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洪盆景大师

洪盆景大师

发布时间: 2023-05-25 03:44:06

⑴ 宜兴紫砂壶大师排名

排名无先后,各有特色。

宜兴紫砂壶大师:

顾景舟、曹婉芬 、吕尧臣 、张佳龙 、蒋蓉 、张 汉 军、朱 晓 伟、

张 普 泉则伏改 、梁 秋 冬 、徐 杏 君 、卜 晓 兰 、沈 书 良 、金 晖 、徐 晏 、

贺 洪 梅 、陈 洪 新 、杨 小 泉 、葛 益 民 、周 伟 光 、范 晓 芳 、

夏 洪 西 、董 正 红 、吴 春 华 、朱 丹 、清 泉 堂 、江 宏 、许 智厅弯 平 、

邵 俊 棠 、江 建 群 、刘 明 星 、葛 二 麟、蒋 翔 宇 、潘 明 星。


(1)洪盆景大师扩展阅读

著名紫砂壶大师顾景舟简介:

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宜兴紫砂名艺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8岁拜名师学艺。三十年代后期至上海制壶仿古。1954年进入宜兴蜀山陶业合作社。

1956年被江苏省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带徒徐汉棠、高海庚、李昌鸿、沈遽华、束凤英、吴群孙判祥等人。一生三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在港、澳、台、东南亚影响特大,被海内外誉为“壶艺泰斗”,作品为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文物馆收藏。

⑵ 在古装剧庆余年里,最强的九品高手都有谁

在古装剧庆余年里,最强的九品高手分别都有:狼桃、洪四痒、王十三郎、燕小乙、影子。

狼桃

苦荷门下首徒,招式及其绚烂,快准狠,与海棠朵朵的两把板斧相似,他的是两把弯刀,不费吹灰之力给了肖恩致命一击,同是九品的何道人都对他有所忌惮。

影子光明正大和这些人都都能如此厉害,而他最为强大的本事可是刺杀,并非关明正大的战斗,由此可见其实力有多么高了。如果让他去暗杀别人,同阶的九品上高手只怕未必能活命。

⑶ 紫砂壶大师排名大全 名单

明代紫砂壶名家:供春、董翰、赵梁、时朋、元畅。清代紫砂壶名家有:陈鸣远、杨彭年、邵大亨、惠孟臣、陈曼生。民国紫砂壶名家:黄玉麟、程寿珍、俞国良、范大生、陈源友光明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蒋蓉、徐秀棠、吕尧臣、汪寅仙等。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邱玉林、李守才、曹婉芬、徐安碧等。

紫砂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收藏一些名家的紫砂作品是一仔裂颂种不错的选择。我们首先要了解紫砂壶的发展历史,明代是紫砂壶的初创时期,而清代是紫砂壶的发达时期。

民国是紫砂壶不断融入新技术的时期,而现代的则是紫砂壶技艺和文化的呈现高峰时期。从明代到现在紫砂壶已经有百年的历史,在这期间有无数的紫砂艺人为之奋斗。

顶尖水平

其中每个时代留下不少大家耳目能详的一些紫砂名家,大师。这些名家,大师同时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紫砂创作的顶尖水平。陈鸣远被后世尊为紫砂花货宗师,他仿照古代青铜器制作的花货紫砂器具意趣盎然,开创了在壶体上镌刻诗铭之风。

署款刻铭和印章并用,极大地提升了紫砂壶的艺术价值。杨彭年与陈曼念郑生合作,制作曼生壶,他们的合作是艺人与文人深入交流,全面合作的典范。杨彭年制作的紫砂壶雅致玲珑,随手捏成,天衣无缝,被人推为当世杰作。

⑷ 洪英伦是洪秀全什么关系

洪英伦可能是洪秀全的上五代直系太祖。

洪氏于汉魏时世居彭城下邳(今江苏睢宁县古邳镇),西晋怀帝永嘉之乱中南迁京口(今镇江),东晋安帝时续迁新安郡宽雹遂安县(今杭州市淳安县),此后在各种战乱中,辗转经由江西婺源、福建汀州等而入广东。南宋名臣洪皓的曾孙洪璞出任福建泉州府晋江县县尉,举家迁到晋江。元末社会动荡,唯岭南较安定,洪璞的第十世孙洪贵生从福建迁往广东潮州府海阳县(古代县名)的布心(今属梅州市丰顺县丰良镇布新村)。
据史料和洪秀全族谱记载,明成祖永乐年间,又四世,有洪氏念九郎(即梅州市梅县区石坑洪氏始祖)率妻子由丰顺布心迁到广东程乡县石坑堡杨梅圳(即后来的嘉应州石坑)定居,始建围屋“梅魁第”。

清朝康熙年间,洪秀全太祖随其父由嘉应州石坑堡(今梅州市梅县区石坑)迁往花县(今花都区)官禄布村居住(另有一说是:先迁福源水村后再迁官禄布村,但族谱中并无记载福源水村,只记有官禄布村,而洪秀全题太祖洪英纶夫妇画像诗序说:洪英纶系由嘉应州石坑迁居花县福源水村)。
洪秀全是洪氏迁入广东后的第十六世孙,也即是迁到花县官禄布村后的第六代。 洪秀全其祖先洪皓是南宋时期的名臣和反金爱国民族英雄。

据传说,清朝嘉庆初年,梅县嘉庆州有洪族第十一世祖洪㳂三全家迁来花县福源水村定居,不到两年,洪㳂三去世,初葬于福源水村附近。
洪㳂三生有4个儿子,老二洪英伦懂得风水相术,他得知风水大师赖布衣在花县发现芙蓉嶂是块风水宝地,于是便按照诗中所指,到芙蓉嶂察看。此诗云“头顶芙蓉嶂,脚踏土地坛。左有莺蜂窦,右有覆船岗。鲤鱼把水口,狮象守门楼。”这是赖布衣诗中前几句。至于诗中的最后两句“谁人葬得中,世代出公侯。”就使英伦难解其中奥妙。他想来想去,认为把父亲洪㳂三的墓迁葬到这里,可以福荫后代子孙,得到“封侯”。后来他邀请了另一位风水师再到土地坛堪察,在土地坛南面山麓,选定位置,这才把父亲尸骸迁葬到此,重建了坟墓。墓形像一座太师椅,用青砖砌结,正中有载冠花岗石造的墓碑,碑上款刻“嘉庆二十瞎仔年秋谷旦吉日重修”,正中是“清显祖考讳㳂三洪大人墓”,落款是“祀男英绎、英伦、英缄、英纬、孙会玄同立。”
到1851年,洪㳂三的第六代传人洪秀全磨巧汪在广西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起义,席卷半个中国,定都天京,成为太平天国的天王。

⑸ 南京林业大学有没有一个姓洪教授,鉴定楠木的大师,求联系方式

洪建国,现任南京林业大学化工学院院长。可以去化工学院院长办公室找找看

⑹ 关于盆景五大流派的文献有哪些

[1]毕亮. 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D].扬州大学,2010.
[2]林瞳. 明清时期植物盆景种类及制作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
[3]王志楠. 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整合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
[4]曹臻. 中州盆景及其流派确立[D].河南农业大学,2010.
[5]肖颖. 川西盆景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
[6]. 盆景五大流派之岭南派[J]. 农家参谋,2012,09:18.
[7]李飞衡. 盆景五大流派之川派[J]. 农家参谋,2012,10:19.
[8]. 盆景五大流派之扬派[J]. 农家参谋,2012,11:18.
[9]. 盆景五大流派之苏派[J]. 农家参谋,2012,12:19.
[10]陈丽萍,龚为. 一寸三弯出云片[J]. 中华手工,2013,01:59-61.
[11]. 盆景五大流派之海派[J]. 农家参谋,2013,01:17.
[12]王娟. 上海植物园全力以赴 力争捧回盆景华宝奖[J]. 花木盆景(盆景赏石),2013,07:68-69.
[13]张新伦. 提倡创造新流派[J]. 中国花卉盆景,1994,08:32.
[14]马秀山. “游龙弯”盆景的制作[J]. 花木盆景(花卉园艺),1994,05:24.
[15]张守伦. 多流派并存是历史的必然[J]. 花木盆景(花卉园艺),1995,03:21.
[16]徐晓白. 我国盆景的发展[J]. 江苏农学院学报,1985,01:43-52.
[17]彭春生. 盆景流派标准初探[J]. 中国花卉盆景,1985,08:22.
[18]潘仲连. 试论盆景风格的地区性和民族性[J]. 中国花卉盆景,1986,12:4-5.
[19]胡文健. 唯有创新才能发展[J]. 中国花卉盆景,1987,05:30.
[20]朱诚,卢德庆. 匠心随所欲 着手便成春——记扬州堡城花园之“疙瘩”春梅[J]. 中国花卉盆景,1988,01:18.
[21]吴涛. 基于地域文的扬州历史园林保护与传承[D].南京林业大学,2012.
[22]梁明捷. 岭南古典园林风格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23]. 造型如字体 片状似云层——谈泰州盆景的艺术风格[J]. 花木盆景(盆景赏石),2001,06:46-47+34.
[24]江滔. 也谈山石盆景的风格[J]. 花木盆景(花卉园艺),1996,03:25.
[25]夏著华. 走出方寸斗室 到盆景生产基层去——我的一点建议[J]. 中国花卉盆景,1997,03:26-27.
[26]杨传友. 中国盆景的艺术流派[J]. 花木盆景(花卉园艺),1997,06:24-25.
[27]刘少红,王志宏. 南国明珠 艺融四海——2015年国际盆景大会暨亚太盆景赏石大会隆重举行[J]. 花木盆景(盆景赏石),2015,10:26-35.
[28]于士祥. 重庆盆景及其发展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
[29]谢荣耀. 岭南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岭南盆景六十年[J]. 花木盆景(盆景赏石),2010,01:14-17.
[30]王娟. 上海植物园的特色名片:海派盆景[J]. 南方农业,2014,21:56-58.
[31]洪骏建,包志毅. 卖花渔村盆景发展对策探析[J]. 安徽林业科技,2014,01:52-55+58.
[32]王娟. 发展现状 行业地位 国际影响——三问海派盆景:古老的艺术何去何从[J]. 花木盆景(盆景赏石),2014,07:26-27.
[33]龙渡江. 海派园林设计风格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
[34]本报记者 兰燕飞. 再现古城名葩之扬派盆景剪扎技艺[N]. 扬州日报,2005-09-28C02.
[35]洪骏建. 黄山市卖花渔村盆景的发展对策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4.
[36]柴慈江. 天津市盆景产业化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探讨[D].中国农业大学,2004.
[37]李曦雯,张真慈. 盆中画景[J]. 文化月刊,2015,22:72-83.
[38]周武忠,张键键.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盆景艺术研究现状与进展调查[J]. 艺术百家,2008,06:64-67+5.
[39]潘玉华. 岭南盆景艺术的鉴赏[J]. 园林,2005,09:48-49.
[40]刘永辉. 从盆景审美取向谈盆景流派[J]. 花木盆景(盆景赏石),2011,08:8-9.
[41]王相楠. 上海崇明岛中华盆景文化园规划设计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
[42]黄妮娜. 湖南盆景的造型技法及造型特点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
[43]韦金笙. 中国盆景史略[J]. 中国园林,1991,02:11-20.
[44]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刘传刚. 审时度势 推动中国盆景进入国际市场[N]. 中国花卉报,2005/01/22T00.
[45]曾白峰. 中国传统花艺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5.
[46]河南科技大学 刘艳. 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及地方风格[N]. 中国花卉报,2006-08-01007.
[47]黄湘菡. 岭南传统建筑中窗户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48]. 广东省盆景协会会员作品展[J]. 花木盆景(盆景赏石),2007,12:9-15.
[49]谢张天. 盆景的“主体”与“主题”[J]. 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2004,05:55.
[50]衣学领. 苏州盆景的传承与发展[N]. 苏州日报,2011-10-28A14.

⑺ 洪国林国画有收藏价值吗

洪国林国画有收藏价值。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洪国林是族派国画大师,其国画作品纯穗橘的价值在3000到5000元之间,画作精美,栩栩如生,有收藏价做团值。洪国林国画作品包括清远图、赏石图等。

⑻ 请问洪英伦是洪秀全什么关系

洪英伦可能是洪秀全的上五代直系太祖。
据史料和洪秀全族谱记载,明成祖永乐年间,又四世,有洪氏厅碧念九郎(即梅州市梅县区石坑洪氏始祖)率妻子由丰顺布心迁到广东程乡县石坑堡杨梅圳(即后来的嘉应州石坑)定居,始建围屋“梅魁第”。

清朝康熙年间,洪秀全太祖随其父由嘉应州石坑堡(今梅州市梅县区石坑)迁往花县(今花都区)官禄布村居住(另有一说是:先迁福源水村后再迁官禄布村,但族谱中并无记载福源水村,只记有官禄布村,而姿粗洪秀全题太祖洪英纶夫妇画像诗序说:洪英纶系由嘉应州石坑迁居花县福源水村)。
洪秀全是洪氏迁入广东后的第十六扮册举世孙,也即是迁到花县官禄布村后的第六代。

⑼ 中国盆景流派的八大派

苏州、扬州、岭南、四川、安徽、上海 、浙江、南通
岭南盆景:苍劲自然
四川盆景:蟠曲多姿
苏州盆景:清秀古雅
扬州盆景:严整庄重
安徽盆景:古朴奇特
上海盆景:明快流畅
浙江盆景:雄伟挺秀 造型特点:圆片式
传统造型:“六台三托一顶”,屏风式、垂风式、垂枝式、劈干式、
技法特点:棕丝蟠扎,粗扎细剪
常用树种:松、柏、雀梅、榔榆、黄杨、三角枫、石榴、鸟不宿等
代表人物:周瘦鹃,
流传地域:苏州
特点:娇媚。缺点:树形变 化不大,形态娇柔做作,十年以上才能完成。
虎踞龙盘(雀梅,树龄400余年)
醉卧(雀梅) 造型特点:要求“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
传统造型:“游龙弯” ,云片式(一至三层的称“台式”,三层以上的称“巧云式” ),疙瘩式
技法特点:棕丝蟠扎,精扎精剪
艺术特点:严整而富有变化,清秀而不失壮观。
常用树种:松、柏、榆、黄杨(瓜子黄杨)及五针松、罗汉松、六月雪、银杏、碧桃、石榴、枸杞、梅、山茶等。
代表人物:万觐棠
流传地域:以扬州为中心,包括嘉州、泰州、兴化、高邮。
扬州盆景制作历史悠久。早在唐代,盆景已成为宫苑装饰、观赏的珍品,作为东南第一大都会的扬州,也受到京都影响流传盆景;宋代苏轼任扬州太守时,曾亲自制作盆景;明代,扬州盆景形成地方风格;清代,扬州盐商为迎合帝王南游,广筑园林,大兴盆景,有“家家有花园,户户养盆景”之说,明代形成的盆景风格,经不断提高,形成了流派。
黄杨盆景《巧云》、《腾云》、《行云》、《凌云》、《碧云》等荣获一等奖,实现五连冠 造型特点:要求“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
传统造型:以“两弯半”(或“三弯半”)为主要特色。两弯半”又称“狮式”盆景,相传为明代画家所创,造型上有极严格的要求,必须构成三弯九片一顶(三弯半),意态如狮。但“三弯半”的造型难度太大,很不容易达到标准,以后逐渐简化为“两弯半”。
技法特点:棕丝蟠扎,精扎精剪
常用树种:松、柏、榆、黄杨(瓜子黄杨)及五针松、罗汉松、六月雪、银杏、碧桃、石榴、枸杞、梅、山茶等。
代表人物:徐朗屏
流传地域:南通、如皋 造型特点:海派盆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程式限制,但在布局上非常强调主题性、层次性和多变性,在制作过程中力求体现山林野趣,重视自然界古树的形态和树种的个性。讲究枝片造型,但枝片不但数量较多,没有固定规格
主要造型:微型,自然型
技法特点:铁丝蟠扎,扎剪并重
常用树种:松柏类为主
代表人物:殷子敏、胡荣庆、汪蠡鼎、胡运骅
流传地域:上海 造型特点:薄片结扎,层次分明。擅长直干或三五株栽于一盆,以表现莽莽丛林的特殊艺术效果
主要造型: “高干”、“合栽”为造型基调
技法特点:金棕并用,扎剪并重(针叶树以扎为主,阔叶树以剪为主)
常用树种:松柏类(五针松)为主
代表人物:潘仲连,胡乐国
流传地域:杭州、温州两地为中心 造型特点:徽派盆景风格独特,形式多种多样,造型技法受扬、苏、沪诸派影响,以古傲苍劲、奇峭多姿为主要特色主要造型: “高干”、“合栽”为造型基调
传统造型:规则类主要有“游龙式”(多见于梅桩)、“扭旋式”、“三台式”、“屏风式”、“疙瘩式”
技法特点:粗扎粗剪(棕皮树筋缠绕)
常用树种:以梅桩最为著名,称为“徽梅”。黄山松,桧柏,檵木
代表人物:宋钟铃
流传地域:以歙县卖花渔村(雄兴乡洪岭村)为代表,包括绩溪、休宁、黟县等广大地区。 造型特点:树桩以古朴严谨,虬曲多姿为特色;多悬根处理。山石盆景则以气势雄伟取胜,高、悬、陡、深,典型地表现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风貌。
传统造型:规则类为主
技法特点:棕丝蟠扎,讲究身法
常用树种:川派树桩盆景一般选用金弹子、六月雪、罗汉松、银杏、紫薇、贴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杜鹃等花木。
代表人物:李宗玉等。
流传地域:四川成都重庆等地。
川派盆景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在造型上从简到繁、再从繁到简的过程,前一个“简”是简单,后一个“简”是简练。同其他盆景流派一样,根据“树姿近画”的造型原理,先有自然类,后来经过模仿老树的姿态和变化,不断总结出了表现这种姿态和变化的技法规律,通过历代盆景艺术家的创造和完善,最后归纳为10种身法和3式、5型。盆景艺术大师陈思甫在他的专著《盆景桩头幡扎技艺》一书中写道:“若以规律类平技式桩头论,成都和川西地区的主干弯曲、校视下倾的造型,乃是仿照峨山高寒之地长期被积雪压抑的松柏的低矮老态,雪融化后,树梢直立,枝桠由垂转手或略带倾斜状。故尔平枝式规律类型桩头,枝盘渐至盘端往下斜而平整,或技盘基部下倾、盘略下斜而平整。“在艺术形式上,它以严谨的格律作为基本的结构原则,它是盆景中的‘格律诗’。”(唐春来:《规律类树桩美的探索》,载《成都盆景研究》) 风格特点
1)雄伟苍劲,古朴自然;
2)截干蓄枝(主干截断,长侧枝,当侧枝长到主干小一点又截去,这样不断去致下部粗壮);
3)分段培育。
代表人物:孔泰初
传统造型:大树型,高干型
常用树种:九里香、福建茶、朴树、榆、雀梅、榕、黄杨、罗汉松、五针松、杜鹃、水栀子、梅、银杏等
流传地域:广州
传统的广东盆景,形似北派的“游龙弯”式,树干蛇行直立,左右垂臂横出,作五托或七托,树顶扁平,称“古树”,又叫“将军树”,这种盆景很费功夫、时间,一般需要三四十年才能成型。岭南派盆景艺术风格的真正形成,则是本世纪30年代以后的事。 这时的广东盆景分作三个流派:一是以盆景艺术家孔泰初为首的一派,树形苍劲浑厚,树冠秀茂稠密,构图严谨,表现旷野古木的风姿;二是以广州三元宫道士为首的一派,主要利用将要枯死的树桩作材料,经过精心培育,从某一部分长出新芽,以潇洒流畅为贵;三是以广州海幢寺的素仁和尚为首的一派,扶疏挺拔,兀立云霄,技托虽少而不觉空虚,含蓄简括,高雅自然,很有点郑板桥“冗繁削尽留清瘦”,“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意 。

热点内容
梅花连续剪纸 发布:2025-07-23 18:46:59 浏览:869
牡丹江人民检察院 发布:2025-07-23 18:42:04 浏览:554
带果子的盆栽 发布:2025-07-23 18:23:12 浏览:308
嘉兴有没有适合情人节吃饭的地方 发布:2025-07-23 18:23:07 浏览:175
丁香花对猫 发布:2025-07-23 18:12:25 浏览:189
乐山兰花 发布:2025-07-23 18:09:50 浏览:534
西方情人节来历英语 发布:2025-07-23 18:01:02 浏览:165
大尖叶绿植 发布:2025-07-23 18:00:22 浏览:497
坚持喝丁香茶 发布:2025-07-23 17:46:59 浏览:805
玫瑰花语代表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23 17:42:38 浏览: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