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皂刺盆景

皂刺盆景

发布时间: 2021-01-30 19:05:53

❶ 现在农村种什么树的前景好

泡桐树这种树种,其实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分布,不论是野生的还是精心栽培的树种,版生长速度都权是非常快的。甚至比杨树的生长周期还要快一倍左右,众所周知,杨树生长周期都是非常短的,但是泡桐树比杨树还要短。并且泡桐树,将近五年就可以采伐了,除此之外,泡桐树的繁殖能力极强,这才使得在我国很多地方广泛的分布。那他的木材到底是用来干嘛的呢?其实泡桐树的木材主要是用于体育材料和乐器材料,再加上现在的泡桐纹理非常好,很适合做用于体育材料和乐器材料,而且成品不容易变形。在我看来,随着泡桐树的优质特点突出,导致了近几年来泡桐树的价格是非常稳定的,甚至趋于上升趋势!所以,我觉得在农村种植泡桐树是一个前景不错的选择!

❷ 天丁和昌朴这两种药各有什么功效

天丁的其他名称:皂角刺, 皂荚刺, 皂刺, 皂角针, 皂针, 皂丁, 角针
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棘刺。 主治痈肿,疮毒,疠风,癣疮,胎衣不下。
【性状】
完整的棘刺有多数分枝,主刺圆柱形,长5~15厘米,基部粗约8~12毫米,末端尖锐;分枝刺一般长1.5~7厘米,有时再分歧成小刺。表面棕紫色,尖部红 棕色,光滑或有细皱纹。质坚硬,难折断。药材多纵切成斜片或薄片,厚在2毫米以下,木质部黄白色,中心为淡灰棕色而疏松的髓部。无臭,味淡。以片薄、纯净,整齐者为佳。
【炮制】
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切片,晒干。
【性味】
辛;温
【归经】
肝经;肺经
【功能主治】
搜风,拔毒,消肿,排脓。治痈肿,疮毒,疠风,癣疮,胎衣不下。
①《本草图经》:米醋熬嫩刺针作浓煎,以敷疮癣。
② 杨士瀛:能引诸药上行,治上焦病。
③《本草衍义补遗》:治痈疽已溃,能引至溃处。
④《纲目》:治痈肿,妒乳,风疠恶疮,胞衣不下,杀虫。
⑤《本草崇原》:去风化痰,败毒攻毒。定小儿惊风发搐,攻痘疮起发,化毒成浆。
⑥《四川中药志》:治风热疮疹,并能通乳。
⑦《药材学》:治扁桃体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醋煎涂,或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
《本草经疏》:凡痈疽已溃不宜服,孕妇亦忌之。
【附方】
①治痈疽恶毒,外发内发,欲破未破,在四肢肩背肚腹之外者,则痛极大肿,在胸膈腰胁肚腹肠胃之内者,则痛极大胀:皂荚刺飞尖一两,乳香、没药、当归、川芎、 甘草各二钱,白芷、花粉、金银花各五钱。水、酒各二碗,煎一碗半。毒在上,食后服;毒在中半饱服;毒在下空心服。未成可消,已成即溃。(《医鉴初集》)
②治癌瘭恶疮:皂角刺(烧存性,研)、白及少许,为末,敷之。(《仁斋直指方》)
③治妇人乳痈:皂角刺(烧存性)一两,蚌粉一钱。和研,每服一钱,温酒下。(《仁斋直指方》)
④治疮无头者:皂角刺(阴干烧灰),为末,每服三钱,酒调,嚼冬葵子三、五个,前药送下。(《儒门事亲》)
⑤治痔疾,肛边痒痛不止:皂荚刺二两(烧令烟尽),椿根皮一两(微炙),防风一两(去芦头),赤芍药一两,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上药,捣罗为末,用酽醋一斤,熬一半成膏,次下余药,和丸,如小豆大,每于食前,煎防风汤下二十丸。(《圣惠方》皂荚刺丸)
⑥治腹内生疮在肠脏:皂角刺不拘多少,好酒一碗,煎至七分,温服。不饮酒者,水煎亦可。(《蔺氏经验方》)
⑦ 治大风疠疮,体废肢损,形残貌变者:皂角刺飞尖一斤(微炒,研为极细末),赤链蛇一条(切碎,酒煮,去骨取肉,焙),胡麻仁三两,生半夏二两,真铅粉一两。俱炒燥,研为末,和皂荚刺末,一总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晒干,入净磁瓶内。每早晚各服三钱,白汤下。(《本草汇言》)
⑧治胎衣不下:皂角刺烧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妇人良方补遗》)
⑨治小便淋闭:皂角刺(烧存性)、补骨脂等分。为末,无灰酒服。(《圣济总录》)
⑩治小儿重舌:皂角刺灰,入朴硝或脑子少许,漱口,掺入舌下,涎出自消。(《圣惠方》)

你说的昌朴应该是菖蒲吧?
菖蒲(学名:Acorus calamus L.):也叫做白菖蒲、藏菖蒲。多年生草木,根状茎粗壮。叶基生,剑形,中脉明显突出,基部叶鞘套折,有膜质边缘。生于沼泽地、溪流或水田边。
菖蒲可以提取芳香油,有香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端午节有把菖蒲叶和艾捆一起插于檐下的习俗;根茎可制香味料。亦称为尧韭。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根茎毒性较大。口服多量时产生强烈的幻视。原产中国及日本,北温带均有分布。
主要价值

去病
江南人家每逢端午时节,悬菖蒲、艾叶于门窗,饮菖蒲酒,以祛避邪疫;夏、秋之夜,燃菖蒲、艾叶,驱蚊灭虫的习俗保持至今。菖蒲剑叶盈绿,端庄秀丽,是室内盆栽观赏的佳品。
用菖蒲制作的盆景,既富诗意,,又有抗污染作用。古人夜读,常在油灯下放置一盆菖蒲,原因就是菖蒲具有吸附空气中微尘的功能,可免灯烟熏眼之苦。[4]

驱虫
菖蒲还是极好的“绿色农药”。将菖蒲根茎500克捣烂后,加水1-1.5千克熬煮两小时,经过滤所得的原液,兑水3-6千克,可有效防治稻飞虱、稻叶蝉、稻螟蛉、蚜虫、红蜘蛛等虫害。
药用
全株芳香,可作香料或驱蚊虫;茎、叶可入药。
【藏药】榜那:块根治流感,,炭疽病,风湿痛;叶、花、花蕾治发热性疼痈、头痛、牙痛《滇省志》。
根状茎(白菖蒲):苦、辛,温。化痰,开窍,健脾,利湿。用于癫痫,惊悸健忘,神志不清,湿滞痞胀,泄泻痢疾,风湿疼痛,痈肿疥疮。[1]
菖蒲其花、茎香味浓郁,具有开窍、祛痰、散风的功效,可祛疫益智、强身健体。历代中医典籍均把菖蒲根茎作为益智宽胸、聪耳明目、祛湿解毒之药。[4]
化学成分
含α-、β-细辛醚、顺甲基异丁香酚、甲基丁香酚、菖蒲烯二醇(cal-amendiol)、菖蒲螺烯酮(acorenone)、水菖蒲酮(shyobunone)、菖蒲螺酮(acorone)、菖蒲大牯牛儿酮(acoragermacrone)、菖蒲酮(acolamone)、异菖蒲酮(isoacolamone)等。
毒理作用:大鼠腹腔注射菖蒲油LD50为221mg/kg,几分钟内出现呼吸快而浅,阵发性痉挛而后强直性痉挛,最后死亡。小鼠腹腔注射根茎的水提取物4g/kg,有镇静作用;醇提取物MLD为4g/kg,Ldloo为8g/kg。变种日本菖蒲(A.CalamusL.var.AngustatusBuss.)中毒后引起胃肠炎、下痢。
《本草图经》:菖蒲,今处处有之,而池州、戎州者佳。春生青叶,长一二尺许,其叶中心有脊状,如剑,无花实,五月、十二月采根,阴干。今以五月五日收之。其根盘屈有节,状如马鞭大,一根傍引三、四根,傍根节尤密,一寸九节者佳,亦有一寸十二节者。采之初虚软,暴干方坚实,折之中心色微赤,嚼之辛香少滓。人多植于干燥沙石土中,腊月移之,尤易活。又蜀人用治心腹冷气骤痛者,取一、二寸捶碎,同吴茱萸煎汤饮之良。

热点内容
樱花泪感人 发布:2025-05-14 20:46:28 浏览:159
美姿秦海棠 发布:2025-05-14 20:41:20 浏览:639
酒瓶做花盆景 发布:2025-05-14 20:40:40 浏览:530
七夕口红文章 发布:2025-05-14 20:25:35 浏览:142
用长方形纸折一朵花 发布:2025-05-14 20:19:58 浏览:446
樱花漫舍网站 发布:2025-05-14 20:18:23 浏览:979
古街小绿植 发布:2025-05-14 20:09:00 浏览:434
养盆栽文案 发布:2025-05-14 20:07:32 浏览:40
七夕甜蜜打卡 发布:2025-05-14 20:07:29 浏览:339
露台绿植布局 发布:2025-05-14 20:06:45 浏览: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