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法则
❶ 一盆一景一世界
“盆景”,顾名思义,即有盆有景,一瓯盆容纳一抹景色,由小窥大,让人在日常生活中实现诗意的栖居成为可能。去过古典园林的人一定留意过屋舍内外错落有致的各种雅致盆景,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细或粗,和园林建筑有机融合,使得整个环境生机盎然。盆景可谓是我国的优秀传统艺术,它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素材,在小小的盆中构造出了心旷神怡的自然美景。泥土为大地、山石为依托、青苔为陪衬、还有或干枯或坚挺的虬枝,仿佛是把整个森林缩小到咫尺之内,目光所及,皆是心灵的清幽。
盆景或可以称为盆栽,但“盆景”二字更能概括其内涵,其源于古典园林造景艺术,摹仿自然山水景色。所以真正的盆景不是随意地栽种植物,而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模拟,内在地给观赏者一种令心灵安宁的震撼力。中国哲学一贯讲“天地之大德曰生”,灵动的生命流动是自然最大的内在法则。古人修习绘画,也要遵循“观天地造化”的传统,“造化”即自然,领悟自然便是领悟生命。故而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咫尺盆景,你眼观之,便是天地观之,心胸自然随之开阔,宋代人便通过“观天地气象”来提升心性。
盆景的取材和设计要以造化为法则,如何设置最好呢?明代文人吕初泰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见解:“盆景清芬,庭中雅趣……萦烟笑日,烂若朱霞。吸露酣风,飘如红雨。四序含芬,荐馥一时,尽态极妍。最宜老干婆娑,疏花掩映,绿苔错缀,怪石玲珑。更苍萝碧草,袅娜蒙茸,竹栏疏篱,窈窕委宛。闲时浇灌,兴到品题。生韵生情,襟怀不恶。”盆景虽小,自然境界却大,设置在生活环境中,跟随四季变化,受尽自然洗礼,闲时浇灌把玩,真是纳造化于眼前。为什么推崇“老干”、“怪石”的取材,又为何青睐“疏花”、“绿苔”的陪衬呢?此时大家是否想到了古典绘画中也是一贯喜爱“枯树”、“寒鸦”的意象呢?这就涉及到了中国古典文学艺术思想的“古拙”,古典文人画中尤爱“古拙”。
老子的《道德经》说“大巧若拙”,“拙”不是笨不是丑,是指事物原本初始的真实。对艺术而言,过多的外在修饰会遮蔽内在境界,所以“古拙文风”、“古拙画风”成了历代文人的追求,可谓“剥尽皮毛真实在”。在“老干”、“枯石”的极致荒凉语境中置入生机,这不正是造化的伟力吗?通俗的讲便是“老树发新芽”,触动人心。另外与中国艺术密切相关的禅宗思想也在盆景艺术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影响,无论从设计者还是观赏者的角度而言,便是不断追求咫尺之内直觉体悟生命的本真,顿悟心源,从而达到精神的大自在。所以古松、古柏、古梅、古榕等便是制作盆景的上好选择,加之疏花、青苔这些生命力萌发意象的点缀,古老与新生的循环以及生命本来面目的彰显是多么的震撼人心!
明代计成认为最佳的园林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盆景艺术亦是如此。现今不论是家里还是办公室里都会布置盆栽,大多是绿萝之类的易活花木,虽说养眼、吸辐射、净化空气,但少了心性的创造。情人节送玫瑰花、母亲节送康乃馨,断根花木如昙花一现,满足当下,却少了自然真正的韵味。古典盆景艺术讲求写意、讲求境界,就像宋代郭熙认为最佳的山水画能令人“可游可居”,典雅的盆景也能令人目光所及之处安放身心,正如李渔说:“幽斋磊石,原非得已,不能置石岩下和木石居,故以一拳代山,一勺代水,所谓无聊之极思也。”古代文人多好寄情于山水,舒展身心,既然现实生活不能实现依山傍水,那就置盆景于桌前、窗前、园中吧,眼目之所及,便皆是高山流水。
怎么样,盆景虽小,却隐藏着大世界,真可谓一盆一景一世界!有机会再去古典园林,不妨在拍照的闲暇多多品味一下错落的盆景吧。更有机会的,在自己室内布置几许,不仅令环境清幽,更能愉悦身心,雅致之极也!
❷ 请教云香盆景的栽培技术为什么我的云桂长势很好,而云香不见长新叶枝该怎样培养
盆景实用技术
如是
如是定枝歌
顶枝大枝立坐标,次第轮转安枝条。
四岐出枝八方布,一枝当做一树瞧。
各枝各有各树态,争让呼应巧安排。
左右枝长前后短,欲起先伏见弛张。
顿挫掩映显景深,疏密长短费思量。
大枝先锋奔前方,顶枝主帅坐中央。
当有枝处必有枝,君臣佐使如处方。
不可只留左右出,赤膊出场露光光。
太阳一个随流转,盆树天然有方向。
层不相盖枝不掩,步移景迁观露藏。
一、如是十忌十宜:
十忌:
1. 朴健直杆树用枝忌刻板;
2. 柔美曲杆树用枝忌油滑;
3. 清疏树式忌散漫;
4. 浓密树式忌杂乱;
5. 俏巧树式忌纤媚;
6. 古拙树式忌狂怪;
7. 文人瘦忌单薄;
8. 壮矮肥忌臃肿;
9. 枝型转折忌露角;
10.起枝和枝脉的收尾忌尖而锐。
十宜:
1. 枝多而茂盛的树布枝当安详;
2. 枝少而清秀的树布枝当沉着;
3. 硬枝劲树宜丰满(刚中柔);
4. 曲枝柔杆宜挺劲(柔裏刚);
5. 树上单枝无所依者挺而略带濡涩;
6. 有相同的或近似的枝宜紧凑而排列得有参差;
7. 转折多变的枝宜灵活;
8. 变化不多的横枝或脊枝宜浑厚;
9. 爱用瘦枝型的要用得秀劲;
10.爱用壮枝的要用得质朴。
二、选桩有三点
第一点看根,根要起板起线,呈喇叭口最好,起板就是说要有大根,大根不可圆浑,要扁,如鳅背。起线就是说若是多根一般呈线形,那么要如书法之笔画,穿插聚散,缠绕交叉皆有意味。
第二点看干,看干有三点,一是干古,要起坑(马眼)起捻(隆起的水线)二是干曲,曲又有两种、一种曲是张弛起伏,抑扬顿挫,这种一般多见于曲杆,不可是蛇形蚯蚓状的曲,或直角锐角的曲,那是死曲不可取
,第二种曲是,直杆的曲,直杆不可过直,直则无姿,所以要直中寓曲。这种曲一般是大型见直,细节见曲。杆势直走,但曲节转换丰富,或者有结疤、洞窟、瘤子、创面、枯峰、残头等,也就是说要有丰富的肌理变化。
看树杆的第三点就是收相,所谓收尖渐变,由粗到细,过渡自然,转折如意,最后就是看托。所谓托就是伴嫁枝。就是截桩时所能利用的原有枝托,一般这种枝托,出枝点位、角度、粗度都比较
合适,能够相当缩短成型时间,但购买的桩头,伴嫁托一般都是留得不太好的。
自己挖桩自己截桩,有许多好处。比如说伴嫁托留得好甚至可以缩短4-5年的成型时间。按照这几个标准选桩,没有不好的桩。
为什么有悬崖,悬崖体现的是什么?
它的倾斜、转折、顿挫、都是体现生命在恶劣条件下的张力
并不是一弯直下就是个悬崖了,严格来说,自然界的悬崖桩是最难得的。抑强扶弱。
三、生桩处理
留阴根。在自然环境中暴露在土面的根叫做阳根,没有发根能力,只有土下面的阴根具有发根能力。杂木生桩,并不是留多少根都有用的。 学过植物学的都应该知道,植物根系吸收水肥养份是依靠须根上的根毛里的细胞和土壤进行交换。而这些具有吸收作用的根毛,除非带有土球,一般的裸根桩都是没有了的所以根系的长短和能否发根并无正比关系。 一定要截到位,避免活桩后二次截根,造成树桩的损伤。根系的消毒和密封。 任何土下的“阴根”部位。根系截到位,就一定会造成伤口,伤口是感染之源,这个是必须处理的,很多人死桩都是根部伤口感染导致腐烂而死桩。处理方法,先取快刀将截口修理平滑,这个是便于植物愈伤,易发生新根。再用红霉素软膏之类,可以浸泡的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这是伤口消毒。消毒药剂可用一切动植物用的广谱性杀菌药物。 然后就是封口。封口隔绝感染源。封口的物质我个人经验只有两种易得且效果好 一种是蜡封,一种是黑色玻璃胶。
白乳胶,油漆之类都不可用。根部封口很多人都忽视了,只是杆部封口。白乳胶是有机物,富营养化。自身就会导致菌类的繁殖 白乳胶透水透气,没用。再就是树桩的杆身伤口处理。跟根系的伤口处理手法基本一样。但作用不单是隔绝腐烂源,还增加了避免水分流失以避免缩枝发芽不到位.再就是栽培基质了,栽培基质的要求,是无菌,防止感染。团粒结构好,疏松透气,排水性好。以便于生根。另外需要根据树桩的酸碱度需求来调配土壤的PH值。
最后就是栽培养护了。生桩的栽培养护最主要的是树根的控水和树干的保湿。
“干根湿叶”这是植物的生长法则。
树根盆土的适当控水和输送透气不积水,就是树桩良好的发根环境。 可以认为只要疏松透气不积水,多浇了些点水无碍吗而树干的保湿就是保命,在树桩的枝叶的蒸腾与根系的吸收达到平衡以前,延续树桩桩体的生命。可以采取的手段有勤喷水(树杆),吸水性织物缠绕(透气避免高温伤皮),薄膜缠绕保湿。等等。还可给树桩打吊瓶。相对发根慢些但影响不是很大 。
四、截桩法则
见分枝处,如果分枝夹角小于30度的,裁一留一, 大于30度不截平先,直杆无变化的先留8-10公分截断 ,见曲留曲,见直下锯 ,直出下锯就是上面的原则。依照角度来。 这都一步裁了后再来取舍 就不会有那么乱了。首先取舍迭生枝和轮生枝 ,迭生枝,是在一个出枝点上往基本相同的方向走枝的枝条 。轮生枝是在树干的同一高度上着生很多枝条往四面八方走枝的枝型。 对于这样的枝型,一般原则是,只留相对最好看的一枝,留两枝的留法一定要一长一短,这就是我以前说的“两枝分短长”了。 总结一下就是说,在树干的同一高度,不论枝位,最多留两枝,超出两枝是不许可的。 但留两枝要注意切切不可留对生枝。高度?高度不考虑,依照树形而定,能留到最好看有多高就是多高。 简单说就是以桩上最美最突出那干的高度为高度,“一枝见波折”枝干都是一义。就是说最有看点那枝就是主枝。留到这枝干能尽显其美就好了 ,高点低点没尺寸规定的的,此外像什么昨天还讲过的“急弯内生枝”也是需要干掉的 ,对生枝的害处我以前都有详细讲过。 常规意义上的“忌枝”都是不好看的,干掉先。 然后就是截枝长短的问题 ,还是要看树种撒,这个就要胸中有树先,你要有个概念,以后这树做成什么样子的 ,也就是立意构图 。依照立意来截取桩的长短 。
五、如何育桩
如何提高树桩的成活率 阳江 曾宪烨如何种好种活树桩,这是每一个盆景创作者最关心的司题。桩胚是桩景创作的根本。再好的桩胚,如果不能成活,立意、构图设计再精彰,也只能空叹无奈。 树木生长有一定的规律,分为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营养积聚期和休眠期。一年四季分二十四节令.每一节令植物都有相应的生长规律。这是前人的经验总结.是规律性的东西,桩景创作就要尊重这些规律,适应这些规律。 树桩成活的条件.树桩分老龄桩,壮龄桩,幼龄桩。幼龄桩、壮龄桩改植成活率最高,原田很简单,就是树柱本身的营养筛管未老化,再生能刀强,细胞分裂活跃,故成活率高。2树桩的采挖必须在休眠后期,芽目饱胀时最佳。就广东而言,是大寒后清明前最好:具体到树种又不尽相同。落叶的耐寒类如雀梅、愉、朴,山石榴以上时间最好。山松、黑松类,又以大寒前后10天为佳。常绿的热带树种如九里香、山橘、黄杨、罗汉松、福建茶等又以立春后、立夏前为好。古树.老龄巨型桩又以大寒前冬至后最佳。总之规津只有一条.但具体到各地的气候、环境,树种又不相同,必须灵活掌握。3掌握好环境、光照、湿度、温差之司的辩证关系。树桩的成活率与育桩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讲以背北向南设有强风侵袭、全光照处为好。树桩采挖后要保持桩身的饱和湿度,不能失水。育桩时的培育土如果过干,树身的水分向育土倒流,如果培育土过湿又浸烂桩根,则不利伤口愈合、细胞分裂和长成新根。故要保持干身湿度和育土湿度相互平衡;气温以10°C、至25°C、最好。提高上温能促进新根生长,所以育土要有阳光照晒,也可表层用黑砂或黑塑料薄膜覆盖,以利土温升高。反之,干身可通过喷水保持湿度,井通过光照促使干身水分蒸发,又通过根系吸收,重复循环,使营养输送筛管通畅,促使桩身进行自身调节,尽快长成新根。 育桩方法1.桩树的处理。根分阳根和入土根,裸露在泥面的根叫阳根,锯后难发新根;入土的根称肉质根,易发新根。幼根比粗根易发新根,未干的须根又比幼根易生新根。稍长的根比短剪的根易发根,故大桩、古桩可适当放长根,成活后再逐步回缩,以利上盆。2、枝干的处理。岭南桩景的特征是截于蓄枝,即通过多次的以侧代干.逐步成为逐级收尖的高不盈尺的大树缩影。截桩就是根据立意构图去选定主干和伴嫁托,伴嫁托的长度以短为好。3、培育土的处理。培育土要求无菌、疏水秀气、透气。新鲜的粗河砂最好,山边的冲积土次之,旧土、园土不可使用。培育土以河沙8份和红泥2份相混合,适合大部分要求微酸性上壤的树种,松,柏类以粗红泥沙为好。4、育桩容器以木箱,竹筐、粗瓦盆为好,疏水、透气为准则。容器过大,土温不易提高.故培土以覆盖根面2厘米左右的厚度为宜,根的截口与容器以保持5厘米空间为好5,根、干截口可用白乳胶涂盖,根用500PPPm高锰酸钾水溶液浸12小时,或用促根剂按需要浸、喷、沾后再种植。 如何判断树桩成活 树桩种好后淋一次透水置阳光下,每天向树干喷水4次至5次,萌芽前不淋水。萌芽后泥土过于可淋—次水.以泥土梢干为好。一般30天萌芽,90天左右重萌二次芽。树桩二次萌芽后减少喷水次数,如果烈日下新芽不萎缩,叶厚,有光泽.则说明树桩已长新根,育桩成功。树桩成活后逐步过渡到常规管理,半月施淡肥水一次.让新萌芽疯长。立秋后进行定托,把不需要的非造型树芽剪除,让养分集中到造型枝上.加速生长。对一些半年后不死不活的树桩,只要桩根末烂,把桩起出,用自来水冲洗后另用新土种植,可促发新根.有利成活。 只要尊重自然规律,掌握好阳光、湿度、温差三者之间的关系,就能有效地提高育桩的成店率。
六、下山桩种养的五个环节
截桩得分三步,一步山上初砍
一般的枝留15公分左右,关键枝适当延长
第二步回家精砍,需要的留,不需要的齐根干掉。注意保留有用的伴嫁托一定要多留一节芽位。
第三步,将所有上下(枝干和根部)截口全部用快
第二个环节“消毒”
消毒的方法要区别树种。我这里以杂木为例说两种简单方法。。
相对消毒环节杂木里面分两类,一类可以泡水的,如三角枫,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半小时以上。。。。一类不能泡水的,可在伤口上涂以红霉素软膏之类,晾干。榆树是不能用水泡的
这个环节里,可以适当使用一些激素类药物,如生根剂、维生素B12等。。。
不能泡的 榆树 金雀等 ,雀梅等可以泡
下面就可以进入第三个环节“封口”。封口很重要。很多人忽视了。这个才是死桩的最大原因。
封口的目的,一个是杜绝伤口过大,植物体内的有限水分蒸发。
二个是隔绝内外,避免植物被病菌病毒感染。 很多植物不活,就是被
而下山桩体内储存养份极端有限,用于和病害的战争了,那就没余力生根发芽了。
封口的介质,我一般也是采取的两种,一种是蜡封,一种是黑色玻璃胶封。
蜡封有石蜡和接蜡。接蜡的配方我以前在群里也讲过两种的。有功夫可以自己配点备用。石蜡就是普通的蜡烛或家具蜡。石蜡使用是涂抹之后火烘使其进入木质表层。
使用黑色玻璃胶(记住一定是,原因我就不讲
前面的这些工作都做完了,就可以进行栽植了。栽植新桩最关键的一点是土
一定要素土,就是有机质含量,杂质含量少的土。需要排水性、透气性、保水性、团粒性都好
结构松散,便于以后换土不伤根。 多是采用粗黄沙。 种完了之后,就剩下保湿的问题了。。在下山生桩的枝叶达成新的旺相平衡前。树体的保湿是很关键的。
保湿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套袋、搭毛毡,打吊瓶等等。要记住的一点就是,这个保湿是给树体保湿,不是所有树桩仅仅通过浇水就能满足的。
根系没形成,浇水不能吸收,那是没用的。反而浇水过多会导致新生根系腐烂。
所以我多次强调“干根湿叶”。这个词其实有两层意思。
一层意思是指,植物的天性基本都是干长根湿长叶的。
另外一层就是说在养桩期间,尽量使根系偏干,枝叶偏湿。 常规手段就是给枝干喷水。
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万卷书其实都只是解释那一句话的。 以前都详细的讲过的。每个步骤的原理和植物学依据,我记得都详细分析过的。
才种的那棵金弹子,牙长到7公分左右,我去了袋.芽就萎了,再套上去又好了.怎么回事?四个字”逐步去袋“
生桩保湿喷水 我觉得盆土也要有一定的湿度?偏干不是指就把盆土干着,而是多数时候让它相对干一点,金弹子我觉得是个喜湿的树种一定要放到阴凉处
根部截口一定要封口,因为其受感染的机会更多
注意高埋和深埋的差别。 深埋 根会发在上面的吧 ,深埋会导致二层根,并且导致二层根下部腐烂 ,赤楠这个特征最明显
高埋 加围高埋
七、如是讲配土
搞点锯末、稻草、兑上其他园土、山土、塘泥等,再加上饼、鱼骨、虾头、鸡粪啥的兑上煤灰。一层层的铺起来,撒点菌肥(农用站或者花市有卖),再撒点化肥水,然后用塑料薄膜蒙起来,太阳底下暴晒。秋上就啥虫啊,草啊的都没了。土的肥效啊,团粒结构啊,什么都好。塑料薄膜蒙起来,太阳底下暴晒。(7-8月配土这个很重要,罩上塑料薄膜后膜内湿度温度都大,基本温度80度左右,加速发酵过程也杀灭草籽和虫卵。
秋上就是干净纯粹的好土了,罩上农膜还不臭。
要是嫌配土麻烦,直接买泥炭兑煤灰好了,其他啥也不要用。泥炭土,花市有卖。煤灰就是烧过的煤渣。泥炭土兑煤灰,一般是城市里用的。比例我习惯7:3.。
其实用土很简单的, 一个是疏松性透气性, 一个是有机质和肥性, 在一个就是符合盆栽植物的酸碱性。要是需要土质更疏松还可以在秋上换盆的时候土里兑点珍珠岩。珍珠岩轻,透气。保水、排水性也好(颗粒较大嘛)。
这就是传统园林上配土的方法。
八、如是老师谈设计的步骤
所谓意在笔先,就是设计的必要性。设计的依据有哪些?可归纳为三点。
一点是可观的物,就是设计的对象,桩的主体本身。桩头是我们树木盆景造型的主体,如何把握桩头就是盆景造型的第一步。把握,请大家体会这个词。美人的细腰可堪把握,那是通过实际验证形成的经验性体会。对于桩头的把握也是通过经验的积累产生的直观性的感觉,设计就能更直观的体现这个感觉。一个桩的优点,我多次说过,没有不可做得桩。那么就是说,是所有的桩头都是有其亮点的。如何把握这个亮点,体现这个亮点。对于我们多数的初学者来说,做设计图是最好的方法。
私下说一句,我个人自己是不做设计图的,大家别学我。
桩头的亮点根据欣赏者的学识修养审美等各方面的原因,其侧重点是不同的,比如俺,最注重的就是桩头的“势”。这个“势”我以前专题讲过。我以为一切桩头与其他桩头不同的最大地方就是“势”的体现方式甚至“势”本身的不同。那么,势这个东西是很虚的。
怎么产生一个直观的印象,就要通过设计来展现。
设计是什么呢?画画树?
我认为的设计步骤有五
第一步,审桩,简言之就是寻找桩头的最佳看面,并体味桩头自身的势
这个势,是雄壮,是伟岸,是博大,是高洁,是轩昂,是柔媚,是虬曲,是古怪还是清贵等等。。。。。。
在审桩的第一步我们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体会。确立的桩头的势,就为这个桩头的养桩育桩,蓄枝修剪确立了方向
第二步,就是定势。也就是确立形式
盆景形式各派不同,但大体还是有些共通的。如“悬崖、临水、直立、斜立、卧干、曲干等等。虽然前人为我们确立了这些盆景样式,但我们自己切切不可被其局限。
十宜十忌,是盆树造势时需要把握的一个度。涉及到传统中国三大学派的一些思想。这里暂时不讲
继续回到本话题,不可局限的原因何在?
因为树相的千变万化。我们玩盆景的应该有体会哦,自然界中古树名木,都是很有特点的树,但其根本不会有重复一致的。其他杂树也一样。盆景是微观园林,盆树是大树缩影。必须符合自然。说到”符合自然“就涉及到设计的第三步骤。
第三步,我化。这个词大家不太熟悉,我解释一下。就是按照”我“的要求来具现化。
这个”我“是中国传统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关键所在。画论有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外师造化就是学习自然,模仿自然的过程。这个又说道,称作”搜尽奇峰打草稿“,做到眼前无竹而胸有成竹。然后才可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笔所写,不再是曾经见过的任何一棵竹,但又是任何一棵竹。这就是一个提炼过程,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叫“中得心源”
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创作出来的东西,不是任何实际的东西。没有具象性的对象。是从心里出来的东西。是经过提炼经过思想的东西。这就是一个“我化”的过程。也是制作中国盆景必须的。这跟倭人盆栽有根本性的不同。
许多人说岭南盆景自然,其实那不是自然,是提炼过后的自然再现。与如今台日盆栽复制自然地做法是完全的两码事。
我说过,桩材本身没有优劣。差别只在于需要造型时间的长短,跟裁桩定势的水平的高低。
就算小苗,花时间也养出来了。
继续回到设计步骤上来。
上面讲了三步:审桩、定势、我化。接着讲到设计的第四步,布枝。
我说过一句话“盆树之枝法,死生之大事,不可不察也。这个只是我的个人观点,我以为,现代人懒,中国资源丰富,培育的事愿意干的傻蛋少,桩头是一定要靠挖或买的。
以玩桩久了,看看别人的桩就知道那人的性格了。
至于枝与枝的关系等等,以前讲了不少。但大家不要将我讲的和画的图当真理。
要学会分析理外之理,图外之理。画图一般多是随手草就,未经思考的,只是阐述一下思路。
有的图可以看得出,往往有时候就画了一笔,一个主枝走向而已。所以,画了那么多,也讲了那么多,大家领略了多少,要实际看制作那是不可能的。我只能看看大家画的图。
因为设计图上的布枝很直白地告诉我,大家对桩头理解到啥程度了。
布枝这一步具体讲要搬出以前讲的许多枝法问题。我就不再复叙了。
主要就是顶与顶的关系,顶与大枝的关系,其他辅枝在这二者之间的定位。这三个关系说着简单,爱好者跟大师的差别也就是对这三者的理解程度不同而已。
设计的最后一步是什么呢?
请允许我用一个围棋名词“收官”。不下围棋的人对这个词一般不能理解。
但收官往往涉及到一盘棋的直接胜负,像韩国鬼子李昌镐就是号称官子功夫天下无双。所以他赢得多。盆景设计的收官牵涉到很多方面。直白点说,八个字“大胆出枝,小心收拾。”设计的收官关系到,图上辅枝的具体长短考虑,点枝的是否增加。配盆的形式与大小,种植布土置石方式等等。
昨天讲了下“一桩百做”,可就是一桩百做,也是一做一图。各图用枝取势绝不可混淆。
这个就是设计的根本意义了。今天时间差不多,暂时只讲了我个人设计的五个步骤。其他的明天再讲好了。
九、由审桩而敷衍的盆事杂谈
一棵桩头,我们拿到手上先不要着急,首要的就是审桩,品桩。我叫做“读桩”。要像看一本书那样深刻滴读一读,读出桩头的内容来了,也就差不多有腹稿了。意在笔先嘛~!
读桩头的内容,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因材施教,应物象形。盆景技术是什么?我认为,它就是一门藏与露的技术,是一门“扬善隐恶”的技术。
何解?天生桩头以予人,其间美丑善恶,型奇状怪,不一而足。且人上一百,各有眼法,所得亦不一。但有许多美的法则则是共通的也是共同的,这是几千年来人类的审美习性逐步交流沟通一致的结果。
我们读桩的目的,就是发现桩材的美,把握桩材的美。
把握了桩材的最美的一面后,就要采取“隐恶扬善”的手段确定一个最佳“看面”。这是盆景制作的起步功夫。什么叫“看面”?就是指一个盆景的最佳观赏角度。相当于3D制图里面的“相机”,摄影艺术里面的取景角。
当然,盆景是一种“宇宙”艺术。此宇宙非彼宇宙,这里的宇宙是指“时空”。所谓:四维八极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它有它的空间性。也就是说,盆景并不是仅仅只能从一个面来看的。需要做到四面可赏,这在园林技术里叫“步移景迁”。至于盆景的时间性,不在本文探讨之列,暂不赘叙。有人说过:“盆景是将树子种在盆里吗?不是,是将思想中在时间里!”
涉及到盆景的空间性问题。我要提到一个现象,就是现在做盆景乃至盆景设计,许多都是左右出枝前后无枝。我们盆景这行当把树叶比作衣服,如岭南盆景中摘叶赏枝就叫做“脱衣换景”。当叶茂枝繁时树干全露,俺把这个叫做“袒胸露腹之弊”。矮霸型的尚不觉得,因为那是“鲁智深”,是这种风格。只是可怜那些清秀的如文人类的就只能袒露嶙峋的排骨。不敢想张飞般的周郎,芙蓉JJ般的貂蝉。须知“遮掩才是最大的诱惑”美人往往藏一点露一点才最能挑逗人的欲望,穿点衣服才有去脱衣服的想法。你说是不?适当的遮掩才是最佳的展示。裸体看多了也眼累。这在园林置景里有个术语叫“障景”。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恰如其分的藏才是充分显示的露”。
那么,应该如何藏?如何露呢?上文所提出的“隐恶扬善”就是方法,简言之就是把好看的露出来,不好看的藏起来。
盆景树桩凸面出枝的原理就是极好的体现。盆景桩材的特征美在哪里?在“线性”。(线的艺术性问题,以后再结合书法撰文详叙。)凸面出枝才能体现桩材的线性,而且符合树木自然生长的铁则。枝出的越大,营养积累越多,凸得越明显。就算凹面出了枝,除了阴死那就是渐渐长成了凸面。凸面出枝强化了相对的凹面,也就是“弯”。盆景讲究“枝无寸直,一寸三弯。”这个不是说说而已,有相当的道理在里面。我这里只是浅谈下。我们知道“弯是美的,要露”这个道理就够用了。
这里的“弯”不是全然指三维空间中我们可见的那种视觉中的弯,有些是情感上的弯。如同美女,(怎么又是美女呢?如是你还真色~!)其实俺不讳言,俺觉得美女吧是如同花一般的事物。俺喜欢美桩,也喜欢美女。但绝不会喜欢那些母暴龙。大家的观点多数会认同俺吧(某些小受除外)。女子的柔性美,知性美就是这种“情感上的弯”。如同树桩中那些清奇,秀美的特征,也是一种“曲”。也是需要展示的“善”。我不敢想象清瘦的文人树桩按上一个“大锅盖”会被人认为是美的。
哪些是需要隐藏的呢?是丑的呢,这个需要相当的积累才好判断,因为树相是相对的。
相对曲杆上一段不符合节奏的直就是丑的;相对直杆上一段不符合节拍的曲也是丑的;相对于健康的树皮,结巴和坑槽就是恶饰;相对于嶙峋虬曲的老干,光滑幼细的表层乃成大敌。。。。这“丑”我们要遮,这”恶“我们要隐。我们就可以利用回枝,迎枝,点枝等手段来遮,来藏,来破。。
上段我提到一个概念“节奏”,这个很重要。我们常说“盆景是凝固的音乐”,音乐表现的什么?音乐表现的就是天地万物的节奏。所以,当年子期遇见伯牙会说:巍巍乎高山,汤汤乎流水。盆景的节奏是一种渐变反复的节奏,通过根杆叶枝和四季叶色花果的变迁来体现。这个讲不太具体,属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范畴。但我们想到节奏就想到音乐这就对了。你这盆树要体现什么感情,展示什么意境,表达什么思想?想一想同类表叙的音乐,这就是借鉴,就是明镜!
离题了。我们再回到盆景的空间性上来,这才是扣题之意。看面就是最佳的空间性选择嘛。
藏与露换个说法就是显和隐。上文粗略的讲了下显和隐需要大体注意的几点。我们再来辩证的看一下显和隐的关系。用前枝挡住视线了就是隐藏吗?我说:否~!有时候使用前枝是一种强调。(继续用美女打比喻啊,)服装设计上低胸装设计往往在胸口还加一点缀饰,也许是一朵花,也许是一点纹线,也许是一颗宝石,也许是其他。。这样的衣服穿在一个身材极其魔鬼的女子身上,我们的视线会看向哪里呢?毫无疑问,我相信大家绝大多数都是正常的男淫(人妖不在本例范畴哦)。其实女子也一样,虽然女子们是用挑剔的目光去看,但无疑她们看的更仔细,然后会酸酸的想:不就是那里大一点末,~!有什么好显摆滴~!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意会“强调”在盆景构图里面的妙用了吧。强调的手法除了这种“欲盖弥彰”的遮掩,还有一种叫做“反复”。现代歌曲里面就是几句话变个调子唱了一遍又一遍,这就是“反复”,起源于六经之首的“诗经”。在盆景技艺中,“双飘”就是一种典型的反复。
有人要骂俺了。说,如是啊,俺们耐着性子读你这篇不知所谓的东东,是看在标题和盆景还有点关系。怎么你尽是绕来绕去,净讲些有的没的。讲到盆景的都没几句(讲美女的还多些)。你究竟行不行啊?
行~!当然行,男人能够说不行末?
❸ 求盆景美学原理及规律
中国盆景美学
--------------------------------------------------------------------------------
来源:cn-flower 时间:003-10-24
中国盆景艺术的美学特点是求雅脱俗,形神兼重,十分讲究含蓄美,朦胧美,意境深远。讲究以实景托虚景,虚实结合;讲究层次和景深,以达到“有限变无限,有界变无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引人入胜,令人遐思”、“不尽之意,回味无穷”。
中国盆景素以诗情画意见长,优秀的作品耐人寻味,发人深思。要使作口产生这种艺术魅力,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艺术创作原则,灵活的运用艺术辨证法,处理好景物造型中的各种矛质,达到既多样又统一的效果。
“师法造化”是盆景创作的重要原则。它是指观察自然,学习自然,掌握其规律,从中吸取创作源泉,使作品真实地更高更好地表现出自然景物。在师法造化的基础中,还须对表现对象进行分析、研究,抓住景物特点,“繁是求简”,使作品更加集中和典型。
创作优美盆景作品,要做好“主次分清”,应该采取各种对比和烘托的手法,使主体突出,意境上,应该追求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终而达到“虚实相生”。
为了创作优美作品,盆景的布局不可全部塞满,须根据表现力度的需要,作出一定的空白处理,以虚代实,使观者有自由想象的天地。
盆景中的景物安排,要做到“疏密得当”,即有疏有密,疏密相间,“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在节奏上,可通过高低,起伏,疏密,开合等规律的变化,表现一种“韵律”,以传达人的心理情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优美的盆景作品,对盆景的态势要求十分严格,最忌四平八稳,须注意取势导向;即有意识地布置出动势,以达到“动静相衬”,使作品显得生动而有气势。
盆景中景物的形体或色彩,应有轻有重,同时要形成不对称的均衡,这就是“轻重相衡”。
盆景中景物的比例安排,要做取相互“顾盼呼应”,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优美的盆景造型和其他艺术创作一样,既不可一味粗放,也不可过于纤细,而应该有粗有细,“粗中见细”,这样才能重点突出,对比鲜明,形神兼备。
“景愈藏则境界愈大;景愈露则境界愈小”。盆景中的景物不可全部遗露在外,而应“露中有藏”,以引起观者丰富的联想,从而有利于意境的再创造。
盆景艺术,既不能太平凡,也不能太奇特。太平凡没有趣味,太奇特又失却自然。做到“平中见奇”,方为上乘。
盆景的造型,不可一味求刚,也不可一味求柔,应该使之刚中有柔,柔中有刚,以达到“刚柔互济”。
巧与拙是辩证的关系。在盆景艺术中,巧固然中一种美,其实拙也是一种美,二者缺一不可,故应做到“巧拙互用”。
自然界枯荣并存。在盆景中,也常常通过“枯荣对比”象征生命与死亡的抗争,并从中显示生命的活力。
盆景要在小小的盆中表现出很大的境界,必须采用透视法则,做到近大远小,近清晰远模糊。中国盆景除了采用定点透视(即视点固定)以外,还有一种规律的散点透视(即视点可按一定规律移动),可以表现出极大范围的景观。尤其是山水盆景更是如此。
盆景中各种景物的体量,尺度,应处理得“比例恰当”。这样既能合乎自然情理,又可起到对比,衬托的作用,使用品达到小中见大,由近求远。
盆景中的“色彩处理品”,主要体现在选材和配置上,中国盆景崇尚色彩简炼,含蓄,古朴,素雅。
优秀的盆景作品,应该“情景交融”。即盆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应该凝聚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美学造诣,使观者能触景生情,从有限的景物中产生无限的联想。
http://202.192.163.48/2003114211/webpage/penjing.htm
中国盆景艺术网 http://www.bonsaiart-cn.com/
中国花卉盆景http://www.flowers-china.net/
❹ 现代盆花市场的营销需要掌握哪些规则
花卉产品是鲜活产品,相对于其他产品来说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产品营销方面也要有相应的对策。美国一位花卉营销专家曾指出,从花卉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适合于采用个性化市场营销策略。
首先,要选择市场上认可并具有一定再发展空间的产品。这点非常重要。因为任何产品的营销都要基于产品适销对路。在选择产品类型时尽量要避开那些附加值不高的产品。尽管如今市场上新品种、新种类的花卉产品已经不多,而且花卉产品间的个性化差异不大,但仍然有机会去发现有市场开发潜力的产品。例如,一二年草花上市量很大,但仍有开发机会,毕竟该产品退化性强,每年都要更新。再比如蝴蝶兰、红掌等,产品上市量也很大,但它们中还有很多新品种值得关注。还有些迷你小盆花,尽管它们看上去好像不起眼,但它们可以做组合盆栽的点缀或是面向百姓消费市场,销售量不可低估。
其次,千万不要让生产量超过营销能力。控制好生产量是成功营销的重要前提之一。让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很重要。以河北石家庄市龙诚花园公司为例,他们选择生产的红掌,在保证一流品质的同时,生产量一直处于求大于供的状态,他们的产品价格也一直在同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在有限的生产基础上,采取全年供货策略,但他们保持一种缺货的供货状况。这让他们的销售轻松而惬意。所以,生产者千万要记住,如果你的产品“满天飞”的时候,也就是面临贬值的时候了。
第三,不要把价格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如果想在花卉行业内长久做下去,就不要让企业陷入无休止降价以获得客户的怪圈中。如果这样,企业的产品不仅没有个性可言,而且营销结果最终会失败。
第四,追求优良品质永远是市场竞争中取胜的不变法则。好的品质才能获得经销商或者消费者良好的口碑,才能让购买者觉得产品物有所值,才能年复一年赢得回头客。这一点是市场营销的基础所在。
第五,要在激烈的竞争中适时用与众不同的方法抓住市场。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还要在一些特定时段有与众不同的营销策略。通过研究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知己知彼,在营销模式上建立自己的特色。通过降低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做好售后服务等一些细节,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第六,严守“游戏规则”。做任何事情都有规则,花卉营销也不例外。花卉产品营销渠道的建立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是一个长期连续不断的过程,只有遵守其中的规则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一位专家说过,要避免用折中性给灵活性来找理由。
❺ 盆栽葡萄浇水详细法则
盆栽葡萄需要经常浇水帆饥,以盆土表面见干时再浇透为宜,一般每天浇水一遍,夏季也桥闹可能浇2次/天。
花期中可稍控制浇水的次数,不可湿渍,座果后可加强肥水管理,不可干旱,否则易落果。
冬季休眠期控敏轿罩制浇水,保持干燥即可,只在干透时浇水,以保持生命。
❻ 最牛盆景提根方法图解
垫根法是常用的根部造型方法。垫根法即在盆景植物底面垫上根系无法穿透的硬物。是根系四向生长。
垫根要选择生长健壮的植株,生长较弱的植株不宜进行,防止植株死亡。
垫根前剪去向下生长根系,多留四向生长根系,然后垫上硬物,并将剩余根系用棕丝,稻草绳固定在硬物上,让其定向生长。然后覆土正常栽植养护。
盘根法则用于根系柔软的盆景植物根系造型。上盆或翻盆季节挖出植株,然后洗净根部,适当修剪,然后将根部按一定造型盘曲编扎。根系编扎时用易于腐烂的棕丝稻草绳固定。
挤压法也是根部造型的方法之一,即用硬物对主根生长空间进行限制,正常生长的根系成圆形,经挤压限定后可得到板状的主根。
围套法是提根盆景常用的造型方法,将盆景根系挖出后,将根系用棕丝适当收拢,然后将植株植于瘦高的容器。限制根系扩张,使其向下生长。
提根盆景的制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一点一点的提根,切不可一次到位。常用高培法或沙培法。
这两种方法差别并不大。高培法栽植时部分根部露出花盆,然后高培土覆盖住所有根部,养护过程中浇水冲刷或用小耙慢慢去掉上层盆土,积年累月使根部慢慢露出土面。
沙培法即将盆景植于深盆中,下发垫土培土,上面覆沙至根部。养护过程中慢慢挖出细沙使其露出根部。
靠接补根法是常用弥补根系缺失的方法,可使盆景根系漂亮生长健壮。补根在生长旺季进行,选择健壮的带根小苗,将根部需要补根部位外皮去除露出形成层。
然后将小苗根系上端削出形成层靠接在树根上,用图钉等固定。涂上愈合剂保湿,等愈合后除掉小苗上部。
❼ 盆栽九里香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九里香,又叫千里香,是芸香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而且它的寿命特长,能加工制成艺术盆景,是点缀厅堂客室的理想盆花。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方面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九里香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九里香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1: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可以分为种子繁殖法、扦插繁殖法以及压条繁殖法。
种子繁殖法可选择成熟饱满的颗粒进行栽种。
扦插繁殖法则需要注意世界,一般为春秋两季,播种前需要选择条件好的土地,一般为条播或者散播。
压条繁殖法则一般在雨季,可以将半老枝条割伤后埋入土中,然后等待发芽,于一定时候进行定植。
九里香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2:选地整地
选地时,以地势平坦或者土地肥沃为原则,对土壤进行整地、挖定植明罩穴,结合一些绿化作物进行管理。
九里香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3:定植
一般来说在雨季定植,但是有灌溉条件的话也可以在其他季节定植。作为香棵植物的九里香一般宜种在土壤质地 好,水土肥沃的地方。而可以进行适当稀植,可以长出许多大花。如果密植则会收获很多叶片。密植行距建议值为25厘米x 30厘米,稀植行距建议值为株行距为50厘米×50厘米。
九里香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4:养护管理
九里香为耐阴喜暖植物,一般适宜生长在20-23度左右,但是不能抗拒严寒。
九里香不耐寒,因此不宜在温度过低的环境中生存,冬季应该移入室内过冬,室温太低时会影响下一年生长。低于0度的话就很有可能死亡。冬季室温高,也为消耗营养,也对来年不宜。因此生长期间温度应蚂槐清适宜,不应过高或过低。切忌阳光直射,因为会影响花香。
九里香在刚栽种的情况下应该浇透水,通风措施也应该做好。
九里香耐旱,盆内不应积水,做好避雨措施,浇水过多会烂根。
九里香花期不应该强剪,否则可能影响美观。
九里香的繁殖方法
1九里香播种繁殖法
十月份,九里香的果实完全成熟,即圆球形的果实变红后,将种子采下,将外果皮用水洗净,晾乾,即可播种。播种九里香,一般用盛素砂土、浸透水的盆浅,采用点播方法,覆土厚度以种子直径的3倍为宜。播种后,应将盆浅置于温度为20℃左右的室内,经常保持盆土溼润,经40~60天即能出芽。九里香的幼苗生长较快,两年即可定植。
2九里香扦插繁殖法
扦插九里香,一般在6~8月份进行,尤以雨季扦插的成活率为高。选一年生健壮的枝条作插条,每条剪成8~10厘米长,插于盛有素沙土或草炭土的盆中,扦插深度为2~3厘米,株行距为6x6厘米。
扦插前,应先将盆土浇透水。扦插后,应将盆浅置于荫棚下,每日浇水并喷水,保持盆土溼润,一般经30天左右即能生根发芽,经三个月即可分栽上盆。
九里香养殖的病虫害防治
1、九里香灰斑病
症状:病菌侵染叶片后,形成直径1~6毫米的病斑。发病初期为黄白色细小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棕黑色。病斑边缘颜色较深,两面稍突起,后期中心变灰白色,表面散生少量小黑点。
防治方法:
①加强管理,促进幼苗生长,提高植株抗病力。
②发病期间,喷洒60%代森锌可溼性粉剂600~800倍液,或20%嗪氨灵800倍液。
2、九闷前里香白粉病
症状:病菌主要危害嫩叶、幼梢和花序。感病初期叶片两面仅具有辐射状银白色的菌丝,很快会产生点状或块状白色粉层,轮廓形状大小不一,最后白粉布满叶片、嫩枝梢或花序。受害的叶片扭曲变形、易脱落,花序停止开放,花梗枯死,枝梢干枯。
防治方法:
①冬季强度修剪病枯枝,喷洒20%嗪氨灵乳油400倍液杀灭越冬病原。
②发病初期喷洒50%硫黄悬浮剂300~400倍液。
③发病高峰期,适当修剪重病株枝梢,减少嫩梢嫩叶被侵染的机会。后交替喷洒25%粉锈宁2000倍液,或20%嗪氨灵800倍液。
❽ 岭南盆景枝法图解
探究岭南盆景
首先要弄懂岭南盆景的枝法。
岭南盆景是欣赏作品的骨架,即“脱衣换锦”后作品的裸姿美,也是中国书画中的“以线造型”美。
中华民族的“线意识”是根深蒂固的。
由线组成的中华文字绝薯是独一无二的,书法是线的王国。中国的绘画、歌舞、建筑………无一不是线条美的展现。
跌枝
❾ 发财树的种植平时应注意些什么,如何管理
发财树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光照要求
发财树性喜高温湿润和阳光照射,不能长时间阴蔽竖迟。因此,在养护管理时应置于室内阳光充足处。摆放时,必须使叶面朝向阳光。否则,由于叶片趋光,将使整个枝叶扭曲。另外,每间隔3天至5天,用喷壶向叶片喷水一次,这样既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又可使枝叶更显美观。
注意浇水
浇水是养护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水量少,枝叶发育停滞;水量过大,可能招致烂根死亡;水量适度,则枝叶肥大。浇水的首要原则是宁湿勿干,其次是“两多两少”,即夏季高温季节浇水要多,冬季浇水要少;生长旺盛的大中型植株浇水要多,新分栽入盆的小型植株浇水要少。
浇水量过大时,易使植株烂根,导致叶片下垂,失去光泽,甚至脱落。此时,应立即将其移至阴凉处,浇水量减至最少,只要盆土不干即可,每天用喷壶对叶面多次喷水,停止施肥水,大约15天至20天就可逐渐缓过来。
合理施肥
发财树为喜肥花木,对肥料的需求量大于常见的其它花木。每年换盆时,肥土的比例可占1/3,甚至更多。肥土的来源广泛,可收集阔叶树落叶腐殖土,加少许田园土和杂骨末、豆饼渣混合配制。此肥土效力高,方便易得,但应注意充分腐熟,以免将叶片“烧”黄。
另外,在发财树生长期(5月至9月),每间隔15天,可施用一次腐熟的液肥或混合型育花肥,以促进根深叶茂。
温度湿度
发财树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如若温度较低或湿度缺失,常常会出现落叶现象,严重时枝条光秃,不仅有碍观赏,且极易造成植株死亡。因此,莳养时应注意保持15℃以上的温度,并经常给枝叶喷水,以增加必要的湿度。而在深秋和冬季,则应注意做好越冬防寒、防冻管护。
病虫害防治
发财树常见的病害有根(茎)腐病与叶枯病。根腐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发财树的常见病害,又称为腐烂病。防治方法:(1)保持栽培环境的干爽,重视栽培介质及场地的消毒;
(2)半成品出柜卸至操作棚后,即用速克灵喷洒发财树头部,以预防灰霉病菌的危害;
(3)栽种前用利刀剪除主根顶部扭伤及腐烂组织,然后再用速克灵喷洒伤口,晾干后即栽植;
(4)栽植一周后,盆中的介质渐干,愈合组织已形成,新根已开始长出,用普力克、安克或锌锰灭达乐(雷多米尔-锰锌)喷洒发财树光杆,以药液沿杆部流入盆土为宜。此后的杀菌剂以安克、土菌灵、雷多米尔或疫霜灵每周一次轮用;
(5)若腐霉病菌活跃,则用普力克、土菌灵、雷多米尔或疫霜灵喷施,一般药效在两周左右。若天气仍然不好,须再用不同的药剂喷施,以防抗药性的产生。期间若发现有溃烂植株,应立即丢弃。
叶枯病防治方法:(1)发现病叶及时摘除,并销毁;
(2)在发财树的栽培过程中应加强养护管理,适时浇水施肥,每个生长季节可追施肥2-3次叶面肥,如0.5%的氮磷酸二氢钾或双效微肥的200倍液;
(3)苗木从南方向北方调运之前,叶面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如70%百菌清800倍液,或者18%多菌铜乳粉200倍液,或50%退菌特600倍液,运到北方后,应及时定植,加强肥水管理,防止脱水和脱肥。南方地区栽培发财树可从雨季开始,每隔10-15天喷施50%多菌灵800倍液,或70%百菌清8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
另外,虫害主要有蔗扁蛾,该虫在中国是新纪录,主要是幼虫危害发财树,还可对一品红、福禄桐、鹅掌木、夏威夷椰子进行危害。
栽培技巧
1、新引进余陆李的植株,当年不用换盆,不要施氮肥,控制幼枝徒长,防树型偏冠。
2、发财树对水分适应性较强,在室外大水浇灌或在室内十多天不浇水,也不会发生水涝和旱象致使叶片发黄。
3、夏季室内3~5天浇一次水,春秋季节5~10天浇一次。冬天视室温而定,盆土略潮为宜。室温若在12℃左右,一个月浇一次水即可。既耐阴又喜阳光,适应性强。长期在弱光下枝条细,叶柄下垂,叶淡绿。在管理上不要改变放盆的阴阳位置。性喜温暖的环境,不耐寒,适应的生长温度在18~30℃。
4、新买的盆景植株,如长势旺盛,盆确实太小,也可在七八月份,利用植物高温期半休眠状态换盆。做到认真操作,使母土不散,栽植后浇足水,不影响生长。该树种对盆土要求比较严格,喜排水良好,含腐殖质的酸性砂壤土。
栽培要点
温度。冬季最低温度16-18度,低于这一温度叶片变黄脱落;10度以下容易死亡。
光线。发悉塌财树为强阳性植物,在海南岛等地均露地种植,但是该植物耐阴能力比较强,可以在室内光线较弱的地方连续欣赏2-4周,而后放在光线强的地方。
水分。在高温生长期要有充足的水分,单耐旱力较强,数日不浇水不受害,但忌盆内积水,冬季减少浇水。
温度。生长使其喜较高的空气温度,可以时常向叶面少量喷水。
换盆。根据需要可于春季换盆。
❿ 盆景如何修剪
盆景树木不断生长,如果任其自然生长,不加抑制,势必会影响树姿造型而失去它的艺术价值。盆景如何修剪?盆景修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比例协调、修剪考究。枝托蓄养疯长,何时修剪,剪到什么位置,应有个粗细长短的对比,其贯穿于盆树造型制作的始终,相关于盆树结体构架的各个部位。其间有枝与干的比例,枝托彼此间的比例,枝托内部主、次脉的梯级对比等等,都须在剪前明确,胸有成竹,意在剪前,这样才能做到剪起枝落,恰如其分。
3、角度取向,精确细剪。枝芽的角度、枝桠歧出走向、相互间的参差错落,体现枝托在空间上下左右伸缩回旋,角度选择不当,尽管可通过蟠扎弥补,但毕竟不如自然状态,所以在选择芽点角度时,不能只顾其一,不究其二,也即对该枝走向、空间状态,以及与其它枝托等相互关系,不仅要明确,而且要“超前”构思,有所判断,避免机械、呆板、模式化。
4、外廓制控,整合修剪。外廓显示盆树总体树态,即所谓通常所说的三角形或不等边三角形构图等。在此,个别枝梢的长短应服从于整体,把握点、线而融于整体面之中。整体观察,局部修剪,全面调整,此时盆树基本上趋于丰满成熟,属于造型制作的收拾阶段,其重心在于枝托的长短开合及外廊的整体关系。
总之,剪是操作可视的,如何剪是思维潜在的,二者合一,才是完整的修剪,实际上如何剪除了把握植株特性外,很大程度上属艺术审美范畴,绝非“剪”字可蔽之,就上述而言,也仅是修剪应涉及的几个环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