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梅花盆景
❶ 梅花在室内怎样养殖
怎样养护梅花盆景
家庭盆栽梅花并不十分困难,但要使梅花年年花繁色艳,则须掌握以下几点养护技巧:花博会
放置场所:梅花喜阳,所以一定要放置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地方。花博会
浇水:梅花很怕积水,所以要根据天气变化和生长情况灵活掌握浇水量。通常情况下以保持盆土湿润为原则,不干不浇。花博会
施肥:梅花喜肥,每年花谢后盆底应放入有机肥。在生长期可每隔半个月施薄肥一次,促其生长强壮。在花芽形成前,最好多施磷肥。花博会
修剪:梅花是在当年生新枝形成花芽,所以每年花谢后,要及时修剪,将老的花枝截短,仅留2至3个芽,并注意使芽向外侧生长,要将影响树形美观的交叉枝、平行枝、重叠枝、对生枝、徒长枝,以及过密、瘦弱的枝条疏剪去。花博会
翻盆:梅花盆景一般隔1到2年翻盆一次,时间安排在开花后为好。翻盆时,去掉旧土三分之一左右,剪去枯根,修短过长的老根,换以富含腐殖质的腐叶土,掺拌砻糠灰及沙土,使盆土既肥沃又疏松、透水。
http://online.chinaflowerexpo.com/asp/special/info/detail.asp?id=9635
http://www.ronglong.com/penjing/592.htm
❷ 梅花在园林中有哪些应用
中国园林是一门综合艺术,她自然、清新,且极富诗情画意,在世界园林上独树一帜。梅以韵胜,以格高,自古深得人们喜爱,已成为中国造园的特色树种之一。再加上其横斜疏瘦、色雅香清、傲霜斗雪的特性,更使其成为园林应用中的佼佼者。
(1)梅花专类园 梅花专类园,一般称为“梅园”,其景蔚为壮观。每当花开时节,满园梅景灿烂如霞,犹如一个香雪海。我国古代出现了许多赏梅胜地,如宋代陆游有梅花诗云:“二十里中香不断,青阳宫到浣花溪。”明代冯梦祯《西山看梅记》载:“武林梅花最盛者,法华山上下十里如雪……”现在,我国赏梅名园更多,据统计有近30个,如武汉梅园、南京梅花山、无锡梅园、上海淀山湖梅园、昆明黑龙潭公园、青岛梅园、成都杜甫草堂梅园等,其中有的以花梅取胜,有的以果梅为主。
(2)梅花群植 除梅花专类园外,梅花在庭园中也可群植。三五成丛或更多群植,以形成小梅林、梅岭、梅径等景观。
(3)梅花孤植 梅花树形古朴苍劲,较适宜在园林中孤植欣赏。草坪上、雪松前及景墙边等环境,梅花孤植皆可得到良好的观赏效果。梅花品种繁多,有些品种的树形更为突出,如‘虎丘晚粉’、‘昆明小跳枝’、‘白须朱砂’等,这些品种孤植,更具有观赏价值。
(4)“岁寒三友”传统配置 松、竹、梅,人称“岁寒三友”。将松、竹、梅配置一起构成“岁寒图”,是中国园林的传统造景手法。梅,傲雪凌霜,独步早春;竹,虚怀若谷,凌冬不凋;松,苍劲古朴,四季常青。将它们合植一起,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宋代楼阳有诗云:“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5)梅花绕屋及伴亭 我国自古就有“梅花绕屋”的习惯。《园冶》有云:“梅绕屋,余种竹。”明代王稚登有诗云:“竹寒沙碧堂成处,移得官梅绕屋栽。”我国造园,大都以建筑物为主体,但好楼须有好花映。梅花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掩映于亭台楼阁间,既可丰富艺术构图,又可协调周围环境的自然景观。
(6)梅花倚石 景石是我国古典园林中不可缺少的配置。梅花倚石,其景自出。梅因石而更老,石因梅而更奇。宋代徐致中有咏梅诗云:“石畔长来枝易老,竹间瘦得萼全清。”
(7)梅花临水 梅花冰清玉洁,是配植水景的重要植物之一。水景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无水不成景。寒池清清,溪流淙淙,梅花弄影,堪然入画。“会被清池写疏影,一枝分作两枝妍”,梅花临水在我国园林中应用较早,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此例,如“何当与春日,共映芙蓉池”(梁·吴均)。梅花品系中的垂枝梅,其枝条自然下垂,潇洒飘逸,尤易临水。
(8)梅花花篱 在日本园林中,有梅花用作花篱的实例,如日本丸子梅园将白色单瓣梅花密植成片,花开时,远望犹如一条洁白的飘带。在我国,以梅作花篱在园林应用中则少见。
(9)梅花盆景 梅花盆景是以盆为“纸”,以梅花、山石等为“绘”,通过艺术处理和精心培育,集中典型地再现了大自然中梅之神貌。我国梅花盆景较盛行,清代的《盆景偶录》中,将盆景植物分为四大家、七贤、十八学士,梅花为十八学士之首。我国梅花盆景造型有许多艺术流派,如疙瘩梅、劈梅、顺风梅、屏风梅、游龙梅、滚枝梅、自然式等。
(10)插梅清供 梅花插花的应用在我国出现较早,至少应在魏、晋之际,如《荆州记》载:“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诗云:‘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梅花不以华丽取宠,而以韵格为胜,所以其插花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插梅的主要方式一般可分花瓶式插梅、盆景式插梅和壁挂式插梅三种。
❸ 梅花写意盆景有哪些样式
梅花写意盆景是以梅花为主、山石为辅的有意境的盆景,它是山水盆景内与梅花盆景的完美结合,其画面容优美、意境深远、内涵蕴厚,继承并融合了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和盆景技艺于一体,把梅花盆景推向更高层次和更高品味,使之成为再现大自然中梅之神韵的珍贵艺术品。
我们一般将梅花写意盆景分为旱式、水旱式、旱盆水意式、山水式和砚式等。其中,完全没有水景的为旱式;既有水景又有旱景的为水旱式;旱盆水意式是盆内并不“贮水”,而是以细碎的石子或沙粒表示水面或小溪,虽不见水,却有水意;山水式是以山石为主要素材,在山体上预留种植穴,然后在种植穴里种植小型梅花;砚式就是以砚状石板代替盆钵,以白色石板为多,其上植梅点石,石板没有边框,平坦的板面可代表水面。
❹ 梅桩如何种如何造型
梅花为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是传统的盆景材料。以老根桩制成的盆景,树姿古雅,骨格清秀,疏枝横斜,虬曲多姿,早春吐蕾放花,幽香宜人,具有形态美、色彩美和风韵美,色、香、味均佳。如配以紫砂古盆,别具风韵。
一、桩景的制作
选掘1株梅树老根桩,以春季和梅雨季节采挖最好。挖时截断主根,多留侧根,将老干修剪整形,露地栽培或栽在大花盆中,进行“养坯”。待其根系发育且萌发新枝时,通过攀扎和修枝造型,制成各种梅桩盆景形式。我国各流派盆景中,有许多传统的梅花盆景式样,常见的有:1.
游龙式:为徽派盆景的传统样式。即主干从基部的顶部蟠曲成S形数弯,如游龙状。2.
三台式:也为徽派的传统式样。主干作2~3个弯曲,上部枝叶分为3层片,高低交错,层次分明,每层片作成水平馒头状,端庄平稳。3.
劈干式:为苏派盆景传统式样。将粗大的梅桩茎干劈开,去除部分木质部,并进行雕凿加工,以表现“枯木逢春”的姿态。4.
疙瘩式:为扬派盆景的传统式样。在梅花枝茎幼小时,将主茎打1个结或绕1个圆圈,曰久便形成疙瘩状,显得苍古奇特。5.
顺风式:为扬派的传统式样。即将梅花的全株枝条攀扎向同一个方向,犹如顺风吹拂的姿态。6.
垂枝式:也为扬派的传统式样。即将盆口以上小枝攀扎成与盆口平行的圆圈,中间主枝再向上攀扎成圆环,形如花篮状。上述梅桩盆景的传统式样仅供参考,如今更多的是将梅花盆景造型成不拘一格的自然式。
二、日常养护管理
梅桩盆景宜放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地方。平时要保持盆土湿润,不干不浇,防止盆中积水。5~6月,即花芽分化形成期,要进行“扣水”,让盆土干到老叶微卷,新梢萎缩时再浇水。如此反复数次,将新枝生长点破坏,停止伸长,以增加花芽的发育,此后再恢复正常浇水。施肥应注意季节和生长发育期,在翻盆时,在盆底放置骨粉和腐’熟的豆饼屑为基肥,5月中、下旬花芽形成前施1~2次饼肥水作为追肥,8月上旬再施1~2次,入秋后继续施肥2~3次,冬季放入温室内,可提早到春节时开花。梅桩盆景的修剪很重要,每年开花后,应将老枝截短,仅留3~4个芽,并注意使芽向外侧生长,才能在次年早春开花繁密。修剪还可结合整形,对于影响树形美观的交叉枝、平行枝、重叠枝、徒长枝以及病弱枝,均应剪去。结合翻盆,要剪去枯根,剪短过长的老根,并换去1/2旧土,壅以肥沃培养土,以利生长。
❺ 江南三大赏梅胜地之一,无锡梅园梅花进入最佳赏花期,美得太震撼
无锡梅园始建于1912年,是江南三大赏梅胜地之一,栽培梅花 历史 悠久,有着丰富的梅花品种资源。400多个品种、10000余株梅花已经绽放,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闻香”赏花。
一走进梅园,就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早已混在空气中了。闻着,让人心旷神怡。走几步,便有一大片一大片的梅花映入眼帘,被粉色的花海环抱。
梅花的品种好多啊,一眼望去,有著名的有素白洁净的玉蝶梅,有花如碧玉、萼如翡翠的绿萼梅,有红颜淡妆的宫粉梅,有胭脂滴滴的朱砂梅,有浓艳如墨的墨梅,有枝杆盘曲、矫若游龙的龙游梅等。
在梅园文化中心,遇见一场梅花盆景展,来自各个城市的梅花盆景在这里展出,造型幽雅、虬枝倒悬、枯树老干、疏影横斜的梅桩艺术盆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梅花孤高绝俗、素雅高洁,不畏寒霜,淡淡的香气中蕴含着铮铮气韵,但是梅花的花期也就短短十几天,才开放就面临着凋落,不禁让人感叹人生无常。“梅花”是一种中华文化的象征,那高洁的品性,清高的灵魂也成为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游客们“全家上阵”来梅园赏花拍照。
行走在梅园,你会发现一座碧绿色的八角宝塔非常醒目,这便是念劬塔。念劬塔是梅园的点睛之笔,也是梅园的标志性建筑。该塔八角三层,高18米,建于1930年,是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为母亲石太夫人而建的纪念性建筑,以怀念父母的养育之恩。拍摄的时候,以它作为背景,花和建筑的完美结合。
步步登高,可以在高处俯瞰整片花海。园林的设计极其考究,结合着梅园特点,以梅饰山,倚山植梅,梅以山而秀,山因梅而幽,别具特色。
一踏入景区,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新年氛围,大红灯笼随风摇曳,给景区增添了许多喜庆之感。此外,其他布景可以看出也用了不少心思,引来不少游客在这里驻足拍照打卡。
“金牛勤恳送福来”、“寒梅迎春踏雪至”、“梅好生活”,围绕这些主题的十余组创意景观,分布在景区出入口及主干道沿线,极大丰富了游园内容,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将春天的梅园崭新呈现。
景区内很用心地在花丛里布了很多实景建筑,江南建筑风格,白墙黑瓦红窗,极富意境,给游客拍照打卡增加了许多场景和趣味。
无锡园林紧密结合了无锡的自然山水,熔铸江南本土文脉。始建于1912年的无锡梅园,园主是民族工商业巨子荣德生。荣氏家族垂垂百年,是民族工商业的巨子。1955年,荣毅仁先生(荣德生之子)遵父遗志,把园林捐献给了政府。
无锡荣氏梅园有很多荣氏人文古迹,香海、诵豳堂、乐农别墅、读书处、天心台、洗心泉、清芬轩、招鹤亭......
经畲堂里有荣氏 历史 陈列室,详细的展示了荣氏家族的各种 历史 资料。
无锡的荣毅仁堪称红色资本家,其父荣德生便已有“棉纱大王”的称号,后荣毅仁解放后担任国家副主席,为后来荣氏家族的商业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荣氏家族,在无锡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市场中都占着不可忽视的份额。
鳞比的瓦块,阳光缓慢地洒下,这一段段家族 历史 ,娓娓道来。
缓缓走过每一个角落,在梅园的时光,是不愿意遗失这一处的美好,天空的蓝与古砖瓦的相呼应,营造了一种美轮美奂的 历史 沉淀。
春日的午后,三两好友,梅园里寻一处茶室,偷得浮生半日闲。
(以下次序不分排名先后)
2.【 心爱咖啡书屋】
荷兰广场附近有心爱咖啡书屋,可以在小溪边的咖啡馆坐下来放松一下。欧式风格,像童话世界,小朋友应该会比较喜爱。
无锡开原寺位于位于梅园浒山与朴山之间,相传始建于唐朝,按我国汉族地区的常规建造。
主轴线上自南至北依次有天王殿、毗卢殿、大雄殿、藏经楼;东北向另有玉佛楼一座。主轴线的东西两侧分别有钟楼、鼓楼、观音殿、地藏殿、祖堂、斋堂、察房、楠木厅等建筑。
午后的整个院落显得那么的静谧安详,阳光透过层层树叶,在地面留下一明一暗的光影。听着寺庙的禅音,心情格外宁静。
到了开园寺,千万别忘记去吃一碗开园寺的素面,感受一下这份热火朝天的人间烟火味。
此外,超级推荐二楼的素斋,几道菌菇素食,精致可口,食材新鲜,摆盘也极其讲究,充满了禅意。
园内还有亲子乐园,树屋乐园,湖上泛舟,很适合带着小朋友去玩。赏花之余,溜娃也可以耍个大半天。处处传来欢快的笑声,童年的幸福时光,让人羡慕啊。
园内的荷兰大风车,小教堂,七色花田也是拍照打卡的好地方。起了个清早,赏了花,之后去景区内的秦园小笼吃美味的无锡小笼包是个不错的选择。
景区内还有家 玫缘里阳光花园餐厅 ,特色玻璃房的建筑结构,被绿植和鲜花围绕,十分养眼。坐在花丛中用餐的感觉,真是赏心悦目。
絮絮叨叨,码了一天字,无锡梅园赏梅全攻略,希望对你有帮助。
这个春天,从梅园开始。
TIPS:
景区门票:60元/人 儿童:30元/人
景区开放时间:6:00-17:30 (疫情期间为8:00-16:30)
景区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西路卞家湾13号
市内交通:到达景区的公交线路有2路、40路、53路、72路、83路、87路、88路、89路、106路。
市外交通:
沪宁高速无锡东出口---太湖大道---梁湖路----梁溪西路
锡宜高速无锡西出口---盛岸西路---钱威路---钱荣路--梁溪西路
我是七月木木,生于江南小镇的小女子
爱好延续梦想,旅行,让我越走越远。
我们都不过是这大千世界的匆匆过客
既然来了,就该留点什么
至少能够证明我们来过
这里是七月木木的旅行视界,欢迎关注 Forever七月木木
❻ 适合制作盆景的梅花品种有哪些
梅花盆景艺术不同于其他花卉的盆景艺术,它不仅要求能观花,更要求能赏形。那么,它到底有何讲究?哪些品种适合制作盆景呢?
疏影横斜之梅,适作盆景。其枝生方向应以横生为上,斜出为次,直上为下。梅枝生长方向依品种不同而不同,有的品种如‘白须朱砂’,多横生或斜出;有的品种如‘桃红台阁’多直上。并要求此品种少生枝刺,最好不生枝刺。枝刺不仅影响美观,而且耗费营养。野生或粗管的梅树上多生枝刺,而经栽培驯化精管的梅上生刺较少。还要求此品种较易着花,因为盆养比地养较难着花。若花太繁可适当疏去一些,以增其神韵。此外,就是要求此品种年生长量适中,因为长势太强的品种,不仅不易控制姿形,而且韵味也低,太弱的品种又太娇贵而不易培养。
我国梅花品种极其丰富,其中有很多适合制作盆景。例如直枝梅中宫粉型的‘凝馨’、‘粉妆台阁’、‘龙潭粉’以及绿萼型的‘二绿萼’、‘小绿萼’、‘米单绿’等均适合制作盆景;朱砂型的‘白须朱砂’、‘小红朱砂’和玉蝶型的‘三轮玉蝶’、‘青芝玉蝶’、‘素白台阁’等也适合制作盆景,其中‘白须朱砂’尤为适合。在武汉磨山梅园,其大树的自然树态宛如天成。除此之外,垂枝梅和龙游梅也极适合制作盆景。垂枝梅的枝条自然下垂,形成一种优美的伞形树态,龙游梅的枝条自然扭曲,好似虬龙,苍劲古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