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盆景布局
『壹』 水石类盆景的平面布局形式有( )、( )、( )、( )和聚散式。
你是不是在出考题呀?山水树石类盆景;可分为水盆型.旱盆型.水旱型.壁挂型;在这几种形式上又分为(孤立式)(开合式)(石供式)(偏重式)(悬崖式)(重叠式)还有你说的聚散式等等!
『贰』 山水盆景的独峰式是怎样布局的
山水盆景的独峰式:又称孤峰式。一般盆内只放一块体态高大的山石版形成孤峰权,孤峰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山峰形象,并且要有高耸、突兀之貌,不宜矮小平庸,一般峰高是盆长的80%左右,也可峰高大于盆长。山石不要置于盆中央,宜偏左或偏右。但也不能紧贴盆边。
偏重式:偏重式由两组山石组成,分别位于盆左、右两侧,一组较高大为主体,另一组较矮小为客体。切忌两组山石高低、大小相似。两组山石在结构上是断开的,但又形断意连,相互呼应,构成统一整体。
开合式:开合式由三组山石组成,盆前方左右两侧各置一组,有主有次,两组山石中间的后方再置一组更加低矮的远山。三组山石在平面位置上应形成不等边三角形/
重叠式:山石可分为两组或三组,每组山石均形成连绵不断的低矮山脉,从盆的一侧向另一侧蜿蜒伸展,山脉与山脉穿插、重叠,表现一派远山景象。要避免山脉在平面上排成直线,每组山脉宽窄、长短也要有变化。
散置式:散置式是由三组以上山峰组成,并且山峰多呈分立状。散置式特别强调峰群的有机统一,山峰布置应有疏有密,有主有次,使宾主分明,否则将是一盘散沙。
『叁』 山水盆景的直立式是怎样布局的
山水盆景的直立式:山石纵轴及其皴纹线基本上与盆面垂直,山体形象呈直立状态。应用这种形式宜将峰嵴线处理成大起大落的起伏变化,以获得生动效果。直立式是最常见的山体构图形式,适合于偏重式、开合式、散置式、独峰式及重叠式等多种平面布局形式结合应用。
倾斜式:山石纵轴及其皴纹线与盆面呈55度左右的夹角,山体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倾斜式常与偏重式布局结合应用,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盆内所有山峰都朝同一方向倾斜,具有较强的动势。另一种是盆内主体山峰倾斜,隔江的客体山峰直立。后一种形式应注意客体山峰不应过高,使其仅为主峰的1/4左右为宜,若客峰过高会失去景物的统一性。
悬崖式:主山高耸,其上部向一侧伸出做悬垂状,下部虚空,山形常表现为上大下小,重心高而偏向一侧。给人以挺拔险峻之感。应用悬崖式应注意险中求稳,其方法之一是加长与悬垂部分同方向的山脚,使总体上形成不规则的“C”字形;其方法之二是加强悬垂主峰背后次峰的重量以取得平衡。悬崖式常与偏重式、开合式、散置式结合使用,以悬崖式作主峰,客体山峰一般应低于主峰高度的1/3,以衬托主峰的险峻雄奇。
山峦式:山峰不高,但山与山相互连结构成山脉,如波状起伏。主峰高一般是盆长的1/5左右。山峦式最适合与重叠式布局结合应用,也可与开合式结合应用,表现一派远山景象。
象形式:山石的体形、轮廓大致象某种物象。或是象人物,或是象动物。象形式可以增加山水盆景的趣味性。采用象形式时,应注意对物象的摹仿,不能过于逼真,太逼真则无想象余地,会显得庸俗。对物象的摹仿应在“似与不似之间”。
『肆』 山水盆景中散点石布局有什么规律
小的可以放1-2个,豪可以放3个好像,可以收回的
『伍』 山水盆景怎样进行布局
布局开始,要把各组成部分集中起来,根据表现主题和创作意境的需要作一全面考虑,包括布局的形式、植物的栽种、配件的安置等等问题。这里主要谈谈主峰的位置和配石的安排问题。
主峰是盆景的重心所在,最为突出显眼,在布局中要首先确定。主峰位置通常放在盆长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处为宜,可略为偏前或偏后。主峰位置一般不宜放在盆的正中或边缘。
主峰确定后便可安排配石。配石与主峰在风格上要统一,但形状、大小又必须有所变化。配石只是起着衬托主峰的作用,本身不可突出。盆景中所有的山峰都要避免等高或形状雷同的现象,也不可顺次安排,而应高低起伏、参差不齐。整个布局要做到疏密得当,虚实相间,不可均匀安排,也不可处处填满。
在山水盆景的意境构图方面,有三种处理形式。第一种是高远式:高远式的主峰高耸险峻,配峰低矮,以衬托主峰,山石占盆面的三分之二左右;第二种是深远式:深远式多以一峰为主,群峰夹峙,从近景透视远景,在前后峰的关系上,宜前实后虚,显得山峦重叠,层次丰富,忽隐忽显,深不可测,山石占盆面的二分之一左右;第三种是平远式:平远式多为低矮平缓的山峦,延绵不断,无明显山峰奇石,排列错落有致,山石占盆面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此方式水面辽阔,在低平曲折的山峦掩衬下,显得地阔天广。
还有一点要特别提出的,就是在布局时,要着意山脚的处理,特别是水岸线的处理,宜曲折多变,有隐有现,切忌平直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