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县盆景
❶ 想知道: 成都市 郫县在什么区
郫县是旧称,现在的郫县是郫都区,隶属于成都市。
郫都地处成都西北近郊,辖14个镇(街)195个村(社区)43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5.86万,常住人口108万。是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有豆瓣之乡、蜀绣之乡、盆景之乡的美誉。
2016年12月撤销郫县,设立成都市郫都区,成为成都中心城区重要组成部分,是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重点打造的“电子信息和双创产业基地、国际化都市新区”。
(1)陇县盆景扩展阅读:
郫都区建制沿革
郫都区古称“郫”,在古史传说中,最初以古蜀国的都邑闻名于世。距今二千七八百年前的蜀王杜宇、鳖灵,都以郫为都邑。
秦灭巴蜀之后两年,即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秦在巴蜀同时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此为郫县建置之始。
清《一统志》和嘉庆《四川通志》有:“杜宇名蒲卑,都于此,因以名邑。秦灭蜀国而县名不改。”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臧宫自涪城攻拔新繁、郫县,与吴汉会于成都。
秦汉时期,郫县辖地约涉及今郫县、温江、彭县、灌县等数县之地。汉代郫县的西境在今灌县蚕崖外,包括今灌县岷江以东以北地区。北境大致包括今彭县北君平至丰乐、桂花、庆兴一带;东境包括今成都市西部;南境包括今温江县大部分地区。此后辖区屡经变动。
三国蜀汉时,郫、绵、江源三县各分出部分地区置都安县,即今灌县前身。属汶山郡。
西晋太安二年(公元303年),李雄攻取郫县,不久自称益州牧,治郫县。
南朝宋元嘉十年(公元433年),起义军赵广等攻成都,不克,退保广汉,不久自广汉至郫,连营数百,巴东太守周籍之等进军攻郫,克之。追败之于广汉。
南朝梁天监初年(公元502年),邓元起攻刘季连于成都,留辎重于郫,刘季连部将李奉伯间道袭郫,陷之,邓元起舍郫径围州城,不久下之。
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分郫县南境、江源东境置温江县。
北周天和三年(568年),废都安县并入郫县。北周时,划沱江北郫县地为新置九陇县的一部分。
隋开皇三年(583年)撤温江县复并入郫县。隋仁寿元年(601年),又废汶山县入郫县。隋仁寿三年(603年)再分置万春县;大业二年(606年)再并入郫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于都安县旧址灌口镇置盘龙县,后改称导江县和灌县。唐武德三年(620年)又置万春县,后复称温江县。
明洪武十年(1377年),崇宁县并入灌县,十三年(1380年)复置。
清康熙七年(1668年),崇宁县并入郫县,雍正七年(1729年)复置。
民国时期,县域基本无变动。
1950年后,郫县属温江专区。
1958年,撤销崇宁县,主体并入郫县,其他部分并入彭县、灌县。
1968年,郫县属温江地区。
1983年,撤销温江地区,郫县改属成都市。
2016年11月24日和12月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郫县,设立成都市郫都区,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
2017年1月22日,郫都区正式挂牌成立。
❷ 郫县的历史古迹
一、郫县的遗址遗存
郫县历史文化遗迹有望丛祠、杜鹃城遗址、古城遗址、扬雄墓、子云亭等,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管理局主编的《中国名胜辞典》。此外还有何武墓、何公祠、郫筒井、严君平墓、梅花御井、蓝家坡山汉墓等。郫县郫筒街道有“望从祠”。
历史遗址有古城遗址、杜鹃城遗址、德源商周遗址、望丛祠、唐昌文庙、安靖邓家双斗桅杆、扬雄墓、严君平墓和何武墓等历史遗迹,是国家的重要文物保护区域。
县境内遗存大量诗、词、楹联、赋、文、碑记等文化遗存,其代表有:唐.李白的诗《宣城还见杜鹃花》,唐.温庭筠的词《河渎神》,宋.张俞的诗《蚕妇》,唐.杜甫和宋.范成大有关吟诵郫筒酒和安德樱桃村的诗等。赋、文、碑记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有唐.李德裕的《画桐花凤扇赋》,宋.张俞的《蜀望丛帝新宿碑记》,宋.侯溥的《汉大司何公庙堂记》、清.张成行的《司马温公祠堂记》等。郫县民间文学艺术资源蕴藏量丰富,民间传说中有代表性的篇目为《望帝化鹃》、《杜鹃城与合欢树》、《郫筒酒的传说》、《神仙豆腐》、《问字亭》、《御井梅花》、《阳台柳》、《司马光在郫降世》等;民间音乐的代表性曲目有《薅秧歌》、《抬料号子》等;民间舞蹈主要是各种灯舞,最具特色的是花园、友爱的百米长龙,唐昌的“二仙灯”等;在民间工艺美术方面,一级美术师邓欤的“川西挑花图案”、原清河镇教师张跃清的“笋壳雕”,安靖镇方桥村张天泰的微雕艺术品,都是郫县较有特色的资源。
二、请教四川省成都市郫县的历史沿革
郫县位于川西平原腹心,地处西南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市近郊,距成都市区1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生态环境优美,市政设施完善,区位优势、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突出,有银郫县之称。
全县幅员面积437.5平方公里,辖14个镇(街道),总人口48万人,非农业人口10万人。郫县是四川省成都市下辖的一个县,邮政编码611730。
县人民 *** 驻郫筒镇。 [编辑本段]郫县历史 郫县古称郫邑,为古蜀国都城。
公元前314年,秦灭蜀后设蜀郡,郫邑始称郫县,迄今已有2300余年。郫县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孕育出汉代哲学家、语言学家扬雄(又作“杨雄”)、宋代著名诗人张俞,清代名将罗应旒,以及当代英籍华人作家韩素英、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著名道士萨守坚,一代高僧圆悟克勤禅师等古今名人。
郫县地图近年来,郫县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主线,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为重点,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核心,壮大财政综合实力为目标,县域经济持续快速高效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先后被列入全国乡村城市化试点县、国家软件产业化基地、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园、国家生态示范区、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中国盆景之乡等。
2005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5.5亿元,同比增长14.8%,一、二、三产业比达到12:52:3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元,增长90%;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8.76亿元,增长33.2%;地方财政收入4.91亿元,增长36.6%;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00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4715元,增加505元。进入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
[编辑本段]郫县介绍 气候:郫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5℃,最低极端气温零下5℃左右。全年风向频率以东南风最多,具有春早、夏长、秋雨、冬暖、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冬季多雾、日照偏少和四季分明的特点,生态气候环境,十分宜人。
加上地处成都"上风上水",工业污染少,很适宜开展各种旅游,特别是乡村度假旅游的开发潜力大。 地理位置:郫县位成都市西北近郊,与彭州、新都、金牛、温江、都江堰等5个县(市、区)的20个镇(乡)接壤。
县城东至金牛区界13公里,西至都江堰市界16公里,南至温江区界8公里,北至彭州市界11.6公里,东北至新都区界12公里。 行政区划:目前郫县下设14个镇:郫筒镇、犀浦镇、红光镇、安靖镇、团结镇、唐昌镇、三道堰、新民场、花园镇、安德镇、唐元镇、德源镇、古城镇、友爱镇。
历史建置 郫县古称"郫",最初以古蜀国的都邑闻名于世。距今二千七八百年前的蜀王杜宇、鳖灵,都以郫为都邑。
秦灭巴蜀之后二年(公元前314年),在成都设蜀郡,挪作为该郡的属县,正式称为郫县。这是郫县建置的开始,建县至今(2000年)已有2314年的历史。
县域在历史上累有变动。1958年崇宁县撤销后,大部分地区并入郫县。
解放后迄1983年,隶属温江地区;1983年起归属成都市。 郫县县城,秦汉时期设今马街场口外里许"古城遗址"处,汉末或六朝时期改迁今址。
郫县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有汉代著名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扬雄,西汉大司空何武,宋代著名诗人张俞,五代宋初大画家石恪,清代知名抗日将领罗应旒以及新中国诞生后的铁路工程师蓝田,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萧伦,当代世界著名青年歌唱家廖昌永等均为郫县籍人士。世界著名文学家、社会活动家、英藉华人韩素音女士祖籍也在郫县。
[编辑本段]主要文物古迹 历史文化遗迹众多,望丛祠、杜鹃城遗址、古城遗址、扬雄墓、子云亭(因一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成名)等,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管理局主编的《中国名胜辞典》。此外还有何武墓、何公祠、郫筒井、严君平墓、梅花御井、蓝家坡山汉墓等。
郫县郫筒镇有“望从祠”,其名为纪念古属国的望帝和从帝。望帝即望帝杜宇,从帝即开明,又称鳖灵。
李商隐诗句“望帝春心托杜鹃”所说的就是他们的故事。 特产 郫县盛产享誉餐饮界的调料:郫县豆瓣 韭黄、韭菜 郫县豆瓣用以炒菜,分外提色增香,是郫县最著名的特产,是烹调川菜的必备调料,在晚饭界被誉为“川菜之魂”。
特别是郫县豆瓣烹制的“回锅肉”、“豆瓣鱼”、“麻婆豆腐”、“鱼香茄子”等,具有浓郁的四川风味,被公认为是川菜家常味中的代表作。 县花:杜鹃花 杜鹃花又称映山红,为杜鹃花科半常绿或落叶灌木。
叶上长有细毛。春季开花,花冠呈漏斗形,颜色以各种红色为主,因野生杜鹃花在山岗石缝中都有生长,尤其是开花季节漫山遍野,非常壮美。
杜鹃花品种很多,我国约有600种,是世界上著名的观赏植物。 县鸟:杜鹃鸟 杜宇的称谓则来自一个美丽而忧伤的传说。
扬雄《蜀王本纪》:“杜宇……乃自立为蜀王,号称望帝。”鳖灵,原住长江边,是一鳖精修练而成,每天夜里他都要同出于江源之井中的情人朱利幽会。
他听说西海水灾泛滥,便沿江而上,到了蜀国,望帝杜宇任用鳖灵为相,命其治水。朱利思念情人,也到蜀国来找鳖灵。
那一天,正好望帝出猎,在山野间邂逅朱利,见朱利貌美如花,便命纳入宫中为。
三、郫县的历史.
建制沿革:
郫都区古称“郫”,在古史传说中,最初以古蜀国的都邑闻名于世。距今二千七八百年前的蜀王杜宇、鳖灵,都以郫为都邑。
秦灭巴蜀之后两年,即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秦在巴蜀同时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此为郫县建置之始。清《一统志》和嘉庆《四川通志》有:“杜宇名蒲卑,都于此,因以名邑。秦灭蜀国而县名不改。” 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臧宫自涪城攻拔新繁、郫县,与吴汉会于成都。
秦汉时期,郫县辖地约涉及今郫县、温江、彭县、灌县等数县之地。汉代郫县的西境在今灌县蚕崖外,包括今灌县岷江以东以北地区。北境大致包括今彭县北君平至丰乐、桂花、庆兴一带;东境包括今成都市西部;南境包括今温江县大部分地区。此后辖区屡经变动。
三国蜀汉时,郫、绵、江源三县各分出部分地区置都安县,即今灌县前身。属汶山郡。
西晋太安二年(公元303年),李雄攻取郫县,不久自称益州牧,治郫县。
南朝宋元嘉十年(公元433年),起义军赵广等攻成都,不克,退保广汉,不久自广汉至郫,连营数百,巴东太守周籍之等进军攻郫,克之。追败之于广汉。
南朝梁天监初年(公元502年),邓元起攻刘季连于成都,留辎重于郫,刘季连部将李奉伯间道袭郫,陷之,邓元起舍郫径围州城,不久下之。
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分郫县南境、江源东境置温江县。
北周天和三年(568年),废都安县并入郫县。北周时,划沱江北郫县地为新置九陇县的一部分。
隋开皇三年(583年)撤温江县复并入郫县。隋仁寿元年(601年),又废汶山县入郫县。隋仁寿三年(603年)再分置万春县;大业二年(606年)再并入郫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于都安县旧址灌口镇置盘龙县,后改称导江县和灌县。唐武德三年(620年)又置万春县,后复称温江县。
明洪武十年(1377年),崇宁县并入灌县,十三年(1380年)复置。
清康熙七年(1668年),崇宁县并入郫县,雍正七年(1729年)复置。
民国时期,县域基本无变动。
1950年后,郫县属温江专区。
1958年,撤销崇宁县,主体并入郫县,其他部分并入彭县、灌县。
1968年,郫县属温江地区。
1983年,撤销温江地区,郫县改属成都市。
2016年11月24日和12月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郫县,设立成都市郫都区,行政区域和 *** 驻地不变。
2017年1月22日,郫都区正式挂牌成立。
四、郫县的来历
郫县古称“郫”,在古史传说中,最初以古蜀国的都邑闻名于世。距今二千七八百年前的蜀王杜宇、鳖灵,都以郫为都邑。
秦灭巴蜀之后两年,即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秦在巴蜀同时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此后即以郫邑作为蜀郡的属县,称郫县,此为郫县建置之始。
秦汉时期,郫县辖地约涉及今郫县、温江、彭县、灌县等数县之地。
汉代郫县的西境在今灌县蚕崖外,包括今灌县岷江以东以北地区。北境大致包括今彭县北君平至丰乐、桂花、庆兴一带;东境包括今成都市西部;南境包括今温江县大部分地区。此后辖区屡经变动。
三国蜀汉时,郫、绵、江源三县各分出部分地区置都安县,即今灌县前身。属汶山郡。
北周天和三年(568年),废都安并入郫县。
隋仁寿元年(601年),又废汶山县入郫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于灌口镇置盘龙县,后改称导江县和灌县。
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分郫县南境、江源东境置温江县。隋开皇三年(583年)撤温江县复并入郫县。仁寿三年(603年)再分置万春县;大业二年(606年)再并入郫县。唐武德三年(620年)又置万春县,后复称温江县。
后周时划沱江北郫县地为新置九陇县的一部分,今属彭县。
明洪武十年(1377年)并入灌县,十三年(1380年)复置。
清康熙七年(1668年)并入郫县,雍正七年(1729年)复置。
民国时期,县域基本无变动。[1]
1950年后属温江专区,1968年属温江地区,1983年改属成都市。
2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96年,郫县面积437.5平方千米,人口44.1万,辖13镇3乡:红光镇、郫筒镇、犀浦镇、安靖镇、花园镇、安德镇、两路口镇、三道堰镇、德源镇、合作镇、新民场镇、唐昌镇、团结镇、友爱乡、红兴乡、清河乡。县 *** 驻郫筒镇。(261个村委会、21个居委会)
1999年,郫县辖14个镇、5个乡:郫筒镇、安靖镇、红光镇、合作镇、唐昌镇、安德镇、团结镇、犀浦镇、花园镇、德源镇、新胜镇、新民场镇、两路口镇、三道堰镇;唐元乡、古城乡、清河乡、友爱乡、红兴乡。
2004年9月8日,撤销红兴、新胜、两河口、清河4个镇。将原红兴镇的长乐、石佛、濂溪3个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郫筒镇;郫筒镇 *** 驻南大街。将原红兴镇的白云、长生、汉姜、护国、济阳、寇家坝、宋家林、渔塘坎8个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红光镇;红光镇 *** 驻成灌路。将原新胜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唐昌镇;唐昌镇 *** 驻南二环路。将原两路口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安德镇;安德镇 *** 驻望乐村。将原清河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友爱镇;友爱镇 *** 驻政通巷。将合作镇的回龙、青龙、胜利3个村及新华村的3、4、6社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德源镇;德源镇 *** 驻禹庙街。将红光、犀浦、郫筒、德源4个镇的部分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合作镇;合作镇 *** 驻安阜村。
2004年,郫县总面积437平方千米,人口密度1112人/平方千米。辖郫筒、唐昌、犀浦、安德、安靖、红光、友爱、唐元、古城合作、新民场、德源、团结、花园、三道堰15个镇,共有36个社区、261个行政村。[2]
区划详情
郫
郫县地图
郫县地图
县分为14个镇街:郫筒街道、犀浦镇、红光镇、安靖镇、团结镇、唐昌镇、三道堰、新民场、花园镇、安德镇、唐元镇、德源镇、古城镇、友爱镇。[3]
五、请教四川省成都市郫县的历史沿革
郫县位于川西平原腹心,地处西南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市近郊,距成都市区1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生态环境优美,市政设施完善,区位优势、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突出,有银郫县之称。
全县幅员面积437.5平方公里,辖14个镇(街道),总人口48万人,非农业人口10万人。郫县是四川省成都市下辖的一个县,邮政编码611730。
县人民 *** 驻郫筒镇。 [编辑本段]郫县历史 郫县古称郫邑,为古蜀国都城。
公元前314年,秦灭蜀后设蜀郡,郫邑始称郫县,迄今已有2300余年。郫县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孕育出汉代哲学家、语言学家扬雄(又作“杨雄”)、宋代著名诗人张俞,清代名将罗应旒,以及当代英籍华人作家韩素英、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著名道士萨守坚,一代高僧圆悟克勤禅师等古今名人。
郫县地图近年来,郫县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主线,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为重点,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核心,壮大财政综合实力为目标,县域经济持续快速高效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先后被列入全国乡村城市化试点县、国家软件产业化基地、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园、国家生态示范区、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中国盆景之乡等。
2005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5.5亿元,同比增长14.8%,一、二、三产业比达到12:52:3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元,增长90%;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8.76亿元,增长33.2%;地方财政收入4.91亿元,增长36.6%;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00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4715元,增加505元。进入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
[编辑本段]郫县介绍 气候:郫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5℃,最低极端气温零下5℃左右。全年风向频率以东南风最多,具有春早、夏长、秋雨、冬暖、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冬季多雾、日照偏少和四季分明的特点,生态气候环境,十分宜人。
加上地处成都"上风上水",工业污染少,很适宜开展各种旅游,特别是乡村度假旅游的开发潜力大。 地理位置:郫县位成都市西北近郊,与彭州、新都、金牛、温江、都江堰等5个县(市、区)的20个镇(乡)接壤。
县城东至金牛区界13公里,西至都江堰市界16公里,南至温江区界8公里,北至彭州市界11.6公里,东北至新都区界12公里。 行政区划:目前郫县下设14个镇:郫筒镇、犀浦镇、红光镇、安靖镇、团结镇、唐昌镇、三道堰、新民场、花园镇、安德镇、唐元镇、德源镇、古城镇、友爱镇。
历史建置 郫县古称"郫",最初以古蜀国的都邑闻名于世。距今二千七八百年前的蜀王杜宇、鳖灵,都以郫为都邑。
秦灭巴蜀之后二年(公元前314年),在成都设蜀郡,挪作为该郡的属县,正式称为郫县。这是郫县建置的开始,建县至今(2000年)已有2314年的历史。
县域在历史上累有变动。1958年崇宁县撤销后,大部分地区并入郫县。
解放后迄1983年,隶属温江地区;1983年起归属成都市。 郫县县城,秦汉时期设今马街场口外里许"古城遗址"处,汉末或六朝时期改迁今址。
郫县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有汉代著名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扬雄,西汉大司空何武,宋代著名诗人张俞,五代宋初大画家石恪,清代知名抗日将领罗应旒以及新中国诞生后的铁路工程师蓝田,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萧伦,当代世界著名青年歌唱家廖昌永等均为郫县籍人士。世界著名文学家、社会活动家、英藉华人韩素音女士祖籍也在郫县。
[编辑本段]主要文物古迹 历史文化遗迹众多,望丛祠、杜鹃城遗址、古城遗址、扬雄墓、子云亭(因一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成名)等,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管理局主编的《中国名胜辞典》。此外还有何武墓、何公祠、郫筒井、严君平墓、梅花御井、蓝家坡山汉墓等。
郫县郫筒镇有“望从祠”,其名为纪念古属国的望帝和从帝。望帝即望帝杜宇,从帝即开明,又称鳖灵。
李商隐诗句“望帝春心托杜鹃”所说的就是他们的故事。 特产 郫县盛产享誉餐饮界的调料:郫县豆瓣 韭黄、韭菜 郫县豆瓣用以炒菜,分外提色增香,是郫县最著名的特产,是烹调川菜的必备调料,在晚饭界被誉为“川菜之魂”。
特别是郫县豆瓣烹制的“回锅肉”、“豆瓣鱼”、“麻婆豆腐”、“鱼香茄子”等,具有浓郁的四川风味,被公认为是川菜家常味中的代表作。 县花:杜鹃花 杜鹃花又称映山红,为杜鹃花科半常绿或落叶灌木。
叶上长有细毛。春季开花,花冠呈漏斗形,颜色以各种红色为主,因野生杜鹃花在山岗石缝中都有生长,尤其是开花季节漫山遍野,非常壮美。
杜鹃花品种很多,我国约有600种,是世界上著名的观赏植物。 县鸟:杜鹃鸟 杜宇的称谓则来自一个美丽而忧伤的传说。
扬雄《蜀王本纪》:“杜宇……乃自立为蜀王,号称望帝。”鳖灵,原住长江边,是一鳖精修练而成,每天夜里他都要同出于江源之井中的情人朱利幽会。
他听说西海水灾泛滥,便沿江而上,到了蜀国,望帝杜宇任用鳖灵为相,命其治水。朱利思念情人,也到蜀国来找鳖灵。
那一天,正好望帝出猎,在山野间邂逅朱利,见朱利貌美如花,便命纳。
六、成都的历史古迹
成都是一座景色秀丽、气候宜人的城市,同时也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历代留下来的名胜古迹很多。其中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武侯祠、杜甫草堂和永陵(王建墓);列为省级文物保护的有北周文王碑、文殊院、青羊宫、孟知祥墓、朱悦廉墓、僖王陵、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彭大将军纪念碑彭家珍祠、十二桥烈士墓。其它各具特色的公园,有以引种一百多种竹子、被称作“竹的公园”――望江楼;装饰、布置各式盆景的百花潭;山青水秀的人工湖――百工堰;年年举办“灯会”“花会”的文化公园;以饲养和繁殖大熊猫著名的成都动物园、以锦江绿化带为背景的滨江公园和以“人和水”为主题的活水公园。这些分布在市区和城郊的游览参观点各具特色、涉猎面广,人们在此游览之余不仅可以欣赏到众多美景,而且可以增长知识和情趣,耳目为之一新。
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险,夔门天下雄,黄河与长江共同哺育 着这片风光奇绝的土地。从神秘幽美的九寨沟,到碧波万顷的竹海;从风清月白的大宁河,到那跑马溜溜的群山;乐山大佛做不到的治水业绩,李冰父子早己做到了;古人慨叹的六龙回日之高标,已被西昌发射的航天卫星越过。到处是绚丽的自然风光,到处是淳美的风土人情……
自古诗人多入蜀。地灵人杰的巴蜀大地又是文化之邦。李太白从这里杖剑远行;杜工部在此地望月怀乡;陈子昂、苏东坡、陆放翁、张大千怕如灿烂的明星,辉耀着这片浪漫的大地。刘皇叔白帝托孤;诸葛亮六出岐山;唐玄宗剑阁闻铃;多少忠臣怨主,几许盛衰悲欢,都留在这里的森森翠柏、茫茫白波、重重殿字之间,留给了风雨楼台、暮鼓晨钟……当然,到成都旅游别忘了品尝这里的小吃。
作为我国历史名城之一,成都的历史犹如它的自然地貌一样有起有落。
从2300年前蜀王迁都于此,漫漫千载,星移斗转,成都有过“五大都会”、“扬一益二”的辉煌,也有过“十室九空”、“斗米数十金”的凄凉。然而,它千古不徙,遭历劫而不衰,从容地吐纳万物,化育生机,这就是成都的魅力所在。距今1500多年前的晋代诗人左思曾由衷地礼赞“既崇且丽、实号成都”。不论是中国“诗仙”李白,还是“诗圣”杜甫都无限深情地讴歌过这座风姿独具的城市。
成都,这座既古老又年青,既安宁又繁荣,既有很深的文化积淀,又有很强的商业意识的城市,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作为中国四川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成都已经形成机械、电子、医药、冶金、化工、棉纺、食品等门类的工业体系;农业则是中国重要的粮油和农副产品基地;商业已成为中国西南商品、物资的重要集散中心;交通、通信亦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枢纽。
成都自古就是一座具有开放性格的城市。远在北方开辟“丝绸之路”的纪元前,成都人就已经入云南,经缅甸,到印度,至中亚,转欧洲,即史称的所谓“南丝之路”,谱写了对外开放的历史篇章。今天的成都,秉承祖先气度恢宏、兼容并包的传统,正意气风发地走向世界。
❸ 宝鸡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景点
宝鸡好玩的地方景点
三国小镇位于岐山蔡家坡,游玩目前是完全免费的,以后会不会收费就不知道了,这里分为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同时建筑风格也是完全按照三国时期的建筑设计的,还有马戏节目助兴,目前来看,人气还是相当不错的,我去过几次,几次人都非常多,也有美食街,游船等。但是目前还没有开发完全,内城里招商工作也未完成,捎带去看看还是可以的!
西府老街
西府老街其实严格来说不能算是个独立景点,更多像是北坡上的一座美食城,不过,旅游的主要元素当然也少不了吃,更何况,这里几乎聚集了宝鸡各县的知名小吃,还有一些外地的小吃这里也可以找到,因此,这里也需要提一提,游玩当然是免费的,不过吃的话肯定是要钱的,权且算作滥竽充数吧!
人民公园
宝鸡人民公园是个老牌景点了, 现在还附带上中华礼乐城,在里面游玩都是免费的,但是项目收费是跑不掉的,若不玩那些收费项目,在里面转一天也不会花掉一分钱,约个会什么的是个挺好的地方。这里风景挺漂亮。值得推荐。
凤凰湖景区+音乐喷泉
凤凰湖景区及凤县音乐喷泉同处于宝鸡凤县,且两地离得不远,因此放在一起,景区内森林覆盖率大,空气清新,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这里最大的优点当然就是免费了,同时凤县作为一个避暑胜地,夏季旅游也相当舒适。因此尤其推荐夏季来旅游。白天转转凤凰湖,晚上看看凤县的喷泉,也是极好的。
眉县汤峪音乐喷泉
眉县汤峪音乐喷泉是因为抖音突然火起来的,火的简直是一塌糊涂,随便发一条关于音乐喷泉的短视频都有几万乃至几十万赞。这座喷泉听说投资上亿,七彩摩天轮造型,加上音乐的衬托,可以说是美轮美奂,现场灯光不比演唱会效果差,因此相当值得推荐。当然,完全免费。
宝鸡植物园
宝鸡植物园位于宝鸡姜谭路北侧,是集科研、科普、游憩观赏和绿化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园林单位。植物园里花的种类繁多,而且每个季节都有不一样的花开放,最大的优点也就是完全免费开放,游客众多,仿古的大门,人工湖面,这些都是植物园的亮点,里面现在还加了一个新开的盆景园,因此,来宝鸡旅游,这里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地方。
❹ 宝鸡旅游景点 宝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宝鸡好玩的地方有:太白山、天台山、关山草原、嘉陵江源头、炎帝陵、大唐秦王陵、姜太公钓鱼台、周公庙、五丈塬、周原遗址、古陈仓城遗址、诸葛亮庙、唐九成宫遗址、“铁马秋风”大散关、金台观、鸡峰山、陈仓山、箭括岭、扶风城隍庙、吴山、慈善寺、太平寺塔、张载祠(张子祠)、宝鸡历史博物馆、法门寺、法门寺珍宝馆(博物馆)、眉县汤浴温泉、九成宫遗址、秦公一号大墓、苏文忠公祠、宝鸡民俗博物馆、东方大佛宫 、始祖殿、红河谷、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崛山森林公园、龙门洞森林公园、宝鸡观光园、宝鸡人民公园、凤翔东湖、·西岐民俗村、宝鸡市植物园 。
太白山:
太白山(Mountain Tai)主体位于陕西宝鸡眉县、太白县,广义上的太白山连带西安周至县部分。它是秦岭山脉主峰,也是中国大陆青藏高原以东第一高峰。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已通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 。太白山是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分水岭。具低山、中山、高山等地貌类型,界限清楚、特点各异,特别是第四纪冰川活动所雕琢的各种地貌形态保留完整、清晰可辨。
太白山气候迥然不同,随着海拔高度递增,气候类型按一定规律呈连续的带状分布。气候立体差异,使植物、动物分布也形成相应的垂直带谱。太白山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山上林木茂盛,中草药遍地皆是,尤其世界上仅存的孑遗植物--独叶草在太白山独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充足食物,雉类之血雉、红腹角雉及兽类之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禽异兽于太白山繁衍生息。自19世纪始,世界各地学者慕名纷纷前来太白山考察,而太白山已成为科考研究避暑旅游体育运动和教学实习的重要基地。太白山是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和著名道教文化圣地,位列道教第十一洞天,玄德洞天。唐、宋以来,许多文人墨客登临挥毫,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因此,每逢夏秋之时,登山览胜者与朝山香客络绎不绝。
炎帝陵:
炎帝神农氏"以姜水成",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即现在的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炎帝陵(the Mausoleum of Emperor Yandi in Zhuzhou)。 炎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息地,享有"神州第一陵"之誉。它坐落于株洲市炎陵县城西17公里处的鹿原陂。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华全国归国华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十大文化遗产、新潇湘人文八景、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湖南省最佳景区。炎帝陵祭典被列入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被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根亲文化盛事。主要建筑有炎帝陵殿和神农大殿。炎陵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寝福地、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❺ 宝鸡好玩的旅游景点
宝鸡好玩的旅游景点有哪些?宝鸡古称“陈仓”、“雍城”,誉称“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宝鸡好玩的旅游景点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宝鸡好玩的旅游景点
太白山简介:
太白山横卧在宝鸡眉县、太白、西安周至3县境内。因山顶终年积雪,银光四射,故称太白。它是横贯陕西省的秦岭山脉的主峰,海拔3767米,也是秦岭的最高峰。
太白早为名山,诗人李白、杜甫、柳宗元、韩愈、苏轼等人曾游过这里,写下了著名诗篇。其中李白的《登太白山》写道:“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举目可近月,前行若如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见还。”这里气候异常,风云多变,相传在山下行军,不敢敲鼓吹号,否则疾风骤雨会顷刻而至。不仅如此,这里还有奇特的风景。苏轼称它“岩崖已奇绝,冰雪竟雕皱。”太白山还有很多古建筑,历代庙宇有14处,现存房屋32栋,80余间,石碑5通,铁碑10通,铁佛110余尊,木雕像64尊,还有铁钟、铁炉等。旧历七月一日为太白山庙会,每逢此时,山上山下,游人不绝。“太白积雪六月天”是关中八景之一。
红河谷简介:
红河谷位于眉县营头镇境内,太白山主峰北麓,距西安120公里、室鸡60公里,在西宝高速公路常兴出口转向、西宝南线眉县河底村路口转向,具体方向有路标提示。公园入距下板寺26公里,可和太白国家森林公园形成环形旅游线路,山外可和西宝高速常兴、宝南线相连。红河谷是登太白山古道之一,公园己开发景区四个,景点80多处。入园即可看到静林寺、显洞寺、玉皇阁、观音崖等宗教文化古迹。公园具有秦岭北麓典型的地貌特征,形成了幽、奇、峻、秀的景观。园内山势险峻,石峡深邃,幽谷含秀,飞瀑深潭,珠飞玉溅,景观多变。太公石船古朴悠远,双洞水帘神秘莫测,群仙聚首如生灵显现,神龟宝蛋美妙故事让人回味留恋。蟠龙湾,曲径通幽,穿林涉水,别有风情。斗母瀑布气势宏大,从斗奇峰倾泻而下,垂直落差八十余米,堪称陕西第一瀑。传说赵匡胤,时乖命蹇,穷团潦,到此幸游观景,诚心礼拜后,时来运转,黄袍加身,登基称帝,称此地为福泽之地。仙桃飞帘,玉柱飞虹,峡谷石门,景色迤逦交错辉映。
法门寺简介: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十公里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发迹于北魏,起兴于隋,鼎盛于唐,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
天台山简介:
天台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南郊,面积约120平米千米,属秦岭山系。区内群峰竞秀,植被繁茂,景色优美,气候宜人。主要景点有莲花、道帽石、磊磊石、九龙泉、大散关、鸡峰插云、弥罗天云海、炎帝骨台寝殿、神农祠、老君顶、玄女洞等数十处,主峰莲花顶海拔2198米。天台山有油松、华山松、连香木等多种树木、百余种观赏花木和60多种鸟兽。史载民传,天台山是炎帝出生、成长、创业和卒身的地方,是“神农之乡”,在中华民族发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还有道教始祖老子李耳开始创教写经的传说。自古以来说是道家名山,是一处融文化古迹与自然风光为一体,具有观赏游览、历史文化和科学考察等多种价值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嘉陵江简介:
嘉陵江源头风景区位于宝鸡市南郊、川陕公路三十三公里处的秦岭之巅。属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四大风景区之一,总面积三千六百公顷,著名的嘉陵江发源于景区内海拔二千八百多米的嘉陵谷中。秦岭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亦是长江、黄河水系的分水岭。景区内景点40多处,奇峰突兀,水流清澈,森林茂密,四季景色迷人。七女峰苍翠秀丽,济公石、飞来石惟妙惟肖,飞云瀑、黑龙潭气势雄伟……自然景观,神工天成,美不胜收。景区内亦有大量的人文古迹。有汉高祖刘邦入关时的煎茶坪,诸葛亮北上伐魏时的点将台,宋朝吴介兄弟抗击金兵的和尚愿古战场,代王岭等。
关山草原简介:
关山草原位于陕西省陇县境内,享有“小天山”之美誉。这里,地貌与中欧阿尔卑斯山相似,幽涧水泽兼具,草原森林 相间,地势广阔,水肥草美,牧马成群,景色秀丽。气候受垂直地带性地理条件的影响,冬春无界,夏秋相连,有“关山六月寒凝霜” 的写照。自古以秦非子养马而闻名于世,为陕西最大的林牧区,我国内陆中东部地区最大和唯一的天然草原,1995年被陕西省确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关山牧场是人们观赏的现代畜牧业与大自然相结合的旅游景点。
法门寺博物馆简介:
法门寺博物馆与驰名中外的千年古刹法门寺为邻,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10公里的法门寺旅游区,东距西安120公里,西距宝鸡95公里,是以收藏、保护、展示和研究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珍贵文物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性佛教艺术博物馆。 1987年4月3日,封闭1000多年的法门寺地宫重新面世,出土了世上仅存的佛指舍利和唐朝七位皇帝供奉的数千件皇室绝世珍宝,被视为20世纪考古及佛教文化的重大发现。法门寺博物馆也随之兴建并对外开放。 为了使这批具有世界影响的文物得到更加全面充分的展示,法门寺博物馆经过数年的精心筹划,隆重推出了《大唐神采 东方慧光――法门寺历史文化陈列》展览,共分为历史文化厅、舍利文化厅和大唐地宫珍宝厅等三部分。历史文化厅以法门寺历史沿革为主线,展现了法门寺历史沿革和地宫发掘时的情景;舍利文化厅以八重宝函、五重宝函等四个系列供奉舍利的宝函为主体,突出唐密金胎合曼的最高成就――捧真身菩萨;大唐地宫珍宝厅则陈列了法门寺地宫唐室供佛的百余件工艺精湛的金银器、密色瓷、琉璃器以及唐代皇帝饮茶的金银茶具,展示了唐茶文化的神韵。 法门寺历史文化新陈列共分三区六单元,设计特点是以点带面,以小见大,通过法门寺地宫的出土文物,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大唐盛世的社会场景和生活画卷。陈列以“内容科普化和形式艺术化”为宗旨,使用各种新型材料,精心编辑,追求陈列的形式美及强烈的现代感和视觉冲击力,从而拉近古代文物与现代观众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古代文物与现代观众的距离,再现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西部兰花生态园简介:
西部兰花生态园是全国最大的苗圃基地之一,全国首批工农业旅游示范园。始建于2000年3月,是一个集苗木花卉生产、科研、生态观光及绿化工程设计施工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苗木繁育基地。总面积4080亩,有国内一流的全自动控制温室和植物组培楼,水上垂钓娱乐园500亩,园内四季常青、三季有花;草地、水塘与亭台轩榭等建筑小品相映成趣,将生态园装扮得清新秀丽、质朴自然,被誉为中国西部农业的绿色明珠。主要景点有水上娱乐垂钓园、高科奇观园、珍稀树种观赏园、百果采摘园、花卉盆景园、疏林休闲娱乐园和科普教育基地7个园区49个观光景点。
❻ 泰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旅游景点
口岸雕花楼(国家4A级)
口岸雕花楼景区位于江苏地理中心泰州市高港区城区西南方,地处高港区城市主干道、高港最繁华的商业街——金港南路上,并由北沿老居民区、西沿向阳南路和南沿向阳支路围合而成,往南可至客运码头,往北可至泰州市区并直通京沪高速、沪陕高速等,交通便利。
老街没有丽江四方街那样的热闹,商业,也没有平遥古街的冷静,正经,老街就是老街,生活,自然,真实。
地址:兴化市楼牌路
门票:免费开放;兴化县衙需30元/人
开放时间:全天
❼ 中国的一些古城(古都)……
我国有八大古都
郑州,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安阳,杭州。
.
据考古发掘和史籍记载,自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炀帝)、唐(武周)、五代的后梁、后唐、后晋共计12个朝代,94位帝王,历时1337年,在洛阳建都。
公元前约21世纪,夏帝太康曾建都斟寻那(今洛阳东二里头) 。夏帝履癸(即夏桀),也建都洛钠, 史书载桀所居“左河、济,右太华,前伊阕(龙门),后太行”,这正是洛阳所处的位置。经考古发掘,在洛阳近郊“二里头遗址”和洛南“锉李遗址”发现并经测定,在商代堆积层下,有夏代早期和晚期文化遗存。公元前约17世纪,商汤灭夏桀,为了镇服夏朝的“顽民”和扩展西部疆域,在原夏都附近另建新都西亳(今洛阳市东)。公元 770年(东周平王元年),平王姬臼为避西戎的侵扰从镐京迁都洛阳,史称“东周”。公元25年(东汉建武元年),东汉光武帝刘秀灭新莽即帝位,建都洛阳,并改洛阳为雒阳。公元220年(东汉建安二十五年) 12月,魏文帝曹丕废汉献帝,改国号魏,建都洛阳,以汉都为基础,改雒为洛。修复洛阳宫。
公元264年(魏成熙元年),司马炎杀魏元帝曹奂自立,改国号晋,仍以洛阳为国都,史称“西晋”。北魏太和十九年(邦咸5年),北魏孝文帝元宏(原姓拓拔,改汉姓元),自山西平城迁都洛阳。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杀父即位,建都洛阳,备极豪华。公元684年(唐光宅元年),唐武后照废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自立则天皇帝,改东都洛阳为“神都”。公元909年(后梁开平三年),梁太祖修省洛阳,筑南北二城,定洛阳为“京都”。公元923年(后梁龙德三年),河东晋王李克用的儿手李存勖灭后梁,统一北方,即位称帝,改国号后唐,建都洛阳。公元936年(后唐清泰三年),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依靠契丹人的支持,夺取了后唐天下,石敬 塘在洛阳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后晋,建都洛阳,一年零十一个月后迁都开封。
西安是我国也是世界的大占都,这已是获得广泛认同的不争的事实;但西安究竟是几朝古都,以及与之相关连的西安始都于何年,西安建都究竟历时多少年等,却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纷纭的问题。近年来,“十三朝说”得到较多学者的赞同,但不时仍有不同意见提出。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不影响对西安古都地位认定的无关宏旨的问题,但实际上不仅使有关政府部门在对外宣传介绍时常出现混乱现象,也妨碍对西安作为重要古都之历史的深入研究。所以还需要进行精深的研究,得出令大家信服的结论。
据学者们对述及西安地区历史上建都之王朝问题的论著进行搜检统汁,发现关于西安建都朝代数,已先后出现十朝说、十一朝说、十二朝说、十三朝说,直至二十一朝说等12种之多。实际上在上述诸说中,不少还有2 种、3 种甚至4 种见解。粗略统计,见诸报刊论著中关于西安建都朝代的说法,竟达20多种。当然,上述的诸朝说只是一种概称,究其实,内中既包括有统一时期的王朝,也包括有分裂时期的割据政权,还包括有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说:
(一)十朝说。最初的倡导者是历史学者武伯纶。他在1979年出版的与1984年再版的《西安历史述略》一书中,列出了在西安建都的10个朝代,即:
西周(前1134一前771 )
秦(前221 前207 )
西汉(前204 —24)
前赵(318 —329 )
前秦(351 —383 )
后秦(384 —417 )
西魏(535 —556 )
北周(557 —581 )
隋(581 —617 )
唐(618 —907 )
前后历时共1062年。
作者也认为“以上只是一个传统的说法,事实上并不完全正确,有的更不能反映历史的实际情况”_J1.上述十朝说的确不全面,尤其是一些朝代在西安建都的起讫年代,未作精审的考订,很不准确。但所列10个朝代却是曾在西安建都的最主要的王朝与政权。
(二)十四朝说。由统计学家、曾任西安市统计局副局长的王书勋于1992年在《对西安历史上建都朝代和时间的统计研究》一文中提出。即在前述十朝外,增加了新、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周(武周)等4 个朝代。在文中列有《西安建都朝代统计表》,对所确定的十四个朝代在西安建都的起止年代一一列明,得出在西安建都历时1158年的结论。
作者对建都朝代认定标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同时从专业统计工作角度对新认定的14朝在西安建都之起讫年代竭力进行准确的统计。但因所提出的一些建都朝代标准存在可商榷之处以及进行建都年代统计的一些根据,如前述之《西安历史述略》等并非权威性论著,因而也存在若干不确定的问题。
(三)十三朝说。由历史学家牛致功教授于1993年著文沦定。他在《关于西安建都的朝代问题》0 一文中,在肯定了西周、秦、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个朝代在西安建都“是没有争议的”之后,论定王莽建立的新朝与东汉献帝被胁迫到长安以及西晋愍帝在长安称帝均应视为在长安建都,同时还阐述了北魏孝武帝西奔长安与武则天所建周不应视作在长安建都的理由。因而认为在西安建都的朝代是: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 、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三个王朝。因为所论依据比较充分,所以颇具影响。但在学术界,对该文所说“至于黄巢在长安建国称帝,李自成在西安建国称王,都是农民政权的问题,不必和封建王朝相提并论”却颇多批评,未得到广泛认同。
(四)十七朝说。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力主此说。
1990年,他在《中国古都概说》一文中将西安市定为我国惟一的一座历史上建都历时千年以上的古都。并将他认定的在西安建都的17个王朝与政权列述如下:
1.镐:西周都,268 年;
2.咸阳:秦都,145 年;
3.长安:西汉都,208 年;
4.长安:新莽都,15年;
5.长安:汉(刘玄)更始都,3 年;
6.长安:赤眉都,2 年;
7.长安:东汉献帝都,6 年;
8.长安:晋惠帝愍帝都,7 年;
9.长安:前赵都,10年;
10长安:前秦都,35年;
11. 常安:后秦都,32年;
12长安:西魏都,23年;
13. 长安:北周都,25年;
14长安:隋都,26年;
15. 长安:唐都,266 年;
16长安:齐(黄巢)都,4 年;
17长安:大顺(李白成)都,2 年。
上列17朝建都历时为1077年。
十七朝说较前述十三朝说增加了西汉末汉更始帝刘玄、赤眉帝刘盆子与唐末大齐黄巢、明末大顺李白成等4 个政权。其中作者将汉更始帝刘玄所建政权称为“西汉之际称雄诸国”之一,而将后三者称为“农民及流民建立的政权”。此说虽于1991年初即已刊布,竟未为十三朝说及十四朝说之作者们所认同,这显然是彼此间学术观点不同所致。
综合分析上述几种以及其他一些有关西安地区建都朝代之见解,可以看出造成诸说杂出、意见不一的主要原因还在判定古都的标准有歧义以及对一些史实的认识不一致。前者集中在对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所建都城之认识上,后者反映在西晋之惠帝、愍帝及武则天所建周朝是否在长安建都等问题上。所以要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还是要从确立科学的古都定义人手,在此基础上,以史实为依据,来确定建都朝代问题。
关于古都的定义,已有一些学者作出了自己的阐述。但目前为我国古都学界多数学者所认同的定义则是:我国历代王朝与政权所建立的首都(包括一些地区性政权建立的都城)及陪都皆为古都,这一定义显然是较为宽泛的。也就是说,凡是被历史上某一王朝或政权的统治者作为统治中心的城邑,不论其时间的久暂,统治区域的广狭,是统一时期之王朝还是分裂时期之王国,是华夏族还是其他民族所建立的政权,是贵族豪强还是农民起义所建立的政权,是首都还是陪都,是已沦为废墟还是形成了新的城市,皆应视为古都。
按上述定义,则上述牛致功教授所确认的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西安地区建都当无问题。关于西晋惠帝与北魏孝武帝西奔长安不应认为是迁都,以及武则天所建周朝,是以东都洛阳为都,且易名神都,武周王朝的政治生命是与神都共始终,因而不当以长安为都,上述情况,牛致功教授在他的《关于西安建都的朝代》一文中皆有精辟论述,这里不再引述。因而此三朝应排除在曾于西安建都之朝代之外。
对于刘玄、刘盆子、黄巢、李自成等所建政权是否在西安建都事,按前述古都定义审视,不当以因是农民政权,“不必和封建王朝相提并论”一语即行否定,而应当予以考虑。
正史中对刘玄、刘盆子事迹记载最详的当推《后汉书》,该书曾为刘玄、刘盆子设传,排为列传第一,紧接在帝后纪之后。可见对二人十分推重。按其史实,二人均于新莽末年乘势而起,聚众起义,并被拥立为帝,先后攻入长安,封王拜相。
建年号,行政令,历时均分别达到2 年。因此汉更始帝刘玄、赤眉帝刘盆子应视为在长安建过都。对于黄巢,旧唐书、新唐书俱有传。载明黄巢率起义军于唐僖宗广明元年(880 年)12月5 日攻占长安,13日在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为金统。后至金统四年(883 年)4 月10日始撤离长安。以长安为都施行政令长达3 年,故而大齐政权也当列入在西安地区建过都的一个政权。至于明末李自成,虽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冬十月攻占西安,十七年(1644年)正月称王于西安,定国号为大顺,年号永昌。但为时不长,即于当年二月东渡黄河,进入山西,三月十九日攻占京师,并在北京称帝。
由此可见,李白成只是将西安当作攻取京师的基地,并未将之定为都城。
综上所述,可判定西安地区在历史上曾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隋、唐等六个统一王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五个分裂时期的政权,东汉献帝与西晋愍帝等二个末代皇帝以及汉更始帝刘玄、赤眉帝刘盆子、大齐皇帝黄巢等三个农民起义政权建都,即合计有十六个王朝与政权在西安建都。因此可称西安是“十六朝古都”。
关于历代王朝与政权在西安建都合计历时多少年的问题,也有多种见解,短者有1062年的,长者有1220年的,介于二者之间的尚有1077年、1158年与1099年诸种。。
这显然是与各自认定的建都朝代与计算方法不同有关。现按前述确定的十六朝另行计算如下:
西周:都于丰镐,始于文王末年,止于幽王十一年。幽王十一年为公元前771 年,此为史所明载。至于文王都丰之年代,向有多种说法。2000年10月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公布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将公元前1046年定为武王克商的首选之年。这样据《史记。周本纪》,武王元年则为公元前1057年,文王死于公元前1058年,周人自岐下东徙,
于沣河西岸作丰邑就为公元前1059年。 此即为西安地区始都之年代,也是西安地区建城之起始年。若以此年为西周在西安地区建都之起始年,至公元前771 年周幽王身死国灭,西周在丰镐建都历时为289 年。
秦:都于栎阳,始于献公二年(前。383 年),止于孝公十二年(前350 年),历时34年;都于成阳,始于孝公十二年,止于子婴元年(前207 年),历时144年。合计178 年。
西汉:都于栎阳,始于高祖五年(前202 年),止于高祖七年(前200 年),历时3 年;都于长安,始于高祖七年,止于孺子婴居摄三年(8 年),历时208年。合计211 年。
新:都于常安,始于王莽始建国元年(9 年),止于地皇四年(23年),历时15年。
汉更始帝刘玄:都于长安,始于更始二年(24年),止于更始三年(25年),历时2 年。
赤眉帝刘盆子:都于长安,始于建世元年(25年),止于建世二年(26年),历时2 年。
东汉献帝:都于长安,始于初平元年(190 年),止于兴平二年(195 年),历时6 年。
西晋愍帝:都于长安,始于建兴元年(313 年),止于建兴四年(316 年),历时4 年。
前赵:都于长安,始于刘曜光初元年(318 年),止于光初十二年(329 年),历时12年。
前秦:都于长安,始于苻健皇始元年(351 年),止于苻丕太安元年(385年),历时35年。
后秦:都于常安,始于姚苌建初元年(386 年),止于姚泓永和二年(417年),历时32年。
西魏:都于长安,始于文帝大统元年(535 年),止于恭帝三年(556 年),历时22年。
北周:都于长安,始于闵帝元年(557 年),止于静帝大定元年(581 年),历时25年。
隋:都于大兴,始于文帝开皇元年(581 年),止于恭帝义宁二年(618 年),历时38年。
唐:都于长安。由于武则天建周朝,移都神都(今洛阳市)及黄巢大齐政权曾都于长安,故唐朝都于长安可分为前、中、末三个时期。前期始于高祖武德元年(618 年),止于睿宗文明元年(684 年),历时67年;中期始于中宗神龙元年(705 年),止于僖宗广明元年(880 年),历时176 年;末期始于僖宗中和三年(883 年),止于昭宗天佑元年(904 年),历时22年。前、中、末期合计265 年。
大齐帝黄巢:都于长安,始于金统元年(880 年),止于金统四年(883 年),历时4 年。
上列16个朝代与政权在西安地区建都,去掉7 个重叠年份,累计为1133年。简言之,西安是十六朝古都,建都历时长达33年。
http://www.xtour.cn/2005-7/2005720223859.htm
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是我们熟悉的对南京的美称。六朝古都,是指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政权曾在南京建都;十朝都会,则是除了前述六个政权外,还有南唐、明初、太平天国、民国时期把南京作为首都。
不管是六朝古都,还是十朝都会,都是对南京悠长历史的形容。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季士家研究员近日对记者说,从公元前472年越国大夫范蠡筑城长干里开始算,南京已经有了将近2500年的建城历史。
这2500年的漫长历史中,一共有十二个政权定都,除了我们熟知的那十个政权外,还有五代十国时期的杨吴,以及南宋初期。季研究员认为,历史确凿,南京应该换上一顶“十二朝古都”的新帽子。
杨吴政权南京建都4年
拿出自己主编的《金陵胜迹大全》,季士家研究员引用了其中史实向记者讲述杨吴和南宋在南京建都的历史。
唐代末年,安徽合肥人杨行密,应募为州兵,参加唐朝军队。因为他身材高大,作战勇敢,在与黄巢、王仙芝农民起义军对抗中,逐步发迹,官至庐州刺史、宣州观察使、淮南节度使等要职,握一方兵权。势力范围以广陵(今扬州)为中心,据有今苏、皖、赣、鲁诸省之大部,成了一方的割据势力。唐天复二年(902),唐昭宗李晔封杨行密为吴王。
同年,杨行密去世,长子杨渥继吴主位。唐天�四年(907)后梁取代唐,进入五代十国时期。908年,吴将纪泽杀杨渥,杨行密次子杨隆演继位,由大臣徐温主政。920年2月杨隆演去世,杨行密四子杨溥继位,此后通过“改升州(即南京)大都督府为金陵府,拜徐温为金陵尹”,921年改年号为顺义;927年,文武百官上表劝杨溥当皇帝,大赦天下等措施,完成了建国的任务。杨吴大和“五年(933),建都金陵”,杨吴政权建立,以南京为其首都。
四年之后,937年,拥有大权的徐温养子徐知诰,建齐国,“以金陵为西都,广陵为东都”,杨溥把皇位让给徐知诰,结束了南京作为杨吴政权都城的四年历史。
季士家先生说,由于建都时间太短,学界因此很少提及杨吴建都金陵的历史,知道这段历史的市民也很少。
李纲力主南宋定都南京
一百多年之后,南京再度成为另一个小朝廷的首都。季士家说,“南宋初年南京又成为首都,这次时间稍微长一点,从1129年到1138年,前后历时十年”。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建炎元年(1127)五月,康王赵构在商丘称帝,史称南宋。有意思的是,南宋以商丘为首都,也叫做南京。后来由于金军南下,赵构推行秦桧等人主张的投降路线,南宋节节败退。后来,赵构匆匆撤离商丘,逃往扬州,不久又渡江南逃。
南宋统治集团渡江之后,抵抗派李纲等人力主以金陵为都,高宗赵构被迫于建炎三年(1129)五月八日决心宣布:在南京(当时称“江宁府”)定都,并把“江宁府改为建康府”。不过赵构还是嫌南京紧靠长江,金兵随时过江,终于在绍兴八年(1138)迁都临安(今杭州),结束了南京作为南宋首都的十年历史。
从此以后,金陵虽然仍作为南宋的留都,为时长达141年(1138——1279年),但八代君王在强敌的威胁下均安闲自得地在西子湖畔过着被时人讥讽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的腐朽生活。
为什么漏了这两个政权
两个政权正式在南京建都,这样确凿的史实,为什么在我们称呼南京为“十朝都会”时被遗忘了呢?具体的原因,连季士家研究员也不是很清楚,他推测说,这可能是因为中国人喜欢整数,把南京称作“十朝都会”,也可能是因为杨吴政权和南宋建都南京的前后时间都比较短,杨吴建都南京只有4年,南宋也只有10年,在建都南京的12个政权里,这两个政权定都南京的历史是最短的。
“哪怕只有一年在南京建都,这一朝也应该算上。”季士家坚持要把南京改名为“十二朝都会”,并为了这个事情进行了多次呼吁。
他说:“以前史实不是很清楚,现在完全弄明白了,为什么不把那两朝加上,改称南京为‘十二朝都会’呢?”季先生认为,现在十运会即将召开,南京换上“十二朝都会”的称号,既能给海内外来宾留下难忘印象,又能推动南京旅游业、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http://news.sina.com.cn/c/2005-10-01/07567082385s.shtml
北京, 先后有战国时期的燕,辽(末期),金(中期),元,明,清在此建都.
开封 ,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后期)七个王朝在此建都.
此外还有
殷商晚期都城 安阳
南宋都城 杭州
殷商中期都城 郑州
回答者: 226688999 - 举人 五级 6-23 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