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艺术节
① 太原国庆活动内容2019菊花展+盆景艺术节+文化活动
太原国庆节要去哪里呢?太原此番将会举办11项大型群众性游园活动,据悉,这次太原将会有菊花展,盆景艺术节。文艺活动不少,国庆的惊艳灯光秀大家也不要搭则困错过啦!太原更多惊喜活动,一起来看看。
2019太原国庆知念节有什么活动(灯光秀+演出+展览)
http://www.k1u.com/trip/51883.html
太原市第二十九届菊花展
主要内容:太原市第二十九届菊花展主会场在晋阳湖公园,以“喜迎华诞,菊耀晋阳”为主题,摆放立体造型景点10组,设有花海展区、百菊赛展区、悬崖菊展区、艺菊展区、室内展区、城市家园展区6个菊花展区,并在和平公园、文瀛公园、碑林公园、金桥公园、南寨公园设5个分会场。
活动项目:推出“小小讲解员”、“市民插花DIY”、“儿童油画写生”等文化活动。
太原市第十一届“晋韵”盆景艺术节
主要内容:太原市第十一届“晋韵”盆景艺术节在市盆景艺术发展中心举办,以“展魅力晋韵盆景,献礼国庆70周年”为主题,继承和弘扬中国盆景艺术文化内涵,体现“晋派”盆景的高雅、豪迈、壮美和富盯汪有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的特点,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和民间传统艺术,提高盆景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心灵的艺术魅力。
活动项目:盆景展览、盆景现场制作、盆景知识专题讲座、晋剧表演。
龙潭公园国庆文化活动
主要内容:举行以歌颂祖国伟大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的迎国庆主题书法笔会,共展出书法作品60件,同时由龙潭书社全体老师现场创作70米书画长卷,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文瀛公园第十届“秋芳盛世礼赞中华”文化艺术节
活动项目:“秋芳盛世
礼赞中华”大型菊花展、菊艺展、“礼赞共和国70华诞”图片展、书画展,“老家山西”黄晋平山水画展、“礼赞共和国70华诞诗会”以及歌舞、戏剧、民乐等专场文艺演出。
碑林公园“秋之韵”文化节
活动项目:“绿满龙城”美丽太原摄影展、喜迎国庆“宝猪献瑞”剪纸作品展、“丹枫秋韵·金菊飘香”菊花展、少儿武术展示、园艺大讲堂之拓制互动演示、剪纸艺术互动展示等活动。
晋阳街公园第三届“一园一品”文化周
活动项目:“传统文化宣传”、传承历史亲子趣味活动、群众文艺汇演、“伟大中国梦”书法展,主题“花事”等活动。
东篱公园第一届“菊满东篱”秋之韵文化节
活动项目:菊花文化长廊、制作以“扇舞菊香飘满园”为主题的“菊韵”花坛、菊艺展示、精品菊室内展以及花卉养殖知识等。
晋商博物馆“中华滋味--醋与生活的故事展览”
主要内容:“中华滋味--醋与生活的故事展览”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醋香历千年”、“传统的未来”、“时间的味道”、“用醋的秘密”以及“滋味的故事”。
活动项目:了解醋的历史,体验醋的酿制,揭秘醋的使用,品位醋的故事。
太原动物园开园
活动项目:开园面积约1300亩,长颈鹿馆、朱_馆、火烈鸟馆、猛禽馆、河马馆等30馆开馆迎客。
南寨公园国庆期间文化活动
活动项目:花境观赏、菊花展览、行为艺术设计活体雕塑、小园布置设计及互动活动(拼豆豆、超轻黏土,衍纸艺术)、信鸽放飞等活动。
迎泽公园国庆节文化活动
活动项目:“晋”在70年之“幸福照相馆”暨老旧相机展、少儿优秀摄影作品展、迎国庆群众文艺汇演。
② 佛山秋色欢乐节的历史渊源
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西晋时代,在秋熟时节,人们用野生茭笋壳扎成小龙给孩童们耍以庆祝丰收,称之为“孩童耍乐”,是佛山秋色最早期、最原始的形式。
明代正统十四年(1449年),相传黄萧养起义攻佛山,时值中秋,各乡里杂扮故事,彻夜金鼓震天,来犯者以为有备不敢攻,后传为美事,从此定名为“秋色”,相沿成俗。
明清时代,佛山的手工业、商业和农业都十分繁荣,有“商务为天下最”、“全国四大聚”的美誉。集戏剧、音乐、舞蹈、杂技、美术工艺于一体的佛山秋色,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成为有广泛的群众性的汉族民间娱乐习俗。
鸦片战争后,佛山经济遭遇外侵内患而衰落。1938年10月,佛山沦陷,在日本侵略军的摧残下,30多万人口的佛山,仅剩7万多人,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秋色艺人或死于饥荒,或逃难外地,余下不到二十人,佛山民间秋色习俗从此衰落。
建国后, 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佛山秋色艺术重获新生。1956年春节,举行了建国后首届“佛山市秋色、剪纸、盆栽艺术观赏会”,消失二十多年的佛山秋色艺术重放异彩。1956年5月4日,民间秋色工艺社成立,濒临失传的佛山秋色艺术得到及时、全面的挖掘整理,传统制作技艺后继有人。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佛山秋色工艺品,远销国外20多个国家, 对于提升佛山的知名度,树立佛山历史文化名城新形象作出积极的贡献。 佛山秋色项目丰富,多彩多姿。秋色艺术含秋色工艺品和秋色表演艺术两大类,按表现形式来划分,分为灯色、车色、马色、飘色、地色、水色、景色等七色;用秋色艺术品的工艺特点和艺术表演形式加以区分,秋色又分为扎作、 砌作、针作、裱塑、雕批、音乐、舞蹈、戏剧、杂技、化装表演等十大类。
以剔透玲珑的各种秋色灯出现于赛会的,称之为灯色;观之为花车彩架,以男扮女装表演故事人物者称之为车色;表演者以骏马代步,扮演英雄故事人物者称之为马色;表演以水的意境的各种舞蹈或故事,如舞龙、彩莲船、陆地行舟、旱地扒龙船、紫洞花艇等谓之水色;以飘或挑的高空技艺扮演故事的谓之飘色(佛山秋色时用长袭运竹竿挑起色梗巡游,故又称为挑色);以步行化装表演杂剧、活报剧者称之为地色;以反映自然景物或社会生活的各种秋色工艺品,如蔬果、鱼类、食品、花卉盆景、器皿古玩、石山、人物等像生艺术品谓之景色。丰富的佛山秋色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创新、丰富,清代已发展至成熟阶段,是佛山独具特色的大型综合性群众欢庆丰收的节令文化娱乐习俗活动。佛山秋色赛会历来都是群众自发组织,没有官方参与,由居民推举热心人士成立某某铺秋色筹备处负责操办。秋色巡游的项目次序分为14项:
1、信号灯:由白、红、绿三色竹织明纱灯笼组成。
2、开路队::由松光火把、竹织大灯笼、唢呐吹打组成。
3、飞报马:头戴鸡尾女帅盔、左手按剑、提三角令旗、扮装的女右将军,骑在骏马上,负责联络报信。
4、头牌灯色:包括彩扎大型头牌灯、帅旗、幡旗、罗伞、御扇等。以富丽堂煌的头牌灯为主,头牌灯扎作水平的高低,一般可作为该届秋色赛会艺术水平评价标准的参考。
5、灯色:包括彩扎走马灯、鱼灯、鸟兽灯、各类形状的宫灯、瓜果灯、针口灯、以及用刨柴花、灯草、鱼鳞、稻草、通草、各色豆子等,出奇制胜、随手拈来的废料或普通的农产品作原料,精心制作的秋色特艺灯。
6、车色:民间称车心,以扎作工艺做成故事所需的楼阁或庭园式的长方形车架,缀上彩灯,表演者身立车中,以男扮女装扮演女性戏剧人物故事,如《昭君出塞》、《惜春作画》等。
7、担头秋色展示以假乱真的像生秋色工艺品,如岭南瓜果、水产鱼虾蟹等等。表演者肩挑步行,沿途叫卖,惟妙惟肖。
8、马色:与飞报马不同,表演者必须男扮女装,骑上纸马扮演故事人物,如《花木兰从军》、《穆桂英挂帅》等。
9、台面秋色:用台面展示各类像生盆景石山、古玩器皿以及花卉等,如桃花、吊钟、木棉、牡丹、菊花、粤菜点心等等像生秋色工艺品,担头秋色和台面秋色均以以假乱真为标准。
10、水色:包括舞草龙、彩龙、三节木龙、陆地行舟、采莲船、艇仔粥、腊味船等等,全部道具均是扎作、雕批工艺品,以及音乐舞蹈的表演拍液梁,锣鼓铿锵,载歌埋渣载舞,引人入胜。
11、锣鼓柜:是出秋色的传统音乐项目,边游行边演奏牌子曲和小曲,如《八仙贺寿》、《天姬送子》、《得胜令》等全套或唱段。
12、十番飞钹表演:飞钹表演如彩蝶飞舞,生动热烈。
13、地色:主要是扮演故事和笑谈杂剧,是佛山出秋色的最古老的传统形式之一。扮演地方历史故事《澜石喜迎状元郎》、现代题材故事《吴勤智取普君圩》、笑谈杂剧《新嫁娘上轿》、《烂赌仔自叹》等。
14、醒狮、大头佛:是出秋色必不可少的项目,作为秋色队伍的随尾压阵,使赛会以高昂欢乐的气氛贯彻始终。
秋色巡游队伍长达数里,火树银花,目不暇接,观者如潮,彻夜欢腾,形成万众参与的文化盛会。秋色赛会期间,观众人人可当裁判,对自己喜爱的工艺品或表演项目给予投标奖励。赛会巡游结束后,由筹备处派人沿途收标。得标多的获奖项目需于赛会后第二天集中祖庙门前展示让群众公开评议,以示公正,俗称晒标。
清至民国时间,秋色赛会除了在佛山镇内举行外,佛山周边镇乡如石湾、澜石、深村、张槎、平洲、雷岗、叠滘、官窑、松岗等地都举行过秋色赛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秋色艺术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50年来,多次举办大型秋色赛会、秋色艺术展览、秋色大巡游等影响深远的活动,先后到广州、北京、天津、上海、武汉等地展出,所到之处,观众对精奇巧妙的汉族传统艺术赞叹不巳,北京电影制片厂曾拍制了《佛山秋色》纪录片,在全国各地播放介绍。
2000年千禧年来临之际,市政府举办了佛山秋色欢乐节,是建国以来佛山市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历史名城·世纪豪情、喜迎2000年佛山秋色大巡游盛会。此次民俗文化盛会,既把佛山市人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迎接澳门回归和欢庆新世纪到来的系列活动推上了高潮,也将改革开放十多年来蓬勃发展的文化艺术事业推上了新台阶。在内容和形式上突破了传统秋色的七色,历史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将古老的汉族民俗活动发展成为佛山人民迎接新世纪的盛大庆典,充分体现佛山人民满怀豪情迈向新世纪的精神风貌,起到鼓舞群众,振奋精神的作用。
佛山的秋色工艺品,先后赴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韩国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台湾、香港、澳门举办展览,或为他们制作大型的彩龙或灯式。1987年至2008年,曾先后17次到台湾举办灯色展览,从传统文化的方面,展示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和佛山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为海峡两岸的传统艺术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佛山秋色表演艺术,也曾先后到新加坡、加拿大、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罗马尼亚、澳大利亚、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交流演出。《金龙飞舞》、《快乐的小金钹》、《采莲船》、《伞灯喜迎春》等一批秋色歌舞节目,应邀参加香港文化中心开幕、荃湾艺术节,在土耳其举办的第14届国际儿童联欢节演出备受赞扬,被誉为岭南民俗的一朵奇葩。
佛山历来有盛世出秋色的习俗,为秋色艺术的传承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的存在,又使秋色艺术的传承发展有了稳定的基础。佛山秋色老一辈的艺人多已辞世,秋色艺术的传承人何信,仍坚持从事秋色工艺创作和授徒传艺,经8载传艺,4位徒弟已基本掌握秋色像生工艺品制作技艺。 秋色艺术材质随意,通过随手可得的材料,直率地表达了乡情的美意。秋色艺术制作精巧,以假乱真,绝不妖媚,粗不劣陋,土不平庸,其风淳厚,其艺高超,其情真切,其景热烈,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充分表现秋色艺术平民情趣的乡情美,反朴归真的自然美,形神兼备的装饰美,随意材质的朴素美,演游结合的动态美的艺术特色。
具有强烈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风情的佛山秋色,是佛山经济、文化、民俗活动的艺术化展示,也是历史上作为手工业名镇和现代崛起的明星城市特有的乡情的物化和形象化,是劳动者的赞歌、时代的镜面,折射出佛山人对生活的感受。在缤纷的秋色中,可以看到珠江三角洲开发的历史,一个工商名镇崛起的轨迹,可以领略到佛山人的气质和佛山特有的风貌。
③ 树木盆景的造型有哪些作用
要通过对树木进行艺术加工才能制作成盆景,使之成为一件顾盼呼应、疏密得当、层次分明、虚实相生,尽可能完美的盆景艺术作品。因此,树木盆景的造型技巧,是弥补树木本身的缺陷和提高盆景艺术审美情趣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盆景艺术造型创作之前,首先必须考虑的是树木造型的总体构思设计。
一件完整的树木盆景作品,要通过精心制作,方得以完成。因此其创作成品不是一朝一夕、一挥而就可以完成的,而是必须经过多年的努力,才能完成。
由于树木材料种类、特性不同,形象各异,姿态万千,这就需要制作者根据树种材料的特点和形态,加以反复观察琢磨,来决定造型式样及其所表达的构思意向,做到“因材制宜、扬长避短”地进行树型基本总体构想,在脑海中绘出蓝图,或在纸上画出设计构图,形成一个较完整的艺术节思路:如“直干式”的挺拔伟岸,“斜干式”的险峻苍茫,“风吹式”的顽强坚毅等。这些景象都是大自然在人脑中直接反映的缩影,制作者的构思正是他的思想与所需造型树木的结合。它要求既合乎自然情理,不能凭空捏造,又要高于自然景象,而不是对自然简单再现,应“师法自然”而又胜于自然。通过对树木细致地观察、分析、研究,取其大要,去其繁杂,根据设计蓝本对原始树木进行剪裁加工,并运用艺术的强化、变形、夸张等技巧,使树木盆景达到虽是人工创作却富有“野趣天成”的艺术美感。
盆景树木的根、干、枝、叶,应该作为主要考虑的构思设计对象。这四个方面的相互配合联系决定了树型总体设计的大方向,也决定了主题意图。同样的斜曲干树木,利用人工技艺,经过根、枝的处理,可做成“斜飘式”(临水式)或“悬崖式”盆景,也可把同样的直干树木,通过攀扎、雕琢技巧,做成“曲干式”或“腐干式”盆景等等。这正是人工造型技巧的主观能动性,根据总体构思设计,进行艺术加工的结果。
④ 盆景领悟人生诗句
独立、造型新奇的盆景,细细品味一株株风格的滋味。
提及盆景艺术节,还得看其核心的盆景以及盆景产业。无论是相思河畔的盆景小院,还是桩头伫立的海棠公园,各种类型的盆景景观峥嵘挺拔,或倚墙、或委池,使人有置身画山秀水之感。
作为都江堰安龙镇特色产业之一的川派盆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影响。从这个秋到那个秋,季节的脚步不快不慢,不大不小,不差分毫。可是就在这样的季节,人们的看法与想法却不一样。
理智的人说
人生即盆景
有时,人的命运就如同盆景,默默无闻,兢兢业业。有时,人的知识面如同盆景。年年不变,岁岁如新。有时,人的生活环境如同盆景。虽然外边的环境恶化,而自己却依然没有忧患意识,默默的生活在自以为很安详的环境中。
文艺的人说
人有盆景相伴
盆景为秋天带来一抹绿,它不用历经秋霜仍能够沐浴着和风。所以它不因物喜,不以己悲。它生活的环境灯光明亮,不愁着为争夺光亮而去争抢阳光。它很知足,它很快乐。他的快乐让心情不变,它的快乐使它永葆年轻。
它生活的外部环境虽然恶化,然而它要做到自己的小环境得到美化。因为那是一种可贵的坚持,因为那是一种无法表达的爱。
人有盆景相伴,将身心溶于安龙盆景园中的一片小小绿色,人成了景,景成了画,正是一副深秋里描写着暖心的画!豁达者说
看盆景知气质
一钵盆景,留下一段鲜活的回忆,还有深深的沉醉与痴迷;就像陈年的思念!
还能在古老的树根上,长出细小的枝叶。
它不显山不露水,往往孤芳自赏,甚至梦景生花,也让它心花怒放。
盆景,它的本来的面目是能从矮小里看出伟岸,从细微里看出奔放,从弯曲里发现独特的美。眼界决定境界,胸怀有多宽,盆景的气势就有多大。咫尺能布局天涯,悬崖也能插上勒马之景,一样气吞山河!
⑤ 如皋--这地方怎么样啊
如皋 如皋,位于长江、黄海的“T”型交汇处,紧邻国际大都市上海,与苏州的张家港市隔江相望。她是长江三角洲最早见诸史册的古邑,民国时期的中华第一大县,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总面积1477平方公里,总人口145万。千百年来,如皋人携手自然,铸就了独具魅力的三张名片:长江、长绿、长寿。 如皋市辖20个镇:如城镇、柴湾镇、雪岸镇、东陈镇、丁埝镇、白蒲镇、林梓镇、下原镇、九华镇、郭园镇、石庄镇、长江镇、吴窑镇、江安镇、高明镇、常青镇、搬经镇、磨头镇、桃园镇、袁桥镇。 长江如皋 众所周知,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现已成为我国东部江海交汇处最发达的经济区、国际公认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继珠江三角洲之后的中国经济的最亮点。位于长三角北翼的江苏,去年以来大力实施沿江大开发战略,800里沿江被专家视为全球未来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如皋作为江苏沿江开发的15个重点县(市)之一,在江苏沿江乃至长三角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占得重要地位。我市拥有48公里的长江岸线,其中深水贴岸、微冲不淤的深水岸线长达17.2公里,可建万吨级码头30多座,可通航5万吨级的“三超”巨轮。这是江苏沿江亟待开发的非常珍贵的岸线资源,也是长江中下游独一无二的江海联动的物流枢纽。沿江地区拥有数万亩滩涂和国有土地,区内居民稀少,开发成本相对低廉。如皋率先在全省出台了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将沿江产业定位为以石油化工、船舶修造、高级不锈钢冶炼为龙头,以精细化工、机电加工为配套,物流仓储、高新技术、生物工程、生态旅游、现代农业为依托的十大经济板块格局。 长绿如皋 如皋花木盆景的栽培始于宋代,兴于明清。数百年来的技艺传承,形成了风格独具的“如派”盆景,其“云头雨足美人腰”的别致造型在中国盆景七大流派中独树一帜。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如皋先后有6000多盆盆景在国际国内比赛中荣获大奖。中南海、钓鱼台、毛主席纪念堂等重要场所都能见到“如派”盆景的绰约风姿。多年来,如皋每年都有近10万盆盆景销往日本、意大利、荷兰、法国、德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花木盆景出口基地。目前,如皋花木盆景种植面积近14万亩,栽培品种2000多个,具有年产8000多万株绿化苗木、300多万盆盆景的生产能力。在如皋农业主导产业中,花木盆景已成为当之无愧的龙头产业。即将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如皋)花木盆景艺术节,将在前两届的基础上,广交花木盆景界朋友,深入探讨花木盆景艺术,促进合作与交流,同时广招中外客商,投资如皋花木盆景生产这一朝阳产业,做强做大这一农业龙头产业,共同分享投资花木盆景的硕果。 长寿如皋 据最新统计,如皋145万人中百岁老人高达209位,总数位居全国县(市)之首,占比高出国际标准近一倍。此外,90岁以上的老人有4000多人,80岁以上的老人有40000多人。尤其令人称奇的是,世界上闻名的长寿之乡不是在高寒地带,就是偏僻山区,而地处江海平原的如皋,不仅是我国沿海地带惟一的长寿之乡,也是处于工业相对发达地区的长寿之乡。如皋人长寿得益于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得益于健康平和的良好心态,得益于优美怡人的人居环境,更得益于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丰富的美食文化。如皋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既有留下才子佳人千古佳话的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水绘园,也有被誉为中华寺庙一绝的千年古刹定慧寺;既有引人遐思的古城风光,也有让人流连的滨江风景。如皋以“游古城、谒古刹、访名园、赏盆景、品佳肴、拜寿星”为主体的“长寿之旅”已成为华东地区的一条旅游热线。如皋的美食文化自成一体,长寿食品驰名中外。“绿沙王”优质西瓜、“千重浪”优质粳米是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绿色食品;“如皋”香肠、肉松,“银燕”香肠、“玉兔”肉松、“三香斋”白蒲茶干、“水明楼”黄酒等9个产品获国家农业名牌产品称号;肉制品、果蔬罐头、萝卜、茶干等系列长寿食品畅销国内外10多个大中城市。独特的长寿资源不但惠泽着145万如皋人民,而且为投资者带来了无限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