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尾厥盆栽
1. 狼尾蕨可以水培养殖吗 狼尾蕨栽培技术
一、狼尾蕨可以水培养殖
1、定植篮制作
把棉花铺在定植篮底部,上面覆盖一层无纺布,以保持植物在养殖过程中水分的供应,棉线从定植篮底部处穿过,用来固定植株根部。
2、水培狼尾蕨上盆
将狼尾蕨在水中冲洗干净,可以适当对根部进行修剪,如果修剪的话要注意稍将伤口晾干。将植株放入定植篮,用棉线固定立稳,避免倒下来。上面铺上无纺布,然后用彩石装饰。这样一个清清爽爽的水培狼尾蕨就制作完成了。
3、水培狼尾蕨后期养护
将狼尾蕨先放在半阴处缓苗约一个周,待整个植株恢复生机后正常养殖即可,记得要时时关注盆内水分的变化,如果少了话记得及时补水哟。
盆内的水两个周换一次,注意清理盆内的青苔;如果喜欢的话可以在下面的透明盆中养几条小鱼,小鱼可以吃掉植物根部分泌的物质以及代谢废物,增加观赏性的同时还能清洁盆内的水。
二、狼尾蕨栽培技术
1、光照
狼尾蕨为长绿草本附生蕨类,喜温暖半阴环境,适合散射光照,不能让阳光直射,否则易萎蔫卷曲。家庭养植可置于室内阳光明亮的地方即可。
2、浇水
狼尾蕨宜保持盆土湿润,生长季节水分应供应充足,一般可以2至3天浇水一次即可。虽然要保持土壤湿润,但对狼尾蕨来说,浇水间隔期间轻度的干燥也是无妨的。狼尾蕨也不能浇水过多,水分过多会可导致叶片脱落。
3、温度
狼尾蕨原产地为新西兰、日本,在亚洲大洋洲、美洲、太平洋群岛的热带、亚热带地区都有分布。
4、空气湿度
喜高湿环境,不耐干燥,养护期间应勤向植株及生长环境喷水增湿,适宜的湿度为80%左右,过于干燥会造成叶片边缘枯黄,甚至全叶枯黄。
5、土壤及施肥
土壤以疏松透气的沙质壤土为佳,狼尾蕨对肥料的需求不高,不喜浓肥,在养护的过程中可以少施一些稀薄施。
2. 这是什么盆栽植物啊,叫什么名字
狼尾蕨 狼尾蕨,又名龙爪蕨、兔脚蕨,骨碎补科骨碎补属植物。根茎裸露在外,肉质,长约6-12厘米,表面贴伏着褐色鳞片与毛,如同兔脚,花农因此称它为兔脚蕨或狼尾蕨。
3. 狼尾蕨生长发芽时间
蕨类不开花结果, 靠分生抱子繁殖 , 但小家庭不必收集抱子, 扦插即可。春季将带有2一3个叶或叶芽的狼尾旅根状茎, 切成10厘米左右的小段, 浅埋于腐殖土的表土中并保持湿度 ,40天左右即能生出新根
狼尾蕨的养殖方法
盆土选择
养殖狼尾蕨,可以根据观赏的需要,来选择花盆,高盆或者是吊兰都可以,也可以选择一些别具一格的花盆,比如特制的蛇木盆或者是一段朽木。土壤以透气性为主,要求排水性良好,可以使用腐叶土。
光照和温度
狼尾蕨喜欢半阴的生长环境,喜欢明亮的散射光线,避免阳光直射。家庭养殖狼尾蕨,可以将盆栽或者吊盆放在室内光线明亮的地方养护。狼尾蕨原产自热带、亚热带地区,生长的适宜温度是在18℃——26℃之间,不耐高温也不耐寒冷。狼尾蕨的生长环境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导致生长不良,注意冬季的时候气温不要低于5℃。
浇水和施肥
狼尾蕨要求盆土湿润,生长季节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可以每2——3天浇一次水,但是注意不能浇水过多,可以使狼尾蕨的生长环境保持干燥,不要过干。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注意不能过于干燥,可以通过喷水来增加空气湿度。狼尾蕨对肥的要求不高,不喜欢浓肥,一般追肥的时候,可以追施腐熟的稀薄肥水,在养护过程中,也可以施一些伯示麦叶面肥。
4. 狼尾蕨怎么养
最好夏天放在北半边,冬天放在南半边。如空气干燥,可向叶面喷雾。盆土可用回富含腐殖质而排水答良好的腐叶土,如能掺些炭化树皮更好。生长期要求水分充足,并施一两次稀薄的以腐熟有机氮为主的肥水,同时可喷施低浓度的叶面肥。炎夏有部分叶片发黄,需及时摘除,以利秋季再生新叶。其生长适温为白天21- 26℃,夜晚10-15℃,冬季室温不宜低于5℃。
蕨类不开花结果,靠分生孢子繁殖,但小家庭不必收集孢子,扦插即可。春季将带有2-3个叶或叶芽的狼尾蕨根状茎,切成10厘米左右的小段,浅埋于腐殖土的表土中并保持湿度,40天左右即能生出新根。狼尾蕨在华东、华南、西南等地有野生植株,附生于树干、近水阴湿的岩石上,可挖取莳养。栽培通常是用盆栽或吊篮栽。最为别致的是用特制的蛇木花盆莳养,植株会枝繁叶茂,欣欣向荣。如没有蛇木盆,选取一段造型美观的朽木,也很适宜
5. 狼尾蕨的如何养好狼尾蕨
阳台上的狼尾蕨
前家庭的阳台一般封闭,封闭后玻璃会隔绝大部分紫外线,对阳性花卉极为不利。而狼尾蕨--一种观赏价值很高而又喜阴湿环境的蕨类植物,则能在封闭阳台里健壮生长,因而备受欢迎。它的茎粗壮,贴地行走,一直拖到花盆外面。茎上密生松针形、淡灰棕色、类似兽毛的鳞片,似狼尾巴,故名。茎上也生叶,但稀疏;叶柄长9厘米左右,叶片阔卵状三角形,长宽各10-15厘米,略似文竹,成羽状排列。它的别名很多,诸如白毛蛇、白毛岩蚕、毛石蛋、圆盖阴石蕨等。封闭阳台上的光照,已能满足狼尾蕨的需求,最好夏天放在北半边,冬天放在南半边。如空气干燥,可向叶面喷雾。盆土可用富含腐殖质而排水良好的腐叶土,如能掺些炭化树皮更好。生长期要求水分充足,并施一两次稀薄的以腐熟有机氮为主的肥水,同时可喷施低浓度的叶面肥。炎夏有部分叶片发黄,需及时摘除,以利秋季再生新叶。其生长适温为白天21- 26℃,夜晚10-15℃,冬季室温不宜低于5℃。蕨类不开花结果,靠分生孢子繁殖,但小家庭不必收集孢子,扦插即可。春季将带有2-3个叶或叶芽的狼尾蕨根状茎,切成10厘米左右的小段,浅埋于腐殖土的表土中并保持湿度,40天左右即能生出新根。狼尾蕨在华东、华南、西南等地有野生植株,附生于树干、近水阴湿的岩石上,可挖取莳养。栽培通常是用盆栽或吊篮栽。最为别致的是用特制的蛇木花盆莳养,植株会枝繁叶茂,欣欣向荣。如没有蛇木盆,选取一段造型美观的朽木,也很适宜。
6. 请问狼尾厥怎么养满盆都是尾巴,什么时候分盆
说明:你的“厥”应为“蕨”
它的茎粗壮,贴地行走,一直拖到花盆外面。茎上密生松针形、淡灰棕色、类似兽毛的鳞片,似狼尾巴,故名。茎上也生叶,但稀疏;叶柄长9厘米左右,叶片阔卵状三角形,长宽各10-15厘米,略似文竹,成羽状排列。它的别名很多,诸如白毛蛇、白毛岩蚕、毛石蛋、圆盖阴石蕨等。
封闭阳台上的光照,已能满足狼尾蕨的需求,最好夏天放在北半边,冬天放在南半边。如空气干燥,可向叶面喷雾。盆土可用富含腐殖质而排水良好的腐叶土,如能掺些炭化树皮更好。生长期要求水分充足,并施一两次稀薄的以腐熟有机氮为主的肥水,同时可喷施低浓度的叶面肥。炎夏有部分叶片发黄,需及时摘除,以利秋季再生新叶。其生长适温为白天21- 26℃,夜晚10-15℃,冬季室温不宜低于5℃。
蕨类不开花结果,靠分生孢子繁殖,但小家庭不必收集孢子,扦插即可。春季将带有2-3个叶或叶芽的狼尾蕨根状茎,切成10厘米左右的小段,浅埋于腐殖土的表土中并保持湿度,40天左右即能生出新根。狼尾蕨在华东、华南、西南等地有野生植株,附生于树干、近水阴湿的岩石上,可挖取莳养。栽培通常是用盆栽或吊篮栽。最为别致的是用特制的蛇木花盆莳养,植株会枝繁叶茂,欣欣向荣。如没有蛇木盆,选取一段造型美观的朽木,也很适宜
7. 盆栽狼尾怎样养护
适当时间浇水隔一两天就OK了,最好不要施肥哦!!
8. 狼尾厥好养吗有什么要点
说明:你的“厥”应为“蕨” 它的茎粗壮,贴地行走,一直拖到花盆外面。茎上内密生松针形、淡灰棕色容、类似兽毛的鳞片,似狼尾巴,故名。茎上也生叶,但稀疏;叶柄长9厘米左右,叶片阔卵状三角形,长宽各10-15厘米,略似文竹,成羽状排列。它的别名很多,...3864
9. 狼尾蕨 怎么养
狼尾蕨喜欢半阴的生长环境,喜欢明亮的散射光线,避免阳光直射。家庭养殖狼尾蕨,可以将盆栽或者吊盆放在室内光线明亮的地方养护。
狼尾蕨原产自热带、亚热带地区,生长的适宜温度是在18℃——26℃之间,不耐高温也不耐寒冷。狼尾蕨的生长环境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导致生长不良,注意冬季的时候气温不要低于5℃。
(9)狼尾厥盆栽扩展阅读
栽培技术
蕨类不开花结果, 靠分生抱子繁殖 , 但小家庭不必收集抱子, 扦插即可。春季将带有2一3个叶或叶芽的狼尾旅根状茎, 切成10厘米左右的小段, 浅埋于腐殖土的表土中并保持湿度 ,40天左右即能生出新根。
1、光照:狼尾蕨为长绿草本附生蕨类,喜温暖半阴环境,适合散射光照,不能让阳光直射,否则易萎蔫卷曲。家庭养植可置于室内阳光明亮的地方即可。
2、浇水:狼尾蕨宜保持盆土湿润,生长季节水分应供应充足,一般可以2至3天浇水一次即可。虽然要保持土壤湿润,但对狼尾蕨来说,浇水间隔期间轻度的干燥也是无妨的。狼尾蕨也不能浇水过多,水分过多会可导致叶片脱落。
3、温度:狼尾蕨原产地为新西兰、日本,在亚洲大洋洲、美洲、太平洋群岛的热带、亚热带地区都有分布。
4、空气湿度:喜高湿环境,不耐干燥,养护期间应勤向植株及生长环境喷水增湿,适宜的湿度为80%左右,过于干燥会造成叶片边缘枯黄,甚至全叶枯黄。
5、土壤及施肥:土壤以疏松透气的沙质壤土为佳,狼尾蕨对肥料的需求不高,不喜浓肥,在养护的过程中可以少施一些稀薄施。
主要价值
兔脚蕨生长缓慢,具有棕色的根状茎鳞片,半耐寒,用高盆或吊篮栽种,银白色的匍匐茎下垂,叶形优美,形态潇洒,根状茎和叶都具极高的观赏价值,是非常流行的室内观赏蕨类。
10. 盆栽狼尾巴花的养法
狼尾巴花 (《陕西中草药》)
【异名】狼尾珍珠菜、狼巴草、红丝毛、酸溜子(《陕回西中草药》),重穗答排草(《中国经济植物志》)。
【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重穗珍珠菜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重穗珍珠菜多年生草本,高50~70厘米,全株密被柔毛。
有根状地下茎,地上茎直立,绿色,有时带红色。
叶互生或近对生,线状长圆形至披针形,长6~10厘米,宽8~15毫米。
总状花序顶生;苞片线状钻形;萼片5裂;花冠白色,5裂;雄蕊5,基部连合成筒;雌蕊1。
蒴果球形,包于宿存花萼内。
花期夏季。
生于山坡,草地、路旁灌丛或海边田埂。分布东北、华东、华中、西南及河北、陕西、甘肃等地。【采集】花期采摘,阴干或鲜用。
喜光,但半阴,水不能大,见干及时浇水,施肥豆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