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盆景的诗词
1. 宋代描写山水盆景的诗词有哪些
苏轼的《抄双石》:
梦时良是觉时非,袭汲水埋盆故自痴。
但见玉峰横太白,便从鸟道绝峨嵋。
秋风与作烟云意,晓日令涵草木姿。
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住仇池。
苏东坡不仅亲自制作盆景,并对入画的盆景加以吟咏:
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
置之盆盎中,日与山海对。
试观烟云三峰外,都在灵仙一掌间。
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陆游在《菖蒲》诗中对山水盆景也作了细致描述和赞美:
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
寸根蹙密九节瘦,一拳突兀千金直。
清泉碧缶相发挥,高僧野人动颜色。
盆山苍然日在眼,此物一来俱扫迹。
根盘叶茂看愈好,向来恨不相从早。
所嗟我亦饱风霜,养气无功日衰槁。
同时,宋代有了对盆景的题名之举。如田园诗人范成大爱玩英德石、灵璧石和太湖石,并在奇石上题“天柱峰”、“小峨眉”、“烟江叠嶂”等名称。
而且,到了宋代,这时的赏石标准更为明确,对石品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比如人称“米颠”的大书画家米芾,爱石成癖,他论石有透、漏、瘦、皱之说。这也促使山水盆景的制作技艺较唐代有了显著提高。
2. 关于赞美盆景的诗句
1.形容盆景的古诗词
1、翠崖红栈郁参差,小盆初程景最奇。
出处:出自陆游《怀旧》。
意思:翠崖红栈郁参差不齐,小盆初程影最奇特。
2、终日欢陪解语莲,浮花欲比价相千。
出处:出自赵希逢《和买盆池莲》。
意思:一天的欢乐陪伴解语莲,浮花要比价格相差千。
3、吾儿来侍侧,供我一秋兰。
萧然出尘姿,能禁风露寒。
出处:戴复古《浒以秋兰一盆为供》。
意思:我的孩子来伺候我,供我一秋兰。潇洒出尘姿态,能阻止风露寒。
4、萦春绊碧裂苍苔,岁晏寒香宛转来。
出处:出自谢宗可《蟠梅》。
意思:它围绕春季绊碧撕青苔,岁末寒香宛转来。
5、孤根如寄,高标自整。坐上西湖风景。
几回误作杏花看,被梦里、香魂唤省。
出处:出自刘敏中《鹊桥仙 盆梅》。
意思:我根如寄,高标自整。坐上西湖风景。多少次误作杏花看,被梦里、香魂叫省。
2.赞美盆景的句子
春天到了,万物苏醒,在仙人掌“妈妈”的身上钻出了一个小仙人掌,小仙人掌显得那么弱小,那么脆嫩,好像一阵风就能把它吹走似的。而它的“妈妈”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到初春寒风的“欺侮”,总是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寒风,可小仙人掌却总是往上钻,终于,在春雷爷爷的鼓励下,在春雨姐姐的帮助下,小仙人掌克服了重重困难,长大了。
春末夏初,仙人掌身上长出了花苞,说来也奇怪,仙人掌开花很有“次序”,总是两朵一起开,像一对孪生姐妹,又像小姑娘头上扎着的蝴蝶结。仙人掌的花开得洁白芬芳,像一位美丽的仙女穿着洁白的连衣裙,一边在翡翠舞台上跳着婀娜多姿的舞蹈,一边从连衣裙上,散发出令人陶醉的芳香。
秋天,丰收的季节,仙人掌长大了,它的用处可多啦!可以切成一片片泡成清凉可口的茶,为你解渴。还可以食用,它的营养可丰富啦,可以做盆景……真是说不完,但最令人吃惊的是它竟然能熬成药水来治病。
人们爱富丽堂皇的牡丹、芍药,爱千姿百态的秋菊,爱十里飘香的桂花……我却独爱貌不惊人的仙人掌,不仅仅因为它的外表,更因为它的品质。
3.描写盆景的句子
这些树桩盆景,有的盘根错节,亭亭如盖;有的悬崖倒挂,凌空欲飞;有的枝展叶舒,婀娜多姿;有的鲜果累累,红艳欲流……
那大理石磨制成的圆盘里盛着沃土,上面长着一根根嫩竹,仿佛是一群亭亭玉立的少女。
盆竹那修长白哲的主干上围绕着一个个竹节,就像一个个玉镯套在纤细的娇嫩的小手上。
盆景里那棵文竹,有细细的枝干,毛茸茸的叶子,好像是一片片绿色的云彩。
这盆景中竹子的旁边是座假山。这山雄伟壮观, 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缝里还长着倔强的胡刺,常年翠绿, 映衬着 亭亭翠竹。
海棠的苔有些像竹子,不光颜色是绿的,而且分成一节一节的,每节上都长着一片又宽又大的叶子.像一把小芭蕉扇伸展着。
那盆红叶的叶子恰似心的形状。中心部分红红的,艳如胭脂,周围镶着墨绿加紫色的边儿,别致有趣,看起来,真像一颗颗红心。
那盆文竹,天气越冷,越绿得苍翠可爱,它细细的枝干像一节节挺拔的竹枝,竹枝上飘浮着一片片像绿云的羽状复叶,似云似竹。
3. 赞美盆景文竹的诗词有哪些
1、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清·郑燮《新竹》
【释义】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2、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唐·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释义】斑竹枝啊斑竹枝,泪痕点点寄托着相思。
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唐·王维《竹里馆》
【释义】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4、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金代·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
【释义】清瘦的竹影和着诗句,梅花的香气伴着我入梦。
5、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唐·杨万里《夏夜追凉》
【释义】这时,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可是,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
4. 赞美盆景的诗句
一、唐 李商隐《忆梅》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内年花。
白话释义:
滞留容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依依不舍地向往着春天的景物。
寒梅最能惹起人们怨恨,因为老是被当作去年开的花。
二、南朝 萧詧《咏兰》
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开花不竞节,含秀委微霜.
白话释义:
连同茎叶折来的兰花聊可佩带,置入室中自然飘香。
开花却不与其他花比赛拔髙枝节,含蕴着秀美的姿色在微霜里衰残。
(4)描写盆景的诗词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忆梅是李商隐任职于梓州柳仲郢幕府后期之作。此诗写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在作诗之时寒梅早已开过,所以题为“忆梅”。
《忆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绝,为诗人在梓州幕府生活时所写。此诗通过描写春日游玩,不见梅花这件事情,来表达了诗人因怀才不遇,流离辗转而感到的愤懑颓唐的思想感情。全诗浑然天成,一意贯串,并无刻意雕镂,枝蔓曲折,显得潜气内转,在曲折中见浑成,在繁多中见统一,达到有神无迹的境界。
5. 描写罗汉松盆景的诗句
1. 关于罗汉松诗句
关于罗汉松诗句 1.关于罗汉松的诗词
《中岩长老子文送罗汉松》
年代: 宋 作者: 晁公溯
驻车凌云山,虽在官府中。
平生著幽禅,意与方袍同。
已杖菩萨竹,更来罗汉松。
天姿特高洁,厚叶非蒙茸。
铜柯既夭矫,玉薤仍青葱。
上有五百士,下笑十八公。
皆披闍黎衣,如坐浮屠宫。
勿谓默不语,说法声摩空。
《忆家园一绝》
年代: 明 作者: 赛涛
日望南云泪湿衣,家园梦想见依稀。
短墙曲巷池边屋,罗汉松青对紫薇。
《罗汉松》
年代: 清 作者: 曾燠
莲社虚无人,留此一尊宿。
岿然同五老,相望须眉绿。
想当侍远师,长未三尺足。
身是菩提树,已非凡草木。
仲堪临北涧,僧彻啸南麓。
师也摩其顶,千年缮性熟。
无心弄神通,变化骇流俗。
老态益婆娑,支离复拳曲。
气作香炉云,声如石梁瀑。
六朝栋梁材,摧朽何太速!
2.赞美罗汉松的诗句有哪些
1. 《赠从弟》
魏晋: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2. 《青松》
现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3. 《书院二小松》
唐代: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4. 《赠王桂阳》
南北朝:吴均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
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
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
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5. 《水龙吟·赋张斗墅家古松五粒》
宋代:吴文英
有人独立空山,翠髯未觉霜颜老。新香秀粒,浓光绿浸,千年春小。
布影参旗,障空云盖,沉沉秋晓。
驷苍虬万里,笙吹凤女,骖飞乘、天风袅。
般巧。霜斤不到。汉游仙、相从最早。皱鳞细雨,层阴藏月,朱弦古调。
问讯东桥,故人南岭,倚天长啸。待凌霄谢了,山深岁晚,素心才表。
3.赞美罗汉松的诗句
句子 :千年罗汉松、万代幸福根文章:永远的罗汉松 金秋十月,荷叶田田,丹桂飘香。
正值龙虎山嗣汉天师府建府900年之际,我来到天师府的“万法宗坛”院内,驻足在两棵千年罗汉松下,久久不复愿离去。这是多么不寻常的罗汉制松,一雄一雌,并肩而立,树高约30米,树干的直径约1.5米,三个人都合抱不住。
罗汉松树身如虬龙缠绕,枝叶若华盖蔽日,郁郁葱葱。它们极目天外,雄视千古。
罗汉松终日陪伴着天师府里那些参天的大樟树--据说是祖天师当年亲手所栽--相亲相依。罗汉松终日与虔诚的道徒信众为伍,看香客如云,香烟缭绕;听钟磬阵阵,仙乐悠悠。
春天,清晨细雨蒙蒙百,青山滴翠,大地回春,“草色遥看近却无”。雨雾中的罗汉松眺望着复苏的大地,欣欣然面露喜色。
夏天,深邃的夜空,明月朗照,群星闪烁,身边流萤飞舞,瓜棚中度传来纺织娘悦耳的歌唱。仰望夜空,罗汉松穆穆然进入深思。
秋天,中午阳光下,田野稻香四溢,满山金果累累,龙虎山下丰收的歌声高亢嘹亮,芦溪河的渔歌悠扬绵长,望着这丰收沸腾的大地,罗汉松充满着期盼。
4.赞美罗汉松的诗句
句子 :千年罗汉松、万代幸福根
文章:永远的罗汉松
金秋十月,荷叶田田,丹桂飘香。
正值龙虎山嗣汉天师府建府900年之际,我来到天师府的“万法宗坛”院内,驻足在两棵千年罗汉松下,久久不愿离去。
这是多么不寻常的罗汉松,一雄一雌,并肩而立,树高约30米,树干的直径约1.5米,三个人都合抱不住。罗汉松树身如虬龙缠绕,枝叶若华盖蔽日,郁郁葱葱。它们极目天外,雄视千古。
罗汉松终日陪伴着天师府里那些参天的大樟树--据说是祖天师当年亲手所栽--相亲相依。
罗汉松终日与虔诚的道徒信众为伍,看香客如云,香烟缭绕;听钟磬阵阵,仙乐悠悠。
春天,清晨细雨蒙蒙,青山滴翠,大地回春,“草色遥看近却无”。雨雾中的罗汉松眺望着复苏的大地,欣欣然面露喜色。
夏天,深邃的夜空,明月朗照,群星闪烁,身边流萤飞舞,瓜棚中传来纺织娘悦耳的歌唱。仰望夜空,罗汉松穆穆然进入深思。
秋天,中午阳光下,田野稻香四溢,满山金果累累,龙虎山下丰收的歌声高亢嘹亮,芦溪河的渔歌悠扬绵长,望着这丰收沸腾的大地,罗汉松充满着期盼。
5.关于罗汉松的诗词
《中岩长老子文送罗汉松》年代: 宋 作者: 晁公溯驻车凌云山,虽在官府中。
平生著幽禅,意与方袍同。已杖菩萨竹,更来罗汉松。
天姿特高洁,厚叶非蒙茸。铜柯既夭矫,玉薤仍青葱。
上有五百士,下笑十八公。皆披闍黎衣,如坐浮屠宫。
勿谓默不语,说法声摩空。《忆家园一绝》年代: 明 作者: 赛涛日望南云泪湿衣,家园梦想见依稀。
短墙曲巷池边屋,罗汉松青对紫薇。《罗汉松》年代: 清 作者: 曾燠莲社虚无人,留此一尊宿。
岿然同五老,相望须眉绿。想当侍远师,长未三尺足。
身是菩提树,已非凡草木。仲堪临北涧,僧彻啸南麓。
师也摩其顶,千年缮性熟。无心弄神通,变化骇流俗。
老态益婆娑,支离复拳曲。气作香炉云,声如石梁瀑。
六朝栋梁材,摧朽何太速。
6.形容罗汉松的诗词
《罗汉松》年代: 清 作者: 曾燠莲社虚无人,留此一尊宿。
岿然同五老,相望须眉绿。想当侍远师,长未三尺足。
身是菩提树,已非凡草木。仲堪临北涧,僧彻啸南麓。
师也摩其顶,千年缮性熟。无心弄神通,变化骇流俗。
老态益婆娑,支离复拳曲。气作香炉云,声如石梁瀑。
六朝栋梁材,摧朽何太速!《中岩长老子文送罗汉松》年代: 宋 作者: 晁公溯驻车凌云山,虽在官府中。平生著幽禅,意与方袍同。
已杖菩萨竹,更来罗汉松。天姿特高洁,厚叶非蒙茸。
铜柯既夭矫,玉薤仍青葱。上有五百士,下笑十八公。
皆披闍黎衣,如坐浮屠宫。勿谓默不语,说法声摩空。
7.描写罗汉松的诗有哪些
句子 :千年罗汉松、万代幸福根文章:永远的罗汉松 金秋十月,荷叶田田,丹桂飘香。
正值龙虎山嗣汉天师府建府900年之际,我来到天师府的“万法宗坛”院内,驻足在两棵千年罗汉松下,久久不愿离去。 这是多么不寻常的罗汉松,一雄一雌,并肩而立,树高约30米,树干的直径约1.5米,三个人都合抱不住。
罗汉松树身如虬龙缠绕,枝叶若华盖蔽日,郁郁葱葱。它们极目天外,雄视千古。
罗汉松终日陪伴着天师府里那些参天的大樟树--据说是祖天师当年亲手所栽--相亲相依。 罗汉松终日与虔诚的道徒信众为伍,看香客如云,香烟缭绕;听钟磬阵阵,仙乐悠悠。
春天,清晨细雨蒙蒙,青山滴翠,大地回春,“草色遥看近却无”。雨雾中的罗汉松眺望着复苏的大地,欣欣然面露喜色。
夏天,深邃的夜空,明月朗照,群星闪烁,身边流萤飞舞,瓜棚中传来纺织娘悦耳的歌唱。仰望夜空,罗汉松穆穆然进入深思。
秋天,中午阳光下,田野稻香四溢,满山金果累累,龙虎山下丰收的歌声高亢嘹亮,芦溪河的渔歌悠扬绵长,望着这丰收沸腾的大地,罗汉松充满着期盼。 冬天,黄昏白雪皑皑,炊烟袅袅,此时人们多半在家里偎着火炉取暖,听老人“讲古”。
面对这柔和静谧的世界,罗汉松孕育这希望。 白云苍狗,人世沧桑,“万法宗坛”院内的罗汉松见证了历史,见证了与天师府兴衰沉浮的历史风云: 如,宋崇宁三年(1104)九岁的三十代天师张继先被宋徽宗召见,宋徽宗问他:“你长年在龙虎山居住,看见过龙虎吗?” “我在山中居住,老虎常见,只是今天才有幸目睹龙颜。”
小天师回答够机灵的。 徽宗要他作符,小天师作完符,徽宗看了以后又笑着问他:“你说说,这灵验从哪儿来?”这又是一道难题。
谁知小天师从容作答:“神明所在的地方,自然而然就有灵验依存。”真是天衣无缝,滴水不漏。
徽宗还不罢休,又问道教炼丹长寿术是怎么回事。这可不是三五句话说得清的,弄不好还有欺君之罪,那可不是好玩儿的。
“什么长生不老,那都是芸芸众生热衷的玩意儿,你万岁爷不会有这样的低级趣味。照我看陛下只要恪守清静无为,那就同三皇五帝时代的明君尧舜相距不远了。”
小天师巧妙地避开徽宗提问,直奔道教主题。宋徽宗心悦诚服,兴奋异常,立即叫人端出美味佳肴,高规格款待这位来自江西龙虎山的聪明过人的小天师。
如果说“目睹龙颜”之类的奉承话是投其所好,目的是要博得人主欢欣的话,那么希望“陛下清静无为”则确实一语中的,道出了道教文化的主旨和精髓,是对宋徽宗的忠告,在一定的意义上也体现了人民对君主的期待。 就是这位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后来以题写“赤帝御龙行末伏,嫦娥分月入深山”这样的箴言,预见北宋灭亡,表现了他政治上真知灼见和高瞻远瞩。
又,第四十代天师张宇初也是一位风流倜谠才智超群的学者和高人。《龙虎山天师世系》中说他少年时代就“读书过目成诵,资识高明,学问深造,贯纵三氏融为一途,经史诸子百家之籍,靡不穷搜,发为载道记事之文,各极精妙,并善书画,时王公晋绅之士,莫不仰重。”
明太祖特授其为“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大真人”。第四十一代天师张宇初一生事业恢弘(重建大上清宫),著述甚丰,所著《岘泉集》20卷(《四库全书》录为4卷、《道门十规、《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4卷以及诗文序论等文章行于世。
张宇初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道教学者,他的论着不但是研究中国道教的重要文献,而且也丰富了中国文化。…… 真是“麒麟殿上神仙客人,龙虎山中宰相家”。
如今欣逢太平盛世。改革开放给中国道教带来了生机,中国道教正处在空前鼎盛时期。
龙虎山道教作为中国道教的祖庭迎来从未有过的辉煌。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万法宗坛”院内的罗汉松几乎每天都目睹海内外道徒到这里谒拜祭祖,更多的人来皈依道门,领授符录。
中国道教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越来越为全世界的学人、科学家和有识之士所认识。老庄哲学和许多道家经典启示人们在高科技时代,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克服和遏制物化世界带来的种种弊端,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使每个人都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努力做到社会和谐有序,经济平稳协调可持续发展。
写到这里,我想起最近在天师府见到那感人的一幕: “万法宗坛”院内罗汉松下,两位法国女士俯身拾取几颗松子,十分珍惜地藏入自己的提包里。她们神态庄重,动作谨慎,仿佛拾的不是植物种子,而是旷世珍品,是灵物。
是的,这两位外国朋友在中国,在龙虎山,见到的不只是异国风情和异质文化,而是一个与她们精神世界相通却又截然不同的全新的世界;她们带回去的当然不是普普通通的罗汉松果,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所谓“礼物”,而是启迪智慧、开拓思想的钥匙,是当今世界任何高科技都不具备的也无可比拟的“软件”。 不知怎的,我想起了南宋诗人戴复古的一首诗:世事无凭多改变,仕途相识半升沉。
摩挲老眼从头看,只有青山无古今。 是啊,“只有青山无古今”,这看似平易的诗句,蕴涵着多么丰富的人生体验,又给我们多么深刻的人生启示!而这无古今的“青山”,不就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始无。
6. 描写盆景的诗词有哪些
描写“盆景”的诗句有
1、《浒以秋兰一盆为供》
宋 : 戴复古
吾儿来侍侧,供我一秋版兰。萧然出尘姿,能禁风权露寒。
移根自岩壑,归我几案间。养之以水石,副之以小山。
俨如对益友,朝夕共盘桓。清香可呼吸,薰我老肺肝。
不过十数根,当作九畹看。
2、《和花翁盆梅》
宋 : 杜范
绝涧移来近市园,又还移入卖花分。体蟠一簇皆心匝,肤裂千梢尚手痕。
试问低回随俗态,何如峭直抱孤根。岁寒风节应无恙,鲁兀须知自有尊。
3、《红梅》
宋: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7. 赞美盆景的诗词
立体的画、无声的诗、缩龙成寸、小中见大、苍古雄奇、清秀古雅、美不胜收内、生机勃勃、容宛若天成、千姿百态、赏心悦目、郁郁葱葱、玲珑潇洒、豪宕雄劲、纵横奔放、诗情画意、苍健俊逸、意境深远、清新明快、咫尺千里、精妙和谐
赞美盆景句子:
老子云:不出户牖而知天下
盆景是中国传统的艺术珍品,它是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的结晶,也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
盆小天地大,树老景物新.--著名书画家赖少其
8. 赞美盆景的诗句
立体的画、无声的诗、缩龙成寸、小中见大、苍古雄奇、清秀古雅、美不胜收、生机勃勃内、宛若天容成、千姿百态、赏心悦目、郁郁葱葱、玲珑潇洒、豪宕雄劲、纵横奔放、诗情画意、苍健俊逸、意境深远、清新明快、咫尺千里、精妙和谐
赞美盆景句子:
老子云:不出户牖而知天下
盆景是中国传统的艺术珍品,它是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的结晶,也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
盆小天地大,树老景物新.--著名书画家赖少其