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赏析论文
1. 求《浅谈如何鉴赏盆景艺术作品的论文》
其实这个挺好写的啊,我会。。。论文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
早春早晚温差很大,有时夜间温度会低于零度,有时会有晚霜或寒流,这时保持盆土干燥,做好防冻工作仍是关键所在,最好不要长时间通风,更不能把植株放在空气对流之处。因此,盆栽花卉春季出室宜稍迟些而不能过早,宜缓不宜急。一般可在出室前10天左右采取开窗通风的方法,使之逐渐适应外界气温;可以上午出室,下午进室;阴天出室,风天不出室。
换盆对于树液萌动的盆栽花卉,如六月雪、石榴、月季等御寒能力较强的花木,栽种数年,盆已过小,应在此时进行换盆换土。盆土应有一定数量的山泥,其他用腐殖质土即可。对于正在开花或者赏果的花木,应待花谢果落之后进行,如金橘、茶花、杜鹃等。对处于半休眠状态的花木,如大叶桅子、吊兰等,可在清明前后换盆。对畏寒花木、如米兰、珠兰、茉莉、昙花、令箭荷花,以及多数观叶植物如橡皮树、发财树等,应继续防寒保暖,到清明之后再进行换盆和换土。
修剪根据不同种类花卉的生长特性,进行剪枝、剪根、摘心及摘叶等工作。对一年生枝条上开花的月季、扶桑、一品红等可进行重剪,疏去枯枝、病虫枝以及影响通风透光的过密枝条。对二年生枝条上开花的杜鹃、山茶、迎春、栀子等,通常只需剪去病残枝和过密枝即可。
水肥管理早春给花卉施肥,应掌握“薄肥少施,逐渐增加”的原则,应施充分腐熟的稀薄饼肥水,次数要由少到多。春季施肥时间宜在晴天傍晚进行。
早春浇水也要注意适量,应见干见湿,不可一下子浇得过多。晚春气温较高,阳光较强,蒸发量较大,浇水宜勤,水量也要增多。总之,春季给盆花浇水要掌握不干不浇、浇必浇透的原则,切忌盆内积水。浇水时间宜在午前进行,每次浇水后都要及时松土。
繁殖春季是盆栽花卉扦插、分栽、播种的最佳时期。如月季、天竺葵、迎春、石榴等,可剪取健壮枝条进行扦插;兰花、文竹、吊兰等,可进行分株繁殖;如含羞草、凤仙花、牵牛花、串串红、孔雀草、万寿菊、五彩椒等草本花卉,可用撒播或点播进行繁殖。
病虫害防治春季是百花盛开的季节,但也是病虫害开始繁衍的时期,所以要勤检查、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春季常见的害虫有各种蚜虫、红蜘蛛、粉虱、介壳虫等;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锈病、黑斑病、黄化病。瓜叶菊、大丽菊、凤仙花、月季等易得白粉病;垂丝海棠、玫瑰、芍药、竹等易得锈病;桃花、月季、梅花等易受蚜虫危害;山茶、石榴、杜鹃、月季、木槿、丁香、海棠、万年青等易受介壳虫危害,要提早防治。
3. 如何赏析盆景,要从哪几方面来赏析盆景呢
看到标题,我相信大家会觉得盆景赏析就是一种观赏盆景的活动。但是实际上不仅仅是这样。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盆景赏析?盆景赏析是人们带着喜爱的心情,审美的眼光领略盆景趣味的过程。那么看盆景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具备基本的盆景意识(具备一定的视觉能力)的人。
2、盆景中的姿,色,意蕴,以及风格,水平的观赏分析。
只有具备这两点,才可以进行赏析的活动。除此之外,这个欣赏盆景的人必须能做到与盆景互动,也就是说他不仅从心里爱盆景,而且还会造盆景(需要一定的时间磨炼)。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图片上所示的盆景为悬崖式盆景中的“大悬崖”造型 (是什么,属于哪个流派造型)。枝干苍劲虬曲,枝盘布局合理,特别是左侧倾斜下垂的主枝,曲折优美,犹如倒挂在悬崖峭壁上的古松,(材料布局)虽历经风云,却生机盎然,其苍翠的叶片被加工成层次分明的云朵状,一层层往下方延伸(整体构图)。与枝干的刚健,形成刚与柔的鲜明对比(技巧精湛,刚柔并济)。整个盆景造型古朴端庄,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装饰独特)。
4. 浅谈盆景与插花技艺论文
浅谈盆景艺术
盆景为我国独创,历史悠久。它主要是应用各种深浅不同、形态别致的花盆,栽种经过艺术加工的植物材料或模仿大自然的山水景色,配制盆石而成的艺术观赏品。我国因各地造型不同而风格各异,形成了许多流派,如岭南派、苏派、川派等。
盆景是大自然的缩影。仿效大自然的风姿神彩、秀山丽水,于方寸盆间,尽显大自然物气变换,树木荣枯的四时景观,让人从中感悟无穷。历代文人雅士喜爱以盆景点缀生活,陶治情操。中国盆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滥觞于六朝,起源初唐,发展于宋代,兴感于明清。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盆景和花卉业又进入了新的兴旺时期,我市曾举行过多次盆景展,档次一次比一次高,让参观者赏心悦目,亲身体会到不是自然胜自然的景地。现代生活使更多人渴望亲近自然,于屋中置一盆景,既古雅而又显得富有生机。
盆景依其材料和制作不同可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树桩盆景简称桩景,泛指观赏植物根、干、叶、花、果的神态,色泽和风韵的盆景,一般选取姿态优美,株短叶小,寿命长,抗性强,易造型的植物,根据其生态特点和艺术要求,通过修剪、整枝、吊扎或嫁接等技术加工和精心培育,长期控制其生长发育,使其形成独特的艺术造型,有的苍劲古朴,老干扎枝;有的枝叶扶疏,横条斜影;有的亭亭玉立,高耸挺拔。桩景的类型有直干式、蟠曲式、横枝式、悬崖式、垂枝式、提根式、丛林式、寄植式等。采用的手法不同,其造型特点和艺术风格各有千秋。广州和本地地区常用九里香、福建茶、雀梅、榕树、榆树、六月雪等为桩景材料修剪成型,自然流畅。其手法称“岭南盆景”。而杨州一带多用黄杨、桧柏、五针松、雪松、榔榆等经人工剪扎,寸枝三弯,层次分明,称“苏派盆景”。四川的金弹子、银杏、紫薇、红果等植物,悬根露爪,古奇雅致,称“川派盆景”。广西的“云盆树桩”等野趣横生别有一格。
山水盆景亦称水石盆景,是将山石经过雕琢、腐蚀、拼接等艺术和技术处理,布设于雅致的浅盆之中,缀以亭榭、舟桥、配植小树、苔藓,构成美丽的自然山水景观。山石材料一类是质地坚硬、不吸水分、难长苔藓的硬石,如英石、太湖石、钟乳石、斧劈石、木化石、九龙璧石。另一类是质地较为疏松易吸水分,能长苔藓的软石,如鸡骨石、芦管石、浮石、砂积石等。山水盆景的造型,有孤峰式、重叠式、疏密式等。山石材料的质、纹、形、色不同,运用的艺术手法和技术方法各异。因此其表现的主题和所具的风格各有所长。钟乳石盆景着重表现岫岩幽洞,奇峰突起的桂林山水之美,砂积石盆景再现“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险”的壮丽奇观。山水盆景,小巧精致,意境深远。
盆景艺术运用“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给人以“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艺术感染,是自然风景缩影。它源于自然,高于自然,顺于自然之理。巧夺自然之工。盆景艺术以诗情画意见胜。人们把盆景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有生命的艺雕”。如果我们工作之余培养制作一、二盆树桩盆景或山水盆景,将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处。
浅谈盆景意境
“诗情画意凝佳境,巧夺天工胜自然。”诗情画意凝聚在小小盆景的佳境之中,比起自然的客观景物,更美、更雅,真是巧夺天工,这是对盆景“美”的赞誉。美在何处?唯一的表现是指意境的深邃。 盆景的意境又从何来?盆景的意境是来自大自然丰富秀丽的美景的感性世界,通过艺术加工,更加超越自然,胜过自然,升华为比自然更高更美的精神境界,这就是“意境”之美,也是审美鉴赏的中心。无论是山水盆景、树桩盆景、水旱盆景、微型盆景都要追求意境,以求“千里锦秀盆间吃,古朴丘壑望中存。”如大家熟悉的著名作家和园艺家周瘦鹃先生,涵养自然,他所作的盆景,追求诗情画意,充分表现自己的艺术性,常借鉴古人和近人的名画,取其意境,曾有唐寅的“蕉石图”、沈石田的“鹤听琴图”、夏仲昭的“竹趣图”、张大千的“松岩高士图”、齐白石的“独树庵图”等,以及他自己的创作“归樵图”、“听松图”、“散牧图”、“枫林雅集图”、“观瀑图”等。如唐寅的“焦石图”盆景,反以两棵抑制生长的小芭蕉合栽,配以拳石,浅盆栽植,布景简洁,意蕴丰富,给人以清凉幽境。又如沈石田的“鹤听琴图”盆景,在古木之下配一老叟抚琴,旁边配一小件仙鹤及点石,“使人联想到诗人林和清的梅妻鹤子,又或许抚琴者正弹着一首梅花三弄。这些盆景的制作,取材以植物为主体,配以石料、人物、亭榭等小件,巧妙的结合,颇富诗情画意,就能充分体现出意境之美。 意境是感情、认识、意象等主观因素与客观自然的和谐统一;是盆景艺术和盆景创作者的艺术构思和艺术加工的表现。绝非主观“营造”,而是以景结情的结果。“以景结情”也是创造意境的最重要的过程。仅此树桩盆景而论,取材于老干虬枝,蝇根露爪,是利用自然形态,而栽植的形成,也是以客观自然与主观意象的结合统一。如单株式、丛林式、悬岩式、附石式等都是“以景结情”的创造意境。如在92年一次江苏盆展中见到南京的一盆“石城古貌”以叠石为主的山水盆景,山上配以比例得当的茂密小树,气势恢宏,能在一小小的盆盎里,再现祖国的锦秀山河,该多伟大、美丽!油然而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之感。第六届江苏盆展,所见一盆老干虬枝的雀梅树桩盆景,主干老气横秋,横卧盆中,枝繁叶茂,翠盖葱葱。景名为“静卧芳园不再武”。“静”与“武”取其园主夫妇的名字,园主人毕生精力追求盆景,当到退休之年,专心致志于盆景艺术,不再为琐事争衡,以娱晚年,寓意言志,颇有意境。 树桩盆景枝干的处理也大有讲究,江苏盆景多以剪扎结合,云片造型为主,而云片的由来,历史悠久,又以扬派为主,在发展的过程中,流派纷呈而各具特色,在追求美的精神享受,不得不追求高格调意境。在技艺的要求方面,云片的造型,以扬派来说,要求平稳、严整,精扎细剪“一寸三弯”的技法,要求较严,在这方面,南通的盆景大师朱保强和已故盆景大师扬州的万观堂、泰州的王寿山,他们的作品都有较高的意境,绝非一日之功,能不令人叹为观心。但也有人认为云片造型,似乎太为呆板,以我个人管见,云片造型之所以有悠久的历史和旺盛的生命力,就如同中国山水画宗出“四王”的传统,云片造型也是符合自然神韵的,如云片的分布,高低错落,有显有藏,云片的造型有平、有垂、有偏、有空,这也就是根据山水树石的画理,“晴树平整”、“雨树下垂”、“风树偏斜”、“雪树空白”的原理,表现盆景的动势,能从云林深渺中领略千姿百态之风采,这就是追求意境。这里并非否定其它流派盆景的特色,我国盆景的流派,丰富多采,兼容并蓄。如岭南树桩盆景,以蓄干截枝的手法造型,追求意境,非常自然,以自然古木为借鉴,可谓是大自然的缩影。近年来苏州的盆景艺术除传统风格外,更有所创新,以抽象的手法,制作盆景,给人以遐想。如戏曲盆景“魂断牡丹亭”的处理,仅以一个草亭(牡丹亭)亭旁植以两棵古木,略配点石,能呈现出一座大花园的荒凉境界,从杜丽娘的伤春,到梦境幽会,化情思为景物。真可谓“则见风月暗消磨,倚逗着断垣低垛”表现出幻境中虚实相映的情趣。 总之,盆景的制作,既要有充分的艺术修养、思考、功力等综合能力,进行艺术加工,又要有灵巧的手法,能够入画,才有意境,方为上品。插花艺术浅谈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城市一年四季都有品种繁多的鲜花供人们选择,满足家庭和单位各种庆典、迎客、结婚和装点家居的需要。
插花就是把花卉包括枝、叶、花、果作为素材,插在花瓶、花盘、花盆等容器里,不需泥土栽培,以达到给家庭带来一种情趣和温馨,使人观赏后起到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与盆景有共同之处,但也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主要表现在花卉不带根,没有泥土,插在瓶里所吸收的水分和养分受到限制,花期多则十余日,半个月,少则一至两天。因此,瓶插花卉作品,要求做到根据不同季节,掌握好花期,才能按时欣赏和品味到插花艺术之美。
学会插花并不难,但要学得精并不容易。初学者要掌握好花卉素材的选择和处理,造型和搭配,先从简单易学开始,不妨可找些彩色插花图片作参考。与此同时,还应学些有关花卉、绘画、文学等方面有关知识,提高和丰富艺术修养。在熟练技巧的基础上,深入生活,再去学习高难度的插花艺术。
插花的种类,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1.鲜花插花,具有自然之美,色彩艳丽,清新真实,适用于家庭客厅、卧室、书房等,其缺点是保养时间短。2.干花插花,所选用的花材是经过脱水,加工后的自然植物材料,既不失去花形自然美,还可修饰染色,经久耐用,管理方便。其缺点是怕潮湿环境。3.人造插花,即各种绢花、绦纶花、水晶花、塑料花等,仿真性很强,品种较多齐全,使用时间较长,还可清洗扫尘,缺点是生命力的真实感差。
浅谈插花艺术的魅力
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
我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插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及欣赏的诗词很多。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清朝插花艺术在民间却得不到重视、发展和普及。中国的近代由于战乱等诸多因素,插花艺术在民间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鲜花才逐步回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
我们的民族素以风雅著称,以花赞人、以花喻人、赋予花人格魅力是我们的传统,如“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誉为“四君子”等等可谓家喻户晓。我国插花在风格上崇尚自然,朴实秀雅,寓意含蓄;在形式上注重线条、构图的完整和变化,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其构图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畅。按植物生长的自然形态,有直立,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用色淡雅脱俗,朴素大方;在意境营造方面,插花表现题材广泛,多赋予作品深刻的寓意,观之耐人寻味,回味悠长。插花艺术是生活在水泥丛林中的现代人寻找精神家园,亲近大自然的最好方式。
插花艺术是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插花艺术品是凝固的音乐。音乐的美感富于流动性,音符的跳动旋律或缠绵、或高亢,给人以无限遐思和联想。插花作品中那飘扬的丝带,斜逸的枝叶,优雅的造型和深邃的意境使人仿佛聆听到了美妙的音乐。绘画是以形象和色彩来表现主题的,插花作品也具有这种特性,而且插花的立体感和观赏性比绘画更强烈,插花的制作更便捷,取材更广泛,可操作性更强。作品完成以后仍可依据作者的构思不断地进行修改和调整,以表达变动的情绪和内心感受。诗歌是一种文学表现形式,抒发的是一种强烈的内心感受。诗歌的意境千变万化,韵味无穷,激发出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插花作品也具有这种功能,它所营造的意境或模拟植物的自然生态美,或以夸张手法表现景物或园林景观,或以事件、人物为题材进行抽象概括,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雕塑是以固定的造型,或直观或抽象地表现人的思维灵感火花,插花也与之有相似之处是一种造型艺术。但是插花是一种鲜活的艺术,充满了盎然的生机,这又是雕塑所无法比拟的。因此说,插花艺术同其他艺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插花以其简洁的表现形式,广泛的取材与表现题材的多样化,使得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还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比如时装展示会展示的服装,有些可以演变为日常着装,而有的则纯粹是艺术性展示。但是这些纯艺术性的时装也可以起到引导潮流或拓宽人们视野和思路的作用,所以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插花也有相似的属性,插花有艺术插花和礼仪插花之分,前者思想性较强,制作难度很大,起着引导潮流的作用;而后者的普及性更强一些,非专业人员不具备系统理论和实际经验,但采撷一些鲜花,准备一些普通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创作出一些插花作品来装点居室,美化生活,陶冶情操。因而插花也具有广泛的公众特性,这是插花艺术普及与推广的社会基础,也是插花艺术品进入市场,形成规模效益的依据之一。
插花艺术有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作品多姿多彩,制作过程中作者倾注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多以鲜花为主要制作材料。尽管保鲜技术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插花作品的寿命仍然是短暂的。通过鲜花这小巧生灵的凋零易逝,使人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感悟到人生的短暂与光阴的无情流逝,从而萌生怜花、惜花更护花的情怀,也激发和培养了人们珍惜生活,热爱生命,善待大自然和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高尚情操。源自网址: http://..com/question/55314742.html能帮上忙吗?记得采纳哦。
5. 欣赏自栽的盆景也是一种…
中国是世界的诗词王国,历代的诗人墨客对花草树木情有独钟,以凝炼的语言,传神的文字,十分生动地概括了山水花木的精神品格和风情韵致,还有不少是吟咏盆景艺术。
“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削成清玉片,截断碧云根。风气通岩穴,苔纹护洞门。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品赏山水盆景后发自内心赞美的咏叹。“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达。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得见成荫否?人生七十稀。”这首诗是白居易自栽松树盆景几十年,对松树盆景蔚然成林,葱茏突兀,富有强盛生命力的歌吟。
宋代的不少诗人、画家如苏东坡、陆游不仅亲自制作盆景,且往往触景生情,诗兴勃发,对入画的盆景加以吟咏,留下许多名句:“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置之盆盎中,日与山海对。”(苏东坡《取弹子石养石》)“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寸根蹙密九足瘦,一拳突兀千金直。清泉丘缶相发挥,高僧野人动颜色。盆山芬然日在眼,此物一来俱扫迹。根蟠叶茂看愈好,向来恨不相从早,所嗟我亦饱风霜,养气天功日衰稿。”(陆游《菖蒲》)。这些诗篇不仅表述了“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还对山水盆景作了细致的描述和赞美。
元代强调盆景的“小中见大”,也要求画理入盆的意趣。谢宗可《蟠梅》诗:“萦春绊碧裂苍苔,岁晏寒香宛转来;蛟蛰冻云冰骨瘦。龙眠夜月玉鳞开。风霜气势从千折,铁石心肠亦九回;只为东君甘自屈,不教枉点百花魁。”
清时,观花盆景不仅在民间深受喜爱,在宫廷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康熙在《咏御制盆景榴花》中写道:“小树枝头一点红,嫣然六月杂荷风; 青叶里珊瑚朵,疑是移银金碧中。”把盆中珊瑚配景的衬托,榴花的娇艳欲滴写的十分传神。
同是用《小重山》词格描写盆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李符在《小重山》词:“红架方瓷花镂边,绿松则半尺,数株攒,断云根取石如拳。沉泥上,点缀郭熙山,移近小阑杆,剪苔铺翠晕,护霜寒,莲筒喷雨冥飞泉,添香霭,借与玉炉烟。”龚翔在其《小重山》中也写道:“三尺宣州白狭盆,吴人偏不把,种兰荪,钗松拳石叠成村,茶烟里,浑似冷云昏,丘壑望中存,依然溪曲折,护柴门,秋霜长为冼苔痕,丹青叟,见也定消魂。”两首《小重山》词把盆景的形象和意景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有触景生情和浮想联翩的感觉。
6. 紫藤盆景艺术创作研究论文
紫藤盆景艺术创作研究论文
摘要: 从紫藤选择、前期培育、艺术创作等方面阐述了紫藤盆景的制作方法,用紫藤作盆景提高了紫藤的观赏价值,为紫藤盆景的爱好者提供创作依据。
关键词: 紫藤盆景;选择;艺术创作
紫藤(Wisteria)又名藤萝,蝶形花科,紫藤属。紫藤为攀援植物,茎蔓柔软弯曲,紫色的总状花序,摇曳在稀疏的嫩叶间,十分优美,形如豆荚的果实,悬垂枝上不脱落,随风飘舞,别有情趣。自古以来紫藤成为人们咏诗作画喜爱的题材。紫藤在园林绿化中也被广泛应用,只是由于其长势相对较慢,故而栽培量不多,市场上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但近几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加向往自然,渴望美好事物,不再满足单一的园林绿化植物,紫藤作为少有的紫色花的植物脱颖而出,尤其紫藤盆景通过造型加工,增添了其独特的艺术气息和神秘感,受到广大市民和盆景爱好者的追宠,与传统盆景和盆栽植物相比,有着更广阔的潜在消费市场。本文从紫藤选择、紫藤处理、盆景创作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探讨,对提高紫藤的观赏价值,更加深入地研究紫藤的造型技艺以及为紫藤爱好者及紫藤盆景造型学习者提供依据。
1紫藤盆景的涵义与特点
1.1紫藤盆景的涵义
盆景是表现大自然优美景观的一种造型艺术品。依其构成的基本素材,可以将其分为植物盆景、山水盆景和树石盆景三大类。紫藤盆景属于植物盆景。紫藤在中国自古即作庭园棚架植物栽培,是优良的观花藤木,一般应用于园林棚架[1]。而近年来紫藤是盆景造型的重要素材,紫藤盆景是选择长势良好、观赏价值高、株形矮小的紫藤,配以优美的盆钵,进行上盆、栽植、养护,通过蟠扎、修剪等艺术手法,塑造优美的紫藤造型,展现紫藤盆景的自然美、人工美与意境美。
1.2紫藤盆景的特点
紫藤作为新兴的盆景素材,深受人们喜爱,主要有其独自的特色。
1.2.1寿命长、生长快、耐修剪
紫藤寿命长,生命力旺盛,是制作盆景的良好材料。但紫藤为攀援藤本植物,经常抽生很多长枝,而且生长较快,影响紫藤造型,所以生长期要及时剪除徒长缠绕的枝条,保持其造型;花后要及时剪去残花进行整枝修剪;休眠期剪去枯枝、病虫枝及过密枝等。为培养树型,也要及时剪除多余萌薛、分枝,促成树型形成[2]。地栽紫藤生长速度快,应年年加以修剪。对当年生新枝适当引绑,使其在架面上均匀分布。
1.2.2观赏价值高
在观赏价值方面,花絮较大,紫色花絮下垂,如紫色瀑布,观赏性强,深受大多数人喜欢。并且具有特殊的寓意:沉迷的、执着的、缠绵悠长的爱,最幸福的时刻。对恋人的依依不舍,醉人的恋情,依依的思念。
1.2.3养护管理方便,适合室内摆放
紫藤抗性强,长势旺。其盆景管理粗放,适合在家庭、办公室、酒店等室内摆放欣赏,紫色的花絮深受人们喜爱。
2紫藤盆景艺术创作
2.1紫藤选择
紫藤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但可以作为盆景栽培和加工的品种通常为观赏价值较高、植株矮小、耐修剪的类型,如南京藤、一岁藤等[3]。另外,在同一种类中要选用根茎粗大古朴、干形弯曲变化自然,婉若游龙,又易开花的紫藤老茎。
2.2前期培育
从荒山野外直接挖取的紫藤往往不是理想的盆景素材,所以通常需要人为加工处理培养适合的盆景材料。前期培育主要任务是选择较好的.紫藤树桩和较好的开好品种。
2.2.1紫藤树桩的培育
2.2.1.1直接选择此法最直接省时,但机会难得。所以只要选择紫藤树桩较为粗大,树干弯曲变化、自然流畅,树形较为古朴优美即可进行精心培养。
2.2.1.2扦插繁育此法较常用,因为很难找到好的树桩,所以通常选择弯曲变化自然的紫藤粗干,进行扦插繁殖,要保证插条健壮无病虫害,插穗的长短根据插条的弯曲变化、植株大小等需要来确定。然后按照扦插繁殖的操作程序进行扦插繁殖,细心养护管理,成活率较高[4]。
2.2.1.3嫁接繁育有些紫藤树干虬曲多姿,古朴自然,是良好的盆景树桩素材,但不一开花,为了提高其观赏价值,春季可以在紫藤桩头、插段新枝上嫁接叶片小、节间短、色泽美、易开花的多花紫藤品种。
2.2.2紫藤的人工造型紫藤作为藤本植物长势快,其盆景造型以修剪为主,蟠扎为辅,目的在于充分表现其简朴的自然形态。
2.2.2.1造型修剪枝条修剪,主要在落叶后至第二年萌动前进整枝造型,去掉病枝、弱枝、过密枝条,一般留3~5个主枝,花后进行短截,每个枝条留5-6个芽。枝条要上下错落,避免单调,层次宜少不宜多。由于紫藤的花序下垂且较长,因此要适当剪除部位较低的枝条,以便提高开花部位,使开花部位上移,花絮都围绕在主干主枝周围,这样树形紧凑,观赏效果最佳。
2.2.2.2抹芽摘心抹芽摘心是紫藤盆景造型的关键,根据盆景造型的需要,每年要进行多次抹芽和摘心。尤其春季萌发后,根颈部会产生很多萌芽,为减少养分消耗要及时抹芽,同时去除徒长枝和直立枝条。紫藤长势较快,为了控制树形,有利于营养积累,同时促进花芽分化,一般在花后新枝上7~8片叶处进行摘心。
2.2.2.3去残花开花后,应及时摘除残花,减少养分消耗和病菌的发生。
2.3艺术造型
2.3.1盆器及盆土选择
紫藤盆景宜用紫砂陶盆,考虑紫藤花色,其盆器色彩以选择浅色和素色为适宜;而盆的大小主要根据紫藤植株的大小而定,盆的形状根据造型特点选用较深的多边形、圆形、正方形盆,或较浅的长方形、椭园形盆。紫藤对盆土要求不严,但作为盆景常选用腐叶土或肥沃且排水良好的田园土等,掺拌适量河沙和腐熟有机肥。另外可结合盆钵配以雅石,制作成附石式紫藤盆景。
2.3.2艺术构思与技法
2.2.3.1平面布局作为树桩盆景,紫藤盆景在布局上,多采用单株造型,少有数株丛植,若丛植配置,要求高低错落、疏密相间、前后有致,忌不分主次和绝对对称。
2.2.3.2主干造型主干造型通常有单干式、双干式、三干式或多干式,紫藤以单干式为主,造型形式可采用直干、斜干、曲干、垂枝式、和悬崖等形式,还可配制成附石式。
2.2.3.3枝叶造型作为藤本植物,通常采用垂枝式,确定主干高度,适当提高分枝点,形成层次分明结构,避免两侧绝对对称,尽量保存叶片完整。小枝及叶片可用金属丝或棕丝蟠扎、吊拉造型,控制小枝长度。
2.2.3.4根式造型对于一些紫藤根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品种,通常可以做成提根式盆景。
2.2.3.5配植点缀一盆好的盆景除了造型外,也需要点缀配置进行美化。上好盆的盆景,裸露的土面影响美观,所以经常种植青苔或低矮的地被植物满铺盆面,并配以适合的小型彩色植物形成高低错落的自然景观[6]。由于紫藤为藤本,下部较空,可根据造型选择适合的观赏石或其他的园林小品配件进行点缀,但配件和观赏石都要选择适合的大小、比例,以免造成比例不当,破坏整个作品。另外,配件应以素雅自然、古朴为好,切忌选喧宾夺主,因此要小而精。作品完成后,根据创作立意,进行合理命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结论
3.1盆景树桩的选择
创作紫藤盆景选择树桩非常重要,宜选择主干粗壮、弯曲变化、苍老古朴、枝叶繁茂的树种,以易开花,花絮优美品种为主。
3.2修剪定形
修剪定形是紫藤盆景不可缺少的培育阶段。盆栽前期以培养树型为主,及时剪除多余枝条、过密枝条、萌蘖枝等,促成树型形成。已成型的盆栽紫藤,生长期要及时剪除徒长枝、直立枝、交叉枝、过长枝条及缠绕的枝条等,花后剪去残花;休眠期剪去枯枝、过密枝等。
3.3艺术造型
艺术造型是紫藤盆景制作的核心,在造型原则、造型技法、盆钵的选择、观赏石的配置以及园林小品配件的点缀,甚至护盆花草的搭配等方面要综合全面的考虑,根据不同的紫藤品种具有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艺术造型手法。
3.4盆景养护
盆景制作后的养护是关键,不同于普通的盆栽管理,水肥的管理要适当,在盆景上更能体现“薄肥勤施,少量多次”的施肥原则的重要性,而水分的管理要注意浇水的方式,尤其要注意空气湿度。而花前花后,日常要保持紫藤叶片、花絮清洁、明亮、健康。
参考文献:
[1]程金祥.浅谈藤本植物在园林中的运用[J].科技风,2010,(6):35.
[2]沈林,杨颖瑶.园林植物造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J].现代园艺,2012,(10):109.
[3]靳文东,卢士斌.紫藤品种分类及应用形式[J].中国花卉园艺,2017,(6):36-37.
[4]何永健,赵关粉,刘冬玲.紫藤硬枝扦插初探[J].南方农业,2017,(11):24.
[5]宗梅,等.紫藤在中国园林上的应用前景[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22):1.
[6]蔡建国.等.观赏竹盆景艺术创作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6,(3):89-91.
;7. 艾青诗选中盆景这首诗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艾青诗选中盆景这首诗的写作手法是记叙加描写。《盆景》是 艾青 1979年2月23日所写的 现代诗。
1979年2月,刚获得平反不久的诗人随作家访问团到南方访问,在广州参观了盆景展览,此时却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他由眼前的盆景,联想到自己长达20年的坎坷和苦难,联想到十年动乱中自由被践踏、个性被压制、人性被扭曲的社会现象,于是,把复杂的思想感情溶入客观对象中去,写下了《盆景》一诗。
(7)盆景赏析论文扩展阅读:
《盆景》赏析
读着这些诗句,很自然地使人想起那个动乱的年代。
十年动乱,凡是经历过的人,回想起来都会不寒而栗。那是怎样的年代呵!国家的经济、文化不仅遭到严重残民害物,几乎每个家庭、每个人都遭到了摧残,人性被践踏着,灵魂被扭曲着,这真是一场空前的民族的灾难。
诗人经历过这场灾难,他的痛苦不亚于任何人。对于四人帮的倒行逆施,他早就想揭露,他早就想控诉,可是,那时他被剥夺了说话的权利,被剥夺了写诗的权利。诗人这种欲发而不能的痛苦,恐怕要比别人深重多了。这种种痛苦在诗人心中积淤着,等待着喷发。
重见天日之后,1979年,诗人参加作家访问团到南方访问。在广州参观花圃的时候,诗人看到了盆景,这盆景一下子触动了诗人的心灵,诗人在当时就迅速记下了自己的感受,后来经过修改,写成了《盆景》一诗。
无可非议,盆景是一种艺术,而且是我国的一种传统艺术。在小小的花盆里,经过精心培育和加工,会呈现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它能给人以美感,能给人以愉悦。
然而,此时此刻,这盆景在诗人眼里是病态的,诗人深切地感受到了它们的痛苦,这痛苦正是诗人所经历过的。由盆景,诗人联想到那个动乱的年代对人性的践踏、对灵魂的扭曲。
诗人从这崭新的角度,喷发出了积淤很久的控诉和愤怒。诗人利用了盆景的生存状态,贴切而深刻地抒发出了自己的思绪。
这首诗,从头至尾是写盆景,然而,无处不是在写人,是在控诉那个动乱的年代,以使人们警醒:那样的痛苦年代再也不能重演了!
这首诗,诗人在着力刻画盆景的生存状态,诗人发挥了自己具像描绘的特长,准确而生动地勾画出盆景的形象,形成了这首诗的感人力量,也构成了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盆景,它们与其它景色不同,它们“在各式各样的花盆里,受尽了压制和委屈,生长的每个过程,都有铁丝的缠绕和刀剪的折磨,任人摆布,不能自由伸展不错,诗人写得很准确,盆景正是在这种状态下存活的。
同时,诗人又是在写那个动乱的年代,那时,有多少人“受尽了压制和委屈,在“铁丝的缠绕和刀剪的折磨下生活呵!
8. 跪求关于观赏植物与养生的论文一篇,2000到3000字,急用,周一中午之前需要,急急急
题目:浅谈观赏植物与养生作用
摘要:观赏植物有释放物质的特性,许多植物中含有抗菌素和具抗病毒作用的化学物质,这些植物可以散发出很多气体,使植物中的化学物质通过这些气体扩散到空气中,进而通过人的呼吸系统或皮肤毛孔进入人体,起到防病、强身、益寿的作用。
关键词:观赏植物、养生、花卉、空气净化、保健
论文:
现代都市人生活在繁华的城市,城市环境越来越不能满足人类的健康,但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强调构建适宜人们生活的花园型城市。科学研究证明,许多植物中含有抗菌素和具抗病毒作用的化学物质,有些植物还能挥发出有益的化学物质,通过人的呼吸系统及皮肤进入人体,起到防病、强身、益寿的作用,这些植物通称为保健型植物或药用植物。
保健型植物在城市绿化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方式:
1、杀菌、利于防病
空气中通常有近百种不同的细菌,大多是病原菌。有些植物能分泌挥发性物质,具有杀灭病菌和原生动物的作用。植物杀菌素是植物保护自身的天然免疫性因素之一。如悬铃木的叶子揉碎后,能在3分钟内杀死原生动物。
2、净化空气
植物对于改善大气环境来说,有两大作用:一是能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二是能够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大部分植物都能不同程度地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例如:1公顷成林柳杉,每天能吸收60公斤二氧化硫,阔叶树中的臭椿、夹竹桃、悬铃木、杨柳类、广玉兰、银杏、槭树、柳树和加拿大杨等树种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还要大于针叶树,在城市绿化中经常采用的大叶黄杨、女贞和生长快速的泡桐、洋槐、桉树等具有较强的吸收氟的能力,城市绿化中常采用的大叶黄杨、女贞和生长快速的泡桐、洋槐、桉树等具有较强的吸收氟的能力,城市绿化中常见的小乔木合欢和紫荆、木槿都有吸收氯气的能力,香樟树和悬铃木等都有较好的吸收臭氧的作用。还有些植物能分泌出程度和种类不同的杀菌素,成为大气中有些细菌的天敌。此外,园林植物还能够吸取大气中存在的一些放射性物质,而这些放射性物质也是有害于人类的。因此人们称绿色植物是一种廉价的、多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3、嗅觉治疗
嗅觉治疗主要通过植物散发的气体,引起人们嗅觉的不同感受,从而对周围人群产生不同的功效。该类植物由于具有花香且有观赏价值,长期以来受广大人民喜欢,可针对其不同气体对人体产生的不同功效进行种植应用。如荷花香使人心情平和,可以在寺庙、医院内及公园的湖边角隅处种植,制造宁静休养的空间;玫瑰花香使人爽朗愉快,适合在公共场所种植;茉莉花、玉兰花香使人轻松舒适,桂花香沁人心脾、使人减轻疲劳,均适宜在小区、医院、学校、公园及小游园配植。
植物保健应用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我国古代民间端午节用苍术、艾叶、菖蒲、白芷、芸香熏燃后预防疾病,效果比紫外线好。华佗用绸布制成香囊,内装麝香、丁香、檀香挂在室内可治疗肺痨、吐泻。实验证明,这些香料有抑菌作用。
目前,俄罗斯、美国、日本已有香花医院。在香花医院里治疗不靠昂贵的设备和药物,靠的是四季开放的鲜花。医生让病人吸入一定剂量的花香气,以此作为治疗手段。日本东京开设的“原宿诊疗室”,这家诊疗室主要治疗因过度紧张引起的疾病。一间20m2的休息室阵阵花香袭人,令人舒畅,心情愉快,忘却烦恼。“香味”来自放置于角落的薰衣草。美国也有类似医院。芳香植物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如日本心理学家的测试,将特定芳香气味导入工作场所,结果发现香味能消除人的疲劳紧张,减少操作失误。薰衣草香气中工作的电脑操作人员,击键差错可减少20%。茉莉花香的效果更好,可使失误降低1/3。效果最好的柠檬香气,能减少一半差错。
4、体疗
积极地体育锻炼能促使和增强人类体质,从而防止各种疾病。这就是广义的体疗类保健生态群落形成的基础。清晨,面对绿色植物,自然清净、呼吸流畅,使许多练功打拳者逐步忘我大道“入境”的真正清净境界。
而面对某些特定的植物进行呼吸,还有一定的医疗作用。练功时面对松树(罗汉松、雪松、马尾松、油松、云南松)呼吸,则有驱风湿、舒筋、通经等作用。对关节酸痛、转筋挛急、脚气瘘软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为什么松树对呼吸有这样的好处?因为松能挥发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含有a-莰烯(a-camphene)的油。人类练功三节活动,九窍俱开,十二经奇八脉,气血循行。吸入这些物质能疏通经络,增强器官的生化功能,从而起到医疗作用。面对樟树练功有通窍、止疼、避秽等疗效,特别时能刺激胃部,使胃部舒适温暖。因为樟树枝叶均有樟脑味,每当春季开花其香更甚,樟树挥发油类含有多种有机物,这些挥发性物质能祛风湿、暖肠胃。对一些气喘病、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则益在白果树前练功。白果是名贵药材,银杏叶含有双黄酮、山奈酚、芸香甙等成分。人类呼吸时会感到清香,有益心、敛肺、化湿、止泻的作用。长期在银杏下锻炼对凶闷心痛、心悸怔仲、痰喘咳嗽均有疗效。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世界上出现了人类追求森林浴的热潮。美国、日本相继出出现森林医院。日本全国人口的60%的国民参加森林浴。他们研究了健康和森林的关系后,公认森林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三浴之一(海水、日光、森林)。德国提出了“森林对全民开放”,该国医疗界经过临床测试,得出森林浴后人体增强抗病能力,机能调整恢复。
5、调剂精神生活
园艺有助于调剂现代人的精神生活。鲜花的芳香,使人赏心悦目,情志调畅。居室里放上几盆花卉,或在庭院种植一些花草、盆景,可以丰富和美化家庭的环境,增添生活情趣,消除各种消极情绪。养花做盆景既是体力劳动锻炼,也是文化艺术修养的体现。研究证实,经常观赏盆景、鲜花,可使那些性情急躁的人变得温顺,心情不好的人变得爽朗愉快,消沉的人变得积极向上。一些老年孤独症患者,参加园艺劳动后,生活增添了乐趣,其寂寞和孤独感也减轻了许多。而且,人们在种花养草中,通过感受和体验这种高雅的娱乐和享受,可调节情绪,给精神上带来某种寄托和安慰。
基于现有的园林保健植物研究,依据保健植物的生理习性(时效特征、空间特征、保健方式),以及植物和不同年龄段的人体健康的关系,把园林保健植物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婴幼儿、青少年适宜型强身为主;提高对周围环境的免疫力,注重学习和娱乐,培养认知世界的能力,启发青少年思维(如天竺葵,可防止儿童染上疾病或中毒)。 (二)成年适宜型健身为主;提神醒脑、拓展思维,提高工作效率;工作减压,缓解疲劳(如梅花、白兰花、绿萝等,能帮助整天都在不停地做创造性的工作的脑力工作者人头脑清醒、思维明晰,自然清新的香味使紧张的神经得到缓解);
(三)老年适宜型防病为主;注重减缓衰老、降血压、防止心老血管疾病的发生,延年益寿(樟树散发出的芳香型挥发油,能帮助老年人祛风湿、止痛;菊花、金银花的香味,可使患高血压的人血压下降);
养生林园艺根据各类植物合理搭配,形成乔、灌、草,花、果、叶相结合的植物群落体系,达到融保健、科学、文化、艺术为一体的植物景观,以新观念、新方法建成具有良好保健型的生态药用植物别墅花园,为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发挥应有的生态环境效应。在我国,保健型园林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但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全国各地正积极尝试、大胆探索,涌现出不少成功的范例。要使保健型植物在城市园林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应用时要注意以下原则:(1)要从园林绿化的角度出发,掌握其核心是“绿”的原则。(2)处理好植物间竞争、共生、循环的关系。(3)注意植物喜阴好阳的习性,尽量让其形成有规律、有功能、错落有致、美观得体的园林群落。既充分展现出植物绿化、美化的园艺效果,又让其发挥植物的药用保健作用。(4)保健植物的功效是缓慢的,因此,要想起到明显的效果,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5)每种保健植物的功效是不一样,所以不要混在一起种植,否则反而影响其功效。园林绿地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为城市发展和广大市民服务的。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着城市园林的功能不断拓宽。保健型园林既可改善城市环境,又可使人民群众在园林环境中获得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非常符合我国人口众多、医疗措施缺乏和资金紧张等特殊国情。因此,广泛开展保健型园林建设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现代园艺 2011年第22期《浅谈城市保健型植物园的作用》
2、网络文库《园林保健植物对人体的功能作用》网址:
http://wenku..com/view/7f2a7cf8c8d376eeaeaa3121.h
tml
3、于晔《生态景观与其植物配置的中和观》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2006年5月
4、徐乃雄《城市绿地与环境》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1年9月
正文(论文)部分3000字。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