耶稣曾对彼得说过这样的 话:“……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盘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耶稣在这里所说的,“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盘石上”的盘石是指彼得本身抑 或是指彼得的信仰——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我们暂且不谈原文的争论。但不论“这盘石”是指彼得本身,或是指彼得所承认的信仰,和教会中有教皇的位 分都是毫不相干的。相反的,耶稣明明教训门徒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有一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你们中间不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 作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太二○:25-28)所以天主教有教皇 的设立是与圣经的明文直接冲突的。
天主教传说彼得在主后四十二年到六十七年这二十五年中在罗马作教皇,这是完全没有圣经或历史根据的,而且在这些年间彼得是否到过罗马 也没有圣经的记载。保罗在主后五十六年左右写信给罗马教会,曾经向二十七位信徒问安,却没有提彼得的名向他问安,倘若当时彼得是在罗马,保罗是没有理由不 问彼得的安;因为彼得在他的书信中称保罗为“亲爱的弟兄保罗”,保罗又曾在罗马写过六封书信给其它各地教会,六封书信没有一封提过彼得的名字。天主教竟认 定彼得是第一任教皇,又擅自定了条例以为教皇必须有人承继。他们认为教会必须有看得见的元首,既然彼得是第一任教皇,就当有继承的人维持他的职位;可是他 们不能在历史上找出第二任教皇的记载。既然世上没有第一位的教皇,当然没有继任的教皇了!所以罗马教记戴他们历代的教皇历史时,从彼得以后到罗马教成立之 间,好些“教皇”都没有史实可记,况且使徒中最后离开世界的是使徒约翰,倘若教皇是应当有人继承的话,使徒约翰理当是最合适的人选了。可是年老的约翰在他 的书信中没有半点吐露他是教皇,只称自己为长老,反而在他所写的启示录中,极力高举耶稣基督为万主之主,万王之王。
二.拜马利亚
天主教敬拜主耶稣也敬拜马利亚,甚至高举马利亚过于神和主耶稣。他们认为马利亚是永远童贞的女子,在生了主耶稣后没有和约瑟过夫妇生活,马利亚 是耶稣的生母,耶稣既是圣子,马利亚便是当然的圣母。人要向耶稣求甚么,应先向马利亚求,通过她的代求,必能蒙应允,如此便把马利亚视为人与耶稣之间的中 保。把马利亚的地位抬高,实际上便是贬低耶稣中保的地位,这种讲法违背圣经的真理。
1. 圣经记载的马利亚是约瑟的妻子,在马太福音第一章明载天使吩咐约瑟把她娶过来作他正式的妻子。在第一章的末了一节如此说:“只是没有和她同房,等他生了儿 子。”小字注明“有古卷作等他生了头胎的儿子。”这一节经文很明显给我们看见约瑟娶过马利亚以后,并没有亲近她,但等她生了耶稣以后才过夫妻生活。
2. 马可福音第六章三节记载耶稣还有许多兄弟姊妹,耶稣本乡的人议论他的时候说:“这不是那木匠么?不是马利亚的儿子、雅各布、约西、犹大、西门的长兄么?他妹 妹们不也是在我们这里么?可见马利亚除了生耶稣之外,又生雅各布、约西、犹大、西门和耶稣的妹妹们,倘若约瑟没有和她亲近,她怎样会再生这些孩子呢?难道约 瑟娶了这个妻子以后,却另外再娶?既有妻子却又另娶,岂不是犯奸淫?另娶之后,如何处置发妻?无法自圆其说。
3. 按圣经的记载马利亚和主耶稣除了在肉身的关系是母子以外,她便和其它的信徒一样只是一个人而已,如使徒行传第一章第十四节记载马利亚和其它一百一十九名信徒一样的向主祷告,马利亚和普通信徒只有一样不同,就是她把身体献上被主使用,让主道成肉身到世上来。
使徒保罗在提摩太前书第二章五节说:“因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注意:“只有一位”, 不能在基督以外另有一位中保,这一点明明违背圣经。倘若马利亚或是其它去世的圣徒能代信徒转达祷告的话,便是说他们也是信徒和主耶稣之间的中保,圣经完全 没有这样的记载证明基督之外另有中保。
三.敬奉偶像
天主教是敬奉偶像的宗教,基督教则是完全拒绝偶像的。照毛劳主教所写的“我的公教信仰”中曾论到每一位天主教徒最少要供奉圣母像和耶稣受苦像。 除了向上述两像敬礼外,还主张信徒要向一些圣徒的像敬礼。他们称对神行的礼是“崇敬之礼”,对圣徒像则是“敬礼之礼”,不是要拜圣人,乃是表示尊敬而已; 因为圣人是天主的朋友,我们理当向他们敬礼。这便和圣经的明训有冲突。十诫的第二诫是这样:“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甚么形象,彷佛上天、下地、和 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又罗马书第一章二十二至二十三节中说“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将不 能朽坏之神的荣耀变为偶像,彷佛必朽坏的人和飞禽走兽昆虫的样式。”天主教对偶像行敬礼,明明违反了圣经的教训,圣经叫我们不可事奉偶像,不可把神的荣耀 变为偶像,基督荣耀的形像不是人心所设想的偶像所能代替的。
天主教解释说他们不认为那些像为偶像,所行的敬礼不过对圣人表示尊敬之意而已,这是取巧的说法,实际上和敬拜偶像是没有分别的。照圣 经的话,我们就算敬拜耶稣的像也不对的,何况敬拜马利亚及其它圣人的像呢?天主教徒常站在教堂内外的圣徒像前念经敬礼,实际上取代了对独一神的敬拜,否认 对像敬礼是“最高的敬礼”是巧辩而已。
四.圣经与遗传
毛劳主教在“我的公教信仰”第一册论到公教和圣经那一章中有两小段的话说“只有圣而公教会从天主获得解释圣经的权力,任何人不可作与圣而公教会 的传解相反的解释。”另一段又说:“圣经中并没有完全包括了为救灵魂而必须的全部真理。”举例来说,天主教徒必须守主日才能得救,但是在全部圣经中从创世 记到启示录找不到一句确定必须善守主日的诫命。
这两小段话可说是天主教对圣经的主要看法,一方面他们认为圣经没有包括整个救恩真理,换句话来说在圣经以外教会仍可以从神另得启示, 指示人如何得救。他们不但不根据圣经并无记载人必须守主日才可以得救,以说明守主日不是得救的条件,反而凭天主教会定规了要守主日才能得救,而断定了“圣 经不是包括救灵魂的必须全部真理”!真是本末倒置,是非颠倒。由此可见天主教把教会的权力放在圣经之上,以为圣经的真理还不够完全,从而擅自定规各种诫 命。
请看圣经如何指出他们的错误来:启示录第二十二章第十八至第十九节说:“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豫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豫言上加添甚 么,神必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甚么,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分。”从启示录的末了给我们看见神的启 示已经完全,人不能再在圣经以外加增甚么启示,教会无权力设立圣经以外的真理,只可以照圣经真理来定规她的原则,指导信徒在信仰上和生活上实行真理。
“并且知道你是从小明白圣经,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提后三:15-17)
注意:提摩太是从小明白圣经,不是作传道才明白圣经的,乃是在他还是一个犹太教徒,没有遇见保罗以前,已经明白圣经。可见早在使徒时代人人可以阅读那些远较新约难明的旧约圣经,任何基督徒可以借着圣灵的教导领悟圣经的话,绝不是只有神父或圣品人才可以明白圣经的。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换句话来说,只有神默示的才是圣经,只有圣经才是神的启示,人不能在圣经以外说他得了神的启示。主耶稣在约翰 福第五章第三十九节说:“你们查考圣经(小字或作应当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可见基督徒是应该查考圣经的。
在旧约,摩西勉励以色列人要殷勤把神的律法教导他们的儿女,无论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带在额上为经文,可见普遍的人当读圣经而明白圣经。
使徒保罗称赞庇哩亚人比帖撒罗尼迦的人好,“因他们甘心领受这道,天天查考圣经。”(徒一七:11)可见照圣经的记载,每一个基督徒应该读圣经。
为甚么天主教说圣经并不包括整个救恩真理?因为他们有许多规条是没有圣经根据的,是受异教影响加上去的,而且教会的权威实际上高过圣经。
五.大小罪与炼狱
天主教把罪分成大罪和小罪,大罪即该死罪,使灵魂死的罪,小罪就是不致于死的罪。“我的公教信仰”第二十章说:“大罪也称为死罪,因它夺去成圣 的恩宠,……亵渎圣神,杀人,纵火,抢劫,奸淫等都是大罪。小罪即可赦免之罪,意即易得赦免的罪。如不忍耐,小过错,不关重要的谎言等。”在“我的公教信 仰”第二十七章又说:“在不大重要的事上犯了罪,便是小罪,或者有时虽在重大的事件上犯罪的人并未想到事情的重大,或未完全同意所犯的罪仍是小罪,如某人 偷了一只钻石戒指,原意以为只是假造膺品,那他所犯的罪便是小罪。”他们认为大罪必须借着圣洗,告解、圣事才得赦免,小罪使人失去神的恩典。人若犯了小 罪,还未做补赎的工夫便死亡,他的灵魂会下到炼狱,要迟一些时才能进天堂。这些教训完全没有圣经的根据。圣经对罪虽有轻重之说,对赦罪之道却没有大小之 别。天主教以无关重要的谎言是属于小罪,但圣经怎样论到谎言的罪呢?圣经说:“惟有胆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杀人的、淫乱的、行邪术的、拜偶像的、和一切 说谎话的,他们的分就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这是第二次的死。”(启二一:8)请注意这里说“一切说谎话的”没有说是紧要的或是不紧要的谎言,显然圣经认为 一切说谎话的都该灭亡的。谎言的罪不是小罪,和其它使人灭亡的罪同样是大罪,主耶稣说:“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义,在大事 上也不义。”(路一六:10)。圣经论到人因罪而灭亡的时候,没有分大小罪的。“罪的工价乃是死。”(罗六:23)又说:“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 耀。”(罗三:23)“亏缺了神的荣耀”包括一切罪。
至于人死先到炼狱,为仍在炼狱之亲友多做功德,可使他们早升天堂,与佛教的念经、做法事来超度死人极为接近,与福音真理背道而驰。
六.神父赦罪
天主教对信徒犯了罪认为当向神父告解,借着神父的宣告才得赦罪。他们主要的根据是在约翰福音第二十章二十二至二十三节耶稣对十二门徒所说的话。 但十二门徒之中没有一个是神父。主耶稣在约翰福音第二十章二十二至二十三节的应许是为着向外传福音用的,却不是说门徒自己有赦罪权,或说信徒当得着他们的 赦免才算得赦罪,使徒行传第八章使徒彼得遇到行邪术的西门,他企图向彼得买按手在人身上而赐下圣灵的恩赐,彼得对他说:“你的银子和你一同灭亡吧,因你想 神的恩赐是可以用钱买的,你在这道上无关无分,因为在神面前,你的心不正。(请注意下面一节)你当懊悔你这罪恶,祈求主……叫你们所说的,没有一样临到我 身上。”请注意西门是在主的道上无关无分的人,却希望彼得求主使他不致于受刑罚咒诅。彼得告诉他,你当懊悔这罪祈求主。彼得要他自己祈求主,不是求彼得的 赦免。此外,在使徒行传第五章,彼得曾使亚拿尼亚和撒非拉在众人面前死亡,保罗在第十三章使以吕马瞎眼,他们运用的都是属灵方面的权柄,不是因为他们有一 个特殊的地位,人家便都得来向他们认罪,乃是他们自己有那种灵性的程度,便按他们的信心运用属灵的权柄。他们照神的旨意咒诅甚么人,甚么人便受咒诅,但现 今的神父并没有彼得保罗的属灵权柄。彼得保罗运用这些权柄的时候,也不是要人向他认罪,乃是行出惩罚性的神迹来。圣经也没有给我们看见信徒要向古圣徒认罪 的例证。使徒约翰在他的书信中说:“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他要信徒向义者耶稣基督认罪。约翰壹书第一章第九节: “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撒该悔改的时候,是向主耶稣认罪还是向使徒认罪?在主十字架旁的强盗并没有向神父告解,更没有从神父得着赦免的凭据,耶稣却应许他当天便可以和他在乐园里了。
七.圣体和弥撒
天主教根据耶稣和门徒最后晚餐所设立的圣餐礼仪所说的话:“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这是我立新约的血,为多人流出。”因此他们认为圣餐的 饼和葡萄汁经过祝福之后,便变成真的耶稣的身体和耶稣的血,而且还有耶稣的人性和神性隐藏在饼和杯里,这就是天主教变质不变形的讲法。并进而推论说,既然 杯和饼经过祝福而成为主耶稣的圣体,饼和杯的任何一部也包括了耶稣基督的灵魂和神性人性的全部。在“我的公教信仰”一书中论及圣体还有以下的话:“念了圣 体经,祭台再没有饼和酒的存在,因为饼酒变成了耶稣的圣体圣血,但是饼酒的形像却还存在,所谓形像便是饼酒的颜色滋味软硬、大小、轻重等,祝福过了的圣 体,就表面与原有的面饼完全一样,口味感觉也和原饼完全一样,但是它己经不是面饼,因为它整个的本质已经变作耶稣的圣体。”又说:
“另外任何一部分面形和任何一滴酒液内都有整个的耶稣存在,面形可以剖分,耶稣的圣体却不可以剖分。原是完整地存在每一个最小的部分中。”另一段又说:
“耶稣既然确实在圣体中,我人该怎样恭敬圣体?”
“我人恭敬圣体当如对天主本身一样的恭敬朝拜。”
“祭台上的圣龛中几时供有圣体,前面使用绣帘掩任,并燃着一盏常明灯,我人在进堂和出堂的时候,常该向圣体曲膝请安,用表朝拜。”又说:
“为要表现我人爱慕耶稣和感恩的挚情,每天可以进堂拜圣体、望弥撒、领圣体。”
所以有些虔诚天主教徒的家中设有耶稣的像,也有“常明灯”;因为有耶稣的圣体在其中,要经常朝拜。由于天主教相信祝福过的酒和饼就是耶 稣圣体本身——真正的耶稣,所以他们经常举行弥撒,把隐藏在酒和饼的耶稣当作祭物再次的献祭给神来为人赎罪,他们每一次这样举行弥撒,就是多一次把主耶稣 重钉在十字架上,所以天主教举行的弥撒和基督教守圣餐有不同的意义。天主教的弥撒是要将耶稣再献给神为人赎罪,使人得赦罪;基督教的圣餐是要记念主在十字 架为我们受苦所付救赎之功,是记念的性质,而天主教乃是朝拜之意。
当逾越节的那一天晚上,主耶稣拿起饼来说:“这是我的身体,你们拿来吃。又说,这是我的血,为多人流出来。”当主耶稣把饼和酒递给门 徒的时候,是否这饼和酒正式变成主耶稣的身体?其实耶稣那时还站在他们面前,饼和酒都没有变作另一个主耶稣的身体和血,天主教就是这样咬文嚼字地按字面强 解了圣经真理。
主耶稣曾说我是葡萄树,他没有真的变成葡萄树。主耶稣说我是门,也没有真的变成门。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一章很明显说明耶稣所祝 福的饼和酒是表明主的死。请看哥林多前书第十一章二十六节:“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来。”并没有说这饼就是主的身体和主的血, 乃是要表明主的死。天主教把充满记念基督的爱和代死意义的仪式,作为信徒敬拜的对象。使人在敬拜独一神以外又敬拜一切代表独一神的东西,就是神所厌恶的偶 像及其同类品。
希伯来书第九章二十五至二十六节——“也不是多次将自己献上,像那大祭司每年带着牛羊的血进入圣所。如果这样,他从创世以来,就必多次受苦了,但如今在这末世显现一次,把自己献为祭,好除掉罪。”注意:这里明明说耶稣不是多次将自己献上,乃是一次献上。
又第十章十至十二节——“我们凭这旨意,靠耶稣基督只一次献上他的身体,就得以成圣……但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神的右边坐下 了。”这里一再的强调主耶稣只一次献上身体,成就了永远赎罪的事。现今我们每逢多得一次赦免,并不是说耶稣又多一次为我们钉在十架上。乃是根据耶稣那一次 为我们在十字架献上自己为祭,赎了我们的罪,那一次的功劳存在到永远,我们是继续的支取他那一次的功荣而得赦免,却不是把耶稣不断的一再拿来献祭,好像天 主教所说饼和酒经过祝福,及念圣体经以后便成为有神性人性全备的耶稣圣体,然后把圣体献祭给神再一次为我们赎罪。这正是希伯来书所说的,是将耶稣重钉十字 架上,明明的羞辱他。
八.功德赦罪
天主教和基督教在教义上和信仰上最大的不同是基督教是因信称义,凭恩典得救;天主教是凭功德赦罪得救。天主教的一切仪式和重要礼仪都一样有功 劳,使信徒可以减轻罪孽而得若干赦免,对他们的得救更有助益而已。在“我的公教信仰”一书中论及圣体和终傅,就是临终圣事第十五面中有一段关于终傅的讲解 如下:
下面的一段经文是附有临终大赦的,经文是:“吁,我天主我今准备甘心领受尔手赐我之任何情形之死亡,及一切烦恼、愁苦及病痛、如尔圣意。”又说:
“人在没有病的时候,告解领圣体后,发爱天主的心情,诵念上面的经文,可得一个全大赦,并有临终大赦的效力。我们该知道,妥善得到一个全大赦,可使死后直升天堂,为此我人该怎样热切辅助病人,为得到这样的神恩呢?又说:
“假如我人把这些浪费的金钱用到弥撒和行哀矜等善功去,那对死者的灵魂会有更大的益处。”
这些都是将功赎罪的方法,是世人自己设想的方法,并不是圣经中凭恩典得救的原则。
又如洗礼,他们称为圣洗,基督教的洗礼是见证现在的我不再是我,已经归入耶稣基督的死,与他同死,同埋葬同复活,天主教的洗礼却是除罪功效的仪式。“我的公教仰”中关于洗礼如此说:
“圣洗是吾主耶稣亲立的圣事,为消灭求进圣教人的原罪本罪,并一切罪罚,使成天主和圣教会的义子,也就得到领别件圣事的名分。”
论到圣洗的效能又说:“圣洗是唯一的赦免原罪的圣事,它赦免我人的罪和本罪,并赦免罪恶所当受的暂罚。”
又如天主教相信念经有赦罪的功效,天主经就是主耶稣教导门徒祷告的祷文,圣母经是马利亚受圣灵感动所称颂主的话。他们以为念圣母经,由 圣母转达他们的祷告而得神的恩典和赦免。他们念经的时候手拿一串念珠,一面念一面算,念珠中有大珠,也有小珠。数小珠的时候便念圣母经,数大珠的时候便念 天主经,每逢念了五十篇圣母经,五遍天主经,便算为一份玫瑰经,他们以为玫瑰经附有许多大赦,如果教徒拿着附大赦的念珠来念玫瑰经,每逢念一次天主经或圣 母经,或是圣三光荣颂,便可以得着三百日大赦。凡是这一类的事天主教都视为十分隆重的仪式,完全是用功德叫人得赦罪的原理。但是圣经告诉我们得救只有一个 方法,就是出于神的恩典。以弗所书第二章八至九节——“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 天主教这一切的仪式是和圣经的明文完全冲突的,虽然天主教也讲信心和恩典,但他们却把信心也看作是行为的一种。圣经却告诉我们得救的信心“不是出于自己, 也不是出于行为”。天主教的恩典是用工价得来的,但是圣经说:“作工的得工价不算恩典,乃是该得的,惟有不作工的,只信称罪人为义的神,他的信就算为 义。”(罗四:4-5)
九.圣体游行
天主教有每年例定的若干日子为“圣体游行”典礼:(1) 在“游行队的前面常用苦像引导。两旁一对蜡烛,有时也张打旗帜等。(2) 除了圣体游行外,通常要捧圣像等。”
“圣体”游行,特指抬耶稣像游行。“在游行中,司铎恭捧着圣体,供在特备的露天的祭台上,供人朝拜。”(我的公教信仰第六册页“苦像”即耶稣受苦像)
事实上天主教除了抬耶稣的“圣体”游行之外,还另有不同的节日“恭捧”其它古圣徒的像游行。而游行的目的是在公众前表现他们所信的,并联合众人的祈祷恳求天父的仁慈。这类事跟拜菩萨的人在菩萨节日抬偶像游行,以宣扬他们所信的偶像之灵验,并求菩萨保佑赐福的用意相同。
十.圣徒神化
中国人民间迷信所拜的神明,不分儒、释、道,多半都是本国历史上的圣人,英雄……被人升格为神,而成为众民敬拜的对象,由于这些由人升格为神的 神明愈来愈多,所以通常拜偶像的人仅特选一二或三数个神明作为特别虔诚膜拜的对象。天主教则把圣经或教会历史中的人物神化,并教导信徒恳求圣徒代祷。“我 的公教信仰”第三册“敬礼圣母和圣人”一章中说:
“……当我们领洗的时候,要取一位圣人的名字作圣名;年中每日都要纪念一位或数位圣人。圣堂中悬挂着圣人们的圣像。此外在弥撒中、祷文和公共祈祷中,常在呼求着圣人们的代祷。
在一切圣像中,我们首先敬重苦像,那是我人得救的象征…… ”
“公教人临终时,手中要捧苦像。这苦像要陪他到坟墓中去。每一个公教家庭,都应该有一尊苦像,供奉在适宜的地方。”
总括来说,天主教的教义和基督教的教义不单不相同,更是相背。天主教的原理和中国人拜菩萨的原理相似。虽然天主教用了圣经的人物和名词,却是民间迷信的原理,所以天主教和基督教是完全两样的宗教。
有人建议天主教和基督教合一,这不是从信仰的立场提出的要求,乃是按属世利益方面或对世界政治影响力方面而提出的主张。从信仰立场来说,基督教和天主教是应当分开的,绝不应当合一。
⑥ 求大佬给个神代的献祭公式
利世嘛......可以手拿玫瑰碧瑶坐,也可以侧躺在沙发上,或者跷二郎腿哦~求采纳亲
⑦ 基督教、天主教有什么区别什么是做弥撒
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区别:
成义,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分歧有很多方面,但根本上都是从成义这里衍生出来的。详细区别:答:天主教与基督教有共同点及相异点:以下分七项答覆:
⑴同根分枝 ⑵基本信仰 ⑶基本敬礼⑷基本伦理
⑸传道使命 ⑹行政组职⑺主内合一
弥撒(mass)是基督教纪念耶稣牺牲的宗教仪式。拉丁语missa的音译。 基督教教义称,耶稣的牺牲象征救赎人类大业的完成,缔结了神人重新和解的新约。据新约记载,耶稣传教三年后,预感到将被拘捕,经受酷刑而牺牲。在纪念逾越节的晚上和门徒们共进最后的晚餐。席间,他将无酵饼和葡萄酒分给大家时,暗示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而牺牲的”;“这是我的血,要为你们和众人而倾流”。耶稣牺牲后,门徒为纪念他,经常聚会重温耶稣的遗训,和举行分饼(圣餐或圣体圣事)等礼节。以后由这两部分发展成整套的祭献礼仪。在神学上,表示耶稣以自己的牺牲为救赎而祭献的重演,成为教会生活的中心。由于早期教会尚未取得合法地位,有时还受到迫害,这一礼仪在各地区有各种代称,希伯来语中称为mazza(无酵面饼);在希腊语中称为maza,(大面饼);在拉丁语中则称为missa,取在礼仪前半部分训导行将结束时,遣散望教者,表示正祭正式开始。 missa即动词mittere(作请退席解)的变格。以上三种代用语后来均衍变为纪念仪式的专用名词。
弥撒在教会中,只有神父、主教有神权主持。东西派教会礼仪的形式都各有特点。西派教会(包括后来的天主教)用拉丁语,圣餐用无酵饼,神父领圣体和圣血,信徒只领圣体;东派教会(包括后来的东正教)因地区而异,或用希腊语,或古斯拉夫语及其他民族语言,圣餐用有酵饼,信徒则可同时领圣血。20世纪60年代天主教会进行礼仪改革,现在世界上大多数教会都采用民族语言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礼仪。
16世纪宗教改革后兴起的新教各个宗派,除英国圣公会高派教会外,都不再采用弥撒礼仪,但都保留不同形式的圣餐礼,作为一种隆重的纪念仪式,只是已不具有传统的神学意义。
http://..com/question/7862457.html?si=3
http://..com/q?word=%CA%B2%C3%B4%CA%C7%D7%F6%C3%D6%C8%F6&ct=17&pn=0&tn=ikaslist&rn=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