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桑盆景
Ⅰ 桑葚盆景鉴赏与栽培
桑葚,又名桑果、桑枣、葚子等,为桑科(Moraceae)、桑属(Morus Linn.)树木的果实,全属16种,我国有11种,各地均有分布,是古人认知最早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开始栽种桑树,养蚕缫丝,制作丝绸,在古文献中多有记载,诸如《夏小正》中的二月“妾子始蚕”、“执养宫事”等。“宫”字南北朝时候的解释即指蚕室;再如《诗经》中有“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等等
桑树不但在我国古代国民经济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还有着较高的观赏价值。其树冠优美,茎干苍劲,节间短促,叶片致密,果实晶莹,青紫红黑,五彩纷呈,因而近年来,不少人用桑树制作成盆景观赏,是观果观形盆景的优质素材之一,我们下面就来分享一下桑葚盆景的制作养护经验。
桑树属于落叶乔木或灌木,我国有11种之多,资源非常丰富,大多都适宜制作盆景,建议尽量灌木类,诸如山桑、岩桑、鸡桑等等,萌蘖力强,株干嶙峋斑驳,枝叶紧凑,果实繁茂,既适宜制作成中小型盆景,还可以制作成微型盆景。
桑树生长迅速,极耐修剪和蟠扎,成型快,养护容易,管理粗放,材料来源既可以在野外采掘,也可以扦插栽种。如果是野外采掘,建议选择在崖畔沟壑间寻找,往往有历经风雨雷电尽显沧桑古朴的优美桩子,而且大多株型矮小,叶片匀称,形式奇特多变,大自然锻造下的素材美不可言。
如果是扦插播种,就需要进行童子功蟠扎修剪,设计造型,虽然略失自然,不过处理得当,也可以作为商品盆景,批量栽培,不失为一种经济盆栽,即可观赏还可以食用,一举多得。
野外采掘灌木类桑树,一般在初春和秋末进行,此时要么叶片未生,要么叶片枯落,树液处于萌动初期或者开始休眠之时,对植株破坏影响最小;还可以观察桑树的株形,便于选择,从而既不对野生资源造成太多危害,还可以选择到适宜的素材。
采掘时,先将上部无用枝条剪断,去除残留叶片,然后挖掘,切断主根,保留部分须根,最好带原土球下山,可以提高成活率。用塑料袋或者薄膜保湿带下,尽快移栽或上盆。
桑树桩材下山后,既可以用地栽模式“养胚”,也可以直接上盆栽种,从实际经验来看,桑树成活率较高,只要妥善养护,成活率高达80%以上。
栽培土壤,要根据桑树的树种以及分布地域的土壤进行栽植,北方的桑树耐贫瘠耐干旱耐盐碱,不过大多株形高大;南方的桑树耐贫瘠喜湿润不耐水碱。土壤可用颗粒土(山土)混合园土以及沙土栽培,要求疏松透气,排水便利,生桩不建议用腐殖土,避免养分过盛假活。
桑树属于深根性植物,地栽成活率高,管理粗放,基本上浇定根水到发芽后,完全不用管理,就可以自行生长;而大多盆友没有条件,可直接上盆,用中深紫砂盆或者瓦盆,透气性较好,浅种高围,提高成活率。倘若是微型盆栽,也要成活后再予以二次处理,切莫一次用浅盆栽植,很可能无法成活。
桑树耐贫瘠,不耐积水,因而浇水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生桩养护期间,保持土壤湿润然而不过于潮湿,避免烂根。桑树属于喜阳植物,前三个月放在通风阴凉位置养护,等到真正成活后,就可以逐渐见光照,以至于全日光照。
生桩第一年不施肥,第二年从春季开始施肥,可在土壤基质中拌入少量骨粉饼渣作为基肥,然后生长季节用磷酸二氢钾和饼肥水施肥,每十天半个月一次,薄肥勤施,一般第二年就可以开花结果。
桑树生长迅速,耐修剪,每年初春或秋末进行一次重剪,并进行适当蟠扎造型,桑树适宜直杆式、斜干式、曲干式、卧干式、临水式等多种造型,可根据下山桩原始形态进行适当修改。若是扦插和播种苗,从幼株开始蟠扎,则可以制作成各种造型。
关于桑葚的叶片,大多在4-15厘米,要想使得叶片变小,可以参照拙文《盆景花卉“飞花摘叶”、“脱衣换锦”技法》进行,不外乎摘叶、控水、施肥、修剪等几种方法,可以使得叶片变得小而致密,果实繁茂晶莹。当然还有一种是采取嫁接方法,不过这种适宜中小盆景,微型盆景不太适宜。
桑树病害常见有褐斑病、白粉病、桑疫病等,多是由于高温高湿通风不善引起,可采取适当措施加强通风降温,同时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进行防治;虫害多为根结线虫、红蜘蛛等,可用氧化乐果、桑宁在春初和秋季进行防治。
Ⅱ 花芽文言文
1. 发芽在文言文里怎么说
文言文表示“发芽”最常用的是“萌”。
在发芽的意义上,“萌”有两种用法:
1、用于名词,表示草木刚刚发出的新芽。《说文解字》:萌,艹芽也。从艹,明声。(白话:萌,草的新芽,从艹头之义,读“明”的音。)
如《聊斋志异 · 葛巾》:“目注勾萌,以望其拆。”(白话:注视着牡丹新发的弯钩状嫩芽,希望它早日开花。)
2、用于动词,就是“发芽”的意思。
如《礼记 · 月令》:孟春之月,天地和同,草木萌动。
文言文多为单音节词,表示发芽时只需用“萌”,不必另加“芽”字。如:“倒栽石上无根树,枝叶通身顷余一夜萌。”(宋 释祖钦 句)
除了“萌”以外,也可将名词“芽”活用为动词,表示发芽的意思。这也是文言文词类活用最常见的形式。
如沈括《梦溪笔谈》:“二月草已芽,八月草未枯。”;陆游《梅花》:“冰崖雪谷木未芽,造物破荒开此花。 ”
2. 击鼓催花的文言文翻译
1. 唐南卓《羯鼓录》:"上(唐明皇)洞晓音律……尤爱羯鼓玉笛﹐常云八音之领袖﹐诸乐不可为比。尝遇二月初﹐诘旦﹐巾栉方毕﹐时当宿雨初晴﹐景色明丽﹐小殿内庭﹐柳杏将吐。睹而叹曰:'对此景物﹐岂得不为他判断之乎?'左右相目﹐将命备酒﹐独高力士遣取羯鼓。上旋命之﹐临轩纵击一曲﹐曲名《春光好》。神思自得。及顾柳杏﹐皆已发拆。上指而笑谓嫔御曰:'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后用作酒令。鼓响传花﹐声止﹐持花未传者即须饮酒。后因有"催花鼓"之语 。今亦用作游戏。
2. 译:唐代南卓的《羯鼓录》里记载:“皇上通晓韵律……特别喜欢羯鼓和玉笛,常称它们为八音的领袖,其他乐器都达不到这样的境界。有一次二月初,清晨,刚流梳完,当时夜雨才放晴不久,景色清明流丽,小殿庭院里,柳芽杏蕊将放未放。皇上目睹此景由然感叹:‘面对此情此景,怎么能不欣赏,不为他们助兴呢?’左右侍从彼此相顾,都争着准备酒食,只有高力士叫人去取来羯鼓。皇上马上就命上在轩亭中放情击鼓一曲,定曲名叫《春光好》。明皇神思悠游其中,自得其乐。等到再看柳芽杏蕊时,他们都已经舒展开来了。皇上指着柳杏笑着对嫔妃侍从们说:‘就从这一件事看,还能不叫我天子吗?’后来这曲子被用作酒令。鼓声响时传递花朵,鼓声停时,拿着花没能传去的人就要喝酒。后来由此有了”催花鼓“的说法。今天也被用作游戏。
是这个吗?
3. 植物文言文 40只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桥逗,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敏乎卖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4. 求这个文言文的翻译
等到长大后,爱花成癣,喜爱剪盆景.认识张兰坡(我认为是人名)后,才开始精通剪枝,养花的方法,接着领悟了嫁接花木堆石的方法.花中属兰花最特别,因为它的幽香韵致.但带花瓣的花之中稍微可以记入书的没有了.兰坡(人名吧)临死的时候,赠给我荷瓣素心兰(兰花的一个品种)一盆,都是肩平心阔,根茎花瓣洁净,可以记入书的.我珍惜异常(此处是意译),在我外出的时候,芸(也许是人名)能够亲自为它浇水,花叶比较茂盛.不到两年,一天突然枯萎死去,拔起根查看,白得像玉,且兰芽生机勃勃,开始不能理解,以为是自己无福享受,深深叹息.这事以后有人想要我给他,我不给.于是用开水浇死它.从此以后,发誓不再种兰花.(花中)差一点的是杜鹃,虽然无香气,但长得好看,可以久玩.而且容易剪栽.因为芸(现在可以肯定是人名了)怜惜枝叶(此处是正文,要合并翻译),不忍心大剪,所以难以成树(就是长得不大).其它的盆景都是这样.。
5. 有请高人翻译这一段文言文
洛阳牡丹记 翻译
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
庶竞为游遨,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帟,笙歌之声相闻。最盛于
月陂堤、张家园、棠棣坊、长寿寺、东街与与郭令宅,至花落乃罢。洛阳至东京
六驿,旧不进花,自今徐州李相(迪)为留守时始进。御岁遣牙校一员,乘驿马
一日一夕至京师,所进不过姚黄、魏花三数朵,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使马上
不动摇,以蜡封花蒂,乃数日不落。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树者,盖其不接
则不佳。春初时,洛人于寿安山中斫小栽子卖城中,谓之山{?}子人家,治地为畦
塍种之,至秋乃接。接花工尤著者一人,谓之门园子,豪家无不邀之。姚黄一接
头,直钱五千,秋时立券买之,至春见花乃归其直。洛人甚惜此花,不欲传。有
权贵求其接头者,或以汤中蘸杀与之。魏花初出时,接头亦直钱五千,今尚直一
千。接时须用社后重阳前,过此不堪矣。花之木去地五七寸许,截之乃接,以泥
封裹,用软土拥之,以蒻叶作庵子罩之,不令见风,日唯南向,留一小户以达气,
至春乃去其覆,此接花之法也(用瓦亦奇)。种花必择善地,尽去旧土,以细土
用白敛末一斤和之。盖牡丹根甜,多引虫食,白敛能杀虫,此种花之法也。浇花
亦自有时,或用日未出,或日西时。九月旬日一浇,十月、十一月三日、二日
一浇,正月隔日一浇,二月一日一浇,此浇花之法也。一本发数朵者,择其小者
去之,只留一二朵,谓之打剥,惧分其脉也。花才落便翦其枝,勿令结子,惧其
易老也。春初既去蒻庵,便以棘数枝,置花丛上,棘气暖可以辟霜,不损花芽,
他大树亦然。此养花之法也。花开渐小于旧者,盖有蠹虫损之,必寻其冗,以
硫黄针之,其旁又有 *** 如针孔,乃虫所藏处,花工谓之气葱,以大针点硫黄末
针之,虫乃死,花复盛,此医花之法也。乌贼鱼骨用以针花树,入其肤,花輙死,
此花之忌也。
6. 若欲种椹子文言文翻译
原文是:“若欲种椹子,则择美桑种椹,每一枚翦去两头。两头者不用,为其子差细,以种卽成鸡桑、花桑,故去之。”是出自1149年陈敷《农书》的对于桑的介绍。
翻译为:”如果想种椹子,就选择完美的桑树种椹子,每一个枝条翦去两头。两头的不用,因为它们太细,如果种了就成了鸡桑、花桑,所以除去它们。“
全文翻译如下:
”如果想种椹子,就选择完美的桑树种椹子,每一个枝条翦去两头。两头的不用,因为它们太细,如果种了就成了鸡桑、花桑,所以除去它们。只取中闲的一截,因为它们坚硬枝大,用来当种就枝干强壮,它的叶子肥厚,所以保存它。保存的枝条,先用柴灰泡一宿,第二天用水淘去轻秕不实的,选择那些坚实的,稍微晾干它的水脉,但不要让它太干燥,种的时候才容易活。预先选择肥沃的壤土,先耕后上粪,上完粪再耕,这样三四遍,踏实让土壤密实。平整之后,再在地面上均匀地散上细沙,约有一寸多厚。然后在沙上均匀地布椹子,让它疎密相间。种下后,再用薄沙掺盖在它们的上面,让它们疎爽使种子容易活,芽蘖不被泥水腐烂,让它的根逐渐向下扎在所踏实的肥沃土壤中,就容易长得茂盛了。每畦宽三尺,它的长要相称。一畦中只可种四行,即便於浇灌,又易于除草。畦上要搭棚,高三尺,棚上稍微撒些草盖住,像种姜的棚一样,以防黄梅时连阴雨后,忽然暴日晒坏。待苗长到三五寸的时候,就经常剔摘去根士四傍朴蔌的小枝叶,只保留直上的干标叶。五七天一次,用水浇灌,就容易生长。“
7. 普洱茶文言文
普洱养心,心宽广而气滂沱;陈茶养性,性宁静则无尘。夫其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荈之利。其功若神。则有渠江薄片。西山白露。云垂绿脚。香浮碧乳。挹此霜华。却兹烦暑。清文既傅于读杜育。精思亦闻于陆羽。若夫撷此皋卢。烹兹苦茶。桐君之录尤重。仙人之掌难逾。豫章之嘉甘露。王肃之贪酪奴。待枪旗而采摘。对鼎?以吹嘘。则有疗彼斛瘕。困兹水厄。擢彼阴林。得于烂石。先火而造。乘雷以摘。吴主之忧韦曜。初沐殊恩。陆纳之待谢安。诚彰俭德。别有产于玉?。造彼金沙。三等为号。五出成花。早春之来宾化。横纹之出阳坡。复闻?湖含膏之作。龙安骑火之名。柏岩兮鹤岭。鸠坑兮西亭。嘉雀舌之纤嫩。玩蝉翼之轻盈。冬芽早秀。麦颗先成。或重四园之价。或侔团月之形。并明目而益思。岂瘠气而侵精。又有蜀冈牛岭。洪雅乌程。碧涧纪号。紫笋为称。陟仙厓而花坠。服丹丘而翼生。至于飞自狱中。煎于竹里。效在不眠。功存悦志。或言诗为报。或以钱见遗。复云叶如栀子。花若蔷薇。轻飚浮云之美。霜?竹箨之差。唯芳茗之为用。盖饮食之所资。
(作者:宋·吴淑)
Ⅲ 裂叶桑树的叶子能泡茶吗桑树叶长什么样子图片
你好,不建议裂叶桑的叶子泡茶,桑叶是家蚕的主要饲料。
裂叶桑的叶片互生,边缘锯齿形,全缘至深裂,基生叶脉三至五出,侧脉羽状,托叶测生,早落。
一、温度
裂叶桑喜欢温度稍微高一些的环境,具体来说可以在25-30度之间,如果低于12度,或者超过40度的话,会导致长势受阻,因而不要越过这两个限度。当然,在冬季的时候也最好能在十二度之上。
二、光照
裂叶桑稍微耐荫,但长时间的阴暗是不行的,一般来说散光充足的位置是最适合它的。如果是非常大尘银强烈的光,则尽量也遮阴,一般除了夏季,其他时候是不需要的。
三、水肥
桑树的耐旱性比较好,反之其耐涝性不好,所以浇水一定要控制好量,体积大的相对来说需水也多。一般可三四天浇水一次,但是不能积水,给裂叶桑施肥的话,要按照其体积滚宴来定,为了其营养的充足,可以用复合肥等营养全面的肥料。
四、繁殖
裂叶桑繁殖大多采用种子繁殖的方式,将果实采集以后,可以将果肉先取出,放在湿润的沙中储存。在春季至秋季都可播种,用温水先将种子浸泡以后再进行播种,兄好行距株距可以在20-30厘米,播种以后,还要再覆盖一层,大概等待10天就会出苗。
裂叶桑是需要修剪的,如果是盆景的话,其观赏性需求较高,所以需要注意其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